2007/07/22

《炎黄春秋》刊文呼吁实践邓小平政改蓝图

《炎黄春秋》刊文呼吁实践邓小平政改蓝图

【网讯】最新一期的北京《炎黄春秋》杂志发表山西省委党校教授吴敏的文章,强调早在二十多年前,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就设计了一幅科学、严谨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然而,由于受到一连串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中国将这一蓝图和部署暂时搁置起来了。
文章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是这位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奋斗了一辈子的世纪老人的未了之愿。应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也是对邓小平在天之灵的最好慰籍。
文章列举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基本框架的九个方面,包括:改革一提出的时候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绝不允许有任何动摇等。
文章指出,这个政治体制改革蓝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为指引,以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年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为借鉴,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注重革除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地位、总体目标、基本方针、关键任务、思想保障、战略步骤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
文章认为,在邓小平看来,政治体制改革要以民主政治体制根本取代权力过分集中的传统政治体制,这是一场矛头直指传统政治体制“总病根”的攻坚战,要把党政分开放在第一位,通过着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政治体制改革的其它问题才能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反对“以党治国”和“党权高于一切”是邓小平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 在邓小平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里,之所以要将党政分开放在第一位,要紧紧抓住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这个主要矛盾,这同他长期坚持的反对“以党治国”和“党权高于一切”的思想密切相关。
文章警告,长期搁置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一直不对传统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总病根”发起进攻,致使其危害愈演愈烈,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文章最后指出,现在,邓小平逝世已经十年多了,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重新将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尽快改变十多年来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不正常状态,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也是对邓小平在天之灵的最好慰籍。
《炎黄春秋》于1991年创刊,编辑部设在北京,社长为已退休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前署长杜导正﹑副社长则包括退休的新华社前高级记者杨继绳、全国记协《桥》杂志社原副社长吴思等人。吴思任执行主编。
吴敏: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及其实践(全文)
早在20多年前,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就设计了一幅科学、严谨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这个蓝图蕴涵在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之中,是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第2、3卷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著作主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光辉文献。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曾被党中央称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纲领”和“指导性文件”。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基本框架,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其一,改革一提出的时候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而且,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同政治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其二,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主要是党和国家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其三,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有三条,一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三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让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
其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绝不允许有任何动摇。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其五,权力过分集中是传统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总病根”,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和人民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再也不能不解决了。所谓权力过分集中,就是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书记,什么事情都由书记拍板,党的集体领导制和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惟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
其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是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党政分开放在第一位,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这是一个关键。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党要善于领导,不能干预太多,干预太多倒会削弱党的领导。政治体制改革要致力于改善党的领导,党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其七,搞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要依靠加强法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党风和社会风气实现根本好转。党风和社会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形成贪污、盗窃和贿赂横行的世界。
其八,肃清思想政治方面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任务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
其九,政治体制改革很复杂,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所以,要坚持既坚决、又审慎的方针,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但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步子要加快。可以设想,在党的十三大之后,大约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任务。
可以看出,邓小平设计的这个政治体制改革蓝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为指引,以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年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为借鉴,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注重革除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地位、总体目标、基本方针、关键任务、思想保障、战略步骤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在邓小平看来,政治体制改革要以民主政治体制根本取代权力过分集中的传统政治体制,这是一场矛头直指传统政治体制“总病根”的攻坚战,要把党政分开放在第一位,通过着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政治体制改革的其它问题才能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反对“以党治国”和“党权高于一切”是邓小平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 在邓小平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里,之所以要将党政分开放在第一位,要紧紧抓住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这个主要矛盾,这同他长期坚持的反对“以党治国”和“党权高于一切”的思想密切相关。
早在1941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主办的《党的生活》上发表了《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着重阐述共产党领导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以清除国民党“以党治国”、“党权高于一切”观念在共产党内的影响。邓小平很重视这篇文章,将其收为1994年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排序第二的重要著作。在这篇著作中,邓小平着重提出和阐述的观点主要是:
第一,共产党要发展政权中的民主斗争。既然有各革命阶级的代表参加到政权中来,“必然在政权中反映出不同的利益、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党派阶级的民主政治的斗争。”“我们共产党是不怕民主政治斗争的,因为我党的主张是正确的,只有那种不相信党的主张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只有那种投机分子、官僚腐化分子、贪污分子,才惧怕民主政治斗争,惧怕把党的面貌放在群众面前。”
第二,共产党的领导植根于群众的拥护。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优势从何而来?“基本的是从民主政治斗争去取得,即是说,主要从依靠于我党主张的正确,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拥护、所信赖的政治声望中去取得。”“民主政治斗争可以使党的主张更加接近群众,可以使群众从自己的政治经验中更加信仰我党。所以,只有民主政治斗争,才能使我党取得真正的优势。”
第三,“以党治国”是国民党的恶劣传统。“假如说中国是一个半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国家,则反映到党内的是,共产党员一般缺乏民主的习惯,缺乏民主政治斗争的常识与锻炼。”“某些同志的‘以党治国’的观念,就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表现。”“‘以党治国’的国民党遗毒,是麻痹党、腐化党、破坏党、使党脱离群众的最有效的办法。”
第四,把党的优势建筑在权力上是靠不住的。一些人“误解了党的优势,以为党员包办就是绝对优势,不了解真正的优势要表现在群众拥护上。把优势建筑在权力上是靠不住的。”“过去我们有些高唱优势的同志,认为共产党员占多数了,天下是我们的了,因而可以为所欲为了,于是许多过左的错误由此而生,中间分子对我不满,进步分子非常不安,群众对党的舆论也不好。除了阿Q主义者,谁能说党已经有了优势!”
第五,党权高于一切是最大的蠢笨。一些人“误解了党的优势,把党的领导解释为‘党权高于一切’,遇事干涉政府工作,随便改变上级政府法令”。“结果群众认为政府是不中用的,一切要决定于共产党。于是要钱的是共产党,要粮的是共产党,政府一切法令都是共产党的法令,政府一切错误都是共产党的错误,政府没有威信,党也脱离了群众。这实在是最大的蠢笨。”
第六,民主政治的好处就是能使党受到群众的监督。“关起门来决定复杂的政策问题,必然发生错误”,“必然脱离群众”。“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细心地去考虑问题决定问题;它能够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测验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它能够使我们党得到群众的监督,克服党员堕落腐化的危险,及时发现投机分子以及破坏分子而清洗出党”。
第七,党对政权的责任是指导和监督。“党对政权要实现指导的责任”,“要实现监督的责任”。“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这是与‘以党治国’完全相反的政策。”
第八,党组织没有超越政权的权力。党组织在同级政权机关的派出机构“没有超越政权的权力,没有单独下命令下指示的权力,它的一切决议,只有经过政府通过才生效力。”“不可经常地以党的名义提出意见”,“只有大的事件大的问题,才用党的名义提出主张。”“各种重要问题都要经过政府正式会议讨论”。
第九,要加强对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教育。“随着民主政治的开展,民主教育比任何时候还要迫切”。“在我们各项工作中,哪一件事里面都有民主问题。我党要善于在一切工作中,一切运动中,大大发扬大众的民主主义作风,与一切不民主的现象作斗争。”“我们要在民主政治斗争中,保证党对政权的领导,我们更要在民主政治斗争中,使党成为群众的党!”
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这篇重要著作,明确地回答了共产党依靠什么获得领导地位,共产党怎样对自己建立的政权实行领导,为什么要清除“以党治国”观念在党内的影响等一系列基础性、关键性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历史文献中居于重要地位,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设计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我们现在更应该看得很清楚,因为长期坚持“以党治国”和“党权高于一切”的错误做法,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均已分别丢掉了政权,中国国民党还先后丢掉了两次,中国共产党怎么还能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呢?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实践邓小平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作了全面部署。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迅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实行党政分开、改善党的领导方面,一是致力于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转变党对国家事物的领导方式,逐步理顺党组织与国家政权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二是致力于明确中央、地方、基层在实行党政分开实践中应该分别采取的不同方式,先从中央和地方做起,随后再逐步向基层扩展;三是致力于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撤销各级党委中不在政府任职但又分管政府工作的专职书记、常委,撤销党委机关中与政府机构重迭对口的部门,撤销政府各部门的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再处理法纪和政纪案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逐步改由所在地方党委领导。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是对党和国家原有权力结构的重大调整,触及相当一些党的领导机关特别是官员的切身利益,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官员群众的坚决支持,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在总体上是比较顺利、比较平稳的。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政治风波;紧接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又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骤然陷入危机。受这一连串猝不及防的国内国际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中国当时正在蓬勃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难以再按照邓小平设计的蓝图和党的十三大的部署继续进行了,而是将这个蓝图和部署暂时搁置起来了。从1989年下半年至今18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状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9年下半年至1992年2月之前。在这个阶段里,注重强调的是“反和平演变”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根本不提了,还撤销了党的十三大按照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所采取的许多重要举措。比如,已经撤销的政府各部门党组,又完全恢复了;分别设置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监察机构,被合而为一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了。邓小平在1989年5月曾经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地强调:“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但是,从1989年下半年至1992年2月之前两年半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十三大报告改动的岂止是“一个字”或者几十个、几百个字,几乎是整体上被改动了,被搁置了。
第二个阶段,从1992年2月至1997年9月之前。在这个阶段里,由于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发表,前两年多“左”的思潮甚嚣尘上、改革开放基本上陷于停顿的状况有了根本转变。但是,当时在肯定和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尽力开辟经济体制改革新局面的同时,不仅明显地弱化和降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而且完全避开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主体诉求,只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以及法制建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当然,在这个阶段里,也进行了以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的党政机构改革,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这也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范畴。但是,由于没有触及传统政治体制的“总病根”,仅仅是在技术性层面隔靴搔痒,所以,这些改革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实际效果乏善可称。从实践效果来看,1993年的党政机构改革,基本上以失败告终;1993年施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于不科学的、官本位色彩很浓的职位分类基础之上,难以割断同传统官员人事制度的内在联系,《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其配套规章所规定的多项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第三个阶段,从1997年9月直到现在。在这个阶段里,虽然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并提了,虽然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定要高举”的“伟大旗帜”了,也提出了“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一系列正确的思想理念,最近几年来在实践中又实行了一些确有成效的“亲民”政策,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关注和保护,但是,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部署中,只是一般性、原则性地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只是对农村基层群众自治采取了一些确有成效的促进措施,而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矛盾,即实行党政分开、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的内容,则仍然讳莫如深,连提也没有提。
毛泽东认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否则,“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显著特点,就是紧紧抓住了通过实行党政分开、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这个主要矛盾。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基本上被搁置,没有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着力去抓主要矛盾,只是在一些次要矛盾上绕来绕去地“打转转”,必然导致在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中“只抓芝麻,不抓西瓜”,很难从传统政治体制里挣脱出来。比如,1998年以后的几年里,在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普遍实行“竞选”的势头很好,但最近几年,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势头明显地减缓了,甚至还出现了严重地倒退趋向。再比如,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意味着,中国的一切权力均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各种国家政权机关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地位。我们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疑要坚持这个目标和方向,使人民代表大会真正成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将人民代表大会应该行使而实际上没有行使的权力收归人民代表大会,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对其他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领导和监督。但是,自1992年以后的15年来,尽管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而由选民选举、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制度和机制并没有多少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其它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职能并没有真正行使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仪式性、程序性的组织形式,远未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权力机关。而且,现在又有了明确的规定,不允许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职能部门的官员进行评议了,不允许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个案监督了。这是一种明显的倒退行为,何以谈得上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呢?这两个实例充分表明,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基本上被搁置的情况下,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不仅不可能有根本性、实质性的进展,已经推行了的改革还很容易重新退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
18年来,有关决策者和领导者为什么基本上搁置了邓小平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呢?一方面,20世纪80、90年代交替之际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客观上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推进需要更加审慎,在一段时间里把改革的步子放缓一些;另一方面,按照邓小平设计的蓝图启动根本性、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难免要面临错综复杂乃至带有一定风险性的局面,要付出一定的政治代价,而有关决策者和领导者在这些方面的思想准备还不够充分,还没有确立起足够的决心和信心,这大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长期搁置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一直不对传统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总病根”发起进攻,致使其危害愈演愈烈,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十几年来,腐败现象蔓延的趋势愈益显著,因分配不公而形成的贫富悬殊愈益扩大,医疗、住房、教育这新的“三座大山”愈益沉重地压在了广大老百姓的头上。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搁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而导致的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以及由此造成的权力制约机制的缺失,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的缺失。这种状况,实在是不应该继续存在下去了。而且,把根本性、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越是往后拖延,将要面临的局面势必更复杂,将要付出的代价势必更沉重,甚至有可能发生难以预料、难以克服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此种令人堪懮的结果,任何稍有良知的炎黄子孙都是极不愿意看到的。
有的同志说,自1989年下半年之后,邓小平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了,这表明他已经放弃了原来所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这个说法不能成立。众所周知,邓小平在1989年退休以后就明确表示,他决心不再过问中央的工作了,要让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独立地承担起工作责任来。他明确表示:“对中国的责任,我已经交卷了,就看你们的了。”再则,在国内外相继发生重大政治事件的特殊情况下,邓小平默认了有关决策者和领导者对政治体制改革实践进程的调整,同意暂时不再对传统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发起进攻,在一段时间里把政治体制改革的步子放缓一些,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党和国家的中枢神经系统动大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不能不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但是,策略性的调整不等于战略性的放弃。在1989年下半年之后,邓小平并没有放弃他原来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1989年9月,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在十年改革开放中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会改变。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垮台。”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告诫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这里所说的改革,当然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从《邓小平年谱》的记载看,自1993年10月之后直到1997年2月19日逝世,邓小平再也没有谈论过任何政治问题。因此,1993年经邓小平“逐篇审定”之后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所收入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著,实际上反映了邓小平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后的思路和态度。概而言之,这个思路和态度就是:抓住实行党政分开、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这个主要矛盾,从根本上、实质上坚定不移地将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推向前进。可以说,这是邓小平对其身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怎么样进行的最终遗嘱,是这位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奋斗了一辈子的世纪老人的未了之愿。
现在,邓小平逝世已经十年多了,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重新将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尽快改变十多年来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不正常状态,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也是对邓小平在天之灵的最好慰籍。(作者系山西省委党校教授,原载《炎黄春秋》2007年第7期)
王有才:我与陈树庆的交往过程
与其他参与民运的同人相比,我与陈树庆是很早相识的。我们相识的时候,比我相识方建移还早,我们那时还没有参加民运活动。
陈树庆是当时富阳县新登中学我的同年级同学。当时我在高中一班,他是在高中三班的。高中二班是一个考文科的班级。我们因为在同一个高中,一个年级总共只有5个班,大约不到300人。当时一个年级的同学几乎都有点相互认识,成绩突出的同学之间互相就更熟识了。由于我们一班是从全新登在初三的时候就集中起来了,因此我们一班称为重点班。除了2班是文科班,1、3、4、5班都是理科班。当时由于有很多高年级的补习班,而且当时大学少,招生的人数也少,因此,在像新登中学这样的学校,应届生考上大学的人数不多。我们1983年参加高考,我是新登中学应届生中高考成绩的第二位,也是我们班级的第二位,我考上了大学本科的分数线。当时我们班上达本科分数线的总共有4位,还有3位上了专科分数线,而陈树庆在高中三班也上了应届本科分数线,而且成绩不错,他应该是当时新登中学应届生中高考成绩的第三、四名,非常不容易。当时作为偏远农村和小城镇的我们,能考上大学就是万幸了。对于农村的我来说,那也是我们整个村的光荣。我是我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因为当时对于农村里的人来说,考上大
学就相当于跳了龙门了,我们可以吃所谓的国家饭了。
有意思的是,最后我与他都被杭州大学录取了。我上的是物理学系,他上的是生物学系
。当时除了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是浙江第二好的大学,也是当时浙江最好的综合性大学
。因为浙江大学只是理工科院校。当然现在杭州大学已经没有了,与浙江医科大学和浙
江农业大学等大学一起并入了浙江大学。
由于一同来自富阳新登,我们在大学一、二年级期间也有交往。大三时交往就更多了。
原因倒不是政治,而是体育。他是校长跑队的,主跑5,000米和10,000米。有趣的是
我也参加校运动会的5,000米和10,000米长跑。当然我的成绩也不错。但与他比还是
相差一点。他在杭州大学的校运动会上在二个项目中都是在2,3名左右,而我在二个项
目上大约在4,5名左右。由于我不参加校集训,因此我的长跑成绩也不错。当时有很多
女生可给我加油了。我承认这是我参加校运会的动力之一。由于我的成绩不错,陈树庆
多次约我参加校集训,我去过一、二次,感到太化时间,而且受太多时间约束,因此我
没有参加校集训队。我还有很多其他业余爱好。当然在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比赛之前的
一、二个月,我还是自己早起自我锻炼的。当时这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由于长跑运动
,我跟陈树庆有过比较多的交往和接触。当时我们二人是没有太多谈政治的。
1986年的学生运动,确实使我开了眼界。我当时因为也是学生干部,与我们系的其他同
学一起特别是团干部一起要求学生参加游行,并作为团的组织活动。(现在看起来很荒
唐,当时杭州大学物理学系至少我们年级或者我们理论班是这样干的。)我个人也去过
其他系以及其他学校联系,但是我没有参与校一级的学生组织活动。而当时陈树庆参加
了校一级的学生组织活动。
86年的学生运动确实给我开了眼界。我因此就不断地与其他同学或新认识的人谈民主政
治。虽然那时我对民主还不是很了解,但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由于我只是系一级的活
动人士,在86学生运动中我个人没有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我后来考上北京大学物理学系
的研究生,因此我们系里的老师对我还是很好的。当时每个学生要做毕业鉴定,可能上
面主张将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的学生记入档案,我是坚决反对的,后来我们系当年的毕业
生没有人因此而记入档案。据说他们校一级的人有一些麻烦。幸运的是,当时赵紫阳替
代胡耀邦当总书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很快不了了之,当时陈树庆考上了本校杭
州大学生物学系的研究生。后来,我去北京大学读我的研究生。他在杭州大学读他的研
究生。我在1988年在北京大学参加《行动委员会》,后来在春节期间我回到浙江等地也
与我的朋友们说了个大概情况。
1989年的学生民主运动是全国规模的,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所动员,我在北京参加了比
较多的活动,也给浙江等地以前的同学打过电话,后来被通缉抓捕。而陈树庆当时在浙
江舟山岛上进行生物学研究实习,采集标本,除了中间有时回到杭州参加了少量活动外
,因而没有参与太多的活动。不过在我后来被通缉以及坐牢期间,他与我的其他同学如
凌渭中、卢为民、高建松、方建移等等一起也经常到偏远的我家去安慰我的父母家人。
后来,我第一次从监狱里放出来后,我跟他有了很多的关心中国政治变迁讨论的交往。
当然我也与其他更多的朋友谈这些课题。我与陈树庆讨论了很多很多关于如何在中国实
现民主化的问题。应该说,他的理论水平比我要强一些,特别是他的中国历史、世界历
史要比我强很多。(我是因为理科很好而考上大学的,我本人小时候比较贪玩,不愿意
化太多时间背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当然,由于通缉的原因,我在浙江比较有名
,当时他在浙江的社会活动力可能比我要差一些,外省的情况应该更是如此。不过有一
次,我们浙江有一个全省公开异议成员的聚会,最后开得不欢而撒,大家都很紧张。因
为,我们之间互相怀疑。作为中间的我,感到很难堪。我只能偏向于当时已经坐过牢的
异议成员。但是,那次我确实感到这样的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力太小了。本来我还想将其
他更多朋友引入公开的异议群体中,那次之后,对我个人打击较大。但我也没法说出来
。我个人于是更多疑了,我感到没有办法相信任何人。原来不同经历,不同教育背景,
不同社会关系的人之间的思维方式是很不相同的。如果相互怀疑,这怎么能扩大影响?
因此后来我采取存疑的方式。而且,从那以后,我个人想开辟新的能在国际社会发言的
公共空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们当时参与公开异议群体的活动,无非是在尽可能安
全的情况下,要一个有关国际媒体发言的场所。否则,我们与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客户
、我们系统里的人、以及其他群体也经常讨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问题。但是,如果没有
媒体空间影响力毕竟有限。
我个人也是一个多疑的人,但是我们今后是要走向宪政民主政治的。初浅地说,我们要
走向民选政治。这是与中国过去的历史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采用与以往很不相同的做
法。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有很大的社会民众基础,否则如果我们采取“公开、理性、非暴
力、合法”,如何才能影响和转型中国的法律政治体制?显然,我们就是想方设法让中
国大陆的公众知道我们的活动情况和我们的未来目标。当时我们想,我们的活动一方面
通过国际媒体给我们做广告,另一方面在社会上逐渐积累,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另外
,国际媒体的广告对我们社会上逐渐积累是有好处的,因为明显的,这样便于减少对新
人介绍情况的沟通成本。
应该说,陈树庆的宪政民主理论水平比我稍强。他重视的方面偏向于民主。既公共权力
的来源问题。而我重视的方面主要是宪政和法治。与王培剑比较相同。我注重如何治理
和怎样治理的问题,以及如何保障基本人权的问题。我虽然也关心公共权力的来源问题
,但我更关心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监督和控制的问题。1998年组党之后,我们都
被受到冲击。由于陈树庆法律知识比较好,而且他比我更主张温和,当然他参与公开活
动的事情就比较有限。他跟我说要像长跑运动一样,一开始不能太快,否则后来就没有
力气了。当然也不能停下来不跑,否则就需要更长时间达到终点了,而且没有太大效果
。因为我也是长跑运动员,我是懂得这一点的。后来,我第二次从监狱里出来后,我认
真看了陈树庆的文章,他也开始侧重法治的方向。
另外,我对陈树庆的要“敢于公开发言、要勇于公开发言、要善于公开发言、要智于公
开发言”的说法也是很赞同的,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只是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在
国内,更要有这方面的能力。听说检察院现在已经俩次退回他的案卷。要求有关部门补
充侦察。我想如果看他的文章,如何补充侦察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的文章我个人仔细
看过,比我的还要有更多的道理,更温和的品性,更坚定的目标。他的文章没有诗人的
激情。我个人有时也很想有激情。当然我知道当下的中国现实。我很为张建红(力虹)
打抱不平,中国现在不能有真正的诗人了。但陈树庆连诗人也不是,我相信他是应该没
有理由继续被关押了,按照法律他应该早就被释放的。但是作为政治案件,我确实也不
好说。而且据说是北京方面的原因,我只能等着了。
陈树庆比我大一岁,他也没有过过好日子。我们因为参与这些活动,个人的生活是支离
破碎的。我的妻子和家人也受到了影响,当然她们有时也会对我有一些怨言。我有时给
陈树庆的妻子张东红打电话,她也对我说,虽然她理解我们有我们的理念。但是,她作
为女人是希望过安定而幸福的平静生活的。我当然理解她的要求。我只能告诉她,陈树
庆将来是有前途的。她说,她对什么前途不是很感兴趣,一切都是虚空的。我只能跟她
说,我也只是说说而已,虽然我个人确实感受到中国应该有确定的未来,但对于每个个
人,我怎么会知道有没有前途呢,而且我个人也理解生活本来好像一切都是虚空啊,人
谁会永久?但我们活着,不是追求人生的意义吗,当然我也知道人生的意义是自我自觉
不自觉的意识,不是一定要扣问的?我只是一种鼓励方法罢了,既然你对前途不很感兴
趣,与我妻子一样,那我也只有实话实说了。其实,我们是不管前途的,只是我们还是
会参与关注未来中国的变迁转型而已。
顺便说一下,我们的《中国宪政民主转型研究》的转型是陈树庆提出来的,本来我个人
是建议用变迁的。可见,他比我更有目标,更具有贡献精神,对中国更有责任心和热情
。我个人没有太多这样的热情。我个人认为历史有时确实是无规则运动,因为各种确定
的和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因此,我只能业余学法律、政治。但他却转行考起律师来了
,并且还过了分数线。只是在现阶段不能同他人一样得到律师资格。我佩服他的坚持和
韧性,虽然现在不能成为律师,但我想作为知识和技能,还是经常会用到的。
一笑泯“恩仇” 梁国雄:范徐丽泰就像我妈

【网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17日正式宣布不会参加2008年立法会选举,议员们纷纷表达了惋惜之意。范徐丽泰说起立法会的议员,最“麻烦”的要数“长毛”梁国雄,但范徐丽泰却笑说:“梁国雄不是那么差。”而梁国雄则表示:“范太好像我妈妈。”
香港《文汇报》消息,范徐丽泰认为,梁国雄有他自己一套的表达方式,议员有表达的自由,也要对市民负责。对于梁国雄常常违规的做法,范徐丽泰自言,是按照议事规则处理,若大家认为规则可宽松些,她会更容易做。
早前特首曾荫权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时,梁国雄突走上前去,向曾荫权递交请愿物件,被范徐丽泰出手阻止。事后梁国雄十分担心地询问范徐丽泰会否因此而恼怒于他。范徐丽泰对此笑说,自己当时最担心的是曾荫权会因梁国雄的行动而在立法会受到羞辱,她可负不起这个责任,幸好立法会的冯秘书长及时赶到帮忙。
对不少市民大众来说,对范徐丽泰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当“长毛”要捣乱时,她就会像一个幼儿园老师般用温和的语气叫他坐下,“梁议员,如果你再闹事我就要请你离开会议厅……”,令“长毛”无技可施。
另据悉,对于范徐丽泰不再参选立法会的消息,梁国雄表示,希望她不要太操劳,也希望她保重。梁国雄说:“范太好像我妈妈。”但他又补充说:“我不会盲从我妈妈的意见。”
梁国雄并希望范徐丽泰不要太操劳,因担心会影响她的健康,希望她保重。对于新的主席,梁国雄认为要能更有力地监察政府施政才可以。
异见人士被控颠覆罪
18/07/2007
内 地 再 传 有 异 见 人 士 被 控 颠 覆 罪 受 审 。 中 国 人 权 民 运 信 息 中 心 透 露 , 中 国 民 主 党 负 责 人 陈 树 庆 被 控 「 煽 动 颠 覆 国 家 政 权 罪 」 , 昨 日 在 浙 江 省 杭 州 市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受 审 , 案 件 已 经 审 结 , 未 有 即 场 宣 判 。 三 名 要 求 旁 听 的 异 见 人 士 被 公 安 带 走 , 下 落 不 明 。
建军节近京鲁现退役兵上访潮
18/07/2007
【 驻 北 京 记 者 报 道 】 解 放 军 建 军 八 十 周 年 前 夕 , 北 京 、 山 东 等 地 接 连 发 生 退 役 军 人 大 规 模 上 访 的 情 况 , 上 访 内 容 由 以 往 申 诉 个 人 问 题 , 逐 渐 向 「 反 贪 污 腐 败 」 转 变 。 另 外 , 近 日 发 表 退 休 高 干 批 评 中 共 「 亡 国 亡 党 」 文 章 的 左 派 网 站 「 毛 泽 东 旗 帜 网 」 , 昨 日 已 无 法 登 陆 。
北 京 南 郊 马 家 楼 的 「 接 济 管 理 服 务 中 心 」 , 是 国 家 信 访 部 门 , 為 方 便 集 中 接 受 全 国 各 地 民 眾 申 诉 而 搭 建 的 「 上 访 中 心 」 。 昨 日 集 中 数 百 名 来 自 四 面 八 方 的 访 民 , 大 院 内 停 满 各 省 政 府 、 公 安 车 辆 , 不 断 来 往 「 护 送 」 访 民 回 家 。
民 运 网 站 「 天 网 」 引 述 访 民 刘 学 立 称 , 马 家 楼 上 访 中 心 前 日 聚 集 数 千 人 , 不 少 是 军 装 干 部 , 其 中 有 身 穿 军 装 的 老 兵 高 喊 「 坚 决 拥 护 老 百 姓 反 腐 败 」 的 口 号 。 该 网 站 更 称 , 北 京 主 要 上 访 区 域 访 民 成 堆 , 「 就 像 要 出 事 」 。 前 日 下 午 三 时 , 更 有 一 千 多 人 到 全 国 人 大 信 访 办 上 访 。
另 外 , 山 东 省 人 大 门 口 昨 日 出 现 二 千 多 名 来 自 烟 台 的 退 役 军 人 上 访 , 据 称 该 批 军 人 近 年 来 已 多 次 上 省 会 、 京 城 信 访 , 此 次 大 规 模 上 访 的 主 题 是 「 反 腐 自 救 」 。 同 时 , 河 南 亦 出 现 大 规 模 的 文 革 老 干 部 上 访 事 件 , 上 访 者 多 為 在 七 八 至 八 二 年 揭 批 查 四 人 帮 运 动 中 , 被 清 算 出 党 、 开 除 公 职 者 。
抢虫草藏民衝突百餘死伤
18/07/2007
【 本 报 讯 】 有 「 最 后 的 香 格 里 拉 」 之 称 的 四 川 旅 游 景 区 、 甘 孜 藏 族 自 治 州 稻 城 县 , 上 周 爆 发 藏 民 衝 突 , 造 成 六 死 百 餘 伤 。 衝 突 起 因 是 两 个 乡 村 民 眾 争 抢 冬 虫 草 药 材 , 期 间 一 方 藏 民 用 自 动 步 枪 及 手 榴 弹 袭 击 对 方 。 流 血 事 件 发 生 后 , 千 餘 藏 民 包 围 政 府 要 求 严 惩 兇 手 。
州 、 县 公 安 局 昨 日 接 受 本 报 查 询 时 称 警 方 正 在 处 理 此 宗 治 安 事 件 , 并 称 同 类 事 件 在 当 地 时 有 发 生 。 据 本 港 中 国 人 权 民 运 信 息 中 心 昨 日 披 露 , 冬 虫 草 药 材 是 稻 城 县 藏 民 收 入 的 主 要 来 源 。 该 县 邓 坡 乡 与 桑 堆 乡 草 原 相 邻 , 边 界 不 是 很 清 楚 , 双 方 经 常 為 争 夺 地 盘 发 生 衝 突 。 两 乡 藏 民 曾 多 次 要 求 县 政 府 出 面 调 解 , 可 是 政 府 不 予 理 会 , 导 致 衝 突 逐 步 升 级 。
千 人 围 县 府 求 严 惩 兇 手
七 月 十 三 日 , 两 乡 藏 民 约 五 百 人 再 次 到 县 政 府 要 求 调 解 , 政 府 仍 然 不 肯 出 面 , 於 是 双 方 在 稻 城 大 桥 上 发 生 激 烈 衝 突 , 期 间 邓 坡 乡 藏 民 突 然 拿 出 自 动 步 枪 及 手 榴 弹 袭 击 桑 堆 乡 藏 民 , 造 成 六 名 桑 堆 乡 藏 民 死 亡 、 一 百 一 十 人 受 伤 。
事 件 发 生 后 的 第 二 日 , 一 千 多 名 桑 堆 乡 藏 民 包 围 县 政 府 , 要 求 惩 兇 。 当 局 紧 急 调 动 一 千 名 武 警 及 特 警 维 持 秩 序 , 搜 捕 枪 手 。 稻 城 县 公 安 局 否 认 有 打 死 村 民 。 当 地 藏 民 指 摘 政 府 要 对 这 起 事 件 负 很 大 责 任 。
血染冬虫草
藏民枪轰6死110伤
争抢爆衝突 千警护稻城
18/07/2007
有「四川的香格里拉」之称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日前爆发因争夺冬虫夏草利益而导致的藏民衝突,一方用自动步枪及手榴弹袭击对方,造成六死百餘伤。流血事件发生后,千餘藏民包围政府要求严惩兇手。州、县公安局昨日接受本报查询时称,警方正在处理事件,并承认此类事件在当地时有发生。
两乡争利官拒调解
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昨日报道,冬虫夏草是稻城县藏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该县邓坡乡与桑堆乡草原相邻,边界不清,双方经常為争夺地盘发生衝突。两乡藏民曾多次要求县政府出面调解,可是政府不予理会,导致衝突逐步升级。
七月十三日,两乡藏民约五百人再次到县政府要求调解,政府仍然不肯出面,其后双方在稻城大桥上发生激烈衝突,期间邓坡乡藏民突然拿出自动步枪及手榴弹袭击桑堆乡藏民,造成六名桑堆乡藏民死亡、一百一十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的第二日,一千多名桑堆乡藏民包围县政府,要求惩兇。当局紧急调动一千名武警及特警到稻城维持秩序,防止衝突扩大。目前,武警正在邓坡乡的山下搜捕枪手。稻城县公安局表示,死者不是被公安及武警打死。当地藏民指摘政府要对这起事件负很大责任。
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的旅游界人士指出,邓坡乡藏民的枪枝可能是五十年代保存下来的,也可能是最近购买。以派来说,邓坡藏民属於「红」,桑堆乡藏民属於「白」,但这次衝突原因是经济问题,与派无关。
甘孜州公安局官员向本报表示,听说有这事发生,目前正由县警方处理,结果尚未上报。但他否认省厅出动警力到当地维持秩序。
稻城县位於四川西南边缘,甘孜州南部,人口仅三万,被称為「四川的香格里拉」。稻城融雪山、高原、牧场、藏庙和高山湖泊於一体,近年成為观光新景点。
民运人士被控颠覆罪开审
18/07/2007
【本报讯】内地民运组织中国民主党负责人陈树庆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昨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三名要求旁听的异见人士被公安带走,下落不明。
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昨日引述杭州市人民法院刑事庭工作人员称,陈树庆案件昨日上午审理三个小时结案,等候宣判。杭州异见人士王荣清、王富华及邹巍昨日到法院申请旁听陈树庆案时,但被公安带走。
现年四十二岁的陈树庆一九九八年参与创建中国民主党,他於二○○六年在海外中文网站发表文章,提出中国民主党对人权问题的主张。陈去年九月十四日被当局拘捕,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报道指出,自一九九九年十一月至今,内地已有七十二人以颠覆罪被判刑,至今仍有二十三人在狱中。
黑砖窑案罚未过处级 纪委解释:是基层失职

【网讯】中共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山西省监察委员会通报黑砖窑事件处理情况后,有媒体注意到处分的责任人目前最高级别只涉及到县处级,对此山西省纪委副书记杨森林解释说,事件主要是基层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监管不力,失职渎职。
中新网报道,杨森林说,对违纪人员的处分,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严格依照党纪政纪作出的。按照有关规定对农村地区的砖窑、农村地区的用工等方面的直接监管责任,是在县乡一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黑砖窑”事件之所以发生除直接刑事责任者的行为以外,主要是一些基层单位、政府一些相关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监管不力,失职渎职。所以说,根据调查这一次党政纪责任追究的对象主要是县级领导以及县处级以下的公职人员。但是有关的市委市政府也有领导责任,所以山西官方已经责成临汾、运城市委向省委和省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另一方面,为配合国务院六部委“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最高检察院同时下发通知要求严查非法用工背后的渎职侵权犯罪,各级检察机关对参与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甚至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失职渎职的官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决不姑息。
来自香港《大公报》的报道注意到了部分民众对黑砖窑案处理情况的感受。报道称,从事旅游行业的刘先生说,这次处分了95名党政官员,真是大快人心,这让山西的老百姓重新对政府充满了信心。
从事运输行业的樊先生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的官员是老百姓选出来的代表和公仆。只要是危害到老百姓的利益,公仆就应该想尽办法解决,绝不能有地域的差异。官员渎职、腐败就该严惩。
教师赵小姐说,官员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地方政绩上,出了事就压着、藏着,怕影响升官。这样的官员,把自己的职责都忘记了,让老百姓寒心。希望政府这次是动真格的,把问题处理得底,不要出现一次处理一次。还有就是保障制度、监督制度一定要完善。
建筑工人张先生说,山西的老百姓还是勤劳朴实善良的,这个事件不仅伤害了省外的兄弟,也伤害了山西人。这么多农民工受害,有这么多人受处罚,这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不过,报道未提到民众对仅查实非法使用六名童工的反应。据悉,对于外界关注的非法使用童工案,此次通报会低调处理,仅宣布查实六名童工,其它的非法使用童工案还要待进一步查证。
来自本网的网友评论对这一查处表示质疑。有网友评论称,“上千的孩子都哪里去了?媒体到哪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哪去了?”此前有报道称,山西黑砖窑中非法使用的童工达千名之多,但随后中国媒体的报道及官方的表态均对这一情况低调处理。

《民主是个好东西》成为中国激辩民主起点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媒体访谈录去年9月出版,他本人亲自撰写的序文标题为——《民主是个好东西》,有分析称,俞可平虽有“胡锦涛文胆”的政治光环,但十个多月来的民主大讨论依然显示,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社会已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望和要求。
该文章在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首发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日前再次全文刊发,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官方媒体争相转载。至此,此文竟然成为中共十七大前“激辩民主”的起点。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称,十七大召开前夕,政治体制改革成为人们广泛议论的一个话题。这意味着,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社会已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望和要求。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日前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官员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所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中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今年上半年,关于民主的话题还将继续,发端于学界的此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议,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近年来,在围绕改革成败得失的辩论中,民众逐渐体认到,经济增长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民主来约束权力,则社会的机会分配就可能会严重不公。没有民主约束的经济增长本身不能实现公平、均富,反而有可能会导致社会在财富、权力、精神等方面的畸变、分裂和对立。因此,高层、学界、舆论乃至普通民众,都已经意识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
在这场大讨论中,中国媒体及互联网都成为各方发表观点的阵地。海外媒体甚至认为这又是一场“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意识形态大辩论,或猜测这是中共在为十七大上困可能启动的政治改革制造舆论。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在《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和被认为是中共高层智囊的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民主是个好东西》无疑是当前这场争论的两篇具有信号弹作用的文字。
有分析称,随着中共十七大临近,中央以近期地方党委换届和十七大代表选举为契机,正推行一系列党内民主措施,为十七大政治改革的新局面奠定基础。政情观察家指出,中央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秉承渐进式改革的方略已越来越清晰。
附:民主是个好东西(全文)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因此,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去推动和实践。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民主决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民主确实会使公民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一些本来应当及时做出的决定,变得悬而未决,从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成为其蒙蔽人民的工具,如此等等。但是,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可以为所欲为,能解决一切问题。民主是一种保障主权在民的政治制度,它只是人类众多制度中的一种,主要规范人们的政治生活,而不能取代其他制度去规范人类的全部生活。民主有内在的局限性,不是万灵药,不可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但民主保证人们的基本人权,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民主的权利,人类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民主可能破坏法制,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一时失控,在一定的时期内甚至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民主也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民主的程序也可能把少数专制独裁者送上政治舞台。所有这些,都已经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并且还可能不断再现。因此,有时民主的代价太高,甚至难以承受。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不是民主本身的过错,而是政治家或政客的过错。一些政治家不了解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不顾社会历史条件,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切实际地推行民主,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一些政客则把民主当作其夺取权力的工具,以“民主”的名义,哗众取宠,欺骗人民。在他们那里,民主是名,独裁是实;民主是幌子,权力是实质。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是无条件的。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政治民主是历史潮流,不断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国的必然趋势。但是,推行民主的时机和速度,选择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则是有条件的。一种理想的民主政治,不仅与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国际环境相关,而且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人物和国民的素质、公民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如何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需要政治家和民众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政治也是一种政治艺术。推进民主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可以强制人民做什么。民主最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人民的统治,人民的选择。尽管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任何人和任何政治组织,都无权以民主的化身自居,在民主的名义下去强迫人民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民主需要启蒙,需要法治,需要权威,也需要暴力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但是,推行民主的基本手段不应当是国家的强制,而应当是人民的同意。民主既然是人民的统治,就应当尊重人民自己的自愿选择。从国内政治层面说,如果政府主要用强制手段,让人民接受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制度,那就是国内的政治专制,是国内的暴政;如果一个国家主要用强制的手段,让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接受自己的所谓民主制度,那就是国际的政治专制,是国际的暴政。无论是国内专制还是国际专制,都与民主的本质背道而驰。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我们来说,民主更是一个好东西,也更加必不可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最近胡锦涛主席又进而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当然,我们正在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民主政治方面的优秀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不照搬国外的政治模式。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作者:俞可平)
经济学人 十七大前对政改辩论的包容
来源:Y--英国《经济学人》
中国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已经看到了政治之光?担任党领袖的近五年来,他没有表现出让中国更民主的兴趣。但在本周一次得到很多宣传的演讲中,他承认公众越来越要求政治发言权。他表示,改革国家政治体系的工作应该配合这些愿望。胡锦涛没有确切说明事情应该怎样改变。但在最近几个月,他一直包容一场关于国家政治选项的、不同寻常的公开辩论。呼吁多党制民主仍然是禁忌,但别的就没什么了。
胡锦涛在为五年一度的重要党代会作准备,他似乎对思想开放了些。
他的演讲有清楚的界限。要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意味着没有西式议会民主或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但他提到“政治参与”,这意味着他面临要制定一个更明确的议程的压力。他表示扩大参与,但必须“有序”进行。
即使在制约的环境下,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看到了大变革的空间。去年十月,通常稳重的地方党报《北京日报》在学者与党官员中发起一场关于政治改革的的辩论。作者俞可平(Yu Keping)认为民主对中国很重要。党的学术期刊《学习时报》转载了这篇文章,标题很撩人:民主是个好东西。
甚至胡锦涛自己在2006年4月访美期间也曾表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但党口中的“民主”跟异见人士和西方人所理解的民主有相当不同的含义。它肯定不允许有组织的反对派。
然而,在今年二月,自由主义倾向的月刊《炎黄春秋》冒险一把。它刊登了人民大学离休副校长谢韬(Xie Tao)的一篇文章,歌颂瑞典的社会民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模范。谢韬的文章触动了神经。一些大学的党组织安排座谈会攻击他的观点。其他官方报纸,包括党的主要喉舌《人民日报》批评欧式社会民主不适合中国。但辩论还没有停止。
财政部控制的一份刊物(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最近投入一半的篇幅(五十六页刊物)不同寻常地详细列出政治改革提议。主要作者是中央党校高级官员周天勇(Zhou Tianyong)。他带领一个团队研究政治改革计划(得到官方许可的)。文章谨慎地强调一党专政的必要性。但它的建议一旦实施,将改变中国的政治。
给党的一个想法是,放弃党员是无神论者的坚持。也许有一天,胡锦涛会真的接受这一点。党开始更积极地谈论宗教组织在促进“和谐社会”上的角色。研究人员还呼吁大规模削减官僚机构,包括取消政府五级架构中的两级。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进行试验。而且在最近一次省级和下游党领袖洗牌中,成千上万的副党委级别的岗位被淘汰。
其他的想法就不是那么美味了。研究人员建议加快发展非政府组织。党也口头表示鼓励非政府组织,但实际上,官员担心它们会变成反对组织。研究人员还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恰当选举。目前多数代表是由党任命的,没有经过公众讨论。
如果胡锦涛有什么政改计划,他不大可能在十七大以前公开。许多学者认为,如果党有诚意民主,它应该首先在自己队伍的内部鼓励。(原标题:民主?胡需要它;作者:David Simonds)
田 纪 云 撰 文 《 我 在 国 务 院 大 院 的 记 忆 》 / 全 文
星 岛 环 球 网 w w w . s i n g t a o n e t . c o m
【 星 岛 网 讯 】 本 周 在 北 京 出 版 的 《 炎 黄 春 秋 》 2 0 0 7 年 第 7 期 , 以 头 条 文 章 的 位 置 刊 发 了 已 退 休 的 前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员 、 原 国 务 院 副 总 理 田 纪 云 所 写 的 《 我 在 国 务 院 大 院 的 记 忆 》 。 田 纪 云 在 文 中 罕 有 地 回 忆 了 自 己 在 国 务 院 内 度 过 的 十 二 个 春 秋 , 赞 扬 当 年 中 南 海 国 务 院 机 关 节 俭 、 朴 素 、 任 人 唯 贤 的 工 作 作 风 。
    田 纪 云 在 文 章 开 篇 说 , 自 己 十 二 岁 就 参 加 了 八 路 军 , 一 直 没 有 机 会 受 正 规 高 等 教 育 , 又 无 政 治 背 景 , 且 长 期 在 边 远 的 地 方 工 作 , 于 自 己 , 中 南 海 挺 遥 远 的 。 但 是 , 历 史 的 大 潮 却 把 自 己 涌 入 了 中 南 海 。
    从 秘 书 室 到 副 总 理 , 田 纪 云 在 中 南 海 红 墙 里 度 过 了 十 二 个 春 秋 , 这 十 二 年 给 他 留 下 的 记 忆 太 多 太 深 刻 了 , 很 多 事 使 他 终 身 难 忘 。 在 这 里 , 他 讲 讲 当 年 国 务 院 机 关 的 风 气 。
    田 纪 云 1 9 8 1 年 至 1 9 8 3 年 任 国 务 院 副 秘 书 长 、 国 务 院 机 关 党 组 成 员 。 1 9 8 3 年 任 国 务 院 副 总 理 兼 国 务 院 秘 书 长 、 机 关 党 组 书 记 。 1 9 8 5 年 9 月 在 中 共 十 二 届 五 中 全 会 上 被 增 选 为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员 、 中 央 书 记 处 书 记 。 1 9 8 7 年 任 国 务 院 副 总 理 。 同 年 1 1 月 当 选 为 中 共 第 十 三 届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员 。 1 9 8 8 年 4 月 — 1 9 9 3 年 任 国 务 院 副 总 理 。 1 9 9 2 年 1 0 月 当 选 为 中 共 第 十 四 届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员 。 1 9 9 3 年 3 月 当 选 为 第 八 届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副 委 员 长 、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党 组 副 书 记 。 1 9 9 7 年 9 月 当 选 为 中 共 第 十 五 届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员 。 1 9 9 8 年 3 月 当 选 为 第 九 届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副 委 员 长 。
    田 纪 云 曾 任 全 国 绿 化 委 员 会 主 任 、 中 国 “ 国 际 减 灾 十 年 ” 委 员 会 主 任 、 国 家 防 汛 抗 旱 总 指 挥 部 总 指 挥 。 1 9 9 3 年 5 月 当 选 为 中 国 硬 笔 书 法 协 会 、 中 国 市 场 经 济 研 究 会 名 誉 会 长 。 1 9 9 4 年 1 1 月 任 中 华 全 国 集 邮 联 合 会 名 誉 会 长 。
    田 纪 云 是 中 共 第 十 二 届 、 十 三 届 、 十 四 届 、 十 五 届 中 央 委 员 , 十 二 届 五 中 全 会 增 选 为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员 、 中 央 书 记 处 书 记 , 十 三 届 、 十 四 届 、 十 五 届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员 。
    《 炎 黄 春 秋 》 于 1 9 9 1 年 创 刊 , 编 辑 部 设 在 北 京 , 社 长 为 已 退 休 的 国 家 新 闻 出 版 署 前 署 长 杜 导 正 ﹑ 副 社 长 则 包 括 退 休 的 新 华 社 前 高 级 记 者 杨 继 绳 、 全 国 记 协 《 桥 》 杂 志 社 原 副 社 长 吴 思 等 人 。 吴 思 任 执 行 主 编 。
田 纪 云 : 我 在 国 务 院 大 院 的 记 忆 ( 全 文 )
    我 1 2 岁 就 参 加 了 八 路 军 , 一 直 没 有 机 会 受 正 规 高 等 教 育 , 我 又 无 政 治 背 景 , 且 长 期 在 边 远 的 地 方 工 作 , 于 我 , 中 南 海 挺 遥 远 的 。 但 是 , 历 史 的 大 潮 却 把 我 涌 入 了 中 南 海 。
    从 秘 书 室 到 副 总 理 , 我 在 中 南 海 红 墙 里 度 过 了 十 二 个 春 秋 , 这 十 二 年 给 我 留 下 的 记 忆 太 多 太 深 刻 了 , 很 多 事 使 我 终 身 难 忘 。 在 这 里 , 我 讲 讲 当 年 国 务 院 机 关 的 风 气 。
国务院办公厅在周总理的长期熏陶下,有着许多优良传统。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点:
第一,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他们不欺生,不排外,没有这帮那伙,同志关系比较融洽,能够很好的合作共事。在内部,包括行文,从总理到一般工作人员都以同志相称,从不叫官衔。我刚到国务院时,真是有点像《红楼梦》里的姥姥初进大观园,不知东南西北。对于办公厅机构设置、工作运转、行文程序、各方面的关系等,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对这种情况,我给自己立下三大任务:首先是尽快熟悉情况。我衷心感谢国务院办公厅特别是秘书局的同志们给予我的热情帮助。当时秘书局有一位副局长叫刘冰清(女同志,回族,她的爱人给华国锋同志当秘书,直到辞世),她从周总理时代就在办公厅工作,几朝元老了,对国务院情况非常熟悉。她一有空就来到我的办公室坐坐,同我聊天,介绍情况,有时也带我在大院转转,到各局处坐坐,让我熟悉情况,使我受益匪浅。二是把好文件关。因为一到国务院就分管经济方面的工作,文件比较多。我的任务是控制数量,不能有半点差错。对于重要文件,我的办法是把有关负责人和撰稿人找在一起,集体作业,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先后当过秘书局副局长的候颖、周锁洪、李树文、张克智、安成信等人,经常与我在一起抠文件。这种办法也使我向工作人员学到不少知识。八十年代国务院文件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三是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对此,在战争年代过来的我,有点优势,很容易做到。有段时间我的家属还没来北京,我与大家一起在大食堂吃饭,和大家一样排队买饭,唯一的特殊是秘书长们有个固定的饭桌,不要端着碗到处找位子。这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工作人员的距离。我很快结识了一大批工作人员,他们与我说古道今,谈天说地,这些,却帮助我很快进入角色,对我后来的工作帮助极大。
第二,任人唯贤,五湖四海。在我任副总理第一任期还兼任国务院秘书长和机关党组书记,是管干部的,但从来没有人到我这里跑官要官的,我主持研究提拔了那么多局、部级干部,也从来没有人请我吃过一顿饭,或者送点什么礼品,所谓“红包”,那时还没有这个名词。而且至今也没听说那时提起来的干部,有哪个因腐败而落马的。
第三,艰苦朴素的作风。国务院机关是很节俭的。比如,从周总理时代就有一个规矩,在国务院会议室开会喝茶收费。八十年代初,与会人员喝一杯茶要放一毛钱,后来物价涨了,放两毛,喝白开水不收钱。有几年,上午开会到十八点时可以吃一顿饭,但要收八毛钱,喝酒一杯收四毛。国务院北门与院子不对称,一九八五年有人建议修一下,但基于节约的考虑,始终未下决心。一九八六年,秘书长们商量,把国务院常务会议室桌子换成了比较时尚的椭圆形会议桌,第一次使用时赵紫阳就批评说,国务院不要带这个头。所以当时其它会议室没有再换会议桌。赵紫阳一贯倡导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为了制止公费请客,曾明确规定,公费请客只限‘四菜一汤’。虽然执行中有阻力,未能坚持下去,但对当时不良风气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他严格要求干部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在位期间,从未对自己的住宅、办公室大兴土木购置贵重高档用品,一切从俭,不浪费国家一分钱。
第四,领导外出,轻车简从,作风深入,求真务实。我在国务院副总理第一任期内,多次陪同国务院主要领导去外地调研,轻车简从,与陪同人员同坐一辆面包车,谈笑风生,边走边谈。经常途中停车,到群众家里、到工地现场、到车间班组看望群众,了解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所到各地,不清道,不戒严,不搞花架子,不搞假现场,不要地方当局事先导演。
尺度大胆 《炎黄春秋》连续刊发重磅言论

【网讯】由中共党内人士创办的月刊《炎黄春秋》最近不断发出民主的呼声,不但载文要求开放媒体监督,甚至呼吁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炎黄春秋》刊发大胆言论的背后原因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该月刊近期的民主呼吁可能与中共在十七大推动政治改革的意图相契合。
据《中国时报》报道,创办于1993年的《炎黄春秋》月刊在今年2月号发表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的文章,大胆倡言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改循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3月号刊载《没有民主就没有共产党》文章,4月号又刊载前中宣部长陆定一之子陆德的文章,称陆定一主张公众及媒体对共产党进行监督。
其中,造成最大反响者是谢韬题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该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思想已经走向了“民主社会主义”,否定了他们自己在《共产主义宣言》中提出的暴力革命及共产主义。此外,在与北欧民主社会主义成就的各项比较中,谢韬在文章中指出,只有民主宪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执政党贪污腐败问题,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路透社指出,这篇文章激励了许多自由派。另一方面,许多党政部门官员对这篇文章则大加声讨,认为“这是对我们国家政治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危险攻击”。
在刊载这篇引起议论的文章后,《炎黄春秋》在3月号、4月号再接再厉刊载呼吁民主的文章。两个不同来源指出,目前为止并没有听说《炎黄春秋》遭到惩处的消息,而查阅《炎黄春秋》网页,仅刊载《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的二月号被从网上删除,其余一切如旧。
对于官方如此对待《炎黄春秋》的原因,北京一名分析家指出,这可能与中共党内近期的某些动向暗合。据指出,自青年学者俞可平公开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文章之后,各界讨论民主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此外,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日前转载《炎黄春秋》陆定一之子陆德的文章,也是一个风向标。而由这些发展推测,中共可能企图在今秋的十七大推出比较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
有消息指出,为避免破坏十七大前的政治气氛,中共宣传主管机关已经决定不公开谴责,但先前已在一些内部会议中表达反对立场。据指出,这是《炎黄春秋》2月号被从网页上摘除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许多关于“老革命反革命”的文章,都是出自《炎黄春秋》。这本由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月刊,现任社长为杜导正,副社长包含杨继绳、吴思等四位资深媒体人,个个“老革命”。
现任《炎黄春秋》社长杜导正曾任广东《羊城晚报》、北京《光明日报》总编辑,还曾经担任新闻出版署署长。
副社长吴思,年前因出版《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而声名大噪,他自创的“潜规则”一词,得到大范围的运用。现年五十岁的吴思,过去长期在《农民日报》任职,一九九六年底转到《炎黄春秋》出任执行主编,而后升任副社长。
另一位副社长杨继绳,原任新华社高级记者,2001年退休后开始编杂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他年前出版了《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
《炎黄春秋》的主要幕后力量还在作者群及读者群。该刊主要刊载历史评论文章,著者以中共元老、作家和学者为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此外,许多“自由派”也都支持这份刊物,包括李锐、胡绩伟、杜润生、于光远、朱厚泽、阎明复等人。
蒋彦永被拒赴美领人权奖
【 本 报 综 合 报 道 】 率 先 披 露 「 沙 士 」 疫 情 的 内 地 退 休 军 医 蒋 彦 永 欲 前 往 美 国 接 受 人 权 奖 遭 当 局 阻 挠 , 赴 美 申 请 迟 迟 不 获 批 准 。 旅 美 中 国 学 者 杨 建 利 刚 刑 满 出 狱 , 其 妻 申 请 到 中 国 探 望 丈 夫 亦 被 拒 。
妻 申 请 探 出 狱 学 者 不 遂
据 中 国 人 权 民 运 信 息 中 心 报 道 , 美 国 纽 约 科 学 院 今 年 六 月 底 宣 布 颁 授 二 ○ ○ 七 年 度 裴 杰 斯 人 权 奖 予 中 国 解 放 军 三 ○ 一 医 院 退 休 军 医 蒋 彦 永 , 颁 授 仪 式 预 订 九 月 在 纽 约 举 行 。 蒋 彦 永 於 本 周 向 解 放 军 三 ○ 一 医 院 及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提 出 赴 美 申 请 , 但 相 关 单 位 以 「 九 月 是 中 国 共 產 党 第 十 七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 的 敏 感 时 期 为 由 拒 绝 。 现 年 七 十 六 岁 的 蒋 彦 永 因 ○ 三 年 揭 露 中 国 爆 发 「 沙 士 」 而 广 为 人 知 ; ○ 四 年 他 上 书 全 国 人 大 要 求 平 反 「 六 四 」 , 被 拘 留 两 个 月 。
另 据 「 自 由 亚 洲 电 台 」 报 道 , ○ 二 年 回 国 考 察 东 北 工 运 , 被 以 非 法 入 境 罪 判 入 狱 五 年 的 旅 美 学 者 杨 建 利 , 今 年 四 月 刑 满 出 狱 。 其 妻 傅 湘 上 月 申 请 探 夫 的 签 证 , 遭 中 国 驻 美 国 纽 约 领 事 馆 拒 绝 。
北京首例网络泄密案:高级教师网传绝密文件
新闻来源:北京晨报
今年6月,西城区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部门正式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局”.“反渎局”的职责是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的侦查工作并结合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有效地控制渎职侵权犯罪.反渎职侵权局的侦查范围涉及刑法规定的40多条罪名,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刑讯逼供等罪名.在反渎职侵权局成立之际,相关办案人员向记者透露了本市首起网上泄密案.
绝密文件 网上悄悄流传
王某说,这份文件是赵红先传给他,他随后多次通过电子邮件向网友传送,一个大胆的网友竟把文件发到了互联网上.
2003年初,一份绝密文件悄然在互联网上流传.2003年5月,正当人们与SARS病毒奋勇作战时,外省市一个检察院反渎检处给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发来一份协查函,此协查函与一起网上泄密案有关.
西城区检察院反渎局的办案人员至今仍记得那份协查函里的重要内容:“因'非典'时期不便来京调查,请贵院协助查找赵红(化名),赵红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网上的绝密文件是居住在外省市的王某透露出去的.王某向司法机关交代说,这份绝密文件是赵红传给他,他随后通过电子邮件向网友传送这份文件,供朋友们在私下讨论.没想到,有个大胆的网友竟然把文件发到了互联网上.
在外省市司法机关的配合下,办案人员在王某被扣押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个存储文件,里面含有绝密文件.此外,王某的电脑里还有两封关键的电子邮件.一封电子邮件是王某与赵红的通信,信里写道:“赵老师,这是我的网友看了文件写的感想,请您指正.”另一封电子邮件是王某写给网友的,上面提到“这份秘密文件是北京的一个朋友给的.”
顺藤摸瓜 “主角”终于现身
赵红作为某研究院的高级教师,从来不跟同事讨论政治话题.他有自己的圈子—— 一帮专门研究、讨论政治的人.
2003年7月21日,西城区检察院反渎局办案人员来到北京的一所研究院.在“非典”时期,该研究院处于封闭状态,经过体温测试等初步检查,院方才肯接待这些办案人员,赵红随即被办案人员带走.据研究院方面介绍,41岁的赵红是这所研究院的高级教师,负责资料室的工作,他是北京人,尚处于独身,有一处独立住房.
在赵红同事的印象中,赵红人还不错,工作积极努力,就是性格有些孤僻.最怪的是,赵红从来不跟其他同事讨论与政治有关的话题,同事们都以为赵红对政治话题不感兴趣.然而,办案人员却发现,赵红对政治话题很感兴趣,他有自己的圈子—— 一帮专门研究、讨论政治的人.
很快,办案人员带着赵红来到其住处进行搜查,却一无所获.赵红的态度很坚决,他说自己不知道什么绝密文件.办案人员对赵红说,王某写给他的邮件里面提到那份文件,而且王某知道那份文件涉秘.赵红终究难以自圆其说,只得交代了实情.
谈笑间泄了密
赵红用软盘给王某拷贝了一份文件,王某兴高采烈地把文件带回家中,通过电脑上网发邮件给其他圈内朋友讨论.
赵红热中于政治话题,他交往的朋友也是如此,形成了固定的圈子.对于与政治有关的话题,赵红不屑于与“圈子”以外的人交流.
由于共同的兴趣,赵红与王某成为了朋友,两个人常通过邮件谈论政治话题.2002年下半年,王某赶到北京,在一所大学学习英语.赵红邀请王某住在自己家中,并盛情款待.有一天,两个人闲来无事,便谈起了政治话题.
谈笑间,赵红拿出一份文件递给王某看.“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文件,老百姓是看不到的.”赵红很得意地说.“我想要一份,回去钻研一下.”王某开口求赵红.“这份文件是保密的,不能外传的.”赵红嘱咐王某道.
就这样,赵红用软盘给王某拷贝了一份文件,王某兴高采烈地把文件带回家中,通过电脑上网发邮件给其他圈内朋友讨论.大家感想颇多,纷纷发表对文件的看法.不料,这份绝密文件最终竟流传到网上.
2004年1月,法院判处赵红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为 师 涛 案 致 国 家 主 席 胡 锦 涛 的 公 开 信
国 家 主 席 胡 锦 涛 阁 下:
太原诗人师涛于11月24日在太原被湖南省国家安全厅拘捕,他们没有对师涛的妻子王媛出示任何法律手续的证件如搜查证,只说过后补寄逮捕证,当天对师涛的妻子王媛说罪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把师涛与妻子王媛新买的合法财产个人电脑及资料扣押取走。过了几天,大约是看到了网上强烈谴责的声浪,突然又改口为诗人师涛的罪名是涉嫌泄露国家机密了。
湖南省国家安全厅抓一个诗人师涛,连罪名都改口,说明他们连罪名——法律依据都不清楚,连证据都没有掌握,就这样拘捕师涛,是没有法律依据,而且是抓人之后再找证据。师涛以前呆过的不过是地方的小报社,他不可能知道什么重要的一旦泄露就会极大危害国家的国家秘密。毫无疑问,国安机关绝对没有重要而且急迫的理由,必须先紧急拘捕师涛再说。这样,一个执法机关,面对一个不可能接触什么重要秘密也没有其他刑事案件嫌疑的诗人师涛,没有法律依据、抓人之后再找证据,乃是对国家安全不仅毫无必要,而且是对法治危害极大当然也是对国家安全危害极大的违法行为。
国安机关必须依法办案。因此,国安机关剥夺公民个人的人身自由必须要有证据和法律依据是依法办案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对国安机关最必不可少的两个约束。国安机关没有法律依据、没有证据地抓人,就是赤裸裸的执法犯法。另外,这对普通公民乃是一种很大的祸害,普通公民若因为受到的伤害,控告国安机关,必定遇到各种问题和障碍,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中国的一些法律规定,本身就是严苛、违背宪法的,国安机关总能够找到一些违反宪法的理由的,这样,国安机关对普通公民完全能够只管抓了就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扣押、没收就是了,这一切意味着国安机关和人员能够只管拿着刀子轻松对普通公民割肉。
难道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人身自由没有保障,合法财产没有保障的国家?依法治国只是欺骗我们的空话?
所以,国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必须首先遵守宪法与法律。假如中国的国安机关都这样没有重要而且急迫的理由,就违法地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先抓人再找证据,将意味着连这样两个最起码的约束都不存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人面对国安机关,都只是刀俎上的鱼肉,人身自由、合法财产权等都不存在任何保障。宪法保障的人身自由权,合法财产权何在?宪法还是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治何在?因此,我强烈抗议这一极大危害公民人身自由权和合法财产权的事件。
师涛的妻子王媛说:国安机关的人说师涛是一生气就泄露了一个小秘密,王媛反驳说,我这些天也很生气,怎么没有泄露一些秘密。这下连国安机关的人都笑了。谁都知道,国安机关的人都清楚“涉嫌泄露国家机密”不过是个借口。确切地说,师涛在长沙的时候不过是地方小报商业报纸的编辑部主任,怎么可能掌握国家机密,师涛没有窃取国家机密,则泄密的应该是掌握国家机密的人,要惩办也必须先惩办那个掌握国家机密向师涛泄露的人。但迄今没看到有关报道,是谁向师涛泄露了国家秘密。
这些国安人员拿着国家俸禄,民众缴纳的税款,干的就是这样接近土匪绑票的事情,一个诗人光天化日之下被国安人员抓走,抓人者竟连个法律手续的证件也不出具,居然还告诉师涛的家人不要向外界透露消息!以国安机关如此强大的合法祸害权,这实际是要挟他的家人。如果确实有把握师涛泄露了国家秘密,用得着这样要挟吗?土匪绑票因为理亏,确实必须要挟人质的家人,不许人质的家人向警察报告。
当然,师涛案真实的情况不难推断出来:也许是国安机关违法胡闹,也许是某个人因为师涛的讽刺文章的缘故下令要抓师涛,国安机关和国安人员就执行命令,根本没考虑过法律依据和证据的问题,也就不管宪法所保障的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没有法律依据和证据就去抓。总之就是以权代法,权大于法,只是赤裸裸地践踏公民人身自由权和合法财产权,赤裸裸地践踏法治。但他们没有估计到网上会有如此强烈的谴责,结果赶紧找理由遮羞。
但违法的行为只是越遮越羞,据网上友人通知的消息,因案情较“复杂”,师涛的批捕期限延期至一个月。师涛案其实一点不复杂,罪名“莫须有”而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诗人师涛岂是这样的人?!
一个国家执法机关,岂可在法律依据都不清楚,连证据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拘捕一个公民?一个执法机关,岂可如此违反宪法,执法犯法?本人清楚,我这些天在生病,头脑有些昏沉,以至于信的水准不如以前我的文章,但是,我照样发出,原因就是我很清楚,以刘晓波、张祖桦、余杰的名望,被传唤后已获释回家,一段时间内将不至于再有问题,也许这行动目的之一就是让大家的眼睛都将注视着他们,引开对师涛案的注意力,我的校友师涛毫无疑问将成为政府有关部门执法犯法的牺牲品。但对这一点我不能够忍受。我不能忍受政府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待敌人的思路对待知识分子。
现在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在猜疑,是不是胡温新政在权力巩固后就拿自己当初的支持者普通知识分子开刀。
保障民众的权利、公正执法乃是国家社会安定的基石。因此,我呼吁:
1、立即释放师涛。
2、督促国安机关遵守宪法与法律,提高公正执法的意识与水平。
徐建新
济南 包二奶的人大主任段义和涉嫌炸死二奶(转帖)
济南人大主任段义和被开除党籍公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7:22 大众网
资料图: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义和在北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时在山东代表团会上发言。图片来源:人民网
大众网济南7月16日讯 鉴于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段义和长期包养情妇,给其情妇大量钱物,为其情妇谋取利益,其行为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行政纪律,并有涉嫌爆炸杀人严重犯罪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近日,中共山东省委作出决定,开除段义和党籍、公职。7月16日上午,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罢免段义和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此前,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济南市历下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依法罢免段义和山东省人大代表和济南市人大代表职务,段义和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相应撤销。
目前,段义和涉嫌犯罪的问题已被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11号)
济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依法罢免了段义和的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同意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罢免段义和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审查报告,确认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罢免段义和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有效,其代表资格终止。
特此公告。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7年7月16日
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八次会议
确认段义和省十届人大代表资格终止
决定罢免段义和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
大众网济南7月16日讯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会议今天上午在济南举行,会议确认段义和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终止,决定罢免段义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新亭主持会议。
会议先后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玉功所作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罢免段义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议案的说明,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宏祥所作的关于段义和省十届人大代表资格终止的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段义和代表资格终止的报告,确认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罢免段义和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有效,其代表资格终止;表决通过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罢免段义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决议,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桂芳、墨文川、黄可华、莫振奎、时立军、曹学成、李明先、鲍志强,秘书长刘玉功出席会议。
段义和简介
段义和,男,1946年1月生,汉族,山东齐河县人,文化程度大学,中共党员,现任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1965.08—1970.08,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自动控制专业学生
1970.08—1974.07,天津764厂三车间技术员、调试班班长
1974.07—1976.07,天津764厂党委组织科干事
1976.07—1978.03,齐河县委组织部干事
1978.03—1981.09,山东省委组织部办公室、研究室干事
1981.09—1984.03,山东省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
1984.03—1986.07,山东省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处副处长
1986.07—1990.08,山东省委组织部知识分子工作处处长
1990.08—1993.09,山东省电子工业局(总公司)副局长(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1993.09—1997.12,山东省电子工业局(总公司)党委书记、副局长(副总经理)(其间:1994.02—1995.09挂职任聊城地委副书记)
1997.12—1998.02,济南市委副书记
1998.02—1999.12,济南市委副书记兼市委组织部部长
1999.12—2001.02,济南市委副书记
2001.02—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来源于半岛网)
据新闻报道
山東省人大一名官員昨向本報證實,段義和涉及的是上周一(九日)發生於濟南市區建設路的汽車爆炸案。當時一輛掛著公安內部車牌的本田私家車突然爆炸,並與附近一輛的士相撞,兩車嚴重焚燬,形同廢鐵。私家車上女子被炸至粉碎,屍塊散落四周,的士司機則受傷送院。
據悉,女死者是段義和的二奶叫柳玲,三十一歲,是濟南市國土資源局科級幹部。以前在濟南人大招待所當女服務員,由於與領導關係好,後調往濟南市中區財政局、天橋區辦事處做過工作人員,二○○三年正式考入公務員隊伍,近期調到國土局。她上任時,濟南市某市級領導曾親自為其送行。
案發後公安部成立專案組,上周三首先拘捕段義和的侄女婿、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陳志。經審問後,上周五上午十時,專案組不經過山東、濟南警方,直接將段義和帶走隔離審查。案情初步查明,是段義和指使陳志製造爆炸案,本來想製造汽車油箱因夏天高溫爆炸的假象,但天網恢恢,警方在車上發現炸藥
首先拘捕段義和的侄女婿、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陳志。經審問後,上周五上午十時,專案組不經過山東、濟南警方,直接將段義和帶走隔離審查。案情初步查明,是段義和指使陳志製造爆炸案,本來想製造汽車油箱因夏天高溫爆炸的假象,但天網恢恢,警方在車上發現炸藥殘跡,揭發兇案 。
當局未公布殺人動機,但有傳聞稱,柳玲並非善男信女,手機裏有濟南市某些高層領導的電話號碼,與市公安局、人事局等多個部門官員保持密切往來,並掌握了段義和等人包養情婦及貪污的證據,威脅要向中紀委舉報,而招致殺身之禍。
专栏评论之認識中國:
內地官場近年彌漫著淫蕩的空氣。落馬的高官,幾乎都擁有「二奶」,從陳希同到王寶森,從成克杰到胡長清,從陳良宇到宋平順,均沒有例外,有的更擁有東西二宮。涉嫌嫖娼未遂的香港廣播處長與他們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由於官場淫蕩成風, 據悉不少官員還對沒有「紅顏知己」而引以為憾,檢討自己是否缺乏魅力。世風日下,道德淪亡至斯,夫復何言。
中共高層顯然也看出不制止這股淫風,將亡黨亡國,因此胡錦濤才會在中紀委大會要求高官「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同時也立即拿「包二奶」的國家統計局長邱曉華祭旗,不過能否剎住這股淫風尚待觀察。
官方昨天稱,濟南市人大主任段義和長期包養情婦。既然是長期包養,為何沒有人揭發,而且還可以步步高升?如果不是汽車爆炸案爆發,公安部直接插手,段是否還在台上高呼「八榮八恥」呢?
權力是最佳春藥,尤其是不受制約的權力。香港高官之所以較少犯「生活作風錯誤」,並非他們情操高尚,而是有一套制度制約,包括媒體的監督,因此一張拖艷女照就可以把廣播處長拉下馬。試問,山東媒體如果拍到段義和與情婦的「生活照」,有可能刊登嗎?
顯然,如果沒有啟動政治體制改革,讓官員們真正受到人們監督,「包二奶」之風也許在高層的打擊下會暫息,但遲早春風吹又生。
昨天,本欄談到中共雖然擁有七千兩百多萬黨員,表面上擁有廣泛社會群眾基礎,但是質量堪憂,不少人混進黨內是為了撈利益。段義和事件在在顯示黨內腐敗之烈到了何種程度。如果只是大開中門吸收黨員,而不把腐敗分子清除出黨,他們遲早成為中共的掘墓人。
漂亮女公务员在挂着警车牌照的小汽车上被炸弹结束了戏剧人生(转载)
死者叫刘玲,是济南市土地局的普通干部。31岁,自己住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的一个130平方米的房子里,老公是一普通医生,据有经验的人士估计,99%是他杀,因为爆炸物中含有炸药成分。受连累遭殃的是路过的出租汽车,司机没有问题。同时死的还有车上的2个人。
济南人大招待所女服务员→济南市财政局→街道办事处→国土资源局→正科级干部
2003年考上公务员,2005年升为国土资源局正科
=======================
文章提交者:摩诃无量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从现场死者残骸飞到几十米外,并保持上身相对完整、没有烧灼痕迹来分析,
这应该是炸药爆炸的结果,而不是汽车油箱爆炸的结果,也不是炮弹等爆炸结果。
假设是油箱爆炸,1 不会使上半身飞出几十米外,没有这么大的冲击力
2 会有大量燃烧着的油料覆盖死者残骸,最后会将残骸烧成黑炭状
假设是炮弹等爆炸物,会有大量弹片,但冲击力估计也不会太高,也难使上半身飞出几十米外,而且弹片的存在,更容易给警方留下破案线索
前面的帖子里有个网友说可能有 1 千克 TNT 当量,这可不得了,如果炸药这么多,整个车子应该炸碎了
我估计炸药量应该只有几十克,至多上百克,炸药安放地方,应该在腰部附近,可能在坐垫下,也可能在汽车靠背处,也可能在死者随身的小背包内
引爆方式最大的可能是遥控爆炸,不一定是手机引爆,也可能是其他遥控方式引爆
定时引爆应该排除——–假若是定时引爆,对作案者来说没法控制,比如万一死者路上遇红灯停车时爆炸、或下车了车子才爆炸,既没法达到杀死死者目的,也给人留下 “车子无缘无故爆炸” 的印象,这等于明白无误的告诉别人有人搞爆炸
作案者以遥控方式引爆炸药,选择的时机刚好是和出租车交汇的时候,其目的大概在于制造这是一起车祸的假象,并借助飞度或思迪轿车油箱安装在座椅下这一有利条件,制造出先出了车祸(与出租车相撞),导致油箱爆炸 的假象。
很大的可能是,作案者开了另一辆车尾随着死者的汽车行驶,然后寻找到了与出租车交会这一有利时机,果断地按下了遥控器
但出乎作案者意料的是,他低估了炸药威力,爆炸的确引爆了油箱,但在这之前,把人炸飞了,这个结果对作案者来说,就不完美了,更注定了他死期不远了!
棺前笑煮来生酒
床头冰释隔夜仇
文章提交者:我要靠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案子已破,较可靠消息:
死者姓柳,生前系济南市国土资源局某主要决策科室的科长,同时她也是一号杀人犯的情妇。
一号杀人犯是济南市政坛几乎一手遮天的人物:人~大~主~任~:段义和(现已被隔离审查)
爆炸案犯之二更加骇人听闻:济南市公安局某支队长,就是他受段义和的指使引爆了炸弹炸死了女当事人,另外,这位维护社会治安的高级公安干警还有一个身份——人大主任段义和的女婿。
这个案情相信不出几日就会公布,希望大家关注这场闹剧(三个高级公务员的终极PK)的结果。
文章提交者:cyjzdhs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来源:百度济南贴吧
=====================================
11 回复:听说济南爆炸案死者是二奶,属于蓄意谋杀。
死者叫刘玲,原为济南市人大机关招待所服务员,后不断涉足政界。据悉,在她的手机里发现了济南市某些高层领导的电话号码,与市公安局、人事局、财政局、国土局等部门领导保持密切往来,出事时其车牌号为鲁AJ***,为公安内部牌照。先后在市中区财政局、天桥区织锦市办事处做过一般工作人员,2003年正式考入公务员队伍,05年即升正科。上任时,济南市某市级领导曾亲自为其送行。前夫为省立医院医生,患癌症。但其犯罪嫌疑已被排除。实际的情况是: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而是复杂的政治斗争结果。
刘玲掌握省市两派高级领导人之间的不可告人的机密,遂被其中一派杀人灭口,同时又故意制造出石破天惊的动静,以引起中央注意并直接办案。7月13日上午10时,不经过山东、济南,公安部直接插手此案,专案组已经将目前发现的最高级别的济南一位副省级领导(段义和、人大常委会主任)带走,隔离审查。据悉,公安部已经掌握了一个25名济南市高层领导的黑名单。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