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7

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小组前景展望

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小组前景展望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2001年开始参拜靖国神社后,不仅引起了中国民间的反日示威浪潮,也使中国政府间关系跌入了冰河期。10月,安倍上台后决定改善中日关系。他迅速访华,与中国领导层举行了会谈。在历史问题上,两国领导人达成协议,决定成立共同研究历史小组,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冲破历史难关。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双方将各派10名历史学家进行探讨,争取在2008年内发表研究成果。

日本代表团团长是东京大学教授北冈森一。他在不久前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日目前确实在历史认识上存有距离,不过,只要在学术层次上进行多次讨论,相信是可以缩短距离的。

中方代表团将由中国社科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布平教授领导。中日双方将分两部分对历史展开讨论。一个是有关古代史,另一个是有关二战的现代史。

北冈森一表示,由于两国过去在一些历史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在这种不健康的环境里,双方无法就目前存在及今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所以我们希望能消除这种障碍,为发展两国关系创造有利的环境。我以为,对某一个负面的历史问题进行过多的追究,不是为双方在历史问题上取得理解而采取的正确方法。”

他表示,日方不会强求在某一个历史问题上取得唯一的解释。日中两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专家可以就各种问题进行自由的讨论。

在此之前,曾有一个由中日韩三国专家组成的共同编撰历史教科书的小组,并于去年出版了第一本由三国学者共同撰写的历史教科书。中方学者的负责人也是布平教授。但上一个项目主要具有民间色彩,由各国学者自由参加。相比之下,此次的共同研究历史小组则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

可以想象,在目前中日双方历史观存在巨大分歧的情况下,这一具有官方色彩的研究项目必将伴随着激烈的交锋。许多学者认为,中日两国不可能避免历史问题,但也不能将历史观的分歧设定为未来发展政治关系的唯一前提。中日有必要将历史观的分歧缩小到专家范围内,而避免将历史观的分歧扩大到两国民间的各个角落,毒化民间气氛,乃至影响对中日间更深层的结构性矛盾的把握。

中日学者将对共同历史进行讨论
BBC驻东京记者 霍格

中国和日本学者将试图通过讨论解决两国历史上的一些争议问题。

中日学术界双方将各派10名代表于12月26日在北京针对中日历史问题展开两天的讨论。

两国关系经常因为在某些课题上,特别是日本在战争期间对待中国的问题,因立场僵持而变得紧张。

这个项目预计将花费多过一年时间完成。

参与这个项目的学者希望调解两国过去因为对共同历史拥有不同诠释所产生的巨大分歧。

"淡化暴行"

例如,中国指责日本淡化了日军在上世纪30和40年代期间侵略与占据中国大陆部分地区时犯下的暴行。

中国也反对日本政府批准了完全没有提及或淡化了日本在二战期间残酷行为的教科书。

要找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共同立场并不容易。

两国历史学家曾经合作推出教科书,但并没有被普遍使用,至少并没被日本采用。

目前的项目是由两国外长推动。一些学者将会共同研究古代和中世纪历史,而另一批学者将共同探讨从二战到当今的时段。

学者团希望在2008年完成有关研究项目。

中国亮底牌 中日共同研究历史不能否定南京大屠杀

【网讯】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6日起一连两天在北京举行。对于可能出现的历史争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日本当年对中国进行的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国际社会早有定论,不容否认和推翻。

  中央社报道,中日间的此次会议将讨论共同研究的宗旨、工作程序,确定今后将要共同研究的专题。中日两国学者将对中日两千多年的交流史,对近代发生的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共同研究。据报道,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将是中日双方今后展开讨论的议题之一。

  南京大屠杀指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首都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六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与死伤人数至今仍有争议,其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为二十万以上,中国学者考证为三十万以上,而日本学者之研究则众说纷纭,难有统一定论。

  目前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国民对日本右翼为侵略历史翻案的关注焦点之一。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却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极右翼分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有着广泛的分歧,因此视乎讲话者的观点,南京大屠杀可能被称为“南京大虐杀”、“南京虐杀”、及“南京事件”等。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此外,就在中国大陆与日本的历史共同研究会召开之际,台湾驻日代表许世楷表示:“日台之间也应共同研究历史,有关中日共同研究历史一事,若涉及台湾的部分,台湾都不承认”。他说:“这次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会中,若涉及台湾,我们一概都不承认,台湾的历史不需要他国来代为定调”。

  中国这次参与中日共同研究历史项目的十名专家,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和社科院其它的研究所。本次会议预计在27日下午召开分组讨论会议后,举行闭幕式。

  在会前,当被问到如何具体解决隔膜很深的中日历史问题时,日方主席、日本近现代史研究的主要学者、东京大学法学部北冈伸一表示:“历史这问题,不能说解决,只能说彼此可相互理解。这次,与中国方面展开共同研究,我们也并非要求在历史上与中国取得共同观点,只是要缩短历史鸿沟。通过彼此的沟通,化解一些在历史问题上的误会。”“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会将是双方展开议论的课题。但是,我们希望中国了解,其实在日本只有一小撮人不愿承认这段历史,并非全部。”

  香港的日本问题专家、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启彦最近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在对华政策方面有了调整,通过中日元首的接触,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他认为,中日两国在亚洲地区有重要的影响力,应该走向合作而非对抗。如果双方能够改善关系和加强合作,对彼此都是有好处的,虽然在历史问题和领土纠纷方面,仍有不同意见,但是双方如果能够互相尊重,相信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有分析指出,虽然日韩也进行历史共同研究,但是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难度要比日韩深得多。日本和中国打过多场战争,中国受害的程度也比韩国更深、更广。尽管如此,双方暂定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计划为期两年。双方学者准备赶在中日纪念签署《友好条约》三十周年的2008年时写出一份报告书。

中日共同研究历史 唐家璇强调两国关系处在新起点

【网讯】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项目26至27日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25日表示,当前中日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双方需要抓住机遇,把中日关系推向更高阶段。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当天也应约与日本外相麻生太郎通电话,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唐家璇在会见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Yohei Kono)时表示,中日关系近期出现了改善。在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执政期间,日中关系陷入了低谷。双方应抓住机遇,把中日关系推向更高发展阶段,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李肇星当天应邀与麻生太郎通电话,双方认为目前的中日关系,总体保持良好的改善趋势,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亦有利世界和平稳定,大家同意继续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李肇星及麻生亦同意,进一步加强协调,继续推动六方会谈进程,争取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此外,根据中、日媒体报道,中、日两国将在明年重开关于东海油气田的磋商。这是安倍晋三出任日本首相后的第一次。中央社的消息说,两国明年年初将举行新一轮司局长级东海油气田磋商。

  日本与中国对东海存在主权争议,两国因为开发东海油气资源问题,多次发生争执。过去,中日两国已进行了六轮东海问题磋商,可是全部无功而返。上一轮东海油气田磋商在本年上旬举行,中日双方就建立应对东海突发事故的海上热线联系机制达成原则共识。

  日本官员11月时曾表示,有迹象显示中国在东海开采气田。当时,日方声称证实东海平湖气田的钻油台有火焰冒出,显示钻油台开始运作,他们向中国提出抗议。中国一直强调,在东海油气田的开发活动是在与日本无争议的中国近海进行,是行使主权的正常活动。中国指日本的关切和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近年来,中日关系陷入冰谷,原因是小泉纯一郎因多次参拜供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而让北京大为光火。日本在上个世纪曾侵略过许多亚洲国家,并实行了殖民统治。许多中国人仍对这段历史铭记在心。

  中日双方除了在一些蕴藏油气资源的海区存在领土争议,双方对日本一些教科书的内容也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人表示,这些教科书粉饰了日本军人在亚洲所犯的罪行。

  但双边关系在小泉纯一郎离任后不断改善,9月末上任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10月份时访问了中国,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见,这是两国领导人五年来首次会谈。

  曾任外交部长的唐家璇说,双方应保持高层交往势头,两国应妥善处理历史和台湾等重大敏感问题,防止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再次受到干扰。中国一直坚持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在1972年同北京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日本政坛部分人士一直鼓吹加强同台湾的联系,这令中国深为不满。

  此次与唐家璇会面的河野洋平今年初曾采取非同寻常之举,敦促小泉纯一郎重新考虑每年参拜靖国神社的计划,他警告说这会使已经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日本媒体曾报道,胡锦涛和中国总理温家宝明年可能访问日本。如果成行,这也将是中国高层领导人自前国家主席江 泽 民1998年访日后首次访问这个国家。

民间索赔十年无果 慰安妇问题料成中日共研历史焦点

【网讯】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项目26起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山西省日前又有111位妇女声称在日军侵华期间遭受“性侵害”。有学者称,慰安妇问题将成为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另一焦点。据估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至少有二十万中国女子被迫充当日军“慰安妇”,然而经过十年的索赔后仍未有任何结果。

  《山西商报》报道,一个由北京和山西律师组成的调查团25日分四路深入山西省盂县、阳曲、武乡和沁县的山庄窝铺调查“慰安妇”真相。据知情人透露,在山西盂县十六位受害妇女对日索赔十年官司未果后,山西又有111位妇女声称在日军侵华期间遭受到“性侵害”。

  据了解,中国民间有二十多件对日索赔诉讼,目前还没有一起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有律师指出,尽管十年来诉讼之路走得艰难,但参与者还是普遍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意义的,至少起到了揭示历史真相、教育日本民众的作用。而且,有80%的案件法院认定了受害事实,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当年的历史。

  由中国律师协会组团到受害地调查未起诉受害妇女,主要是了解受害人数、受害地区、侵害过程以及战后的生活,准备为日后参与起诉或将对日索赔官司拿到国内来进行提供依据。据带队向导介绍,这些幸存的受害者年龄都在75岁以上。

  据估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至少有二十万中国女子当过“慰安妇”。日本政府对此始终保持缄默,并花重金雇用美国“超级说客”,致使要求日本承认“历史责任”的美国众议院随军慰安妇决议案预计将变为废案。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项目26和27日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会议将讨论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一些原则,议定共同研究项目的具体问题。有学者预料,中日双方继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问题之外,又一讨论焦点将集中在慰安妇问题上。

  预计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将会是双方今后展开讨论的课题。今年是纪念南京大屠杀事件69周年,有学者即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民族所遭遇的屈辱与苦难,不仅仅属于这个民族,也属于整个人类。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罪行,也是对人类的犯罪。为了人类的未来,人们必须铭记历史。

  不过有分析认为,虽然日本和中国虽然打过多场战争,中国受害的程度也比所有亚洲国家都更深、更广,而且双方暂定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计划为期两年,但中日双方学者准备赶在中日纪念签署《友好条约》三十周年的2008年时写出一份报告书。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