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9

海外媒体评李登辉拜靖国:为中日埋下新火种

海外媒体评李登辉拜靖国:为中日埋下新火种

【网讯】台湾的前总统李登辉7日前往供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亡兄,立刻引起日本和国际媒体的关注,尽管李登辉强调“参拜无关政治和历史”,但是国际媒体认为,恐怕会为中日关系埋下新火种。

  中央社报道,李登辉当天在参拜靖国神社前表示:“我这次参拜靖国神社,完完全全属于个人行为,请别和政治历史联想在一起,拜托大家。”这段谈话立刻在第一时间成为日本NHK电视台早上10时的重点新闻,也让日本内阁长官立刻发表声明。

  日本内阁长官盐崎恭久说,“这次李登辉访问的目的是学术和文化交流,我们已经和中国方面清楚地解释过了。”尽管日本政府保持低调,日本重要媒体包括产经新闻却争相报道,东京新闻更评论,被北京视为独派代表人物的李登辉,恐怕将为中日关系埋下新火种。

  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指出,中国外交部另一名发言人刘建超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对于李登辉是什么样的人,有何目的,日本当局应该相当了解。”但问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晤行程是否会生变,刘建超则重申中日关系不至受到负面冲击。

  西方媒体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评论,认为李登辉参拜供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势必将牵动中日关系以及即将登场的中日会谈。

  美联社则指出,就在参拜的前一天,北京当局才批评李登辉此举意图在推动台独。报道中多次引述李登辉谈话,表示参访靖国神社仅为私人行程,与政治或历史恩怨无关。

  报道中也提到,中国抨击李登辉访日是为了推动台独,破坏中日关系。中国自5月底便不断对日本施压,但日本依旧放行,可能牵动中日双方的敏感神经。

  法新社则在报道中详细叙述李登辉的参拜过程,也特别留心中国的反应,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上周发言,表示李登辉此行可能对中日关系造成影响。但报道也点明日本立场,指出原定本周在德国八大工业国高峰会期间举行的中日领袖峰会不受影响。

北京奥运造势活动遭批:劳民伤财缺乏意义

【网讯】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各项造势活动逐渐增多,热闹之余却也遭到媒体批评铺张浪费,违背中央政府节俭办奥运宗旨,并呼吁希望能多带来一些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增强人民体质的内容,少一些劳民伤财却缺乏实质意义的活动。

《中国青年报》6月4日撰文指出,为北京奥运出力,需要全中国各地的大力支持,然而绝不是每个地方都大事铺张又不计成本,安排五花八门的庆贺活动,更不是挖空心思去炮制浮华不实的世界之最。

报道批评这些声势浩大的“盛会”,往往都是由地方政府用行政化的方式,一面大把花纳税人的钱,一面用一张通知,将万千群众唤来当“道具”,说穿了就是自己要“唱戏。”

除了《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在5月31日也有一篇来自上海的报道,报道指出,对一些动辄动员上万人大型活动,实在令人难有喜悦之感。

报道举例,某些活动一定要什么数字都得凑出个“2008”,例如2008对新人迎奥运集体婚礼、2008张笑脸拼成迎奥运“微笑地图”,2008位老太太集体跳舞迎奥运等,已是“流于形式,或铺张浪费”。

中共中央提出“节俭办奥运、廉洁办奥运”,让各地迎奥运以“节俭、廉洁”目标。中国各地迎奥运活动逐渐加温之际,新华社也不免提出呼吁,希望多一些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增强人民体质的内容,少一些劳民伤财却缺乏实质意义的活动。

北京奥运会预定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举行。

为避钉子户重现 北京拆旧宅首度由居民票决

【网讯】中国各地政府在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后,对于老旧住宅区拆迁改建破天荒第一次让居民投票决定。号称1949年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拆迁项目,位于北京东四环酒仙桥附近,9日将由居民投票决定自己的命运。

  据《中国时报》报道,该地区居民组成结构既单纯又复杂,已有房屋产权、付不起回购款的居民持反对态度,受不了老旧、拥挤而又有钱付回购款的居民则持赞成立场,9日的投票结果将是拆迁行动是否进行的重要参考指标。

  这一大片老旧住宅区位于北京东四环酒仙桥以东一带,建筑面积达到84万多平方米,约合25万多平方米,牵涉到5473户外加18家企事业单位。当地的老旧建筑早就用油漆喷上“拆”字,但拆迁行动却迟迟没有展开。

  当地许多居民是住在所谓的筒子楼,也就是同一楼层的住户共享厕所、厨房。筒子楼的住户居住空间狭窄,有些一家两三口挤在不到十平方米大的住所内。而筒子楼在这片拆迁带中占的比率最大,约有4200多户,他们大多是国营企业的离退休员工及眷属。而拆迁带中也有若干成套单元房的住户,但约仅700户;此外,还有550多户住在无产权的平房中。

  北京《新京报》报道,住在筒子楼的住户大多同意拆迁,但也并非百分之百都赞成拆迁;因为,赞成拆迁就得花上十几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回购款,才能在拆建完成后回到原地的新楼居住。

  一位退休的大娘就说,她工作了31年,一共挣的钱只有2.8万;而此次危改,她需要交11万多元的回迁房款。“现在每月1200元的退休金,还要买药,就算不吃不喝,也出不起十几万的钱。”

  据估计,当地大约有九成住户赞成拆迁;主管拆迁的官员指出,9日的投票可以给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巧妙回应金援外交说 北京强调有169个邦交国

【网讯】中国大陆和前台湾邦交国哥斯达黎加建交之后,是否会提供经济援助,备受国际媒体关注。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7日在记者会上巧妙地回避了这一问题,她说,“目前中国已经与169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不是靠比拼金钱所能做到的。”

  中央社报道,中国和哥斯达黎加当天同时宣布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哥斯达黎加将与台湾维持非官方关系。在中国外交部下午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中,国际媒体驻北京记者纷纷提问中哥建交的有关问题。

  姜瑜回应说,中国和哥斯达黎加政府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建立外交关系,中哥建交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推动两国互利友好合作铺平了道路。她又说,中哥建交是为了促进两国的双边友好合作,进一步发展扩大双方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姜瑜表示,目前中国与一些拉丁美洲及中美洲国家还没有建交,中方愿在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所有的未建交国家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

  有记者提问,中国与哥斯达黎加建交之后是否提供资金补助?姜瑜说,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目前中国已经与一百六十九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不是靠比拼金钱所能做到的。”

  另有记者提问,中国对哥斯达黎加是否会有大笔的投资案,姜瑜表示,中方正在积极筹备建馆事宜,中方欢迎哥国总统和哥方各级高层官员适时访问中国,中方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拓展与哥斯达黎加在各领域的互利友好合作。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南端,人口约432万人,1944年与台湾建交。中国与哥斯达黎加建交后,中国大陆的邦交国增至169个,台湾的邦交国则有二十四个。

江苏赣榆前供电局副局长被检察院带走后死亡

【网讯】江苏赣榆前供电局副局长梁继平5月28日早上7点多在东海县的家里吃完饭和妻子告别,驱车去连云港市上班。这一天是梁继平45岁的生日。下午妻子王云娣打电话给他,梁继平说回头再打回来,他正在开会。晚上王云娣接到了丈夫朋友的电话,说老梁被赣榆县检察院带走了。王云娣并不担心,她认为自己丈夫不可能有经济问题,过一天肯定就放回来了。6月1日,梁继平去世。

  《南方都市报》报道,梁继平是连云港市供电公司佳能物业公司总经理,之前曾任赣榆县供电局副局长。妻子王云娣在一家企业做会计,17岁的儿子还在上高中。

  6月1日,王云娣接到了赣榆县检察院的电话,“他们让我去跟我丈夫见一面,我想终于能见面了,都好几天没消息了,就叫上儿子一起去了赣榆。”王云娣说,“一路上我都跟儿子讲,别人怎么说我们不管,我们一定要相信爸爸。”

  在赣榆县一家宾馆,王云娣看到了自己的弟弟和丈夫的很多同事、朋友,“我说见个面怎么这么多人,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在那里喊了半个小时,没一个人敢理我。我问我弟弟,他是不是没了?我弟弟朝自己脸上打了一巴掌,说是……”

  然后神志已经失常王云娣被送到了赣榆县人民医院,她以为是让她去看自己的丈夫,就在医院里挨着屋找,家人朋友拉住她,说不在这儿,送她到医院是怕她出事儿。 

  检察院工作人员表示梁继平当天早上已经去世。

  王云娣等家属要求见梁继平的遗体,检察院拒绝,双方交涉到深夜,最后答应第二天早上见一下。6月2日又交涉了很长时间,下午3点,梁继平的家人和朋友终于在赣榆县殡仪馆看到了他的尸体。

  “那个冰柜抽屉一拉开,所有人都尖叫起来。”王云娣说。梁的家属认为梁的尸体上布满了伤痕,怀疑是被打死的。

  网上的帖子和博客是王云娣的表弟王先生写的,他说自己的妻子和父母都从医,“我们确信尸体上的那些伤痕不是尸斑。”王先生说,“我是干行政执法,我一看就知道(梁继平)身上有些地方明显是电棒电的,腿上是被抽的。”

  赣榆县人民医院的病历显示,梁继平是6月1日早上被送来抢救的,9点12分作了第一张心电图,直线。医院方面认为梁继平被送到医院前半小时已经死亡。

  王云娣说,检察院给的说法是梁继平心脏猝死。“可是供电局两年体检一次,从没发现过问题。他身体很好,喜欢运动,五一还参加局里面的排球赛呢。怎么就忽然心脏猝死了?”王云娣说。

  王云娣说自己没什么要求,就是想搞清楚真相,抓住凶手。她还说希望还丈夫清白,丈夫年薪20多万元,家里生活很好,什么都不缺,怎么可能贪污受贿呢。

  目前,江苏省公安厅已经派人下来做了尸检,结果要20天后才能公布。

中国对布什会见疆独分子热比娅强烈不满

【网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对美国总统布什关于热比娅的有关言行表示强烈不满。G8(八大工业国)峰会开幕之际,美国总统布什突然在欧洲会晤流亡海外的疆独分子热比娅,并批评中国囚禁热比娅之子是报复她致力于人权运动。

  在回答媒体相关提问时,姜瑜说,热比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罪犯,美方的有关言行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国官方认定热比娅是疆独分子,在海外打着人权幌子从事反华分裂活动,企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今年61岁的热比娅曾是新疆首富,并曾担任中国全国政协委员职务,但她在1998年被中国逮捕,理由是她传递“国家机密”给一个美国访问团。热比娅因此被判处八年徒刑,并在2005年获得保外就医。

  法新社报道,布什当地时间周二(5日)晚在捷克的布拉格出席“民主与安全会议”时,批评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并声称美国不同意中国领导人那种认为可以在保持政治体制不变的同时不断开放经济的看法。

  布什在演说中公开表示将接见热比娅,并赞扬热比娅是维吾尔族最优秀的代表,他说,像热比娅这样的人才,是其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价值远超他们拥有的武器和石油。

  布什还罕有地就中国判处热比娅的儿子入狱发表评论,指中国是为了报复热比娅致力于维护约一千万维吾尔族人的人权。演讲结束后,布什会晤多名国际知名的异见人士,包括热比娅,但详情未见报道。

  六十一岁的热比娅曾是新疆首富和全国政协委员,2000年曾被中国以“向境外组织非法提供国家情报”判刑八年,前年3月获保外就医,流亡美国。去年5月,热比娅在新疆的公司被控偷漏税,警方逮捕她的三个儿子并软禁其女儿,其中一子今年4月被判刑七年。

郑州数千大学生骚乱真相:城管打落女生牙

【网讯】河南郑州市6日晚爆发大学生骚乱。一名女大学生当晚在学校附近摆地摊时,被数名城市管理人员殴打至门牙剥落,附近多所大学学生为之愤怒,一千多名学生包围城管、焚烧城管车辆,并且与前来增援的警察发生冲突,事件中五名学生被拘留。郑州市政府7日通告,当局同时拘留六名粗暴执法者及处分多名城管高层。(图为城管的车被掀翻)

  《日报》报道,郑州市学生表示,事发在当晚6时左右,郑州市东风路及信息学院路交叉一带不少大学生开始在自发组织的夜市开始摆地摊。当时,数名城市管理队人员要没收一名河南省财经学院女学生的货物,女生不肯,拉址期间,一名城管挥拳打掉女大学生两颗门牙,旁边的男同学与城管发生争执,结果引来周围学校人的围观。其后近百名警察接报到场增援。

  “当时我也在街上摆摊,亲眼看到几个城管打女生,实在看不过眼,所以我也捡起一块砖头掷向城管。”一名财经学院的学生说。

  目击者称,警方到场后将受伤女大学生及男同学抓上警车,在场一千多名围观的学生更为不满,于是重重包围警车,堵塞整条道路,不断高呼:“放他出来!放他出来!”最后警察逼于压力将男生放出。由于打人的城管也坐入警车,学生仍然紧紧围住警车,不断起哄,其间便衣警察曾手拉手筑成人链试图为警车开路,但警车移动五米后,再次被人群包围。

  最后在大量警察护卫下,警车才得以脱身,留下来的城管车辆被群情汹涌的学生砸毁并掀翻在地焚烧,事件直至午夜一时左右才平息。

  有学生在网上论坛留言指,当时数名暴力执法的城管在其身边经过时,一身酒气攻鼻,而且个个都脸色通红,明显曾经喝过酒。

  外电报道,事件中五名学生被拘留,受伤的女大学生则被送往河南中医院治疗。郑州市政府7日发表通告,指事件中暴力执法的六名城管人员已被警方拘留,包括城管行政执法局局长在内的六名城管高层被处分,另有一名城管中队队长及一名区巡防大队长被撤职。

  摊贩与城管是近几年大陆社会冲突的不定时炸弹,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失业人口摊贩化、摊贩全体弱势化、摊贩经营非法化等问题的出现,让街头摊贩管理成为城市治理的难题。

  1997年开始试点执法的城管编制,正是因应摊贩问题的新组织,但城管历经九年多的发展,迄今却无一部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导致城管执法无法可依循,不断出现争议与冲突。

中国社科院报告:资本主义矛盾正逐步激化

【网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在日前发布的世界社会主义黄皮书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正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中逐步激化。

  有观察发现,虽然这一报告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新动态研讨会上发布的。但中国媒体的报道中仅能找到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并未提到对社会主义最新动态的发言。

  来自中新社报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说,在当今世界,由美国领衔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资本雇佣的人数愈来愈少,但产品价格和质量却愈具竞争力,这就使得国际垄断资本在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另一方面,因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国际资本可以脱离实务经济和生产环节,在金融及其大量的金融衍生品领域,仅仅通过小小鼠标轻轻一点,在瞬间就能掠夺别国和他人的大量财富,从而实现自己价值的成几何级数的增长。

  黄皮书表示,正是基于上述两点,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的高度垄断,出现这一基本经济现象:穷国、穷人愈来愈穷,富国、富人愈来愈富。

  据黄皮书介绍,现在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人均收入比最贫穷国家的人均收入高三百三十多倍,世界上最富有的五百人收入总和大于4.16亿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总和。

  黄皮书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革命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不但不可能消弭反而会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这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等世界性难题,也将进一步趋向激化。

  李慎明表示,这些矛盾与难题,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是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进一步强化,只会使这些矛盾与难题进一步加剧。

  黄皮书提及,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极有可能已步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阶段。

中国自曝中哥建交始末:去年9月已开始谈判

【网讯】哥斯达黎加6月1日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近年来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一周后的8日,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发表文章,自曝与哥斯达黎加建交始末,原来,两国早在2006年9日已开始就建交问题谈判,当时曾有西方记者捕捉到这一信息,但当时被中国外交部否认。

  文章开篇指出,哥斯达黎加与中国建交进程由来已久,这是中国政治与经济影响力日益提升的结果,也是左翼总统阿里亚斯的正确决策。

  紧接着,文章开始介绍两国建交始末。文章说,去年5月,阿里亚斯以微弱多数赢得大选,这是他第二次担任总统职务。1986年到1990年,阿里亚斯曾经执政4年。1987年,阿里亚斯曾经因为对斡旋中美洲和平有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5月阿里亚斯上台执政后,在外交上制定了重点发展与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关系的新战略。阿里亚斯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作为该国第一个重大外交行动。阿里亚斯政府积极与中国方面进行接触,谈判建交问题。

  去年9月,时任外交部长的李肇星与哥斯达黎加外交部长斯塔诺在联合国进行了接触,并就建交问题进行了谈判。这一消息被西方记者捕捉到,并在9月底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举行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了这一问题。外交部对此消息并没有否认。

  今年6月1日,哥斯达黎加外交部长斯塔诺与财政部长访华,两国签署了建交公报,并于6月7日两国同时公布。

  最后,文章似乎有意要向中国民众介绍这个陌生的新邦交国,并且字里行间表露着赞美之情。文章说,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427万,首都圣何塞人口142万。这个国家有三大特点。

  第一,比较富庶。哥斯达黎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600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中美洲六国中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第二,物产丰富,自然风光秀丽。热带气候的哥斯达黎加出产香蕉和咖啡。哥斯达黎加是继厄瓜多尔之后世界第二大香蕉出口国。哥斯达黎加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60万公顷。近年来,哥斯达黎加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伊拉苏和波阿斯活火山等旅游胜地游客如云。哥斯达黎加山清水秀,有“中美洲花园”的美称。

  第三,哥斯达黎加从1950年开始取消了军队。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少数没有军队的国家之一。

  文章最后强调,中国一直重视发展与哥斯达黎加的关系。1979年3月,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建立了分社。笔者在新华社驻尼加拉瓜分社工作期间曾经访问过哥斯达黎加,领略了那里的美好风光。

  中国与哥斯达黎加很早就有经济往来,近年来,双边经济关系更加密切。据哥斯达黎加官方今年2月公布的材料,中国已经成为哥斯达黎加第二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两国双边贸易额2006年超过21亿美元。

中央党校:网络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新形式

【网讯】中共中央党校在其主办的《学习时报》日前发表文章,要把“网络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式,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同时呼吁官员要透过互联网与民众公开互动。

  中央社报道,这篇名为《官员要适应“网络政治”的发展》的文章,作者署名沈宝祥。文章指出,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

  文章表示,人们将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称之为“网络政治”。保守估计,中国的上网人数已经超过一亿,而且还在迅速增加;中国网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日趋活跃。

  据称,今年中国全国人大及政协两会举行期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开设了一个叫做“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节目,几天内就吸引了十二万网民提问、建言。此外,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提出的问题有几十万条。对此,文章形容互联网为“民意直达高层直通车”,又说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景象。

  文章继称,在中国,网络政治还是新事物,对官员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中共中央对此极为重视。据说,今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就互联网与文化建设问题举行专题学习,期间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各级官员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

  文章也呼吁中共官员要主动顺应互联网这个历史潮流,要把“网络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式,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章表示,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增加透明度,直面群众;“网络政治”的特点之一,是民众与领导者直接公开地互动。文章批评,“我们有些官员不习惯于面对面地同公众讨论问题,这是民主意识不强的表现”。

  不过,文章也表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网络政治”的同时,也要防止不良信息传播,防止不文明行为的消极影响,尤其是防范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破坏。

从听官说到听民说 中宣部刊物称赞电子民主

【网讯】隶属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半月谈》日前发表文章,赞扬官员开博彰显“电子民主”。文章引述学者的话说,官员开博倾听民意,与民交流,从“听领导说”走向“听百姓说”,这一态度转变,本身就体现出官员“公仆意识”的增强,可谓是一种民主新气象。

  文章开篇介绍了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开博经历。文章说,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5月22日召开之际,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他的私人博客“医生哥波子”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何打造一个诚实的政府》。两天后,这篇文章被挂上了人民网强国博客的头条,引来了更广泛的关注。

  文章说,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廖新波曾在博客上直陈自己对医疗制度改革与上级相悖的观点,让很多人感到惊异。今年4月12日,“搜药网”首席执行官郭亚洲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毫不掩饰他对廖新波这样“出位”官员前途的担忧,但在结尾处,他写道:“一个政府能够容纳他这样的一位官员,则显示出政府的开放与民主。因此,我们都无须庸人自扰了。”

  文章进而指出,官员“开博”的越来越多。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副市长王树清、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山西省吕梁市副市长成锡锋、辽宁省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河南省郑州市物价局局长陈军安等不少政府官员都加入了“开博”行列。

  对于“官员‘开博触网’之后会给自身、给政府机构、给政治气象带来些什么影响”的问题,文章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郑永廷的话说,政府官员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主动“触网”倾听民意,与民交流,从“听领导说”走向“听百姓说”,这一态度转变,本身就体现出官员“公仆意识”的增强,可谓是一种民主新气象。

  文章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我国公民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有了明显增强。他们对政治和政府的关注,已不仅仅限于对有关政策的了解,更要求有表达自己意见、与执政者交流的机会。官员认识到这样的发展趋势,给民众更多平等的机会,尤其是抒发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文明的进步。

  网络是一种互动性最强、也最难掌控的媒体。可以说,“草根”和“民本”是这个网络时代的两大精神原则。因此,政府的声音、官员的声音,在网络上总是稍显微弱。“开博”可算是政府官员主动出击,争取占领网络正面舆论阵地、树立官员良好形象的一种有益尝试。

  专家指出,网上舆论有着无可比拟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而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一样,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在这个空间里,如果只有“民声”而没有“官声”,显然是一种失衡的状态。官员应该勇敢面对、主动引导,让民众了解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争取民众的支持或体谅。

中国软实力赢得人心 用魅力攻势挑战美国?

  当美国人感叹自己的国际形象滑坡时,中国人正在运用“软实力”发起“魅力攻势”,在发展中国家赢得人心。有人借此找到了“中国文化威胁论”的新依据,忧虑中国抵消美国的影响力;有人则认为,与其担忧中国“软实力”壮大挑战美国,不如反思美国自己外交政策之不足,重振美国的国际形象。

  美国《侨报》8日刊文称,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约舒亚·科兰兹克最近出版的新书《魅力攻势——中国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Charm Offensive)在美国学术圈引起不小反响。该书在美国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中国“软实力”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策略,提醒美国正视中国影响力上升的现实。

  该书论述了中国10多年来利用文化、投资、学术、外援和公共外交等软实力,化解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国力增强的疑虑。“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明显改变了它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形象,使它在国际舞台上更积极活跃,更有建设性,很多国家现在甚至更喜欢中国,而非美国。”科兰兹克如是说。

  科兰兹克日前在此间的新书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的外交手法变得“更加老练”(sophisticated);更加强调人与人交往的公共外交;以前中国外交官通常谨言慎行,而现在更有技巧,更善于与媒体打交道,中国驻泰国大使就曾用英语接受CNN王牌拉里·金的专访;中国在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资助东南亚国家的学校开设汉语课程;留学中国的外国学生达12万,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年轻高官在中国留学过。

  文章认为,“魅力外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科兰兹克认为,这从全球范围内中国语言文化热不断升温;国际民调对中国的观感更加热情;东南亚和非洲媒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东南亚国家不少政府高官为自己有华人血统为荣等现象都可以看得出来。

  对于中国“软实力”崛起,一些美国学者忧心忡忡,担心中国销蚀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加拿大传出情报部门监控“孔子学院”,担心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消息。对此有识之士指出,在好莱坞、麦当劳文化在全球大行其道,美国文化产品大举进军中国的时候,中国在海外推广传统文化,开展公共外交刚起步,竟引起大惊小怪,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在作祟。

  上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与中国的经济、军事“硬实力”还无法与美国相比一样,中国的“软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没有好莱坞式的文化产业,大学也无法与美国媲美,没有足够的NGO来产生美国式的“软力量”。当然,美国在国际民调中的形象恶化,在东亚峰会的缺席,确实给美国亮起了警示灯。

  科兰兹克认为,中国确实从美国国际形象低迷中获益,但中国并非有意借机实施抵消美国影响力的政策。美国外交注意力仍放在中东、伊拉克,而中国忙于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以贸易合作绕过南海归属等有争议的安全问题;中国领导人频频访问非洲,而布什第二任就没有踏上非洲土地。

  报道称,科兰兹克指出,中国“软实力”壮大在某些方面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没有必要试图处处平衡中国的“软实力”。不过,包括科兰兹克在内的许多美国学者认为,中国奉行“不干预”政策,与美国把援助与民主自由挂钩的“华盛顿共识”截然不同;“北京共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但在西方国家则引起戒心和不满。(文/余东晖)

胡布会见缝插针 胡锦涛提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月8日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会后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预期十五分钟的见面持续了半个小时。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台湾问题等许多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

  当胡锦涛与布什会面时,问及对方近期胃部不适的情况。胡锦涛与布什会面,甫一坐下,布什“嘘……”的喘一口大气,貌甚痛苦。胡锦涛随即问道:“听说你胃部不适?”“我痛了四个小时。”布什答,“但现在已好好多了。”

  在这次会晤,胡锦涛积极评价中美关系取得的新进展和两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开展的广泛合作。他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保持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共同努力,确保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胡锦涛就发展中美关系谈了五点意见:

  一、继续培育战略互信,客观公正地看待对方发展,正确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继续加强交流对话,增进信任、扩大共识、促进合作。

  二、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共同战略利益。

  三、精心维护经贸合作大局,全面、客观地看待中美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以及商贸、经济和科技联委会等机制的作用,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四、拓展能源、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加强能源战略对话和双边气候变化磋商,继续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五、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深化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布什表示,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是妥善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的主要方式,应该继续下去。

  布什强调,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美方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的行动。

  布什感谢中国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所作的努力,对中方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表示赞赏。

换届选举渐入尾声 四大直辖市维护中央权威

  随着中共十七大的日益临近,从去年9月份开始的中共省级党委换届也渐入尾声。日前,备受瞩目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已顺利完成换届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

  《南方人物周刊》刊文称,四大直辖市最先完成换届的是北京市,65岁的刘淇当选为北京市委书记,开始他的第二个任期。两位副书记,一位是2003年“非典”时期从海南调来的“危机市长”王岐山,另一位是3月底刚从上海市委副书记任上调来的王安顺。外界认为,北京的人事格局保持稳定将有利于明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在下一个任期内,刘淇面临的将是如何顺利举办奥运会并借此促进北京经济的腾飞。

  而上海新任市委书记习近平则面临着2010年的世博会,长三角整合与发展的问题。他在党代会报告中称:“未来五年,对实现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蓝图至关重要”。有评论称,这预示着上海要从“独舞”向“领舞”转变,重返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央。今年3月,习近平从浙江省委书记任上调往上海之时,即有观察家解读习的任命是中央整体通盘考虑的结果,由长三角的官员来主政上海,有利于长三角的一体化和区域整合。

  前不久,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六名教授提出设立长三角经济特别行政区的构想,以加快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国家发改委婉拒了这一建议,称统一行政区域不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唯一选项。这位官员并不赞同“从经济指标看长三角全面超越珠三角”的说法,他认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互有长短,究竟是谁超过谁不能轻易下结论。”

  习近平5月28日下午带着上海新一届市委班子与境内外的记者见面,在简短的演讲中,他说刚闭幕的中共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得非常成功。“可以说是一次团结奋进、民主和谐的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振奋人心的大会。”这意味着在上海两个月的时间里,习近平已经成功地带领上海走出了社保案的阴影。去年的社保基金案曾经引发了沪上官场的大地震,原市委书记陈良宇亦牵涉其中。

  天津在四大直辖市中最晚完成换届,新任市委书记张高丽是今年3月份刚从山东省委书记任上调来的。6月2日,在当选感言中,他表示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这一席话迅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三老”这一提法始于1962年,完整的表述是“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一被官方总结为“三老四严”的精神源自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

  在党代会结束之后,张高丽即率领市委和市纪委成员参观位于天津的周邓纪念馆。在那里,他缅怀了周恩来和邓颖超这两位已故的中共元老。

  相比之下,直辖十年的重庆在实力上尚无法与三大直辖市相比,由于城乡二元明显,农村人口较多,被戏称为“小马拉大车”。但在5月27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市委书记汪洋和两位副书记以及11名市委常委宣称,“我们13个人将紧密团结在一起,有信心率领3100万重庆人民雄起。”

  6月1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在国际版刊登文章说,重庆已经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都市,但在未来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里,更大的追求会刺激重庆设法跟上海、北京争夺“全国最大的城市”的头衔。文章用“巨人般的”、“水泥森林”、“一千二百万人口”这样的词句来描述重庆,并认为它将是中国未来都市的范本。

维护中央权威

  新任的市委书记们除了誓言发展之外,在他们的就职感言中,还有一个共同点,即纷纷表态要维护中央权威。

  5月22日,在新一届北京市委第一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刘淇提出了5点要求,第二条即“顾全大局,搞好团结”:“领导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都要顾全大局、维护团结,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保持中央政令畅通。”

  5月28日,在与境内外媒体的见面会上,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表示,“我们要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的政策在上海的畅通。”

  同日,在重庆市委书记汪洋主持的三届市委第一次常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委常委会作风建设的十条规定》。其中一条规定为“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四个服从’,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

6月3日,张高丽在当选天津市委书记后,做出了“三个凡是”承诺:凡是中央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凡是中央提倡做的,带头去做;凡是人民群众要求做的,努力做好。

  和四个直辖市同期换届的中国经济大省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也表示,“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维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并称“有决心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努力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

  2005年,以敢讲真话着称的中国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称,“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像解决困难学生助学贷款的事情,下边根本就不听嘛,连这样的政策都不执行,还说别的吗﹖”

  犹如投入水面的石子,张保庆的话引起全国震动。在次年春的两会上,“政令不出中南海”成为备受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一位政协委员甚至当面向总理温家宝念了一段民间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

  第二天,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提出执行力的问题,称“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而在2006年,中央出台了多项措施来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其中包括把土地、环保问题纳入中央政府的垂直管理之下,以制约部分地方政府侵占耕地和牺牲环境的畸形发展。

四级党委齐换届

  和过去的换届相比,这次换届是在中共省市县乡四级党委皆换届的大背景下,涉及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从去年年初即陆续开始,预计到6月底将全部结束,被媒体描述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大换班”。

  换届的筹备工作早在两年前即已展开,2004年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称要“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

  这在换届中体现最明显的是各级党委副书记的减少。最先开始换届的乡县市都把副书记职数严格限制为两人,一人出任政府首长,一人专司党务。此后,这种“一正二副”的模式向上推到了省一级。除西藏新疆等少数地区外,已经完成换届的20多个省市区都只设置了两名党委副书记,四个直辖市亦无例外。

  中央为此做出了许多调整,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纪委书记。过去一般由副书记来出任纪委书记,宣示执政党的反腐决心,而2006年新任命的十几位省级纪委书记全部担任同级常委。关注腐败的学者并没有认为此举不妥,清华大学研究腐败的任建明教授称,“如果纪委能够有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力,即使是党委委员担任纪委书记也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

  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四大直辖市的纪委书记,皆由中央“空降”:北京市纪委书记马志鹏原为中央纪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书记;天津市纪委书记臧献甫原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上海市纪委书记沈德咏原为中纪委常委;重庆市纪委书记徐敬业原为中央纪委驻商务部纪检组组长。

  由于副书记的人数得到了明显减少,党建学者为此举叫好,他们认为之前副书记过多,导致了书记办公会取代了常委会的部分职能,而这“严格说来,并不符合党章”。

  而领导职数的减少必然带来相应官员的减少,除了年龄到线须退休的官员外,某些在职官员可能还要面临转岗的问题。有学者估计,省市县乡四级官员中将有近10万人退下来。

  中纪委和中组部也在努力遏制换届时出现的“不良风气”,比如那些“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的现象。今年1月底,中组部通报了一批违反换届工作纪律的官员,查处了121起违规违纪案件,192名相关官员受到处理,还纠正了613名违规任用的官员。

  4月份,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宁夏提出了一个官员选拔标准: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文/李霖歌)

胡锦涛在出生地江苏全票当选十七大代表

【网讯】中国共产党江苏省代表会议6月6日至7日在南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全票当选为十七大代表。与会的847名代表以直接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江苏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在报经中央审批同意后,他们将代表江苏415万名党员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继官方公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家乡江西当选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当选十七大代表后,胡锦涛在江苏当选十七大代表。

  温家宝家乡是天津,又在甘肃工作过,被安排在毫无渊源的四川当选党代表。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已经在北京当选党代表,另一位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则将在广东当选党代表。

  胡锦涛祖籍安徽绩溪,出生在江苏泰州,并在泰州读小学、中学,直到1959年考上清华大学才离开泰州。胡锦涛后来历任水电部机关党总支副书记、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贵州省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1992年起进入中央政治局,2003年3月任中国国家主席。2007年6月在出生地江苏当选十七大代表。

  《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会上作了讲话,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李源潮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省党代会确定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任务,突出科学发展、突出和谐建设、突出改善民生,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保持了政通人和的好局面。现在,离党的十七大召开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做好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迎接党的十七大、深入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作为中心任务,更好地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齐心协力共建新江苏、同心同德喜迎十七大的良好氛围。

  李源潮指出,要全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更加自觉地落实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加快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基层。要继续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下真功夫,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加快自主创新技术产业化步伐。要狠下决心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加强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用更严格的标准和更严厉的措施整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坚决完成国务院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紧实施“新农村十大工程”,切实办好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要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层次上统筹推进全省区域共同发展,协调推进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沿海“四大产业带”建设,科学推进沿海开发开放。

  李源潮指出,要巩固发展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认真办好今年我省确定的关系民生的十件实事,着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兑现省党代会提出的“三有四保”承诺。要妥善处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矛盾,尤其要照顾弱势和困难群体的利益。要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把江苏建设成为犯罪分子的高风险区、高代价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区、放心区。要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发生。

  李源潮指出,要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根据我省四级党委换届后的新形势新情况,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忧患意识、节俭意识,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进科学发展上,用在全心全意为民谋利上。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建立健全具体配套的“党员经常受教育、组织持续有加强、群众长久得利益、发展不断出成果”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党员干部清廉自守、勤政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李源潮指出,要进一步营造心齐气顺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扎实做好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的工作,进一步统一全省党员干部的认识,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在全省广泛开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新闻传媒包括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弘扬社会正气,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

首都机场集团董事长李培英双规 曾注资华控

【网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培英6月3日被双规。其弟以及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控)的两位副总李中强和王磊也被调查。知情人士称,李培英和华控前掌门人、常务副总裁王政关系密切。去年11月2日,王政因涉上海社保案被刑事拘留,华控受到很大影响,面临重组。在危机关头,首都机场出手收购华闻传媒(深交所代码:000793)。

  财经杂志报道,注册资金达50亿元、总资产538亿元的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有中国机场公司“航母”之称,是中国首家跨地区机场集团公司。李培英曾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年1月离开总经理一职。

  王政被刑拘两周后即达成协议:首都机场集团斥资11.2亿元收购华闻传媒3亿股,与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收购包括两部分,首都机场集团以每股3.2元的价格从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手中收购2.52亿股,总价8.08亿元;其余4764万股则从二级市场购买,收购价不高于6.5元。在该协议下,首都机场集团将旗下首都机场广告有限公司及其它媒体资产注入华闻传媒。

  知情人士称,华闻传媒是华控重组的关键一步。华控曾经对华闻传媒的流通股高度控盘,所以存在二级市场如何退出的问题。首都机场还曾考虑收购传媒资产之后,进而重组华控,由此进入金融、房地产行业,但此后进展似乎不大。

  今年1月26日,民航总局宣布人事调整,57岁的李培英不再担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只担任董事长一职,首都机场与华控的重组也随之告终。3月15日,人民日报社将华控75%的股权以总计11亿元转让给香港红筹公司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

  据悉,李培英被双规与将首都机场的资金委托给华控有关,同被调查的华控副总李中强即分管资金运作。另有说法称,部分资金实际投向李培英之弟所在的高尔夫俱乐部。

  李培英曾历任民航北京管理局处长、首都机场副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还曾担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694)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并于2003年底出任首都机场集团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首都机场集团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立于1988 年,是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1999 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组成立北京首都机场集团公司。2002年11月1日,经民航总局批准,以北京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为基础,联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金飞民航经济发展中心、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共同组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这是中国民航系统继成立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和三大航空运输服务保障集团公司后,成立的首家跨区域的机场集团公司。目前,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等均居全国机场业前列,是中国最大的也是最繁忙和最重要的门户机场。

  截止目前,首都机场集团拥有和控制的机场达到29个,参股机场2个。2005年,旅客吞吐量合计达到678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5万吨,飞机起降66.72万架次。

  首都机场集团持有在香港上市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694)61.29%的股权。

  截止2005 年底,首都机场集团注册资本50亿元,总资产538.72亿元,净资产168.95 亿元。2005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1亿元,利润总额10.69亿元。

  目前,在金融领域,首都机场集团控股海南金元证券,在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持有50%的股份(准备退出),此外还拥有首都机场担保有限公司和首都机场财务等的股权。

  2006年6月9日,首都机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注册资本10亿元,将开发与机场主业相关联的地产项目。

天津政协主席自杀身亡 正因经济问题受调查

【网讯】中国官方新华社6月8日晚上11点发稿称,6月4日发现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见图)死亡。经检验鉴定,确定宋平顺系自杀身亡。有关部门收到过对宋平顺问题的反映,现已着手进行调查了解。六十二岁的宋平顺长期掌控天津政法系统。他是三十多年来首位自杀的正部级高官。官方称宋平顺是因经济问题在接受中纪委调查期间自杀身亡。

  香港《日报》报道,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8日上午会晤香港特首曾荫权时,听到香港记者追问有关宋平顺自杀的消息,脸色一沉,不愿回应。不过,据香港凤凰卫视报道,张高丽8日下午在天津市领导干部会议上通报事件,称宋平顺因经济问题在接受中纪委调查期间自杀身亡。

  宋平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6月3日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市委4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贯彻刚刚闭幕的天津市委第九届党代会精神。本应参加会议的宋平顺请假,并派政协其他领导参加会议。晚上9时,市委接到工作人员报告,称宋在办公室死亡。市委立即向中央报告。接报后,公安部刑侦司立即派员来天津现场勘查,确定宋自杀身亡。

  现在官方还在调查宋平顺是不是畏罪自杀,若是畏罪自杀,他将是自十二年前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王宝森之后,大陆畏罪自杀的最高级官员。 至于宋平顺自杀的形式,据说是他服药后自缢身亡。也有报道称,宋平顺是在天津市政协办公楼堕楼身亡的。

  消息来源透露,宋平顺的问题主要是他早年主政天津市公安和政法系统时,涉嫌收受商贾贿赂以及利用职权为家人亲属谋私利。中纪委接到举报,日前派员到天津调查。6月4日傍晚,中纪委调查组官员约谈宋两小时,希望他“说清楚”。不料中纪委人员走后不久,宋即被发现在政协办公大楼内身亡。

  张高丽说,目前掌握宋平顺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职权为港商谋取利益;二是包养情妇,并生有一子。张高丽称,宋平顺自杀完全是他个人行为。至于当前社会上传说天津市其他领导的问题是没有根据的。

  宋平顺自杀身亡事件震撼天津政坛。中纪委已增派官员到天津调查,而天津市党政当局也紧急开会应对。据天津政协网8日报道,在市政协在6月6日举行政协党员会议,而在7日召开的市政协第24次常委会议中,现任11名副主席只有5人出席,分别是卢金发、叶厚荣、周绍熹、曹秀荣、王家瑜,另外秘书长陈福顺亦有与会,但另外6名副主席王文华、姚建铨、赵克正、 蔡世彦、朱坦、 陆锡蕾则未见出席。

  天津多个官方网站8日在显著位置,刊出《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决定要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绝不利用职权谋取任何私利,绝不利用职权为家属、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好处”。

  宋平顺是三十多年来中国自杀最高级别的官员之一。他出生于河北,长期在天津工作,在天津市政法系统有深厚的影响,历任天津市公安局一处副科长、副处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1990年担任天津市副市长,后来担任市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书记。

  中央不久前调原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主政天津。去年开始,中央对天津官场进行整顿;中纪委在对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执行“双规”五个月后,于去年11月底正式公布李宝金“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指李宝金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数百万元及生活腐化,宣布开除其党籍及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随着李宝金落马,天津政坛受到震动。据称,李宝金跟宋平顺关系密切,两人在天津市政法系统同期共事长达40年之久。李宝金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后不久,宋平顺也开始接受调查。宋的自杀消息传出后,外界推测其很可能是“畏罪自杀”。

  但也有消息人士称,宋平顺与落马的李宝金关系并不密切,反而现任天津市公安局长武长顺是其亲信。《日报》8日致电天津公安局查询武长顺动向,该局不愿回应。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四川绵阳市涪城区社保中心办公室主任周建明4月19日在双规期间逃离监视跳楼自杀。就在周建明的死亡风波尚未平息时,直接负责周案的绵阳市纪委检查二室主任﹑市纠风办主任唐旭也跳楼自杀,自杀案发生后,绵阳官方一直没有公布自杀原因和案情。但据悉另有八官员随后被纪委双规调查。

宋平顺简历:

  宋平顺生于1945年7月,河北深泽人,1983年起,先后任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党委常委、副书记、局长、党委书记。1990至1993年,任天津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武警天津市总队第一政委。1998年5月起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2003年1月22日在政协天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市政协主席。

  宋平顺刚在2007年6月2日结束的天津市九届党代会上,再次当选为市委委员。

哥斯达黎加:与中国建交将促进哥国经济发展

【网讯】哥斯达黎加外贸部长马尔科·比尼西奥·鲁伊斯8日对媒体表示,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将极大深化哥斯达黎加与亚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促进哥经济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鲁伊斯说,哥中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后,两国外贸部门可以直接磋商,互建贸易代表机构,这必将有力推动哥斯达黎加国际贸易的发展。

  鲁伊斯表示,哥斯达黎加政府准备尽快与中国展开有关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将加强两国在贸易投资方面的合作。

  哥斯达黎加外贸促进局局长苏尼加近日也表示,从2006年开始,哥政府已开始研究中国市场,着手进行一系列旨在加强两国经贸关系的合作交流活动。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合作,于今年8月在圣何塞举办中国商品展销会。这次展销会将是一个展示中国商品的重要窗口,也是两国企业界人士进行交流、发展未来贸易合作关系的最佳平台。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同哥斯达黎加外交部长斯塔诺1日在北京代表各自政府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决定两国自签署建交公报之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双方于北京时间7日正式宣布了两国政府的这一决定。

党委减副职 政府也应削减副职领导

  广东、重庆、青海、北京、上海等省市新一届党委委员已顺利产生,各省份的党委换届也将在下月全部结束。综观此次省级党委换届,包括更早前的乡、县、市党委换届,最醒目的亮点就是党委副职大幅削减。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党委实行较特殊的“一正四副”模式外,其他省份的党委一概确立了崭新的“一正二副”架构,相比于换届前,党委副职少了一半还多。

  《南方周末》分析文章说,如此大力度的党委副职“瘦身”,可谓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所未有。不仅一洗副书记过多带来的职能重叠、效率低下的弊端,提高了党委决策的科学性,无疑还透露出中央高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智慧。这样的好事,舆论当然为之振奋。

  那么,好事能否推而广之,惠及政府系统呢?

  毋庸讳言,与“瘦身”前的党委一样,目前政府系统也存在副职领导职位较多的问题。一个县市乃至一个乡镇,正职之外配备七八个乃至十几个副职的现象,并不罕见。前中组部部长张全景称之为“官多为患”,说是“古今中外没有过”。

  官多的“患”显而易见。从管理学上看,副职一多,就会破坏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本应有的“金字塔”结构,变成不科学的长方形甚至倒金字塔形,制约执行层的工作冲劲,下属部门甚至会无所适从。从实践中看,副职过多也容易带来其他几“多”:职责交叉重叠多,班子内耗多,会议多,文件多,请示报告多,大大抬高行政成本。可以说,如果副职数越过了一个科学的“度”,则人越多,力量越小。

  关于“官多为患”,邓小平早在1980年就深刻指出,“副职过多,效率难以提高,容易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他主导了随后的政府机构改革。1982年的机构改革前,国务院工作机构的副职达到顶峰,有些部的副部长多达17个,而其下属局才二十几个。经过改革,副总理职数从13个下降到2个,副部级职数也减少了很多。而且,1982年的机构改革成果也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当年修订的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同年通过的国务院组织法还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设部长1人,副部长2至4人。各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至4人,委员5至10人。”那一轮机构改革中,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副职均得以大幅削减。

  可是,要延续精简的成果却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行政管理学中的“帕金森定律”说的就是这点———政府机构有自我膨胀的内在本性和趋势,通过事权的扩大,政府官员总是要成倍地增加其下属,其结果是政府组织的扩张。从中国现实来看,数十年来厉行自上而下的经济体制改革,面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轨,政府职责随之倍增,机构乃至副职逐渐增加也就难以完全避免。

  好在副职过多的弊端正重新被上下体认。当下进行的四级党委“减副”就开了一个好头,为政府系统的“减副”做出了表率。而去年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也明确了“公务员任职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目前各级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从精简的原则出发,依法削减副职领导职位。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解决“减副”这样的人事难题绝非一蹴而就,但无论怎么难,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终归是本届政府奉行的理念,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远的将来,特别是明年的各级政府换届之时,政府系统副职职数能够大幅削减。(文/郭光东)

专案组成员曝郑筱萸案细节:八家企业涉案

【网讯】日前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一审被判死刑,郑筱萸案终于暂告段落。据“郑筱萸案专案组”的一名成员透露,由于案件涉及部级官员,此案乃由最高检察院负责直接侦办。据了解,整个侦查过程经历了近四个月的封闭式管理,纪律严格。经过四个月的侦查,专案组锁定了八家药企,而其中大部分企业是东北地区。

  最高检直接侦查四个月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过去几个月中,围绕郑筱萸案,各家媒体发表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在上述专案组成员看来,一些媒体的报道夸大了事实。但他认为,媒体的监督,将对打击腐败,增加政府透明度起到重要作用。他表示,由于案件涉及部级官员,此案乃由最高检察院负责直接侦办,今年1月开始,最高检察院从全国各地方检察院认真挑选了十来个精干的侦查人员,组成了强大的侦查队伍。

  除此之外,最高检察院反贪总局、反渎总局都有人员加入,包括反贪总局的局长、反渎总局副局长以及中纪委驻国家药监局的新任纪检组组长曲淑辉等,还有从中纪委、监察部抽调的人员,由监察部副部长亲任专案组组长。除去协助侦查的工作人员,整个专案组成员队伍亦达20多人。

  目前,专案组部分成员已经陆续回到各自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据了解,整个侦查过程经历了近四个月的封闭式管理,纪律严格。

  为了弄清每一笔财物的来源和事实,专案组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了调查,尤其是东北和华东、华南。东北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都有涉及,华东集中在浙江与上海,华南集中在海南与广东。

  最初,郑筱萸被押至海南,审讯了近一个月,专案组就驻扎在海南的一个度假村中。

  从今年1月开始,最高检察院开始直接侦办此案,到5月16日,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经过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从开庭到审判,用了13天,“这说明,对于郑筱萸的犯罪事实已经查得很清楚了。”上述专案组成员说。

  通过家人的“商业贿赂”

  经过四个月的侦查,专案组锁定了八家药企。专案组人士说,侦查中,有主动交代的,也有大费周折的,不过总的来说还比较顺利,加上郑筱萸本人的认罪态度较好,时间并没有拉得很长。

  目前,十天的上诉期已近,郑筱萸的代理律师也公开表示,已经接受委托提起上诉。据了解,郑筱萸对“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判决提出异议,要求将个人合法财产与非法所得财产分开。

  

  据了解,康力元等八家涉案企业的行贿行为中,大多数都是直接与郑筱萸的妻子刘耐雪和儿子郑海榕发生交易。

  在涉案企业中,最大的单笔行贿价值过百万元。行贿价值总额最大一项指控,是关于郑筱萸对浙江某药企的受贿指控。

  知情人士透露,该企业老总李某与郑筱萸的妻子刘耐雪和儿子郑海榕相当熟,行贿包括房产、企业股份和顾问费、轿车,财物总价值达290万元左右。

  该浙江企业以医疗器械为主业,涉及领域很广,拥有资产数亿元,并且建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输注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上述知情人士称,刘耐雪在浙江这家医药公司担任了10年的顾问,还持有该公司下属某医疗器械公司的股份。该公司还曾赠与郑海榕北京的一处房产以及一辆奥迪轿车。

  浙江一家医药上市公司也主动交代了刘耐雪索贿的事情。

  此外,从上世纪末开始,有不少外资企业委托刘耐雪作为中国区首席代表。

  海南两家涉案药企康力元与普利制药,实际上也是来自浙江。郑筱萸还在民生制药厂工作时,海南普利老总范某就已经与之相当熟。已查实的海南普利行贿财物金额并不是很大。

  知情人士还透露,康力元在杭州赠与了郑筱萸及其家人一套房产,该房产的产权证并没有完全办好。该房产在郑筱萸的儿媳妇名下,但是其儿媳称对此房产并不知情。

  海南省药监局透露,目前,海南康力元和普利制药仍然处于停产状态,收回的GMP证书也并没有重新通过。

  东北“重灾区”

  专案调查组去的最频繁的省份是吉林。

  东北被称为此次药监风暴中除浙江之外的一个重灾区,这与“地标升国标”过程中所形成的东北利益圈分不开。

  吉林威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林威威”)是东北最典型的涉案企业,涉案金额也颇大(见本报4月10日报道《郑筱萸腐败路线图》)。

  此外,还有一家辽宁沈阳的制药企业,两家企业都是涉及“地标转国标”过程中因为换发批文而大量行贿。

  建国后,大多数药品执行的是地方标准。1998年国家药监局成立后,“地标”升“国标”开始了。这是国家药监局全国统一进行的地方标准药品专项整治,整顿1996年以前各省市自行批准的地方标准的药品,对于质量、疗效不确切的或副作用较大的药品有的进行淘汰;对于疗效确切、质量可控的药品由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进一步加强药品全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当时,一个“辽(宁)药准字”的药品,生产企业如果能最先变成“国药准字”,其他省相同品种的批号都将被注销,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药品市场,却也引发了企业间相互争夺。

  在文号换发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滋生了腐败。吉林省药监局副局长余庆祥、辽宁省药监局局长张树森先后落马。吉林威威的老总魏涛,在两年时间内就拿到了200多个批文,但是他却并没有用这些批文老老实实生产合格的药品。

  据新华社报道,法庭宣判书显示,郑筱萸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经后来抽查发现,包括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虚假申报材料获得了药品生产文号的换发,其中有6种药品竟然是假药。

  在去年国家药监局查处的假药中,相当一部分出自东北。在这次郑筱萸案公布的假药中,吉林威威占了多数。从2004年开始,不断有假药和非法广告被查出。例如九阳雄根、速威七鞭回春乐胶囊、至宝三鞭胶囊、甲砜霉素胶囊等都是吉林威威生产的假药。

  而在2004年,上海市药监局公布的不合格广告名单中,吉林威威也是榜上有名。

  吉林威威也曾经是吉林梅河地区的纳税大户。吉林威威的一位老员工陈某说,吉林威威曾经非常红火,尤其是在两三年之前。“公司目前已经全面停产一年了,公司员工都走了。”陈某也已经离职。

  吉林省另一家资产总额上十亿元的大型医药公司也涉及其中。该企业用一些不正当手段,例如女性公关人员,通过郑筱萸和曹文庄,成功地获得了不少批号。

  据国家药监局一位退休官员介绍,该企业的一名公关人员曾为了通过一项审批,在郑筱萸的办公室下跪求“号”。

  此外,一家外企设在大连的制药公司亦涉案,虽然该公司并未出现在8家企业的名单中,但是知情人士透露,专案组对该企业问题调查了很长时间。

  该外企是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下属企业,被查出的行贿金额巨大。但是,目前看来,此案并未对该外企造成很大的影响。

政治集中与财政分权结合创造增长动力

  中国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为什么这样运行?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增长?不只是记者们对中国经济的成功充满好奇,经济学家也在着力去理解和解释中国经济的成功。一些研究者关注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增长中扮演的角色;一些人则进行增长核算以追寻增长的源泉;还有一些人进一步去观察推动经济增长背后的政府角色。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则表示特别看重增长中的政策、策略以及政治治理的演进,因为它巧妙地利用了中国政治的现有体制。

  另类的增长模式

  《财经时报》刊登张军的文章说,过去20年,东亚高速的经济增长被广泛认为是投资——储蓄型的。中国的投资率在过去30年上升很快,从1980年的20%上升至2003年的47%,高于日本及美国在高增长阶段时的投资率,也远高于香港和台湾,与新加坡、韩国相当。

  不过,与韩国和新加坡不同的是,中国的全要素增长率增长相对更好一些,对GDP的增长达到了约三分之一的贡献率。中国高投资率是由高的国民储蓄所融资的,但不同于其他东亚国家的是,在过去10年,中国有高得多的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

  但中国较高的投资率,又不能简单地用高国民储蓄率来解释。事实上,许多发展中经济经历的是缺乏投资的痛苦,尽管储蓄率并不低。例如,印度比中国的投资率低得多并导致了工业化进程的缓慢。一些享受高储蓄率的国家,储蓄能否转化为投资仍然是个大问题。

  经济学家一直相信,保护私有产权是保证储蓄转化成投资的关键。但按照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没有演进到政治学中所强调的民主联邦的政治框架。中国经验展示的,是另一种保持和推动市场开放的承诺与执行机制,并逐步获得了更有效的对经济增长的激励与治理。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印度外交部的高级官员Rajiv Sikri曾在一次会议上总结了印度经济成功的特征。他说:“首先,印度经济是在民主、联邦框架内增长的,这使增长的共识难以形成;其次,私人部门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第三,经济发展的源泉来自国内,而不是外商直接投资。”

  这番话事实上刻画了中国和印度驱动经济增长的不同制度背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确定了高速经济增长的目标并在政治体制内自上而下地实施。为了完成增长目标,党和政府不得不小心地寻找推动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协调机制。

  协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引入了向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但是这样的 “财政联邦主义”,是在垂直的政治集中体制内实行的。这保障了地方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力。这种政治集中与财政分权的结合创造了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内置动力——地方官员对仕途的追求是通过增长目标而实现的。

  许多研究发现,在其他发展中经济和转型经济那里,政府支出占GDP的比率通常与GDP增长率负相关,而中国则把政府的规模与刺激增长的目标联系在了一起——结果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与GDP增长呈现出正向的关系。

  在印度,政治与经济也分不开。印度政府常常要去保护而不是去改革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另外,印度经济的工业化和结构变化比中国慢得多。

  加州伯克利大学的Pranab Bardhan教授解释了原因:中国和印度都有经济上的分权,但是分权本质却不同。在印度,地方层面采用正规的选举形式,但地方政府仍很少获得实际的管理权力和对财政收入的分享。因此,村里或地区的官员经常截留上级的资助项目;在许多联邦,上级分配的针对穷人的资源因地方势力和官僚共谋常常被转到了非目标群体。

  而中国则不同,地方的党委和政府有着实际的权力并拥有地方的收入来源,这促使他们在本地经济发展中起主导角色。而印度本地商业的发展通常根本不是地方政府的议题。

  未完成的改革

  尽管经济和政治制度与主流的西方经济理论不相符,中国经济却仍然运行得十分出色,这成为了一个谜。

  主流经济学家强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应当快速完成,不能演进,除非完善的私人产权制度已经确立,否则企业并不会对市场信号做出令人满意的反应。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几乎所有重要领域都不存在对私有财产权透明的立法保护,价格改革同样糟糕,直到1990年,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仍不超过一半。

  在这样混合的经济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仍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中国没有复制任何模式,中国在进行渐进式改革之初就确定了增长目标,改革并没有替换原有的制度,而是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一些修正。

  笔者想强调的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增长依赖了原来的政治资产,却成功实现了政治制度和政府治理的转型。

  解释中国30年来的高增长,关键是要弄明白中国的政治和政府治理为什么会服务于增长的目标。财政分权、向上负责的政治,这勾勒出了中国政治制度转型的基本特征,这把公司治理模式引入了公共行政管理体制中。与印度联邦体制相比,这更容易诱导出经济的增长。

  不过,这样的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带有相应的政治色彩。比如,经济增长与官员的仕途高度关联;增长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多发生在城市而不是农村;增长的空间是靠不断的土地批租来实现,不断与城市百姓和农民发生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上的利害冲突等等。换句话说,高速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日益增长的社会成本,这些成本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越来越显著。

  中国无疑面临很多挑战:转型体制如何对社会多元的利益做出有效反应?在增长目标不再被社会一致接受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增长的动力?中国正处于实施经济增长目标与转向更多的分配政策的十字路口,正在进入一个由经济增长而导致的更深层面的制度变迁的过程。

  可以预料的是,中国会在界定和保护私人产权方面加快制度变革,会宽容和加快发展非政府组织和社会部门来治理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成功经济里面的经验和制度必然需要更多地借鉴和学习,这要求中国有更大程度的开放。

中国食品药品问题频发源于拜金主义

  含中国产有毒原料的宠物食品及止咳糖浆在世界各国接连不断地引发事故,美国政府要求各地政府进行监查,并提醒消费者不要使用中国产牙膏,诸如此类食品领域的“中国威胁论”陡然升级。为避开这一波强势压力,中国政府开始积极采取加强监督管理等相应措施。然而问题的根本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改革开放路线下高涨的拜金主义风潮导致制造商道德沦丧、官商勾结等地方政府的内部腐败也难辞其咎,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些情况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日本共同社分析文章说,前不久中国曾流传过一个小笑话:“有一个农民,种的稻不发芽,于是服毒自杀却没死成。夫妻俩喝酒庆祝这次死里逃生,结果却双双丧命”。这个笑话暗示稻种、毒药和酒都是假货。而中国事实上也是假稻种、假农药、假酒泛滥成灾,笑话实在让人笑不出来。

  虽然假货在国外发生问题后迅速引起关注,然而在中国本土,食品或药品引起事故早在几年前便已是家常便饭。随着中国不断国际化,这些问题终于大白于天下。

  在巴拿马止咳糖浆事件发生前的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就食品安全问题请来专家,安排了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可见中国政府的领导班子对该问题具有极强的危机意识。而中国政府之后迅速出台加强出口管理政策的做法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然而,强化管理只能算是对症下药治标不治本。现居东京的食品专家陈惠运(58岁,出生于上海)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在中国不择手段造价牟利的金钱至上主义思想以及内心的颓废。他在其所著的《我的祖国——中国的悲惨真相》一书中也警告称,食品问题引发事故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道德的沦丧。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中国人思想中的儒家等传统价值观遭到破坏。之后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又提出了改革开放路线,中国社会在规则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就匆忙转型为市场经济,导致无秩序的拜金主义风潮滋生,进而使得各种假货泛滥,且遍及食品等各大领域。

  用下脚料猪肉做的肉包子、用从阴沟水中提炼出的油炸的油条、混有头发的假酱油……诸如此类的假货例子可谓举不胜举。

  事后中国有关部门表示,中国政府对这类事件高度重视,已经派出调查小组前去工厂调查。

  在巴拿马约有百人因服用止咳糖浆死亡的问题发生后,负责食品安全等工作的中国国家质检总局5月31日紧急召开记者招待会,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已向购买方说明这是不能用于药品生产的代用甘油,反驳称中国企业对此事并无责任。但事后证明,从中国发货时的包装上标有“甘油”字样,显然标注上存在欺骗。

  陈惠运指出,政府官员的腐败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地方政府与厂商勾结并从中获利导致相关管制措施根本无法彻底贯彻。陈惠运还分析称,以前出口商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而现在检疫部门也和企业勾结,危险商品越来越容易流向海外。

  5月29日,中国原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被判处死刑,其罪名便是滥用新药审批权并收受贿赂。

  2004年,中国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劣质奶粉致12名婴儿死亡的“毒奶粉事件”。中国某位外交官坦言,自己儿子吃的是外国奶粉。有钱人可以买到“安全的食品”,甚至有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高官拥有种植安全食品的专用田。最终,危险食品的最大受害者却是普通老百姓。

河南新郑人大代表涉犯罪 警方至今无法行动

【网讯】价值数千万元的公司资产,被公司法人代表以伪造文件的方式侵占。面对确凿证据,警方立案侦查并准备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但是7个月过去了,警方至今无法行动。原来,这个犯罪嫌疑人是河南省新郑市人大代表,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前,必须经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的许可。而警方称,其递交了两次提请报告,但至今没有得到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的明确许可。

  侵占公司数千万元资产

  《中国青年报》报道,2006年8月,河南省古枣园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大股东谭玉群到工商部门查阅资料时突然发现,在她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她在公司持有的90%的股权,突然变成了10%。价值1000多万元的80%的公司股权,被转移到了公司另一位股东张一的名下。

  股东张一,同时也是公司的法人代表。谭玉群随后调查得知,张一是于2006年7月到工商局办理了股权变更手续,侵占了她的股权。万分震惊的谭玉群随即向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商局提出异议。9月13日,郑州市高新区工商局委托河南检苑司法鉴定中心,对古枣园公司“股东转让出资合同书”和“收付款项证明”两份文件上的“谭玉群”的签名和指印进行鉴定。9月14日,司法鉴定结果显示:该两份文件中“谭玉群”的签名是别人冒签的,指印也是别人假冒的。

  自己的巨额股权被侵占,谭玉群随即又对公司的资产进行调查了解,结果再次吃惊地发现:就在她对张一侵占其股权的事情进行调查和鉴定的2006年9月,张一再次使用伪造文件的方法蒙骗土地管理部门,将属于古枣园公司资产的价值数千万元的三宗土地的使用权,转到了张一开办的河南省枣之礼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下,并办理了新的土地使用证,据为己有。

  警方两次提请 人大两次复函

  经咨询律师,谭玉群首先认为,张一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将谭拥有的80%的公司股权据为己有,侵犯了她的财产权,遂于9月30日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提出了民事诉讼,要求张一归还她的股权。

  同时,谭玉群还认为,张一利用其职务便利,将古枣园公司资产——价值数千万元的土地使用权非法转到其开办的公司名下,已经明显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遂又于10月8日向郑州市公安局报了案。

  10月23日,郑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对张一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侦查,并随后根据掌握的大量证据,准备对张一采取强制措施。因为张一是新郑市人大代表,所以该局依法向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发出《关于提请对犯罪嫌疑人张一采取强制措施的报告》。

  2006年11月13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复函称,新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在听取调查组的汇报后研究决定,“不同意对新郑市二届人大代表张一采取强制措施,建议此案由有管辖权的法院依法裁决”。

  2007年3月27日,郑州市公安局再次向新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许可对犯罪嫌疑人张一采取强制措施。4月10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向郑州市公安局再次发出复函,称:“经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暂时停止张一执行新郑市三届人大代表职务,由你局依法处理。”

  究竟能不能抓

  按照一般的理解,有了这样的复函,公安机关应该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张一采取强制措施了。可是,郑州市公安局收到这个复函已经一个多月了,至今仍没有对张一采取强制措施。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对该局的回复文件中,并没有按照常规,正面许可我局对张一采取强制措施。”郑州市公安局主管经侦工作的副局长张书军说。

  张书军说,由于该案影响大,众多新闻单位一直关注,因此该局办理此案十分认真细致。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30条的规定,并参照人大常委会对类似情况作出的答复,新郑市人大应该直接对该局提请的强制措施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答复。但是新郑市人大先是经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不许可该局的提请,然后又在常委会会议审议之后,不明确许可该局的提请,只是说暂停张一执行人大代表职务,由该局依法处理。该局认为这个答复并不规范,因此至今没有立即采取措施,而在继续研究解决办法。

  对于郑州市公安局的看法,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则有不同的看法。新郑市人大有关负责人称,该委对张一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张一的人大代表职务已被暂停,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郑州市公安局至今不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完全是警方自己的责任。

  这名负责人同时称,关于公安机关提请的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的报告,地方人大常委会应如何答复,全国人大和河南省人大并没有进行细致的规范,因此,常委会这样答复也没有什么问题。

美国作家:中国软势力趁美国外交失误兴起

【网讯】美国作家柯兰奇克5日表示,中国正因美国的外交错误与在世界逐渐不受欢迎而获利,并以广泛的形象塑造工作,用经济、外交、文化等“软势力”增进影响力。

  他建议,美国应认知中国软势力兴起的影响,并重建自己的软势力以保障本身利益,否则,将造成许多国家不愿与美国合作;而中国与美国有许多共同利益,可一起运用软势力发挥影响力。

  中央社报道,他并认为,台湾的国际空间与中国大陆软势力兴起有消长关系;一些改变让台湾的软势力受到破坏,像是台湾在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逐渐移往中国大陆,而台湾政党轮替虽然有利民主发展,但中国国民党长期以来与世界华人组织和领导者已建立关系,相对而言新执政的民主进步党与华人组织和外国领导人关系薄弱。

  柯兰奇克为资深媒体特派员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他的新书“魅力功势:中国软势力如何改变世界”5月底刚于美国出版,他5日在和平基金会举行的新书座谈会中,提到中国软势力兴起的影响。

  同样在5月底,美国国防部刚发布中国军力报告指出中国军力威胁与日俱增;柯兰奇克的新书则认为,中国的威胁不只是在军力的“硬势力”建构,也包括正透过外交、文化、投资、学术、外援等“软势力”影响力,渗透第三世界国家。

  柯兰奇克指出,中国的软势力可由许多方面观察,例如,语言文化上有孔子学院的成立、提供奖学金宣扬中国语言文化、新华社与中央电视台与东南亚媒体的合作等;政策上有中国带领区域经济贸易、以及在冲突调停上扮演更大角色等。

  他指出,当美国花尽大笔力气在伊拉克战争,布什在第二任期内并未访问非洲,但中国已有多次的高层非洲访问以及援非计划;此外,许多东南亚与非洲菁英选择到中国念书,而非美国、英国或日本。

  柯兰奇克也认为,台湾过去同样运用软势力,例如提供奖学金让海外华人学生到台湾学习中文,不过,台湾当前政府因经济拮据缩减这笔预算,许多华裔学生因而转往上海或北京学习中文,造成这些学生对台湾一无所知。

  他表示,中国运用软势力策略成效可见,民调显示,1990年代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充满恐惧,现在则是热情欢迎;此外,除了新加坡与越南仍希望美国在区域扮演平衡角色,东南亚与非洲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以及当地华人对中国的印象多为正面。

《北京日报》再为“民主社会主义”辩护

【网讯】中国理论界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交锋,近日又出现戏剧化的发展。自上月中国有媒体提出“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以及“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后,近日,《北京日报》反驳指出:“对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西方国家共产党的变革与转型,则被形容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自然回应”。

  《亚洲时报》报道,《北京日报》也答读者提问的方式,找来中国著名的西方国家共产党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聂运麟,就“民主社会主义”提出他的看法。

  聂运麟强调,“西方国家绝大多数共产党的变革与转型,只是改变了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形式,而没有改变政党的本质”。他又指出:“西方国家共产党的变革与转型都不能看成是社会民主党化。对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人民日报》于5月10日在第9版,以答读者提问的方式指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很明显,有关意见提出的模式和内容,都让外界感到一定的针对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为“民主社会主义”辩护的《北京日报》,曾于2006年12月28日刊出俞可平的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现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外界视俞为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文胆”,而《北京日报》也被视为替胡锦涛路线护航的主要舆论阵地之一。

  分析认为,中共中央在中共十七大时,虽不会推动激烈的民主改革,但也不容许个别人把“民主”妖魔化,把“民主”跟“西方”挂钩。除了《北京日报》外,近月为民主公开辩护的学者还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他公开撰文指出:不能把民主的东西都看作是“西方的”。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做客人民论坛时也强调:中国创造民主新模式是完全可能的。另外,《人民论坛》也刊文强调, 中国民主发展模式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优先发展党内民主”。

  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于中国《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2月的一期发表文章,题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文章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再也不能拖延”,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又引述其已故友人警告:“只有民主宪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执政党贪污腐败问题,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谢韬和《炎黄春秋》并没有因为发表这篇文章而遭批评或查处。

“纯属谣言”外交部否认温家宝不留任报道

【网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4日在回答境外记者询问时表示,日本共同社3日有关温家宝总理推辞连任的报道纯属谣言。另有消息透露,中国已就此向日本共同社提出交涉。

  日本共同社3日引述消息人士说,温家宝感到工作繁忙,每天只有四个小时的时间睡觉和休息;他向身边的人表示,做五年总理已经足够,无意在明年连任。报道还说,温家宝有可能转任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并继续留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温家宝是在2002年秋天中共十六大进入政治局常委会,2003年春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副总理升为总理。

  共同社指出,据说温家宝续留常任委员应已成定局,如果他表明坚决请辞的话,也有可能考虑让他转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的职务。

央视新闻联播在海外媒体眼里就像解读密码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是世界上收视人数最多的电视节目,长期受到海外媒体的关注,并随时准备做出种种“解读”。在他们眼中,新闻联播已经不仅仅是个栏目,更是观察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风向标。

  《国际先驱导报》的文章说,从1978年正式开播起,新闻联播就成了中国老百姓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一个窗口。现在虽已进入网络时代,但新闻联播的“中国政治、经济风向标”的地位,仍吸引不少外国人仔细品读,耐心研究。

  每天晚上7点,日本共同社中国总局的值班人员都会准时把电视频道调到CCTV1,收看新闻联播已成了很多驻华外国媒体的一个习惯。

  “中国中央政府很多重大决定和表态,都是通过新闻联播发布,新华社播发的一些条例、法规等,也往往会在新闻联播节目中首发,我们对这些都非常重视,”共同社驻京记者松冈诚说。在他的眼中,新闻联播已经不仅仅是个栏目,其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决定了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名副其实的“喉舌”。

  文章对这一作法未做评论,但似乎更强调海外媒体由于过分关注细节而闹出的笑话。文章举例说,1990年代,播音员张宏民一次穿着中山装登场后,立刻在各国使馆中引起强烈反响。因为在他们看来,服装的改变可能意味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事实上,张宏民不过是因为当天值班的播音员请假,临时“救火”的他没穿正装,才以中山装上阵。

  一位西方驻华媒体记者表示,“我们就像解读密码一样看新闻联播。”,在看新闻联播时,主持人的每句话所用的不同语气,甚至都会成为他们重点分析的“蛛丝马迹”。此外,有关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新闻和报道细节,也是很多外国机构研究的重点。

  虽然花费心思,但由于多是雾里看花,所以外媒的一些分析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今年3月23日,《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就将新闻联播的观众群定位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富有的商人,原因是“商人需要了解政府政策的变化”。

  其实,据央视索福瑞去年1至5月的统计数据,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为5.6%,这意味着有7280万名观众同时收看该节目,收视群绝不只是干部和商人。

  去年6月5日,新闻联播两位年轻主持人康辉和李梓萌的出现,不仅令中国观众大呼意外,国外媒体也纷纷给予了关注。“中国政府有关当下时事的官方立场,由两位面带微笑的年轻人传达出来,的确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华尔街日报》的评价很积极。

  英国《泰晤士报》则从生存的角度做了解读:“新面孔的出现不仅是为了赢回转向互联网、有线电视和DVD的观众,观众可能也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新闻报道。”

  这种“欢呼”随着两位新人此后在新闻联播中消失而告一段落。日本共同社记者松冈诚说,在日本,一般情况下,新闻主持人两三年可能就换了,“还有新闻联播那个开始曲,快二十年了吧,很有意思。”

  松冈诚所说的开始曲,就是新闻联播片头那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1988年3月诞生并被启用后,至今没有更换过,而其曲作者也因此被人们誉为“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都想占绝对掌控权 中梵关系关键在主教任命

【网讯】梵蒂冈前对各国关系部长拉约洛总主教日前公开表示,改善中梵关系应由教宗任命主教着手。此间有关权威人士对此指出,主教任命不仅仅涉及宗教,目前双方都想占有绝对掌控权,下一步能否取得突破还需兼顾双方的利益,不会倒向任何一方。

  香港《文汇报》报道,这位权威人士说:“中梵双方在主教任命的分歧集中反映在主教人选上,也就是选什么样的人当主教,双方坚持各自的原则。”

  该权威人士指出,双方目前在原则问题上不太容易让步,围绕在主教人选上的分歧短期内亦很难消解,梵蒂冈对中国天主教会选拔出的部分主教表示不认可,而不认可的原因一直都未能说清,常是从政治立场出发,对这些主教的评价持“双重标准”。

  不过,中国政府近年对待宗教的态度已明显开放和宽容,在对待中梵问题上也更务实和抱有诚意,近期特别将中国天主教一些教区祝圣主教一事多次告知梵方,而梵方对此多有忽略,在具体问题处理上欠缺灵活性和直率态度。

  据悉,广州、贵州、宜昌、宁夏等近十个教区已选出候任主教,正等待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的正式批覆,年内有望举行主教祝圣礼的教区料不会少于八个。另据透露,湖南、江西等教区也正式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表示所属教区选圣主教条件已成熟,希望启动选拔候任主教相关工作。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和梵蒂冈可能采取“越南模式”来解决主教任命问题,即由梵蒂冈在三名候选人名单中提出一位合适人选,经越南官方核准,从而产生双方都能接受的主教人选。该人士对此明确表示,不失为一种借鉴,但中国不会照搬越南模式,同时不排除有另外的可能。

配合十七大召开 中宣部要求做好宣传工作

【网讯】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6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刘云山表示,要用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思想氛围。

  新华网报道,刘云山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唱响主旋律,用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把民众的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思想氛围。

  刘云山指出,党的十七大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宣传思想战线要把做好迎接十七大的宣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认真筹划、精心安排,切实抓紧抓好。

  刘云山强调,当前要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七大,扎实做好各项宣传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摆在重要位置,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为十七大营造良好理论氛围。

  要精心组织“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主题宣传,大力宣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巨大成就,宣传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做好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为十七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为十七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十七大营造良好社会思想氛围。要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网络宣传,提高网上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努力形成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刘云山强调,迎接十七大的宣传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协调,合力推进。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改进创新,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良好精神状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主持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高山案聆讯 辩护律师重申中国对加拿大施压

【网讯】加拿大难民局裁判官周二对于高山案衍生的滥用程序议题,进行了简短聆讯。就有关滥用司法程序的议题,辩方律师沃尔德曼又提交了两分共三百多页的呈堂文件,包括中国的人权问题及中加关系,作为支持他的论点。他重申,加拿大以不符入境条件作为为理由,去处理高山的案件,是有政治动机的。相信中国曾对加拿大施加政治压力。

  《日报》报道,沃尔德曼在聆讯结束后解释,加拿大若以离境令将高山驱逐,而非引渡高山到中国,便是有目的。因为若是引渡,高山只会就有关控罪被检控,引渡期间有相关的法律保护,但若不是引渡而是离境,他便失去了法律的保障,中国政府可以随意愿起诉高山。他说:“加国政府有政治利益,将案件如此定性。”

  周二是高山案的滥用司法程序的动议聆讯,联邦移民及难民局裁判官用了不足半小时,谈论如处理滥用司法程序的陈词。

  裁判官接纳控辩双方以书面提交证词,但否决听取赖昌星代表律师马塔斯(David Matas)及传召司法部官员作证的要求。

  裁判官接纳了控辩双方以书面提交证词,在控辩双方要在本月12日至22日内完成书面的答辩,在22日提交总结陈词,由裁判官退庭考虑。

  如裁判官接纳辩方论点,认为是移民部滥用司法程序,则高山案会完结;否则会进行移民部提出的高山虚报数据、不符入境条件的聆讯。

  就有关滥用司法程序的议题,辩方律师沃尔德曼(Lorne Waldmann)提请传召两个专家,一个是联邦司法部的官员,他是决定那些人要需要引渡的官员。第二个是赖昌星的代表律师马塔斯,后者原可以在周二下午透过电话会议,提供专家证供,但裁判官实时否决了听取两人的专家证词。

  裁判官纳普伦(RickNipponen)表示会考虑这些呈文件的重要性,然后在裁决书中解说。至于要多久才有裁决,裁判官没有说,也没有宣布下一次的聆讯日期。

政治解码:千钧一棒还看七一

政治解码:千钧一棒还看七一
09/06/2007


香 港 回 归 十 周 年 , 中 央 ‘ 阿 爷 ’ 亦 趁 《 基 本 法 》 实 施 十 周 年 的 机 会 , 由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委 员 长 吴 邦 国 发 炮 , 并 把 说 话 讲 尽 , ‘ 中 央 授 予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多 少 权 , 特 别 行 政 区 就 有 多 少 权 ’ , 此 乃 十 年 来 史 无 前 例 的 重 炮 也 , 香 港 各 门 派 反 应 如 何 呢 ? ‘ 阿 爷 ’ 还 有 ‘ 后 ’ 吗 ?

‘ 阿 爷 ’ 发 重 炮 轰 击 , 显 然 是 要 达 到 ‘ 金 猴 奋 起 千 钧 棒 , 玉 宇 澄 清 万 里 埃 ’ 的 作 用 , 对 象 看 来 有 三 。 第 一 , 炮 火 直 指 反 对 派 , 这 不 是 要 ‘ 阉 了 香 港 ’ , 而 是 要 ‘ 阉 了 反 对 派 ’ 也 。 那 位 不 识 时 务 、 不 知 天 高 地 厚 的 陈 方 安 生 , 竟 于 此 刻 风 头 火 势 之 际 , 宣 布 要 参 与 七 一 游 行 ‘ 庆 祝 回 归 ’ , 主 动 加 入 被 阉 行 列 , 政 治 I Q 何 其 低 也 。

第 二 , 也 有 说 给 煲 呔 政 府 听 的 意 思 , 希 望 以 煲 呔 为 首 的 特 区 政 府 , 需 要 ‘ 准 确 ’ 理 解 吴 邦 国 ‘ 重 要 讲 话 ’ 的 内 容 , 特 别 是 那 个 ‘ 权 ’ 的 来 源 问 题 、 ‘ 行 政 主 导 ’ 的 真 正 意 思 , 以 及 ‘ 行 政 长 官 要 对 中 央 政 府 负 责 ’ 的 规 定 。

第 三 , 当 然 也 有 向 全 港 市 民 发 话 , 以 正 视 听 的 作 用 , 目 的 是 要 ‘ 劝 告 ’ 香 港 同 胞 , 不 要 跟 随 反 对 派 的 指 挥 棒 乱 舞 也 。

如 此 这 般 的 发 炮 轰 击 警 告 , 大 家 认 为 作 用 有 多 大 呢 ? 首 先 , 反 对 派 马 上 对 号 入 座 , 气 急 败 坏 的 全 力 还 击 , 拒 绝 ‘ 被 阉 ’ 。 他 们 反 击 的 第 一 场 大 仗 , 必 定 是 今 年 的 七 一 游 行 。 国 家 领 导 人 要 来 港 ‘ 庆 祝 ’ , 特 别 是 胡 锦 涛 主 席 要 来 的 话 , 那 就 需 要 作 好 心 理 准 备 矣 。

其 次 , 对 煲 呔 政 府 来 说 , 特 别 是 煲 呔 本 人 , 看 来 是 尚 未 完 全 听 懂 吴 邦 国 的 意 思 。 如 果 真 是 这 样 , 煲 呔 从 湖 南 长 沙 回 港 后 , 就 有 必 要 ‘ 好 好 学 习 , 准 确 理 解 ’ , 因 为 此 事 关 系 重 大 也 。 不 过 , 煲 呔 或 者 可 以 先 想 一 想 两 个 问 题 。 关 于 ‘ 行 政 主 导 ’ 的 问 题 , 他 这 个 特 首 可 不 可 以 运 用 有 形 和 无 形 ( 特 别 是 无 形 ) 的 影 响 力 , 来 达 到 ‘ 主 导 ’ 三 权 的 目 的 ? ‘ 行 政 ’ 当 然 没 有 问 题 , 但 ‘ 立 法 ’ 和 ‘ 司 法 ’ 又 如 何 呢 ? 至 于 那 个 权 力 来 源 问 题 , 既 然 一 切 权 力 来 自 中 央 授 权 ! 香 港 的 双 普 选 真 可 以 ‘ 玩 铺 劲 ’ 吗 ? 抑 或 需 要 慢 慢 来 ?

第 三 , 香 港 市 民 的 反 应 , 相 信 还 看 七 一 吧 ?

但 七 一 之 后 , 就 要 看 中 央 的 ‘ 后 ’ 了 。

政情:唐唐升职试过关 最怕泛民搞破坏
09/06/2007


虽 然 坊 间 盛 传 财 爷 唐 英 年 下 届 政 府 会 更 上 一 层 楼 , 升 职 做 政 务 司 司 长 , 但 系 据 闻 中 央 对 呢 份 名 单 都 仲 未 最 后 拍 板 , 唐 唐 前 几 日 仲 特 登 上 京 作 最 后 面 试 , 顺 道 仲 等 中 央 面 授 机 宜 。 其 实 睇 唐 唐 呢 几 年 成 功 灭 赤 , 又 同 公 务 员 磨 合 得 唔 错 , 今 次 面 试 都 唔 会 肥 佬 啦 。 不 过 , 呢 张 最 后 三 司 十 二 局 官 员 名 单 , 点 都 要 等 班 立 法 会 议 员 生 生 性 性 咁 下 个 礼 拜 , 过 三 司 十 二 局 拨 款 同 埋 个 决 议 案 先 , 中 央 先 会 作 最 后 公 布 , 咁 先 叫 做 有 规 有 矩 嘛 , 所 以 如 果 班 泛 民 又 玩 拉 布 , 咁 就 分 分 钟 累 街 坊 喇 !

话 说 唐 唐 星 期 三 傍 晚 就 好 似 《 机 场 客 运 站 》 主 角 汤 汉 斯 咁 , 住 行 李 机 场 度 等 完 又 等 , 就 系 要 等 去 北 京 出 席 基 本 法 研 讨 会 政 务 司 司 长 许 仕 仁 肥 龙 返 来 香 港 。 肥 龙 一 返 抵 港 , 唐 唐 就 可 以 唔 使 住 个 署 理 特 首 名 , 即 刻 就 赶 搭 夜 机 飞 去 北 京 , 第 二 朝 面 完 试 , 就 随 即 搭 星 期 四 中 午 机 返 香 港 。

会 议 撞 期 两 栖 议 员 头 痛
今 次 唐 唐 上 京 , 或 多 或 少 都 反 映 中 央 其 实 已 经 首 肯 佢 做 政 务 司 司 长 , 希 望 向 佢 面 授 机 宜 , 同 佢 讲 未 来 五 年 重 任 。 虽 然 唐 唐 升 职 都 几 成 定 局 , 但 系 先 决 条 件 都 系 要 立 法 会 财 务 委 员 会 下 个 礼 拜 二 通 过 三 司 十 二 局 拨 款 , 再 等 大 会 过 埋 决 议 案 先 至 得 。

其 实 原 本 财 委 会 寻 日 就 已 经 倾 个 拨 款 , 点 知 班 泛 民 主 派 议 员 不 停 拉 布 , 净 系 条 两 铁 合 并 草 案 , 就 倾 到 横 跨 三 日 , 搞 到 财 委 会 要 延 期 到 下 星 期 二 , 仲 一 开 就 开 足 两 个 , 一 个 朝 早 , 撞 到 正 行 会 开 会 , 另 一 个 就 搭 到 正 食 饭 时 间 。

咁 搞 法 就 令 三 个 身 兼 行 政 、 立 法 两 会 议 员 最 头 痛 , 周 梁 淑 怡 同 陈 智 思 就 讲 到 明 要 立 法 会 、 行 政 会 议 两 边 走 , 行 上 行 落 就 最 健 康 , 最 精 个 就 叫 曾 钰 成 , 佢 话 打 算 日 问 煲 呔 , 叫 佢 去 边 喎 , 咁 又 系 , 到 时 有 咩 事 起 码 唔 使 飞 先 啦 !


台湾陆委会: 香港十年白過了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兼发言人刘德勋表示,吴邦国日前有关中央授权香港的言论, "让人觉得香港十年白过了"。

刘德勋星期五(8日)在陆委会例行记者会中指出,吴邦国日前的言论让人觉得香港回归后的十年白过了,甚至香港民主还回头了。

他其后接受BBC中文网记者查询上述言论时表示:"在10年前,香港回归大陆的时候,大陆表示愿意给香港高度自治,但10年来的结果,我们看到的, 确实是吴邦国的话。"

他认为, "这10年来,香港人为了民主、人权和捍卫新闻自由努力,现在吴的话是让他们梦醒了。 "

刘德勋表示台湾对吴的言论很有感受, 他说:"我们的感受特别深,也为香港市民感到特别的无奈,将来香港需要那方面的协助,我们愿意多作交流。"

此前吴邦国星期三(6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说:"中央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多少权,特别行政区就有多少权,没有明确的,根据基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中央还可以授予,不存在所谓的'剩余权力'问题。"

"一国两制"本是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希望用来处理台湾问题的方法,后来用作处理香港和澳门主权移交的方式。

刘德勋强调台湾对 "一国两制"不能接受。他表示民意调查显示有9成的被访者认为不要在台湾 "提起这四个字"。

被问及香港主权移交10年的看法,刘德勋说:"看到香港和中国在经济上的融和,我们担心政治上的风险会增加。结果这10年来,香港高度国际性和精神,越来越面向中国,变得中国化。"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电话在星期六没人接听,未能回应陆委会言论。

分析:吴邦国真的把话说得太直白?
尤翠茵
BBC中文网记者


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星期三(6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示香港要充分认识基本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基本法的精神特质和继续把基本法实施好。

中国拥有香港的主权,经过10年后,这样的定调其实没有甚么令人稀奇,而且有关基本法的讨论艰涩,如果不是对政治或法律很有研究的,一般人不会特别细读这些讲话。

但问题是当吴邦国在讲话中提到中央授权香港的权力,当涉及一国两制,再加上香港 "耳语政治"的特质,一下子,政治新闻热了起来。

吴邦国说:"中央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多少权,特别行政区就有多少权,没有明确的,根据基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中央还可以授予,不存在所谓的'剩余权力'问题。"

"剩余权力"就是凡中央未授予也未禁止特区行使的权力。

事实上,没有人会否认香港权力由中央授予的论点, 就算是被亲北京政府人士标签为反对派的前基本法草委李柱铭和立法会法律界议员吴霭仪都不会反对。

话说得太直白?

问题是,这话是否说得太直白呢?

有香港传媒分析,从法理角度而言,吴邦国的话没错,但却没有体会香港人的感受。

如在香港销量极高的《苹果日报》便以《吴邦国阉了香港》为题,让人联想香港的自主权是岌岌可危。

但吴邦国是否真的把话说得太直白呢?

香港政治圈有一个特点,便是喜欢猜度或解读领导人说话背后目的和原因。

中国的领导人也不会走出来解释清楚,所以香港在主权移交后的10年,和中央政府有关的政治,往往是建基于各式各样的猜想。

往往,某些被传媒认为了解中央政府想法的专家或政治人物就某些领导人的说话或小动作作出演绎,同时间传媒又会找一些民主派人士就这些解读作出批评,这样就是香港很多政治讨论的起因。

吴邦国发表讲话后,一些不具名的 "亲政府人士"、 "民主派人士"便纷纷分析吴邦国的讲话是为香港未来的政制发展定下框架。

但如果吴邦国只是重申中央政府的一贯立场,这个"框架"早已存在,为什么会被解读为定下框架呢?

那这所谓的框架,是吴邦国定的?还是解读吴邦国讲话的"亲政府人士"、 "民主派人士"定的?

人言人殊

吴邦国另一个惹人争议的讲话,便是说香港政治体制的最大特点是行政主导,而不是三权分立。

结果,又是人言人殊,要看这个观点是否有 "问题",便要看你的立足点。

行政长官曾荫权被传媒询问时便说,"剩余权力" 和 "三权分立"早已在十多年前联合声明的谈判和基本法的厘订时订下来和说清楚,现在已不是什么问题了。

事实上,香港现在的立法会并没有如美国国会般的自行制订法例的权力,只能有修订权,就算是提出草案也不能和政府的财政有关。行政主导在香港一直存在。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吴邦国的讲话,便是在影响香港司法的独立性。

如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便担心这是代表香港司法要受制于政府机构、李柱铭也质疑吴邦国的讲话是要收紧立法会权力。

传媒自找澄清

就是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政圈和传媒各根据自己的政治立场来决定如何演绎吴邦国的说话,吴邦国当然不会站出来解释或澄清。

于是香港传媒便开始自己找解释,如找一些 "降温"的言论,像行政长官曾荫权说香港人不会为这些事情担心。

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吕新华,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便说, 社会应该正面理解吴邦国日前的言论,毋须感到忧虑。

结果被认为应该忧心的继续忧心,被认为要求大家放心的继续要求大家放心,各取所需。

香港将会在今年夏天发表政制发展绿皮书,政制发展将会再度成为香港政治问题的轴心,"领导人讲话、各界人士解读"的耳语政治文化难免会继续。

吴邦国:香港高度自治权来自中央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星期三(6月6日)召开香港《基本法》实施10周年座谈会,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在会上强调,香港的高度自治权来自北京授权。
座谈会星期三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吴邦国说,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是中国中央政府授予。

吴邦国说:"这些规定……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处于国家的完全主权之下,中央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多少权,特别行政区就有多少权。"

吴邦国表示,没有明确的权力,根据《基本法》第20条的规定,中央还可以向香港授权,不存在所谓"剩余权力"问题。

香港《基本法》第20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享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权力。"

"加强宣传教育"

吴邦国在会上引用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1987年4月的一段话说,香港的政治制度不能完全西化,搞三权分立、英美的议会制度,并以此判断是否民主。

吴邦国又强调,香港必须更加维护《基本法》权威,加强《基本法》的宣传教育,使公务员忠于基本法,使年轻一代"成为《基本法》的坚定实践者和维护者"。

他也指出,《基本法》实施过程难免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研究《基本法》,并认真总结几次释法的经验,及时解决《基本法》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即将连任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言说,港府将根据基本法"坚定不移地续步落实普选目标"。

曾荫权说,港府自2005年11月以来不断讨论实质的普选方案,第3届特区政府7月成立之后,会发表《政制发展绿皮书》,咨询公众意见,共同就普选问题根据《基本法》为香港寻找一套答案。

这次座谈会由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主办,作为庆祝香港政权移交10周年的项目。

出席的除了香港主要官员和前基本法草委外,也包括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刘延东等北京官员。
香港观察:回归十年重提中英谈判旧事
香港观察
曹景行





一转眼,香港回归中国已快十年了。前两天,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演讲时,提及过去十年香港继续走强,同英国的伙伴关系也不断加强。

在香港,英国驻港总领事柏圣文则对中方通讯社说,英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最新一期"香港半年报告书"的结论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整体运作良好,中英联合声明及香港基本法所承诺的权利及自由也继续得到维护。

看来,英国对香港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没有多少不满意的地方,至少英国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不过有英国媒体报道,当英国方面从各种渠道向北京和香港试探,有没有可能参加香港回归十年的庆典,得到的回答全都是"不"。

到时候,很可能只有那位柏圣文总领事代表英国,同其他国家驻香港的外交官一起受邀出席,显示英国在香港没有任何特权。这让我联想到不久前在北京采访周南时,他告诉我的一件旧事,二十三年前,他是中英谈判的中方团长。

周南说,双方谈到97之后香港的各项具体安排时,英国方面要求在香港设立高级专员公署,而不是总领事馆,以显示英国与香港仍然保持某种特殊关系。周南当场就把英国人顶了回去。他说,英国只在英联邦国家首都设立高级专员公署,"你们是不是想把未来的香港特区变成准英联邦成员国,或者是英联邦成员国?"英方不知如何回应是好,只得同意设总领事馆。北京在事关主权的事情上,决不对英国做任何让步,也没有半点含糊,今天依然如此。

北京春暖之后,周南从庐山回到北京,不断接受记者的采访,看来会一直延续到"七一"回归纪念日前后。中国各地的媒体都已着手准备香港归国十周年的报道,纷纷寻找当年的风云人物忆往述旧。上海东方卫视的朋友骆新也在博客中贴上了采访鲁平的照片。骆新说,鲁平八十岁了,依然精神矍铄,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很难想象早在1995年他就因癌症动过大手术,硬挺下来见证了97香港回归。

陈年往事

采访当中提及的一些陈年往事,常常叫叙事者感慨不已,回味无穷。例如,香港1997回归中国的事情,最早主动提起的其实不是中国方面,而是英国人。早在1979年,港督麦理浩就到北京,从侧面来试探1997年6月新界租约到期后北京对香港前途作何打算。也许,如果不是英国人的这一动作,邓小平还没有那么早就开始考虑1997香港前途问题。

因为那时中国刚刚脱出文革乱局,百废待兴,北有苏联威胁,南有中越边境冲突,十八年后的香港问题根本应该还不上号。但英国方面提出建议,要求北京同意港英当局批出年限超出1997年6月的新界土地契约,北京就不能不提前考虑香港前途,并给英方明确的回应:不行。



此后,邓小平就交付长期负责香港、澳门事务的廖承志,会同外交部的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小组来研究香港问题。而那时公布的叶剑英对台湾九条主张所体现的"一国两制",也就成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原则。到1982年"铁娘子"戴卓尔夫人专程到北京,来同邓小平商谈香港前途时,中方已拿定了收回香港的主意。

有趣的是,早先毛泽东时代,中国受到西方世界的孤立和封锁,北京并不急于收回香港,宁可让英国人继续管治下去。到了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从广东开始对外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北京反倒决意收回香港。1982戴卓尔到访之前,邓小平就对英国前首相希思说:"我们有办经济特区的经验,我们有逐步好转的国际关系,是考虑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了。

其中的思考和逻辑,叫最为老练和精明的英国人都猜不透,所以才会始终低估北京收回香港和维护主权的决心。那天戴卓尔夫人进入人民大会堂时,她的底线是"以主权换治权",1997年后由英国人继续管理香港;两个多小时后她出来,高跟鞋断在了大会堂的台阶上,旁人看得出她有点精神恍惚。中国官方新华社以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没有公开发表戴卓尔夫人跌跤的照片。

最关键的对话,是她问到"要是谈判不成功怎么办?"邓小平的回答居然是:中国已估计到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果97之前香港发生严重波动,中国将被迫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中国政府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戴卓尔夫人当然听得懂邓小平这段话的意思,而且,她也考虑过拒绝把香港交还中国的可能做法。据说她曾问过相关阁员,英国军队能不能守住九龙和香港,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即使那时英国刚刚漂亮地从阿根廷手中夺回了福克兰群岛。

再有一点,邓小平清楚地表明,中英就香港问题的谈判以两年为期。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谈判策略对最后达成协议,十分有效。

曹景行是BBC中文网香港事务特约撰稿人。

香港回归十年的法治实践(一)
香港大学法学院陈氏基金宪法学教授 陈弘毅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1997年7月根据1984年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和1990年由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而成立,转眼间已经十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的实践乃建基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一国两制"的实践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本法》的实施是否顺利。

本文的目的,便是回顾过去十年《基本法》实施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案例、事件和发展,从而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本文以《基本法》实施的总体情况为标准,把过去十年的香港法制史分为四个阶段或时段。

第 一 阶 段 : 1 9 9 7 - 1 9 9 9 年 : 初 试 、 碰 撞 与 适 应

1 9 9 7 年 7 月 1 日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成 立 后 , 新 诞 生 的 法 律 秩 序 便 立 刻 受 到 两 个 关 于 如 何 理 解 和 实 施 《 基 本 法 》 的 问 题 所 困 扰 : 关 于 " 临 时 立 法 会 " 的 合 法 性 的 问 题 , 和 关 于 港 人 在 中 国 内 地 所 生 子 女 的 居 港 权 问 题 。 香 港 终 审 法 院 在 1 9 9 9 年 1 月 2 9 日 在 《 吴 嘉 玲 诉 入 境 事 务 处 处 长 》 和 《 陈 锦 雅 诉 入 境 事 务 处 处 长 》 两 案 对 " 临 时 立 法 会 问 题 " 和 " 居 港 权 问 题 " 作 出 了 终 局 裁 决 。

就 临 时 立 法 会 的 合 法 性 问 题 , 终 审 法 院 的 结 论 和 上 诉 法 院 在 1 9 9 7 年 7 月 的 《 马 维 騉 案 》 的 结 论 一 样 , 肯 定 了 临 时 立 法 会 的 合 法 性 , 但 终 审 法 院 同 时 否 定 了 上 诉 法 院 在 《 马 案 》 中 表 达 的 观 点 ( 即 香 港 法 院 无 权 审 查 中 央 权 力 机 关 的 行 为 是 否 违 反 《 基 本 法 》 ) , 终 审 法 院 认 为 香 港 法 院 的 违 宪 审 查 权 的 对 象 的 范 围 , 既 包 括 香 港 立 法 , 也 包 括 中 央 权 力 机 关 就 香 港 事 务 作 出 的 立 法 行 为 。

终 审 法 院 在 《 吴 嘉 玲 案 》 对 于 香 港 法 院 就 北 京 国 家 权 力 机 关 的 行 为 的 违 宪 审 查 权 的 声 明 随 即 惹 来 北 京 方 面 的 激 烈 反 应 , " 四 大 护 法 " ( 四 位 曾 任 基 本 法 起 草 委 员 会 委 员 的 著 名 法 律 学 者 ) 发 表 了 猛 烈 的 批 评 。

1 9 9 9 年 2 月 2 6 日 , 终 审 法 院 应 律 政 司 的 要 求 罕 有 地 就 它 1 月 2 9 日 的 判 词 作 出 了 “ 澄 清 ” , 表 明 该 判 词 “ 并 没 有 质 疑 人 大 常 委 会 根 据 第 1 5 8 条 所 具 有 解 释 《 基 本 法 》 的 权 力 ” , “ 也 没 有 质 疑 全 国 人 大 及 人 大 常 委 会 依 据 《 基 本 法 》 的 条 文 和 《 基 本 法 》 所 规 定 的 程 序 行 使 任 何 权 力 ” 。

但 事 情 还 没 有 了 结 。 香 港 政 府 十 分 关 注 判 决 对 香 港 造 成 的 人 口 压 力 , 并 在 1 9 9 9 年 4 月 2 8 日 公 布 了 评 估 报 告 : 如 果 终 审 法 院 对 《 基 本 法 》 有 关 条 文 的 解 释 是 对 的 话 , 那 么 在 未 来 十 年 内 , 便 会 有 1 6 7 万 大 陆 居 民 有 资 格 来 香 港 定 居 , 香 港 政 府 认 为 这 样 大 量 的 移 民 是 香 港 社 会 和 其 经 济 资 源 所 无 法 承 受 的 。

香 港 政 府 终 于 在 1 9 9 9 年 5 月 2 1 日 向 国 务 院 提 交 报 告 , 建 议 由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对 《 基 本 法 》 有 关 条 文 作 出 解 释 。 人 大 常 委 会 于 6 月 2 6 日 颁 布 解 释 , 基 本 上 否 定 了 终 审 法 院 的 解 释 , 间 接 重 新 肯 定 《 入 境 条 例 》 有 关 条 文 的 合 宪 性 。

但 是 , 香 港 法 律 界 和 政 界 中 不 少 人 强 烈 反 对 这 次 人 大 释 法 , 认 为 它 对 香 港 的 法 治 、 自 治 和 司 法 独 立 造 成 了 严 重 的 打 击 , 我 不 同 意 这 种 观 点 。 正 如 香 港 终 审 法 院 在 1 9 9 9 年 1 2 月 的 《 刘 港 榕 诉 入 境 事 务 处 处 长 》 案 的 判 词 中 承 认 , 根 据 《 基 本 法 》 第 1 5 8 条 , 人 大 常 委 会 确 实 有 权 在 任 何 它 认 为 适 当 的 情 况 下 颁 布 关 于 《 基 本 法 》 的 个 别 条 文 的 解 释 , 亦 即 是 说 , 其 解 释 权 不 限 于 香 港 终 审 法 院 在 诉 讼 过 程 中 根 据 第 1 5 8 条 第 3 款 提 请 人 大 常 委 会 释 法 的 情 况 。

此 外 , 第 1 5 8 条 又 订 明 , 人 大 释 法 只 对 法 院 日 后 的 判 案 工 作 有 约 束 力 , 并 不 影 响 释 法 前 终 审 法 院 已 判 决 的 案 件 对 其 当 事 人 的 结 果 。 因 此 , 这 次 人 大 释 法 只 是 「 一 国 两 制 」 下 香 港 的 新 法 律 秩 序 的 产 物 , 不 应 视 为 对 香 港 法 制 的 破 坏 。

当 然 , 这 并 不 是 说 人 大 可 随 意 释 法 , 过 多 释 法 必 然 会 蚕 食 香 港 法 院 的 司 法 权 。 总 括 来 说 , 1 9 9 9 年 的 终 审 法 院 “ 澄 清 ” 判 词 事 件 和 “ 人 大 释 法 ” 事 件 可 以 理 解 为 回 归 初 期 初 试 《 基 本 法 》 的 实 施 时 , 香 港 和 内 地 两 地 法 制 的 相 互 碰 撞 并 开 始 相 互 适 应 的 表 现 。

第 二 阶 段 : 2 0 0 0 - 2 0 0 2 年 : 权 利 保 障 体 系 的 阐 明 与 巩 固

1 9 9 7 年 《 基 本 法 》 生 效 后 , 香 港 的 人 权 保 障 制 度 不 单 以 1 9 9 1 年 由 香 港 立 法 局 制 定 的 《 香 港 人 权 法 案 条 例 》 为 基 础 , 更 直 接 建 基 于 《 基 本 法 》 。 从 1 9 9 9 年 底 到 2 0 0 2 年 ,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法 院 在 一 系 列 案 例 中 阐 明 了 回 归 后 香 港 的 新 法 律 秩 序 的 权 利 保 障 体 系 的 架 构 , 并 予 以 巩 固 。

在 这 方 面 , 最 重 要 的 案 例 是 1 9 9 9 年 1 2 月 终 审 法 院 在 《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诉 吴 恭 劭 及 利 建 润 》 ﹙ 即 所 谓 “ 国 旗 案 ” ﹚ 案 的 判 决 。 案 中 两 被 名 告 人 在 一 次 示 威 中 使 用 了 自 制 的 、 经 有 意 损 毁 和 涂 污 的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旗 和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区 旗 , 结 果 被 控 触 犯 临 时 立 法 会 在 回 归 时 制 定 的 《 国 旗 及 国 徽 条 例 》 和 《 区 旗 及 区 徽 条 例 》 中 关 于 禁 止 侮 辱 国 旗 和 区 旗 的 规 定 。 被 告 人 的 抗 辩 理 由 是 , 这 些 规 定 违 反 了 《 基 本 法 》 、 《 公 民 权 利 和 政 治 权 利 国 际 公 约 》 ﹙ 此 《 公 约 》 根 据 《 基 本 法 》 第 3 9 条 在 香 港 实 施 ﹚ 和 《 香 港 人 权 法 案 条 例 》 所 保 障 的 言 论 和 表 达 自 由 原 则 , 因 而 是 违 宪 和 无 效 的 。

终 审 法 院 在 判 词 中 指 出 , 侮 辱 国 旗 的 行 为 是 在 语 言 文 字 以 外 的 表 达 意 见 的 行 为 , 故 人 权 法 中 言 论 和 表 达 自 由 原 则 是 适 用 的 , 问 题 是 案 中 被 质 疑 的 法 规 对 表 达 自 由 的 限 制 是 否 有 其 需 要 及 符 合 “ 比 例 原 则 ” 。 终 审 法 院 认 为 , 为 了 保 护 国 旗 和 区 旗 的 重 大 象 征 意 义 而 对 表 达 自 由 作 出 某 些 限 制 , 是 “ 公 共 秩 序 ” 所 需 要 的 , 而 案 中 被 质 疑 的 法 规 对 表 达 自 由 的 限 制 并 不 过 份 - - 人 民 虽 然 不 被 允 许 以 侮 辱 国 旗 和 区 旗 的 方 式 来 表 达 其 意 见 , 但 他 们 仍 可 透 过 其 他 方 式 表 达 类 似 的 意 见 ; 因 此 , 这 样 的 对 表 达 自 由 的 限 制 是 与 其 背 后 的 正 当 目 的 相 称 的 , 没 有 违 反 比 例 原 则 。

香港回归十年的法治实践(二)

香港大学法学院陈氏基金宪法学教授 陈弘毅

本文的目的,便是回顾过去十年《基本法》实施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案例、事件和发展,从而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本文以《基本法》实施的总体情况为标准,把过去十年的香港法制史分为四个阶段或时段。以下文章续谈第三和四的阶段。

第 三 阶 段 : 2 0 0 3 - 2 0 0 4 年 : 第 2 3 条 立 法 的 震 荡

2 0 0 2 年 9 月 , 刚 成 立 不 久 的 ( 由 董 建 华 连 任 行 政 长 官 的 ) 第 二 届 特 区 政 府 推 出 《 实 施 基 本 法 第 2 3 条 谘 询 文 件 》 ,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的 法 制 史 、 政 治 史 和 社 会 史 进 入 重 大 转 折 时 期 。 其 实 自 从 1 9 9 7 年 《 基 本 法 》 生 效 以 来 , 第 2 3 条 何 时 与 如 何 实 施 , 已 是 一 个 举 世 瞩 目 和 政 治 敏 感 的 议 题 。

第 2 3 条 规 定 , "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应 自 行 立 法 禁 止 " 若 干 危 害 国 家 安 全 的 犯 罪 行 为 , 包 括 叛 国 、 分 裂 国 家 、 煽 动 叛 乱 、 颠 覆 、 窃 取 国 家 机 密 等 。 在 中 国 内 地 , 关 于 这 些 " 危 害 国 家 安 全 罪 " ( 1 9 9 7 年 前 称 为 " 反 革 命 罪 " ) 的 刑 法 向 来 十 分 严 厉 , 故 港 人 的 忧 虑 是 第 2 3 条 的 实 施 会 造 成 香 港 的 人 权 和 自 由 的 大 倒 退 。

《 谘 询 文 件 》 在 社 会 上 引 起 广 泛 的 讨 论 和 批 评 , 政 府 在 谘 询 期 届 满 后 , 对 《 谘 询 文 件 》 中 的 建 议 作 出 了 调 整 ( 基 本 上 是 作 出 从 宽 的 修 订 或 " 让 步 " ) , 并 在 2 0 0 3 年 2 月 向 立 法 会 提 交 《 国 家 安 全 ( 立 法 条 文 ) 条 例 草 案 》 ( 国 安 条 例 ) 。 这 部 草 案 是 一 部 " 蓝 纸 草 案 " , 即 是 说 它 正 式 启 动 了 立 法 程 序 ; 政 府 拒 绝 了 不 少 法 律 界 、 政 界 和 社 会 人 士 的 要 求 - - 即 在 启 动 立 法 程 序 之 前 先 公 布 一 份 " 白 纸 草 案 " ( 即 还 未 提 交 立 法 会 的 法 律 草 案 ) , 就 草 案 中 的 具 体 条 文 谘 询 公 众 意 见 。 2 0 0 3 年 春 天 , 萨 斯 病 毒 ( S A R S ) 在 香 港 爆 发 , 整 个 社 会 忙 于 抗 疫 , 国 安 条 例 在 立 法 会 的 进 程 并 未 受 到 市 民 的 关 注 。

到 了 6 月 , 瘟 疫 已 过 , 关 于 国 安 条 例 的 争 议 进 入 高 峰 , " 民 主 派 " 的 政 党 、 政 界 人 士 和 法 律 界 人 士 ( 包 括 " 第 2 3 条 关 注 组 " ) 强 烈 反 对 条 例 草 案 中 一 些 被 指 为 过 于 严 厉 、 压 迫 人 权 的 条 文 , 在 传 媒 广 泛 报 道 和 社 会 中 反 对 国 安 条 例 的 公 民 社 会 力 量 积 极 动 员 的 情 况 下 , 香 港 在 回 归 6 周 年 的 纪 念 日 - - 2 0 0 3 年 7 月 1 日 - - 爆 发 了 估 计 有 5 0 万 以 上 市 民 参 与 的 大 游 行 , 这 应 算 是 回 归 1 0 年 来 香 港 最 重 要 的 历 史 性 事 件 。

七 一 大 游 行 可 理 解 为 港 人 对 1 9 9 7 年 后 香 港 的 经 济 每 况 愈 下 和 对 董 建 华 政 府 的 管 治 无 方 的 积 怨 的 大 爆 发 , 但 毫 无 疑 问 , 《 基 本 法 》 第 2 3 条 立 法 事 件 是 关 键 性 的 导 火 线 和 催 化 剂 。

七 一 大 游 行 后 , 政 府 对 国 安 条 例 的 内 容 作 出 了 " 三 大 让 步 " , 但 仍 坚 持 原 定 的 立 法 时 间 表 , 即 要 在 7 月 中 通 过 这 条 例 。 反 对 者 不 接 受 这 个 " 让 步 " , 坚 持 要 在 7 月 9 日 - - 立 法 会 将 最 后 辩 论 国 安 条 例 草 案 的 日 子 - - 发 动 群 众 包 围 立 法 会 。 7 月 6 日 晚 , 自 由 党 主 席 兼 行 政 会 议 成 员 田 北 俊 先 生 宣 布 自 由 党 不 支 持 政 府 在 未 来 几 天 内 仓 促 立 法 的 做 法 、 并 退 出 行 政 会 议 。 这 意 味 着 政 府 在 立 法 会 将 掌 握 不 到 过 半 数 票 以 通 过 立 法 。 董 建 华 先 生 立 刻 宣 布 搁 置 立 法 。

平 心 而 论 , 国 安 条 例 草 案 的 内 容 大 部 分 是 合 情 合 理 的 , 它 没 有 把 中 国 内 地 的 各 种 " 危 害 国 家 安 全 罪 " 引 进 香 港 , 而 是 在 参 照 国 际 人 权 标 准 和 外 国 的 有 关 法 律 的 基 础 上 , 为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 度 身 订 造 " 一 套 国 家 安 全 法 , 并 且 对 原 来 港 英 殖 民 时 代 的 ( 并 在 1 9 9 7 后 仍 然 存 在 的 、 相 当 严 厉 的 ) 有 关 法 律 作 出 从 宽 的 修 订 ( 例 如 收 窄 原 有 的 " 煽 动 叛 乱 罪 " 的 范 围 ) 。

另 一 方 面 , 国 安 条 例 草 案 的 某 些 条 文 确 实 有 极 大 争 议 性 及 令 人 担 心 内 地 的 国 安 标 准 是 否 会 伸 延 到 香 港 , 因 为 根 据 草 案 的 规 定 , 如 有 香 港 的 社 团 从 属 于 中 国 内 地 的 社 团 , 而 后 者 在 内 地 因 危 害 国 家 安 全 而 被 取 缔 , 则 这 个 香 港 的 社 团 也 可 能 被 香 港 当 局 取 缔 ( 此 条 文 从 草 案 中 的 剔 除 是 上 述 " 三 大 让 步 " 的 其 中 之 一 ) 。

七 一 大 游 行 后 , " 民 主 派 " 的 势 力 大 增 , 他 们 成 功 组 织 了 多 次 有 数 以 万 计 市 民 参 与 的 集 会 游 行 , 要 求 在 2 0 0 7 年 ( 第 三 届 特 首 选 举 年 ) 和 2 0 0 8 年 ( 第 四 届 立 法 会 选 举 年 ) " 双 普 选 " 的 呼 声 不 绝 于 耳 。 " 双 普 选 " 的 诉 求 的 法 理 依 据 是 《 基 本 法 》 本 身 的 一 些 条 文 , 因 为 它 一 方 面 确 立 了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根 据 其 " 实 际 情 况 " " 循 序 渐 进 " 地 发 展 民 主 , " 最 终 " 达 至 行 政 长 官 和 立 法 会 全 部 议 员 的 普 选 。

它 另 一 方 面 又 表 明 , 2 0 0 7 年 以 后 特 首 和 立 法 会 的 选 举 办 法 可 以 修 改 至 不 同 于 2 0 0 7 年 以 前 。 面 对 特 区 政 局 " 失 控 " 以 至 " 民 主 派 " 通 过 双 普 选 " 夺 权 " 的 威 胁 , 中 央 政 府 终 于 在 2 0 0 4 年 4 月 通 过 人 大 常 委 会 第 二 次 解 释 《 基 本 法 》 和 对 选 举 问 题 作 出 相 关 决 定 , 遏 止 了 这 场 民 主 运 动 。

中 央 这 次 行 动 的 法 理 依 据 是 ,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的 高 度 自 治 权 不 包 括 改 变 现 行 政 治 体 制 和 选 举 制 度 的 权 力 , 关 于 香 港 政 治 体 制 的 改 革 的 主 导 权 属 于 中 央 , 中 央 有 权 全 程 ( 包 括 在 启 动 政 改 时 、 而 非 只 在 最 后 的 " 批 准 " 或 " 备 案 " 阶 段 ) 参 与 。 这 个 理 解 与 香 港 " 民 主 派 " 和 一 些 法 律 界 人 士 对 " 自 治 " 和 《 基 本 法 》 的 理 解 有 所 不 同 , 他 们 对 第 二 次 释 法 再 次 猛 烈 抨 击 。

第 四 阶 段 : 2 0 0 5 - 2 0 0 7 年 : 司 法 权 的 积 极 行 使

2 0 0 5 - 0 7 年 作 为 回 归 十 年 法 治 实 践 的 最 后 阶 段 , 其 主 要 特 征 是 特 区 权 利 保 障 体 系 的 进 一 步 巩 固 和 法 院 的 角 色 的 进 一 步 强 化 、 司 法 权 的 更 积 极 行 使 。 有 关 的 案 例 不 少 , 最 值 得 留 意 的 是 以 下 关 于 《 基 本 法 》 所 明 文 保 障 的 " 通 讯 秘 密 " 和 人 权 法 所 保 障 的 私 隐 权 的 案 例 。

自 2 0 0 5 年 起 , 香 港 法 院 在 两 宗 案 件 中 开 始 质 疑 执 法 机 关 采 用 秘 密 监 察 手 段 ( 例 如 偷 听 和 对 嫌 疑 人 的 言 行 偷 偷 录 音 、 录 映 ) 以 调 查 案 件 是 否 合 宪 , 最 终 导 致 高 等 法 院 在 2 0 0 6 年 2 月 的 《 梁 国 雄 诉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行 政 长 官 》 案 中 , 裁 定 现 行 的 关 于 截 听 电 话 的 法 例 及 关 于 其 他 秘 密 监 察 行 动 的 行 政 指 令 均 属 违 宪 , 并 在 香 港 法 制 史 上 首 次 给 予 政 府 六 个 月 的 宽 限 期 , 以 修 改 法 例 , 而 非 像 以 往 的 违 宪 审 查 判 例 那 样 , 即 时 宣 判 违 宪 的 法 规 为 无 效 。

这 个 创 新 性 的 做 法 , 是 香 港 法 院 积 极 行 使 其 违 宪 审 查 权 并 颁 发 司 法 补 救 的 工 作 上 的 重 大 突 破 , 它 在 案 件 上 诉 到 终 审 法 院 时 得 到 该 法 院 的 肯 定 。

结 论

从 法 治 和 宪 政 实 践 的 角 度 看 , 我 认 为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这 十 年 的 经 验 可 作 以 下 三 点 总 结 。 首 先 ,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在 " 一 国 两 制 " 的 框 架 下 和 《 基 本 法 》 的 基 础 上 的 自 治 、 法 治 、 人 权 和 自 由 都 得 到 相 当 成 功 的 实 现 。 不 单 是 港 人 本 身 、 即 使 是 国 际 上 也 普 遍 承 认 , 北 京 的 中 央 政 府 十 分 尊 重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的 高 度 自 治 权 , 没 有 干 预 特 区 政 府 的 决 策 或 施 政 。

香 港 的 行 政 执 法 、 独 立 司 法 和 廉 政 制 度 健 全 , 回 归 前 原 有 的 法 治 传 统 继 续 发 挥 其 活 力 。 正 如 中 英 《 联 合 声 明 》 所 承 诺 , 回 归 后 港 人 的 生 活 方 式 不 变 , 香 港 的 人 权 和 自 由 水 平 绝 对 没 有 像 一 些 人 在 1 9 9 7 年 前 担 心 的 在 回 归 后 经 历 倒 退 。

第 二 ,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三 度 解 释 《 基 本 法 》 和 《 基 本 法 》 第 2 3 条 立 法 事 件 确 实 是 回 归 以 来 在 法 制 领 域 以 至 整 个 社 会 引 起 争 议 和 震 荡 的 最 重 要 事 件 。 上 文 已 叙 述 了 这 些 事 件 的 来 龙 去 脉 , 从 中 可 以 看 到 , 人 大 释 法 是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法 律 秩 序 本 身 的 一 部 分 , 三 次 释 法 背 后 都 有 其 理 据 , 并 非 中 央 权 力 机 关 任 意 行 使 其 权 力 或 破 坏 香 港 的 法 治 或 自 治 。

香 港 法 院 在 一 般 案 件 的 诉 讼 过 程 中 适 用 和 解 释 《 基 本 法 》 和 其 他 香 港 法 律 的 权 力 并 没 有 受 到 干 扰 、 剥 夺 或 减 损 。 至 于 第 2 3 条 立 法 , 其 用 意 并 非 削 减 港 人 原 有 的 人 权 和 自 由 , 这 次 立 法 之 所 以 引 起 这 么 大 的 恐 慌 和 社 会 动 荡 , 主 要 应 归 咎 于 特 区 政 府 当 时 处 理 手 法 的 失 当 - - 例 如 没 有 以 白 纸 草 案 先 作 谘 询 、 坚 持 仓 促 完 成 立 法 程 序 、 与 社 会 大 众 沟 通 不 足 等 。

第 三 ,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法 院 在 1 0 年 来 充 分 发 挥 了 它 作 为 香 港 的 法 治 、 宪 政 、 人 权 和 自 由 的 监 护 者 的 角 色 , 其 重 要 性 、 积 极 性 和 活 跃 程 度 与 回 归 前 相 比 , 有 增 无 减 。

我 在 1 0 年 前 曾 写 道 : " 在 九 七 过 渡 后 , 香 港 法 院 在 香 港 法 制 以 至 政 制 中 的 功 能 将 有 增 无 减 , … 1 9 9 7 年 后 的 香 港 法 院 有 宽 阔 的 空 间 去 发 展 香 港 的 法 律 … 。 香 港 法 院 所 面 临 的 挑 战 是 如 何 采 取 一 种 中 庸 之 道 , 一 方 面 勇 于 坚 持 它 们 的 独 立 司 法 权 和 敢 于 发 挥 它 们 法 定 的 管 辖 权 , 藉 以 维 护 法 治 和 权 利 保 障 等 原 则 ; 另 一 方 面 , 不 采 取 过 高 的 姿 态 , 以 避 免 法 院 的 角 色 过 于 政 治 化 " 。

从 香 港 法 院 过 去 1 0 年 的 重 要 判 例 ( 包 括 本 文 没 有 机 会 介 绍 的 判 例 ) 来 看 , 法 院 的 确 成 功 地 掌 握 了 此 中 庸 之 道 , 在 面 对 中 央 权 力 机 关 时 , 不 卑 不 亢 , 在 处 理 香 港 内 部 人 权 与 社 会 整 体 利 益 的 平 衡 时 , 既 不 过 于 激 进 也 不 过 于 保 守 , 恰 到 好 处 。

香 港 是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一 个 窗 口 , 在 回 归 以 前 , 这 个 窗 口 作 用 在 经 济 上 尤 其 重 要 。 回 归 以 后 , 香 港 的 法 律 和 政 治 制 度 成 为 了 中 国 的 法 律 和 政 治 制 度 的 一 部 分 , 香 港 的 法 治 、 宪 政 、 人 权 和 自 由 如 何 实 践 、 何 去 何 从 , 不 单 是 对 港 人 的 考 验 , 更 是 对 中 国 及 其 政 权 的 考 验 。 但 愿 中 国 人 能 从 " 一 国 两 制 " 下 香 港 的 法 治 实 践 中 吸 取 法 治 和 宪 政 的 资 源 , 但 愿 中 国 的 法 治 和 宪 政 事 业 蒸 蒸 日 上 , 走 向 更 美 好 的 明 天 。

廈門無示威戒備仍森嚴

廈門無示威戒備仍森嚴

04/06/2007

【 本 報 訊 】 在 廈 門 市 當 局 一 再 表 明 要 採 取 行 動 , 追 究 示 威 人 士 的 責 任 之 後 , 連 續 兩 日 的 「 綠 色 」 遊 行 示 威 , 昨 日 終 於 沉 寂 下 來 。 廈 門 市 政 府 昨 日 召 開 第 三 次 記 者 會 , 稱 已 收 到 一 千 多 份 市 民 意 見 , 並 再 次 呼 籲 市 民 共 同 維 護 廈 門 的 社 會 安 定 和 穩 定 。

廈 門 市 政 府 秘 書 長 許 明 耀 昨 在 記 者 會 上 表 示 , 截 至 當 日 中 午 十 二 時 整 , 當 局 共 收 到 意 見 與 建 議 一 千 五 百 五 十 七 條 , 大 致 可 分 為 三 類 : 一 是 建 議 加 快 海 滄 PX 項 目 的 環 評 工 作 , 根 據 環 評 再 做 決 定 ; 二 是 支 持 海 滄 PX 項 目 , 不 能 輕 易 放 棄 ; 三 是 擔 心 有 關 項 目 造 成 環 境 污 染 , 要 求 立 即 停 建 。

官 報 促 勿 搬 石 頭 砸 自 己 腳

中 共 廈 門 市 委 機 關 報 《 廈 門 日 報 》 昨 日 再 次 發 表 評 論 「 別 搬 起 石 頭 砸 自 己 的 腳 」 , 指 出 : 「 如 果 有 人 把 政 府 的 克 制 和 忍 耐 看 作 是 理 虧 , 那 就 大 錯 特 錯 了 。 對 少 數 人 參 與 的 集 會 和 遊 行 , 廣 大 市 民 群 眾 已 經 表 示 了 嚴 厲 的 憤 慨 , 一 些 投 資 商 也 表 示 極 大 的 不 滿 , 他 們 強 烈 要 求 政 府 盡 快 採 取 行 動 , 處 置 這 一 事 端 , 恢 復 廈 門 的 安 定 穩 定 的 良 好 形 勢 。 我 們 奉 勸 極 少 數 人 盡 快 停 止 非 法 集 會 遊 行 , 否 則 , 只 會 搬 起 石 頭 砸 自 己 的 腳 。 」

在 廈 門 市 政 府 周 圍 , 昨 日 仍 有 部 分 民 眾 聚 集 或 散 步 , 但 沒 有 打 出 示 威 的 標 誌 , 也 沒 有 喊 口 號 。 市 政 府 前 及 主 要 大 道 上 仍 有 武 警 來 回 巡 邏 , 戒 備 森 嚴 。 而 互 聯 網 及 手 機 短 訊 仍 被 嚴 密 控 制 , 有 關 PX 化 工 廠 的 敏 感 字 眼 全 被 刪 除 。

共同社:溫總無意連任

04/06/2007

【 本 報 訊 】 中 共 十 七 大 即 將 在 今 年 秋 天 召 開 , 中 共 高 層 人 事 安 排 一 直 是 外 界 關 注 的 焦 點 。 日 本 「 共 同 社 」 昨 日 報 道 , 中 共 第 三 號 人 物 、 現 年 六 十 四 歲 的 國 務 院 總 理 溫 家 寶 以 工 作 繁 重 為 由 , 表 明 堅 決 辭 意 , 無 意 在 明 年 春 天 繼 續 第 二 任 任 期 , 有 可 能 轉 任 全 國 人 大 委 員 長 。

共 同 社 引 述 「 中 國 消 息 人 士 」 稱 , 溫 家 寶 一 天 睡 眠 時 間 只 有 四 小 時 左 右 , 他 向 周 圍 人 士 表 示 , 總 理 職 務 工 作 繁 重 , 擔 任 五 年 已 夠 , 無 意 再 連 任 。

由 於 目 前 中 共 尚 無 有 力 的 總 理 繼 任 人 選 , 溫 家 寶 仍 有 相 當 可 能 最 終 繼 續 擔 任 總 理 , 但 是 溫 家 寶 的 辭 職 之 意 對 十 七 大 中 共 領 導 階 層 更 替 , 造 成 內 部 風 波 。

可 能 轉 任 全 國 人 大 委 員 長

報 道 指 出 , 溫 家 寶 會 繼 續 留 任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常 委 , 但 由 於 他 表 明 堅 決 的 辭 意 , 中 共 領 導 階 層 也 考 慮 讓 他 轉 任 全 國 人 大 常 委 會 委 員 長 的 可 能 性 。

溫 家 寶 於 ○ 二 年 十 月 中 共 十 六 大 上 當 選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常 委 , 是 黨 內 第 三 號 領 導 人 , 排 名 僅 次 於 中 共 總 書 記 胡 錦 濤 和 全 國 人 大 委 員 長 吳 邦 國 。 在 ○ 三 年 三 月 的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上 , 溫 家 寶 由 副 總 理 升 任 總 理 。 溫 家 寶 與 中 共 總 書 記 胡 錦 濤 配 合 默 契 , 被 稱 為 「 胡 溫 體 制 」 。 外 界 一 般 相 信 溫 家 寶 會 在 明 年 三 月 的 新 一 屆 全 國 人 大 會 議 上 再 次 當 選 總 理 。

魏京生自美抵日被拒入境

04/06/2007

中 國 海 外 民 運 人 士 魏 京 生 ( 五 十 七 歲 ) 本 月 二 日 上 午 從 紐 約 乘 坐 美 國 大 陸 航 空 公 司 班 機 , 從 美 國 紐 約 抵 達 日 本 成 田 機 場 , 準 備 出 席 紀 念 「 六 四 」 十 八 周 年 活 動 , 但 由 於 未 持 有 日 本 簽 證 而 被 東 京 入 境 管 理 局 拒 絕 入 境 。 魏 京 生 目 前 在 機 場 內 的 酒 店 等 候 , 稍 後 返 回 紐 約 。

政治解碼:變與不變大有玄機

04/06/2007

煲 呔 新 一 屆 政 府 班 子 人 事 布 局 , 當 全 世 界 都 以 為 大 局 已 定 , 只 待 立 法 會 通 過 三 司 十 二 局 重 組 架 構 建 議 之 際 , 突 然 傳 來 一 個 最 新 版 本 , 那 就 是 唐 唐 升 任 政 務 司 司 長 , 小 曾 子 升 任 財 爺 , 煲 呔 與 許 老 爺 的 愛 將 陳 德 霖 , 則 出 任 特 首 辦 主 任 。 消 息 如 此 神 奇 , 究 竟 玄 機 何 在 呢 ?

這 個 講 得 實 牙 實 齒 的 所 謂 最 新 版 本 , 其 實 與 最 初 版 本 只 是 相 差 了 一 點 點 , 可 說 是 回 到 了 煲 呔 人 事 布 局 的 原 點 。 最 初 版 本 的 大 前 提 , 乃 是 假 定 許 老 爺 拜 拜 聽 歌 劇 去 也 , 於 是 出 現 了 由 小 曾 子 接 替 許 老 爺 、 唐 唐 留 任 財 爺 、 陳 德 霖 出 任 特 首 辦 主 任 的 版 本 。

大 家 或 者 記 得 , 當 時 本 欄 曾 經 提 出 , 這 個 小 曾 子 、 唐 唐 、 陳 德 霖 的 三 人 組 合 , 大 可 靈 活 變 通 , 例 如 以 唐 唐 出 任 政 務 司 司 長 , 小 曾 子 出 任 財 爺 、 陳 德 霖 任 煲 呔 的 大 內 總 管 , 或 者 曾 、 陳 二 人 的 位 置 互 調 。 如 此 變 通 走 位 , 當 時 所 考 慮 的 因 素 有 三 。 第 一 , 許 老 爺 本 人 極 力 推 薦 唐 唐 接 任 。 第 二 , 北 京 可 能 對 小 曾 子 接 任 許 老 爺 有 保 留 。 第 三 , 陳 德 霖 熟 悉 財 金 事 務 , 可 任 財 爺 , 但 要 考 慮 他 曾 是 金 管 局 總 裁 任 志 剛 的 下 屬 , 若 要 變 成 任 一 招 的 上 司 , 需 要 慎 重 處 理 , 除 非 阿 任 退 休 去 也 。

這 個 最 初 版 本 , 經 過 幾 上 幾 落 , 由 於 盛 傳 各 方 極 力 挽 留 許 老 爺 再 坐 一 會 , 而 老 許 終 於 答 應 不 走 之 後 , 再 也 沒 有 人 提 起 矣 。

於 是 人 人 認 為 三 司 人 選 不 變 , 小 曾 子 仍 任 煲 呔 的 大 內 總 管 , 如 此 人 事 布 局 , 大 局 已 定 。

想 不 到 兜 了 一 個 大 圈 之 後 , 現 在 又 跑 出 一 個 與 最 初 版 本 大 同 小 異 的 最 新 版 本 來 ! 這 個 唐 唐 、 小 曾 子 、 陳 德 霖 的 三 人 布 局 , 可 說 是 各 取 所 需 的 結 果 。 許 老 爺 自 然 樂 見 唐 唐 接 班 , 而 煲 呔 亦 樂 得 退 而 求 其 次 , 對 愛 將 小 曾 子 掌 握 財 金 大 權 應 感 到 滿 意 吧 。 小 曾 子 不 要 怕 , 不 太 熟 悉 財 金 問 題 , 大 可 請 煲 呔 和 陳 德 霖 嘛 。

但 問 題 是 , 北 京 會 接 受 如 此 大 變 的 人 事 布 局 嗎 ? 會 認 為 唐 唐 可 以 駕 馭 香 港 大 局 嗎 ? 會 放 心 讓 小 曾 子 操 控 香 港 財 金 大 權 嗎 ? 如 果 北 京 有 所 保 留 , 那 還 有 多 少 時 間 將 名 單 上 上 落 落 呢 ?

當 然 , 大 不 了 唐 唐 退 回 原 位 , 小 曾 子 轉 任 發 展 局 局 長 , 沒 有 所 謂 。 但 大 變 之 布 局 , 值 得 一 試 吧 。

神州觀察:環保之火 可以燎原

04/06/2007

廈 門 市 民 抵 制 P X 化 工 廠 事 件 在 當 局 強 壓 下 逐 漸 平 息 , 但 事 件 本 身 卻 給 中 共 敲 響 了 警 鐘 。 在 社 會 民 怨 達 至 臨 界 點 且 利 益 訴 求 多 元 化 的 今 天 , 類 似 環 保 這 樣 涉 及 到 重 大 公 共 利 益 的 議 題 , 極 有 可 能 成 為 點 燃 民 怨 的 那 把 火 , 動 搖 中 共 的 威 權 體 制 。

廈 門 市 民 環 保 維 權 遊 行 , 當 局 定 性 為 極 少 數 壞 人 的 煽 動 , 這 有 失 偏 頗 。 無 論 怎 樣 , 在 距 離 市 區 七 公 里 的 區 域 建 設 如 此 劇 毒 的 化 工 廠 , 對 當 地 居 民 都 是 長 期 的 威 脅 , 居 民 的 訴 求 有 其 合 理 性 , 當 局 若 無 視 這 點 , 即 使 強 制 壓 住 風 波 , 也 無 法 平 息 居 民 心 中 的 怒 火 , 假 以 時 日 , 也 會 以 不 同 形 式 爆 發 。

值 得 關 注 的 是 , 今 次 廈 門 遊 行 人 士 中 , 以 青 年 學 生 和 白 領 階 層 為 主 。 這 反 映 他 們 的 環 保 意 識 較 一 般 民 眾 要 強 , 對 生 活 環 境 的 質 素 敏 感 , 也 敢 衝 破 阻 力 上 街 表 達 訴 求 。 當 然 , 青 年 學 生 上 街 也 與 其 就 業 壓 力 大 , 競 爭 環 境 激 烈 有 關 。 目 前 正 是 大 學 生 畢 業 離 校 之 際 , 一 些 找 不 到 工 作 的 學 生 , 自 然 會 借 題 發 揮 , 尋 機 表 達 不 滿 。

怨 氣 匯 聚 恐 難 壓 制

當 前 , 內 地 民 怨 如 潛 伏 的 火 山 , 隨 時 都 可 能 爆 發 。 物 價 飛 漲 , 就 連 豬 肉 、 雞 蛋 等 日 常 生 活 必 需 品 價 格 翻 番 , 民 眾 荷 包 變 相 大 幅 縮 水 ; 當 局 調 控 股 市 、 樓 市 , 使 一 些 既 得 利 益 者 受 損 , 特 別 是 近 期 大 幅 調 升 證 券 印 花 稅 , 不 少 新 股 民 損 失 慘 重 , 被 一 些 人 挑 撥 下 , 蠢 蠢 欲 動 ; 目 前 的 育 、 醫 療 成 本 高 昂 , 就 業 環 境 惡 劣 , 大 批 學 生 畢 業 即 失 業 , 成 為 衝 擊 社 會 穩 定 的 潛 在 力 量 。

宏 調 失 敗 已 影 響 千 家 萬 戶 的 日 常 生 活 , 民 間 怨 氣 正 凝 聚 , 只 是 缺 少 恰 當 的 時 機 與 恰 當 的 導 火 索 , 假 若 民 眾 再 看 到 喝 的 水 、 呼 吸 的 空 氣 、 居 住 的 環 境 都 有 問 題 時 , 怨 氣 自 然 而 然 就 噴 礡 而 出 , 不 同 訴 求 的 人 群 匯 聚 在 一 起 , 當 局 再 想 壓 制 恐 怕 都 來 不 及 了 。

環 保 成 為 導 火 索 有 其 特 殊 性 。 一 方 面 地 方 諸 侯 罔 顧 民 眾 利 益 , 片 面 追 求 發 展 速 度 , 欠 下 太 多 的 環 保 債 , 各 地 俯 拾 皆 是 ; 另 一 方 面 , 環 保 問 題 涉 及 千 家 萬 戶 , 有 利 於 引 起 民 眾 共 鳴 與 輿 論 支 持 , 如 果 今 次 環 保 維 權 不 是 發 生 在 廈 門 , 而 是 發 生 在 北 京 、 上 海 、 廣 州 這 樣 的 中 心 城 市 , 其 效 應 就 大 得 多 , 極 可 能 成 為 燎 原 之 勢 ; 再 一 個 , 環 保 議 題 政 治 性 不 強 , 中 共 即 使 打 壓 也 難 找 到 藉 口 。

中 共 向 來 對 言 論 自 由 等 政 治 性 議 題 防 範 嚴 密 , 但 如 今 類 似 環 保 、 物 價 等 民 生 問 題 卻 成 為 挑 戰 當 局 的 突 破 口 , 從 廈 門 的 處 置 來 看 , 諸 侯 似 乎 都 還 未 能 做 好 準 備 。

港乏政治人才普選路難行

04/06/2007

曾 蔭 權 在 競 選 特 首 時 承 諾 , 在 任 期 內 會 解 決 政 制 改 革 的 爭 議 , 包 括 普 選 問 題 , 但 不 少 人 擔 心 本 港 缺 乏 政 治 人 才 , 會 對 落 實 普 選 造 成 障 礙 , 甚 至 影 響 未 來 政 改 的 成 敗 。 「 東 方 報 業 民 意 調 查 」 發 現 , 受 訪 市 民 對 本 港 政 黨 領 袖 的 評 價 普 遍 不 高 , 多 數 認 為 他 們 理 想 有 餘 、 能 力 不 足 ; 多 數 受 訪 者 預 期 未 來 最 適 合 出 任 特 首 的 人 選 , 很 有 可 能 仍 是 來 自 公 務 員 隊 伍 。 這 情 況 令 人 擔 心 , 現 階 段 急 速 推 行 普 選 , 會 否 助 長 「 公 務 員 黨 」 出 現 , 最 終 壓 縮 政 黨 政 治 的 發 展 空 間 , 不 利 本 港 民 主 發 展 。

社 會 太 多 爭 拗 窒 礙 從 政

「 東 方 報 業 民 意 調 查 」 於 上 周 三 至 六 , 成 功 以 電 話 訪 問 了 三 千 一 百 九 十 九 名 十 八 歲 或 以 上 巿 民 , 並 按 不 同 政 治 立 場 , 將 受 訪 者 分 為 「 民 主 派 」 、 「 左 派 或 愛 國 陣 營 」 和 「 無 明 顯 政 治 立 場 」 三 個 組 群 , 然 後 進 行 意 見 調 查 。 結 果 顯 示 , 在 三 千 多 名 受 訪 者 中 , 五 成 七 自 認 沒 有 明 顯 政 治 立 場 ; 自 認 民 主 派 和 愛 國 陣 營 的 受 訪 者 , 則 各 佔 兩 成 多 。

對 於 政 黨 領 袖 的 評 價 , 不 管 是 民 主 派 或 愛 國 陣 營 的 領 袖 , 整 體 均 有 三 成 多 受 訪 者 認 為 他 們 雖 有 政 治 理 想 , 但 辦 事 能 力 不 足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民 主 派 受 訪 者 對 民 主 派 領 袖 , 和 愛 國 陣 營 受 訪 者 對 愛 國 陣 營 領 袖 , 均 有 四 成 人 對 其 辦 事 能 力 作 出 負 面 評 價 , 顯 示 調 查 反 映 本 港 政 治 領 袖 的 能 力 受 質 疑 , 與 受 訪 者 本 身 的 政 治 立 場 無 關 。

調 查 發 現 , 三 成 七 受 訪 者 認 為 本 港 缺 乏 政 治 人 才 , 主 因 是 社 會 太 多 爭 拗 , 令 人 不 想 從 政 ; 其 次 是 有 能 力 的 人 多 數 選 擇 在 商 界 發 展 。 但 更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民 主 派 受 訪 者 中 , 兩 成 多 認 為 主 因 是 港 英 政 府 在 回 歸 前 才 開 始 推 行 民 主 化 ; 與 另 外 兩 個 群 組 的 一 成 或 以 下 比 較 , 他 們 在 這 方 面 的 意 見 特 別 顯 眼 。

揀 特 首 公 僕 出 身 高 一 線

事 實 上 , 港 英 政 府 延 至 八 十 年 代 中 才 逐 步 開 放 不 同 層 級 的 議 會 ; 末 代 港 督 彭 定 康 急 推 政 改 , 結 果 揠 苗 助 長 , 令 本 港 各 陣 營 政 治 領 袖 質 素 參 差 不 齊 。 當 年 的 歷 史 是 今 天 政 治 人 才 匱 乏 的 原 因 之 一 。

對 於 特 首 的 合 適 人 選 , 三 成 六 受 訪 者 認 為 最 有 可 能 來 自 公 務 員 , 主 因 是 公 務 員 熟 悉 政 府 運 作 ; 其 次 是 商 界 或 專 業 人 士 , 佔 一 成 七 , 主 因 是 他 們 較 務 實 , 制 訂 政 策 時 不 會 太 急 進 。 認 為 最 有 可 能 來 自 民 主 派 和 愛 國 陣 營 的 , 所 佔 比 例 均 低 於 一 成 ; 但 不 同 政 治 立 場 的 受 訪 者 , 回 覆 這 問 題 時 態 度 有 明 顯 差 異 , 兩 成 八 民 主 派 受 訪 者 認 為 特 首 的 合 適 人 選 , 最 有 可 能 來 自 民 主 派 , 主 因 是 他 們 有 助 推 動 民 主 發 展 ; 兩 成 半 愛 國 陣 營 受 訪 者 , 則 估 計 來 自 其 陣 營 的 可 能 性 較 大 , 主 因 是 他 們 與 中 央 關 係 較 佳 。 這 情 況 反 映 不 同 陣 營 受 訪 者 的 主 觀 願 望 。

參 選 途 徑 應 由 地 區 做 起

不 過 , 與 上 述 結 果 形 成 對 比 的 , 是 只 有 兩 成 受 訪 者 認 為 加 入 政 府 做 公 務 員 , 是 在 港 參 政 的 最 佳 途 徑 ; 三 成 三 認 為 本 港 參 政 的 最 佳 途 徑 是 參 選 區 議 員 , 從 地 區 基 層 做 起 , 逐 步 累 積 從 政 經 驗 。 這 對 比 反 映 市 民 對 本 港 政 治 人 才 的 期 望 , 與 現 實 狀 況 存 在 差 異 。 他 們 接 受 來 自 公 務 員 的 特 首 人 選 , 只 是 在 現 實 中 的 無 奈 選 擇 。

京否認溫總不連任報道

05/06/2007

【 駐 北 京 記 者 謝 承 國 報 道 】 日 本 共 同 社 近 日 報 道 有 關 國 務 院 總 理 溫 家 寶 無 意 在 今 秋 舉 行 的 十 七 大 上 連 任 的 報 道 引 起 中 國 政 府 的 極 度 不 滿 , 外 交 部 新 聞 司 司 長 、 發 言 人 劉 建 超 昨 夜 緊 急 召 喚 共 同 社 中 國 地 區 兩 名 負 責 人 進 行 交 涉 , 指 摘 有 關 報 道 全 屬 謠 言 , 而 且 不 負 責 任 。

急 召 共 同 社 負 責 人 斥 造 謠

昨 晚 八 時 十 五 分 , 外 交 部 新 聞 司 突 然 知 會 本 報 記 者 , 指 外 交 部 發 言 人 劉 建 超 將 在 半 小 時 後 緊 急 約 見 日 本 共 同 社 相 關 人 士 , 邀 請 記 者 前 往 採 訪 。 八 時 五 十 五 分 , 劉 建 超 在 外 交 部 一 樓 的 一 間 會 議 室 內 會 見 了 日 本 共 同 社 中 國 總 局 總 局 長 渡 邊 陽 介 及 亞 洲 地 區 總 代 表 、 中 國 總 局 統 括 、 特 派 記 者 塚 越 敏 彥 。

劉 在 會 見 二 人 前 向 記 者 發 表 聲 明 : 「 日 本 共 同 社 在 六 月 三 日 發 表 的 關 於 溫 家 寶 總 理 推 辭 連 任 的 報 道 完 全 是 謠 言 , 我 們 對 此 要 對 日 本 共 同 社 進 行 交 涉 , 我 認 為 這 個 報 道 是 不 負 責 任 的 。 」 整 個 會 面 過 程 為 時 約 十 分 鐘 , 兩 名 共 同 社 負 責 人 事 後 並 未 發 表 任 何 評 論 。

日 本 共 同 社 昨 天 引 述 消 息 人 士 稱 , 由 於 溫 家 寶 感 到 工 作 繁 忙 , 每 天 只 有 四 個 小 時 的 休 息 時 間 , 他 向 身 邊 的 人 表 示 , 做 五 年 總 理 已 經 足 夠 , 無 意 在 明 年 連 任 。

外 交 部 發 言 人 劉 建 超 , 昨 日 下 午 三 時 在 外 交 部 有 關 胡 錦 濤 主 席 將 出 席 「 G8 」 的 吹 風 會 上 , 曾 被 多 名 記 者 包 圍 詢 問 , 日 本 共 同 社 有 關 溫 家 寶 總 理 不 連 任 之 事 。 當 時 劉 建 超 只 表 示 , 未 能 評 論 , 便 離 開 記 者 群 。 但 不 足 六 小 時 其 態 度 即 急 轉 變 。

閩染禽流士兵不治

05/06/2007

【 本 報 訊 】 國 家 卫 生 部 前 日 向 世 界 卫 生 組 織 通 報 , 早 前 感 染 禽 流 感 的 十 九 歲 解 放 軍 士 兵 已 不 治 身 亡 。 這 是 中 國 第 二 十 五 宗 人 類 感 染 禽 流 感 個 案 , 也 是 第 十 六 位 死 者 。

這 名 去 世 的 解 放 軍 生 前 駐 守 福 建 省 泉 州 市 官 橋 鎮 , 五 月 九 日 染 病 , 出 現 發 燒 、 咳 嗽 等 肺 炎 徵 狀 , 十 八 日 確 診 為 禽 流 感 。 但 國 家 生 部 十 九 日 公 布 這 一 案 例 時 , 既 未 說 明 地 點 , 也 未 公 布 感 染 者 身 份 , 引 起 世 及 國 內 外 輿 論 的 強 烈 不 滿 。

隨 後 本 報 獨 家 報 道 這 宗 感 染 者 身 份 及 地 點 , 並 指 患 者 住 在 泉 州 醫 院 , 引 起 輿 論 大 嘩 。 國 家 生 部 於 五 月 下 旬 證 實 本 報 的 報 道 , 又 指 疫 情 發 生 後 , 國 務 院 、 中 央 軍 委 領 導 高 度 重 視 , 要 求 部 隊 和 地 方 生 部 門 密 切 配 合 , 積 極 救 治 患 者 , 對 與 患 者 密 切 接 觸 者 實 行 嚴 格 監 察 , 但 未 發 現 其 他 感 染 者 。

粵村土地糾紛七人遭槍傷

05/06/2007

【 本 報 訊 】 廣 東 省 雷 州 市 扶 茂 村 於 上 月 十 八 日 發 生 土 地 糾 紛 及 村 民 衝 突 事 件 , 據 雷 州 市 刑 事 偵 緝 隊 隊 長 稱 , 混 亂 中 共 有 十 八 人 受 傷 , 其 中 七 人 中 槍 , 事 後 , 有 兩 名 開 槍 者 被 捕 。

數 百 畝 蕉 地 承 包 起 爭 論

承 包 商 、 扶 茂 村 的 村 民 數 年 來 一 直 為 村 內 一 塊 數 百 畝 的 香 蕉 地 的 承 包 合 約 爭 論 不 休 , 村 民 認 為 村 長 違 法 將 土 地 承 包 給 承 包 商 , 要 請 求 法 院 終 止 該 土 地 承 包 合 同 , 但 法 院 一 審 判 處 承 包 商 的 合 約 有 效 , 村 民 不 服 判 決 申 請 上 訴 。 二 審 法 院 要 求 重 新 審 理 , 現 正 等 候 法 院 判 決 。 在 香 蕉 地 合 約 糾 紛 尚 未 解 決 時 , 承 包 商 的 土 地 承 包 合 約 亦 於 農 曆 今 年 元 旦 時 屆 滿 。 承 包 商 以 香 蕉 未 熟 為 由 , 希 望 把 土 地 承 包 合 約 延 遲 三 個 月 至 五 月 十 六 日 。 雙 方 達 成 協 議 。

上 月 十 八 日 , 於 三 個 月 的 延 期 屆 滿 後 , 村 民 欲 取 回 香 蕉 地 的 承 包 權 , 惟 承 包 商 不 肯 交 出 土 地 承 包 權 , 村 民 包 圍 香 蕉 地 , 並 與 承 包 人 員 發 生 衝 突 , 期 間 有 人 開 槍 , 混 亂 間 村 民 及 承 包 人 員 有 十 八 人 受 傷 , 其 中 有 七 人 中 槍 。 有 村 民 因 無 錢 醫 治 被 趕 出 醫 院 , 部 分 受 槍 傷 村 民 的 體 內 還 留 有 子 彈 。

神州觀察:危機應變能力 考驗政壇新貴

05/06/2007

太 湖 藍 藻 事 件 與 廈 門 P X 化 工 廠 事 件 逐 漸 平 息 , 但 兩 地 當 局 處 理 方 式 迥 然 不 同 , 危 機 管 理 能 力 高 下 立 判 。 江 蘇 省 委 書 記 李 源 潮 親 臨 無 錫 , 快 刀 斬 亂 麻 , 將 一 宗 重 大 生 態 安 全 危 機 平 息 , 社 會 保 持 穩 定 , 政 治 手 腕 可 圈 可 點 。 而 廈 門 市 委 書 記 何 立 峰 應 對 P X 化 工 廠 事 件 , 後 知 後 覺 , 拖 泥 帶 水 , 導 致 矛 盾 激 化 。

李 源 潮 在 得 知 太 湖 藍 藻 污 染 事 件 影 響 到 無 錫 七 百 萬 市 民 飲 水 安 全 , 專 程 赴 無 錫 開 展 工 作 , 提 出 三 個 確 保 , 確 保 市 民 飲 水 安 全 、 確 保 民 眾 健 康 與 正 常 生 活 、 確 保 社 會 穩 定 特 別 是 學 校 學 穩 定 , 一 下 子 就 安 定 了 人 心 。 隨 後 , 李 源 潮 要 求 地 方 官 員 , 「 對 人 民 負 責 、 讓 人 民 知 情 」 , 迅 速 展 開 救 援 、 問 責 、 整 改 等 措 施 , 贏 得 民 心 。

李 源 潮 在 事 件 體 現 出 敏 銳 的 政 治 嗅 覺 , 尤 其 是 針 對 青 年 學 生 的 工 作 , 針 對 性 很 強 。 無 錫 大 中 學 停 課 後 , 青 年 學 生 生 活 陷 入 困 難 , 加 上 目 前 就 業 形 勢 嚴 峻 , 隨 時 可 能 藉 機 上 街 , 而 最 近 內 地 股 市 崩 盤 , 全 民 炒 股 的 無 錫 遍 地 哀 鴻 , 只 要 學 生 一 帶 頭 , 市 民 定 會 跟 從 , 屆 時 再 做 工 作 恐 怕 就 來 不 及 了 。

李 源 潮 拔 得 頭 籌

李 源 潮 今 次 親 臨 一 線 、 抓 重 點 抓 關 鍵 , 順 應 民 意 軟 硬 兼 施 , 迅 速 扭 危 為 安 , 整 個 過 程 處 處 體 現 以 人 為 本 的 思 想 , 顯 示 了 很 強 的 政 策 水 平 與 靈 活 的 政 治 手 腕 , 今 次 李 源 潮 成 功 處 理 無 錫 水 危 機 , 相 當 於 在 十 七 大 前 臨 門 一 腳 , 在 第 五 代 競 爭 中 拔 得 頭 籌 。

相 比 之 下 , 廈 門 市 委 書 記 何 立 峰 應 對 P X 化 工 廠 事 件 就 顯 得 粗 糙 。 事 前 , 後 知 後 覺 , 只 派 出 副 市 長 解 釋 有 關 情 況 , 自 己 未 能 親 臨 一 線 與 市 民 對 話 ; 事 中 , 簡 單 急 躁 , 除 了 動 用 武 警 阻 截 示 威 民 眾 外 , 未 能 及 時 掌 握 和 疏 導 民 意 , 一 味 強 硬 激 化 矛 盾 ; 善 後 拖 泥 帶 水 , 公 安 將 責 任 片 面 歸 咎 於 「 少 數 人 的 煽 動 」 , 未 坦 承 面 對 失 誤 。 整 個 處 理 過 程 進 退 失 據 , 事 件 雖 平 息 , 但 市 民 的 怨 氣 未 消 , 令 人 遺 憾 。 今 次 危 機 , 顯 示 何 立 峰 應 對 突 發 性 群 體 性 事 件 的 能 力 欠 缺 , 而 且 對 胡 錦 濤 以 人 為 本 思 想 的 領 會 也 未 到 位 。 相 反 , 廈 門 市 民 在 今 次 示 威 中 體 現 的 組 織 性 以 及 和 平 性 , 令 人 刮 目 相 看 。

隨 利 益 多 元 化 及 民 眾 的 現 代 意 識 逐 漸 提 高 , 類 似 環 保 維 權 的 突 發 性 群 體 性 事 件 勢 必 不 斷 上 升 , 對 官 員 的 危 機 應 變 及 管 理 能 力 愈 來 愈 高 。 否 則 , 一 旦 應 對 失 當 , 隨 時 將 點 燃 民 怨 的 火 藥 桶 。 一 些 習 慣 做 太 平 官 的 中 共 官 員 顯 然 已 難 以 跟 上 形 勢 的 需 要 。

丁子霖獲准兒子死亡地拜祭

05/06/2007

【 本 報 訊 】 「 天 安 門 母 親 」 之 一 的 丁 子 霖 與 丈 夫 , 在 「 六 四 事 件 」 十 八 周 年 , 首 次 可 以 在 兒 子 蔣 捷 連 當 年 死 亡 的 地 點 拜 祭 , 了 卻 一 樁 心 願 。 流 亡 美 國 的 學 運 學 生 領 袖 王 丹 表 示 , 只 能 平 反 「 六 四 」 , 才 能 淡 化 事 件 。

六 月 三 日 晚 十 一 點 , 丁 子 霖 、 蔣 培 坤 夫 婦 到 達 木 樨 地 二 十 九 樓 樓 下 花 壇 路 旁 , 同 行 的 還 有 另 兩 名 死 難 者 母 親 徐 、 馬 雪 琴 , 是 十 八 年 來 死 難 者 家 屬 首 次 可 以 到 事 發 現 場 默 哀 及 致 祭 。 馬 雪 琴 因 過 度 悲 傷 , 突 然 心 臟 不 適 無 法 支 撐 , 要 由 親 屬 護 送 回 家 。

丁 子 霖 稱 , 兒 子 死 亡 已 十 八 年 , 官 方 從 沒 有 認 錯 。 每 年 此 時 都 想 到 兒 子 倒 下 的 地 方 拜 祭 , 均 因 被 警 察 嚴 密 監 視 而 未 能 成 行 , 今 年 公 安 稱 不 會 再 到 他 們 家 門 站 崗 。 祭 奠 雖 有 便 衣 公 安 在 旁 監 視 , 但 沒 有 阻 止 他 們 , 丁 子 霖 夫 婦 終 於 了 卻 了 一 樁 心 願 。

天 安 門 氣 氛 平 靜

北 京 天 安 門 昨 日 明 顯 加 強 了 戒 備 , 氣 氛 平 靜 。 有 消 息 說 , 內 地 多 名 民 主 人 士 被 官 方 軟 禁 , 不 准 出 門 。 而 著 名 維 權 律 師 浦 志 強 前 天 在 眾 多 警 察 「 陪 同 」 下 到 天 安 門 散 步 , 浦 志 強 說 , 八 九 年 六 月 三 日 晚 上 他 在 天 安 門 廣 場 , 當 時 立 下 心 願 , 如 果 能 活 下 來 , 每 年 都 會 回 來 看 看 。

悼六--四變打倒馬力集會

05/06/2007

【 本 報 訊 】 昨 日 是 六 四 事 件 十 八 周 年 , 支 聯 會 在 維 園 舉 辦 燭 光 悼 念 集 會 , 大 會 聲 稱 有 五 萬 五 千 人 參 加 , 較 去 年 多 四 分 之 一 , 估 計 是 與 民 建 聯 主 席 馬 力 發 表 的 六 四 言 論 有 關 。

有 市 民 自 發 帶 同 諷 刺 馬 力 的 標 語 參 加 集 會 , 每 當 台 上 提 及 馬 力 的 名 字 或 複 述 其 言 論 , 台 下 市 民 立 即 高 呼 「 打 倒 馬 力 」 、 「 馬 力 無 恥 」 等 口 號 。

「 拍 馬 屁 , 好 大 力 」

大 會 多 次 複 述 馬 力 質 疑 六 四 曾 發 生 「 燒 屍 」 、 「 有 人 被 坦 克 壓 成 肉 餅 」 等 傳 聞 的 言 論 , 指 馬 力 「 一 定 被 埋 葬 在 歷 史 的 垃 圾 堆 」 等 , 不 少 參 加 者 聽 到 有 關 言 論 , 都 立 即 自 發 高 呼 「 打 倒 馬 力 」 、 「 馬 力 無 恥 」 等 口 號 , 有 市 民 更 自 製 「 路 長 知 馬 力 , 日 久 見 狼 心 」 、 「 拍 馬 屁 , 好 大 力 」 等 諷 刺 馬 力 的 標 語 參 加 集 會 。 多 名 市 民 直 言 是 受 到 馬 力 言 論 影 響 而 決 定 參 加 集 會 。

去 年 六 四 燭 光 集 會 只 有 四 萬 四 千 人 參 加 , 是 回 歸 以 來 第 二 最 少 人 , 大 會 昨 晚 最 後 宣 布 有 五 萬 五 千 人 參 加 ; 但 警 方 估 計 只 有 二 萬 七 千 人 出 席 集 會 。 支 聯 會 主 席 司 徒 華 表 示 , 昨 日 天 氣 炎 熱 , 又 不 是 公 眾 假 期 , 對 參 加 人 數 感 到 滿 意 , 他 估 計 馬 力 言 論 對 參 加 人 數 有 一 定 影 響 , 起 到 「 火 上 加 油 」 的 作 用 , 但 前 提 是 市 民 心 有 火 。

團 體 到 中 聯 辦 示 威

此 外 , 「 長 毛 」 梁 國 雄 與 四 五 行 動 、 社 會 民 主 連 線 人 員 約 共 十 人 , 昨 日 上 午 到 西 營 盤 中 聯 辦 舉 行 「 快 閃 」 示 威 , 他 們 從 西 區 警 署 門 口 出 發 , 分 持 花 圈 及 橫 額 , 遊 行 至 馬 路 對 面 的 中 聯 辦 大 樓 的 正 門 。 隊 伍 在 門 口 鐵 馬 外 默 哀 一 分 鐘 及 高 呼 口 號 , 並 將 花 圈 綁 在 鐵 馬 上 , 隨 即 和 平 散 去 。 整 個 行 動 歷 時 十 分 鐘 。

進退失據 難辭其咎

05/06/2007

文: 鍾賢

有多少風流,就有多少折墮!中國股市由「最好的年代」掉進亂局,僅在轉瞬之間。在連續第四日股市大跌中損失慘重的內地股民,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投資策略,舔血療傷,反而將矛頭對準政府,痛罵共產黨是騙子。股民的反應固然是情緒發洩,但政府在這輪股災中舉措不當,進退失據,造成市場訊息混亂,確是難辭其咎,該罵。

中國股市仍然是一個政策市,市場走向端賴政府的態度。過去兩年間,政府大肆鼓吹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和平崛起,是全球資金避難所,同時徵收存款利息稅,鼓勵民眾投資。儘管股市已位高勢危,但有關官員卻忙換屆和權力卡位,對股市全無預警。老百姓天真地相信,中國股市進入黃金時代,發財良機千載難逢,因此傾盡家產全情投入。

當國際社會齊聲批評北京宏調失敗,股市出現嚴重泡沫之後,政府才馬後炮,採取一些冷卻措施。可與此同時,一些政府高官卻高唱股市「啤酒論」,說甚麼有點泡沫才好喝;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抨擊「泡沫論」是西方打擊中國經濟的陰謀,又說中國股市市值僅佔GDP的八成,還有很大擴展空間。就在昨日,中國三大證券報還發表評論,說中國牛市基本面不變,明顯是秉承當局的旨意托市。

在股市風險的危機處理中,政府要麼無為,任憑「市場主導」,要麼亂拳連出,橫加干預,同時又容忍部分官員或喉舌唱反調,發出互相矛盾的訊息,令股民產生錯覺,失去警惕,以為中共十七大和奧運會之前股市不會倒。股市終於崩盤了,中央政府在人民心中僅存的威信,也隨之轟然倒下。

黃菊死得其所死得其時

05/06/2007

文: 顧天樂

新華社證實,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黃菊已於六月二日凌晨二時零三分病逝。雖然香港人對黃菊不太熟悉,但其實他在政治局九位常委之中排名第六,又是第一副總理,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地位顯赫的大人物。其實,在此之前,早有高人告訴朕,星象顯示,七月一日,也就是香港回歸十周年之前,必有中央級大人物傳出死訊,以今日的情況所見,高人果有先見之明。

一直以來,中共一直視領導人的死訊為「最高國家機密」,若有人洩露天機,必會嚴懲不貸!中國人向來重死不重生,是因為若人一死去,必然會引起權力鬥爭,所以必須死得其時,才不會引起動亂。

史書記載,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雲夢、會稽等地時在途中病重,命喪於沙丘行宮。為恐秦始皇病死的消息傳揚出去,丞相李斯秘不發喪,繼續巡遊,飲食奏請如常。由於暑天高溫,秦始皇的屍體很快便腐爛發臭了,為遮人耳目,還買了許多鹹魚放在所有車上以掩其臭,經繞道三千里到咸陽後,才發喪出殯。

雖然黃菊的分量和秦始皇不可同日而語,但好歹也是個人物,所以,他也要死得其時;故極可能他早已腦死,以維生系統保持到六月二日才公布而已。

沖淡「六--四」政治氣氛

為甚麼黃菊遲不死早不死,要死在六月二日呢?其一是此時正好是「六--四」前夕,在「六--四」前發布黃菊死訊,多多少少都可以沖淡悼念「六--四」事件的新聞,這也可算是他為黨盡忠的最後表現。此外,現在接近香港回歸十周年慶典,相信反對派定會有一番搞作,香港回歸十年仍未大定,反對派張牙舞爪,親中人士怨聲載道,這個時候到香港出席慶典,處境必然十分尷尬,所以,中央重要領導人亦有可能以為黃菊辦喪事為由,託詞避席。事情會否如此發展,相信很快便可以得到證實。

此外,前上海幫要員陳良宇貪污瀆職一案審判在即,當年一手提拔陳良宇的人正是黃菊,若黃菊尚在生,重判陳良宇未免會令他難堪,黃菊先死而陳良宇後判,到時所有責任便可由黃菊一人背起,免去其他上海幫成員的尷尬。雖然,從中共發表的訃告看,對黃菊的評價仍相當高,但陳良宇案終結後,也難保會秋後算帳。不過,既然黃菊已不在人世,中國人向來有為死人諱的傳統,相信也不會令他名聲大損。

記得朕曾有菊花詩云:「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黃菊雖然無此氣勢,但是他一死,沖淡了「六--四」的政治氣氛,同時也為上海幫背上了十字架,也可說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時矣!

黃菊生死無礙大局

05/06/2007

文: 邱心言

被視為是上海幫政治權力代表之一的黃菊,這一回真的與世長辭了,終年六十有九。北京對他的評價非常之高,發布訃告的規格也是前所未有,三十年來在職的中共高層去世,黃菊算是第一人,據說即將舉行的追悼會規格很高;也有消息說,黃菊病危,江澤民親自前往醫院探視,兩人見面之後,均熱淚盈眶,無言以對,黃菊估計話都講不出來,只是緊緊握江澤民的手,久久不願放下,傳聞說得繪聲繪色,估計有些藝術加工,但大體上也符合客觀的情景。

有關黃菊的身體狀況,其實很早就有傳說,有人說是患了胰腺癌,動了手術,開了刀,一直在上海華山醫院休養,如果不是趕上上海社保基金案的風起雲湧,黃菊的動態未必就會受到外界的關注。由於有關黃菊家屬涉及上海社保案的說法不脛而走,言之鑿鑿,去年以來,在一些關鍵時段,外界看到了黃菊強拖病體,帶夫人在不同的場合露面,不發言不說話,顯然只是為了證明他和他的家人都還健在。政治人物為了撇清外界的謠言和傳言,不得不做此違反病人養病的舉措,讓人覺得十分的殘忍,但這種殘忍的背后,究竟還有多少我們無法熟悉和掌握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玩政治和玩女人一樣,都要有一副好身體,沒有健康的體魄,拿不到奧運金牌,當然,在政治權力的角鬥場上,也無法和對手一較長短,但和過去的歷史不一樣,黃菊生與死,無礙中國政治發展大局,也是可以確定。

太湖衛士被拘押妻赴京告狀

06/06/2007

【 本 報 訊 】 有 「 太 湖 士 」 之 稱 、 曾 多 次 舉 報 當 地 企 業 非 法 排 污 及 環 保 部 門 不 作 為 的 江 蘇 宜 興 市 農 民 吳 立 紅 現 仍 在 看 守 所 , 在 他 被 捕 前 , 吳 立 紅 曾 多 次 向 全 國 人 大 、 國 家 環 保 總 局 舉 報 當 地 企 業 非 法 排 污 以 及 環 保 部 門 不 作 為 , 並 且 與 浙 江 省 環 保 人 士 陳 法 慶 , 共 同 狀 告 國 家 環 保 總 局 瀆 職 , 由 於 他 被 羈 押 , 由 其 妻 許 潔 華 代 為 。

法 院 指 吳 立 紅 敲 詐 鋼 鐵 廠

五 月 九 日 , 許 潔 華 和 陳 法 慶 向 北 京 市 第 一 中 級 人 民 法 院 遞 交 訴 狀 , 再 次 要 求 環 保 總 局 收 回 宜 興 市 的 榮 譽 稱 號 。 由 二 ○ ○ 六 年 十 月 二 十 七 日 至 今 年 四 月 十 二 日 間 , 吳 立 紅 拍 攝 一 百 多 張 照 片 , 並 採 集 八 十 三 樽 各 種 污 染 水 樣 。

另 方 面 , 面 對 外 界 指 摘 地 方 政 府 打 壓 吳 立 紅 的 報 道 , 宜 興 市 人 民 檢 察 院 昨 表 示 吳 立 紅 是 因 為 涉 及 敲 詐 勒 索 被 捕 。 該 院 表 示 , 經 偵 查 , 吳 立 紅 在 ○ 三 年 十 月 至 今 年 一 月 間 以 舉 報 、 媒 體 曝 光 所 謂 「 環 保 」 問 題 相 要 挾 , 兩 次 敲 詐 勒 索 江 蘇 某 鋼 鐵 有 限 公 司 , 共 騙 取 五 萬 五 千 元 人 民 幣 。 宜 興 市 人 民 檢 察 院 已 提 起 公 訴 , 近 日 將 開 庭 審 理 此 案 。

國 家 環 保 總 局 副 局 長 張 力 軍 被 問 及 吳 立 紅 之 事 時 表 示 , 對 於 關 心 環 保 的 人 士 , 環 保 部 門 歷 來 把 這 些 人 作 為 一 家 人 、 同 盟 者 , 不 存 在 和 這 些 人 敵 我 的 問 題 。 他 強 調 吳 是 因 刑 事 犯 罪 而 被 扣 押 。

黃菊舉殯江澤民胡錦濤送別

06/06/2007

【 駐 北 京 記 者 報 道 】 上 周 六 病 逝 的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常 委 、 國 務 院 常 務 副 總 理 黃 菊 , 昨 日 上 午 在 北 京 出 殯 , 遺 體 火 化 。 中 共 總 書 記 胡 錦 濤 、 前 總 書 記 江 澤 民 , 以 及 其 他 七 位 政 治 局 常 委 等 黨 政 軍 要 員 及 各 界 代 表 數 百 人 到 八 寶 山 送 別 。

昨 日 上 午 七 時 四 十 五 分 , 政 治 局 常 委 曾 慶 紅 、 中 央 書 記 處 書 記 王 剛 、 國 務 院 秘 書 長 華 建 敏 來 到 北 京 醫 院 , 陪 同 黃 菊 親 屬 護 送 黃 菊 遺 體 到 八 寶 山 公 墓 火 化 。 黃 菊 遺 體 上 覆 蓋 中 共 黨 旗 。 上 午 九 時 許 , 胡 錦 濤 、 江 澤 民 等 在 哀 樂 聲 中 向 黃 菊 遺 體 三 鞠 躬 , 並 與 黃 菊 夫 人 余 慧 文 握 手 慰 問 。

在 電 視 畫 面 中 , 胡 錦 濤 面 色 凝 重 , 江 澤 民 攜 夫 人 王 冶 坪 一 同 前 往 , 並 與 余 慧 文 交 談 數 句 。 除 其 他 七 位 現 任 政 治 局 常 委 之 外 , 總 理 朱 鎔 基 、 全 國 政 協 前 主 席 李 瑞 環 、 前 中 紀 委 書 記 尉 健 行 和 前 國 務 院 副 總 理 李 嵐 清 等 原 十 五 屆 中 央 政 治 局 常 委 , 以 及 前 上 海 市 長 徐 匡 迪 等 也 到 場 向 黃 菊 告 別 。

遺 願 遺 體 捐 醫 學 事 業

新 華 社 在 報 道 中 稱 黃 菊 作 為 中 央 領 導 集 體 重 要 成 員 , 求 真 務 實 , 真 抓 實 幹 , 為 中 共 和 國 家 事 業 的 發 展 殫 精 竭 慮 , 貢 獻 了 全 部 智 慧 和 力 量 。

昨 出 席 遺 體 告 別 儀 式 者 收 到 一 本 黃 菊 紀 念 冊 , 提 到 黃 菊 在 患 病 期 間 與 病 魔 頑 強 鬥 爭 , 一 邊 治 療 一 邊 帶 病 工 作 , 直 至 生 命 最 後 一 刻 。 紀 念 冊 中 有 一 篇 黃 菊 夫 人 余 慧 文 所 寫 的 紀 念 恩 張 , 祝 願 丈 夫 「 一 路 走 好 」 。 黃 菊 留 下 遺 願 將 遺 體 捐 給 國 家 醫 學 事 業 , 臨 終 前 囑 咐 喪 事 從 簡 。

抗議蘇丹問題 美不抵制奧運

06/06/2007

有 鑑 於 國 際 社 會 近 來 迫 切 希 望 北 京 政 府 在 蘇 丹 達 爾 富 爾 戰亂地 區 發 揮 更 大 影 響 力 , 並 傳 出 將 以 抵 制 奧 運 會 的 威 脅 , 美 國 國 務 院 發 言 人 前 日 表 示 , 美 國 不 會 用 抵 制 北 京 ○ 八 年 奧 運 會 來 抗 議 北 京 支 持 蘇 丹 政 府 , 「 中 國 能 夠 影 響 蘇 丹 政 府 行 為 的 觀 點 , 並 非 美 國 政 府 的 看 法 」 。 ( 綜 合 報 道 )

神州觀察:威脅論頻變種 北京進退失據

06/06/2007

近 年 來 , 中 國 威 脅 論 不 斷 升 級 變 種 , 從 軍 事 領 域 , 逐 漸 向 經 濟 、 民 生 、 環 境 等 領 域 滲 透 , 使 中 國 在 世 界 民 眾 中 的 形 象 大 受 打 擊 。 但 可 惜 的 是 , 北 京 當 局 對 此 危 害 似 乎 估 計 不 足 , 應 對 上 也 進 退 失 據 。

近 日 兩 宗 涉 及 中 國 形 象 的 事 件 受 國 際 輿 論 關 注 , 一 是 所 謂 中 國 毒 牙 膏 荼 毒 拉 美 , 被 美 國 FDA 查 封 ; 二 是 所 謂 中 國 產 的 假 瘧 疾 藥 品 為 害 東 南 亞 事 件 , 引 起 國 際 刑 警 組 織 警 覺 。 雖 然 北 京 當 局 極 力 否 認 兩 件 事 , 但 事 件 逐 漸 發 酵 , 掀 起 一 波 中 國 假 藥 威 脅 論 的 風 潮 。 拉 美 及 東 南 亞 地 區 民 眾 對 中 國 藥 品 , 甚 至 對 中 國 商 品 逐 漸 喪 失 信 心 , 中 國 政 府 的 形 象 也 一 落 千 丈 。

自 中 國 國 力 漸 強 , 國 際 輿 論 逐 漸 從 中 國 崩 潰 論 向 中 國 威 脅 論 轉 變 , 而 且 花 樣 翻 新 , 從 原 來 的 軍 事 領 域 , 轉 向 經 濟 民 生 領 域 , 先 後 出 現 中 國 能 源 威 脅 論 、 人 民 幣 威 脅 論 、 環 境 威 脅 論 、 危 及 亞 馬 遜 雨 林 威 脅 論 , 近 期 又 出 現 毒 食 品 威 脅 論 和 假 藥 威 脅 論 。 原 先 的 軍 事 威 脅 論 , 多 帶 有 意 識 形 態 和 國 家 政 治 制 度 的 偏 見 , 除 了 西 方 政 治 精 英 們 在 鼓 動 外 , 普 通 民 眾 多 漠 然 以 對 。

反 華 政 客 趁 機 排 華

但 如 今 有 關 中 國 威 脅 論 變 種 , 愈 來 愈 具 體 , 愈 來 愈 接 近 西 方 民 眾 切 身 利 益 , 因 此 , 對 中 國 形 象 的 毀 壞 力 也 愈 來 愈 大 , 並 有 可 能 影 響 對 華 政 策 。 像 今 次 拉 美 地 區 的 中 國 毒 牙 膏 風 波 後 , 當 地 民 眾 對 北 京 的 形 象 蒙 上 一 層 陰 影 , 中 美 洲 地 區 是 兩 岸 外 交 戰 的 主 戰 場 , 北 京 極 力 爭 取 台 灣 的 邦 交 國 , 但 如 今 當 地 友 華 民 意 深 受 打 擊 , 反 華 政 客 趁 機 排 華 。

威 脅 論 頻 變 種 , 客 觀 上 北 京 當 局 有 一 定 責 任 , 部 分 不 法 商 人 無 視 國 家 利 益 透 支 國 家 信 用 , 被 人 抓 住 把 柄 , 也 實 屬 可 恨 。 但 更 多 的 是 一 些 西 方 國 家 上 綱 上 線 借 題 發 揮 , 有 目 的 有 計 劃 地 打 擊 中 國 的 形 象 , 削 弱 中 國 的 國 際 競 爭 力 與 影 響 力 , 進 而 達 到 遏 制 中 國 的 目 的 。 值 得 關 注 的 是 , 每 當 各 種 威 脅 論 甚 囂 塵 上 時 , 西 方 主 流 媒 體 和 國 際 非 政 府 組 織 是 主 要 的 推 動 者 , 隨 後 各 國 政 府 跟 進 。 這 也 折 射 出 中 國 軟 實 力 的 缺 失 , 在 缺 少 世 界 影 響 力 媒 體 以 及 無 法 掌 控 國 際 非 政 府 組 織 的 情 況 下 , 北 京 處 處 被 動 , 只 能 按 西 方 國 家 的 要 求 不 斷 解 釋 , 自 我 設 限 。

成都晚报登六--四广告引起轩然大波

华盛顿

2007年6月5日

中国的成都晚报在“六--四事件”纪念日当天刊登广告,向“六--四”遇难者致敬,从而引发轩然大波,导致当局进行调查,成都晚报也在内部检讨,其命运不得而知。

*向六--四遇难者母亲致敬*

四川省成都晚报在“六--四事件”18周年纪念日当天刊登分类广告,“向坚强的‘六--四’遇难者母亲致敬”。短短十三个字引发了轩然大波。据报导,这则分类广告刊登在6月4号成都晚报第14版分类广告的最后一行,虽然版面不大,但时值“六--四事件”纪念日当天刊出,还是让人十分震撼,也因此被称为是“大陆昨天与‘六--四事件’相关的最大新闻”。

*报社已做内部调查和检讨*

报导说,当局已经派人进驻成都晚报整顿,报社也就此事件进行内部调查和检讨,并紧急向报摊回收当天的报纸。但小广告被发现的时候,不少当天报纸已经售出。报社回收了市区的报纸,但在郊区还是能买到报纸。事实上,这13个字的分类广告的照片已经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宣传效力极大提高。

报导分析,分类广告最少经过三道程序检查,才能刊登。这些过程出现疏漏的原因,可能是当今编辑或者广告代理是年轻人,对当年的“六-四-事-件”印象模糊,以为“六-四-遇难者”是一个车祸,或是某个意外事件,才没有多加留意。

*当局难以查出要求登广告的人*

据说,当局正在追查要求报社刊登这个广告的人。但分析认为,如果刊登广告的人使用假身份证件注册,也就很难查出。路透社记者打电话找到成都晚报的编辑和当地一名中共官员,但两人都拒绝对此评论。整个事件还在发展之中。

昨日是「六-0四」事件18周年的敏感日子,四川成都市的《成都晚报》在分类广告中刊出一则「向坚强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的广告。当局正调查事件,有消息指该报或会遭停刊整顿。

当地消息指昨日在《成都晚报》第14版右下角分类广告中出现一则短广告,其中藏有一句「向坚悤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广告至报纸售出后才发现,已无法回收。该报广告部员工向本报证实事件,表示今日起全部分类广告暂停;该报编委办人员则拒绝回应查询,表示对事情「不清楚」。

内地曾多次发生以广告形式发表不同政见的政治事件。1990年3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发表的一首律诗,其中嵌入了「李鹏下台平民愤」的字样;2002年3月30日《广州日报》公开刊登****创始人李洪志的两篇经文。两次事件均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示威風波無損投資環境

【 兩 岸 組 記 者 報 道 】 正 在 香 港 招 商 的 廈 門 市 長 劉 賜 貴 昨 指 , 日 前 發 生 的 市 民 抗 議 PX ( 對 二 甲 苯 ) 化 工 項 目 行 動 , 不 會 影 響 廈 門 投 資 環 境 , 該 化 工 項 目 的 前 途 完 全 取 決 於 評 估 結 果 。 PX 項 目 如 停 建 , 或 造 成 銀 行 呆 壞 帳 六 十 八 億 。

倘 停 建 銀 行 呆 壞 帳 68 億

劉 賜 貴 在 記 者 招 待 會 上 說 , 由 於 一 些 市 民 對 該 項 目 不 了 解 或 了 解 不 多 , 覺 得 化 工 項 目 很 可 怕 , 因 此 政 府 順 應 民 意 決 定 緩 建 , 進 行 區 域 環 保 評 估 。 如 果 評 估 結 果 認 為 項 目 可 行 , 就 繼 續 建 , 如 果 評 估 認 為 項 目 有 危 險 , 就 會 停 建 。

劉 賜 貴 批 評 部 分 海 內 外 媒 體 對 示 威 事 件 的 報 道 不 客 觀 , 稱 僅 有 數 百 人 參 與 遊 行 而 非 數 萬 人 。 他 又 指 摘 個 別 人 利 用 市 民 關 注 環 保 , 煽 動 不 恰 當 甚 至 違 法 的 示 威 遊 行 活 動 。 調 查 證 實 有 違 法 行 為 , 便 追 究 相 關 人 士 的 法 律 責 任 。

另 據 《 中 國 經 濟 時 報 》 報 道 , PX 項 目 的 最 終 股 東 是 台 灣 前 東 帝 士 集 團 董 事 長 陳 由 豪 , 陳 在 台 灣 欠 債 近 五 百 億 元 新 台 幣 , 他 對 廈 門 PX 項 目 的 投 資 主 要 來 自 農 行 牽 頭 的 銀 團 貸 款 , 其 中 農 行 三 十 億 元 , 招 商 銀 行 十 五 億 元 , 光 大 銀 行 十 億 元 , 建 行 五 點 五 億 元 , 工 行 和 民 生 銀 行 亦 有 借 款 。

网络审查或将导致互联网面目全非

出处:计世网 

国际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日前表示,当前的网络审查制度必须要加以改善,否则互联网将变得“面目全非”。

国际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日前表示,当前的网络审查制度必须要加以改善,否则互联网将变得“面目全非”。

  Amnesty称,目前实施网络审查制度的国家从当初的几家发展到十几家。包括Google、微软和雅虎等在内的企业均受到审查,这不利于网络言论自由的发展。

  Amnesty战略宣传主管Tim Hancock称,除非现在采取措施,否则几年后互联网将变得面目全非。

  据《金融时报》3月份报道,对网络进行审查的做法正在迅速蔓延。目前,大概有20多个国家对互联网进行审查,而且审查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网络内容。

江苏副局长受审期间暴毙

07/06/2007

【 本 报 综 合 报 道 】 江 苏 省 赣 榆 县 供 电 局 前 副 局 长 梁 继 平 被 县 检 察 院 审 讯 期 间 暴 毙 , 尸 体 上 伤 痕 累 累 , 惨 不 忍 睹 。 事 件 在 当 地 引 来 轰 动 , 死 者 家 属 连 日 抗 议 当 局 刑 讯 逼 供 , 要 求 上 级 调 查 。 检 察 院 表 示 梁 涉 经 济 问 题 受 审 , 但 因 江 苏 省 公 安 厅 已 介 入 调 查 , 暂 时 不 便 透 露 案 件 详 情 。

死 者 梁 继 平 今 年 四 十 多 岁 , 在 赣 榆 县 供 电 局 任 副 局 长 五 年 , 半 年 前 调 任 连 云 港 供 电 公 司 工 作 。 五 月 二 十 八 日 下 午 五 时 二 十 分 , 赣 榆 县 检 察 院 人 员 赶 到 连 云 港 , 将 梁 继 平 带 回 审 讯 。 六 月 一 日 晚 上 八 点 多 , 检 察 院 通 知 梁 的 家 属 称 梁 已 死 亡 , 但 未 说 明 死 因 。 六 月 二 日 早 上 , 梁 的 家 属 亲 友 数 十 人 到 赣 榆 县 人 民 政 府 门 口 强 烈 抗 议 , 要 求 见 死 者 本 人 。

事 件 在 当 地 传 开 , 很 多 民 众 赶 到 县 政 府 门 前 旁 观 。 直 到 当 天 傍 晚 , 家 人 才 看 到 死 者 。 只 见 死 者 全 身 满 布 伤 痕 , 头 被 打 破 , 肩 部 红 肿 变 黑 , 而 两 条 大 腿 全 是 紫 黑 色 。 家 属 见 状 悲 痛 欲 绝 , 指 死 者 身 高 一 百 八 十 多 厘 米 , 体 重 一 百 多 公 斤 , 平 时 体 壮 如 牛 , 如 今 暴 死 , 家 属 相 信 是 严 刑 逼 供 所 致 。

县 检 察 院 办 公 室 一 名 官 员 昨 接 受 本 报 记 者 电 话 采 访 时 表 示 , 梁 继 平 因 ‘ 受 贿 证 据 明 显 ’ , 才 被 检 察 院 调 查 。 省 公 安 厅 四 日 派 人 来 验 尸 , 但 因 未 有 尸 检 结 果 , 目 前 不 便 提 供 更 多 消 息 。

中央言论针对泛民

07/06/2007

【本报讯】本港政改绿皮书快将出笼,中央领导人及护法相继提点香港权力来源及政制架构。基本法委员会港方成员及本港法律学者认为,民主派在香港政改问题上经常否定中央角色,中央被迫高调出手,目的是抢占舆论阵地,而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强调行政主导原则,反映中央短期内不会同意政党执政的模式。

在北京出席有关座谈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康民不点名称,部分香港人看政改有点偏颇,想摆脱中央干预,他说:‘好似选阿甲、阿乙出来,中央都只能接受,不能参与意见。’他认为,中央提出授权论有一定好处,毋须到本港敲定普选时,还在争拗中央任命权问题。

另一名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弘毅称,吴邦国强调中央对特首及主要官员拥有实质性的任命权力,是针对公民党梁家杰在竞选特首时提出,特区主要官员毋须中央任命言论。前一国两制研究中心行政总裁邵善波称,中央对三权分立存戒心,担忧港政党向特首分权。原《基本法》草委民主党李柱铭担心中央要削弱立法会权力。

港区人大 无主‘孤魂’

07/06/2007

文: 宋小庄

想不到如此凄凉的题目,竟是港区人大代表郑耀棠的自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由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选出不超过三千名的代表组成,其中三十六名来自香港特区。

但回归十年,港府仍认为港区人大代表并非建制中人,在礼宾名册上没有任何名分。

误解《基本法》规定

港区人大不得分享任何资源,也不得设办事处,其法律地位在香港特区不如立法会议员,甚至还不如区议员。市民要找他们投诉,请求协助,也不知道地址、电话,往往要以个人交情,或者通过媒体、议员或他人转介,才能接触得到。

北京对此恐也难辞其咎,因担心港区人大代表像孙悟空大闹特区之‘天宫’而频念‘紧箍咒’。对他们不大熟悉的国家事务和内地各省、市事务,他们可以讨论;但对熟悉的香港事务,却不可以评说。对不大熟悉的内地法律草案可以提出建议,对熟悉的涉港法律草案,却不可以建言。对内地各项工作的意见、申诉、建议和批评,他们均可自己或代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其办公厅提出,但却不包括香港各项工作问题。

之所以如此,是误解《基本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该条明确港区人大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在逻辑上,国家事务既包括内地事务,也包括港澳台事务,还包括对外事务,但现在却把港澳事务排除在国家事务之外了。

无所作为可奈何

由于实行‘一国两制’,香港特区不设港区人大会议制度,不得越俎代庖,制订条例、附例、行政命令,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必要过分限制,连集体开会讨论香港事务也不允许。其实《基本法》并没有作此限制,第一五九条还规定,由港区人士把守本区提出《基本法》修正案第一关,这意味港区人大在香港可设个办事处,有会议室可以开会、讨论、议决。连《基本法》修正案如此大事皆可如此,何况其他小事!

现时问题并非‘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而是百姓可以点灯,州官不得放火,而人大代表除参与选委选举长官外,既不可以放火,也不可以点灯,只能做没有火把和灯笼照明的无主‘孤魂’。

特区问题在敌友不分

07/06/2007

文: 刘楚汉

中国人民求解放的斗争,充满了失败的记录。远的不说,仅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就是几起几落,屡试屡败。最后弄得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差点也心灰意冷。这到底是甚么原因?一九二六年,我对此做了诊断:‘中国革命达三十年而成效甚微,并不是目的错,完全是策略错。所谓策略错,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我的雄文四卷,第一句话就是我事业成功记录的开始:‘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政治斗争你死我活

抗日战争时期,我提出的政治谋略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进步势力指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指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中的反共顽固派。三种势力相互制约,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彼此斗争,你想吃掉我,我想同化你,并且都想把中间势力拉到自己一边。而中间势力也有他们自己的打算,他们想利用进步派和顽固派之间的矛盾,以达到自己政治上的目的。

中间派的特点是动摇在两极之间。但正因为这一点,他们是起动政治三角的关键。在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基本势力的生死决战中,中间势力迟早要发生分化,不是倒向这一边,就是倒向那一边。而中间势力到底倒向哪一边,最终决定革命的胜负。我的统战谋略,集中表现在如何争取中间势力,一旦中间派都站到我们这一边,我们就会大发展了,而敌人也就自然地孤立了。

怎样争取中间派?有三个条件:一是尊重他们的利益,在顽固派未消灭前,不能触犯他们的利益,还要保护甚至给予一定的好处;二是我们要有足够的力量;三是我们对顽固派的斗争必须节节胜利,中间派往往看风使?,见我们强大就会跟我们走。

敌对势力同流合污

香港回归十年来,若有成就,就是按照我上述理论办事的结果;若有问题甚至百病丛生,就是违反我这理论政策导致。我看特区到今天还没解决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的问题。中国银行刘金宝之流不是贷款给黎智英壹传媒应外合而锒铛入狱么?他分不清敌友,也就堕入敌对势力圈套而自己也变成敌人。这种情况,我看不是孤立事件,还有人步刘金宝后尘,还在向壹传媒输送广告。冤有头债有主,不将壹传媒、支联会、民主党、公民党这股同流合污势力消灭,香港永远不会安宁。

是检察院还是阎罗殿?

07/06/2007

文: 钟贤

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庄重承诺,检察机关‘要及时纠正违法取证行为,坚决排除刑讯逼供获得的言词证据。’话音刚落,广西平乐县法官黎朝阳三月底在桂林检察院传唤期间暴毙,江苏赣榆县电力局副局长梁继平日前又在受审期间离奇死亡,虽然目前案情尚未大白,但从‘死者身上伤痕累累’及死者家属的指控来看,检察院逃不脱刑讯逼供的嫌疑。

黎朝阳与梁继平已经死了,无法说明生前受到怎样的虐待。不过,数年前被屈杀人的河北警察李久明,死逃生后在《控告书》中记载遭受酷刑的细节:他们将我戴上脚镣、手铐,在提讯椅上连坐七天八夜,不准我睡觉,一闭眼就打耳光;他们将电线系在我的脚趾、手指上实施电刑,又用芥末油和辣椒面沟水灌我的眼睛与鼻子,用打火机烧我;有一次他们往我肚子灌了一箱矿泉水,灌得我大便也全是水。

内地检察院刑讯逼供的情景,令人联想起传说中的阎罗殿,这与内地红色小说《红岩》描写中共党员江姐惨遭国民党特务严刑拷打的情形,也是大同小异。甚至,中共检察院对付自己的同志,比国民党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更狠,江姐是被枪决而死,而检察院连子弹都省了。

这些遭受酷刑的都是中共官员和执法者,其中不少人也曾野蛮执法,对别人施以暴力,不料转眼间自己也被‘请君入瓮’,遭受同等的暴力对待。这充分说明,如果不改变漠视人权、践踏人权的司法制度,非但普通百姓受不到法律保障,当官者也不能幸免,最终成为制度下的牺牲品。

元宵佳节之夜,登格里菲斯天文台,隔洋望乡,赋句自勉

东风拂面摧桃李

鹞鹰舒翅展鹏程

玉盘照海下热泪

游子登台思故国

休负平生报国志

人民育我胜万金

愤起直追振华夏

且待神州遍地春

注: 这首诗刊登在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二版

最近轰动公众舆论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李鹏下台"的嵌字诗的消息

传出後,本报记者从北京方面得知,人民日报社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发稿编辑是有意为

之,而且原稿分栏抄於方格稿纸上,确也不易辨识所嵌字句,遂准备将此事按工作失

误处理。又据悉,此诗正发於人大召开之前,且经外电报导,已在北京传开。中国方

面相当恼火。但考虑到"海外版"在国内个人订户很少,也只宜低调处理。

本报记者在洛杉矶同学帮助下,已找到嵌字诗作者,并作了简短采访。以下是采

访纪要及嵌字诗的第一稿和最後定稿。

记者∶请问您是怎样想起写嵌字诗这个主意的?

答∶这还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天安门"六.四"的是非功过,自有後人去道长说短,但它居然以屠杀为收场,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忧虑和愤慨。我以为这一切原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差在就差在当时对李鹏的恶劣态度上。当时大家对李鹏的失望和痛恨,恐怕与从前大家对北洋军国和蒋介石政府差不多了。荒谬的是,民愤岂可灭?但同学们除了聊天泄愤之外,多有无可奈何之感。记得古人曾用"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词句,幽默地抗议满清政府的横行,今日何妨不来个继承传统,如法泡制一点新笑话来泄一下民众之愤呢?於是我拼凑了几句歪诗,比一些想言不不敢言的"自由"言论,挟杂於其中,以求得友人们会心的一笑。我想这是有利於当时大家的身体健康的。

记者∶能讲一讲创作经过吗?

答∶这首诗写了两稿,最後定稿其实是几个人的共同工作(见附件)。友人们读後觉得份量太轻,不足以表达大家的心情。有人说得"平民愤"才行。於是又加修改,几易其稿,终於定成投稿时的文字。读起来也不很牵强附会了。大家叫好,提议乾脆加一小序,堂堂正正地投送《人民日报》,让"奇"文天下共欣赏。大不了浪费45分美金的邮费。投出以後,如石沉大海,本来大家对它不抱什麽希望,一个玩笑而已。不料一年以後居然刊登出来了。这下子大家都乐坏了,真是抚额相庆,拍手称快,好像李鹏真的不久了一样。

记者∶现在这首诗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注意,您有什麽感想吗?

答∶我一方面是感谢人民日报某位编辑,偶而一个疏忽而让它与广大读者见了面,为大家增添了一个茶馀饭後的谈笑小品,尤其是正当政府换届的时刻。另一方面,却是对不起那位编辑,唯恐此事给他带来麻烦。这原是我未及想到而且不愿去想的事。但愿其上级领导是明理之人,大火而不殃池鱼,让那位无辜的编辑顺利过关,以解除我的内疚之情。

记者∶您不想对我们的读者说几句话吗?

答∶这原是小是一桩,希望不要引起轩然大波。如果言论真的广开了,大家有了说话的地方,这种把戏也不会再有人玩了。

天津政协主席证实自杀亡

09/06/2007

【 本 报 讯 】 官 方 新 华 社 昨 晚 报 道 , 天 津 市 政 协 主 席 宋 平 顺 于 六 月 四 日 死 亡 , 经 公 安 现 场 调 查 、 检 验 鉴 定 确 定 为 自 杀 身 亡 。 有 关 部 门 收 到 过 宋 平 顺 问 题 的 反 映 , 现 已 手 调 查 。

另 有 消 息 透 露 , 宋 平 顺 在 四 日 下 午 接 受 中 纪 委 官 员 问 话 后 , 随 即 跳 楼 身 亡 。 天 津 城 内 则 小 道 消 息 满 天 飞 , 有 传 宋 是 堕 楼 而 死 , 有 的 说 是 吞 枪 自 尽 , 更 有 人 指 服 毒 身 亡 , 而 中 纪 委 和 公 安 部 官 员 组 成 的 调 查 组 日 前 已 抵 津 展 开 调 查 。

川 官 涉 六 千 万 社 保 案 跳 楼

位 于 天 津 市 和 平 区 新 华 路 的 天 津 市 政 协 昨 日 气 氛 平 静 , 但 进 出 官 员 都 避 谈 宋 自 杀 事 件 , 政 府 新 闻 办 官 员 手 机 一 直 无 人 接 听 , 手 机 铃 声 传 来 阵 阵 ‘ 命 运 ’ 交 响 曲 和 ‘ 梁 祝 ’ 音 乐 。 连 昨 日 陪 同 特 首 曾 荫 权 参 观 博 物 馆 的 天 津 市 委 书 记 张 高 丽 , 在 面 对 多 名 本 港 记 者 查 询 时 , 也 不 做 任 何 回 应 。

有 当 地 网 民 在 论 坛 披 露 称 , 宋 平 顺 涉 收 贿 一 亿 元 人 民 币 , 最 近 曾 接 受 中 纪 委 官 员 的 问 话 。 宋 在 三 日 上 午 还 出 席 一 项 公 开 活 动 。

内 地 贪 腐 弊 案 不 断 , 多 名 涉 贪 官 员 自 杀 。 四 川 绵 阳 市 涪 城 区 社 保 中 心 至 少 六 千 万 元 人 民 币 的 社 保 基 金 最 近 发 现 竟 然 下 落 不 明 , 一 名 社 保 官 员 在 被 双 规 ( 规 定 时 间 规 定 地 点 接 受 调 查 ) 期 间 突 然 跳 楼 自 尽 , 而 一 名 负 责 调 查 该 案 的 市 纪 委 官 员 随 后 亦 跳 楼 身 亡 。

据 内 地 媒 体 报 道 , 绵 阳 市 被 双 规 的 涪 城 区 社 保 中 心 办 公 室 主 任 周 建 明 , 因 为 社 保 基 金 票 据 丢 失 , 大 笔 社 保 基 金 下 落 不 明 而 与 其 他 七 名 官 员 一 起 被 双 规 , 当 时 软 禁 于 一 度 假 村 内 , 四 月 十 九 日 下 午 四 时 许 , 周 逃 出 度 假 村 后 , 即 从 附 近 一 栋 七 层 高 住 宅 跳 下 死 亡 。

就 在 周 建 明 自 杀 后 数 日 , 直 接 负 责 周 案 的 绵 阳 市 纪 委 官 员 唐 旭 也 跳 楼 自 杀 , 唐 旭 是 绵 阳 市 纪 委 检 查 二 室 主 任 、 市 纠 风 办 主 任 , 事 发 当 天 上 午 九 时 , 唐 在 纪 委 办 公 室 开 会 时 , 突 然 从 五 楼 跳 楼 身 亡 。 自 杀 案 发 生 后 , 绵 阳 官 方 一 直 没 有 公 布 自 杀 原 因 和 案 情 。 但 据 悉 另 有 八 官 员 随 后 被 纪 委 双 规 调 查 。

天津政协主席自杀 中纪委增兵查天津

 (2007-06-09)

  据香港明报报道,官方新华社昨晚证实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死亡的消息,指是在本月4日发现他死亡的。报道并称,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检验监定,确定宋平顺是自杀身亡。而有关部门曾收到对宋平顺涉及问题的反映,现已手调查。据本报了解,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已加派人手赴天津进一步调查,而当地党政当局取消多项例会,市委更紧急开会应变。

  路透社昨晚引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天津官员说,宋平顺是服用过量安眠药而死,并指他是涉及经济问题自杀。也有消息称,宋平顺是在办公室窗口堕楼身亡。

  涉嫌受贿滥权谋私

  消息透露,宋平顺的问题主要是他早年主政天津市公安和政法系统时,涉嫌收受商贾贿赂以及利用职权为家人亲属谋私利。中纪委接到举报,日前派员到天津调查。本月4日傍晚,中纪委调查组官员约谈宋两小时,希望他“说清楚”。不料中纪委人员走后不久,宋即被发现在政协办公大楼内身亡。

  中纪委约谈后自杀

  宋平顺自杀身亡事件震撼当地政坛。据本报记者了解,中纪委已增派官员到天津调查,而天津市党政当局也紧急开会应对。

  由于事发期间,香港特首曾荫权恰好到访天津,并有众多香港记者跟随,当局乃下令各部门官员严禁回应任何媒体查询。同时,天津市委、市政府也临时决定取消多项例会,包括原定近日召开的天津市经济工作会议。

  据知,中纪委已加派人手赴天津进一步调查。为应付这一突发事件,天津当局取消多项例会,市委昨日并召开紧急会议。据天津政协网昨日报道,在市政协在本月6日举行政协党员会议,而在前天(7日)召开的市政协第24次常委会议中,现任11名副主席只有5人出席,分别是卢金发、叶厚荣、周绍熹、曹秀荣、王家瑜,另外秘书长陈福顺亦有与会,但另外6名副主席王文华、姚建铨、赵克正、 蔡世彦、朱坦、 陆锡蕾则未见出席。

  天津多个官方网站昨日在显着位置,刊出“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决定要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绝不利用职权谋取任何私利,绝不利用职权为家属、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好处”。

卷入贪案受查 天津政协主席 传自杀身亡

(2007-06-08 9:50 am)

  (综合讯)明报报道,据多个中国大陆可靠消息透露,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于前晚(6日)怀疑自杀身亡,终年61岁。有消息称,宋平顺死前正接受有关其经济问题的调查,至于他是否畏罪自杀,还是因精神疾病猝死,目前仍在调查中,未有定论。

  若属畏罪自杀,他将是自12年前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王宝森之后,大陆畏罪自杀的最高级官员。

  有消息称,宋平顺是于前晚被发现在天津市政协办公楼堕楼身亡的,在此之前,出身公安的他一直身体健康,未有传出任何健康问题。

  宋平顺在天津官场打滚多年,长期担任天津市公安局长、政法委书记,官至市政协主席,相当于正部级官员。去年该市检察长李宝金涉及贪污案被拘后,一直有消息指宋平顺亦受到牵连。据透露,宋最近确实一直在受有关方面的调查,但尚未能证实他的死与调查是否有关。

郭飞雄夫人呼吁联合国关注郭受刑罚

路透社 / 德国之声:郭飞雄夫人张青(音)向总部在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呼吁,要求该组织转告联合国酷刑问题专门报告员曼弗雷德.诺瓦克,她丈夫在中国监狱里遭受刑罚。

她说,在郭飞雄被转到沈阳一个隔离中心后,受到可怕待遇。他的手被人扭到背后,把他按坐在椅子上,用电棍捅他的生殖器;他的手脚被捆在床上达几周之久,每天长时间不让他睡觉。

今年40岁的郭飞雄去年9月被捕。将于6月15日开庭审讯。

“太湖卫士”吴立红案推迟开庭

美联社 / 德国之声:曾列为2005年感动中国的候选人的“太湖卫士”吴立红被捕后,原定于6月12日开庭审理。现在已宣布推迟。新华社引宜兴法院人士的话说,起诉的罪名是敲榨罪。称:吴立红要求被敲榨对象支付5万5千元人民币给他,要不然他就把污染事实公之于众。

吴立红的夫人徐洁华(音)对美联社记者说:“法院告诉我们推迟了庭审。但他们没有说推迟到什么时候。”吴立红的律师朱晓严说,徐洁华在5月30日探监时,看到吴立红手腕受伤,吴说,他背部也有伤。吴的律师为此提出要为吴立红进行身体检查。因此,法院推迟了此案的审理。朱律师说,法院打电话给他,要他明确他的申请,说明吴究竟是什么身体部位有伤。

达赖喇嘛在澳大利亚作“气候讲话”

美联社 / 德国之声:周三,达赖喇嘛在他的澳大利亚之行首站发表讲话,讲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他提请澳大利亚注意“道德责任”,在使用汽车或电力、水时,任何时候脑子里都要想到保持能源和资源的问题。”

达赖喇嘛此次澳大利亚之行时间较久,月底他也将访问澳首都堪培拉。中国事先警告过澳大利亚,不要让达赖喇嘛入境。中国说达赖喇嘛在追求西藏独立。但达赖喇嘛说他只希望西藏获得更大的自治权。

河北地下教会主教再次被捕

美联社 / 德国之声:据设在美国的孔枢衣主教基金会周四说,74岁的中国河北正定地下教会的主教贾志国(音)才释放了9个月,于本周二再次被当地警察逮捕。该基金会说,对逮捕的原因和拘押在何处,没有任何消息。

贾主教从2004年1月以来已至少被捕过10次。最近一次,他被关押10个月后于去年9月获释。

许多“打擦边球”的中国电影参加慕尼黑电影节

德新社 / 德国之声:6月25日至30日期间,将有来自40个国家的约200部电影参加第25届慕尼黑电影节。年轻的电影制作人的作品、亚洲和拉美是本届电影节的关注重点。

负责电影节国际电影组织工作的电影专业记者克劳斯.艾德尔说,有许多电影从中国来,它们多是通过简单制作方式产生的,在国家审查旁边擦边而过来到这里。

开幕式将放映以色列导演科里林的“The Band's Visit“,德国和世界各地不少著名导演将带着他们的作品参加。

成都晚报广告栏中提及64遇难者母亲

据中国国内草根博客提供的讯息称, 6月4 日,成都晚报在第14版中缝豆腐块大小广告栏中刊发文字——向坚强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士称,该报主编已经被撤职,报纸已经停刊。德国之声记者在该报网站上无法以 PDF格式打开今日版面 11-14页。

柏林自由大学在北京开设代表处

据科学信息服务社报道:位于柏林西部的柏林自由大学在北京开设了一个新的代表处,这是该大学继在纽约和莫斯科之后,在国外开设的第三个代表处。北京代表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协助柏林自由大学中国地区学的教研工作。在该大学攻读中国地区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通过代表处谋取在中国实习半年的机会,以提高中文水平、增加有关中国的知识、深入了解际间文化的差别,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实习半年可以获得30学分。柏林自由大学是与中国最早建立联系的德国大学,早在1981年就与北京大学签订了合作合同。

让全场落泪:师涛母亲代子领奖纪实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在雅虎上查找师涛

因所谓“非法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刑十年的原湖南《当代商报》记者师涛6月4日获得由世界报业协会颁发的新闻自由金笔奖。师涛的母亲高琴声女士代替儿子前往南非开普敦领取了奖项。新闻自由金笔奖每年评选一次,颁发给具有非凡勇气的记者。1992年的获奖者是中国女记者戴晴。下面是德国之声记者的采访报道。

在全场起立和持久的掌声中,师涛的母亲高琴声代替自己38岁的儿子师涛从大会主席手中接过了新闻自由金笔奖奖杯。儿子被判入狱两年了。在领奖致词中,这位老人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我为有)师涛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感谢大家没有忘记师涛!”

世界报业协会表示,评选师涛作为每年一位的金笔奖获得者,是为表彰他作为记者所具有的勇气,这种勇气应当受到认可。大会主席加文-瑞力发言指出,在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中国新闻自由的严峻情况不应被遗忘,“中国不仅仅是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还是世界上关押新闻记者,网络异见人士,维权人士,以及其他勇敢地说出社会不公正现象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师涛是因为2004年“六--四“十五周年前夕通过电子邮件向海外发送一份他当时工作的湖南《当代商报》报社编辑工作例会上传达的一份中央文件纪要而被判刑。由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雅虎向中国国家保安当局提供了师涛的电子邮件使用详情,而追查到师涛工作使用的一台计算机。

世界报业协会发言人拉里-基尔曼说,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颁奖仪式,“高女士的领奖致词使全场落泪。她对儿子的骄傲,对儿子的辩护,她对世界上对师涛认可的感激,是非凡的。她指出最基本的一点:她的儿子不是罪犯。师涛没有做任何不属于一个专业记者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在任何一个民主国家,师涛的做法都不会成为罪名,但在中国他却被判入狱10年。师涛的母亲说,获得这个奖项证明了师涛不是罪犯,而国际社会的认可证明了问题不是出在师涛身上,而是中国的法律制度。”

在领奖致词中,高琴声还即兴朗读了师涛写的一首诗:《六月》。她说:“当时我很紧张。不过我读得慢一点。因为啥呢,因为它的气氛非常好。就是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融入这个气氛中去了。当时看着大屏幕师涛的那个像,那种音乐,当我走上台的时候,全场起立,鼓掌,中间又给我鼓掌,觉得,就是我是流露出真情的。”

在来开普敦领奖前,高琴声去师涛服刑的湖南赤山监狱看望了儿子。她介绍儿子的情况说,“还是那样,改变不了,监狱里就是那样。说好,身体也有毛病;说不好,也没办法。这些都是次要的,现在关键就是,大家通过这些能促使他早点放出来。”

这个日子只保留在中国先锋艺术家画板上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中国画家笔下的人物

今年6月4日,香港举行了悼念游行,但在中国大陆人们却不能公开纪念这一天。对于亲身经历过这一事件的艺术家盛奇来说,六---四是难以磨灭的记忆。但是对于很多中国大陆的年轻人,特别是未满18岁的青少年来说,六---四已经非常遥远。德广联记者从北京给德国之声发来如下报道。

盛奇的工作室坐落在北京城郊一处改装过的工厂内。周围还没建起摩天大厦,也没有购物大楼。工作室内非常简单,一张桌子、几支笔、几桶颜料、还有几摞画。画上有含泪的母亲高举着儿子的遗像,也有天安门。人们可以看到故宫的大门,看到毛泽东像,看到奔跑的人群以及坦克。在这些场景之上,盛奇还泼撒了血一般鲜红的颜料,“我的画跟死亡有比较大的关系,跟死亡和权力、暴力。因为我觉得艺术家不应该只画好看的画,必须有一个立场。你的立场决定了你做什么。”

对盛奇来说,这也意味着反思历史。例如天安门广场上的屠杀。80年代末盛奇曾属于一个先锋派艺术家团体,他也曾亲身经历了坦克开过,身边学生中弹倒下的场面。那样的记忆一直留在他的脑海中,“我也在欧洲呆过,但是我回来以后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我一直关心绝大多数人的命运,对我来说我可能有点过时。因为出国的人可能被冰冻起来了。人们说,如果你80年代去了美国,你的想法总是停留在80年代。你回国后说的话都是80年代说的话。”

天安门事件结束后几个月,盛奇离开中国去了伦敦,一方面他害怕受到迫害,另一方面更对民主运动的失败以及政府的血腥镇压感到失望。启程前,盛奇切断了自己左手的一节小指并将其埋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他的一部分要留在故乡。90年代中,盛奇返回中国。断指的手成了他的标志。

在国外,盛奇是一位受欢迎的艺术家。他有关血染天安门的画作获得了世界认可。但在中国,这些画仍然不能向广大观众展示,因为那里存在严格的审查。但是就算没有审查,盛奇也怀疑,现在的中国人是否会对这些具有批判性的油画感兴趣。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很少有人还像盛奇一样会想到六---四,“大家都变成消费主义者了。跟我同样年龄的人也都变成消费主义者了。有了自己的公司或者成了老总了。全世界人可能都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中国人可能不知道。绝大多数中国人他们现在不太关心这个。中国的传统是不关心政治。这是多年的传统,因为一旦你关心了政治你就有麻烦。所以,为什么人要去找麻烦呢?”

中国基督教面临大发展?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北京的天主教堂

据基督教新教新闻通讯社报道,基督教新教出版家沃尔夫冈·比勒最近在中国旅行期间得到印象是,2008年8月北京奥运开始之前,北京共产党当局减轻了对国内基督徒的压力。他说,在中国到处都可以感受到这一发展态势。

与农村相比,大城市的基督徒享受到更大的自由,尤其知识界人士转向基督教信仰的人数增多,基督教区的规模增大。以温州为例,教区今年至今已接受了三百人洗礼入教。基督徒诚信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传教的作用。教区认为,政府当局减轻对基督教的压力有利于教区的增长。但如果完全放开,也不利于教会的健康发展,因为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教徒会受到日益增长的唯物质主义的传染,一味追求物质享受。

作为出版家,比勒帮助地下教会的成员印刷出版书籍。在他的协调下,许多新教的书籍译成中文出版。他也与世俗社会印刷厂合作,通常开始时一次印刷一万到两万本。这些书被基督徒们复印传播,像滚雪球一样,传到越来越多的信徒手中。现在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书籍在流通。现在,比勒正在忙着用中文印刷出版德国神学家威廉·布什(1897-1966)的畅销书“耶稣-我们的命运”。

比勒坚信,中国的基督教徒需要正宗的教会书籍,否则那些信仰尚未成型的基督徒有可能成为江湖骗子的受害者。比勒访问了广州林献羔的教区,这位现年83岁的牧师因宗教信仰坐了21年牢。现在他每个星期天进行四次说教,因为他的教区做礼拜的场所太小,每次只能容纳四百人。林献羔特别提醒,要对2002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天上人”的书保持警惕,其作者自称为“云弟兄”,真名为刘振营,自称是中国基督徒的领袖,实际子虚乌有。林献羔说,“云弟兄”的所谓信仰不是极度夸张,就是肆意编造。例如他写的书声称他曾禁食74天,在上帝的指引下,逃离高度戒备的监狱。

比勒说,大多数没有向国家申报登记的教会团体大多秘密聚会,这些教徒中许多人只有基督新教浸礼会或古代基督教长老会的教区概念,并不懂得自己是教派。大多数基督新教教徒不愿接受国家控制,聚集在国家不承认的家庭教会中。按官方说法,国家批准的新教三自运动有1800万成员,两千万天主教徒中有六百万属于忠于政府的爱国教会。此外,中国还有一亿佛教教徒、三千万道教教徒和两千万穆斯林。

郑州骚乱列政治事件

09/06/2007

郑 州 城 管 殴 打 一 摆 摊 的 女 大 学 生 引 发 千 名 大 学 生 骚 乱 后 , 当 地 媒 体 全 面 噤 声 , 学 生 在 网 站 上 发 出 的 相 关 消 息 旋 即 被 删 除 。 据 外 电 报 道 , 郑 州 市 网 络 新 闻 管 理 中 心 日 前 发 出 通 知 , 要 求 各 网 站 论 坛 ‘ 协 助 删 除 相 关 帖 文 以 消 除 不 良 影 响 ’ 。 据 河 南 财 经 学 院 有 工 作 人 员 称 , ‘ 上 面 已 定 性 , 这 是 政 治 事 件 ’ 。

遥控摄像机信号威胁首都机场安全

中国媒体披露,设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的无线遥控摄像机发出的电磁波,威胁升降的飞机安全。

有关摄像机天线的频道与北京机场雷达的频道一样。

这将导致升降的飞机会接收到错误的信号或者不正确的信息。

《中国日报》报道说,这些干扰信号几乎每星期都影响北京机场的雷达一次。

报道引述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的专家说:"这些无线电信号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飞机升降。"

报道说,一座建筑物的电梯摄像机配有天线,导致了上述干扰。

调查人员表示,这座位于首都机场14公里外的大山子地区的宿舍,属于松下公司。

有关情况已经上报给中国无线电管理局和北京无线电管理局。

1993颁布的无线电管理条例,并没有规定免受无线电干扰的安全距离。

北京国际机场目前正在进行扩建,计划在2015年能够扩大一倍,处理6000万乘客。

国际组织谴责解雇《成晚》编辑

无国界记者组织谴责中国当局因一家地方报纸刊登一小条纪念六653四天安门民主运动广告便解雇三名编辑的作法。

《成都晚报》在六月四日版的报纸上刊登的一条小广告"向坚强的六653四遇难者母亲致敬!"(见照片右下角分类广告文字部分)。

据悉,由于中国媒体对六653四事件十八年的彻底封杀,使得不少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六653四是什么东西,而本次同意发表广告的年轻编辑其实并不理解广告的含义。

广告刚刚刊登出来时,一些海外媒体还猜测是否北京在六653四平 =反 问题上或许有所松动。特别是六653四当日北京当局还首度允许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到儿子遇难处祭奠。

不过,报纸编辑遭到解雇的作法至少显示,六653四仍然是北京方面一个不可触动的禁忌话题。

这一小则分类广告六月四日出现在《成都晚报》第十四版右下角。

消息传出时,《成都晚报》员工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查询时表示,可以回答记者任何查询,但不会就分类广告此事作评论。

这位职员表示: "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会就此事作评论。"

网友点评:18年后如何看6·4?

网友讨论:“如何看待六653四? 就如同台湾人如何来看待228是一样......”

(更正篇)说一句普通人的良心话,现在常被人冠上"反共份子"的几位支联会干事,其实在89.6.4前,在香港是彻头彻尾的 "左营"骨干,他们终身(从其学生时代到事业发展)热心于贫困学生教育,争取工人利益,保钓中坚,这些工作在香港决无"油水"可言,更加不会加添"权"" 利",反而是令很多官贵苦恼的人物....

香港人一早习惯不同外来势力"别有用心"的挑衅,但从来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为什么左派自67年后,颓废不矣,至今难以释怀?因为"外来"势力靠动中国人炸中国人,算甚么"正义"?算甚么"爱国"?

这种在乱局中保持良知分辩是非的能力,是香港"67文革"异于大陆文革最明显的分野.而这种薪火相传的良知,当遇上89.6.4前后满天谣言散播,更是显露头角,因为"正义"是黑白左右都没有专利的,只与良知相呼应.

"……这种在乱局中保持良知分辩是非的能力,是香港"67文革"异于大陆文革最明显的分野.而这种薪火相传的良知,当遇上89.6.4前后满天谣言散播,更是显露头角,……"

自由人

很多人认同学生"反贪渎"的理念,又执着当时学生领袖"激进"的言论是搞混乱;很多人认为广场混乱龙蛇混杂需要清场处理,但对强硬武力镇压有美好诉求的百姓耿耿于怀;很多人说坦克车放过了王维林而且入城解放军也有步兵伤亡,这里还有人执意说死的不是学生是暴乱份子...袁木说广场上没死一个人,只有23人死在广场外,附近医院却收了几百条死于非命的"无厘头"尸首;很多人说北京有人口二千多万,死二千不应说屠城,那有武器VS无寸铁,有计划围赶VS无计划疏散是屠杀吧?

89.6.4那晚,整个大陆一下消息封锁,是"正义"/"正确"的,当权者畏惧甚么?还在说国际媒体炒作清埸时坦克车在广场倾轧的人,也许能说说为何有那么多解放军装甲部队"愿意"在镜头前不断放枪辘轧营地"配合"外人造谣?也许能说说为何89学生/中国人反贪渎要外国"介入"才能有行动那样"奴性"?是不是没有外国"搞鬼",中国人都躲在家中任官吏践踏也只能哑忍?你们心目中,中国人没有思想,只是听政府摆垦的小镙丝?没有社会良知,党叫做啥就做啥,那怕丧尽天良?

89.6.4在香港不能磨灭的烙印,是我们不容"正义"被扭曲.也就是这样我们比任何一个中国城市有更优秀的公民社会共识.除了我们的法治社会制度,上海北京广州这些中国一流城市望尘莫及,最重要是香港人的社会良知难能可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何况13亿?大陆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培养这样的品质, 才能去除"奴性", 使人民对社会有贡献, 不是老盼望"明主救中国".

自由人

我没有经历六653四的洗礼,所以兴许有人又要说我没资格说话了吧。这几天来国内登陆BBC中文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用的代理也都没了作用,好不容易淘到一个软件,总算打开了网页,虽然慢得很,总比"网页无法显示"强。原来是六653四事件十八周年,难怪国内网络要出"问题"了。更让我惊喜的是,这网上互动节目出奇的热闹,观点喜人的统一。

"我没有经历六653四的洗礼,所以兴许有人又要说我没资格说话了吧。这几天来国内登陆BBC中文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用的代理也都没了作用……"

张 萌, 河南省, 中国

好啊,平时对立的声音没有了就是显得团结。我没有经历六653四的洗礼,所以兴许我可以乱说一些东西,就当是给各位高论者当牛粪了吧(衬托一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人类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或伟大的初级共产主义社会(局部),从理论来说已早已远离那个刀耕火种,相互嗜血屠杀求得一口肉吃的年代。然而,在北京,一群手无寸铁的学生,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因为打着"反腐败,反独裁,反压迫"的旗号而被一群勇敢的解放军战士(开着我们为敌人准备的强大坦克)用"合理的"暴力手段所镇压。我个人以为学生的做法当然忍无可忍了!打出"反腐败,反独裁,反压迫"还了得?!他们知道这对我过的繁荣稳定,对我国的国际形象有多大的不良影响么?听说当时还要求与我们伟大的共产党谈判!呸!小小学生也配与我们伟大的领袖们谈条件!我们的党是何许神也!为了国家的稳定繁荣,为了国家的民主进程,为了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的党操碎了心!哪里有时间与那高喊民主的小毛孩论理?!中国的学生是被利用了!全国上下,泱泱几万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么容易就被外国的势力所愚弄,简直丢人现眼。最可笑的是拿民主说事,我们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人,怎么还要民主。因此被杀,不是活该是什么?!死了人还在其次,最可气的是以后一到六月就拿这个出来恶心我们伟大的党!这种事,且不说你家里没有因此丧命的,就算是你儿子或女儿或亲戚在八九年丧了命,也应该打断了牙往肚子里咽。有什么好说的!几条人命么?不说就可以换来中国改革与经济的腾飞,哪个重要!!!更何况,不能让外国人看笑话。这就像女人被丈夫打了个半死也不能冲外人说一样,你甭管谁对谁错你就不该对外人讲,讲了你就是不守妇道,讲了你就是破坏家庭和谐,而家庭和谐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应以大局为重,别没事了给外人絮叨,丢人啊! 张 萌, 河南省, 中国

我说说我的看法:关于说64中有海外反华势力的问题,我认为这个基本上是在扯蛋。因为就我对中国的了解,如果64中真的有海外的反华势力操纵,在中共的媒体宣传上一定是添油加醋的发出很多报道的,可是看看就知道了,媒体上是含糊的说了一句,似是而非。再一个,反华势力这个词明摆着是把中国,中共,中国政府混着说的。

第二点是关于死者的问题,我想大家应该还没有忘记袁木的那句话吧,"没有死一个人",在我印象中这句话的前面还有"天安门广场上"的修饰,外国人可能看不明白,善良的中国也许也没有看明白,这纯粹是中国式的狡猾,"天安门广场上没有死一个人",说白了,就是天安门广场界线之内没有死一个人,至于界线之外,我没有承认,但我也没有说。具体你就体会吧。这是中共常用的无赖语法。大家要深刻领会。

"关于死者的问题,我想大家应该还没有忘记袁木的那句话吧,"没有死一个人",在我印象中这句话的前面还有"天安门广场上"的修饰"

良心犯, 河南

第三点是有人说军队空枪进城,没带子弹,我不知道这种结论是哪个无脑人想出来的。64子弹是从北京市民家带出来的?其实这也是一种同上的无赖语法,士兵全部空枪不错,后面跟着军车是拉着整车的弹药的。让中共一说,就变成了空枪进城。不要相信bbc上都是善良的中国人的发言,有的人就是拿着老百姓的税来冒充老百姓发言的。无耻的网警。

第四点是关于镇压合法的问题,在64事件中,我没有见过水枪,没有见过橡皮子弹,印象里好像也没有催泪弹,可能1989年的中国的确穷,用不起这些非致命的玩意儿。相比起来中共认为还是真子弹省钱吧。参考蒋彦勇医生的信,有些枪里打出来的居然还是连战争都禁用的达姆弹。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在中国大陆,没事到军事机构门前看一看,不用进门,你一定会看到大门里的一堵影壁墙,上面有一段"八股",第一句是"政治合格",第二句是"保障有力",第三句是"军事过硬",二和三的顺序可能反了,不过你应该能看出来,中国人纳税养的兵首先要政治上合格,合的就是中共的格,有力保障的就是中共的利益。那些国家,政党,政府不分的人还是多看看书吧。13亿中国人的税钱养的兵是用来保卫6千多万党员的利益的。和谐去吧。 良心犯, 河南

浏览了网友评论,大多数对当年政府平息六653四风波持肯定态度,如果说有欠缺的地方,我同意一是尚不够及早,果断,二是对处理大规模群体事件缺乏经验,我相信类似六653四这样的不幸今后绝不会重演,因为政府和老百姓都已变得聪明起来。

"浏览了网友评论,大多数对当年政府平息六653四风波持肯定态度,如果说有欠缺的地方,我同意一是尚不够及早,果断,二是对处理大规模群体事件缺乏经验,我相信类似六653四这样的不幸今后绝不会重演,因为政府和老百姓都已变得聪明起来。"

过客, 美国

过客, 美国

1988年.前苏联的经济体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经济渐好形势刺激下)用急进的"休克疗法"试图改变其国内经济环境,但弄巧反拙.最终导至国有资产流失,民心浮动,前苏联解体.各政治寡头爪分了边远的联邦小府.这就是苏联改革的痛苦结局. 当中国在1989年的3月中央政治局讨论苏联的形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时,中央出现了两派意见.邓赵对立.处于弱势的赵紫阳试图以舆论来争取支持,接着又动员部分学校的学生以争取支持,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学生和群众支持和游行.当时主要是赵紫阳想争政策主导的话事权.以及有一些西方国家插手学生活动.关键时刻,在6月3自晚,邓小平在得到军人们的支持下.出手驱赶学生,封锁天安门广场,这次事件是意外的惨剧.是党内斗争的具体表现.就如同文化大革命的一场运动一样.回过头想一下.赵紫阳争权胜利了.国家体制能变得什么样呢?就如同和四人帮的斗争一样.四人帮争权胜利了,国家体制能变得什么样呢?但中国现在的形势是内忧外患.外国强权正在想方设法推倒中国的现行体制.但中国的解体,意味着更多的纷乱和纷争,湖南国可能为水资源和广东国开战.新疆国为了争石油...中国的优势在于统一领导,决策的正确其优势优于欧美各国的所谓民主国家.劣势是缺少监督.贪官滋生...民主并不是万能.台湾的民主能好到什么呢?想当年陈水扁为当政.大喊民主.争得政权后.就视民主为冀土.自开两枪骗当选.竞说开枪凶手自杀搪塞民众和法律.三番四次的弥天说谎竞然没有法律法规可约束制裁......

六.四是中国开放改革早期的不成熟表现.现今.中国巳是大器晚成.现在再提六.四是否未免太幼稚呢?世界总是有一些人在收了政治资助后要做一些show给政客们看的...

明白人 oysteel@msn.com, 中国广州

6.4谁还记得?股票跌成一张纸,为生计奔波的中国人民需要的是钱。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养老保障,找便宜货,吃的是伪劣食品,买的是假救心丸。没有钱等我走不动,挣不了生活费的时候,你们民主战士们能给我一个答案吗?法制,民主,离我太远了。我可不敢奢望那些梦幻。毕竟望梅止渴只是个神话。中国越乱越好,我还可以浑水摸鱼攒些养老的储蓄。没有89年的混乱,我那小店的货源也不会被打断。哦,麦嘎德,64精英在海外只批评中共对他们的镇压,从来没谈过平民的苦难。喊着死了多少,一个死者的名单都发布不了。这样的领袖跟中共同出一辙,好不到哪儿去。64精英也好,中共也好,不关我们百姓的事,一个党派对一个党派进行攻击,关我们百姓何事?我们百姓只信一个千年的道理。就是能活就活,活不了了,左手拿菜板,右手提菜刀,上梁山。

如何看18年前发生的6·4事件?

[阿Q精神永放光芒], 东京, 英国

6.4事件政府和学生都有错,所以政府不必害怕公布历史的真相,相信历史会给双方一个公道的评价。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曾经看过一部美国西部垦荒时代(wild West)的电影,一个巡捕(marshal)抓了一个偷小钱的小偷,一时不知怎该恰当的惩罚,于是问围观的群众。群众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片刻,群众中有一个人突然喊了一句:"hang him(把他吊死)!"。结果大家跟着你一句"hang him",我一句"hang him",小偷就这样被吊死在树上。群众散了,镜头转向巡捕,他回头望了一望吊挂在树上的小偷尸体,表情有点后悔,不该把他吊死的样子。群众有羊群心理,文革群众的疯狂,与6.4后期学生的疯狂有点相似。

高飞, 加拿大,温哥华

"6.4谁还记得?股票跌成一张纸,为生计奔波的中国人民需要的是钱。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养老保障,找便宜货,吃的是伪劣食品,买的是假救心丸……"

[阿Q精神永放光芒], 东京, 英国

六653四的时候

第一没有防暴警察,对于社会大规模游行出现暴乱预计不足。

第二是当时已经持续很多天了,最后的解决手段虽然残忍,胆现在看来也是最好的选择。

那时候在天安门的不仅仅是游行的队伍,还有许多都是去看热闹的,甚至专门为此而来当作旅游的。当游行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有些学生要会学校复课的时候,游行开始走向极端,有些人不同意他们的同学复课,认为这是妥协,但是本着"来去自由"的原则,这都是个人决定的事情。

我始终坚持认为学生们绝大部分是抱有爱国热情去的,虽然很多人也是一种年轻的冲动与发泄,但这是一次爱国的行动。

我也始终认为最终驱散游行队伍是正确的,长时间的游行导致北京瘫痪。三年前法国学生罢课游行,还不是防暴警察使用暴力驱散的。

我始终认为不应该开枪,不应该杀人,虽说这样有效的制止了暴乱的继续,但是这是文明社会的耻辱。

我始终很沉痛的每年都要回忆起小时候发生在身边的悲剧,我们没必要扣字眼,更没必要拿6.4和南京大屠杀比,我们要记住,由于我们的不成熟和体制的落后,死去了100多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消灭的100多生命。这比南京那30万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并不是什么"团结"的意义,而是对于政府行政能力意义。

不错,谁的屁股都不干净,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跟别的国家比谁更差,我们要跟自己比,看自己进步了多少。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大国,就必然需要有大的胸怀,大的气魄。知耻而后勇!

咔咔

我们不该忘掉64(就像我们该不该忘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历史会是公正的,18年后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看64,我不认为是错误,更谈不到屠城.(当然我明白香港/也许是整个西方的新闻自由是不许说64不是屠城的,就像日本的新闻自由不许说南京大屠杀,以色列的新闻自由不许质疑纳粹大屠杀,阿拉伯的新闻自由不许画先知像,共产党的新闻自由不许讨论取消一党执政.)

"个人觉得64是发展的阵痛,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导致了多种思想的成长和冲突,问题是一方面共产党在处理的时候确实僵化,体现了当时当权人的无知粗鲁"

换个角度想问题

个人觉得64是发展的阵痛,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导致了多种思想的成长和冲突,问题是一方面共产党在处理的时候确实僵化,体现了当时当权人的无知粗鲁.另一方面确实有人想利用这一事件谋求自己的利益(至少那些知道要发生流血冲突而选择逃跑的人和他们背后的人要负担把很多无辜的人推上"民主"祭台的道义责任)

64事件的结果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正面的,就是说共产党这样做是正确的,当然她是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这件事最大的直接影响是它保证了全体中国人的利益,(对不起,这件事可能真的不体现西方人的利益和价值观,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关注这200名他们亲手送上祭台的牺牲比10万无辜的伊拉克人更多的原因吧.)

我觉得BBC或者任何一个西方媒体可以办一个中国网络民意调查,看看中国人的民意如何.呵呵,看看民主的力量.

换个角度想问题

80后的小党员对六653四的看法:不冷静的学生、市民,在海外势力的支持下,变相改朝换代的尝试,简而言之就是一场以失败告终的小部分民众的暴力起义。参与起义的失败者自然终生要念叨这切齿之仇(从而每年都给了BBC这种反华媒体很好的谈资),然而后来的旁观者却并不以为是。

对于当年六653四事件的参与者,我有话要说:

可以理解,你们并不会承认你们是起义,你们的愿望是"良好"的:民主、自由……而且你们"拥护中国共产党",可是纵观历史,又有哪次农民起义不是打着"分田地,均贫富"这样美丽的口号开始的?

试问如果只是对政府进言,为何不通过正常的管道,而要进行绝食和大规模示威游行和暴力冲撞军队?政府不接受你们的条件就绝食就寻死觅活……请问这不是单方面威胁是什么?请问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政府会屈服于国民绝食的威胁?美国?英国?很可惜,答案是没有。

六653四事件参与者的诉求可能是好的,但这并不代表你们的行动就是自动正确的,并不能说打着"民主、自由"的口号,就可以无视一切国家法律法规、就可以单方面宣布政府的"戒严令"无效。按照你们早期的做法,你们其实已经在心里认定:这个政府是腐败的是不好的,我们要打倒它,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组建新的政府。请问怀着这样的念头,不是起义又是什么?既然是起义,那就请大大方方地做好流血的准备。你们当时既然已有蹈死的觉悟,又何必事后出来哭哭啼啼?

有人说任何情况下军队都不能向自己的人民开枪。我说,你真幼稚。在特殊情况下用暴力维护政府的统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上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生进行反越战的示威游行,最终不也是遭到军警射杀?

"有人说任何情况下军队都不能向自己的人民开枪。我说,你真幼稚。在特殊情况下用暴力维护政府的统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上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生进行反越战的示威游行,最终不也是遭到军警射杀?"

80后小党员, Holland

有人又说,别人做了错事并不等于你也可以做错事……我又请问:何谓错事,何谓对事?万事都是相对的,对你们来讲是错事,对政府来讲却是对的,对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影响的人来说也是对的,对于想维护国家的稳定,担心国际敌对势力趁虚而入,担心中国组建亲英美的无能走狗政府的人来讲也是对的。我知道当初起义学生内部也是乱成一团、意见不统一、代表名额分配不公……你们没有具体的计划、没有施政纲领也没有执政经验,就只会吆喝民主自由就可以要求中国政府倒台?请问全国因此陷入全面动乱,中国从此走向分裂,谁来负责?

80后小党员, Holland

如何看待六653四? 就如同台湾人如何来看待228是一样。

"如何看待六653四? 就如同台湾人如何来看待228是一样……228与六653四事隔近半世纪,此二案有二件事共通就是知识份子的愤怒及当时台湾、中国残破的民生经济。"

戴珍珠, 台砍

六653四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苏联解体,但民主化后的苏俄有更好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肺结核转为超级TB就在这个时候的苏俄,至今仍有百万人感染而无费用可治。

228与六653四事隔近半世纪,此二案有二件事共通就是知识份子的愤怒及当时台湾、中国残破的民生经济。

我们台湾人常常想但不敢说出来,如果当年国民党在大陆就亡党了,如果老蒋没有把国民政府播迁到台湾来,228会发生吗?谁会是一个统治者?会更好吗?

历史没有办法重来,所以现在我们只能追究228的责任,也只能作出钜额赔偿,希望让亡者英灵安息。很多人说这是国民党党产该付的,但身为一个台湾人,我们却认为这是我们该付的,因为我们本身或者我们的父母们当时是懦弱而没有抗争的,后来全成了228事件后的当然受益者,享受了经济起飞的成果,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然后累积财富来进行长达二十年的政治改革,虽然至今没有成功,但我们台湾人仍很乐观,认为明天会更好。

六653四的死难数字也许永远成谜,如228一样,受难的家属心中的伤痛一辈子不会平复,怨恨没有办法消解。这是六653四以后获得极大经济利益及生活改善的中国人民该一辈子记得的事,而且在适当时机还予公道及补偿家属的悲痛。

中国清未百年内战共死了近四仟万人民,苏联解体后,俄国人的光荣永远不再,而四分五裂的前苏联各共和国有那一个过的好? 包括俄国在内,普丁总统虽是民选,但行事作风却宛如军权统治国家,而在他之前,叶尔钦总统身边的集团早把俄国国库淘空走人,留下的就是类似义大利的黑手党在这个国家横行。

历史无法重来,但可以使用电脑虚疑实境一翻,试试看结果如何?只要给的资料足,试算出来的数字就会很接近事实。

当代、后世人看一件事件最好客观,而不要情绪,才会明白有些事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在必要时必需作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策,所以邓小平死后让自己尸骨烬成灰,不要纪念堂,不要坟,这点自知之明就远比老蒋高明万倍。剩下来的就是,让一佰年后的历史来定位他们的对错,那个时候的人才能纵横上下百年来全面检视这件事件的正负面影响,也才能给所有涉案人等公平的历史评价。

戴珍珠, 台砍

8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出现了瓶颈现象,法制的不完善与以权谋私的官倒激怒了投诉无门中国百姓 -- 青年学生的天安门请愿完全出于自愿、爱国。但是,学运的初衷绝对不是推翻政府。政府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以温和方式疏导民怨,这是最不能原谅的地方。随后,以推翻共产党政府为目的的港台及海外政治势力暗里明里插手了,激化矛盾、制造暴力事件频出。其实,直到64前夕,学运领导者、参与者若能稍微理性些,适可而止,镇压完全可以避免。学生被蒙在鼓里,不明白政府发出的社论警告已经明示学运背后复杂而危险的情势。柴玲及其幕后操纵者们最希望的流血冲突就要变为现实,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面对当时那样的情况,中国最高决策者们清楚地很:无论怎么解释、承诺都已经无济于事,因为学生们已经被煽动到文革式狂热的程度。尚且没有民主程序能化解矛盾的中国只有两个出路:一是共产党自动下台 --- 中国立即陷入内乱、甚至内战(看看海外民运内部现在争权夺利那丑恶的嘴脸,就知道这样的断言是正确的)!二是镇压、流血 --- 不幸,但我找不出第三条出路了。

"说到平 =反 64,我觉得很难。原因是共产党政府从未否定过学生们善良的愿望和爱国热情,为谁平 =反 ?为无辜的学生、平民死难者?本身就没有定罪,平哪门子反?"

6464

说到平 =反 64,我觉得很难。原因是共产党政府从未否定过学生们善良的愿望和爱国热情,为谁平 =反 ?为无辜的学生、平民死难者?本身就没有定罪,平哪门子反?为打砸抢、烧军车和杀军人的恐怖分子平 =反 ?绝不可能!抽象地为整个学运平 =反 ?那些学运中的暴力行为可是法律上无法平的反!前段时间听说过中国政府对无辜死难者进行了一定的赔偿,我认为这是对的、可以继续做的,前提是针对那些已经查明没有参与暴力行动的普通参与者。至于逃到国外的"精英"和参与有暴力行为者,别说共产党政府,现在明白了真相的中国百姓也不支持对他们平 =反 或赔偿。

6464

对大家的意见有一点点回应﹕

1.我想问﹕就算当年学生无知、人们太激情,那一定要以血及暴力去处理吗?政府的危机处理就要如此无知及贫乏?64最让人心痛的为何"人民政府"用残暴手段去处理自己的人民呢?﹗无论如何,我们应对暴力零容忍。

"就算当年学生无知、人们太激情,那一定要以血及暴力去处理吗?政府的危机处理就要如此无知及贫乏?64最让人心痛的为何"人民政府"用残暴手段去处理自己的人民呢?﹗无论如何,我们应对暴力零容忍。"

may, HK

2.请问我们为何要读历史?就是因为历史是我们的根基,有稳固的根基支柱才有稳走的未来发展?(ps君不见中国人人像个暴发户一样见市入市)从历史中吸收教训是积极的解决方法,掩耳盗铃才是贻笑大方。如是这样,那请不要痛骂别人日本扭曲历史。

3.我很兴幸自己生于香港。虽然我不是年年参加64纪念集会,也不是人人都会参加集会,有些人会选择逛街,有些人选择参加集会。但这正正体验自由的可贵,在一个公义法治的社会,人民可以选择喜欢做的事(犯法除外)而不会担心受迫害。自由不是万灵丹,但自由确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员。永不尝葡萄,永不会知道它是甜是酸。

may, HK

我是六653四的参加者,当时是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

每当提起六653四,我都会禁不住流下眼泪。

我当时参加这个运动,是真诚的,可是结果却是不好的。

我们头脑都太简单,平时虽然对现状不满,却没有认真思考过改变现状的方法。只是凭着一时的冲动,走上了街头,幻想自己能够改变中国。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所作所为,给国家添了麻烦,给中国现在的发展留下了后遗症。

当时根本就没有屠杀。解放军不会走到人民的对立面。所以我们学生市民敢站到坦克的对面。

当时我们学校的外面,有些流氓痞子烧掉了好几辆公交车。在北京市里有流氓痞子杀了解放军战士,吊在立交桥上。坦克从通县驻地进入市区的时候,有暴徒用燃烧的公交车去阻拦,士兵鸣枪警告,是不幸有学生被误伤。。。

但这些牺牲,都是因为当时中国政府没有对付群体事件的经验,没有防暴警察,没有瓦斯弹等等。就象我们常看到的在美国和欧洲发生的那样。

六653四虽然不是什么"反革命暴乱",但当时的学生们和市民们如果能够适可而止,就不会成为如此的悲剧。

这是中国的不幸。作为当事人,我现在很后悔。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式,来结束那场运动。

"……作为当事人,我现在很后悔。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式,来结束那场运动……"

东京人, 东京

东京人, 东京

综观支持中共镇压六653四的说法,都认为如果不镇压,中国就会大乱.换言之,将学生的诉求,视为政治斗争的动作.目的在夺权.或是受了利用.因此,采取武力弹压,是不得已,但是必要的手段.

中国的知识份子,一向有关心政治的传统,是古代士大夫观念的遗绪.日本明治维新,就靠着士人阶层开始.然而,中国的儒士,不同于日本的武士.中国知识份子,手无寸铁,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日本武士被镇压时,是拿刀拿枪硬干,中国知识份子只有被痛宰的份.

回顾中国历史,读书人造反当皇帝的,我没有印象,应该没有.刘邦拿儒冠便溺,汉武帝阉割司马迁,毛泽东骂知识份子臭老九,这大概是中国传统.方孝儒言论反对明成祖,遂被诛十族.连老师都倒楣.足见中共杀学生,只是柿子挑软的吃.杀鸡儆猴.

"……那么,谁才是真正对中共中央造成威胁的敌人?决不是美日,更不是台湾.而是中国的地方势力"

Lai Pi, Taipei, 台湾

那么,谁才是真正对中共中央造成威胁的敌人?决不是美日,更不是台湾.而是中国的地方势力.中国政治复杂,但是,我相信,如果再搞一次六653四,中共中央已经没有过去的威望和手腕,现在的中国人也不是好骗的,可以封锁消息,敷衍几句了事.

Lai Pi, Taipei, 台湾

"六·四"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六·四"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又一次灾难。灾难的原因,既有当政者的颟顸,也有学生、市民的幼稚,更有一些人的别有用心。

今天,如果我们只是讨论"六·四"应该叫做"屠杀"或是"屠城",那无疑是对死难者的莫大侮辱和嘲笑。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死难者,无论是学生、市民还是士兵,他们决不会愿意以他们的牺牲,换来对祖国无原则的攻击。

"六·四"死难人数,李鹏当年透露过一个数字,当在三百人左右。当然他们原本一个都不该死,但是以北京一千多万人口、广场上数万民众,把死亡夸大为"屠城",有说服力吗?中国有句老话:过犹不及。任何事情,只要被无原则的夸大了,别人就难免怀疑其初衷,就会提高警惕。

"……但是以北京一千多万人口、广场上数万民众,把死亡夸大为"屠城",有说服力吗?中国有句老话:过犹不及……"

战胜国国民, 伦敦

今天我们回顾"六·四",觉得至少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至少,笔者就经常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当年学生们的政治主张究竟是什么?和政府究竟有没有交集?

第二,学生们是不是只有无限期占据广场这一条路可以走?他们有没有机会回到校园、全身而退?

第三,那些当年"民运领袖",他们真的具有民主意识、公民道德吗?他们为什么没有选择最大限度地保护同学们的生命安全?

第四,死难者的牺牲,受益最大的人是谁?显然受益人都不在中国国境之内。

第五,那些当年的"民运领袖"们,他们今天都在哪里、在干什么?他们对"六·四"究竟怎么看?

问到这里,我知道该挨板砖了--你这不是替人开脱吗?

错!我没有想为任何人开脱,只是觉得不要发生悲剧才是最好。当屠刀已经举起来的时候,作为学生们的代表和领袖们,有什么理由让学生们引颈就戮呢?为什么不能理智一点,避免牺牲呢?你就不觉得他们实际上扮演了"起哄架秧子"的角色,先是鼓动双方的拚斗,然后却躲到洋大人身后大声叫骂吗?

杀人屠夫必将遗臭万年、神人共怒,这是他们难逃的宿命。但是,想想看,难道受害者、无辜者只是学生一方吗?一个学生敢于阻拦一对坦克,这固然是壮举,可是换个角度来看,难道不是同情和克制吗?年轻军人,会被人烧成"烤乳猪",甚至连肠子都要掏出来,这难道不是残忍、暴虐吗?比较一下,谁又比谁更高尚,谁又比谁更无辜?

灾难!什么叫做悲剧?就是剧中所有的人,无论好坏,都不能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那么,在这一场灾难之中,硕果仅存的几个受益人,他们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他们自己有过自责和忏悔吗?

想想吧!别让灾难重演。

战胜国国民, 伦敦

我是六653四的积极参加者,在天安门广场呆了半个余月.我们在六653四运动中反"官倒"、"反不正之风"、反"特权",这是主题.后来被演义为什么什么"革命",什么"民运"等等带色的字眼,我看后,只不过是一笑而已.事就怕演义,一演义就变味.

平民百姓反政府及其官员的不正之风是政治思想水准高的表现,是关心国家大事,应该提倡,反遭到以邓小平为首的一班人的反对甚至镇压,太荒唐了.如果当时的当权者,接收老百姓和青年学生的主张,现今中国就不会出现那么些大大小小的贪官、那么多严重危害社会的事、无所不存的不正之风……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小平等一批人该诛之,该杀!

"平民百姓反政府及其官员的不正之风是政治思想水准高的表现,是关心国家大事,应该提倡,反遭到以邓小平为首的一班人的反对甚至镇压,太荒唐了.如果当时的当权者,接收老百姓和青年学生的主张,现今中国就不会出现那么些大大小小的贪官……"

劳黎, 温哥华

我不赞同闹事,但我早就呼喊:为六653四平 =反 !

劳黎, 温哥华

6.4事件本身很复杂,在事件发展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都出现了大的性质转变。简单的把它定义成暴乱或民主革命,都是不确切的。

学潮的开始时只是和平请愿,到了中期,政府实际已经开始妥协。学潮到此结束,可谓完美。但随着国外各个势力的介入,学潮转化成了推翻政府的革命。躲在学生身后的那些人,心里其实很清楚:这个"革命"根本不可能成功。侥幸成功了,中国国内也会乱七八糟,甚至四分五裂。这自然是最佳结果。即使不成功,中国政府也落下了"镇压民主"的口实。可谓怎样都不会吃亏。

18年后,有人用起了"屠城"这个词,个人觉得有些哗众取宠的意思。学生领袖柴玲对BBC说广场上死的人成千上万,血流成河。后来王丹、陈晓波都反驳说没有看到这种情景。国外个大媒体对死亡人数也采取谨慎态度。柴玲在事发前早就开溜了,她从哪里看到的"血流成河"?

柴玲对BBC说:"我们就是要流血,用鲜血和生命来唤起民众。""但我是上了黑名单的人,我要求生。"听到这里,真是彻底无语了。无辜大学生的鲜血,竟然成了某些人手中的政治筹码。

其实,这就是6.4事件:当年一群满腔热血的大学生被各种各样心怀鬼胎的组织操纵着去当枪使。死后,每年还按时被拉出来"游街示众",任由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假借着他们的名义捞取政治资本。89年,一场被外国势力操纵着的6.4事件,将中国长期积累起来的民主能量消失殆尽。

这里提醒各位民运们,搞民主有两条底线不能碰:一不要卖国,不要和国外势力相勾结。二不要搞分裂。

现在的民运们,有哪个能两条全做到呢?所以每年都见他们穷叫唤,而共产党稳稳地坐江山。

White Simon

六653四最后以血腥收场,双方都有责任,政府方面的责任大家都说得多了,我想说的是另一方的问题,我不觉得学生有什么问题,他们都是出于一颗爱国之心参加运动的,甚至那几个后来成为民运渣滓的学生领袖,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学生,动机也是纯洁的。

问题是学生运动之所以几度起伏,后来越闹越大,主要是学生运动后面有黑手,就像文革一样,黑手就是所谓民主派核心赵紫阳的智囊团。

"当年六653四前后,我们都对赵紫阳非常同情,觉得他是中国的老戈,觉得他的倒台是保守派反攻倒算的结果,现在回头看看,……"

TM

当年六653四前后,我们都对赵紫阳非常同情,觉得他是中国的老戈,觉得他的倒台是保守派反攻倒算的结果,现在回头看看,学生运动刚开始时,保守派认为只是又一个1987年,所以并没有过份重视,反倒是赵系人马上下活动,多方牵头,唯恐天下不乱,希望利用学生运动为赵系创造更大的政治空间。如果保守派真的从一开始就认真对付,如果没有赵系人马的煽风点火,89民运根本就不会发展到后来的那种规模。到后来学生们都闹疲了,基本上撤回校园,又是这帮人收买学生领袖,用各种方式手段去不断鼓动学生们重返天安门广场。

当年那场民主运动的历史意义自有历史去评述,但在我看来,不管出发的动机是什么,赵系人马手上所沾的学生鲜血,并不比镇压方所沾的鲜血少。

TM

站在雨伞外面的青春

现在是2007年06月04日凌晨12点50分,这个日子对中国来说很特别。对于这一天曾经发生的事情,国外的声响都有回音,国内的声音总是那么沉闷。就在21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下,弥漫了一个多月的激动情绪终于冷静了下来。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估计都没有人亲身经历过那一幕。但历史总会告诉人们一些什么,到了这一天,由不得我不去探究那时那刻所发生的一切。在西方人的眼里,在受伤人的心里,那是悲剧。但是坦白的说,请原谅我可能被认为的麻木与残忍。当你还沉浸在"站在雨伞外面的青春"中时,我已将愤恨归咎于一个女人。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位女性和中国凝重的历史开的玩笑。她的舞台,她的闹剧,她的冲动,她的自视清高。那个时代,那段青春,那些学生,那时的中国。在那时,中国很特别,当然总是发生特别的事。这样来看,留点鲜血也在特别的情理之中。我为那些学生留下的鲜血叹息,但只是作为一个生命对另一些生命的同情,除此无他。他们太年轻,想必也和我们的学生时代一样希望荡漾在五四精神的怀抱中,让学生时代的朝气去感动中国。但是他们却没有了限度,偏离了方向,脱离了轨道,一种固执的信仰让他们不知所错,有人说像红卫兵,我没体验的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感受到,他们那时所需要的已经不是真理,不是单纯,而是过把瘾式的大无畏。

是的,他们中间的几个无辜的,为所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真的不该就这么结束,但总要有人来结束。结束的不是政府的一意孤行,不是中国人受伤的延续。结束的只是这场无谓的闹剧,这场被冲动的大脑偏执,百无聊奈之后忘乎所以的闹剧。

"不合理的存在,不合理的诉求,不合理的试图改变,被不合理的利用和诱导,自然会有一个所谓不合理的结束。"

Wei Hsu, Adelaide

不合理的存在,不合理的诉求,不合理的试图改变,被不合理的利用和诱导,自然会有一个所谓不合理的结束。所有的不合理被划成圆,终点也是起点。这个圆是所有中国人划的,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大学生划的。其中有一位女性,她始终在告诉大家该怎么画,从开始的游行,到静坐,到绝食,到"保卫天安门",直到告诉大家只有用鲜血来画。我不赞成红颜祸水的论调,可却无法抑制自己对她的恨与鄙视。是的,当时她也只是一位象牙塔中的学生,可她却不能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用她的幼稚与自大来逃避责任。或许还有其他人和她相比更应该忏悔,但现在的我们又有谁能不惊愕于她情绪化的疯狂呢。或许她说的那些话早些被学生知晓,她的眼泪也就早就被看成虚伪,悲剧也就不会上演,也就不会为国人增添这份痛苦的回忆了吧。

Wei Hsu, Adelaide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需要换个角度来看,时间过去越久,越能客观理性的看待。

比如辛亥革命,可能大家不知道,这个革命的幕后最大支持者,就是当时的日本明治帝国。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晚期清朝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体制陷入僵局,但是还能勉强维持统一的局面,能控制住96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领土,这是想乱中得利的日本所无法接受的。日本帝国资助孙中山等等同盟会成员,策动广州等地的暴乱(现在都叫做起义)。

最终确实,日本在战略上成功了,中华民国的版图缩回到了明朝时期,日本对满洲成功经略,逼迫段祺瑞北洋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的协定,为什么?中国乱了,中国革命了,全国成立了多少自治省,湖南都独立了!后来的918,乃至于大规模侵华,原因都是这个!

大家都看过变形金刚,至少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组合体的威力有多大,而分开以后又多么的经不起一击,日本就是这样各个击破了大清帝国。

所以,我对各种所谓外国势力支持的革命,都不感冒,包括中共的发家历史,过去的过去了,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我家小区的私家车都挺不下了,我不认为一个由很深的CIA介入痕迹的革命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唯一能够让我信服的,就是,不需要更多的"革命"了,特别是窝里斗的sb革命。

中国需要稳定,需要发展,需要图存!

Kevin, Shanghai

怎么说呢,一提起这个就容易激动,没办法,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孰是孰非?一场为了中国未来的争论?还是两个互相没有准备好的傻瓜阵营的互搏,到头来发现确实兄弟相残?

其实都分不出阵营,当士兵们一直不肯对学生动手,当学生把向毛像投掷垃圾的人扭送公安局,我们看到的是一致的思想,一样的信念。

18年了,柴玲想回来,吾尔凯西虽然骨头硬些,结婚在台湾也不肯替台湾政客打"民主牌",高行健有事没事哼唧哼唧,树倒猢狲散的样子。

上次我说不算屠城,有位网友说马力就那么说的,结果被骂死,其实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并不能把屠城说成至少杀了几分之几的人,6.4死了100多人,这已经够多了,确实没必要抠那个字眼,被人说说有何妨呢。外国媒体恶心中国的多了去了,关键还是自己的态度。当然了,要中央现在就做一个澄清,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

"什么主义都能救中国,什么主义也都救不了中国。主义主义还不都是人编出来的乌托邦。强药必自损,……"

咔咔

什么主义都能救中国,什么主义也都救不了中国。主义主义还不都是人编出来的乌托邦。强药必自损,除非出现病入膏肓的阶段了,革命,重新洗牌。别的时候都是以稳定为前提。不停的进步,得温饱,而后知廉耻。中国得强大最终是国民素质得强大。没有稳定的政局,蓬勃发展的经济,何谈强大。

过去的就过去吧,我也不能再次沉寂在矛盾之中了。6.4是个悲剧,外国人愿意炒就炒吧,国人得到经验教训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历史书上那非常轻轻的一笔了。

咔咔

我们都是a调的人

"六653四事件究其根源为集体性思维(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不成熟。集体性思维的不成熟,可以看成集体性精神之病症,这种病是多方面造成的……"

a minor, london

六653四事件究其根源为集体性思维(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不成熟。集体性思维的不成熟,可以看成集体性精神之病症,这种病是多方面造成的,主要是压抑和无知。中国人的特点可以用精神病患者来描述,表征就是暴躁易怒,敏感多疑,无心理素质可言。这已经成了骨子里的东西,并且不分男女老幼,职位高低,全民皆病。从病史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鉴此,中国近现代所有的运动和事件都和这种精神病状态下的集体思维有关,屡次发生,重复发生,直到集大成者---文革。

六653四的学生与文革的红卫兵颇有相似可比之处。六653四学生如红卫兵誓死保卫毛泽东一般自发地保卫胡耀邦,以此为起点,开始了这场运动。却同样地,多数参与者无独立性思考这运动的本质和目的,甚至有何意义,同样地都伴随着西面楚歌般的鼓吹投身其中,雄纠纠气昂昂,又同样地都借此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是消灭腐败,集权(尽管这主张漏洞百出,也无甚解决方案而言Solution,仅仅是提醒的作用),却同样地都在自己的小组织中集权,搞帮派斗争。从这一点看不能不说,中国的学生运动是统治阶层帮派斗争的影射,多少有点西方的影子内阁间歇性并且规律性的发动和组织的游行之味道。或许与长期的一党专政有关,人需要宣泄的。因此,六653四事件应该是文革之现代版本。既然只是不同版本,本质就还是相同的,表象和目的略有不同而已。而在所有事件过程中,双方都表现了政治上的不成熟,表现就是无原则,法律,道德约束,并且一向如此,不折不挠。近现代中国鲜有真正的政治家(很多优秀人士和政治天才也仅是牺牲品,尚未爆发政治力量便结束了政治生命),阴谋家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中国的历史一定要大历史观看,看局部没用,也就不能被个人的局部历史所混淆,下出不公正客观的评价。这点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亦非直线复兴,而是螺旋式地复兴古希腊和罗马,不失为一好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发生过如此之复兴,而是新的统治阶层的彻底更新(Clean & Erase) 。

从老庄真诚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到如今群居部落的狂躁和内杠,经历了两千年的洗刷,在不自觉中,我们都成了A调的人---音阶高亢、节奏明亮、感情饱满、情绪张扬。。。

然而,其实我们来自a调。

a minor, london

我这样描述:一场争取民主的运动,一步步被各方势力利用最终致使年轻天真的生命陨落.

一百年前,推翻帝制开始,中国人就一直在争取民主,但是直到今天,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一个个领袖,一个个神话,一个个"斗争",一次次"清洗",一次次"整风",一个个外国势力的介入,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不管是谁,什么时候,中国人民永远都得不到那渴望已久的民主,中国人民一次次地,无一例外地,被各方势力,各种政权,残忍地强奸,迫害.苍天何时开眼呀!看看中华大地上一个多世纪以来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吧!

最坚固的堡垒最好是从内部破坏,正如当年中共与老毛的手段一样,我相信随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沟通再不在是完全地被中共所控制了,广大人民终将会意识到自己的民主诉求是什么.那时候,绝大多数人对民主的诉求将会更加清醒,不会再出现六653四这样的结局了.

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六653四,毕竟那是中共上台以后,国人第一次公开对民主的诉求.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是谁利用了这场成熟的民主运动.其实我最看不起的就是柴玲,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拿了港人的2400多万的捐款就对同学们说,你们挺住,我先撤了.在清场前,还跑到国外记者那儿说,"我不想死呀,我觉得太不值得了."柴小姐觉得不值得,就应该号召其他同学继续"抗争到底"呀?再"四君子"事件之前,广场上的学生们都已经撤得差不多了,因为学生的民主诉求是初级的,下一步也没想好.柴小姐倒好,"搞运动"搞得爽了,有钱了,出名了,自己也知道不能留在国内了,也不能继续上学了,好了,号召同学们"以死抗争,推翻中共统治"这不是做梦吗.中共是谁呀,八十多年的"秘密警察"红色恐怖统治的经验,上千万人死于红色恐怖之下.你这不是拿同学们的小命开玩笑吗.本人最看不起这些口头民主的机会主义者.丢人.

在这里要说一句,我觉得刘小波事后说,自己觉得如果当时他的绝食,致使一部分学生又回到广场进而导致最后中共决心清场,他心有愧疚.我觉得,至少这是一句负责的实话.

十八周年了,让我们向中华真正的民主斗士们致敬!希望广大的中国人的民主意识早一天醒来,希望少一些机会主义者,希望民主中国的早一天到来!!!!

对蔚蓝色民主的纪念与呼唤!!!

蔚蓝色的纪念

昨天熬了一夜,写不了什么东西。我是对着电脑,等到了六653四,这真是人生的一种偶然。枪响的那个夜晚,怎么会想到此时此刻在英国,干着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

记得布莱尔宣布辞职日程,BBC上游照片,有人举牌,上书blair baby。如果这样的表述方式引入到汉语,那么我就是一个"江泽民儿童",刚刚上完小学最后一年,我看到了社会最丑恶的一面,或者说一个国家,一个群体之恶淋漓尽致地展现,谎言,虚荣,懦弱,残忍,叛变,冷漠,这种丑恶不偏袒任何人,不管你是枪手,还是流亡者,不管你是在会堂里商讨的人,还是广场上抗议的人。

现在想起来,自己对于社会的不信任,也许可以追索到那个时期。在江时代的经济繁荣中长大,那种转型期的巨变,更加剧了无常的感受。幸福就是让阴寒的毒液更加苦涩的陪衬,这就是增长的时代,我,一个江时代的儿童,困扰了这么多年的心灵的黑暗处。

越幸福,越怀疑。一个人的满足和无忧无虑,真的是需要他人的死去,果断的政治杀伐来保证的吗?今年也是英国福岛大战25周年,对于丧生的200多名英军,600多名阿军,他们是否真的有在天之灵吗?

昨天下午在巴斯的教堂,看到一个又一个死去人的碑铭,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不愿意被放弃,不甘心被遗忘的世俗念头。在溘然之际,真的能够安静地聆听到上天的召唤吗?

每个六653四的时候,都会想点什么,就好像一个人出门的人,常常回头看着自己家乡的方向一样。

性先进, bristol

觉得么从这件事本身上来说,中共是做的不对的,毕竟杀害了那么多手无寸铁的学生.从那些天安门母亲们的观点来看,自己的孩子被杀害自然是会悲痛欲绝.是值得同情的

不过从大环境上来讲,6.4明显是被西方势力所支持,很大的意图就是想和平演变,颠覆中国,让中国能成为被西方世界所利用的走狗.

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国家的利益.有些东西只有被牺牲.不要在这种关头来和我说民主,你们就以为美国英国等等所有的国家就都是民主的了么?是啊,很多表面上是.可每个政府在私底下都为了利益在做dirty work,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想想89年的环境,苏联摇摇欲坠,西方一直都和中国对着干,我们韩战和联合国抗争,越战和美国为敌,中国有权利拥有高于别人的警惕心.

从长远看西方国家利用6,4来分裂中国的用意远比伸张民主正义要多的多,可是有什么办法.其实大家都是看得出来的.正义是什么?谁强谁就是正义.所以中国要强大.一定要强大啊

alvin, Bribane, Australia

"我认为屠城这个词从某种角度来理解并不算过分,屠城可以理解为在城市中进行的大规模屠杀事件,问题在于死伤多少人才算是大规模?如果按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海外客, Sydney

我认为屠城这个词从某种角度来理解并不算过分,屠城可以理解为在城市中进行的大规模屠杀事件,问题在于死伤多少人才算是大规模?如果按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屠杀几百至几千人还不算大规模吗?有人举美国在伊拉克的行为(大规模死伤人数)来为中共解套,这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都称得上是屠城,不同的是中共杀的都是本族同胞,杀的都是华人,这只能说明中共是不折不扣的最大的法西斯反华集团。有人把六653四事件归咎于裚ENCODING=GB>里<\STRING_ENCODING>,真是彻底无语了。无辜大学生的鲜血,竟然成了某些人手中的政治筹码。

其实,这就是6.4事件:当年一群满腔热血的大学生被各种各样心怀鬼胎的组织操纵着去当枪使。死后,每年还按时被拉出来"游街示众",任由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假借着他们的名义捞取政治资本。89年,一场被外国势力操纵着的6.4事件,将中国长期积累起来的民主能量消失殆尽。

这里提醒各位民运们,搞民主有两条底线不能碰:一不要卖国,不要和国外势力相勾结。二不要搞分裂。

现在的民运们,有哪个能两条全做到呢?所以每年都见他们穷叫唤,而共产党稳稳地坐江山。

White Simon

六653四最后以血腥收场,双方都有责任,政府方面的责任大家都说得多了,我想说的是另一方的问题,我不觉得学生有什么问题,他们都是出于一颗爱国之心参加运动的,甚至那几个后来成为民运渣滓的学生领袖,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学生,动机也是纯洁的。

问题是学生运动之所以几度起伏,后来越闹越大,主要是学生运动后面有黑手,就像文革一样,黑手就是所谓民主派核心赵紫阳的智囊团。

"当年六653四前后,我们都对赵紫阳非常同情,觉得他是中国的老戈,觉得他的倒台是保守派反攻倒算的结果,现在回头看看,……"

TM

当年六653四前后,我们都对赵紫阳非常同情,觉得他是中国的老戈,觉得他的倒台是保守派反攻倒算的结果,现在回头看看,学生运动刚开始时,保守派认为只是又一个1987年,所以并没有过份重视,反倒是赵系人马上下活动,多方牵头,唯恐天下不乱,希望利用学生运动为赵系创造更大的政治空间。如果保守派真的从一开始就认真对付,如果没有赵系人马的煽风点火,89民运根本就不会发展到后来的那种规模。到后来学生们都闹疲了,基本上撤回校园,又是这帮人收买学生领袖,用各种方式手段去不断鼓动学生们重返天安门广场。

当年那场民主运动的历史意义自有历史去评述,但在我看来,不管出发的动机是什么,赵系人马手上所沾的学生鲜血,并不比镇压方所沾的鲜血少。

TM

站在雨伞外面的青春

现在是2007年06月04日凌晨12点50分,这个日子对中国来说很特别。对于这一天曾经发生的事情,国外的声响都有回音,国内的声音总是那么沉闷。就在21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下,弥漫了一个多月的激动情绪终于冷静了下来。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估计都没有人亲身经历过那一幕。但历史总会告诉人们一些什么,到了这一天,由不得我不去探究那时那刻所发生的一切。在西方人的眼里,在受伤人的心里,那是悲剧。但是坦白的说,请原谅我可能被认为的麻木与残忍。当你还沉浸在"站在雨伞外面的青春"中时,我已将愤恨归咎于一个女人。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位女性和中国凝重的历史开的玩笑。她的舞台,她的闹剧,她的冲动,她的自视清高。那个时代,那段青春,那些学生,那时的中国。在那时,中国很特别,当然总是发生特别的事。这样来看,留点鲜血也在特别的情理之中。我为那些学生留下的鲜血叹息,但只是作为一个生命对另一些生命的同情,除此无他。他们太年轻,想必也和我们的学生时代一样希望荡漾在五四精神的怀抱中,让学生时代的朝气去感动中国。但是他们却没有了限度,偏离了方向,脱离了轨道,一种固执的信仰让他们不知所错,有人说像红卫兵,我没体验的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感受到,他们那时所需要的已经不是真理,不是单纯,而是过把瘾式的大无畏。

是的,他们中间的几个无辜的,为所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真的不该就这么结束,但总要有人来结束。结束的不是政府的一意孤行,不是中国人受伤的延续。结束的只是这场无谓的闹剧,这场被冲动的大脑偏执,百无聊奈之后忘乎所以的闹剧。

"不合理的存在,不合理的诉求,不合理的试图改变,被不合理的利用和诱导,自然会有一个所谓不合理的结束。"

Wei Hsu, Adelaide

不合理的存在,不合理的诉求,不合理的试图改变,被不合理的利用和诱导,自然会有一个所谓不合理的结束。所有的不合理被划成圆,终点也是起点。这个圆是所有中国人划的,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大学生划的。其中有一位女性,她始终在告诉大家该怎么画,从开始的游行,到静坐,到绝食,到"保卫天安门",直到告诉大家只有用鲜血来画。我不赞成红颜祸水的论调,可却无法抑制自己对她的恨与鄙视。是的,当时她也只是一位象牙塔中的学生,可她却不能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用她的幼稚与自大来逃避责任。或许还有其他人和她相比更应该忏悔,但现在的我们又有谁能不惊愕于她情绪化的疯狂呢。或许她说的那些话早些被学生知晓,她的眼泪也就早就被看成虚伪,悲剧也就不会上演,也就不会为国人增添这份痛苦的回忆了吧。

Wei Hsu, Adelaide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需要换个角度来看,时间过去越久,越能客观理性的看待。

比如辛亥革命,可能大家不知道,这个革命的幕后最大支持者,就是当时的日本明治帝国。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晚期清朝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体制陷入僵局,但是还能勉强维持统一的局面,能控制住96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领土,这是想乱中得利的日本所无法接受的。日本帝国资助孙中山等等同盟会成员,策动广州等地的暴乱(现在都叫做起义)。

最终确实,日本在战略上成功了,中华民国的版图缩回到了明朝时期,日本对满洲成功经略,逼迫段祺瑞北洋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的协定,为什么?中国乱了,中国革命了,全国成立了多少自治省,湖南都独立了!后来的918,乃至于大规模侵华,原因都是这个!

大家都看过变形金刚,至少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组合体的威力有多大,而分开以后又多么的经不起一击,日本就是这样各个击破了大清帝国。

所以,我对各种所谓外国势力支持的革命,都不感冒,包括中共的发家历史,过去的过去了,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我家小区的私家车都挺不下了,我不认为一个由很深的CIA介入痕迹的革命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唯一能够让我信服的,就是,不需要更多的"革命"了,特别是窝里斗的sb革命。

中国需要稳定,需要发展,需要图存!

Kevin, Shanghai

怎么说呢,一提起这个就容易激动,没办法,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孰是孰非?一场为了中国未来的争论?还是两个互相没有准备好的傻瓜阵营的互搏,到头来发现确实兄弟相残?

其实都分不出阵营,当士兵们一直不肯对学生动手,当学生把向毛像投掷垃圾的人扭送公安局,我们看到的是一致的思想,一样的信念。

18年了,柴玲想回来,吾尔凯西虽然骨头硬些,结婚在台湾也不肯替台湾政客打"民主牌",高行健有事没事哼唧哼唧,树倒猢狲散的样子。

上次我说不算屠城,有位网友说马力就那么说的,结果被骂死,其实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并不能把屠城说成至少杀了几分之几的人,6.4死了100多人,这已经够多了,确实没必要抠那个字眼,被人说说有何妨呢。外国媒体恶心中国的多了去了,关键还是自己的态度。当然了,要中央现在就做一个澄清,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

"什么主义都能救中国,什么主义也都救不了中国。主义主义还不都是人编出来的乌托邦。强药必自损,……"

咔咔

什么主义都能救中国,什么主义也都救不了中国。主义主义还不都是人编出来的乌托邦。强药必自损,除非出现病入膏肓的阶段了,革命,重新洗牌。别的时候都是以稳定为前提。不停的进步,得温饱,而后知廉耻。中国得强大最终是国民素质得强大。没有稳定的政局,蓬勃发展的经济,何谈强大。

过去的就过去吧,我也不能再次沉寂在矛盾之中了。6.4是个悲剧,外国人愿意炒就炒吧,国人得到经验教训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历史书上那非常轻轻的一笔了。

咔咔

我们都是a调的人

"六653四事件究其根源为集体性思维(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不成熟。集体性思维的不成熟,可以看成集体性精神之病症,这种病是多方面造成的……"

a minor, london

六653四事件究其根源为集体性思维(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不成熟。集体性思维的不成熟,可以看成集体性精神之病症,这种病是多方面造成的,主要是压抑和无知。中国人的特点可以用精神病患者来描述,表征就是暴躁易怒,敏感多疑,无心理素质可言。这已经成了骨子里的东西,并且不分男女老幼,职位高低,全民皆病。从病史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鉴此,中国近现代所有的运动和事件都和这种精神病状态下的集体思维有关,屡次发生,重复发生,直到集大成者---文革。

六653四的学生与文革的红卫兵颇有相似可比之处。六653四学生如红卫兵誓死保卫毛泽东一般自发地保卫胡耀邦,以此为起点,开始了这场运动。却同样地,多数参与者无独立性思考这运动的本质和目的,甚至有何意义,同样地都伴随着西面楚歌般的鼓吹投身其中,雄纠纠气昂昂,又同样地都借此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是消灭腐败,集权(尽管这主张漏洞百出,也无甚解决方案而言Solution,仅仅是提醒的作用),却同样地都在自己的小组织中集权,搞帮派斗争。从这一点看不能不说,中国的学生运动是统治阶层帮派斗争的影射,多少有点西方的影子内阁间歇性并且规律性的发动和组织的游行之味道。或许与长期的一党专政有关,人需要宣泄的。因此,六653四事件应该是文革之现代版本。既然只是不同版本,本质就还是相同的,表象和目的略有不同而已。而在所有事件过程中,双方都表现了政治上的不成熟,表现就是无原则,法律,道德约束,并且一向如此,不折不挠。近现代中国鲜有真正的政治家(很多优秀人士和政治天才也仅是牺牲品,尚未爆发政治力量便结束了政治生命),阴谋家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中国的历史一定要大历史观看,看局部没用,也就不能被个人的局部历史所混淆,下出不公正客观的评价。这点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亦非直线复兴,而是螺旋式地复兴古希腊和罗马,不失为一好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发生过如此之复兴,而是新的统治阶层的彻底更新(Clean & Erase) 。

从老庄真诚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到如今群居部落的狂躁和内杠,经历了两千年的洗刷,在不自觉中,我们都成了A调的人---音阶高亢、节奏明亮、感情饱满、情绪张扬。。。

然而,其实我们来自a调。

a minor, london

我这样描述:一场争取民主的运动,一步步被各方势力利用最终致使年轻天真的生命陨落.

一百年前,推翻帝制开始,中国人就一直在争取民主,但是直到今天,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一个个领袖,一个个神话,一个个"斗争",一次次"清洗",一次次"整风",一个个外国势力的介入,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不管是谁,什么时候,中国人民永远都得不到那渴望已久的民主,中国人民一次次地,无一例外地,被各方势力,各种政权,残忍地强奸,迫害.苍天何时开眼呀!看看中华大地上一个多世纪以来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吧!

最坚固的堡垒最好是从内部破坏,正如当年中共与老毛的手段一样,我相信随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沟通再不在是完全地被中共所控制了,广大人民终将会意识到自己的民主诉求是什么.那时候,绝大多数人对民主的诉求将会更加清醒,不会再出现六653四这样的结局了.

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六653四,毕竟那是中共上台以后,国人第一次公开对民主的诉求.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是谁利用了这场成熟的民主运动.其实我最看不起的就是柴玲,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拿了港人的2400多万的捐款就对同学们说,你们挺住,我先撤了.在清场前,还跑到国外记者那儿说,"我不想死呀,我觉得太不值得了."柴小姐觉得不值得,就应该号召其他同学继续"抗争到底"呀?再"四君子"事件之前,广场上的学生们都已经撤得差不多了,因为学生的民主诉求是初级的,下一步也没想好.柴小姐倒好,"搞运动"搞得爽了,有钱了,出名了,自己也知道不能留在国内了,也不能继续上学了,好了,号召同学们"以死抗争,推翻中共统治"这不是做梦吗.中共是谁呀,八十多年的"秘密警察"红色恐怖统治的经验,上千万人死于红色恐怖之下.你这不是拿同学们的小命开玩笑吗.本人最看不起这些口头民主的机会主义者.丢人.

在这里要说一句,我觉得刘小波事后说,自己觉得如果当时他的绝食,致使一部分学生又回到广场进而导致最后中共决心清场,他心有愧疚.我觉得,至少这是一句负责的实话.

十八周年了,让我们向中华真正的民主斗士们致敬!希望广大的中国人的民主意识早一天醒来,希望少一些机会主义者,希望民主中国的早一天到来!!!!

对蔚蓝色民主的纪念与呼唤!!!

蔚蓝色的纪念

昨天熬了一夜,写不了什么东西。我是对着电脑,等到了六653四,这真是人生的一种偶然。枪响的那个夜晚,怎么会想到此时此刻在英国,干着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

记得布莱尔宣布辞职日程,BBC上游照片,有人举牌,上书blair baby。如果这样的表述方式引入到汉语,那么我就是一个"江泽民儿童",刚刚上完小学最后一年,我看到了社会最丑恶的一面,或者说一个国家,一个群体之恶淋漓尽致地展现,谎言,虚荣,懦弱,残忍,叛变,冷漠,这种丑恶不偏袒任何人,不管你是枪手,还是流亡者,不管你是在会堂里商讨的人,还是广场上抗议的人。

现在想起来,自己对于社会的不信任,也许可以追索到那个时期。在江时代的经济繁荣中长大,那种转型期的巨变,更加剧了无常的感受。幸福就是让阴寒的毒液更加苦涩的陪衬,这就是增长的时代,我,一个江时代的儿童,困扰了这么多年的心灵的黑暗处。

越幸福,越怀疑。一个人的满足和无忧无虑,真的是需要他人的死去,果断的政治杀伐来保证的吗?今年也是英国福岛大战25周年,对于丧生的200多名英军,600多名阿军,他们是否真的有在天之灵吗?

昨天下午在巴斯的教堂,看到一个又一个死去人的碑铭,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不愿意被放弃,不甘心被遗忘的世俗念头。在溘然之际,真的能够安静地聆听到上天的召唤吗?

每个六653四的时候,都会想点什么,就好像一个人出门的人,常常回头看着自己家乡的方向一样。

性先进, bristol

觉得么从这件事本身上来说,中共是做的不对的,毕竟杀害了那么多手无寸铁的学生.从那些天安门母亲们的观点来看,自己的孩子被杀害自然是会悲痛欲绝.是值得同情的

不过从大环境上来讲,6.4明显是被西方势力所支持,很大的意图就是想和平演变,颠覆中国,让中国能成为被西方世界所利用的走狗.

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国家的利益.有些东西只有被牺牲.不要在这种关头来和我说民主,你们就以为美国英国等等所有的国家就都是民主的了么?是啊,很多表面上是.可每个政府在私底下都为了利益在做dirty work,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想想89年的环境,苏联摇摇欲坠,西方一直都和中国对着干,我们韩战和联合国抗争,越战和美国为敌,中国有权利拥有高于别人的警惕心.

从长远看西方国家利用6,4来分裂中国的用意远比伸张民主正义要多的多,可是有什么办法.其实大家都是看得出来的.正义是什么?谁强谁就是正义.所以中国要强大.一定要强大啊

alvin, Bribane, Australia

"我认为屠城这个词从某种角度来理解并不算过分,屠城可以理解为在城市中进行的大规模屠杀事件,问题在于死伤多少人才算是大规模?如果按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海外客, Sydney

我认为屠城这个词从某种角度来理解并不算过分,屠城可以理解为在城市中进行的大规模屠杀事件,问题在于死伤多少人才算是大规模?如果按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屠杀几百至几千人还不算大规模吗?有人举美国在伊拉克的行为(大规模死伤人数)来为中共解套,这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都称得上是屠城,不同的是中共杀的都是本族同胞,杀的都是华人,这只能说明中共是不折不扣的最大的法西斯反华集团。有人把六653四事件归咎于学生们的过激及不理智行为,这如同为杀人犯辩护抱怨受害者不配合杀人犯的要求而咎由自取。有不少同胞在一谈到中共的问题时就要举出美国人的恶行,这能说明什麽呢?是不是说人家杀了100个人,我就可以杀10个人?美国人是流氓我就可以是恶棍?学生要求民主并不过分,行为过激劝离无效可以用棍棒驱离,使用棍棒致人于死,你可以狡辩为误杀,而用真枪实弹射杀则是不折不扣的故意杀人,是非常恶劣的行为,是永远洗刷不清的。有人说:"学生们要民主,要自由,难道共产党一天就能民主了?就能自由了?"从1949年至1989年中国人民给了中共40年的时间了。这近半个世纪的 40年,中共执政当局在民主进程上不但没有进步,而且更加远离了1949年他取得政权时所作出的诸多承诺。毛泽东在他的"论联合政府"中一再要求国民党放弃一党专政。那末我们要问:你当初推翻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你现在坚持的一党专政哪个算合法呢?。个人杀人和一个执政党动用国家机器杀人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一个执政当局来说,动用国家机器枉杀一个人就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罪恶了,而杀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只是反映了一个数。中共执政当局能够同美国人坐下来谈,能和台湾领导人坐下来谈,能和日本人坐下来谈,为什麽就不能和学生坐下来谈呢?(在电视里我们曾看到过李鹏毫无诚意的和学生谈了一次),学生的"过错"再大能有日本人在钓鱼岛对我们中国渔民施暴的恶劣行为大而致死罪吗 ?

海外客, Sydney

马力的疑问的确有建设性,中南海的决策者不可能蠢到要用古时改朝换代或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似的手段进行"屠城"。现在看来,用"屠城"形容当时的情形太过夸张,太过情绪化了,在广场上死的人很多无辜,可美国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在南斯拉夫不也是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吗,数目肯定比在64时死的人多,狂轰滥炸何止七七四十九天,炸桥梁,炸医院,炸老人,炸儿童(如误炸不可避免,为什么要炸呢?要是根本不去炸,不就没有误炸了吗?),还用贫油弹,炸得天昏地暗,地暗天昏, 就算没炸回石器时代, 可一片宁土也变成了人间地狱, 大家也见怪不怪了,都麻木了,为什么没有人用"屠城"来形容了呢?也许美国屠的是别国的城,所以不叫屠城了。中国杀了自己的人,所以用什么形容词都不过分?可自己国的人,别国的人不都是人吗?用基督教的话说,他们不都是上帝的子民?美国宪法中讲的,"人生而平等"难道仅指美国人吗? ron

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十八年首祭亡儿

"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在六653四事件发生的18年后,首次得以到儿子遇难的地方进行祭奠。

丁子霖在电话中告诉BBC中文网记者,她和丈夫蒋培坤,以及另外两名天安门母亲徐钰和马雪芹在星期一(6月4日)晚上在北京木樨地的路边祭奠遇难已经18年的亲人。

她们在木樨地路边摆上鲜花、亲人遗照、蜡烛、水果和酒,哭祭亡灵。

这是六653四事件发生18年来,丁子霖第一次得以前往儿子蒋捷连遇难处进行祭奠。

如何看18年前发生的6·4事件?

丁子霖告诉BBC中文网记者,她在1991年就六653四事件表态后,每年临近清明和六653四的期间就会被软禁,不能外出。

她说, "在过去每年5月中、5月底到6月中,我只能上医院拿药、看病,去指定的商店买生活用品,不能出门。"

丁子霖说自己每年都进行口头抗议,"我作为一个公民,我作为一个死难者的家属,他们在我儿子去世的日子,他们要在我门口站岗,那是他们不正常!"

但是她说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在今年的5月31日到她家,告诉她"今年不上岗",即今年不会对她进行软禁。

尽管如此,丁子霖表示在星期一夜间前往拜祭时仍然做好了被阻止甚至被拘留的准备。

丁子霖表示如果将来有机会,她会再进行祭奠活动。

BBC中文网记者曾致电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但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

六653四广告

另据传媒报道,中国《成都晚报》的分类广告中在6月4日出现向 "天安门母亲"致敬的广告。

报道称,广告写着"向坚强的六653四遇难者母亲致敬"13个字,路透社报道称有两名市民证实曾经看到这则广告。

《成都晚报》员工接受BBC中文网记者查询时表示,可以回答记者任何查询,但不会就分类广告此事作评论。

她说: "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会此事作评论。"

当记者向她求证是否的确出现有关广告时,她说: "甚么都不能说。"但她表示不知道那个部门定下这个要求。

香港烛光晚会 纪念“六653四”18周年

叶靖斯

BBC中文网记者 发自香港

星期一是1989年北京天安门民主运动18周年,香港这块少数能举行大型悼念活动的中国土地,晚上举行了政权移交后第10个六653四烛光晚会。

集会仍在香港市中心的维多利亚公园举行。主办单位香港市民支持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估计,今年有5.5万人参加晚会,比去年4.4万人为多。

但香港警方公布的估计数字是2.7万人。

一如以往,参加集会的包括不同年龄的香港民众。在摄氏30度的高温下,民众点起白色的蜡烛,跟随大会高喊"平 =反 六653四,支持维权"等口号。

如何看18年前发生的6·4事件?

在大专学院念书的罗小姐带着1989年出生的妹妹一起出席集会。她对BBC中文网说,是透过母亲了解到六653四事件始末。

罗小姐说:"目前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有一定的权力,但却一直隐瞒六653四这事情,是很悲哀的。"

王先生带着年幼的小孩来参加集会,希望孩子了解六653四这段历史。他慨叹香港政权移交后,谈六653四事件的人越来越少。

王先生说:"那时候我还在福建念大学,我也有上街示威。"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事情(六653四)如果我们不谈下去,就会给忘掉。"

马力言论

晚会上播出了"天安门母亲"代表李雪文和当年民运领袖王丹的录像讲话,也宣读了大会宣言。

香港亲北京政党民建联主席马力近日批评"六653四屠城"说法"不负责任"的言论引起支持民运人士的强烈批评,在这次晚会上,上台发言者提及马力言论时,台下群众立即传出斥责马力的叫骂声。

大会的宣言也说:"当年有袁木,今年有马力,无耻地为六653四屠城掩饰血腥罪行。"

陈先生跟他61岁的姑姑一起来参加集会。他的姑姑说,参加烛光晚会的人都是自发来的,她相信马力"撑着眼睛说谎"使得更多人来参加集会。

支联会主席司徒华宣读了悼词。悼词特别提及中国国内的维权运动"此起彼落,蔓延全国",形容目前的维权运动是民主运动的初阶。

这次六653四烛光晚会适逢香港政权移交10周年,支联会成员李卓人认为,北京当局希望香港民众淡忘六653四事件,因此今年晚会要证明香港市民没有被"洗脑"。

李卓人对BBC中文部说:"我们要告诉中国政府,我们没有忘记,我们将坚持信念。"

"只有中国民主和自由,香港的繁荣安定才能得到保证。"

六653四问题不容回避

学者点评

王丹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过很多的经历,是昨天认为正确,而今天就会更正的,比如文化大革命,比如1979年的四五运动。这是一个很善于改变政策的党。但是在六653四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十八年过去了,虽然如北京的蒋彦永医生曾经在公开信中指出的,即便中共高层内部都有不少人认为六653四中共做错了,但是至今我们仍然看不到中共有什么迹象要去解决这个问题。这里的原因首先当然是中共在六653四开枪镇压,犯的已经不是错误,而是罪行。他们当然没有把自己送上法庭的想法。当然会尽一切可能逃避责任。可以说,只有等中共领导层的绝大多数已经与六653四完全没有关系的时候,讨论的大门才会打开。另外阻碍六653四问题得到解决的更为深层的原因是,虽然已经过去十八年了,六653四问题仍然是一个问题。

如何看18年前发生的6·4事件?

说它仍然是一个问题,首先是因为1989年学生上街所针对的问题,包括反对腐败,推进民主等,都依然存在,而且问题更加严重。外界只是看到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似乎忽视了这种发展背后的东西,比如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剥夺人民利益的基础上的不公正的发展,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腐败更为严重,以至改革成了权力集团把国有财产化为私有的过程并导致巨大贫富差距。更不用说政治改革被完全拒绝了。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当年我们对国家现状和未来的担忧,也是我们走上街头的原因。十八年来,当局并没能够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源头问题。中共自己最清楚,一旦类似六653四的社会运动再次发生,他们仍然无法给予积极的,正面的回应。这是他们无论如何要回避六653四问题的原因。

说六653四问题仍然是一个问题,还因为当年镇压社会运动导致的新的矛盾将会越来越激化。中共至今仍然坚持镇压是正确的,这是与中国社会的主流民意相违背的。主流民意得不到发泄,继续积累的结果就是更为激烈的喷发。天安门母亲运动的挑战,表示民众对解决六653四问题的高度期待。同时,现在在海外还有一大批当年因为六653四镇压而产生的流亡者。十八年过去了,这么多的人不能回到故土,不能与家人团聚,有些年纪大的流亡者已经在异国去世。未来海外民主运动将会把争取回国权利作为主要诉求,采取任何可能的手段。这已经不仅是流亡群体的问题。如果中共不处理好,也会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问题。

总之,虽然已经十八年了,但是六653四问题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相反,它会因为中国内外矛盾的突出而更加突出。这当然不是中共愿意看到的,但也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中国的经济改革至今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间,政治改革的重要性已经不容回避。我认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宪政秩序,经济发展造成的表面的繁荣就是一个虚假的泡沫。改革就只是给少许权势集团带来好处。六653四学生提出的反腐败问题也无法有效遏制。为了让中国能够稳定地完成转型,政治改革必须尽快启动。而政治改革的启动,必然牵涉到六653四问题。

有些人以为六653四问题已经被成功地淡化了。但是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次香港民建联的主席马力公开否认中共屠城, 激起外界强烈批判, 他被迫躲到广州不敢回港, 就已经证明, 在六653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 中共想要回避历史是不可能的.

本栏发表的纯属学者专家自己的意见,并不代表BBC的立场。

魏京生赴日参加六653四纪念被拒绝入境

原本打算前往日本参加当地中国民运人士纪年六653四事件活动的魏京生被日本成田机场海关拒绝入境。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魏京生因为没有日本签证,因此被拒绝入境。

魏京生基金会执行主席黄慈萍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采访时透露,由于魏京生此次前往日本前未能申请到签证,因此是以过境的名义申请入境。

黄慈萍表示,魏京生在半年前曾经访问日本并发表演讲,当时反应强烈,因此他们原本对申请日本签证并无担心。

但是这一次在魏京生申请赴日本的签证时却发现"因为种种技术性原因拿不到签证"。

如何看18年前发生的6·4事件?

她表示魏京生最后决定以过境的名义申请入境日本,同时补充说她本人曾经以此方式入境日本十余次,从未出现过问题。

"上级的指示"

她说曾有记者对她说,日本移民官员透露拒绝魏京生入境是"上级的指示"。

她指出,魏京生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相信任何人不会认为他会企图到日本做非法移民。

黄慈萍指责日本移民官员星期六(6月2日)在成田机场拒绝魏京生入境后对他待遇。

她说魏京生患严重的糖尿病,但是移民官员长时间不让他进食。

她同时指责日本移民官员不许魏京生找翻译,而且限制魏京生与外界的联系。

她指出魏京生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话无法接通,而几天前魏京生在欧洲活动期间这部电话仍然运作正常。

纪念六653四马英九吁中国加速民主开放

在六653四事件18周年之际,将代表台湾国民党参选总统的马英九在台湾《联合报》发表文章,要求中国政府加速民主开放,以启动两岸对话的契机。

马英九以前国民党主席的身份发表以《自由民主 两岸对话基础》为题的文章。

他在文章开首表示:"今天(6月4日)是六653四事件18周年,中共政权以武力血腥镇压了学生的民主运动,让它多年来试图建立的改革开放形象毁于一旦。"

马英九在文章中表示希望中国当局在主办2008年奥运前能加速民主开放,再启海峡两岸的对话契机。

他在文中强调"自由民主必须是两岸共同语言"的概念。

马英九在文章还批评中国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让代表台湾民意的机构处处受挫,是中国政权反民主本质的鲜明表现。

如何看18年前发生的6·4事件?

他又批评中国对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或其他国际空间的议题上非常敌视,造成对台湾人民情感的伤害。

不过他也写到:"我们不但不畏惧与大陆接触交流,反而支持扩大交流,因为如此不仅有利于台湾经济,也有利于大陆的民主发展,可以创造新的'双赢'。"

另外,台湾中央社引述马英九说,在未来在安全问题达成和平协议之前,他将要求中国当局撤除布署在东南沿海的导弹,因为台湾不愿意在导弹的威胁下进行和平谈判。

六653四事件周年 港支联会寄望维权

尤翠茵

BBC中文网记者

今年是六653四事件十八周年,也是香港主权移交10年,在1997年主权移交前,社会一直有担心纪念六653四事件不能够在香港举行或参加纪念活动的人数会大幅减少。

但是过了十年,香港仍然每年举行纪念六653四事件的各种活动,如游行和民主长跑等。每年都有数万人参加纪念六653四事件的烛光晚会, 成为中国拥有主权的地方中最大型的纪念六653四活动。

简称为 “支联会”的“香港市民支持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在这18年都在扮演牵头的角色,带领上万名市民大喊 “释放民运人士、平 =反 八九民运、追究屠城责任、结束一党专政、建设民主中国”的口号,没有因为在1989年主事的中央领导人已淡出或逝世而停止。

那么一直要求建设民主中国的支联会,除了带领口号外,在推动中国民主发展又可以扮演甚么角色呢?

“平 =反 六653四 支持维权”

如何看18年前发生的6·4事件?

从2006年开始,大会的主题除了平 =反 六653四外,也增加入了支持维权这个诉求,但本身作为一个被大陆当局禁制的组织,支联会要支持中国的维权运动,似乎有心无力。

18年来都出任支联会主席的司徒华承认,当中主要是精神支持。他说, “我相信国内的维权人士非常高兴知道海外有人支持他们。”

司徒华指出,他们可以做的其中是解决中国对维权运动消息封锁的问题。他说, “不少时候,和维权有关的消息是靠香港转往国内,外销转内销。”

近年中国各地发生了各种不同诉求的维权运动,有说法认为,这个是得到中国当局的首肯,但不少中国各地维权人士,像高智晟和陈光诚等都分别被收监和软禁。

无关政治化

有大陆的非政府组织就认为,不要将维权政治化。因为维权运动不会正面冲击共产党政权,但支联会一向高调要求结束一党专政,现在支联会高调支持维权运动,或会带来一些反效果。

司徒华却认为, “如果中国要镇压维权运动,不会理会是否政治化,也不会理会是否有人出言支持。”

支联会在不同的活动都强调中国的维权运动,是民主运动的初阶,而这些力量将为民主中国奠基。

要顾及民主的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马岳便认为,支联会打正支持维权的旗号,实际上未必能够为中国的维权运动带来很明显的分别和进展,但对支联会本身的发展,甚至中国民主的整体发展都是有利的。

马岳认为支联会作为一个支持民主中国的政治组织,在香港提出支持维权的主题,可以让更多香港人关心中国的民主发展。

香港大学民意调查研究中心在6月公布就六653四事件的民意调查显示, 有近3成的被访者认为,香港人应该推动更多中国的民主发展。民意研究计划主任锺庭耀分析, 香港靠民似乎是希望中国内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顾及民主的发展。

调查也发现,结果显示有超过5成的被访者认为应该平 =反 六653四,有关调查从1994年开始每年进行。

天津政协主席宋平顺自杀身亡

中国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因"经济问题"在接受调查期间自杀身亡。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星期五(6月8日)报道,62岁的宋平顺是在本月4日被发现死亡。

他是文革之后首位自杀的中国正部级高官。

新华社指出,有关部门获得关于宋平顺贪污的报道,正着手对其进行调查。

路透社引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他服用过量安眠药。"

这位官员透露,宋平顺被发现时已死在睡床上。他说,宋平顺因"经济问题",所以自杀。

之前有报道称宋平顺是在天津市政协办公楼堕楼身亡。

宋平顺自1983年起先后任天津市公安局一处副科长、副处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天津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等职位。他是在2003年1月出任天津市政协主席。

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本月3日,当时他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达赖:西藏文化或十五年内消失

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达赖喇嘛警告说,如果西藏不能实现自治,其独特文化可能会在15年内消失。

达赖喇嘛在墨尔本说:"我们并不是要寻求独立,我们寻求的是可以保护西藏文化、西藏语言和西藏环境的真正自治。"

达赖喇嘛指出,很多西藏人对他与中国政府谈判进展缓慢感到失望。

他说:"如果维持现状的话,我想15年后西藏就不存在了。"

西藏文化会消亡吗?

这是71岁的达赖喇嘛第五次访问澳大利亚,他稍后还将前往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进行访问。

中国政府警告澳大利亚官员不要与达赖喇嘛接触。部分澳大利亚高也表示会晤达赖可能影响到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拒绝说明他是否会会晤达赖,而只是表示他还在研究自己的日程。

达赖喇嘛本人则表示,如果霍华德不想与他见面,他也并不会介意。

他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肯定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想必总理会觉得为难,这是很好理解的。"

中国强烈不满布什会晤热比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国对美国总统布什会晤并赞扬维吾尔族活动人士热比娅感到强烈不满。

布什前往德国出席八国集团峰会途中在捷克停留期间会晤了热比娅,并赞扬她是维吾尔族最优秀的代表。

布什指责中国将热比娅的儿子以偷漏税等罪名判刑是对热比娅的报复。

他表示,热比娅等"有才干"的人是中国最伟大的资源,"远比他们的武器或地面下的石油还有价值"。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则坚持称热比娅是"地地道道的罪犯"。

她指责布什的有关言行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并代表中国政府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热比娅·卡德尔是新疆富有的私营企业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和新疆自治区人大代表。

因为支持维吾尔人要求民主、宗教、文化自由的运动,热比娅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从1996年起恶化。

1999年8月,热比娅与在新疆访问的美国国会代表团会面后被中国政府逮捕。2000年3月,她被以"向境外组织非法提供国家情报"的罪名判处8年徒刑。

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热比娅2005年保外就医到美国和丈夫团聚。热比亚一共有11个孩子,6个在美国,5个在新疆。

热比娅的儿子阿里木在去年11月被中国以偷税漏税的罪名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她的另一个儿子阿布里克姆被控煽动及参与分裂活动,在今年4月被判囚九年。

河北地下教会主教贾治国再被捕

河北省天主教地下教会主教贾治国再度被捕,暂时不清楚被捕原因。

73岁的贾治国去年9月才被释放,他此前被关押了10个月。

设在美国的龚品梅枢机主教基金会表示,贾治国是在北京时间6月5日早上被公安带走的。

基金会表示,目前不知道他为何被捕,也不清楚其下落。

基金会引述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其中一名警察说可能会扣押贾治国10天。

自从2004年以来,贾治国已经被当局反复扣押至少十次。

严密监视

龚品梅枢机主教基金会表示,贾治国自从去年9月被释放后,便受到更严密的监视和限制。

据说,贾治国甚至不可以走出其后花园,也不能为快去世的教友办理"临终圣事"。

贾治国在1980年升为主教,曾经被囚禁20年,他拒绝与梵蒂冈断绝关系,加入中国政府承认的教会。

生于上海的龚品梅枢机主教曾经坐过30年牢,1988年赴美就医,并在美国逝世。

龚品梅离开中国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成立,关注中国的宗教自由和地下教会的活动。

厦门政府:PX项目没有剧毒致癌

对于台资的海沧PX石化项目引起的争议,厦门市环保局否认PX(对二甲苯)是剧毒。

厦门市政府已经在5月30日宣布,缓建海沧PX石油化工项目。

但是依然有不少厦门市民连日在市政府外举行抗议。

厦门环保局局长谢海生周四(7日)表示:"我们组织了大批专业人员查阅了国内国外的资料,还没有发现PX会致畸、致癌的报道。"

厦门民众此前通过手机短信说:" PX项目的剧毒化工品一旦生产,意味着厦门全岛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

如何看百万市民转发短信抗议事件?

厦门市表示,将积极配合和推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各方专家对厦门市进行的全区域规划环评工作。

承认不足

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沈灿煌周四承认,在五、六年前海沧区审批的一些房地产项目是不够慎重的,和原来规划没有很好衔接起来,不够协调。

沈灿煌表示:"海沧PX项目的建设与否,要根据区域环评的结论出来后,才能进行决策。决策后,厦门将严格按照区域规划环评的要求认真做好落实。"

官方英文《中国日报》说,预计年产80万吨的厦门海沧PX化工项目距离厦门岛仅为16公里,距离厦门市旅游区鼓浪屿仅为7公里。

此前已有中国学者对厦门海沧PX化工项目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提出警告。

今年3月中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共有105名政协委员联署议案,希望当局能在别处兴建这个PX化工厂。

郑州警民冲突 城管巡防人员受处罚

河南首府郑州市金水区执法人员清理路边摊贩的行动引发警民冲突,郑州市对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

郑州当地媒体报道,金水区执法局人员星期三(6月6日)傍晚清理占道摆摊的小贩,期间与一名商贩发生"摩擦"。

而在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更进一步透露,这名商贩是在校女大学生,而执法局人员 "打掉她的门牙"。

该中心称,事件发生后,约1000名大学生到现场声援同学,并同公安人员发生冲突。

郑州当地媒体则称执法人员与商贩的摩擦"引起附近市民和学生围观,造成道路堵塞。在处理过程中,巡防队与个别市民和学生发生冲突"。

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的声明称,有五名学生在星期三冲突中被拘留。

但BBC中文网记者星期四向郑州市政府进行查证时,多名官员都表示并不清楚有学生被拘留。

郑州市政府星期四做出决定,对金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副局长和有关中队长以及金水区政法委副书记、巡防办主任和巡防大队长做出行政记过、党内警告以及撤职等处分。

另外,一名城管执法队队员和五名巡防队队员已经被治安拘留。

另外郑州市还要求金水区政府负责受伤者的治疗,并要教育当地各级执法人员"引以为戒,转变作风,文明执法"。

虽然警民冲突事件近年来在中国日渐频繁,但仍被视为敏感话题。不过郑州市的迅速处理仍属罕见。

执法人员粗暴执法往往引发民众不满,甚至造成警民冲突。广西5月份曾发生因计划生育执法人员粗暴执法而引发的民众冲击政府机构事件。

陈用林指中国在加拿大布置间谍网

两年前变节的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外交官陈用林警告说,中国在加拿大布置了大型间谍网络,并通过一些团体作为掩护打击反对其共产党政权的声音。

陈用林说,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利用自己对中国移民的影响力打击亲民主活动人士,包括西藏、台湾以及法轮功组织。

他在会晤加拿大国会公共安全委员后说:"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政治部门监视以及收集有关居住在加拿大的异议分子的情报,作为广泛扫荡反对北京共产党政权的亲民主以及宗教团体的行动的一部分。"

他说:"在澳洲也是同样的情况。"

39岁的陈用林曾任中国驻悉尼领事馆政治参赞。他在悉尼工作了4年,在2005年5月叛逃,声称不能继续帮助中国政府打压居住在当地的异议分子。

他说,北京在澳洲有1000名间谍或告密者,而他担心他回到中国后会受到迫害。他在2005年7月获得了保护签证。

他表示自己根据澳大利亚的经验向加拿大发出警告,并说他也已经向多个欧洲国家传达了相同的信息。

加拿大情报主管祖德说,加拿大安全情报部门反间谍工作的一半以上是着重在中国方面。

中国政府指责陈用林撒谎,并表示他是因为私人利益向澳洲政府寻求政治庇护

美法院给被迫堕胎中国妇女难民庇护

美国联邦上诉法庭裁定,在中国等国被迫堕胎的妇女,可以在美国取得难民身份。

设在旧金山的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星期三(6月7日)作出判决,被迫堕胎妇女的配偶也应获得相同待遇。

此前,美国法院已经裁决被强迫接受绝育手术的妇女可以得到庇护。

由三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一致通过裁决。判决书认为,强迫绝育和强迫堕胎"都带来严重、持续的影响"。

合议庭是在审理一名姓唐的中国男子居美权问题时作出有关裁决的。

法院证实,这名唐姓男子的妻子在1980年被中国当局强行堕胎,因为当时他们两人还没有结婚。

在中国一家建筑公司任职的唐在1991年被雇主派往关岛工作,美国移民当局在2002年通知他工作签证到期,要求他回国。

唐提出庇护呈请,声称他跟妻子在中国因为堕胎问题受到迫害。

美国移民法官曾以唐的妻子在接到当局堕胎的通知后没有尝试躲藏,认为她并非被迫堕胎为理由,下令递解唐夫妇两人出境。

但是上诉法院推翻了原判决,认为官方命令堕胎已经构成强迫。

中国在1970年代起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权活动人士指责当局有强迫堕胎和绝育行为。

部分地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手法也引起民众不满,甚至引发官民冲突。

人口学家也指出,在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女性胎儿往往被遗弃,导致中国人口的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

中国人权:郭飞雄狱中遭受酷刑

中国人权组织周三(6日)表示,维权人士郭飞雄在狱中受到酷刑,他的妻子张青要求联合国调查。

总部设在纽约的中国人权组织说,40岁的郭飞雄(原名杨茂东)在2006年9月14日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中国当局逮捕。但是他本人一直坚持自己是无辜的。

维权人士郭飞雄案子定于6月15日在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开庭。

他妻子张青在写给联合国酷刑问题特别报告员诺瓦克的申诉信中诺呼吁诺瓦克关注郭飞雄在被关押期间遭非人道酷刑对待的案件。

张青指责中国当局不断对郭飞雄采取酷刑逼供的手段。

张青在申诉信中说,自2006年9月14日被拘捕至今,因不承认有罪而拒绝回答警察的提问,郭飞雄多次遭警察的酷刑逼供和暴力对待。

广州市公安局预审处的警察将郭飞雄的手、脚铐在床上达几十天之久,审讯人员还对他进行疲劳逼供,几天几夜不让他睡觉,郭飞雄为此绝食25天以示抗议。

张青还揭露说,在郭飞雄被转往沈阳关押期间,审讯人员为了拿到口供,将郭飞雄的手反铐在后吊起来,并让他坐老虎凳,还使用高压电棍击打他的生殖器。

中国人权表示一直在密切关注郭飞雄在被羁押期间遭受酷刑虐待的情况。

联合国反酷刑委员会将于2008年11月审查中国政府提交的其执行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权呼吁中国政府履行其批准的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的义务,遵守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禁止严刑逼供的规定,就郭飞雄在被拘押期间遭受虐待事件进行彻查,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其人身安全,并使其得到适当的医疗。

中国否认奥运导致居民遭迫迁

瑞士一个人权组织声称,北京奥运场馆的兴建工作导致数以万计的人遭迫迁,但是,中国当局星期二(6月5日)对此于此否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北京奥运会场馆拆迁涉及的居民均得到妥善安置,没有一户被迫迁出北京。

不过,在此之前,设于瑞士日内瓦的"住房权利中心"(Centre on Housing Rights)曾经表示,北京奥运的建筑和重新开发工程导致125万人丧失家园,被迫迁往其他地区。

该中心声称,这个数字是按照中国政府本身的声明和文件计算所得的。

不过,中国当局表示,这是没有根据的。

"没有根据"

中国方面说,因为奥运工程而遭拆卸的房屋的数目远远少于上述数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记者会上表示,这个组织有关北京奥运会涉及拆迁的内容毫无事实根据。

姜瑜说,据了解,自2002年至今,北京奥运场馆拆迁主要涉及九个项目,拆迁农居户6,037户,在此过程中,拆迁的居民均得到了现金补偿和妥善安置,没有一户被迫迁出北京。

瑞士"住房权利中心"的报告是有关奥运会对居民的住房权利所构成的影响的。

报告研究了七个曾经主办或者即将主办奥运的城市。它们分别是:首尔(前称:汉城)、巴塞罗那、阿特兰大、悉尼、雅典、北京和伦敦。

报告说,在1988年的韩国汉城奥运会中,72万人被迫迁离。现在的情况没有多大改变。

不过,"住房权利中心"承认,他们没法评估125万丧失家园的人当中有多少是实际被迫迁离的。

该中心也承认,就算没有北京奥运,不少人也会因为重新发展项目二丧失家园。

“中国压制网上自由的模式在扩大”

国际特赦警告说,压制互联网自由的措施像病毒一样正在蔓延,将会使互联网面目全非,必须对其加以阻挡。

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特赦组织即将召开会议,受到当局打压的互联网使用者将会披露他们的艰难处境。

该组织说,"这个在网上进行打压的病毒"已经从几个国家政府蔓延到几十个国家的政府。

国际特赦指责像谷歌、微软和雅虎这样的国际巨头公司配合这种打压措施。

当这些公司在中国的表现受到指责时,他们表示,他们只是遵守所在国的法律。

国际特赦对打压互联网的做法不断蔓延表示关注。

国际特赦发言人汉考克说:"中国采取的允许经济增长,但是不允许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互联网模式正在蔓延,从5年前的少数几个国家增加到目前的几十个国家。这些国家政府封杀网站并逮捕博克作者。"

根据开放网络行动组织(Open Net Initiative)开展的有关过滤网站的调查,至少有25个国家采取由国家支持的网络过滤措施,其中包括阿塞拜疆、巴林、缅甸、埃塞俄比亚、印度、伊朗、摩洛哥和沙特阿拉伯。

最近,被中国监禁的网络作家王小宁的家人与"美国人权世界机构"控告雅虎向北京当局透露信息导致异议人士被捕。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前不久表示,某些国外网站之所以在中国被封,是因为它们刊登了违反中国法律的内容。

中国媒体引用他的话说,中国公民可自由使用国际互联网,中国与境外的信息沟通是顺畅的,而且中国也没有针对某一国家或某一网站实施特别标准。

刘正荣对强调,他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对互联网立法的原则、目标和其他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原则"。

深圳工艺厂八千人罢工 建市来最大规模/图

宝丽顺工厂门外千人罢工

【网讯】深圳龙岗雪象村宝吉工艺品(深圳)有限公司,八千余名工人近日集体罢工。该公司下属厂亏损并准备搬厂,部分到期员工将被解聘,其他员工将全部改为短期劳动合同,且厂方拒绝支付赔偿金。为此,宝吉下属宝丽顺厂千余工人于5月30日开始罢工。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劳动部门当日介入协调,但劳资双方并未达成协议。6月2日,宝吉其他分厂也相继参与罢工,整个罢工过程持续长达十日。深圳政府在线8日晚就此事发布公告,表示此事件目前已妥善处理,工人情绪稳定,工厂生产秩序恢复正常。但通告中却称参加罢工的工厂是宝吉厂下属的宝丽顺工厂(宝吉五分厂,专门生产家俬),同时通告中也没有透露参加罢工工人的数量。

  据部分罢工者介绍,因2007年来宝丽顺厂持续亏损,2007年首季已亏损一千七百多万,公司近日除裁减部分职员外,更准备将工厂搬到较偏远的地方。而且有消息说数千名员工在合同期满后,宝吉方面将与其改签短期劳工合约,却未按劳动法给予相应赔偿。从而引起全厂工人的不满并开始罢工。

  强行押走女工

  宝吉下属宝丽顺厂千余工人5月30日的罢工行动为本次深圳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罢工行动拉开序幕。随后宝吉厂下属的其他分厂工人纷纷效仿。而据罢工的工人介绍,参加罢工的工人几乎占全厂所有的员工,大约有八千多名。但大部分人多处于观望态度,并没有上街示威游行而是选择在宿舍或厂区休息。

  虽罢工行动持续至9日已达十天,由于事发工厂背景比较特殊,故处理过程相当艰难和缓慢。但由于当地政府以及警方和劳动部门协调得当,并未发生暴力事件。

  8日上午7时许,龙岗区公安机关出动数百警力和防暴队员封锁宝吉公司的各个路口,呼吁宝吉的员工尽快回到厂区或返回员工宿舍,宝吉公司也要求所有员工在当日下午3时前返回岗位,否则将受厂规处理,情节严重者将遭解聘。一些不听劝阻的示威工人欲静坐街头抗议,其中一名女员工因反抗激烈被抬上警车带走调查。而截止8日中午12时30分,部分工人证实,罢工行动结束。

  工人打伤保安

  8日晚间,深圳市政府发布通告称,龙岗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区委书记余伟良、代区长张备委派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分局局长袁湘滨和副区长曾稳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成立了总指挥部和工作小组,及时采取疏导、沟通、协商等措施,深入到工人当中,向广大员工宣传劳动法及有关政策法规,并组织发布公告,消除工人思想顾虑,使劳资双方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在安排复工过程中,仍有个别员工聚集在厂门口,阻挠其他工人进厂上班,并与在现场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生冲突,鼓动群众阻碍警方正常执法,打伤现场多名执法人员,被警方依法强制带离现场。目前工厂已顺利复工,大部分工人已回厂正常上班,工人情绪稳定,工厂生产秩序恢复正常,没有其他妨碍公共秩序的行为。

  此外,深圳市宝安西乡爱威电子厂(台资企业)的上百员工29日在工厂进行罢工。据该厂员工反映,工厂今年要搬迁到东莞,5月31日几乎所有员工合同到期。据悉,21日左右,67名员工获得消息,企业将不再和他们续签合同,且没有经济赔偿。于是上百员工开始围堵工厂门口,至29日已是第九天。28日晚,大批保安员进入工厂。26日上午11时,在工厂车辆进出大门时,员工和保安发生冲突,约五六名员工受伤。随后,警方带走了数名员工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