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5

中国城市"港、深竞争力居首"

中国城市"港、深竞争力居首"

中国社会科学院星期日(3月25日)发表的最新周年报告显示,香港和深圳名列最具竞争力城市首两位。

这份名为《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报告由中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完成。今年的报告以城市品牌作为主题。

报告指出,香港、肇庆和厦门等在打造营商品牌方面较优胜;杭州、宁波和深圳等在旅游品牌方面较突出;北京、青岛和泉州等方面较善于塑造原产地品牌。

报告从市场规模、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等6方面,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等200多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指出2006年香港和澳门的综合竞争力分别排行第一和第二位;上海第三位、北京第四位;台北排名第五,在广州之后;澳门排行第十。

报告称台湾地区城市竞争力下降;环渤海区域城市竞争力上升。其中综合2004至2006年共3年的城市竞争力排名来看,台湾的几个城市出现疲态。浙江省城市竞争力下降;环渤海地区城市竞争力强劲上升。

报告也称,2006年中国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东南沿海城市竞争力强,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薄弱。

报告再针对61个城市分项竞争力进行研究,其中人才方面香港和台北领先;科技方面以北京和上海占优,台北和香港分别排第三和第五位;政府管理方面,上海仅屈居香港,名列第二。

此外,环境方面,香港被威海、无锡大幅抛离排第八位;文化方面台湾的新竹、台北和台南包办头三名,香港和北京分列第八和第九名。

小组向这61个城市6100多位专家、企业家和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以上结果。

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

中国官方新华社星期六(3月24日)报道,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不再代理上海市委书记一职。

新华社只用一句话报道了这一消息,而且没有说明中央是何时做出这一决定的。

按照惯例,上海市委书记也是中央政治局委员。舆论认为,此次人事调动与即将于秋季召开的中共十七大的未来领导层布局有关。

干部大会

星期六下午,上海市召开党政负责干部大会宣布中央的任命决定,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发表讲话。

贺国强说,上海正处于实现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贺国强还说,在查处上海社保资金案后,中央对上海这段时间的工作是满意的,"对韩正同志这段时间的工作是肯定的"。

上海东方网发表的公报说,"会议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主持"。这似乎暗示韩正的职位暂时稳定。

习近平随后发表讲话,表示决心胡锦涛领导下,团结市委"一班人",他说,上海当务之急是确保党代会顺利召开。

习近平其人

现年53岁的习近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法学博士。习近平的父亲是中共元老、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妻子是著名歌唱家彭丽媛。

习近平仕途顺利,32岁担任厦门市副市长,40岁出任福州市委书记,2000年1月任福建省省长。担任福建省长期间,习近平吸引台资企业来大陆投资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赞许。

2002年11月,49岁的习近平接替升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德江(现为广东省委书记)担任浙江省委书记。

习近平被视为中国政坛上升新星,倡导经济改革。去年九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访问中国时专程赴杭州与习近平会面,共进晚餐。两人相识已久,互为友人。

2005年,习近平率团访问朝鲜。其时,北京正努力重开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尽管习近平的访问没有表明与核谈问题有关,但他的出访还是引起各方关注。

有人认为,主张经济改革的习近平出任上海市委书记有利于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发展;但也有人认为,习近平与前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和"上海帮"关系紧密,其任命表明习近平已赢得了胡的信任。

人事布局

事关中共高层人事变动的中共十七大即将召开,习近平调任上海被认为是今年17个省级地方党委换届的开始,北京、天津、广东等地预计也会有重要任命。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胡锦涛亲信、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有望担任上海市市长一职,尽管贺国强的讲话表示中央对韩正的表现满意,但市长一职韩正能否坐稳不得而知。

上海局势

习近平的任命平息了原中共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落马后出现的政坛动荡。

陈良宇因涉嫌卷入总值32亿元社保资金的违规使用,去年九月被中央政治局免职,并停止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成为10年来被革职的中共最高级别官员。

香港英文报刊《南华早报》说,习近平的任命是中央准备结束上海社保资金案的一个信号。

毛泽东次子毛岸青因病去世

为人所知的毛泽东唯一幸存的儿子毛岸青星期五(3月23日)因病去世,终年84岁。

据半官方的中国新闻社报道,毛岸青因病医治无效,于星期五凌晨在北京逝世。

报道还配发悼念毛岸青的灵堂照片,照片显示参加悼念会的都是毛岸青的家属,包括: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和其丈夫王景清、毛岸青的夫人邵华和儿子毛新宇、毛泽东的大儿媳、毛岸英的夫人刘思齐(刘松林)等都参加了悼念会。

毛岸青1923年出生湖南长沙,是毛泽东与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的次子。杨开慧于1930年被军阀杀害。

抗战爆发后,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于1936年被送往巴黎,后辗转来到莫斯科,1947年两人返回中国。

毛岸青后在军队研究机构任职,少有过问政治,并在大连市生活多年。毛岸英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亡。

官方报道没有说明毛岸青所患疾病,但据报毛岸青患精神疾病多年。

台外长访圣卢西亚 中国表示关注

台湾外交部长黄志芳率领代表团抵达南加勒比海国家圣卢西亚,进行双边关系会谈。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并对事件表示关注。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王建业表示,台圣双边合作细节还不便透露,但"部长到访,本身就有意义"。

黄志芳形容八十二岁的圣卢西亚总理康普顿为"我们亲爱的老朋友"。

康普顿接待了台湾代表团,也表达共商"双边合作"等议题的意愿,但并未透露其它细节。

中国驻圣卢西亚大使古华明已提出抗议。他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完全不能接受,中方表示关注事件。

圣卢西亚去年底大选,与台湾关系良好的前总理康普顿以压倒性胜利获选。

此后,台湾媒体不断传出圣卢西亚与中国大陆断交的消息。

不过当时中国大陆驻圣卢西亚使馆官员强调,中国大陆与圣卢西亚外交关系一切正常,而康普顿也表示将会保持与中国的邦交。

佩斯敦促中国军方增加透明度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佩斯星期五(3月23日)说,中国年初进行的太空导弹试射传递出模糊的军事意图。

佩斯敦促中国军方更加透明,并与中方军事将领探讨了建立美中军事热线一事。

中国1月11日发射导弹摧毁一颗气象卫星,官方直到一个星期后才予以证实。

如何看美国再要求中国军方更透明?

模糊意图

佩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出乎意料,也不清楚意欲何为。当事情不清楚、出现意外的时候,不免让人琢磨不清,心中生疑。"

佩斯说,他告诉中国军方领导人"让世界知道其军事意图十分重要"。

他说:"所有国家都有军事机密,这不是要求你公开所有事情。我对未来最大的担心是由于错误信息导致误判和误解。"

分析人士说,中国通过试射卫星可以阻止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国提供台湾间谍卫星的企图。

佩斯说,此次访问,中方仍未就试射卫星给出更多细节,也没有说明意图。

军事威胁

尽管佩斯对中国军事意图不清表示关切,但强调中国不是威胁。

他说:"当你分析一个国家是不是威胁时,要看两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意图。中国有规模庞大的军队,但中国没有向美国挑起战争的意图,所以我认为中国不是威胁。"

中国在3月4日宣布2007年军费将增加到3500亿人民币以上,增幅达到17.8%,是10年来最大增幅。

佩斯说,重要的不是预算中给出多少钱,而是这些钱买了什么,为什么要买。

对于中美军事焦点台湾问题,佩斯重申了不支持台湾独立的官方立场,并表示台海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中美合作

这是佩斯2005年就任美军参联会主席一来首次访华,分别与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举行了会谈,此外还会见了外交部长李肇星。

佩斯说会谈"坦诚、开放、令人鼓舞"。梁光烈提议中国军官到美国西点军校和其它学院进行交流、中美两军展开观摩、联合军演和人道救援行动,增进两军的信任。

在为期四天的访问中,佩斯还将访问沈阳、南京军区,并参观解放军院校和军队,中国军方还将安排佩斯观摩一场演练。

中美两军关系因2001年发生在中国南海上空的"撞机事件"而降至"冰点"。近年来双方军事交流增多,去年6月,美军首次邀请中方观摩美军单独举行的关岛军事演习;同年7月,郭伯雄对美国进行访问。

中国“最牛钉子户”挺过最后时限

被称作中国“最牛钉子户”的重庆市民杨武和妻子吴苹,仍留守屋内,当局暂缓清拆,今日举行听证会。

杨武的房子近日成为中国网民转贴最多的相片。

2004年,重庆九龙坡区开发重建,拟建成“正升百老汇广场”。其后,该区280户陆续迁走,只剩下杨武一家拒绝搬迁。他们两层高的楼房孤零零地竖立在地盘中央,恍如一孤岛。

据九龙坡区法院本周一(19日)的裁决,杨武一家须在22日午夜12时前搬走。

由于担心房管局派人强拆,杨武昨日做好准备,爬上屋顶挥动国旗,并把一面写有“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横幅挂在屋外,前天(21日)起更呼朋唤友,搬来石油气、炉具、蒸馏水及板,以展示“保卫自己财产”的决心。

由于事件发生在《物权法》刚通过不久,杨武一家的抗争能否成功?政府方面如何应对?都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昨日在地盘内外守候,数百市民在附近天桥围观。

据悉,在舆论高度关注下,重庆市委及市政府已感到压力,开会研究解决方法,生怕事件处理不好会引起民众反弹,破坏重庆的形象。

广州村民与工人打斗一人死亡

广州海珠区发生村民与工地工人斗殴事件,造成一村民死亡,7名村民和7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

广州《南方都市报》报道事情起因是一辆车撞伤村民,双方就赔偿问题而引发斗殴。

但境外媒体报道,当地村民因不满政府征用农田用于房地产开发,积累不满,在施工队伍装伤村民后,更是愤怒,双方于是发生冲突。

当地一位姓陈的村民说,政府对征地的赔偿"不公平",村民们十分气愤。

警方出动

南方都市报》报道,事件发生于3月20日晚上,地点位于官洲岛中铁隧道集团的工地附近。

事发后,海珠区公安分局民警到场制止,大批防暴警察和两辆120救护车赶到,控制了局势。

两名肇事司机和30余名涉及斗殴的工人被警方带走调查。伤者被分别送到医院治疗,其中一名村名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翌日,通往官洲岛的便桥一度被警方封锁,非岛上居民不得进入。

世界水日:水危机挑战中国和谐社会

中国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星期四(3月22日)说,由于人口的增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量将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

胡四一是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座谈会上做此表示的。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危机",中国宣传主题是"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胡四一说,到2030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将从现在的2300立方米左右降至1800立方米以下,

他说,近年来水利实现了治水思路的重大转变,但"中国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水问题仍然困扰着神州大地,人水之间还有很多不和谐的因素"。

当天官方的《人民日报》刊登水利部长汪恕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水利保障》的文章。文章称,"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汪恕诚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进灌区两改一提高(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和用水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落实水库移民政策这四件大事。

环保"黑名单"

"世界水日"当天,中国21个环保组织列出一份水污染企业名单,并呼吁消费者抵制这些厂家生产的产品。

中国水危机

2004年,中国淡水人均拥有量为2300立方米,居世界88位

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于联合国人均2000立方米标准

1950年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37%

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00多城市供水不足

1972年黄河第一次断流,到1997年断流226天,700公里河床干涸

活动发起者之一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根据多年收集的环保资料列出了这份"黑名单",其中包括百事可乐、松下电池厂、三星等跨国大公司。

国内知名品牌伊利、双汇、青岛啤酒等旗下工厂也在"黑名单"之列。

中国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说,为了节省开支,这些厂家或者没有修建污水处理厂,或者弃之不用。

联合国呼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水日"警告说,在每一个大洲供水都面临着压力。

最新的联合国数据显示,超过10亿人口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并警告由于气候变化带来更多干旱,这一形势在未来20年还会恶化。到2025年,地球上2/3的人口将面临缺水。

联合国希望今年的"世界水日"集中关注保护和公平分配水资源问题,并指出目前人类使用水资源方式无法持续下去。

长江水危机

中国媒体报道,长期干旱造成中国最大河流长江水位降至1877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人们担心长江三峡大坝无法发电。

新华社引述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本月初的话说,由于全球变暖,近年来干旱、洪水等极端、不正常的气候现象频繁发生,这也是长江水量减少原因。

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和重庆市260万居民二月底以来面临严重水危机。

世界自然基金会星期二列出了世界上十条遭到最严重破坏的河流,长江名列第二。

该基金会发表的报告称,遭破坏的河流中大量淡水生物灭绝,水资源严重短缺。长江由于沿岸地区快速发展的工业和水土流失问题,导致污染非常严重。

江西贵溪发生数百群众拦堵铁路事件

江西省贵溪市数百群众因听传鹰潭市计划改变行政区划,聚集火车站并拦堵铁路交通。

据官方新华社报道,因为听传鹰潭市计划将现贵溪市所属部分区域划归鹰潭市月湖区管辖,贵溪市部分群众21日11时35分开始聚集火车站。

到下午1时,约200人聚在铁轨上,数百人围观。不过互联网上也有消息说,当时聚集了上千人。

此事造成沪昆铁路(原浙赣铁路)、皖赣铁路中断运行。

事发后,省长吴新雄赶到现场指挥处置工作。17时25分,聚集群众疏散,铁路恢复通车运行。

贵溪市是鹰厦、浙赣、皖赣三条铁路的交汇处,其中浙赣线又是上海到昆明的沪昆铁路大动脉的一部份。

当地消息称,在鹰潭市为扩大发展规模,拟将贵溪市撤销建制,分成三街道办事处,并入月湖区。当地人士认为,如此一来,贵溪的经济、政治、教育等各方面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但是官员说,合并计划正在研究过程中。

路透社引述贵溪市宣传部一位匿名官员的话说,抗议者在与警察冲突中有数人受伤。但是他拒绝披露详情。

互联网上发表的帖子说,警方使用了催泪弹。一位当地居民说,示威者烧毁了汽车。

路透社还说,这次冲突造成几十列客货列车受阻,当地官员拒绝就经济损失做出评估。

这位宣布部门官员还说,当局周四派人挨门挨户劝说当地居民不要再上街抗议。

中国官方媒体很少报道民众的抗议事件,因为中国政府感到这些事件高度敏感,有可能不断扩大,威胁中共的统治。

中国近年来各地频繁出现抗议和骚乱事件。事件的原因往往同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加剧、侵占农民土地、官员腐败以及政府滥用职权的问题有关。

中国老记者戴煌状告新闻出版署

新华社前高级记者戴煌入状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状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

据香港《明报》报道,起诉状指作家出版社去年拟再版其书作《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但被告却以“不宜出版”为由,责令出版社撤销计划,导致作品无法再版,要求法院判处撤销被告的行政行为。

但是,法院拒绝立案,戴煌表示将向北京市高级法院上诉,縄卫自己的公民权益。

戴煌表示,他的书作《九死一生》早在1998年和2000年分别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和学林出版社出版,海外也有其他语种版本印行。

去年春,作家出版社决定另行出版该书,他本人抱病校订和整理,出版社透过作家协会将选题和书稿报送新闻出版总署审查。后来得悉,该书选题未通过审查,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向作协下达“不宜安排出版”的封杀函。

戴煌称,他曾致函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出示不宜出版的依据,但被告一直拒不回应,书作不能出版,对他的合法民事权利构成实际损害,他只能依靠司法解决问题。

他说:“第二中级法院不给我立案,我已向北京市最高法院上诉。他们不让我出书,不但剥夺了我的言论权,还剥夺了我的生存权,我现在只能靠稿费改善生活,你看这房子都20年了,到处破烂,我要挣钱装修!”

现年79岁的戴煌戴煌的纪实性作品《九死一生: 我的“右派”历程》1998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写的是他亲身经历。

戴煌少年任抗日儿童团团长。1944年参加新四军并入党,做文工团和新闻宣传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记者,解放苏北盐城,跟敌人拼过刺刀。

他曾参加抗美援朝,抗法援越,在朝鲜、越南前线,任新华社军事记者,跟随志愿军、朝鲜人民军指战员,和越共胡志明主席,作过一系列的出色的采访报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都给他立功。

1957年戴煌因为写了《神化与特权》一文,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军籍,剥夺大尉军衔,高级记者职务,遣送北大荒农场“监督劳动”。妻子离婚,两个女儿离散,在北大荒和内地劳改单位九死一生达21年,直至1978年才得以改正。

他出狱后先后著有书作《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最近又积极参与要求为当年的右派彻底平反并作赔偿的全国联署活动。

山西记者被打死案嫌疑人已起诉

山西大同警方透露,《中国贸易报》山西记者站聘用人员兰成长被打死案的六名嫌疑人已经被提请起诉。

大同警方星期二(3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兰成长被殴打致死案已经正式终结,浑源县公安局已经在3月15日将嫌疑人移送浑源县人民检察院提请起诉。

不过此案中目前仍有一名嫌疑人在逃。

兰成长与同事常汉文在1月10日前往浑源县大仁庄乡西王铺村北已被封填的一个非法"采煤点"进行采访,结果被矿主侯振润纠集人员打伤,兰成长第二天上午在大同市一家医院死亡,常汉文受伤。

大同警方引嫌疑人供词称,嫌疑人侯振润1月10日得知有记者要求和他见面后,带着康全明、武强、郑文平、马利、李志宏、高波等七人赶到侯振润在浑源县沙圪坨镇水沟村道班房办公地点。

他们见到常汉文和兰成长后,发现两人的证件没有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印章,认为常汉文、兰成长是假记者,就用洋镐柄、啤酒瓶、凳子、电烙铁等工具殴打二人。

兰成长受伤后被送到大同市五医院,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上午九时许死亡。经大同市公安局法医门诊部鉴定,兰成长系被他人用钝器多次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

此案引起媒体广泛注意,浑源县和大同市警方在压力下全力侦破,在1月18-24日有两名嫌疑人被捕,四人自首,目前只有康全明一人在逃。

兰成长案件发生后,在中国引发对有关记者队伍自律和记者保护两个问题的关注。

有人指出,山西屡屡发生假记者勒索煤矿业主事件,兰成长案件的发生有特定原因。

而中国记协则指出,中国多次发生记者遭到殴打时间,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支持新闻舆论监督和保护新闻工作者正当、合法权益的良好环境。

分析:美朝热络,中朝趋冷?

BBC中文网记者 乐安

朝鲜核谈代表金桂冠从美国返回途中周五在北京停留。据报,赴美前已经在北京和中方交换意见的金桂冠回程会晤中国负责朝核六方会谈的武大伟,通报他和美方会谈的情况。

从这一去一回两次经停北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在朝鲜问题上还有着自己不小的影响力。

然而,韩国《朝鲜日报》网站报道说,金桂冠在美国发表了完全不同的谈话。

报道引述外交消息来源说,金桂冠在美国外交委员会和朝鲜协会(The Korea Society)的午餐与讨论会上表示,中国对朝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希望美国不要把解决核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据报,他批评美国依赖中国结果一无所获,"美国得到了什么?我们试射了导弹,进行了核试验,做了所有我们想做的事,中国什么也没有解决。"

以金桂冠副外相的身份、十多年来一直负责核问题谈判的经历,在美国公开场合说出这样的话不能不引起关注。

有分析人士,金桂冠的话无非是让美国重视朝鲜,按朝鲜希望的那样一对一地谈美朝关系。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想给严肃的谈判加上些轻松的个人色彩。

但是,就朝鲜这个"主体思想"指引下的国家而言,很难想象一位的副外长在敏感的中美朝三角关系中能有发挥个人色彩的空间。

中国影响式微

至于前者的分析,朝鲜致力于跟美国发展双边关系则是不争的事实。今年初以来,与其说是朝鲜核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到不如说朝美关系突飞猛进。

六方会谈取得的"成果",无论是关闭宁边反应堆还是接受国际监督都没有超出之前朝美柏林会谈达成的一致,多的无非是国际援助的具体细节。

现在经过金桂冠和他的美国对手希尔两天的会谈,金桂冠透露,美国同意"无条件"把朝鲜从支持恐怖国家的名单上撤下来。也许用不了多久,美朝互设代表处也会像朝鲜希望的那样成为现实,朝正式建交迈出关键一步。

《朝鲜日报》报道提到,金桂冠还说,"中国只不过在利用朝鲜"。报道没有给出更多这方面的细节,但事实明摆着:国际舞台上中国需要美国合作的多多,台湾问题就是最明显的一个。而中国能给美国帮上忙的除了似是而非,若有若无的"反恐",就剩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了,因此不能不尽力。

而说到自己家门口,中国一方面不希望看到东北亚出现一个统一富强的朝鲜(或者韩国),另一方面也不想看到日本借口朝鲜发展自己的军力。

不知道金桂冠会如何对武大伟解释自己在美国的言论,无论如何他这番话注定会让中国"没面子",毕竟中国外长刚刚在两会记者会上还拿六方会谈证明中国的和平斡旋能力。

但不能不说金桂冠其实道出了一个事实,也说出了朝鲜领导人的心声。朝鲜的确不顾中国劝阻进行了导弹试验和核试验,金正日当时也曾对来访的中国高官回良玉避而不见。

坐失历史良机

时至今日,中国也好,朝鲜也好,政界也好,民间也好,还有多少人相信甚至记得所谓"鲜血凝成的友谊"呢?

在敏感的领土和历史问题上,朝鲜和韩国无疑有着最多的共同语言。在地缘政治的角逐中,朝鲜在乎的是如何不惜一切手段从美、日、韩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

而中国,唯一能做的恐怕只有让或多或少的援助时不时"跨过鸭绿江",维持朝鲜不至突然出什么问题,导致大批难民涌入中国,造成事实的中国东北"朝鲜化"。

其实在密集关注六方会谈的同时,人们几乎忘记了之前的KEDO,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这个1995年美国牵头成立的机构目的是以提供不能生产核弹材料的轻水反应堆换取朝鲜放弃核计划。当年相关国家都曾期望中国和韩国、日本一样参与KEDO,然而,直到后来连捷克和乌兹别克都参与了轻水堆的建设,中国还在那里"不干涉内政",置身事外,坐失发挥影响的机会。

KEDO因朝鲜退出核不扩散条约而终结,代之以后来的六方会谈,从那时起,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就差不多只剩下主持会谈的份儿了。

分析:胡锦涛领导中国向何处去?

BBC国际台记者 麦吉弗林

胡锦涛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一职已经五年。他究竟是一位具有什么风格的领导人呢?

在他刚刚担任国家主席一职的时候,外界对他几乎一无所知,特别是在西方。

因此,在他的任职初期,胡锦涛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支持。

那么在五年后,胡锦涛在人们眼里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主席呢?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亚当·沃德说:"他(指胡锦涛)在军方树立了威信,而他之前与军方没有什么特殊的联系。"

沃德说:"在经济方面,他已经显示自己拥有完全的控制;他还显示出自己能处理外交问题。总的来说,他在处理外交事务方面极其自信。"

增长质量

不过,华盛顿外交关系理事会亚洲研究所主任伊丽莎白·埃科诺米的看法则没有那么多溢美之词。

埃科诺米认为,"充其量,我们可以给他(指胡锦涛)的表现评个B,根据不同情况,他的评分在B加或B减之间。"

她特别指出,胡锦涛在社会问题上的执政表现令人失望。

胡锦涛刚上台时许诺解决中国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而这也正是胡锦涛与他的前任江泽民有明显不同的地方。

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沃德说,"在江泽民时代,我想人们一般接受这样的一种看法,即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社会不平等,这也不过是个需要容忍的事情。"

沃德指出,"胡锦涛上台后,他认识到以这种极危险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很多风险:那些未从经济增长中获利的中国内陆地区的满腹牢骚,以及经济规划不充分所带来的风险等。因此,我想重点在增长质量,而非数量。"

"和谐发展"

毫无疑问,胡锦涛执政后已将"和谐发展"变成警句。

但埃科诺米相信,胡锦涛并未制定必须的足够"大胆的步骤"。这些步骤指的是不仅使经济更加透明,受到更多规划约束,而且将法制和独立司法体系融合其中。

埃科诺米说,"如果他仍然不愿意采取更加大胆的步骤,我们就不会看到任何这方面的进展。"

西方对中国政治家的批评有一点是无法忽略的,那就是中国的人权记录。

确实,胡锦涛主席去年对华盛顿的访问就曾被示威者的抗议声打扰。

"人权观察"亚洲部主管布拉德·亚当斯说,与五年前相比,中国社会现在更加开放。

他说:"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多自由,可获取更多资讯,尽管受到当局的监管,现在的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也更容易。"

坚守底线

亚当斯说,"不过,自胡主席在两年前作出高层政治决定打击活动人士以来,这方面的管理收紧了。"

问题的矛盾之处在于,就在当局允许普通百姓对一般事件的抗议拥有更多活动空间的时候,执政的中共当局却坚守一条底线,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中共的统治。

亚当斯解释说,对许多中国人来讲这很公平。

亚当斯说:"你看,中国有84,000次群体抗议事件,有博客,有聊天室等,这里边到处都是针对政府的批评。"

但他补充说,"可是,如果任何人越过底线,质疑中共的统治,那么他们很快就会被关进监狱。"

亚当斯说,"但这里有种强烈的意识,即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认为,目前的这种体制正开始为他们所用。"

然而,不少人对江泽民时代倡导的基层民主活动的终止感到失望,特别是在西方。

中共利益

在西方人士看来,胡锦涛似乎只关注如何维护中共的利益。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沃德说,"他(指胡锦涛)认为,至少在其任职中期,要大力提高官僚治理能力。这将使中共和政府的上令下达更加有效,并更加意识到法制的重要性。"

在世界舞台上,胡锦涛主席试图展现一个温和的形象。他成功地避免了政策灾难事件的发生,并把中国与华盛顿的复杂关系维持在轨道上。

胡主席向世界一直发出这种信息,即中国的扩张不应引起大家的恐慌。

不过,随着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此有不同看法的人自然也有所增加。

华盛顿外交关系理事会亚洲研究所主任埃科诺米说:"中国参与的事务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经济方面,但与此前的大国相比,中国的作法没有什么不同。"

她说:"中国在剥削其它国家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记录很差。"

那么,胡锦涛时代的到来有什么特别吗?胡锦涛并非象某些人希望的那样,是一位具有新领导风格的领袖。

他是个技术官僚,是一位作风迟缓、谨慎的决策者。

但是,在这个经济和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也许这正是中国目前所需要的领导人。

教皇拒绝陈日君卸任要求

罗马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枢机主教星期三(21日)向香港天主教徒发表公开信,表示教皇决定在不接纳他多次提出的退休要求。

按照罗马天主教会的规定,作为主教的陈日君年届75岁,已达退休之年。不过,教会的先例显示,不少高级神职人员都在到达退休限期后继续留任。

此前,陈日君曾经多次表示,他希望可以在到达退休年龄时卸任,以便专注协助处理有关中国与梵蒂冈之间的关系的事宜。

予以挽留

不过,陈日君本人发表的公开信说,他在星期一傍晚收到梵蒂冈万民福音部部长迪亚斯枢机主教签署的函件,通知他教皇希望他留任,并与"圣座合作关心大陆教会,直至另有安排"。

陈日君的公开信在天主教香港教区网站发表,香港媒体也广为报道。

陈日君在公开信中谈及他接受决定,但是,他表示,他已经要求梵蒂冈早日安排他的继任人选,为香港教区安排一位助理主教。

关系发展

教皇暂拒陈日君卸任要求

中国与梵蒂冈复交的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种种迹象显示,双方都希望达致关系正常化的目标,不过,在朝这方面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障碍。

目前令中梵关系停滞不前的一个要点是有关主教任命方面的问题。

虽然长时间以来,中国天主教的主教大多得到梵蒂冈方面在就任前或者就任后认可,但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方面坚持所谓"自选自圣"的原则。

最近福建闽东教区主教詹思禄曾经表示,中国天主教会将在今年内最少祝圣三位主教。

詹思禄本人在2000年获任命为主教,去年在未得梵蒂冈同意的情况下就任,当时没有其他主教在场辅礼。

不过,最近外电报道引述詹思禄的话说,中国的官方天主教会希望可以改善与梵蒂冈的关系。他在接受采访时坦承,所有中国天主教徒都希望中梵关系得到改善。

台湾因素

影响中梵关系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梵蒂冈与台湾的关系。

最近,教皇任命了台南主教林吉男为宗教协谈委员会委员。

即便如此,梵蒂冈与台湾的关系多年来都保持在一个最低水平。

中国外长李肇星在一个多星期前证实了中国和梵蒂冈持续针对建交问题进行接触,但是,他重申梵蒂冈不可干涉中国内政与主权,也必须与台湾断交的原则。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叶小文也表示中方希望中梵关系正常化,但是强调梵蒂冈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目前中国天主教徒关注的是教皇即将在复活节期内发表的致送中国天主教徒的函件。

在本年1月,梵蒂冈曾经举行有关中国问题的高层会议,由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主教主持,教皇也曾短暂列席。

会议后,来自梵蒂冈方面的消息说,会议曾经传阅一份教皇致中国天主教徒的函件的草稿。据悉,函件将在复活节发表。

观察:中国农民仍被视为二等公民

BBC驻北京记者 傅东飞

在英国,人们总习惯于把乡村同绿色的田园景色和心情舒畅的农民联想在一起。但是,在中国人们则尽量不去想农村。

如果中国人想到农村的话,他们得到的印象总是贫穷落后,生活艰苦。

在英国,乡村是逃避大城市紧张生活的好去处。可是,在中国情况刚好相反,人们不断涌向城市。

中国城市居民总是看不起农村人。"农民"这个词代带有很强的贬义色彩。

在北京你会经常听到人们说"农民素质太差"。农民总是被视为二等公民。

人们普遍认为,农村各方面都比城市落后。

人们总是在说,农村的学校破烂,教师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农村的地方官员特别腐败,为了谋取私利滥用权力的现象特别严重。

在过去的20年里,两大现象使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更加扩大。

涌向城市

第一个现象是大约有有1亿到1.5亿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

第二个现象是,城市向农村地区扩展。随着城市的扩展,周围大量的农田被吞噬。在过去的20年里,总共有647万公顷的土地被城市占用。

千百万农民到城市打工感到自己被当作二等公民。这一点很象是南非过去的种族隔离制度。在农村出生的人几乎不可能成为城市居民。

在城市的农民工得不到城市住房,他们的子女不能上学。农民工只能在工厂和建筑工地打工。生活非常紧张,收入微薄。

失去土地

这些农民工的唯一安全感就是他们回到家乡还有一块土地。

可是,就是这一点点土地现在也受到了威胁。

在中国,农田归由集体所有。从理论上来讲,每一个村庄拥有它周围的土地。每一户人家则长期租用一小片土地。

过去,农田曾经几乎不值什么钱。但是随着中国城市不断发展,现在对农田的需求非常高。

在全国各地,土地纠纷有时演变成暴力冲突。

农民的愤怒和不满与其说是针对贫穷,不如说是针对不公。

农民看到他们的土地被强行征用,建造豪华住宅。地方官员中饱私囊,而农民却得不到任何赔偿。

农民在城市的建筑工地和工厂玩命打工,所得的微薄工资却被唯利是图的工厂老板骗走。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大上承诺要给农村带来繁荣。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制度的话,中国的8亿农民将继续成为二等公民。

中国对非洲的贷款让某些富国不安

BBC经济记者沃克

一年前,各国财政领导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会上达成一项协议,决定为最贫穷国家一劳永逸地解决债务问题。

现在,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向非洲大陆贷款的增长,使一些国家的财政领导人日益感到不安。

虽然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说,仅仅盯着某个特定的国家是不对的,因为除了中国之外,还涉及到其他国家。但是他无法否认"其中确实存在问题。"

他说:"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确保这些负债累累的国家突然获得大额债务减免以后,不会再走回头路,不再这么草率地大量举债,不至于在几年之后再次负债累累。"

由世界主要工业国组成的七国集团对此也表示关注。

尽管他们没有特别指明,但在今年新加坡年会之后,与会财政领导人在一项声明中说:"所有援助国在实施贷款项目时,必须考虑借贷国的债务持续偿还能力。"

投资还是贷款?

那么非洲的借贷国如何看待这一形势?再者,他们为什么要向中国贷款呢?

很多国家说,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富裕国家允诺增加的援助到位过慢,如去年八国集团在格伦依格斯峰会上的允诺。

塞内加尔财政部长迪奥普说,仅靠债务减免是无法维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他补充说,显然"中国的资金在贫穷国家大受欢迎"。

沃尔福威茨赞同来自富裕国家的援助应该更容易获得,以促进非洲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他说,他们负有特殊的责任,履行自己的诺言,提供发展援助。"因为这是使一些国家获得充足投资而又避免债台高筑的一种途径。"

一些强烈要求减免债务并为此积极活动了十余年的人士,对那些转而向中国求助贷款的国家表示出相当的同情,这也许有些令人惊讶。

"禧年债务运动"的罗杰斯女士说,欠债国在经受了过去的债务问题后变得成熟了,他们在新贷款项目的附加条件上会非常谨慎。

她补充说,中国的一些贷款十分优惠,属于低息、贴息贷款。

她解释说,贷款来自中国还是美国、日本等八国集团国家,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收入帮助该国最贫穷的人,这样的贷款就是好的贷款。

中国影响扩大

据塞内加尔财政部长迪奥普先生说,中国贷款十分吸引非洲国家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贷款的附加条件少。

所谓的"附加条件"问题是援助项目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

通常,贷款和赠款都附带条件,要求接受国遵循特殊的政策。

这些政策可能非常详细,令人难以承受;有时其本身就很有争议性,特别是在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等问题上。

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十分厌恶这些条件。如果贷款不附加这些令人生厌的条件,将会对很多非洲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是很明显,中国对非洲的贷款额一直在上升。

此外,中国在非洲的商业参与活动也在不断扩大,并已经对自然资源领域进行投资,尤其是对能源领域。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继续扩大在非洲的存在。

分析:中国崛起对西方是祸是福?

BBC新闻记者凯丽·格雷西

中国正在一个又一个地赶超世界经济大国,2005年超过了英国,目前离德国和日本已不太遥远。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的外交和军事力量都得到增强。

那么,世界其他地区该不该担忧呢?

美国海军学院客座教授罗伯特·凯普兰说,中国实力壮大会影响到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他说:"过去50年来,美国海军或多或少已经把太平洋视为自家的'私湖'。但是这种局面在下一个50年就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凯普兰教授说,总体上,中国国防预算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军费开支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导弹和购买潜艇,目的很明确,就是拒美国海军于中国领海之外。

但中国驻日内瓦的联合国大使沙祖康强调,根本没有理由担心。

"如果你读一下中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他说,"就不难发现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

美国的竞争对手

布什政府上台时,认定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但是继而发生了9.11事件,华盛顿的焦点转向反击恐怖主义,而无暇顾及中国谨慎的军力建设。北京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五角大楼的战略制定者还是关注着这方面的发展,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说,中国隐瞒了很多军备开支。

沙祖康大使对这一指称给予强烈回击,他说:"美国最好闭嘴,不要说话,这才最好。"

这是关乎中国未来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会只成为一个满足于向全世界销售鞋子和洗衣机的经济超级大国呢?还是会用其军事实力来维护在世界范围的新利益?

中国觉得,在过去近两百年里先是忍受西方继而是日本强加的屈辱,现在对美国强权下的和平也很不耐烦。目前,中国渴望保护过去30年来所取得的经济成果,避免与华盛顿发生对抗。

但台湾问题仍然可能引发冲突。沙祖康大使说,在这个重大的国家民族利益问题上,不会作任何妥协。他说:"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宁可失去生命,也不会放弃一寸国土。"

我所认识的多数大陆人对台湾问题也都同样地充满激情。民族主义已取代了共产主义,像粘合剂一样把中国凝聚在一起。

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社会繁荣。中国正在从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国家转变成一个21世纪以工人为主的国家。这使它对资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于是中国的对外政策也着眼于确保得到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燃气。

全球化进程

在非洲,这种影响尤其显著。南非金山大学的加思·谢尔顿对中国的注意力表示欢迎。他说在他们非洲大陆,很多人乐见中国再次对非洲表现出兴趣。

"我们跟美国或西欧国家的政府打交道,他们会拿来一个包含33项条款的单子,要求你改革民主制度,还有人权问题,"他讲道,"而中国来了就说,你是怎样我们都接受。这种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在非洲大量投资并为许多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尤其是那些拥有能源资源的国家。目前,中国是安哥拉石油的一个主要进口国,而且中国7%的石油来自苏丹。

有国际舆论指责,中国阻碍了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苏丹政府在达尔福尔地区的行为;中国帮助支撑像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那样的政权。

塞内加尔记者亚当·盖耶刚刚写了一本关于中国对非洲大陆新影响的书,这是第一部由非洲人撰写的有关书籍。他指责中国是在实行"最高级别的犬儒主义"。

他质疑中国的投资是否符合非洲的长远利益。他指出:"一旦中国不再需要非洲,他们会一夜之间消失,而非洲将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盖耶还提出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关注:一些政权会被"北京模式"所吸引,即只顾发展经济,不搞民主选举。

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黄靖认为,这才是中国对西方的真正威胁。

他说:"中国真正挑战的是价值体系,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想成为什么。"

然而,中国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大,需要全球的市场和资源来支撑它的经济增长。我们只能希望,本世纪互相交织的利益能够阻止上世纪那样的世界大战。可即使没有武装冲突,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大国的崛起必将把尚且陌生的10多亿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带给发达的西方世界。

这一突如其来的亲密接触可能使双方共同致富,但也可能使西方更加脆弱。

分析:中国领导人表示要坚持改革

BBC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张家文

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降下帷幕,人们普遍注视最后一场记者会。但在两会期间,中国领导人的听起来似老生常谈的意识形态讲话却没有太多的报道。

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3月6日称:"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当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最近以来第一次公开表示要坚持改革。

自从2004年开始,中国民间对前领导人邓小平制定的"改革"政策提出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就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之前,已经筹备了7年的《物权法》立法工作遭到了阻力。一位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写信,认为这部法律"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开历史倒车"。

这位认为中国法律必须坚持前苏联法律"社会主义传统"的教授因此受到了全国人大高级官员的约见。随后,旨在对私人财产进行保护的《物权法》并没有按计划进入中国立法机关下一步的审议项目中。

以宣扬毛泽东思想为目标的中国左派网站"毛泽东旗帜网"发表文章称,这是中国这些"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由化分子"的一次胜利。

改革开放

自从邓小平在1979年为中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对于这一政策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在1989年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度陷入停滞状态。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进行了"南巡",并提出著名的不要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进行争论的主张,为关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对于"改革")的争论定了调子。

这位在文化大革命中几次被"打倒"的领导人告诫中国共产党"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从此以后,"左"派的声音在中国越来越小,中国领导人更加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2001年,"左"派最重要的两份刊物《真理的追求》和《中流》甚至被停刊。

但是从2004年开始,"左"派的声音明显越来越大,首先是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郎顾之争",最后演变成为对中国那些受到西方经济学教育的经济学家的声讨。

2005年,教育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些高级官员分别对媒体表示,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和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失败的。

2005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也发表文章,认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构成了威胁。

反思改革

"反思改革"与"禽流感"一样成为2005年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质疑改革的声音显然并没有打算仅仅停留在2005年。2006年《物权法》没有按计划进入立法程序,被很多人认为是"左"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立法工作,而这种能够左右立法进程的影响力,即便是在2005年也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从来没有对民间的这些争论公开表态,几乎所有的争论也都是停留在民间。官方的不表态,反倒引发一种有趣的现象:争论的双方都试图用各种方法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观点其实是得到了高层领导认同的。

但是官方在2004年提出了一项规模巨大的重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作,中国的媒体在报道中称,官方为这项工作投入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

此外,中国政府还在2005年毛泽东诞辰日的时候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这个研究院被列在官方最高级别的研究机构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编制内,很多长时间得不到重用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在这个有200人规模的研究院内得到了新的任用。

这个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是目前中国"左"派知识分子中非常活跃的程恩富教授,他曾公开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提出过尖锐地批评,认为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威胁。

"皇甫平"

一些坚持改革的人士对这种情况表现得非常担忧,他们担心这种趋势会改变"改革开放"政策。今年春节期间,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再次以"皇甫平"为笔名发表文章,表达了自己对质疑改革这一现象的担忧。

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期间,他曾经用同样的笔名(取"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的意思)连续发表文章支持改革,被认为是政治风向标。很多人因此把今天的状况与当初联系起来。不过周很快公开表示,这次以"皇甫平"发表文章,与过去不同,并没有任何官方的授意。

这次北京"两会"期间,胡温表示坚持"改革",是中国领导人近期以来第一次明确表态要坚持改革,也为民间愈演愈烈的争论定了调子。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也表示,被暂停的《物权法》已被列入今年下一轮的立法计划中。

很多长时间关注中国领导人讲话,并喜欢从中判断其政治倾向的人再次觉得很迷惑,他们弄不清楚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立场"到底是怎样的,并且抱怨他们的很多讲话经常是互相矛盾的。

如果不预设立场的话,这种"矛盾"是很好理解的。20多年的改革使中国社会变得丰富多彩,既有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也有刘永好这样拥有巨大财富的"资产阶级"。作为整个国家的统治者,在这个时候强调自己只代表某一个阶级的利益,显然是不明智的。

协调利益

它会在追求稳定的前提下,协调各种利益。例如在提出倾向于精英阶层的"三个代表"之后,提出倾向于普通民众的"和谐社会"。

即便是一些"左"派人士也认为,任何领导人都会沿着邓小平在20多年前设定的方向继续前进,"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奇迹是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治理这个庞大国家的重要证据,任何共产党的领导人都不敢轻易改变这一点。

例如中国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及落实WTO承诺等方面并没有显示出要走回头路的趋势,尽管同时一些媒体工作者表示自己感受到了言论压力,

但是质疑改革的声音之所以能够越来越响亮,也说明了改革中很大一群人的利益遭到了损害,社会上利益分化的裂痕越来越严重。毛泽东时代宣扬的"绝对公平"因此获得了土壤,这种趋势甚至开始危及到中国人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

中国的领导人一直试图在继续推进改革的同时,缓解这种不满。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上,胡锦涛在提出要继续坚持改革的同时也说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国新一代的领导人正在对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改革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的效果将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多大的影响,人们拭目以待。

两会报道:人民大会堂外的声音

BBC中文部记者高毅发自北京的报道

3月3日,中国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开幕第一天,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提出了今年的六项任务,再度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包括要更加关注社会发展问题、关注民生问题,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在离大会堂并不太远的西直门立交桥附近,头戴黄色塑料安全帽、手持铁锹正在铲水泥的农民工(或客观地说"外来务工人员")龙永华。

从未接受过采访的龙永华看到我手里的录音麦克,紧张得声音发颤,但他的直言和铿锵有力语气也多少出乎了我的意料。

"(陕西省)汉中地区宁强县舒家坝村腐败特别严重!"龙永华开门见山地说。

遭受苦难

对他来说,三件事令他气愤不已:第一,2001年政府宣布启动给偏远地区供电的"农网改造"工程,原则是个人、县政府和国家各出一部分钱,修建新的供电网。

龙永华按要求交了自己部分的60元,但县里"吃掉"了国家的拨款,并以经费不足为由要求村民继续补交。

第二,"退耕还林"时期,县政府给农民枯死的树苗种植,随后以树苗未能存活为由予以罚款。

龙永华在谈到第三点时表示,他一家两亩田地因移民拆迁被政府征用,没有得到任何赔偿。他最后背井离乡。

车水马龙的西直门立交桥附近有正一些正在施工的工地,这给了龙永华谋生的机会。

他说,他现在每月挣1000多块,"养活一家老小五口人够了"。但好景不长,龙永华的工地合同只签了一年,明年他就要返回家乡。

他说,老家是个赤贫山区,有的人年收入只有两百块左有右。

北京“两多”

行走在北京街头,觉得有两多:胳臂上带着红袖章的"治安巡逻员"多,主要街道上每隔三五十米就会看到他们的身影。《北京晚报》报道:两会期间,北京500多条街道和停车场将实行24小时巡查。

其次是黑色豪华轿车多,往往多泊车于宾馆饭店前,车前窗上还贴上红色"VIP"标签。《北京晚报》又报道说:两会期间,交通警察要求驾驶员要主动服从疏导,遇两会车队通过时不要并行、尾随和穿插。

两会报道:无党派人士的迷茫

BBC中文部记者高毅发自北京的报道

"两会"到今天3月4号准确的说还只是"一会"――全国政协会议。在政协主席贾庆林昨天做完工作报告后,政协委员们今天的主要日程就是在各自下榻的酒店举行座谈会,就报告内容展开讨论。

讨论似乎应有"讨伐论战"之意,但我在旁听无党派人士界别和科技界别的讨论会上,听到最多的发言人开场白是"我对报告非常赞成……",然后总结报告内容,谈谈心得与认识。于是,讲者独白,听者独处。

倒是无党派人士、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金日光的话给我留下了印象。

他说:"一位委员说,以无党派人士的名义出去不好,地方上会看不起我们,说'无党派算啥玩意'?但我去国外,外国人说,不应该叫'无党派',应该叫'无所属',他们看我们看得高。"

金副主任随后提议:应该组织专家研究现阶段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我是谁"的问题

委员的坦诚虽让人倾佩,但一想:如果与会的委员不知道自己该发挥什么作用的话,又从何谈起参政议政?

这时,另一名委员插话说:前统战部部长谈到了无党派的作用,他说,除了共产党、民主党、工人、农民、18岁以下未成年者之外的爱国人士都是无党派人士,无党派说白了就说代表3000万知识分子的。

此言一处,其它在座委员争论到这一定义已经过时,说后来又出了文件,有了新的界定,但也不是很清楚。于是,出现了一个"我是谁"的问题。

查看中共中央统战部网站,对无党派人士的介绍是1949年前,称这一群体为"社会贤达"。后来郭沫若致电毛泽东,提出新称谓无党派民主人士。

2000年,统战部下发文件,改称无党派人士。2004年,又进一步界定称"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看来,无党派人士确实有自己的尴尬和特殊,否则也不会这么多年也界定不清,金委员的提议也并非没有道理。

迷茫与忏悔

谈到迷茫,在座的一位无党派人士还写了一本《迷茫与忏悔》的书,谈的不是无党派人士的迷茫,而是文革带来的迷茫,历史的迷茫。

杨匡满委员是原《中国作家》杂志社的常务副主编,他将自己在文革时的经历编辑成书,取名《迷茫与忏悔》。

杨委员说:"这不是我个人的经历,而是一代人的经历。"

杨匡满不仅写了这本书,还在今年政协会议上提出修建文革历史博物馆的提案。

为什么要提这个议案呢?杨说,"今年是文革开始40周年,也是巴金的遗愿。文革十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破坏很大。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一个能反思的民族才是有尊严的民族。"

杨匡满认为,修建文革历史博物馆是迟早的事,目前领导人考虑的是一个时机问题。他说,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他们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而历史不能中断。

两会前夕中国拘禁与警告维权人士

人权组织指出,中国当局在两会召开前拘留了一些政治和维权活动人士,并警告其他人不要在两会期间进行抗议示威活动。

按照惯例,北京的警察拘留上访的维权人士和把他们遣送回原居地。

今年,被拘留和警告的人士包括要求得到更好医疗照顾的爱滋病人和一些被强征房屋或土地的拆迁户。

总部设在纽约的人权组织中国人权指出,上海拆迁户刘新娟与唐霞珍等五人2月17日前往北京上访,22日他们被上海驻北京办事处人员截住,并于24日被强行送回上海,其中刘新娟抵达上海后,立即被送到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

这家精神病院的人员周五证实,刘新娟被关在里面。

中国人权指出,这是自2003年3月以来刘新娟被第四次送进精神病医院,总共被关押了250多天。

该组织指出,上海上访人员王丽卿最近也被警察软禁在家。她的哥哥王黎庄于2月24日被上海公安当局带走。据信,当局怀疑王黎庄在网上发布了上海上访人员声援高智晟律师绝食活动的消息。

"奉上级命令带走"

另外,参加人权律师高智晟发起绝食维权行动的胡佳和"六-!四"伤残人士齐志勇也被当局拘留。齐志勇的妻子告诉BBC中文部,齐志勇在两会举行前在没有任何理由之下,被公安人员"奉上级命令带走"。

她说,每年两会召开前,齐志勇都会被当局拘留,"开完会再说"。

目前在北京在爱滋病活动人士万延海表示,当局警告十多名据信是在卖血时感染爱滋病的人士不要在两会期间到北京。

每年两会举行期间,数以千计的农民、失业工人、拆迁户等从贫穷或边远的地区来到北京,希望向人大代表们申诉他们的困难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

中国每年都高调举行政协和人大两会,显然是希望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气氛,当局同时在两会期间禁止民众上访或在北京举行抗议示威。

今年的政协第十届全会四次会议和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别在3月3日和3月5日开幕。

两会前夕人权律师高志晟被拘捕

来自北京的消息说,中国一位著名的人权律师高志晟在人大开幕前一天遭当局拘禁。

据报,他是在上班的路上被三名国家安全部门的官员带走的。

高志晟参与了数起政治案件的法律诉讼,包括为被官方取缔的法轮功成员打官司。

最近,他还发起了接力绝食行动,抗议中国当局对维权人士的迫害。

两会惯例

记者们表示,在两会这样的政治敏感时期,经常有政治异议人士被中国当局拘留。

人权组织指出,中国当局在两会召开前拘留了一些政治和维权活动人士,并警告其他人不要在两会期间进行抗议示威活动。 按照惯例,北京的警察拘留上访的维权人士和把他们遣送回原居地。

今年,被拘留和警告的人士包括要求得到更好医疗照顾的爱滋病人和一些被强征房屋或土地的拆迁户。

总部设在纽约的人权组织中国人权指出,上海拆迁户刘新娟与唐霞珍等五人2月17日前往北京上访,22日他们被上海驻北京办事处人员截住,并于24日被强行送回上海,其中刘新娟抵达上海后,立即被送到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

这家精神病院的人员周五证实,刘新娟被关在里面。

中国人权指出,这是自2003年3月以来刘新娟被第四次送进精神病医院,总共被关押了250多天。

该组织指出,上海上访人员王丽卿最近也被警察软禁在家。她的哥哥王黎庄于2月24日被上海公安当局带走。据信,当局怀疑王黎庄在网上发布了上海上访人员声援高智晟律师绝食活动的消息。

"奉上级命令带走"

另外,参加人权律师高智晟发起绝食维权行动的胡佳和"六-!四"伤残人士齐志勇也被当局拘留。齐志勇的妻子告诉BBC中文部,齐志勇在两会举行前在没有任何理由之下,被公安人员"奉上级命令带走"。

她说,每年两会召开前,齐志勇都会被当局拘留,"开完会再说"。

目前在北京在爱滋病活动人士万延海表示,当局警告十多名据信是在卖血时感染爱滋病的人士不要在两会期间到北京。

每年两会举行期间,数以千计的农民、失业工人、拆迁户等从贫穷或边远的地区来到北京,希望向人大代表们申诉他们的困难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

中国每年都高调举行政协和人大两会,显然是希望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气氛,当局同时在两会期间禁止民众上访或在北京举行抗议示威。

农民农村:两会沉重的话题

BBC中文网记者高毅 北京报道

两会重头戏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做完,社会底层的农民如何才能受惠于"建设新农村"的政策?

两会重头戏――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5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重中之重是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虽是早春,但今天异常暖和,偌大京城一大早就被笼罩在雾霭、或是烟尘里,能见度很差。

温总理的报告九点开始,我提前一小时从宣武门乘地铁到前门,原打算出前门地铁站,然后走路到人民大会堂不过十分钟,不料前门站往天安门方向的出口被封,只能绕行。我身旁的一位将近50岁的妇女嘀咕了一声:"也不提前通知,真够缺德的。"

确实,不是走到这个出口,断然是看不到任何提示的。出了地铁口,才知道前门到天安门一带都被戒严了,绕行可得绕远了,好在我有记者证,出示证件后,便横穿马路进入空旷的广场,看着我身后那黑压压的普通行人,突然觉得受到了礼遇。

总理报告

温总理的报告回顾了去年工作、展望今年任务还有"十一五"规划。

温家宝说:"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话音刚落,与会代表热烈鼓掌,温接着说:"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掌声接着响起。

掌声说明,农村建设成了大家的共识,约定俗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会后,我问湖北代表蔡其华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她说:"要想使农民增收,关键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毕竟有八亿农民,农民不富是实现不了小康社会。"

我接连问了几个代表对温总理报告的看法,每个人的第一点都是说建设农村、发展农村、使农民富裕等等。

"旁观权"

散会后,代表委员们乘"两会"专车返回下榻酒店,我沿着天安门东侧绕道去前门地铁站,穿过有警卫把守的空旷广场,我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突然看到一群人围观一名警察检查一位过路者的行李。

身穿制服的警察看上去二十来岁,戴着副墨镜,冲着蹲在地上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嚷嚷着要他打开提包接受检查。

警察看到围观人群不悦,朝着一位个子瘦小、看似外来农民工的老人喊道:"看什么看!"这老人不平地嘟囔了一句说就是想看看,年轻警察嗓门更高地喊:"你想看就看啊?你想看宇宙能看吗?"

那瘦小老头背过身,拧过头还是不平地看着,警察接着喊:"那男人想看女人洗澡,能看吗?"另一名年轻警察帮腔道:"看什么看,还能看出花来?"

刺耳的喊声让我想起了刚才大会为农民着想的话语,这外地老人或许压根就不知道大会谈的内容,也或许不想有自己的话语权,但此时此刻,他肯定想要的是他的"旁观权"。

两会直击:卖文革画的男孩

BBC中文网记者高毅 北京报道

这次两会,北京出动了一万五千名警力保障天安门广场四周的安全。但就在离天安门最近的通往前门地铁站的行人地下过道里,我碰到了卖文革题材画的内蒙男孩佟震乾。

佟震乾出生时,文革结束已经六年了,佟对文革历史略知一二,卖文革画全是当个好赚钱的噱头,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好多生意都有人做了,做得通俗了,我觉得这个比较新鲜。"

摊放在地面的文革画有版画、油画、胶印画,都是仿制品,但其色调、语言和人物跃然纸上,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还有一幅黑白色的漫画图,名曰"群丑图",其标题是"念念不忘阶级斗争、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刘少奇坐轿

其中人物复杂,正中间的就是刘少奇坐在轿子里,轿子顶端飘着的一个飘带上写着"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抬轿子的四人分别是:林枫、李维汉、薄一波和安子文,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则骑着自行车,手举"刘"字令牌在前面开路。

紧随刘少奇轿子的是身穿黑色上衣的邓小平,也是坐在轿子上,但没有刘少奇的气派,漫话下端有两本大书:邓拓的《燕山夜话》和吴晗的《海瑞罢官》,众人排着队朝着写着"资本主义"的路标,敲锣打鼓地前进。

一幅画,把文革初期历史还说了个大概。此外,还有林彪阅读的肖像、"红军不怕远征难"、"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等版画仿制。

躲避警察

佟震乾不想让我拍这些画,坚决不让我拍他的照片,毕竟他是在警察眼皮底下做这买卖的,我问:"警察管你是不准你卖这样内容的画,还是不准你无照经营?"

佟回答:"警察说我是扰乱社会秩序。每天我就等他们下班,傍晚才来,晚上十一二点走人,好的时候一天能卖150块钱。"

佟说,每张画大约15元,年轻的,年老的,老外都有人买。他说:"年轻人不知道文革史,喜欢买的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画。"

晚上回来给佟打电话,想问问他今天的收入如何,佟说,我没走多久,警察就来了,他卷起画就跑了,今天他只卖了10块钱。

港媒看两会和中日关系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对胡温新政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昨天,中国全国人大闭幕,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这一消息成为今天香港媒体报道和评论的头条新闻。

据香港《明报》今天(三月十七日)报道,两会期间,《明报》记者在北京街头进行随民意调查,受访民众为自2003年3月开始的本届政府评分,结果有近两成人给予最高的A级(90至100分),次等的B级(75至89分)亦超过五成人,即给予75分以上的受访者共计达七成,但也有逾半成人认为政府不合格(60分以下)。

报道写道:“最令民众满意的施政范畴是反腐败和农业政策,最不满意的是医疗、缩小贫富差距、教育及房屋问题。公务员、专业人士及商人对政府评价最高,而工人、农民及低下阶层评价则较低。内地专家认为,这项民调反映的问题,与实际情况吻合。”

报道接着写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认为,本报所做的民调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其结果反映的问题,与内地实际情况吻合。他认为,民众最不满意的「看病难」和「贫富差距」两大问题,其实正是过去一年中央政府最覑重解决的,例如医疗经费的投入,去年较前年有100%的增长,但由於历史原因,加上体制问题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还需一个过程,而缩窄贫富差距则需要更长时间。”

温家宝提出中日建立“战略协作互惠关系”

与此同时,香港《文汇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评论温家宝昨天记者会上对中日关系的讲话。评论写道:“媒体注意到,这是作为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战略协作互惠关系’。之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提出在中日之间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但中方对日方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一直不甚了了;今年一月下旬,中日双方在北京再次举行副外长级的战略对话,再次就“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进行磋商。今天温家宝提出中日建立‘战略协作互惠关系’,其字面表述与安倍提出的原概念相差不大,因此相信是中日之间已经就这一关系的具体内涵达成了共识。”

文章在引述了中日双方对最近中日关系的评估结论后指出:“看得出,中日对双边关系的分别评估有一定的交集点,但也存在着长期的隐性分歧。日本对中国社会稳定、法治和防卫费用的关心,属于中日双方需要长期沟通、互相认知的问题;而对中国方面来说,今年之内安倍的权力基础是否稳固、他能否在七月参议院选举中顺利过关、安倍为挽救日益低落的名民望是否会在困扰中日的历史和台湾问题上铤而走险等,都是十分关心的问题。……今年是中日关系的重要而敏感之年,也是中日关系充满变数的一年;温家宝此次访日,既是在去年十月后中日关系柳暗花明基础上的踏青之旅,同时也是面对未来八个月在中日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下的探索之旅。这一步需要中日双方悉心准备,这一步迈出之后的未来步骤,更需要中日双方悉心的呵护。”

怎样看绿茶当尿样的中国特色丑闻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杭州城乡结合部

杭州又传出了一起关于医院系统的丑闻。一家电视台记者将绿茶当作尿样送到十家医院,结果其中六家医院都表示化验结果显示病人发炎,并开出处方,要求病人买药。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媒体舆论对于所谓“黑心医院”的又一轮批判。中国的医院果真到了“利欲熏心”的地步了吗?中国的医生们为什么那么热衷给病人开药呢?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美国刘立远教授。

作为高风险的医疗行业来说,出现误症,错症乃至医疗事故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把绿茶当作尿样,还能检测出病毒感染就未免有些“滑天下之大稽”。而这样的事情偏偏就在中国杭州发生了。浙江电视台的一个节目组针对杭州市的十所医院进行了暗访,他们用绿茶茶水当作尿样送去检验,结果其中六家医院声称在茶水中发现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认为病人有发炎的症状,6家医院都给病人开出了“消炎药”,平均价格达到了260元。在这6家医院中,有民营医院也有国营医院,其中甚至还包括省级的大医院。进行暗访的记者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表示“不寒而栗”,而在消息被登到网上之后,更是引发了部分网民针对医院系统以及医务人员的新一轮猛烈抨击。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远立教授表示,对于医疗服务这样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要想做到绝对精确,万无一失,到目前为止还是不可能的,当然,这并不应该成为医院方面推脱责任的借口,“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医疗行业里确实是有一些人把医疗行业纯粹作为经营行为来赚钱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有一些害群之马,甚至是“谋财害命”。他主观上也许并不是这样,实际上起到的是这样一种不顾病人死活的作用和效果。”

对于这种罔顾病人身体健康的做法,中国舆论以及民众都曾经予以多次抨击。而刘远立教授认为,除了应该端正行风,树立医务人员的医德之外,还应该分析出现这种“乱开药”,“乱收费”现象的制度性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中国医疗行业目前的价格体系非常不合理,甚至严重扭曲,“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其他的商品服务基本上是受市场供需双方的调节。唯有医疗行业价格是政府严格控制的。中国的各种医疗服务,也就是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看一次病挂号费十几块钱了不起了吧,而理发店理一次头都可能比这个贵。医疗服务的价格严重低于医疗服务的成本和价值。这本身就是对医疗行业的不尊重。”

中国的医疗服务定价过低造成了两个后果,第一,中国高素质医学人才大量外流,在中国医学界享有很高地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每年大部分毕业生都转往国外发展就是一个证明。而留在国内的医生,在医疗服务本身价值无法得到体现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利润的最大途径就是通过销售药品赚取20%的批零差价。这就成为了医生频频开出大处方的原动力。

按照刘远立教授的说法,这样的情况近乎于“逼良为娼”。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势必提高医生的劳动报酬,提高医务服务内容的价格,改变医生靠“卖药”赚钱的局面。但是,在目前情况下,民众已经普遍反映“看病贵”,无法承担更高的医务费用。

如何才能解决这一两难的处境呢?刘教授说:“在中国绝大部分买单是病人掏腰包来解决的,政府承担非常有限,而第三方保险承担的责任,风险共担的机制也严重缺乏。这两个,一个是价格体系缺乏,一个是保障体系严重缺乏,使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非常严重。要公正公平的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体制上入手,而不是单纯的来把医疗行业,把医生看成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中宣部与胡锦涛背道而驰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温家宝记者会上的话被删。胡锦涛的指示也敢违反。中宣部怎么如此大胆?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中国总理温家宝即将展开的对日本的访问,究竟是祸还是福?中共中央宣传部与胡锦涛背道而驰;本周日举行的香港特首选举是一场已经知道结果的球赛。德国之声香港特约记者选编如下。

香港《明报》本周发表文章,评论温家宝即将展开的日本之行。文章认为:“中国总理温家宝将在四月十一日展开对日本的访问。这是一次人们期待已久的问题,也是一次令许多人担心的访问。……安倍个人在历史问题上和对华战略上的保守倾向人尽皆知,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他的‘全方位外交’希冀通过改善与邻国关系和平衡美国影响,来达到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终极目的。……但无论是中日关系的热络还是美日关系的冷落,都是安倍在通往正常国家道路上的两个筹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均在安倍的一念之间。”

文章接着写道:“对中国而言,目前评估的不但有安倍对华的战略考量,也有安倍未来的政治前途及其对中日关系的潜在风险。因此,温家宝此次访日,一方面与安倍展开互动,寻求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框架和基础(如中日战略协作互惠关系和经济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也要防范无论安倍七月参议院选举命运如何,中日关系今年都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

在中国国内局势方面,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发表报道透露,今年年初中共中宣部收紧舆论,详列各种禁区,违背了胡温强调舆论监督的精神。报道写道:“中纪委主导反腐倡廉,中央在全国上下强化监督,特别提出要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作为主管媒体的宣传部门按理应该依中央精神加强宣传,制定并实行舆论监督的具体措施。遗憾的是,中央去年一年从北向南的反腐败高潮中,没有看到中宣部布置新闻舆论积极配合,反而从本部门的立场出发从严控制舆论。”

另外,在香港明天将举行特首选举。《亚洲周刊》也发表署名文章认为,这是一场已经知道结果的球赛。文章写道:“曾荫权的必胜、梁家杰的必败恰恰是香港民主政治的困局,梁的参选只是进一步巩固曾的管治权威。要真正落实民主度,必须由建立价值观开始。”

文章分析道:“制度要运行成功,必须建基于一种‘集体’值观之上,价值观不改,制度难以运行。香港的法治制度建基于港人守法价值观之上,民主制度也一样,没有具民主价值观的群众,民主制度是无法真正落实的。……香港要真正落实民主制度,必须由“价值观”建立开始。港人面对的两难是,由壹传媒老板黎智英主导的民主或泛民主运动本质是反智和以“狗仔”价值观为主导,与西方的民主多元人文价值观是两码事,而部分保守派、亲京派都喜欢吃政治免费午餐,只重自身利益,其价值观和民主格格不入。而公务员是全职在从事香港的政治和管治工作,但目前香港公务员体制不重视研究、培训与进修,专业知识水平低,文化知识弱,管治观念落伍,不认识中国的政治运作,缺乏国际视野。但公务员守法廉洁的价值观,恰恰是他们能成为执政党的主因。在目前香港政治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公务员成了唯一选择。”

胡锦涛访问俄罗斯的背景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普京与胡锦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下周一将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对普京总统去年三月访华的回访。同时,胡锦涛本次访问俄罗斯还将参加中国文化年的相关活动。下面是德国之声记者撰写的相关背景报道。

据中国高层外交人士透露,国家主席胡锦涛这次访问俄罗斯的主要议题将集中在能源、贸易和军事合作方面。在为期三天的访俄行程期间,胡锦涛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其他高层领导人进行会晤,并参加俄罗斯“中国文化年”的开幕仪式,而去年中国曾经举办了“俄罗斯文化年”。1996年,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之后,两国政治和经贸关系迅速升温。

根据中国官方统计数字,2006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60亿美元左右,达到历史新高。而两国设定的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800亿美元的目标也有望提前实现。此外,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也更加深入,互相举办以对方为主题的文化年就是一个标志。德国外交政策学会的俄罗斯问题专家亚历山大-拉尔也表示,“中俄关系确实已经达到了近几十年来,乃至近一百年来的最高峰。俄罗斯由于对欧美西方抱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因此从东方寻找支持。而中俄在反恐,维护主权统一等许多议题上的共同利益也促使两国更加走向合作。”

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诸多关系中,能源关系一向被认为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而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天然气方面进行的战略合作使得全球能源格局受到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中国通过从俄罗斯进口油气,部分摆脱了对于局势不稳的中东地区油气资源的依赖,使得自己的能源布局更加多元化。而俄罗斯通过与中国的交易也改变了石油单一向西方出口的不利局面,同时还可以利用中国的出价,对日本等其他一些国家施加压力。有部分专家曾经认为,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油气合作并不是全心全意的,证据之一是计划了很久的俄罗斯直通中国的油气管道至今未能动工兴建。

德国外交政策学会专家拉尔表示,这一现象并不能说明问题,“通过西伯利亚修建油气管道是非常困难的,有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必须克服,而油气管道一旦建成就能使用很长时间,因此需要相应较长的时间进行准备也是正常的。俄罗斯正在筹划通向中国和日本的油气管道,这是事实。”

胡锦涛本次访问俄罗斯期间还将前往鞑靼共和国首都喀山。鞑靼共和国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处于俄联邦工业中心,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俄罗斯的出口中心。胡锦涛前往喀山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俄罗斯问题专家拉尔认为,一方面,鞑靼共和国最近几年一直在向俄联邦要求扩大自治权利,并且希望在普京任内就能完成这一目标,而普京则希望通过胡锦涛访问喀山,为当地带来一些经贸项目,使得局势能够平稳下来。此外,鞑靼共和国盛产石油,不排除中国会成为他们未来重要客户。另一方面, 鞑靼共和国内分离主义势力日益增长,而在反对分离主义的问题上,中俄立场是一致的,因此本次胡锦涛访问喀山,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宣示,那就是中国承认俄罗斯对于鞑靼共和国的主权。

师涛案:IP地址不算个人隐私?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没有生命的电脑

香港隐私专员公署认为雅虎香港公司移交中国被关押记者师涛的个人资料并没有违反隐私条例。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调查后,香港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公署认为,因为雅虎香港公司透露的是IP地质,并不构成个人隐私。师涛因2004年4月通过雅虎的信箱向外国媒体提前转发了中国政府的文件,并于2005年因为泄露国家机密被判刑十年。

香港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公署是一个独立的法定机构,负责监督实施1996年开始生效的个人资料隐私条例。隐私专员吴斌周三在香港公布调查报告称,对师涛定罪起到重要证据的IP地址是互联网服务商发给计算机的,“涉及的是没有生命的电脑,而不是个人。单是IP地址不能显示电脑的确切位置,也不能显示电脑使用者的身份。”因此雅虎香港公司披露的不属于个人资料,没有违反个人资料隐私条例。对此,独立的国际新闻自由组织记者无疆界提出的不同的意见。该组织的尤利安说:“这一解释太荒谬了!IP地址当然能够透露电脑使用者的身份。每一台上网电脑的IP地址都是不同的,知道了电脑用户的IP地址,当然就可以知道是谁在用电脑。香港个人隐私公署的解释是荒谬的。”

香港个人隐私公署的报告中没有提及师涛的名字,而是仅仅提及了X先生。这位X先生的律师,也就是师涛的律师莫少平表示:“这是他的个人观点,这一观点可以拿到法律的平台上进行辩论。”

师涛的律师莫少平坦率地表示,外国企业在中国经营,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底线。“外国企业挣钱无可厚非,这只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但是他们在盈利的前提下还应该遵守社会道义,承担社会的责任,不能够为了盈利不能不择手段。他们要遵守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比如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价值。”

师涛目前正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央的赤山监狱服刑。2004年4月,师涛所在的湖南《当代商报》的领导口头传达了一份中央文件,要求各媒体单位不得报道有关六-!四事件、法轮功和普通群众群体上访等内容。随后,师涛通过他的个人雅虎邮箱,把文件内容摘要写给海外的网站《民主通讯》发表。2005年3月,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师涛泄露国家机密。判决书中指出,雅虎香港公司提供了IP地址和登录时间,确定了用户的身份和地址。香港隐私公署认为,提供IP地址并不能直接确定用户的身份,而需要其他的资料。莫少平律师形象地用一个比喻说:“一个人明知道另外一个人要去杀人,然后借给他一把刀或者一把枪。之后,刀和枪成为了作案凶器,难道这个借刀枪的人没有一点儿责任吗?我说得比较隐讳,但我的意思十分清楚。这个人不能没有责任。”

师涛除了向香港个人隐私公署提出申诉外,还计划向雅虎香港公司和雅虎美国总公司提出控诉。莫少平律师说:“雅虎公司的律师对公司的行为作了充分的辩护。美国的律师还想到中国来与我进行面谈。我想,没问题,来了后我们可以从法律专业角度交换意见。但是他们没有来。”

多家国际人权组织以及新闻自由组织批评雅虎、谷歌等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放弃了民主自由的基本道义,帮助中国政府进行网上审查。

德国议会将提案谴责中国劳改制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监禁已是惩罚,没有权利剥夺他的人权和生存权

继美国国会众议院2005年底通过谴责中国劳改劳教制度的议案后,德国联邦议院也将对中国的劳改制度予以严厉谴责。据悉,德国大联合议会党团和自民党,绿党议员已联合向联邦议院提交了相关议案。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成员,自民党议会党团发言人彤卡尔表示,鉴于各议会党团已达成共识,这份措辞严厉的议案将在5月初的议会表决中获得通过。

由德国大联合议会党团、自民党以及绿党议员共同提交的议案将中国的劳改制度与前苏联的古拉格,也就是集中营式的劳动改造营作了比较。最早倡导该议案的是德国自民党,该党议会党团发言人弗洛里安.彤卡尔指出了议案谴责的要点:

“其一,劳改制度是中国政权的工具,目的是对人进行政治改造和洗脑。异议人士故意被和一般罪犯关在一起,好对他们进行精神施压。第二,犯人们的劳动条件非常恶劣,卫生条件非常差,有的监狱里,犯人被看守殴打,还被强迫劳动。他们一周干7天,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工作条件非常恶劣。”

监狱劳改营成了创汇单位

这份提交给联邦议院讨论的议案主要依据人权活动人士吴弘达提供的资料。吴弘达是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劳改基金会创办人。这个组织的社会活动家廖天琪指出,中国至少有1200多所监狱和看守所强迫犯人在恶劣的条件下长时间无报酬地工作。她说:

“在今天中国的监狱里,犯人们被强制劳动,而且是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被强制劳动每天达10个钟头,12,14个钟头,甚至更多。这些监狱和看守所对内是监狱,对外是农场,纺织厂,小五金厂。犯人长时间工作,不拿报酬,是很大一批劳动力。因此可以想象中国政府无意改进或取消劳改制度。”

1994年后,中国官方词汇不再使用“劳改”这个名称,但是对犯人进行劳动改造的主导思想并没有改变。不仅如此,劳动改造还成为了创造经济财富的工具,很多监狱成了盈利的部门,出口创汇的部门。

德国主要议会党团提交的议案,呼吁德国政府在与中国的法制国家对话中讨论中国监狱中的这些问题,并且让德国公司了解,中国生意伙伴背后的真实面目有可能就是一座监狱或者看守所。不过,自民党议会党团发言人弗洛里安.彤卡尔也表示,该议案的目的并不是把中国钉上耻辱柱,而是要提供帮助。彤卡尔说:

“有不少中国人都希望看到另外一种面貌的中国。我们希望加强这些人的力量。但首先我们必须真诚地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正是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和中国政府打交道非常困难。”

至少会改善一下

劳改基金会的廖天琪从德国人对中国劳改制度的关注中看到了对人权的呼唤。廖天琪说:

“这个影响是渐进式的,我认为,如果国际社会更多关注中国这种非常不人道的劳改制度,施加压力,即使中国政府没有意识要取消这一制度,但也会改善一下,比如给犯人人道的待遇。如果一个人被判五年徒刑,这就是惩罚,但没有权利剥夺他的人权和生存权。”

中国的劳教体系也招致越来越多批评之声。按照劳教制度,公安机关未经司法程序就可以关押公民长达三、四年之久。尽管本次人大会议再次将修改劳教制度提上议事日程,但批评者及人权组织均指出,即便一些修改建议得到采纳,但离废除这一制度尚为遥远。而对劳改体系,监狱劳工产品出口问题,中国官方迄今矢口否认。

一周港媒报道摘要(零七年三月十日)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春天的气息

本周,每年一次的“两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的“两会”究竟是否开始摆脱“民主花瓶”角色?另外,陈水扁接连两次发表“四要一没有”后引起国际间广泛关注,美国方面对此又是如何评估的?对此,本周的香港媒体都有报道和评论。

关于中国的“两会”,在宪法上被视为中国的民意代表机构,但却长期被老百姓视为“民主花瓶”。不过,据《香港《亚洲周刊》透露,今年的“两会”似乎有了一些新的民主气息。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透露:“春天的气息是从会前的政治风向开始的。在两会召开前的三月二日,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先进事迹和访谈,这个即将赴京与会的山西农民老太太对著镜头说,‘充分发扬民主,就是要和谐。不民主哪能和谐,和谐就是力量,和谐就能发展,和谐就能进步’。申纪兰是中国唯一一位参加过一至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番‘民主与和谐’的“高论”,不管是她自己的心里话,还是上面安排她这么说的,但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能够播出来,就显得意味深长。”

《亚洲周刊》接着写道:“而此前的二月二十六日,官方新华网转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署名文章,说‘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特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制度与民主政治不是相背离的’。此文对当前中国社会关切的公平正义、政治改革、民主法治等内容均有清晰阐述,而新华社选择在春节长假结束之后、两会召开之前的时间发表,对两会显然有先入为主的舆论导向作用。……(c在中南海,希望催生民主之花的不只温家宝一个。去年四月,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访问美国时说,‘我们一贯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而在海内外引发更大反响和猜测的则是,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转发了俞可平的《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在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也出现一些积极动向。近期,北京海淀区有近二十个人大代表是高校选民直接选出的,不是政府提名和任命的。”

在陈水扁“四要一没有”方面,《明报》本周发表文章,透露美国对这一问题的内部考虑。文章写道:“美国智囊表示,现在美国对台湾政策有疑虑时,基于可能产生的后果及美国本身的利益,都会即时反应,例如陈水扁所谓的‘第二共和国’就即时遭到美国私下警告;法理台独不是重要的台独事变,陈水扁修宪行动有一定的合理性,是民主行为,美国没有理由反对,同时认为美国有信心控制陈水扁的行为,有能力迫使陈水扁在修宪的时候做出不改变现状的承诺。正是美方的这一态度,被中方认为是美国对陈水扁法理台独网开一面的危险信号,实际上是在为陈水扁打‘擦边球、日益扩充球台边缘’。”

评论:以和谐社会取代新自由主义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要和谐

连续两周时间北京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周五,约有3千名人大代表参加的人大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经过激烈的讨论,中国的物权法也在会议的最后一天获得通过。鉴于中国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社会保险体系极不健全,制定一部新的物权法势在必行。

中国政府可以完全信赖全国人大的代表们,因为他们对国家的法律草案从不拒绝,对党的指示历来是绝对服从。正因为如此,从周五开始中国又有了一部将私人财产同公共财产和集体财产一视同仁的物权法。为了继续落实中国的改革政策,向世界经济看齐,对私人财产做出法律规定势在必行。

然而,中国所谓的“新左”派反对物权法,曾令中国政府感到恼火。中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究竟还有多少社会主义因素是人们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鉴于中国的贫富差别日益加大,现有的社会保险体系尚不健全,贪污腐败严重,因此人们提出这一问题也不无道理。

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它将给今年秋季即将召开的党代会蒙上了阴影。而此次党代会将确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以及总理温家宝的5年连任问题。

中国有一条不成文的社会协定。只要共产党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党执政就不容置疑。意识形态在这里只起次要作用。正如邓小平曾经说过的,不论是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因为有了邓小平的这句话,所以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执政的准则就是全力发展经济。江泽民也向私人企业家敞开了党的大门并获得积极的成果。仅2005年,就有1500多名民营企业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夸张地说,中国的革命先锋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商人的网络平台。

胡锦涛和温家宝如今提出的在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方案几乎取代了其前任的新自由化方针。中国重新恢复了社会主义面貌。在全国人大5次会议的开幕式上温家宝就指出,中国必须持久发展经济,更加合理的分配经济增长的成果,否则国家稳定将受到威胁。

但是左翼派人士则认为,胡锦涛和温家宝很清楚,他们也必须让中层社会感到满意,因为这是一个拥有大约1亿5千万人口,购买了商品房,早晚有一天将会让其独生子女继承其财产的中等社会阶层。正是这一社会阶层为中国私有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得中国的私有经济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

此外,中国农民的权益也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迄今,中国对国家征收私有财产所制定的赔偿法使农村百姓的权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如果一位农民到地方法院状告村党支部书记,又有多少胜诉的可能呢,通过了法律并不意味着法律将决定一切。迄今,中国既没有自由媒体抨击滥用职权的现象,也没有中立的司法机构监督法律的执行。

《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作者宗凤鸣遭软禁?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不是什么都可以发表

据路透社报道,出版《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一书的香港开放杂志社社长金钟周四(3月8日)表示,该书87岁的作者宗凤鸣可能被软禁起来。

金钟电话告知路透社记者,2月23日,宗凤鸣因心脏小有问题而被送进北京一家医院诊治,次日被转移到一家解放军医院后,人们便不知其具体所在。金钟根据宗凤鸣周围人士所告消息对路透社说:“宗凤鸣的健康状况已经稳定,但却因出书一事而遭软禁。”

1989年,作为中共中央主席的赵紫阳因反对邓小平武装镇压六-!四的决定而被罢官,后被软禁在家长达15年多,于2005年1月17日去世。

《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今年二月在香港出版发行,但在中国大陆却属禁书。金钟表示:“这本书涉及非常敏感的话题,包括赵紫阳对六-!四、对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看法。”

中国共产党对赵紫阳的后遗影响依然感觉紧张,试图从公共记忆中予以删除,只字不提赵紫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回绝重新评价六-!四的呼声,坚持赵紫阳企图分裂党、犯“严重错误”的说法。

金钟说,中国官方曾试图说服宗凤鸣打消出书的念头,警告他假如发表他和赵紫阳的谈话就是反党、反革命,但是宗凤鸣已下决心,即便当啷入狱也要出版这部书,手稿最后是被秘密送到国外的。

宗凤鸣和赵紫阳是河南老乡,也是多年老友,当年曾一同抗日。

路透社记者一时没有找到宗凤鸣的家人和中国官方机构对上述软禁消息发表看法。

中国城乡妇女生活差别大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男人进城打工,女人干农活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说, 国家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制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虽然如此但中国农村和城市妇女的生活现状却有着天壤之别。在中国农村, 妇女远远无法同男子平等。德国之声实习记者Inga Gebauer就中国农村和乡镇妇女的生活状况采写了报道。

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地位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后,中国政府还以会议精神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妇女发展的纲领。其中特别强调了妇女在经济领域以及在领导岗位上的作用。

目前在中国大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妇女总算获得了升迁的机会。但是中小城镇的妇女却成了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牺牲品。

随着中小城镇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失业成了妇女的一个严重问题。杜伊斯堡汉学教师扫斯米卡特就那里劳动市场的情况说:“最惨的是低工资阶层。妇女超过30岁就不会被人雇佣了。当然还有不少40岁,50岁的妇女。她们都会随着国有企业的关闭首先被解雇。这导致了妇女失业率的大大增加。“

而农村男劳力进入大城市打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方兴未艾。“男劳力进城打工造成了农业生产妇女化。也就是说,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妇女,老人和儿童来经营 。只能靠妇女赚取农业收入。“

国家对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进行改革后,家庭在这方面的负担更重了。这也对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妇女不得不重新接受传统的教育子女的工作。另一方面家庭中的男孩也变得更为重要,他们被视为了父母的养老保险。在这种情况下残杀女婴的事例自然层出不穷。据美国政府的一份人权报告称,中国每年有170万女婴被遗弃。

据统计, 中国新生儿的男女比例是117比100。中国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男性居民比例超过了女性的国家。女性少自然导致了妇女被拐卖的现象。有些村子里甚至30%到90%的婚姻是通过人贩子促成的。而被拐卖的妇女在家庭中没有任何权利,家庭暴力经常发生。

就大量农村妇女自杀事件扫斯米卡特说:“这往往同妇女被拐卖和被迫卖淫有关。还有可能就是他杀,是因为家族矛盾被人杀害的。”

迄今世界妇女大会上提出的政治目标“妇女和人权”以及“结束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等目标在中国几乎没有得到重视。

迫于国际人权组织的压力,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了一些保护妇女的措施并颁布了有关法律。扫斯米卡特举例说:“家庭内部暴力这几年中国都在讨论。一些中国小组也前往纽约,在世界妇女大会的后续会议上介绍了中国政府支持的一些避免家庭暴力的措施。”

禁止家庭暴力被写入了妇女权益保护法。政府还开展了防止妇女自杀的宣传活动。然而中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却不是以保护妇女的权益为出发点的。“在对居民的调查中发现, 独生子女政策必须改变,否则将导致社会的严重老化。因此国家并不象几年前那样严格要求采取强制性避孕措施和强制堕胎措施了。”

但是政府方面的这些努力往往无法造福农村妇女。扫斯米卡特说:“城里得到改变,而农村却变化很小。这些法律无法到达农村。农村对这些想法也不认可。”

看起来,实现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个目标在中国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三峡建坝,反对者只在单枪匹马地奋斗

由于政治体制,中国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但他们仍然尽可能地在现有条件下发挥影响。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上。

中国社会在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其中的标志之一便是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间社团。西方学者把这一现象解读成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出现和走向壮大。根据中国民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28万个团体正式作为非政府组织登记。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非政府组织同西方意义上的不一样。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包括经济利益团体以及职业团体,有的非政府组织只是名义,实际上还是得到国家的资助。

他们决不挑衅

西方有些人指责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独立性还相当缺乏,跟政府的对峙性还不够强。对中国国内的非政府组织人士来说,西方人的思维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在他们看来,中国的NGO决没有西方同类组织的财气,而且,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这样的社会条件也是西方人不能真正理会的。

瑞士“新苏黎世报”认为,中国当前的民权运动以及他们的核心代言人同80年代的中国民主运动有很大区别,目前的运动很注重讲求实际,产生实际影响。他们并不大声疾呼,要求改变当前的制度。他们着手的地方往往是灾难深重、而党和国家的关怀却不见踪影的领域。他们决不挑衅,并尽力寻找体制内的同情者,通过他们以及媒体的合作,向人们做宣传和启蒙的工作。中国的NGO希望的良政指的是透明、机会平等和法律可靠性。

30%的经费来源国外伙伴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并非都是政府方面的刁难和打压,当然,对这些机构而言,成立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关卡,比如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僚主义和办事效率的低下,但就他们的经历看,有时也遇到暗中的默许和不露声色的支持。2005年每个非政府组织都经受了一场考验:政府对每个NGO都进行了一番检查,重点是调查每个组织的财源多少,来自何处。吃一堑,长一智,现在,中国的NGO都为了安全起见,让捐款人汇进人民币而不是外汇。在扶贫领域,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有30%来自他们国外的合作伙伴。

组织管理的进步:广泛建立网络

中国的民权运动在壮大,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成长。很明显,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运作手段也在不断改善。云南省怒江水坝工程因无法解决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引起很大争议,反对建坝的呼声传到了最高层。

与反对建立三峡大坝的运动不同,怒江建坝遇到的不再是一群单枪匹马的孤身奋斗者,而是一群由环保组织、科学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联合起来的网络,他们甚至得到环保总局内专家的部分支持。2004年春季,中国最高层终于发出指示,要求重新审核怒江大坝工程事宜。虽然,怒江建坝一事没有最后终结,但这样的阶段性胜利为中国的非政府力量积累了经验,为今后的行动提供了借鉴。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谁还关心姓社姓资?

本周一,中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开幕。中国媒体对此进行了大肆的宣传。据说本次会议将通过颇有争议的物权法。在经济上,中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而在政治上,中国还在坚持社会主义。

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商店一个紧挨着一个,商品琳琅满目。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购物的喜悦,可以买到所有想买的东西:从光盘播放机等家用电器,夏奈尔香水及高档服装直到优雅的名牌家俱应有尽有。中国的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生活质量。一位购物的顾客讲述道:“高楼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宽。大家都开心就好啊。”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在鞋柜前挑选降价鞋。而天安门广场离王府井购物街仅几步路之遥。

每天早晨,天安门广场都要举行中国国旗的升旗仪式。广场边上的人民大会堂挂满了红旗。大会堂里正在召开人大会议。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目前的中国共同生长。许多西方人将其视为矛盾,但对中国人来说这就是现实生活。一位马姓职员对此发表看法说:“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我认为还是吸收西方的先进生产管理经验,把咱们国家变得富强起来。但是在政治体制上,还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上发达不起来,你就没有国际上说话的权利,在世界上就没有地位。”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自80年代初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这句话就成为中国人的箴言。中国给世人以开放的印象。只要你在政治上跟共产党走,就允许你先富起来,允许你享受人生。一位李姓退休老太太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中国现在贫富相差这么悬殊,已经不是社会主义了,实际上我觉得是打着羊头卖狗肉。”

而中国在民主与人权方面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异议人士被关押的案例并不少见。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各级领导仍不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而是由上面指定的,而且这种制度仍将延续下去。尽管中国在经济上的变化巨大,但政治体制却几乎一成不变。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党执政,共产主义的原则也不容质疑。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就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他称,中国在一百年之后仍要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吴敬琏再放“狂言”又遭“炮轰”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和谐社会?

昨天经济学者吴敬琏一句“春运票价不上浮不符合市场规律”成了网上“找抽贴”。搜狐网两会报道特别专题列出新闻点击排行,吴先生的“厥词”以303767次点击量位居排行榜之首。

虽然张嘴就在网上挨砖,并不会阻碍吴敬琏继续发言。今天他在政协经济组小组讨论上又提出“城市拆迁不应按市场价补偿”。吴敬琏表示,城市化过程不是房主自己创造的价值,城市拆迁补偿不应该按市场价进行,应尽力城市化基金,将这些收益按照一定的规定来分配。另外可以对买进价和卖出价的差额开征资本利得税。他提出,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但是近期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建廉租房。

对于民间提出的政府应该出面干预控制踩了“风火轮”一样一路飙升的房价的说法,吴敬琏认为可能不大有效。他表示,社会上货币过多导致投资买房抬高房价,而消费买房的人收入偏低所以买不起住房。如果政府有意打压房价,这些钱就要流到别的消费领域,致使物价上涨。

中国国内媒体为吴敬琏连续两日发表的“语录”总结为“不赞成春运不涨价,不宜打压房价”。新华网发表评论“给吴敬琏讲一点‘穷人经济学’”批评吴敬琏只从富人的视角看问题。有网民考问吴敬琏身为经济学者“良心何在”,批评吴敬琏空谈理论不讲国情。在回应媒体和网民的批评时吴敬琏说:“如果当政协委员就怕挨骂,那么我们这些人就不用当了,可以回家了。”

程翔被捕与赵紫阳秘密资料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赵紫阳:中国的发展不能偏离民主化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程翔被中国当局扣押。中国外交部称,程翔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但外界媒体广泛认为,程翔被捕与收集有关中国前领导人赵紫阳的秘密资料有关。记者无疆界组织更提出,中国的新闻自由状况令人担忧。

记者无疆界组织本周四表示,香港籍新加坡记者程翔的被捕给中国政府的铁腕政策敲响了警钟。该组织亚太地区负责人布罗索(Brossel)说,程翔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他遭扣押一事让香港和大陆记者既感到害怕也感到失望。北京政府这么做,是想告诫中国记者不要触碰禁区,而且在给外国人提供信息的时候最好小心谨慎。

记者无疆界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32名记者被关押在狱中。另外还有64名网络用户因为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遭监禁。

外界媒体一直认为程翔的被捕与收集有关中国前领导人赵紫阳的秘密资料有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本周否认了这种说法,但程翔的妻子刘凤仪则表示,程翔去年底得知赵紫阳的气功师宗凤鸣计划出版有关赵紫阳言论的资料。他今年4月底到广东取手稿,之后便再也没有回家。刘凤仪还透露,程翔曾打电话回家,说取到的手稿是假的。

据法新社报道,程翔想要获取的宗凤鸣手稿目前已经流传到海外。现年85岁的宗凤鸣是中国前领导人赵紫阳的气功师,也是赵紫阳被软禁后,还能继续与其进行接触的少数人之一。宗凤鸣将赵紫阳软禁期间与他的对话内容编辑成书。而中国政府则警告他不要出版此书。

宗凤鸣表示,书中最令中国政府担心的应该是赵紫阳晚年的理念。赵紫阳认为,中国只进行经济改革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民主化改革。只有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双管齐下,中国才能真正繁荣富强。赵紫阳还曾表示,中国的发展不能偏离民主化,法治化的道路,否则中国将变成一个腐败的社会。他相信,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会让人民感到非常失望。

宗凤鸣说,中国政府担心,这本有关赵紫阳思维理念的书一旦在海外出版,就会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中国。而这样一来,会使已经去世赵紫阳再次成为英雄,会让人们对目前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产生怀疑。法新社评论说,中国现在虽然在经济上不断开放,但是中国领导人仍然坚持一党专政,镇压异见人士,限制言论自由。

宗凤鸣还表示,去年新华社一名记者秘密发表的有关赵紫阳评论六-!四的采访是真实的,当初采访时他也在现场。该采访中提到,赵紫阳将六-!四的主要责任归咎于邓小平。

据宗凤鸣透露,赵紫阳虽然被软禁,但是却始终关心在中国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农民问题,下岗职工问题,以及贫富差距问题。

正是宗凤鸣设法出版的这本书成了程翔被捕的诱因。香港一个人权组织负责人认为,中国政府扣押程翔是因为害怕政权的合法性遭到动摇。而记者无疆界组织的布罗索则认为,中国政府这么做,更多的是想显示自己的权威。

每年两会的另一种惯例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只有听的份儿

中国每年一度的“两会”,也就是全国政协及人大会议将在3月3日和5日相继开幕。按照惯例,每年两会之前,中国的一些异议人士和上访群众都会受到政府以及警方的特别监控。今年的情况如何呢?

按照惯例,“两会”召开期间,异议人士的活动以及上访群众的动向会成为警方特别关注的方面。根据一些海外媒体报道以及本台获得的信息,已经有一些异议人士的通讯方式被干扰,出行受到阻碍。而也有部分上访群众被警方在家中实行监控,没有了出行自由。但是其中也有例外,对于部分特定人士的监控并不仅仅局限于“两会期间”。北京的著名独立知识分子刘晓波表示,尽管“两会”在本周末才正式开始,但官方对他的监控却几乎是全年度的。而就在两会召开前一天,警方还特别找他谈了话。他说:“是啊,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在底下站岗。今年他是开始的比较早,大年三十就来了。今天市公安局包括分局的人下午来找我来谈了个话。也没说什么硬性的东西,就是找你谈个话,沟通沟通。没有宽松,基本老样子。”

刘晓波认为,从2004年开始,官方对于异议人士的打压和监控就越来越严格。从以前仅仅在特定时间监控,到现在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且,警方的监控人员不但阻挠他们与外界接触,监视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对异议人士的出行自由都要加以干涉:“这种事情分几种情况,有些情况不让你出门,也不让别人来,有些情况,他反正在底下站岗,你出门他也不管,有些情况下,他底下停一台警车,你出门一定要坐他的车,有些情况下,你出门他在后面跟着。”

与刘晓波这样的知名异议人士相比,普通上访群众所受到的待遇就更加悲惨。北京市民张女士由于房产纠纷而投诉无门,甚至被物业公司安保人员打成重伤,而当地警方在调查案件时,偏袒物业公司,并出具伪造的验伤证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张女士前往北京两会上访,但被当地警方截回。此后,她表示要继续向全国人大上访,于是去年两会期间当地警方就在她家小区门口设立岗位,不准外出。张女士表示,“去年3月3日,开始开全国两会,他们1日就开始在我门口,跟昨天一样。这个屋子有警察带班,看着我,除去买菜都不成。他越看我,我越跑,去年我就跑到全北京市,他们昼夜的找我,几辆警车的追我。”

今年两会尚未开幕,当地警方又开始对张女士实行监控。张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反复表示,自己是爱国的,但有关部门对待上访群众的做法实在让她无法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央政府政令的正确领导下,在这块土地上,老百姓房子被物业搞丢了,被开发商打瞎了眼睛,公安局法医鉴定作假,请政府用法律解决问题,百姓有错误吗?全国两会期间看管上访人员,是违法行为。违反宪法第四十一条。这种事情的发生,与文化大革命有什么不同?。”

中国“网络中的叛逆者”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第一部中国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镜头

互联网网络日记、即所谓的博客文章使集权国家的当权者头疼不已。最近一期的德国明镜周刊以“网络中的叛逆者”为题,介绍了中国、伊朗和埃及等国的博客现象。德国之声记者编译其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如下。

明镜周刊文章尤为关注中国的一亿一千一百万网民和四百万博客,认为中国网民冲浪和网聊达到了一场新文化革命的规模,冲击着封锁新闻的社会。文章接着介绍了中国的一位博客:

Bildunterschrift: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第一部中国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在东北港口城市大连,职业博客李建坐在他的联想牌手提电脑前。他把互联网称为赠送给人类的‘最大礼物’,因为在文明社会中,个人不应该是奴仆,而是公民。43岁的李建一直在与国家安全部门作斗争。他依靠自己的积蓄和捐赠生活,老婆在一家超级市场工作。两年来,这位现政权的对手通过在美国制作的网页向共产党提出挑战,他的网页口号是‘保卫公民权利’。他报道了去年东州的一次集会时警察向人群开枪的事件,并把现场照片放上网页。

Bildunterschrift: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第一部中国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镜头为什么他的网页没有像英国广播公司的网页一样被封杀呢?李建猜测,领导层中有人想了解国内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他当然也知道,警察可能随时找上门来。他说:‘我不害怕,我知道有这样的风险。’”

明镜周刊的文章报道了中国对互联网的严格控制,并批评了西方互联网公司迎合中国政府控制媒体的要求,文章写道:

Bildunterschrift: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第一部中国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镜头“三万名国家网警在不停地从中国网络中搜索颠覆性的内容,连‘环保诉讼’和‘高干子弟’这样看来无害的关键词都能引起他们的厌恶。互联网宣传管理司司长陈华每周都要告诫互联网经营者注意禁忌题材,博客文章应该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允许随意传播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其它社会问题的报道和评论。尽管如此,灵活的博客总能找到途径,报道环保丑闻、公民抗争和警察使用武力等事件。”

为了避免麻烦,外国公司与北京合作。雅虎至少告发了两名客户,其中有记者师涛。师涛公布了一份宣传部有关媒体应如何对待天安门大屠杀15周年的秘密指示,接着他在出卖国家机密的罪名下被判处十年监禁。

Bildunterschrift: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第一部中国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镜头现在北京在考虑每个公民上网都必须登记真名的问题。看来即使在控制十分严格的中国,这一点也很难做到。在国际上,这更是毫无希望的企图,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强迫一个无法降伏的精灵回到小瓶中去。”

奥运媒体自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都是好消息

中国的新闻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控制,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各级政府对于新闻报道,尤其是敏感议题的报道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但是,中央政府今年宣布在奥运会期间和之前,开放外国媒体自由采访,这曾经被视为扩大新闻自由度的一个举措。但是部分地区立即制定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据媒体报道,为了应对中央政府在奥运会期间开放外国媒体自由采访,山东省的一个市级地方政府最近出台规定,要求各级干部“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新闻,高调报道积极的消息”,“象对待上访退休人员那样对待记者”,以及“每个月都审查可能出现的负面报道”,同时还把地方干部执行该项规定的“成效”与年终评定联系起来。中央政府年初刚刚制订的开放媒体报道政策,立即有地方政府制定“应对措施”,对媒体的报道加以干扰。对于这一点,中国资深媒体人,曾任冰点杂志主编的李大同戏称,这是外国媒体在地方上“开始享受中国中央级媒体的待遇了”,他说,“原来他们不可能享受我们的待遇的,因为原来我们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没人能管的了。他们外国记者原来是想去哪儿都不行了,需要批准。但是,虽然我们原来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但如果你想报负面新闻,那就会被强烈封锁。现在外国记者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权利有了,现在开始享受我们的待遇 ,就是说开始对你封闭。”

中国许多官员习惯对于媒体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而对于媒体曝光本地负面新闻更是严加防范。对于本地媒体,当地宣传部门就可以完全控制,而对于外省媒体,中央级媒体,以及外国媒体,无法采取直接封杀的措施,而只能通过一些其他途径来干扰记者的报道工作。李大同为我们列举了一些地方官员经常采用的手段,其中包括表面上提供协助,陪同采访,但其实就是威胁线人,“你敢说,说了我就给你小鞋穿。不敢拒绝你采访,但是封锁消息,威胁线人。基本上你一到下面,他就知道你来了,就象年糕一样的粘着你。你想躲都躲不开,有时候就象地下工作者一样,搞得非常秘密的。”

李大同认为,中国官员抵制媒体曝光是一个体制性问题,而中央政府虽然有扩大媒体采访自由的想法,但同样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中国的政治体制造成,如果是选票决定他的位置,就没有问题了。选民有意见,他就去改进。但是现在出了事情,上面拿你问责,完全靠你报出来的消息来考察他。这是个做官形象的问题,这是对上的,不是对下的。治下有多少丑闻,他都可以不管,但不能让上面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指望依靠中央政府的一纸规定就能解决,不可能的。中央政府表明态度就已经是个进步了,但是下面你就得和地方政府作斗争。这也是一个博弈过程,很正常。”

德国法学教授:物权法讨论很不公平很不专业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物权法引起了一场跑题的争吵?

正在北京召开的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将审议并通过两部重要的经济立法,并极有可能批准通过。一部是企业所得税法,将统一中资、外资企业的税率,另一部是倍受争议的物权法,主要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该法律草案在5年之内修改了七次,如果通过,将对名义上仍是社会主义的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德国之声记者安露就物权法访问科隆大学东亚研究所的法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霍伊泽。

德国之声:中国司法史上没有哪一部法律象物权法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如此激烈的争议,物权法为什么这么重要?

霍伊泽:这部法律对中国来说很重要,因为它会带来一种法律上的保障。私有财产将不再受到质疑。该法将为土地的使用权、农用田的使用权、城市建筑土地的使用权等等这些迄今很棘手的问题提供持久的法律基础。

德国之声:本来上一届人大会议就计划通过物权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的一封公开信使这一法律制定程序搁浅,一封信怎么会产生如此大的效应呢?

霍伊泽:一封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相比之下,很多人大代表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位教授显然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在行动,他是中国共产党内围绕改革路线展开激烈斗争的表现。他所代表的一派认为,经济改革将私有财产置于过分重要的地位。一些人显然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

德国之声:物权法的反对派在今年人大前夕又掀起大规模的抗议浪潮,3500名学者和退休高官在一封公开信上签名,要求停止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他们反对物权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呢?

霍伊泽:反对者的依据纯粹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他们想明确国有财产是神圣的。中国宪法就有这样的字眼,社会主义公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2004年修宪的时候,很多人说私有财产也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最后宪法只增加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字眼,巩教授认为这说明共有财产更应受到保护,说这样的区别也应写入物权法。这实际上只是意识形态的游戏,没有任何的实质内容。这场辩论说明中国各派在改革路线存在的争议。一些人思想更开放,另一些保守的人士希望保留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在财产秩序方面,保守派坚持保留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划分,而现代化的法制国家是不做这样的区分的。物权法草案则保留了这一非常保守的成分。所以,巩教授应当感到满足了。

德国之声:可以说中国的保守派学者和官员借物权法对改革路线进行总清算吗?

霍伊泽:也许可以这样说。保守派终于将积蓄已久的不满发泄出来。选择公开讨论的方式很好。这是制定法典过程中很正常的争论。德国制定民法典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争论,日本也有过,还有清末推出大清民律的时候。这种时刻总是会爆发保守势力和开明人士之间的冲突。在重大立法过程中是很正常的。

德国之声:保守派与改革总清算选择的时机应当说很不错。中国的贫富悬殊日益加剧,巩献田提出的“穷人打狗棍不能与富人宝马别墅一样保护”的说法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霍伊泽: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不过物权法不是福利国家的机制。物权法属于司法范畴,而旨在建立社会公正的福利国家的考虑完全是另外一个范畴。通过一个调整财产关系的物权法不但不会使社会公正受到威胁,相反,确定清楚的财产关系之后,正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福利国家的尝试。我认为这场讨论很不公平,因为在讨论中,一些人将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给人感觉是,缺乏社会公正完全是物权法的责任。这样的讨论实在很不专业,因为它将不同的范畴混在一起。

中国正在发生静悄悄转型革命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经济地位得到保证之后,开始考虑政治上的认可

也许它们还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公民社会,但显而易见,它们已具备了某些公民社会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党和国家之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可以在那里发表言论,伸张团体的利益。这些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已有大约300万个,它们为中国从内部发生转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中国10年来正在悄悄地成长着一批新社会力量的萌芽,他们代表了现代意识、有自主能力的公民。随着这些群体的出现,中国社会开始了从内部转型的漫长过程。德国“世界报”驻华记者写道,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开放透明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公民正在更多地参与决策过程并为他们的权利抗争。

中产阶层是这场革命的推动力

推动这场静悄悄革命的社会力量是70年代末以来不断壮大的中国中产阶层。按照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分类,中国社会共分10个阶层,属于中间阶层的人数在2006年大约为1亿5000万。这些人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对旅游的热情,对艺术和文化的鉴赏力,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常规旧习。他们在互联网内发表博客,个人的声音虽然单薄,但作为群体,这股容积起来的力量颇为壮观。在经济地位有了保障之后,中产阶层认为,现在该轮到政治上的认可了。

培养孩子进行新人文教育

自2003年以来,北京大学出版社聚集了一批教育专家、历史学家和其他社科学者。他们接受了国家教委下达的一项重要使命,编纂中国中小学教科书。这套课本应同以往的不一样,不应成为政党的宣传工具,它的使命在于,将中国的青少年培养成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这套书籍以“新人文”作为标题也正赋予了这样的含义,它已从2005年在全国的40多个学校开始试用。

打官司的数量激增

中国社会在走向成熟。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打官司不再被看作是丑闻,公民的法制观念在增长。70年代末,中国几乎不存在独立的律师,30年后,中国的执照律师已达13万。2005年,律师们整理的案件高达150万起,其中牵涉劳动法的案子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上升。

民间社团组织开始活跃

中国人的公民勇气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敢于在公开场合或互联网内发表对社会的批评,群体利益观念在加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一份“2007社会发展蓝皮书”指出,2006年中国的民间社团已有33万个,比前一年多了4万个,其中50%是半公开的。

中国的民间社团成长十分迅速。一个非政府组织发表蓝皮书称,仅在自然环保领域就有2768个民间组织,此外,经济界成立的社团也越来越多,他们的影响力很大。据中国“工商日报”统计的数字,截至到2006年底,中国民间经济团体已超过50000个,其中7588个为行业团体。同其他民间团体一样,他们中间有很大一批没有登记注册。象经济团体中,注册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这份蓝皮书估计,全中国包括未登记的在内,非政府组织已发展到了300万个。在经济特区深圳,由退休职工组成的老年社团就有600个,可它们中间没有一个正式登记过。

中国公民社会自上而下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塑造

中国在胡温新政的领导下,致力于建立和谐社会。很多不同的社会阶层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成立了各类非政府组织、环保机构以及工会等。这些机构按照西方标准被看成是公民社会的组成部分。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的黑伯勒教授近日撰文认为,中国的公民社会与西方存在不同之处。德国之声记者当远采访了黑伯勒教授:

德国之声:我想从您撰写的一篇关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报告说起。您提到了中国对公民社会的理解与欧洲不同。您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差别在哪里?

黑伯勒:我认为,这些差距的根源是中国的政治历史。根据西方的理解,公民社会是私人与国家之间的一个社会中间层。但这一中间层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的私人空间与国家之间的界限混淆。现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也是同样的,国家和个人之间没有中间层。整个社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的控制,其发展受到相应的限制。因此在中国,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并不存在具体的界限,两者实际上长在了一起。

中国的公民社会都有哪些特点呢?

我并不认为中国现在存在公民社会,而是有一些与公民社会类似的社会组织。差别在于,欧洲的公民社会是在社会的下层,也就是在公民中形成的;而中国的公民社会的发展则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国家在组织公民社会。例如中国政府允许成立一些社团,但是却对他们进行控制,还有一些所谓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社团也是政府组织的。中国的社会上也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公民。这和中国的历史有关,同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史。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公民无法自愿在社会中或者为社会进行自我奉献,而是都要受到政府或政党的组织。在某些社会领域,国家需要志愿者,因为国家对很多社会问题束手无策,没有解决办法。现在中国社会下层自愿行动起来的愿望还不够强烈,因此国家必须进行从上而下的组织。这就是我的观点。

也就是说,国家受到人民的委托组织公民社会?

不,不能这么说。我将中国称为“发展中的国家”。这和“发展中国家”的概念不同。“发展中的国家”指的是一个有一定发展方案的国家,不管是增长也好,现代化也好,这一方案的贯彻是由上至下的。中国就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这一发展中的国家考虑到社会中缺乏公民的自我组织的意识,于是采取不同的手段,促成这种组织,也就是我们在讨论的公民社会的形成。

根据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观察,中国是在朝着西方模式下的公民社会发展吗?

不,这是另外一种发展模式。我认为,现今存在很多不同的模式的现代化和社会发达程度,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不同的模式。西方公民社会的形成与法国大革命以及政教分离密切相关,也就是国家、社会 与教会权利的分割。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不同,不可能形成一个类似欧洲的这样一个社会中间层。而是国家高高在上,构建他们眼中的公民社会。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中国社会现在自上而下,也就是说,国家是在规划公民社会,或者说是在制造一个中国孕育公民社会的假像。

这还不能说是一个假象。我举一个例子:我去年十月去北京附近考察过一个志愿者组织。这个志愿者组织中有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他们都不是自愿加入这一组织的,而是党组织说,我们现在需要人来热心公益事业,需要搀扶老人、小孩还有残疾人过马路等等。这是国家和政党呼吁人们参加志愿活动。这些成员不是自己形成的这一意识说,我们要为社会做点儿事。而一个社会需要公民自愿组织起来,从事公益活动,在从事正经工作的同时,还愿意承担其他社会责任,义务帮助弱者。在欧洲,教会在公益事业方面作了很大的贡献。教会呼吁信徒按照基督教的教义,热心帮助他人。中国的文化史上缺乏类似的宗教教义。为了能够获得志愿者,唯一的途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家必须出手帮忙。我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只是想说,条件不同。因此,中国社会必须找到别的手段,推动公民行为和意识的形成以及公民相互之间的和睦共处。

教皇:为改善梵中关系,陈日君主教应留香港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枢机主教受封的仪式上

香港郊区枢机主教陈日君是辅佐教皇处理梵中事务的左膀右臂。本周三(3月21日),教皇代言人宣布,陈日君主教继续留在香港,他的任务是改善中国大陆同梵蒂冈的关系。

陈日君去年初被教皇本笃十六世擢升为红衣主教,不过,在此之前,陈主教有关梵中关系以及批评中国爱国天主教会的言论就十分引人注目。外国媒体在写道陈日君时,前面总加上一个“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定语。

就在提升红衣主教后不久,陈日君向教皇提出辞去香港主教职务的请求,并希望能够前往罗马亲自为教皇制定梵中关系政策的框架。周三,教廷发言人通过书信通知陈日君,恳请他继续留在香港担当枢机主教一职。信中写道,教皇希望陈日君枢机主教为改善梵中关系做出贡献。在此期间,教皇本笃十六世曾不止一次地强调,他希望陈主教在北京同罗马教廷相互接近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今年一月,梵蒂冈召开了一次内部研讨会,旨在了解中国大陆天主教徒的情况并探讨改善同北京关系的可能性。会后发布的闭幕宣言称,要同大陆展开和平、相互信任与富于建设性的对话,希望实现双边关系的正常化。会议取得的真正结果是决定设立一个处理梵中关系和决定双边关系战略问题的常务委员会。此外,教皇还宣布,4月复活节期间,将向全体中国天主教徒发出一封公开信。

开完一月会次回香港的途中,陈日君接受媒体采访时狠批了2006年中国未经圣座批准三任主教的事件,他说,这是对梵蒂冈“不宣而战”,是对罗马教廷的“战争行为”。陈日君还说,“这些行动打破了中梵20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的妥协,使中梵关系倒退。”

目前,中国有着大约1000万名天主教徒,他们分属于地下教会和国家认可的爱国教会。97个教区里有40多个实际上处于没有主教的状态。

赵紫阳生前密友欲公开秘密书稿

法新社5月31日报道,赵紫阳生前好友宗凤鸣先生在破例大胆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他不怕当局压力,发誓要将有关赵紫阳的访谈秘密手稿公布于世。

宗凤鸣今年85岁,与赵紫阳有着长达37年的交情,在赵紫阳因八九年六-!四事件被软禁后,他被官方允许以气功师的身份每月到赵府探望一到两次。探访期间,宗凤鸣记录了大量与赵紫阳的谈话,其中有很多内容是关于赵紫阳对六-!四事件回忆和看法以及对时局的观点。赵今年1月17日去世后,官方多次派人找宗凤鸣谈话,告诫他不要将根据谈话记录整理的书稿公布于世。宗凤鸣对法新社记者说,赵紫阳曾反对将他们的谈话记录出书,但是在看多书的手稿后没有反对宗凤鸣这样做。

目前仍被北京拘押的新加坡“海峡时报”驻香港资深记者程翔据说就是为了得到这部书稿而被指控为搞间谍活动,但是宗凤鸣否认他会将书稿交给程翔。

宗凤鸣对法新社说:“我们要尊重历史。我们应该将书稿作为重要的史料,因为赵紫阳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宗凤鸣表示,他将力争这一书稿公诸于世,因为他已经八十多岁,不再害怕什么压力了。

德国学者谈物权法:中国正在建立一个全新模式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十月底对“物权法草案”第六稿进行了审议,媒体普遍认为,这部法案有望在明年提交人大表决通过。“物权法草案”从2002年推出第一稿之后,四年之内六次审议,创下了中国立法史上的纪录。这部法律的重要性到底在那里,德国法学家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学界对于物权法的争议呢?德国之声记者石涛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德国科隆大学的霍瑟尔(Heuser)教授。

霍瑟尔教授经常前往中国,对于中国的法律问题非常熟悉,在接受采访之前,他在中国南京大学担任了两个月的客座教授,刚刚回到德国。

德国之声:您认为物权法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为什么这样一部法律草案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论和反响呢?

霍瑟尔:中国人大目前正在审议物权法草案,而且很可能会在明年年初通过。这部法律的制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立法过程。因为这部法律将市场经济,私有财产包括在内,并且予以承认。这些争执当然是来自意识形态的考量。中国一直将自己称为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是一个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并且现在正在不断深入的实践市场经济,中国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加上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模式以前还从未出现过。这就使得体制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矛盾和冲突。争论首先出现在,是否应该把公有物权和私有物权分割,然后的问题是,是否这两种物权形式都应该得到同样的保护。从中国的意识形态出发,共有财产应该比私人财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但这是市场经济体制所无法接受的。因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他们必须得到同样的法律对待,否则公平竞争无法实现。

德国之声:有学者批评说,物权法草案中对于政府和强势集团的利益都有所提及,但却没有保护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您对此有何看法?

霍瑟尔:中国农民的法律地位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而就我的了解来说,在物权法草案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一点。不过我也认为这并非完全必要。如果在物权法中能够把所有的东西都包括那当然好。但是,在2002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已经就此问题做出了规定。农民对于土地没有所有权,只有耕种权,而这种耕种权将在物权法中得到同样的保护,就如同2002年制定的农村土地呈办法。

德国之声:西方对于物权的界定和规范已经有很长历史,那么您认为,物权法除了规定物权的所有以及保护,还有什么内容值得重视呢?

霍瑟尔:物权法草案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当然是私人物权以及生产资料。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总体而言的公民社会建设而言,这是根本性的。与此同时,中国公民必须明确的另一点是,即使是在西方社会中,物权也是受到限制的。物权不能被滥用,比如,在环保问题上,私人物权受到了诸多限制。物权还有因公共利益而受到限制的物权使用,两者相得益彰。一方面来说,中国的立法者应该拿出更多的勇气,把土地所有权交给农民,这是完全必要的。毕竟他们才是几百年来真正的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人。他们对于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也需要在法律,环保等方面对于土地所有权做出限制。这两件事情必须同时进行。这才能最终达到一个使各方都感到满意的状态。

德国之声:有学者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目前的物权法将会把那些非法或者通过不道德手段取得财产合法化,比如将国有资产中饱私囊等。您觉得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霍瑟尔:2004年,中国宪法修订中已经明确注明,只有合法取得的财产才能收到保护。并不是任何非法取得的财产都受国家保护的。因此物权法的推出不可能为非法取得或者通过不道德手段取得的财产提供保护伞。此外,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谈到历史的必然性,我会有些犹豫。但是,我想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变动是如此的剧烈和快速,人们很难判定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什么是符合道德标准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人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中国现在的情况确实和美国当年的西部运动有些相似,当时对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也大多通过一些原始的手段,而相似的事情在中国也在发生。我不知道这样的阶段是否是可以避免的,还是人们必须度过这个时期。不过,也许可以通过刑法对此进行制约。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确实是无法用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些标准去衡量的,这只有在社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后才有可能。

背景:人大和民主选举

BBC中文部记者跃生

英国《卫报》在中国人大和政协年会召开之际发表了一份介绍人大的小资料。

这份资料说,中国的人大有近3000名代表,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还形容人大是党的"橡皮图章",因为人大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否决过中国共产党批准的任何议案。

世界上最大的议会也好,橡皮图章也好,人们在看待中国人大的时候总难免会把她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议会作比较,尽管其间也许缺乏可比性。

中国的人大和政协会议按惯例每年相伴召开,政协比人大早两天开幕,早一天闭幕。这让许多人,尤其是中国以外的人想到西方议会的上下两院,认为政协相当于英国议会上院,人大相当于下院。

其实,这种想法早在1950年代就被毛泽东否了。毛泽东认为,不能让政协成为另一个国家权力机关,他所担心的显然是权力的分散。

如果一定要把中国人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议会作比较,她的确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当然这应该和中国庞大的人口数字有关。英国议会下院有600多名议员,按照人口计算,大约每10万人有一名议员。中国要达到这个比例,需要13000名人大代表,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选举方式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设立多层次的议会当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我问过一些中国公民,目前在北京参加人大的近3000名代表是如何产生的?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人不是很多。

其实,按照中国的选举法,中国采用的是逐级选举的方式。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选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会议选举产生。也就是说,选民直选出县人大代表,县人大会议选出地区级人大代表,地区人大会议选出省级人大代表,省人大会议再选出全国人大代表。

英国议会是由直选产生的。也就是说,全国按人口划分出600多个选区,选民在大选中直接选出自己选区的一名中央议会议员。这样的一个很大的好处是,选民可以就一些重要的问题直接面见选区议员,立即把合理的关切传达到国家的最高层。

其实,民主制度是否完善并不主要取决于议会结构以及选举的形式。如果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中国选举法规定的内容是可以保证一个公民的一张选票的分量的。也就是说,选民应该可以通过选举县人大代表的一票把自己的意愿逐级传递到最高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投票

我们先来看看英国大选。当你走进投票站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大约不到十人的候选人名单,你只能把票投给其中一人。不论这个选区有多少选民参加投票,得票最多的一名候选人将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议会下院。

面对这么多候选人,你把票投给谁呢?答案很简单,看他代表哪个政党。一个政党在一个选区只会派出一名候选人,你并不需要对这个候选人有很多的了解,因为你关心的是哪个党执政,谁来当首相,谁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你对布莱尔的工党不满意吗?想推翻他的统治吗?那就下次大选别投他的票。当然指的是别投你那个选区的工党候选人的票。

威廉·黑格在2001年大选失败后决定辞去保守党领袖职务的时候发表讲话说,"我们没有能够让大多数、甚至接近大多数的英国人民相信,我们能组成他们需要的政府,我也没有能让足够多的人相信,我是他们的首相人选。"可见,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一票的核心权利是选择最高执政者的权利。

在中国的县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中,面对候选人名单,你准备投谁的票呢?你根据什么作出自己的决定呢?哪位代表当选之后会把你的意愿传递出去呢?

根本的问题在于,如果不能开放媒体,如果不能允许自由组建政党,选举法只能是一纸空文,人大只能是橡皮图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这种改革也许会经过一个独特的路径,也许会象许多人谈论的那样,会首先从中国共产党内的民主开始。但人们希望看到的是,中国选民最终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一票的权利,选出一个不是橡皮图章的议会。

“中国打压接力绝食抗议活动”

参与接力绝食抗议中国当局暴力对待维权人士的人及其家属星期五(2月24日)表示,中国当局在全国各地打压接力绝食抗议活动。

这个月早些时候发动接力绝食抗议的中国维权律师高志晟说,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有数十人参与接力绝食抗议,每次绝食24至48小时。

高志晟说,过去两个星期以来,至少有12名参与活动的人被警方关押,其中有两人一个多星期以来音讯全无,一些其他的人受到警告后被释放。

他们被警告不要参与和接力绝食有关的任何活动,也不要和高志晟有任何联系。

被逮捕关押的抗议者包括中国知名的民运人士以及爱滋病维权活动人士。

目前,在中国参与这类活动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在现今中国的政治气氛和环境里,成功的组织全国性的接力绝食抗议相当罕见,因为活动人士不是早已被关在监狱里,就是被共产党政府驱逐出境。

高志晟过去曾经为异议分子和法轮功成员担任辩护律师,还曾经向中国领导人发表公开信批评政府。

他说,维权律师郭飞雄2月3日在广东省一个警察局门口遭到不明人士殴打,随后他们组织全国性的接力绝食活动,抗议当局暴力对待维权人士。

但是,中国公众维权网创办人李健不赞成这种激烈的抗争方式。

中国农村群体抗争事件数目激增

近些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8亿农民的生活状况却没有多大改变,中国农村的群体抗争事件反而越来越多。

仅去年,据官方统计就发生了八万七千多起严重的动乱事件。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开始关注农村的不公平问题。

19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的发展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据官方统计,农民不但收入低,而且根本没有社会保障。

他们家庭百分之20的收入用于看病,另外百分之30用于子女的教育。

城乡差距加大

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中国学院的代理院长姜闻然说,在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农民的六倍以上。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的公众抗争事件大幅增多。

中国农村变革一书的作者昂杰尔认为,中国农村的抗争问题正在变得失控。

他说:"中国政府对此已经失去控制。但是,对政府还没有形成威胁。因为农民抗争针对的是强征土地的地方官员。"

前不久,胡锦涛主席宣布了他所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计划, 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农村。

但是,这项政策能否改变中国农村的现状,姜闻然教授并不感到乐观。

改革征地制度

为了解决征用农民土地而不断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中国当局计划改革征地制度,但具体的改革方案据报仍在研究之中。

负责财经事务的中共高级官员陈锡文表示,中国承诺支付近20亿美元用于农村社区援助和农业补贴。

陈锡文说,由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用地需要,中国当局每年征用土地将近20万公顷。

他承认,征用农民土地引出的一些矛盾,"确实是当前某些地方不稳定的因素"。

BBC记者霍格从香港报道说,目前因征地引起的农村群体式骚乱事件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去年就发生了众多的征地纠纷引起的示威抗议,其中不少还是暴力冲突。

他说,土地被建筑商征用的农民对那些巧取豪夺土地补偿费的腐败官员深恶痛决。

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农民的平均收入仅仅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

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当局计划在全面免征农业税的第一年,采取措施防止取消农业税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等农民负担卷土重来,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对农村基层转移支付将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

目前,有关征地制度改革的计划正在进一步研究当中,有关方案据报将在下月举行的中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进行讨论。

几名中国绝食维权人士失踪

几位知名中国维权人士发起接力绝食的形式,抗议遭受暴力迫害,但其中两人证实失踪。

爱滋病维权人士胡佳的妻子周四(16日)对BBC中文部证实丈夫失踪。

不愿姓名被公开的胡佳妻子说,这几天以来胡佳都被软禁,每天外出都要看守者取得上级同意才能够外出,但前提是需要坐在看守者车里与他们一起离开。

胡佳的妻子说,周四早上在她离家后,胡佳并没有到“爱知行”办公室上班,也不在家里,她四处查询也不得要领。

她怀疑胡佳这次失踪是与他参与绝食行动有关。

此外,胡佳的妻子也透露另一名绝食人士齐志勇的妻子在周三晚曾致电胡佳,称齐志勇不见了。但她表示,不知道具体的详情。

齐志勇在1989年天安门镇压事件中被枪伤失去一条腿。

外界猜测,他们是被国安局的公安带走的。

也参与这次绝食行动的维权律师高智晟表示,他相信他们这次被扣留是与绝食有关。

在中国有至少370人从2月4日开始参与这次接力绝食,抗议当局对维权人士的迫害。

辽阳工运领袖肖云良"提早"24天获释

香港一个人权组织说,被判刑的辽阳市工人领袖肖云良"提早"24天获释,但另一名工运领袖姚福信仍然被监禁。

在香港的人权组织中国劳工通讯对于肖云良"提早"获释表示欢迎,但指出,仅仅提早24天表明,中国政府对劳工运动的"敌意态度"没有改变。

中国劳工通讯指出,与肖云良一起被判刑的另一位工运领袖姚福信仍然被监禁。

这一劳工维权组织说, 中国当局继续打击劳工运动是因为担心中国的工运可能出现类似1980年代波兰工人运动的结果。

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领导的工人运动导致亲前苏联的波运政府倒台。

不过中国劳工通讯认为,中国劳工目前的情况和当时的波兰社会不同,中国经历了20年的经济改革后,私人企业的雇主和国有企业的经理们成为了经济改革的得益者,劳工正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维护经济和社会权利

中国劳工通讯说,中国工人运动的目标是针对私人企业的雇主和国有企业的经理们,而不是中国政府,并呼吁中国政府"维护工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

辽阳市工人领袖肖云良和姚福信在2002年组织工人进行示威,抗议辽阳铁合金厂倒闭后失业工人没有得到当局承诺给他们的养老金和欠薪,工人们还谴责了工厂官员的腐败行为。

中国当局后来拘留了姚福信和肖云良,并分别判处两人7年和4年监禁,罪名是企图颠覆国家政权。

中国官员贪污腐败、工人不能获得欠薪和退休金、农民的土地被强行征收等原因使得民众抗议事件在全国蔓延,中国当局最近加强打击律师、学者和新闻记者等维权人士。

维权活动人士的接力绝食引起关注

近几天欧美报章有关中港台的报道和评论:(2006年2月28日)

官方制止接力绝食

最近中国维权活动人士展开的接力绝食引起了此间媒体的关注。《卫报》国际版周末刊登记者发自北京的报道说,绝食者不断失踪,可能已经被警方拘捕,而维权老将们正试图组织全国性抗议活动。文章说:

由于试图协调组织1989年以来第一次全国性抗议活动,中国仍有至少八位知名人权活动人士失踪。据报道,这次接力绝食活动已经有16个省几十位活动人士参加,但一些参与者被负责政治安全的警察拘捕。

文章说,中国政府的宣传部门禁止媒体报道任何和绝食有关的内容,这次活动是有北京知名律师高智晟发起的,目的是抗议警方的残酷行为。

他说,有十几名参与者被警方拘捕,一些人在同意退出绝食后被释放,现在仍被拘押的人中有爱滋病活动人士胡佳和因1989年天安门事件致残的齐志勇。文章说:

胡佳是首批参加绝食的人之一,他的同事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二月十六日,当时他受到便衣警察的跟踪。他的妻子已经报告了他的失踪,但是警方没有告知她胡佳的处境和下落。

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中中弹留下腿部残疾的民主活动人士齐志勇则在二月十五日失踪。

文章接着分析了这些人的可能处境:

人权团体担心,过去两周被捕的这些人可能受到拷打和虐待。中国的民权保卫组织说,要监督这些没有正常手续的拘押更为困难,当局也不对这些人的失踪承担责任。

与沙漠斗争终获成果

在与沙漠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后,中国首次宣布取得了胜利。《卫报》星期二报道说,中国在过去五年里种植了120亿株树,最终在沙漠的海洋中点缀了绿色。文章说:

面对急剧恶化的环境,中国政府1978年以来投资了500多亿人民币铸造"绿色长城",保护北方城市免受沙漠化侵蚀。很长时间以来,这是一场失败的战斗,因为气候变化和加速的工业化使河流干涸,沙漠占据了中国国土面积的1/5。

文章说,中国政府在治理荒漠化问题上表现了调动巨大资源的能力。

每年三月,政府领导人和300万群众一起参加植树节活动,中国林业部说,1982年以来,13亿中国人平均每人栽了40棵树,如果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从2000年的16%上升到2010年时的20%。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北京春天的沙尘暴从90年代的每年发生20多次减少到过去两年的三到四次。

文章援引环保人士的话说,只有中国才能做到这样,因为中国农民不需要很多的经济刺激,他们知道改善环境对他们自己有利。但批评者说:

这些计划有缺陷,因为以往中国进行的运动,比如大跃进时期的 "除四害",破坏了生态平衡,其影响会持续几十年。此外在沙漠中植树浪费了稀缺的水资源,很多农民也为了挣钱,只想更快更多地种树苗,而不管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留学英国热在迅速降温

大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已经成了近年英国华人社区的一个特色,对中国的教育出口也给英国带来了大笔的收入,但教育专家和英国大学校长们警告说,今年中国留学生的大幅减少标志着近十年来中国留学生增长势头的逆转。《金融时报》周一的报道引用专家的话说,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增长,但这并不是中国学生减少的全部原因:

代表英国高等教育产业的机构英国大学联合会将中国这个英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学生的减少归咎于来自美国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以及新的签证规定太严格。伯明翰大学校长表示,情况不会发生好转,对于那些声望并不太好的大学更是如此。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说,生活费用过高、签证收费制度的改变,以及感到英国大学并非物有所值等原因,使中国学生去英国留学失去兴趣。

两会观察:《物权法》生不逢时

BBC中文网记者 乐安

正在北京举行的人大政协"两会"再次为外界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走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这次人大会议在审议总理工作报告的同时,也将审议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加强私有财产保护的《物权法》这次又纳入了会议日程。

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普世原则,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老皮特首相(William Pitt the Elder )曾对此有过形象的描述,也就是即便穷人的破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中国《物权法》的出台也被普遍看作是走向真正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然而这样一步立法无法不考虑中国的"特色",特别是过去二十多年改革中出现的暴富、巧取豪夺乃至偷天换日的化公为私。

正因如此,《物权法》草案2002年一经推出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很多学者担心肯定改革成果,保护合法财产固然可贵,固然可以给私营企业主一颗定心丸,但《物权法》也可能保护了非法私有化的国有资产。

一波三折《物权法》

《物权法》在去年的人大会议上就提请讨论通过,然而北大法学教授巩献田的一封公开信改变了这一立法过程。

巩献田在他的公开信指出《物权法》草案与《宪法》和《民法通则》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条款抵触,因而违宪;二是"将富人的汽车洋房与乞丐的要饭棍平等地保护",实际上保护了少数富人的财产权;三是认为该草案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开历史倒车。

巩献田还认为,这样的立法会导致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

《物权法》草案在人大会议上搁置之后,又在去年的人大常委会工作会议上至少三次提交审议。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突出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肯定,并突出了对国有财产的保护。去年底该法草案第七次提请审议的版本强调,"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然而从目前的报道看,经过修改的《物权法》草案尽管已经详细到规定了公寓车位的归属,但在容易引起财产争议和资产流失的"城镇集体所有"方面仍没有明确规定。

一些学者提议的准许农民把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作为财产抵押的提议也没有得到认可。

当年巩献田认为,《物权法》草案迎合了资本主义民法原则和资本主义全球化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谬误。时至今日,一些左派学者仍批评《物权法》"将使非法所得合法化",持这一观点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者韩德强认为,《物权法》"太自由主义、太右、是倒退回18世纪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

和谐社会与私有财产

对人大政协两会有何期待?

外界曾经预测,经过去年的公开信风波和一年的讨论修改,《物权法》草案应当可以在这次的人大会议上通过。

然而在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提及该法和私有财产的保护。相反,这份以民生为主题的报告勾勒的多是中国未来在医疗、教育,特别是农村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利民措施。

显然,从"以民为本"到"和谐社会",中国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了贫富差距和社会对立给稳定带来的风险。因此也就不能不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一些左派学者的观点。

毫不奇怪,在中国当前的特殊环境下,《物权法》本身及其带来的争议已经超越了经济领域,进而演化成政治和意识形态话题。然而在今天中国主流媒体和参政议者者基本上成了新兴权贵阶层代言人的情况下,对温家宝报道未提《物权法》也似乎没有必要做太多引申解读。

该法的通过应当是迟早的事,甚至可以在人大闭幕后由其常务委员会议通过,然后以国家主席令的形式颁布。唯一的区别在于,在平等保护"富人洋房与乞丐要饭棍"的同时,国家也会至少拿出姿态来让乞丐相信,他们有一天会丢掉要饭棍,甚至住进洋房。

中国拟修改劳教法以改善人权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下周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可能会修订“劳动教养法”。

不过当局暂时没有计划修订劳动改造制度。

《中国日报》称,全国人大将考虑制定一项较为宽大仁慈的劳教法规。

根据建议,劳教所将被改名为“教养中心”,中心的铁栏杆和大门都会被撤掉。

而劳教的关押期也会缩短到18个月以下。

报道表示,改革劳教制度将是这次人大会议讨论的20项议程之一。

保护人权

劳动教养制度设立于1957年,最初是用来对付“不够判刑的反革命分子”,如今更多地被用于对付卖淫、吸毒和小偷等罪犯。

根据劳教制度,警方无需经过法庭的裁决,就可以把那些犯下较轻罪名的送进劳教所,最长可达4年。

估计大约有40万人曾经在劳教所服刑。

不过《中国日报》指出,过去两年的两会都提出过修订劳教法的建议,但是人大常委会表示,今年各方就此依然有不同的意见。

每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简称两会)下周一开始将在北京召开。

北京两会在即50万人维持治安

中国即将召开人大政协会议,首都北京动员50万人协助警方维持社会治安,防止各种抗议活动。

全国人大会议将在周一(5日)举行,全国政协会议将在周六(3日)开始。两会对于中共领导人来说,是一年中最敏感的时期。

不断增加的上访民众一般会利用这个时机到北京上访。会议期间,当局会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防止发生上访人员举行各种形式的抗议活动。

主要政府机关和重点单位明显加强安全措施,代表和委员进驻的饭店都加强保卫,不允许闲杂人接近。

据中国媒体报道,为确保首都治安,当局加强各方面的控制措施,并动员50万人,佩戴红袖标上街,协助警察维持秩序。

近日,北京访民们已陆续被软禁,外地访民们也在四处的躲藏,以免被公安大搜捕而遣返原籍。

每年两会举行期间,数以千计的农民、失业工人、拆迁户等从贫穷或边远的地区来到北京,希望向人大代表们申诉他们的困难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

中国每年都高调举行政协和人大两会,显然是希望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气氛,当局同时在两会期间禁止民众上访或在北京举行抗议示威。

中国公安部督察长祝春林在星期四(3月1日)强调,要全警动员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今年中国两会期间,不会出现群众进京到部上访的高峰,确保不出现影响全国两会安全顺利进行的重大公安信访问题。

两会民生主导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定于周六(3月3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5日上午闭幕,会期12天,政协主席贾庆林将在开幕礼中作政协常委工作报告。

今年两会特点是“政治降温、民生挂帅”,会议拟审议通过的“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影响层面广,且将触及中国经济制度核心的改革,是最受关注的焦点。

其中,“物权法”因涉及私有财产保护制度,曾被质疑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存在矛盾,因此,立法过程争议多、敏感性极高,创中国人大有史以来立法期最长的法律,自起草迄今已有3年,历经7次审议。

中国的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主要负责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政协发言人吴建民在周五(3月2日)的政协新闻发报会指出,在过去一年来,就医疗卫生和教育方面的提案就有900余件,占提案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被问及民主党派在中国参政的可能性, 吴建民称全国人大和政协将于2008年上半年换届,有关方面就这个问题正在研究相关方面的政策,相信会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的中央领导人出任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职务。

政协委员将列席全国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另外新华社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互联网上开博客,部分网友实名上网回帖,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在回帖中,网友们抛出了房价、教育、社保、医疗、垄断行业等热点难点问题。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