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1

历史性的一天:香港第三届特首选举

历史性的一天:香港第三届特首选举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曾荫权再度当选

香港周日的第三届特首选举向民主迈近了一步。这次选举有两名候选人。这在香港回归中国后还属首次。但香港特首选举非全民选举,而是由选举委员会选出。这种选举制度能够保证香港牢牢控制在北京的手中。

远在选举委员会代表投票前,人们就知道选举结果了:曾荫权再度当选香港特区特首。在香港回归中国10年之后,香港人民仍旧象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一样,不能直接参加选举。香港特首要由选举委员会决定。曾荫权获得了772张有效选票中的649票。他的竞选对手梁家杰获得123票。而在此之前的两次选举中,都只有一名候选人。因此62岁的曾荫权将此次选举的胜利看做是很大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公众参与了选举,重要议题都经过了辩论。我们用深思熟虑的计划代替了空洞的口号。香港人民表现出对民主的成熟,这是本届选举的特点。它表明,我们将坚定地走自由选举之路。我们感谢所有赋予我五年香港特首权力的人们。”

尽管在香港实行的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香港有言论和集会的自由,但它的政治制度却依赖北京政府。香港特首要对中央政府负责。选举委员会的796名成员并非从香港普通老百姓中间选出。他们是所谓的社会精英,其中大部分忠于北京政府。只有小部分成员属于民主党派,比如龙国红:“我是选举委员会成员。香港人民深受这种选举制度之苦。它制造腐败和裙带关系。本届选举是一个丑闻。因此我反对这样的选举。我要求在香港实行全民选举-将权力交给人民!”

尽管数年前,北京就已承诺将在香港举行普选,但这不过是对未来的畅想而已,到目前为止,举行普选的日期一再推后。即便在精英圈内,实行民主选举的呼声也日趋响亮。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之子,香港现任特区特首曾荫权的支持者之一-商人李泽楷希望在5年之后举行自由选举。目前败北的另一竞选人梁家杰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对香港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一天。在1997年,香港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以后,我们首次遇到到了一位挑战对手。一位由民众推选的候选人首次挑战当权者。这的确应该载入史册。我非常个高兴。当然,这不过是一次小范围的选举,但人们必须看到这是政治文化的改变。我们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过去数月中,香港特区特首选举始终是媒体聚集所在。两位候选人甚至在电视中展开直接辩论,这在香港是前所未有的。香港特区特首曾荫权被视为深得民心的政治家。

香港特首选举不同于以往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曾荫权遭遇对手

星期日,香港八百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将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德语媒体注意到这次香港特首选举与以往有所不同。德国之声编译如下。

明镜周刊写道:“自从这块前英国王冠上的宝石殖民地交给中国人以来,这次是一位民主先驱斗士第一次竞选这一高级职位。属于公民党的49岁律师梁家杰将在本月25日与北京意中的候选人、担任特首已两年的62岁的曾荫权角逐。曾荫权肯定是赢家,因为输赢并非通过选举、而是通过由忠于北京的八百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确定。

“要想成为特首候选人,必须最少有一百名选举委员会委员赞成。北京感到意外的是,反对党的梁家杰获得了多于一百票的赞成票,成了候选人,并迫使曾荫权与他公开进行政治辩论。他说:‘我们并不期望能赢得这次受到操纵的选举,但我们为赢得下次自由选举开辟了道路。’同时,这次选举也展示了‘香港公民为完整的民主已经绝对做好了准备。’

“香港基本法规定,2007年以后有通过普选确定特首的可能,但北京的共产党至今拒绝普选,对要求民主的呼声,做出十分恼火的反应。上周,北京做样子的议会一全国人大一名高级干部说,中国行政特区的公民不应关心政治、而应关心经济发展。”

香港选举委员会八百名委员中,640名支持曾荫权,只有134人支持梁家杰,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期间也表示支持曾荫权。从北京传出了明确的告诫,修改香港基本法以及变更选举法程序的决定权在北京,不在香港市民。所以,新苏黎世报幽默地把香港特首的竞选称为一场“没有选举的竞选”:

“尽管选举结果早已确定、尽管香港市民不能通过选举确定未来特首,但最近几周,香港仍然经历了一场真正的选战。两位候选人在报纸和竞选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进行了电视辩论。电视辩论时,梁家杰显然占了上风。

电视屏幕也显示出中国和台湾共有的现象:那些并非选民选出的政治决策人都很内行、也许也像曾荫权那样高尚,但他们通常缺少一点魅力。梁家杰竞选中的表现说明他不仅更为内行、也更为熟悉市民的愿望。尽管一开始他就注定将成为输家,但作为民主派挑战者,他毕竟迫使曾荫权公开展示自己政策的实质内容,使曾荫权不能像董建华那样,不经任何挑战就登上特首位置。”

国民党"护蒋"游行 民进党痛批"屠夫"

BBC中文部驻台北特约记者 林楠森

台湾主要在野党国民党周六(31日)在台北的"中正纪念堂"举行护蒋的331大游行,对台湾政府日前拆除部份蒋介石铜像,以及打算拆除中正纪念堂围墙等"去蒋化"行动表达抗议。

这项命名为"热爱台湾,捍卫中华民国"的护蒋游行,由蒋介石庶出孙子蒋孝严发起,包括马英九,王金平等国民党要人都参与活动。

游行群众在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集结,由章孝严马英九等人领军,绕行中正纪念堂一周,宣誓捍卫纪念堂的一砖一瓦,群众在返回凯道后,共同怀念该党"总裁"蒋介石。

包括前主席马英九,代主席江丙坤,以及立法院长王金平都上台从方方面面肯定蒋介石。

马英九说,若不是蒋介石台湾就不可能光复,这是蒋介石最大贡献。他还说,在国共的古宁头战役,金门八二三炮战时若不是蒋介石指挥若定保护台湾,台湾就会被赤化。

马英九还表示,虽然蒋介石对二二八事件,白色恐布与戒严要负责,但是比照他对台湾带来的问题与贡献,暇不掩瑜,功大于过。

蒋介石已死去的嫡孙遗孀蒋方智怡也出席了这项活动,她并且将在4月5日蒋介石忌日再举办另一场护蒋活动。

民进党痛批"民族屠夫"

相对于国民党的一片拥蒋声,执政的民进党则将台湾戒严时期的"蒋公纪念歌"歌词中的"民族救星""世界伟人"等称号,改为"民族屠夫"与"世界罪人"。

民进党立委引述一份西方学者的数据说,蒋介石杀害了一千多万人,在世界各国的独裁者中名列第四,国民党为蒋介石办游行,是在为一个大暴君在游行。

除了痛批蒋介石双手沾满血腥,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并且表示,蒋介石的生日与忌日都变成国家纪念日,是将独裁者神格化的结果,政府应该将这两个纪念日取消。

他还表示,民进党中常会日前决议,建议行政院撤除慈湖"蒋公陵寝"的宪兵,并将中正纪念堂正名,但目前似乎并没进展,因此要再加把劲。

在国民党举办护蒋大游行的同一天,一群民间人士也在慈湖蒋介石陵寝的停车场空地,举行"人民法院公审蒋介石"。

由于公审蒋介石活动未获得国民党执政的桃园县核准,因此桃园警方动员众多警力,将活动人士强行架上警车,在推挤间并有群众受伤。

陈水扁重提任内推动台湾重返联合国

尚余一年任期的台湾总统陈水扁向加拿大传媒表示,会在剩余任期内继续全力推动台湾重返联合国。

陈水扁接受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在周一(26日)刊登的访问表示,会在剩余任期内继续全力推动台湾重返联合国。

陈水扁表示有可能会透过公投,征询民意是否支持加入联合国。自中国在1971年加入了联合国后,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北京取代。

报道引述陈水扁指出,台湾在过去50年是一党独大,到了2000年首度出现政党轮替,但那只是台湾民主化进程的一部分。

他表示民主化进程必须等到台湾成为联合国会员和制定新宪才算完成。

国际孤儿

陈水扁又指出,虽然台湾经济发展和民主化表现良好,却被国际社会遗弃,成为国际社区的孤儿。

在去年民进党创建二十周年党庆活动上,陈水扁提出催生新宪法,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

中国外交部当时重申,联合国是具有主权地位国家之间的组织,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符合加入联合国的资格。

一直被拒

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在2006年拒绝将冈比亚等国家所提出的台湾"参与"联合国及"台海和平"两提案列入联大议程。这是自1993年以来,联大总务委员会第14次拒绝类似提案。

自1993年以来,台湾每年都提出了加入联合国的要求,但是在北京和其他联合国成员国的反对下,一直没有成功。

联大总务委员会由联大主席和27个国家组成,负责联大议程的筛选和讨论等会务组织工作。中国和其它四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是总务委员会成员。

落败特首 梁家杰有意当人大代表

参选行政长官落败的梁家杰表示,有意参选明年初举行的香港区人大代表选举。

2002年举行的第十届香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也曾经有5名民主派参选人,但他们全部落选。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2008年1月选出,届时香港将会有代表36人。

梁家杰周四(3月29日)和传媒见面回顾参选感受,他认为任何民主派人士都应该珍惜与中央官员沟通的机会。被问到会否参选明年初港区人大代表选举,他表示会考虑。

可参与国事

港区人大在香港特区内并没有立法权力,但能直接参与中国事务,故被视为香港民主派人士可以参与中国事务的一个机会。

但港区人大代表郑耀棠曾经明言,要求"平反六四" 的支联会成员不会有机会成为人大代表。属于民主派的梁家杰不是支联会成员。

新一届的港区人大选举将会继续沿用成立选举会议的办法和组成方式,成员包括上届的956人选举会议成员、不属上届选举会议的政协委员和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共1300人。

选举会议成员10人以上联名便可以提出代表侯选人。和过去不同,新一届香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将会不设预选,但会继续进行差额选举。

梁家杰曾经表示,会在2012年的选举卷土重来,他否认过早表态是为了 占位,而是对香港人作出的承诺,。他指出如果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他愿意让位。

对于梁家杰在选举时所取得的票数少于提名的数据,公民党吴霭仪解释,早在2006年12月选委会选举后,已经知道部分选委构思提名梁家杰但决定投白票,以表示不满小圈子选举。

香港:两场选举的启示

时事评论员 林贡钦

第三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选举已经尘埃落定。更值得注意的倒是另一场候选人一样但选举结果大不一样的选举。

选举第二天香港《明报》的报道特别有趣: "789名选委昨日在大屿山亚洲国际博览馆选出第3届特首,8271名'手上无票'的市民同日在28个街头票站,就特首选举、2012年普选 、最低工资立法举行全民投票。"

"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曾荫权以649票胜出,梁家杰 得123票。特首曾荫权昨日终于成功做到"三高"当选,即高提名、高得票及高民望。"

"由团体发起的民间选特首活动今晨公布结果,梁家杰 以4800票当选,高出曾荫权的2100票一倍。"

明报的报道透露出以下选举信息:

曾荫权当选特首的"三高",即高提名、高得票、高民望,是800人小圈子选举的"三高",但这是官方认可的合法选举。

梁家杰以4800票当选特首,高出曾荫权的2100票一倍,是由团体发起的民间选特首活动,虽然只有"两高",即高得票、高民望,但这是官方不认可的选举。

如果唯官、唯上、唯法,你应认可曾荫权当选。

如果唯民、唯实、唯理,你要认可梁家杰当选。

选举与我有何干?

3月25日我在香港。我是在香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香港居民,曾多次投票选举过香港立法会议员。但这一天我没有参加两场中的任何一场选举。

第一场选举在亚洲国际博览馆,我不能参加,因为我"手上无票",没有选举特首的权利。

第二场选举在香港街头的28个投票站,我没有参加,因为我懒得参加"手上有票"再多也当选不了特首的民间选举。

3月25日中午,我参加在香港一间酒楼举办的香港"高校联"的春茗。席间,一个刚从亚洲国际博览馆投票回来的不知哪所高校的校友上台高声喊道:我代表大家投票回来了,曾荫权先生以649票高票当选!我心里骂道:谁委托过你!

我对是次选举的认识

我不反对曾荫权当选特首,因为放眼望去,港中无人。"蜀中无人,廖化为先"。曾荫权毕竟在现存体制中打滚了一辈子,驾轻就熟。虽不是理想的治港人才,但还是可用的管理人才。并且,梁家杰并没有表现出比曾荫权更强的治港能力和管理才干。

我只是反对用800人的选举委员会来选特首。这800人可能比600多万香港人更有权、更有势、更有钱、更聪明、更有眼力、更有能力,然而,人的天生的平等权利要受后天的权、势、钱、聪明、眼力、能力等的限制?没有程序的正义,怎么能带来实体的正义?

我佩服中国现任领导人的胆识,敢于起用一个喝英国奶水长大的爵士担任香港新特首。此举说得好,是中国文化的儒雅之道,包容之心,唯才是举;说得不好,是要变相接受"中国没有自己培养的人才来管治好香港"的现实,例如董建华治港。这一观点可是当年英国人"主权换治权"的主要依据。

我也佩服曾荫权敢于参选,接受挑战。在一个选举制度极度缺失的体制下当选,没有政党力量的支撑,在议会里永远是孤独的少数派,要施新政步履维艰。对曾荫权来说,打一个老板的工不易,打两个老板的工更难,如果打两个有利益冲突的老板的工难上难。这份工打得好,是老板用人用得好;这份工打得不好,用人不淑,没准还惹上阴谋论。

我还佩服梁家杰,明知输定,也要出来竞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梁家杰参选,至少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论:一是替800人小圈子选举背书,承认其合理性;二是以身试选,推进香港民主制度建设的进程,那怕一个微小的进步。

我在电视上看了两次选举辩论,觉得梁家杰的言谈举止拿捏的分寸相当之好,有进取之锐,无对抗之迹。通过是次竞选,声名大噪,完成了从法律人向政治人的过渡。造成的实际效果是,有了梁家杰的参选,对曾荫权产生强烈的竞争压力和心理暗示,使其不敢懈怠,不能傲慢,不可高高在上,而要实践诺言:"我会做好呢份工!"

我相信有生之年可以参加普选特首,否则香港也太没劲了。

写于2007年3月27日

分析:曾荫权和梁家杰以后的路

BBC中文网记者 尤翠茵

曾荫权曾经说过,行政长官极可能是他最后的一份工了。这个说法应该没有错,到了2012年,曾荫权快70岁,也是时候退休了。

而且根据香港行政长官条例,每一名行政长官只可以做两届。当然,他可能会如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般突然 “脚痛下台”,但这些都是不可预知的事。

和管治一个国家相比起来,管治香港或者根本不算甚么一回事,但因为历史背景的关系,香港颇为复杂,香港在金融方面极具地位,但在政治方面,往往是卑微得可怜。

努力学习

这十年来,香港人努力地在学习回归中国,这些人包括曾荫权。

曾荫权的选举造势晚会,由亲北京政党民建联主力安排,明星们拿着稿纸宣读 “支持曾荫权”、在点票大堂内有人说 “小圈子选举可耻”时,一群人立即大喊 “曾荫权当选”,并发出强烈的嘘声。

这些格局,不一定是港英政府出身的曾荫权所要求的。

为曾荫权唱歌、站台、挥动支持捧的政党中,曾经有人公开或私底下对曾荫权嗤之以鼻,认为这个 “一介殖民地港官”,何以有资格去领导香港,他够爱国吗?的确,曾荫权在主权移交之前后,也不会主动和 “这群人”往来。

但在800人的选举委员会中,“这群人”可算是大多数。某程度上,曾荫权拿的票数越多,他要还的政治债便更多。这是 “小圈子”的选举的特色,就像是一个利益交换场。

曾荫权不同意这个说法, 他在当选后的记者会上说自己欠的债是对市民的承诺,他的支持者是同意他的政策而不是彼此私商授受。

政治制度的吊诡

这也是中央政府为香港政治体制所设计的吊诡之处,特首人选不可以有政党背景。因此过去十年来,香港的行政立法的关系都在拖拉,政府要和立法会各政党 “事事讲价”,政府要向政党求票支持政策,政党又批评政府不分权。

有学者形容曾荫权是 “有权无人”,这些政党是 “有人无权”。结果,今次选举后,他们联成一线了。

曾荫权要做的,是如何和这群朋友在未来五年好好合作以配合施政。

曾荫权也要做的,是如何面对被他叫作 “老板”的七百万名市民。曾荫权在2005年上任后,十分紧张民望,虽然真正的选举 “老板”只有八百人,但他都不断强调自己面对的是全香港的市民。

民调非全部

事实上,在只可选支持或不支持的民调当中,被访者往往倾向由在位者续任特首,曾荫权的民望也一直抛离对手梁家杰,曾可算是在双高: 即 “高民望、高票数”的情况下当选。

但问题是这些民望并没有反映社会的全部,那可能只是受访的一千人的感受。民调量度不了香港市民对选举制度的反醒,民调也量不了今次选举所凝聚的社会力量。

梁家杰参选的最大贡献,一方面是迫曾荫权更积极面对群众,但他的参选其实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功能,便是把社会上对政府施政不满的声音都聚集起来。

这些声音都利用了梁家杰的竞选工程作平台。

如梁家杰在周四(3月22日)举行的 “假如我有一票”选举活动,不少上台发言者,都是第一句便说 “佩服梁家杰的勇气”,然后就力陈政府在各种施政的种种不善。

这群人都是专业人士,他们对建筑、环保、教育、社区重建等题目的认识,都是严肃而认真的。这些议题或不会像争取2012年普选般那样叫人激动和吸引传媒的注意力, 但对香港政府的施政影响更大。

因为政制发展不会只是香港政府的问题,中央政府更能控制一切。

但如果曾荫权在无法在上述范畴回应这些专业人士的要求,他没有任何籍口,因为中央政府不会插手。

这些力量对香港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早前拆卸天星码头钟楼事件在香港惹起的风波便可见一班。对于一个管治系统而言, 无法预计的力量是最难处理的,像2003年7月1日的游行的50万人。

你对香港特区政府有什么期待?

专业力量

这些力量目前正在香港社会不断发展,也随着今次的特首选举升温。梁家杰和他的民主派盟友都知道,如果可以在这次选举后,继续把这些来自四方八面的人凝聚起来,便可以对曾荫权政府起着监察的力量。

所以梁家杰在落选后的记者会上说, “要把力量发挥,否则是浪费。”

如果这股监察的力量越见强大,甚至可以组织影子内阁,他们可以和政府议价的能力会更大,争取普选不再只是空喊口号。

香港的主流民主政党民主党和梁家杰所属的公民党,已积极准备各种合作。

梁家杰在今次的选举工程后,会否再是镁光灯的焦点,他本人可能不介意.

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他能成功将社会对他的聚焦力转移到香港公民社会的发展上,不论他在2012是否再度参选,他在政坛上的地位,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为防泄密 港特首选举拆闭路电视

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将在周日(3月25日)举行,为了防止披露投票人的投票意向,票站内的闭路电视会被柝除。

今次投票结果的重点,是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所得的票数,其中白票数目被外界演绎为对曾荫权不满,但无法不跟随中央政府的声音。

较早前全国政协常委何鸿(上焱下木)曾表示,中央政府会知道白票的来源。这句话惹来议论。有关言论影臫响惹来人们对香港选举廉洁度的担忧,故政府当局对投票保密情况非常关注。

人数共800名的选举委员将会投票选出行政长官,由于其中1名选委逝世和另外4名选委拥有双重投票权,所以实际的投票人数是795人。

选举在周日(3月25日)当地时间早上9时开始,投票时间长两小时,将会在11时结束。跟据选举条例规定,在这轮投票中,若两名侯选人都无法在这两小时内取得大多数票数,将会在当地下午2时进行第二轮投票。

你对香港特区政府有什么期待?

但相信出现第二轮投票机会极少,政府内部估计当地下午1时前会公布投票结果。

但负责的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重申,只会公布有效票和无效票的数目,白票的数目不会被计算。

为了保证投票过程在公平和保密的情况下进行,投票站内所有闭路电视都会被拆除,所有人在投票站内不可使用任何如手机等的通讯器材,也不可以投票站内拍照。

曾荫权高票连任 梁家杰誓卷土重来

香港行政长官选举结束,曾荫权在795人的选举委员会中取得649票,当选第三任行政长官。

投票在香港时间星期日(3月25日)早举行,只设立一个投票站。投票结束后随即在投票站旁边的礼堂点票,在一小时内完成。

曾荫权获得649票,比他之前所获得的641个提名多了8票。民主派参选人梁家杰则获123票。曾荫权顺利连任。

曾荫权在宣布当选后发言感谢市民,又重提温家宝两年前向他所说的 "任重道远"。他表示市民对他的期许是他未来施政的基础,政府施政会由下而上,以新思维解决问题。他又感谢梁家杰的参与。

被问及普选,他重申普选讨论会直接进入 "终极方案",而不会是中期方案。

卷土重来

落败的梁家杰连同数十名选委一同会见传媒,他表示选举文化已改变,2012年双普选不可再拖。他希望可以凝聚各界的朋友,并承诺会在2012年卷土重来。

他不估计何以所得票数会比提名的数目为少,但他说这场选举一开始便不是 "斗多票"。

梁家杰表示,会和其他香港民主派大团结,把现在的力量发挥,否则便是浪费。

你对香港特区政府有什么期待?

在投票结束后,一批来自专业界别的选举委员,包括香港富商之子李泽楷宣布成立跨界别联盟,争取2012年在香港实行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双普选。

据香港选举事务处公布,历时2小时的选举有789位选举委员投票,投票率是99.1%。有效选票合共772张,无效票有5张。

中央祝贺

在投票开始前和点票期间,一些团体到场示威,抗议这次只有800名选举委员有资格参与的"小圈子"选举。

从程序而言,按照香港《基本法》,当选结果在北京中央政府批准后,曾荫权将获任命为第三任香港特首,任期五年。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中国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选举结果公布后立即向曾荫权拍发了贺电。

中国官方新华社也发快讯报道了曾荫权当选的消息。

港选特首:一场只动眼不动手的选举

BBC中文网记者

尤翠茵

坦白讲,如果我不是当了政治记者,或许不会对香港的特首选举感到兴趣。

这10年来,特首选举的结果都是早定的,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可有可无,选举像在进行中,但它又不像在进行。

5年前,我采访当时行政长官董建华的参选宣誓仪式,不同人都排着队为董建华站台,我就看见不少台下的观众和记者都睡着了,因为除了董建华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人参选。

过了5年,情况好像有一点变化。虽然都是只有选举委员会的800人才可以投票推选行政长官,但是得到大部份民主派推选的梁家杰,在这次选举拿到了足够的提名,可以和现任的行政长官曾荫权竞争,也算是有点看头。

你对香港特区政府有什么期待?

两名努力的候选人

梁家杰是大律师,在大家眼中是一个温文尔雅,甚至带点木讷的人,是香港典型的精英份子。这次选举,虽然知道自己不是中央政府支持的参选人,但他仍然努力地担演陪跑的角色。

曾荫权已经当官40年,能力是得到大部份香港人肯定的。当然大家都笑他臭脾气,因为他在不高兴的时候,往往会板起面孔。但这次选举,曾荫权很努力地尝试在不同时侯都笑脸迎人。

香港人也不是看不到这两个侯选人,在一场不是真正全民选举中所付出的努力,两场电视辩论,便成了最佳的看点。

两次电视选举论坛都有超过230万人收看, 换言之,有近3成的香港人都在观看。在香港,要很受欢迎的电视剧才会有这么多人收看呢!

电视辩论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大家热烈讨论谁的辩才更好,有人认为梁家杰太轻挑,又有人认为曾荫权不正面回答问题。

但大家不会讨论的,是两人中谁会当选。因为大家都知道曾荫权肯定当选。讨论了也没有意义。

常常自称香港仔的曾荫权就说得明白,香港人一向聪明丶务实和理智,他认为香港人看特首电视辩论,与其说是看选举,不如说是像在看表演或者在看世界杯。

曾荫权说得没错,因为那看电视的230万人,大部份都没有投票权。又怎会对辩论的内容上心。而且很多人对选举的过程都不清楚。有的市民根本分不清梁家杰和曾荫权的政纲,更有市民连梁家杰的名字都念错。

火花欠奉

因为是工作的关系,我也只有用心看。但是一点也没有选举的激动和紧张!不过比起5年前那个让人昏昏欲睡的参选大会,这两次辩论算是很有火花了。

梁家杰比较乐观,他说这是香港的胜利, 因为不论选举结果如何,香港社会和选举文化已经赢了,香港市民对政治兴趣已经提升。

如果这个选举辩论文化会继续,香港的民主道路可能真的会不一样。但问题是香港人好像有更多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事情去关注,像恒生指数的升跌,楼市的升幅,警员互相抢杀的法庭审判等。

香港人很实际, 但这究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还是被安排成这个样子?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早前在北京说,香港人如果政治化,经济就会搞不好,下场便会被边缘化!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把话说得更清楚,就是政治体制权力属于中央政府,香港人“有些事不能够挑战”。

然而,在刚过去的周日(3月18日),有5000人在香港参加争取普选的游行,他们是不是在挑战中央政府呢?如果是,香港又要付上怎样的代价呢?

香港人都知道,不是每次游行都可以像2003年7月1日的50万人大游行般,改变了香港的命运。但同样地,一个只有800人参与,有600多万名旁观者的选举也不能影响香港的命运,因为,香港从来都不是一块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地方。

港民间团体特首选举日办全民投票

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将会在本周日(3月25日)举行,虽然只有800人可以投票,但香港市民当天也可以选择 "一同"投票。

由香港前立法会议员何秀兰和民主党员范国威等发起的"全民投票实践计划",将会在周日举行模拟投票。

组织将会在香港境内28处地方设立票站,就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2012年之前普选行政长官和立法制定最低工资的三个议题进行投票。

换言之,不是选举委员的香港市民也可以就自己心中的行政长官人选投票,但投票结果没有任何政治或法律效力。

当天,任何年满18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都可以就这三个议题投票一次。组织预备了30万张选票。

负责人表示,选举结果是曾荫权或者梁家杰都不重要,因为他们亦并非为某些预定的结果而进行公投,他们预计会有数千人参加模拟投票。

对香港特区政府的期待

这次负责提供场地的单位多为教会中学和社区中心。

何秀兰透露,计划在2007年的区议会选举期间,在禁止拉票区设立票站,让市民就政府政策绿皮书提出的政改方案进行全民投票。

香港的政制事务局发言人表示,选举方法的改变不可以由全民投票决定。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曾经表示,会在5年内解决普选问题,港府将会在2007年中发表政制发展绿皮书。

追讨代垫款31万 前间谍叶炳南杠上军情局

【网讯】曾遭大陆以间谍罪判刑的前军情局香港站长叶炳南23日表示,他出事前曾替军情局代垫一笔31万元款项,由于只有口头报备没有公文凭据,军情局不认帐,始终讨不回,并告诉他钱已缴回国库。

  赌一口气钱要回来将捐出

  《中国时报》报道,叶炳南说,为了赌这口气,他决定去大陆找证据将来要回钱,扣除律师费,全数捐给慈善团体,也比缴回国库当成国务机要费花掉来得好。

  叶炳南说,他任香港站长时,化名叫“黄品彰”,奉命于江西与镇江投资洗车厂,做为工作掩护。1999年元月,他办理退伍,必须处理“资产”,于是将江西洗车厂设备,托友人陈洁(化名)带到厦门卖掉,合计12万人民币。

  叶炳南说,陈洁只给他二万订金,另十万则透过地下钱庄汇到台湾,这笔钱一直没收到,军情局承办官员陈文杰催着他报帐结案,同年3月,他领到退伍金便先垫付这笔钱约新台币31万元,并于军情局大门口交付且口头向当时三处处长夏瀛清、副局长孔祥仁报备。

  叶炳南说,他之所以会进大陆,并遭大陆国安单位逮捕,这笔钱是主因是他想找陈洁要回这笔钱,此外洗车场还有一笔土地,有人要买,当初军情局是十四万买的,交代他至少要卖成本价才能结帐。叶炳南说,当时并没有退休情治去大陆的限制,不少情报员退休便去也没听说有人因此出事,所以自己带着妻子与友人等一行前往厦门。

  叶炳南说,结果他还没见到陈洁就被广东省国安厅某局副局长李礼抓了。叶炳南说,出卖他的应是一位台商赖X忠,赖某在广州替军情局工作,因绩效差终止约雇,而赖某生意发生困难,遂变节主动靠向大陆致其身分曝光。

  叶炳南说,2003年4月21日,他刑满释出,5月1日即返台。同年5月15日,军情局副局长郭荣长带十万元慰问金探访,并瞩其不宜与外界接触,他则表达代垫款之事,随后军情局对入狱同志所进行的清查考核,他也陈述全案。

  叶炳南说,这笔钱虽说只有31万,金额不大,但为了这笔钱,他付出坐牢的代价,出狱后为了讨这笔钱,三年多来,更感受到情治圈的人情冷暖。这笔钱“主掌了自己的命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拿回这笔钱。

  为了向军情局讨这笔钱,他也换了三个律师。叶炳南说,现在他打算再去大陆,去找当初要买地的林昌斌(化名)。总之,他要用尽方法,向军情局证明这笔钱属于他的。

  军情局:只能依法行事

  面对前军情局香港站长叶炳南追讨“代垫款”问题,军情局表示,军情局很体谅叶炳南的处境,但军情局必须依法行事,由于叶炳南当年缴款时,签署一分文件,文件中并没有陈述钱是他代垫的,且这笔帐已缴国库,因此军情局只能依法规行事。

  军情局表示,当时的处长夏瀛清曾回忆说明,叶炳南的确有提及自己先垫钱的话,但夏即提醒叶,要在公文上有所说明。

  军情局表示,军情局内部曾考虑用主官裁量权的方式,以发放慰助金名义,给叶炳南三十一万,但是行文会法务室意见后,因于法无据且不宜开此先例,遂打消以慰助金归还代垫款的可行性。军情局说,法理之外尚有人情,军情局曾多方替叶设想,但碍于法规,加上叶迄今仍提不出“垫款的事证”,军情局只能依法行事。

桃园县生财有道 拟出售两蒋商品给大陆人

【网讯】被民进党政府拆除的蒋介石的铜像该放哪?各地中正文化中心要不要改名?政治议题争议不休,桃园县政府却看到商机,与蒋家后代创设的设计公司,合作推出两蒋特色纪念系列商品,第一波纪念品将在大陆五一长假前上市。

  中央社报道,去年大陆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有近千名大陆观光客从第三地赴台,阿里山和日月潭等大陆旅游团必到的景区商家多见识到大陆旅客的购买力。桃园县政府近年已开发大溪、慈湖及角板山等人文气息浓厚的观光景点为“两蒋文物保存文化园区”,今年将再接再厉推出观光纪念品,预计三月底举办纪念商品发表会,希望透过优质的观光纪念品营销两蒋文化园区观光。

  桃园县政府观光营销局指出,第一波纪念品的开发方向是结合历史人文及现代时尚,设计各项生活化商品。其中邮票表、纪念钢笔是邀请曾与7-ELEVEN、台北富邦银行等知名企业合作,由蒋家第三代蒋友柏主持的“橙果设计”,为两蒋文化园区量身订作。

  另外,限量发行的“蒋介石纪念酒”,以蒋介石肖像为瓶身设计,用的是嘉义酒厂酿制的高粱酒,结合创意的商品及优质的服务。

逼宫说剧情高潮迭起 苏贞昌腹背受敌

  民进党“逼宫说”的剧情高潮迭起,游锡堃于台湾社“突袭”后的发展,让人看了更是瞠目结舌。常言“我的敌人很多”的行政院长苏贞昌感受恐怕难以言喻,幕僚说他“腹背受敌”,只是包夹他的敌人居然都是自己人。

  东森新闻网分析文章说,台湾社24日的辩论会因游锡堃最后“神来一笔”的演出,全然走调,他一口咬定苏贞昌以请辞逼退陈水扁,他说的全部属实,不怕到庙里“起誓”。由于游锡堃在结论时出招,苏贞昌不能第一时间响应,这一回合吃了一记闷亏。

  不过,苏贞昌也不是省油的灯,场外立刻反击,反讥“原来要求陈总统一审有罪下台的就是游锡堃。”隔天他更是走到哪里澄清到哪里,院长办公室也把他从去年9月25日后有关推动朝野领袖会谈、二次罢免等相关谈话一一整理出来“左证”。

  游苏开战,吕谢壁上观,而陈水扁二度开口帮苏贞昌澄清,但战火会不会因此熄灭或是延烧值得观察。可以确定的是,“逼宫说”将“宫廷”内斗的丑态全摊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裸裸又难堪。

  苏贞昌屡次谈及自己最钟爱的书是“基督山恩仇记”,他的个性就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十年不晚”,而他知道“自己敌人很多”。带职参选的苏贞昌已经成为对手一致的箭靶,不仅苏游关系在台面上交恶,苏谢互动在台面下更是较劲的厉害。

  据了解,苏贞昌上周六(17)前往高雄澄清湖球场为中华职棒18年开幕赛开球,没想到比赛进行到第4局,球场上一阵骚动,原来是高雄市的“老市长”谢长廷莅临,身边有台糖董事长、前高雄县长余政宪作陪,后面还跟着一票媒体记者,而原本陪在苏贞昌身边的职棒会长赵守博已不见踪影。

  在场人士表示,苏阵营可能没有掌握到相关“情资”,谢长廷的“乍现”,在球场出尽了锋头,但“有谁会在比赛都到了第4局才进场的?”显然谢长廷现身是有“针对性”。

  苏贞昌随后从澄清湖球场转战阿莲乡光德寺,没想到,谢长廷居然也如影随形,作陪的依然是余政宪,而原本在行政院安排中有余政宪致词一段也因故取消。在场人士看苏贞昌的处境,简直是“闷到极点”、“衰透了”。

  权力的追逐总是无情,“逼宫说”绝不是民进党“四大天王”竞合的起点,也不会是终点,至少直到5月6日初选投票以前,斗争不会止息。(文/颜琼玉)

游锡堃失宠 棒打苏贞昌毫不手软

  “逼宫说”愈说愈麻辣,游锡堃苏贞昌谢长廷三人的关系也让外界改观。苏游关系比起苏谢,原本被外界视为较没心结的,因陈水扁居中牵制,近日更是毫不遮掩力挺苏贞昌,三天王权力声势失衡,让视路线为陈水扁延伸的游锡堃备感威胁,不但卯起来向深绿靠拢,棒打苏贞昌不手软。

  东森新闻网分析文章说,游锡堃是民进党执政“最长寿”的行政院长,三年的行政历练,政绩尚称平实,唯后期加速冲向台独基本教育派,“台湾水牛变身斗牛”,外界评论,他是“乖宝宝”最听陈水扁的话。而他自己也认为“我最挺扁”,倡导“本土化”不遗余力,带领台湾迈向“正常化国家”,他说得比陈水扁还大声。

  当谢长廷在台北市长选战时与陈水扁切割,苏贞昌的“苏修路线”屡遭质疑,游锡堃和陈水扁动作一致靠向深绿。理应他该得到陈水扁最多的“关爱眼神”,但是从陈水扁出手协调开始,民调始终维持五个百分点的他没有得到较多好处,外界始终在“苏谢配”或“谢苏配”打转,彷佛他已经出局。

  陈水扁谢长廷关系不佳,众所皆知,但是陈水扁苏贞昌关系在扁介入协调后有加温趋势,尤其,吕秀莲接受媒体专访时曝出所谓“逼宫说”,陈水扁不但没有怪罪苏贞昌,还两度帮他澄清。扁苏友好,最不利游锡堃的出线。

  游锡堃在辩论时并未如外界预期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化身为“深绿教主”的他单打独斗,不仅挑战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呛声那是失败的;没想到临去的“逼宫”秋波居然掀起政坛大波澜,让向来主张不口出恶言的苏贞昌几乎失控,反唇相讥原来逼宫另有其人。

  游苏关系恶化,苏谢关系更是早就水火不容,过去谢长廷当阁揆、苏贞昌任党主席时,陈水扁一句“党强则政强”让两人关系搞得很僵,结果“党未强,政更弱”,2005年百里侯之战,民进党兵败如山倒,苏贞昌黯然下台,谢长廷也没有好日子过,两人的梁子只是结得更深了。

  四大天王都想在总统初选中杀出重围,苏贞昌手握行政资源,目标明显,遭人夹杀不意外,只是天王出手的招式颇令人意外。短兵相接的日子还有2、3个月,在提名人选出炉以前,天王们之间恐怕难以达到“无人传舌,争竞便止息”境界,何况后头还有陈水扁还不时添新柴,这把战火,难熄灭。(文/颜琼玉)

邱毅入监前 红衫军来送行因施明德闹内讧

【网讯】因为三年前冲击高雄地检署而遭判刑1年2个月的国民党立委邱毅,即将入狱服刑,近百位红衫军25日前往立法院为邱毅打气加油,而邱毅对于红衫军的鼓励表示感动,也很感谢党中央的全力支持。他强调,大家要警惕,民进党下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不过当天红衫军却为了要不要唱红花雨这个问题内讧起口角。

  原本感人的送行场景,但因为红衫军自己闹内讧,相互场破口大骂,让场面很尴尬。原来,有人唱起“红花雨”时,被其它人制止,认为不该唱,因为那是施明德的歌。站在现场的邱毅,看到红衫军不停地对骂,让他也相当尴尬。 

  邱毅指出,他都快坐牢了,民进党仍对他穷追猛打,但他25日再度与马英九通电话,深刻感受马对他的关心与照顾,因此他相当感谢国民党给予的温暖。

  邱毅指出,很多人认为他入监,国民党在高市苓雅区选情会变得不乐观,但与党内讨论后,他会让出该区立委的机会。邱毅当天亦宣布成立二代红衫军,情绪激昂的红衫军献上一束倒扁红带编制的玫瑰花,大喊“邱毅保重”。邱毅强忍泪水表示,不要让他在监狱中失望,“第二代的公民自觉运动,今日正式开始”。

  另外,邱毅24日说,因特别费案被起诉的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日前深夜与他通电话,表示感同身受,并指陈水扁对司法的掌控确实很厉害。

  陈水扁去年曾在公开场合,预告邱毅将会坐牢。邱毅说,马英九打电话给他,两人谈到这点,马英九也指自己有切肤之痛,还特别提到陈水扁去年出访帕劳时,曾主动的提到“有一位地方首长,每个月将特支费的一半直接汇入自己的帐户,有进没出,累积一千多万元,像这种进私人帐户,就是中饱私囊。”

  邱毅表示,马英九讲完帛琉这段往事后就说,后来他的特别费被起诉,几乎跟陈水扁的预告一样,“阿扁对司法的掌控很厉害。”

  邱毅表示,他是4月3日入监服刑,马英九的特别费也将在4月3日第一次开庭,两人言谈之间,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马英九还提到他当过法务部长,对狱政有一定了解,鼓励他把坐牢当成人生的淬链,在狱中只要表现良好,应该可以假释出狱,届时可以帮他打选战。

  此外入监服刑可能影响邱毅参选立委连任资格,为避免冲击国民党的立法院席次,他可能改登记参选不分区立委。邱毅被问及高雄市第四选区国民党是否有替代人选时指出,应挑年轻有活力并具战斗力的人选,才能对抗民进党可能出马参选的姚文智或黄昭辉。

第二共和草案:游走在统独之间的钢索政治

【网讯】酝酿数月的《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草案日前终于出炉,至今虽未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原本敏感的两岸关系出现微妙变数,因此格外引起关注。

  《联合早报》报道,呼应月初台湾陈水扁抛出的“四要一没有”主张,与之一脉相承的这部宪法版本完整保留原先总纲内容,最大特点在于新增的“前言”部分,尤其是其中对于两岸现状与未来的论述,不仅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列,同时也精确界定中华民国的管辖范围,并允许公民投票决定两岸政治关系,促使外界对新宪可能存在明显“二中架构”,以及“法理台独”阶段性论述的解读。

  陈水扁去年11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曾表示,第二共和就是要“冻结”现行宪法,制定台湾宪法。

  负责草拟“前言”的前陆委会主委、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陈明通认为,第二共和宪草对两岸未来“采取开放式选项”,不等于“两国论”入宪,原来“第一共和”宪法总纲,包括中华民国国号、国旗、固有疆域不变,“前言”作为台湾与中华民国之间的宪法连结,将强化两者的共同命运,并务实处理两岸关系。

  陈明通表示,台湾蓝绿恶斗壁垒分明,修宪常欠缺客观讨论的空间,但这部宪法以中华民国出发并保留中华民国之名,将两岸未来交付人民公投,符合各方期望。此外,第二共和宪法为协商两岸终局政治安排提供宪法授权,将来执政者可以跟大陆谈判,不致被批评“卖台”。

  据媒体报道,目前仍身为民进党政府国安系统核心幕僚的陈明通在公布第二共和宪草版本之前已和总统府沟通,岛内政治观察家认为,随着相关草案台面化,加上较早时候台湾驻美代表的人事异动,执政民进党年底立委及来年总统大选的选战主轴其实已呼之欲出。

  民进党主导议题的能力,成功使蓝营一再陷入被动的不利局面,从利用二二八悲情意识、正名台湾的“去中国化”运动、批判威权领袖蒋介石,到由“四要一没有”延伸而出的新宪催生工作,多项议题分进合击的战略只为达到让统独课题持续发酵,巩固台湾主体意识的目标。

  东吴大学政治系主任罗致政教授说:“我想第二共和与其说它是一个修宪工作,不如说它是一个所谓的修宪运动,建立一个全民共识,其中不只有选举的操作,它比较像是一个政治教育的工作,让人民知道宪法内涵是什么。”

  一般预料民进党接下来将积极操作公投绑大选的策略,进一步凝聚支持者的认同,可能成为公投议题的包括追讨党产、迁都南部以及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但修宪公投未必能顺利登场,因为按宪法规定,修宪草案必须先由立法院通过,公告半年后再交由人民投票,因此公投能否与立委或总统大选一并进行,得视立法院是否能及时通过相关提案。

  罗致政说,修宪通过难度很高。修宪需要获得超过四分之三立委赞同,并由超过二分之一公民复决,方能通过。

  事实上,第二共和另一项重点在于全面改革政府体制,其主张的新制度不仅改采内阁制、也将以间接选举方式产生虚位化总统,并让由200个议席组成的国会拥有监察权,落实三权分立。

  眼看年底立委席次就要减半(从225席减至113席),被认为以“交换立委支持”作为其中考量的内阁制设计有意大幅增加议员人数,确实对现任立委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罗致政认为在立委提名等复杂因素及新制不一定能及时落实的考虑下,大批在野党国民党立委倒戈支持修宪的可能性不高。

  除了修正现行制度下可能产生“少数政府”(朝小野大)空转的畸形现象外,外界普遍认为,台湾也希望借用内阁制提升政府效能的包装,消除台海问题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美国对台湾修宪的疑虑。

  美国知名两岸问题专家容安澜(Alan Romberg)接受台湾媒体访问时明确指出,如果台湾修宪把焦点放在提升政府效能,避免直接或间接使两岸关系复杂化的议题,美国就没有意见,但如果陈水扁接受第二共和宪法的主张,它对两岸关系可能的影响,几乎可以确定将导致台美关系紧张。

  第二共和的钢索政治对两岸关系的冲击最终或许还是取决于中国的态度,如国立政治大学国际研究中心教授蔡玮受访时说:“两岸没有互信基础,北京对所谓提升政府效能的说法要采信多少,值得关注。中国在一个两难的情况,很可能是采取比较负面的态度来看。这又回到统独是目的还是手段的问题。而如果陈水扁把基础都打好了,北京对最终的意图是很清楚的。”蔡玮接着说:“至于美国,它会回头看中国的底线。为中国出头,做中国的打手,会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中国都不在乎,为什么美国要在乎?”

宪法草案重点

◆前言:

  (一)中华民国创立于1911年,但1921年7月蒙古 人民共和国独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后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中央政府因此播迁来台,国家管辖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空、领海与邻接水域。

  (二)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任何形式政治关系,须经对等、和平协商后,交付公民投票。

  (三)台湾海峡两岸终局政治安排未协商完成前,特制定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简称台湾宪法),适用于国家现行管辖领域范围,原宪法相关章节条文及增修条文,停止适用。

◆设计要点:

  ?内阁制,最高行政机关改称国务院,设总理一人,由国会议员出任;国务院总理由总统提名,经二分之一以上国会议员同意获得任命。

  ?总统虚级化,由新设”总统推荐委员会”提名人选,经二分之一以上国会议员同意而告当选,任期六年,可连任一次。

  ?三权分立,废除考试院,监察权回归国会;国会席次增加为200席,任期四年,连选得连任。国会有调查权,经三分之一以上议员提议,设置由议员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

一级警戒 苏贞昌躲进圆山指挥所“避难”

【网讯】台湾国防部26日傍晚进行了玉山兵推演习,包括行政院长苏贞昌及各部会首长都进入圆山指挥所避难,现场进行一级警戒,出动装甲车、侦爆犬、救护车,宪兵们全副武装,现场气氛十分紧张。

  据东森新闻报道,26日傍晚圆山指挥所周边进入一级警戒状态,大批宪兵全副武装,佩戴五零机枪在现场进行安全管制。接下来V150装甲车也开到了圆山指挥所附近待命,官兵利用伪装网把装甲车层层包住,并且用拒马隔开。

  随后国防部医护组的救护车也开入指挥所里,一辆又一辆的公务车,同步进入圆山指挥所避难,同一时间侦爆犬也出动了,在指挥所四周频频进行安全检查。傍晚5点钟,苏贞昌的车队进入圆山指挥所,各部会首长也在傍晚5点30分前全都就定位。

  据报道,国防部不定期举行政经兵推,主要是模拟遭遇敌人攻击时,做为最高行政首长的行政院长以及各部会首长,如何进行应变。

  据透露,今年玉山兵推是军方首度将衡山指挥所内的兵棋推演台整个搬到圆山指挥所内进行,大直圆山指挥所原本已编列6.5亿元,以代号“圆新项目”进行软硬件设备整建。

 

  原本预计今年整建后,将可供总统、行政院长及部会首长可以过夜与可以与军方衡山指挥所、作战指挥中心连成一线的战情指挥体系。但圆新项目被立委发觉偷跑,因为今年总预算未通过,圆新项目工程却早已开工,由于立委要求不得再进行整建的前提下,圆指所内的各种生活设施,尚无法让重要军政首长过夜,加上行政院长苏贞昌此时适逢党内初选之际,也不便久留,因此26日的政院级兵推极为简化。

 

  不过据指出,今年玉山兵推依旧会进行三天两夜的兵棋推演,时间在3月底、4月上旬,届时必备的生活设施将会完成整建,以提供各级政军首长较为舒适的活动与下达及执行任务的空间。根据想定,苏贞昌除要求财经部会稳定台湾民生外,外交部将负责向美国求援,而国防部与内政部则动员部队进行保台防卫战。

骂施明德“蓄牲” 两民进党立委被判拘役

【网讯】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去年发动红衫军倒扁时,被民进党立委林国庆、黄昭辉公开辱骂;其中林国庆指施明德根本不入流、还可以卖春、黄昭辉则以“畜牲”字眼辱骂施明德。施明德提出控告后,台北地院26日宣判,林国庆、黄昭辉两人分别因毁损名誉、公然侮辱,分判拘役50天和30天。

  针对这项判决,林国庆表示,法院传唤他时,都适逢立法院会期中,他只好请假,至今都还没出庭,不知为何就判决了?他将待收到判决书后,再与律师研究如何因应。

  黄昭辉指出,基督教长老教会牧师高俊明过去曾帮助施明德,没想到施倒扁时还骂高俊明,他指施明德忘恩负义根本没错,况且施骂别人没罪,别人骂施就有罪,“哪有这种道理?”至于是否上诉,他表示“再说吧”。

只卖一美元?台湾拿淘汰战机当外交礼物

台中县在大雅乡潭雅神绿园道摆设一架F-5E退役战机,令游客驻足观赏。

【网讯】继前不久向美国采购四百多枚先进空空、空地导弹后,台湾政府又准备出新招对其武器库进行更新换代。这次是卖掉一批已淘汰的旧军机,以便为接收新装备腾地方。而有分析认为,台湾政府也一直拿淘汰战机当外交礼物送给邦交国,所以出售的价格非常低,有的甚至象征性的只收一美元。

  据台湾《自由时报》透露,当局正考虑出售四十余架封存在花莲佳山基地洞库中的F-5E战机,菲律宾、墨西哥、巴拉圭和智利等国已通过各种渠道表示了购买兴趣。台湾以安全为由,加大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采购力度,特别是在采购费投入上不惜血本,数度成为全球军火市场最大的买主。更新换代频繁让台军武器库中充实了新式装备的同时,也令台军对如何处理过时废旧武器颇为头疼。

  自行销毁是台军采用过的一种方法,但实施起来并不轻松。台军官员曾私下透露,岛内现有一百多个弹药库存放过期弹药,但负责拆弹这一高危作业的专业士官缺员严重,加之弹药库年久失修、管理不善,使得这些弹药库就像一百多个“不定时炸弹”,不时发生爆炸事故。因此,出售旧军火对台军来说不失为一种方法。

  据台湾媒体披露,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台湾与马来西亚尚有邦交关系时,曾实施了无偿援赠马来西亚一千支冲锋枪和十万发子弹的“明驼计划”。1997年,巴拿马传出要与台断交消息后,当时主政的李登辉为“防患于未然”,迅速以极低廉的价格将十二架F-5E战机和两架UH-1H直升机半卖半送给巴拿马,后来又赠送了两架UH-1H直升机。

  2002年,台计划以一美元单价的“象征性费用”向菲律宾出售二十四架F-5E战机,以期换取陈水扁成功窜访,后被菲律宾拒绝。去年,国防部规划成立“军火销售公司”,专门负责以低价出售军火“搞外交”。2007年初,陈水扁去尼加拉瓜前,事先派遣时任参谋总长的李天羽打前站“巩固邦谊”,并准备向尼赠送UH-1H直升机和F-5E战机。而陈水扁此前出访阿联酋时,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霍守业也曾秘密访阿,商谈以低价向阿联酋出售T91步枪事宜。

  可见,台湾把军火作为台拓展外交关系重要筹码的目的一直非常明确,并没有过多地计较出售军火所获得的利润。

  全球军火市场上畅销的台湾产品,大部分是台湾自行研制或仿制的轻型武器和中小口径火炮,譬如T65K2步枪、T86步枪、T91步枪、T75班用轻机枪、40型“方阵快炮”及各型弹药等。因为销售对象多数是与台湾有所谓“邦交关系”的国家,多集中在非洲、中东、拉丁美洲等地,销售额颇为有限。此前甚至还有报道称,台湾作为“邦交工具”销售到非洲一些国家的军火流落到当地叛军手中,成为内战的屠杀工具。

  近年来,台湾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卖几条枪、几发子弹的“小打小闹”,正寻机将外销武器扩大化。为此,国防部制定了大规模武器出口政策,计划未来开始出口火箭炮、重型火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

  当然,台湾想卖军火也不是想卖就卖。以这次打算出售的F-5E飞机为例,这种飞机是台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引进和合作生产模式从美国买的。这种飞机台军不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其自制率仅为四成。因此,尽管这些飞机属于台军所有,但台军如想向其它国家转售,还必须征得原产国美国的首肯。

陆委会:反对法理独立为大陆对台首要任务

【网讯】大陆十届全国人大、政协五次会议已经结束,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提出研析报告说,大陆当局在“胡四点”与“和平发展”基调上,预料将持续推动两岸交流,但在触及主权、统独等政治性议题,则将持续对台湾进行打压,并将反对“台湾法理独立”作为对台工作首要任务。

  中央社报道,研析报告表示,大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关注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除坦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包括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政府自身建设问题等四方面问题尚未解决外,并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此外,大陆财政部预算报告大幅增加教育、医疗支出,凸显“房价高、看病贵、上学难”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国防预算为人民币3472.32亿元,比上年增加524.98亿元,增幅达17.8%。中国大陆“两高”报告获得票率仍远低于其它工作报告,显示法制不彰及解决贪腐问题成效,仍与人民代表期待存在落差。

  报告指出,此次大陆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物权法”,是中国大陆首部确认私有财产地位的法律,虽暂平息多年来围绕意识形态与私有化的相关争议,但未来仍需面对来自反对阵营的反制、纷争不断等挑战。

  至于另一项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结束二十多年来中国大陆为吸引外资所采取“内外有别”的优惠税率,恐将对外资、台资企业造成相当影响。

  报告认为,今年“两会”对于外界普遍关注的政治体制改革,并无锐意革新的安排。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强调基层民主建设、依法行政和中央法治建设;在人大闭幕记者会阐述“社会主义民主”,强调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走中国民主的道路,并回避记者提问有关赵紫阳曾提及中国大陆要师法台湾民主的问题,凸显大陆现阶段根本无意进行幅度较大的政治体制改革,其所谓“政改”依旧局限在基层民主、行政改革、政府自身建设与职能转变和法治建设等层面。

  报告又说,今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仍将经济成长率定在8%,强调将加强及改善宏观调控措施,显示宏观调控虽已达部分预定目标,但未解决经济体制结构性矛盾问题,中国大陆部分行业过热现象并未减缓。此外,包括干部贪腐严重、资源和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都将是中国大陆领导人未来需面临的艰巨挑战。

  报告指出,即将于今秋召开“十七大”为胡锦涛任总书记后首次主导的党代表大会,“两会”后大陆将全力展开十七大政治报告起草工作及人事安排和选举的脚步,十七大前中共党内权位争夺将更形激烈,相关部署将在大陆“十六届七中全会”前后渐趋明朗。

  今年两会,大陆官方报告及高层相关言论,虽将批判重点集中在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但同时也强调要紧抓“两岸和平发展”主题,加强与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和交流。

  报告认为,中国大陆当局未来在“胡四点”与“和平发展”基调上,预料将持续推动两岸交流、争取台湾民心,但在触及主权、统独等政治性议题,则将持续对台湾进行打压,并将反对“台湾法理独立”作为对台工作首要任务。

王金平大陆行若能达共识 具加分作用

  绿营为了争宠深绿选票,四大天王互揭疮疤;而蓝营也即将陷入党内初选诡谲的内斗风暴。王金平选择此刻另辟道路,摆脱政治泥淖缠斗出访大陆,若真能达成部分共识,对他自己及两岸关系都意义深远。

  《中国时报》分析文章说,王金平此次出访若能得到政府认可甚或授权,对两岸关系、王金平个人而言都是加分。以两岸来说,回顾官方授权进行的高层沟通,从九三年辜汪会以后近乎停摆,但两岸间经贸、文化互动交流不仅未曾因此间断,反而日益频繁。“官方冷、民间热”的不正常发展,衍生出了相当多的困扰与民怨都亟待解决。

  连战两年前登陆,象征国共内战历史划下休止符,在两岸间曾引起极大旋风至今未歇。但毕竟缺乏公权力授权为奥援,许多立意良善的“国共两党共识”,至今都还难以具体落实为政策。

  而执政党则是因不愿弹性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大陆无法接受由绿营人士出面谈判,让两岸关系停滞甚至倒退,政府只能宛如鸵鸟般地任由经贸交流问题摆烂,台商叫苦连天。

  蓝营天王马英九又因顾虑总统大选,其出生背景易遭绿营“扣红帽”,即使关心两岸也始终不敢贸然往返,无法有效实质突破。

  因此,对王金平来说,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形同提供了台籍背景又与蓝绿阵营互信、互动良好的他,一个在两岸议题上充分挥洒的舞台;加上国会议长的制高点,象征代表两千三百万民意的意义更不容轻忽。

  从2008年角逐大位的立场观察,未来王金平能将在国会调和鼎鼐、沟通协调的专长发挥在两岸上,对他而言,不仅是适才适所,更大幅提升在总统大选中的政治能量。

  王金平的理念与民进党不同。他认为两岸关系不能局限于狭隘的本土意识,而“自我鸵鸟化”对远在大陆打拼的台商,台湾更应给予关怀协助其生存,并尝试与大陆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回流机制,“这样心也才会真正向着台湾,而非蒙着眼任其自生自灭。”

  因此,王金平此次若能获得台湾公权力授权背书、层峰默许下,与大陆签订的协议,一切均摊在阳光下,不仅协议能具体落实为政策,更不至沦为废纸一张;当然,被扣上“私通中共”或“出卖台湾”高帽的隐忧也降到最低。(文/何博文)

王金平登陆破冰之旅 美国因素为重要推手

【网讯】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将访问中国大陆,牵动岛内外政局,还有不为人知的“美国因素”。美国认为台湾的陈水扁总统七年多来都无法掌握国会多数,作为台湾的领导人,在国会却是跛鸭,只能频靠语出惊人出牌引起关注让美国忧虑。

  《中国时报》报道,早在2005年12月底,王金平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就表示,他曾主动建议陈水扁应调整两岸政策,更请命“如果国家有需要,要我代表台湾前往大陆去接触访问、协商谈判,我很乐意接受这项任务。”当时,相关运作、安排已经开始。

  王金平此次得以破冰固然是陈水扁着眼于2008年大选形势,有意拉抬王金平声势,使王金平能与马英九声势并驾齐驱,但美国的表态其实更为关键。

  2006年3月,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就曾公开呼吁王金平,盼能“担任两岸破冰推手,尽早促使两岸恢复对谈”。

  机密管道透露,王金平日前曾透过正式外交管道,当面告知美方有意在4月间访问大陆的动向。美方高层官员除了对王金平尊重美方立场,没有让美方感到“状况外”表达感谢之外,更对王金平大陆行表达乐见其成的态度。

  美方官员更对王金平转达白宫讯息指出,美国政府对陈水扁日前在没有知会情况下,就抛出“四要一没有”感到非常不快;对陈水扁在任期最后一年这样“出牌”,美方官员直言,“这是个人特质问题!”但是美国在意的是,陈水扁在国会已经是“跛鸭”却还硬要“出牌”,美方对两岸关系再这一年是否风平浪静,感到非常忧心。美方官员还特别询问王金平是否有意参选总统,王金平给予肯定答复。

  为了铺陈大陆行,王金平也费尽心思,这阵子还一连串接受在中国大陆颇具影响力的媒体,包括亚洲周刊、香港文汇报、香港凤凰电视台的专访。

  据了解,大陆对王金平原本只有一项疑虑,就是“李登辉因素”。但这点已由李登辉亲自突破;李登辉日前路线大转弯,修正两岸经贸理念,还表态希望访问大陆,确实已达到某种程度的融冰效果。

  近来,王金平更在不少公开场合直言,台湾必须务实面对两岸,避免经济被边缘化。相关人士透露,王金平参选总统的政见锁定“两岸和平、经济发展、族群融合、朝野和谐”为主轴,其中两岸和平、经济发展是王最重视的。王金平认为,台湾经济要发展,两岸关系一定要改善、要突破,“将饼做大,台湾才有持续发展的机会”。

陈水扁政府授权 王金平4月登陆见胡锦涛

【网讯】两岸关系可望重现九三年辜汪会谈以来的难得曙光。权威管道透露,在极可能获得台湾陆委会、海基会等公权力机关授权下,立法院长王金平将于4月前往中国大陆访问,会见大陆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沟通两岸银行业务开放、货运包机等数项重大实质民生经济议题。

  据指出,王金平此行很可能在与对岸会谈后签订协议,包括“两岸货运包机”、“金融银行业务开放”两大部分,对两岸经贸交流而言是极大的突破。

  陈水扁指示相关单位全力配合

  《中国时报》报道,相关党政高层透露,台湾的陈水扁总统对王金平计划赴大陆访问一事“几乎全盘掌握”,不仅没表达任何反对意见,还指示国安局、陆委会等相关单位全力配合。美方外交管道也获得信息,对王金平的大陆行持乐观其成的正面态度。

  不同于前年的连胡会、宋胡会,这次王金平有“最高民意机关领导人”的官方色彩,又可望获得行政部门充分授权,正式与大陆最高领导人面谈实质议题,其“破冰”意义绝不亚于九三年辜汪会达成的“两岸文书验证”、“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等事务性协议。

  据透露,因王金平具现任立法院长身份,若成行并见到胡锦涛,绝非只是“沟通”,应已到签署协议阶段。但双方会谈仅限重大经贸议题,无涉“撤导弹”或签署“和平协议”等高敏感政治问题,遑论统独议题,纯粹为解决两岸经贸困难。

  对此,王金平本人日前也低调证实,赴大陆访问确已到了“要去,马上就可以去”的成熟阶段。据了解,王金平与台湾行政部门,和大陆高层间接针对洽谈议题的沟通,也都有具体响应与进展。

  王金平强调,“为了台湾人民,去大陆,就不能空手而回。”一定要能对两岸实质交流与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具体贡献”才有意义。因此,对王金平此行来说,行政部门的授权背书意义非常重要。

  无立委随行 谈好立即返台

  据透露,王金平此行应不会有其它立委随行,重点是要将协议内容谈好,在蓝绿僵持的台湾政坛中,替两岸创造新的利多后就回台,避免节外生枝。目前规划,此行除了会见大陆领导高层并与台商座谈外,重头戏是王金平将回福建同安祭祖。

  权威消息指出,王金平计划与大陆签订的协议,包括开放银行业务及货运包机等,事先都是经过与国安局、陆委会、海基会等机关单位审慎会商研议后所提出,是台湾现阶段最需求的项目。

  根据相关单位评估,以货运包机为例,包括两岸电子零件及其它制造业原物料、成品货物的运送需求,事实上已经超过客运包机许多,长期忽视的结果,让厂商成本增加不少;至于开放两岸银行业务、甚至设点,也是基于金融机构承作两岸金融业务高成长需求甚急

等待访问大陆时机 王金平等了七年

  早在政党轮替之初,大陆就曾透过部分泛蓝立委,传达希望邀请王金平往访大陆之意。立法院当时还成立了“两岸事务因应对策小组”,和中央研究院前院长李远哲的跨党派小组一别苗头。但民进党执政下的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王金平国会议长的身份又格外敏感,这项访大陆计划始终“只闻楼梯响”;王金平等待这个“春暖花开”的时机,一等就是七年。

  中时电子报文章说,王金平个性谨慎,深知在目前的朝野及两岸气氛下,如果登陆之行不能得到执政当局适度的授权,贸然前往必然一事无成且徒增争议。前国民党立委洪性荣2000年透露大陆有意邀访的信息时,王金平就抛出了“国家需要、人民同意、立院决议、对等尊严”四项条件。他在向高层对两岸问题提出建言时,也曾强调“国家利益是最高指导原则”,他是国会议长,和一般立委不同,登陆一定要“戒急用忍”,谋定而后动。

  王金平提出的四项成行条件,看似门坎颇高,其实简而言之,就是两岸当局都要点头。事实上,蔡英文在担任陆委会主委时,也曾向王金平传达民进党政府支持他往访大陆的态度。因为大陆不愿意将两岸关系解冻的人情做给民进党政府,藉由立法院的管道来突破两岸关系现状,不失为可行的方向。

  大陆也曾传出消息,因为王金平具有“台湾最高民意机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大陆官方对王金平确有一些期待,认为以他的台籍背景和国会资历,应是大陆在泛蓝领导人当中优先打交道的一个。在蓝绿对峙的朝野气氛中,王金平的确是一个各方都可接受的人选。

  然而,民进党政府虽然亟思在两岸关系上寻求突破,但陈水扁在相关谈话及政策上反复、退缩,让停滞许久的两岸关系仍迟迟难有实质进展,王金平口中“春暖花开”的时机,因此一再磋跎。2005年上半年,连战和宋楚瑜先后登陆,抢了“破冰”先机,掀起一阵两岸交流热潮,但连战没有官方授权,宋楚瑜又和陈水扁翻脸,“搭桥之旅”成了“断桥之旅”,一阵绚丽过后,两岸关系仍在原地踏步。

  大陆国台办28日对外表示,他们一向欢迎台湾认同九二共识者往访大陆,也不介意是否有陈水扁的因素;虽然未直接点名,但已间接表达同意王金平往访之意。陆委会主委吴钊燮也明白地肯定王金平在登陆事宜上“愿意与政府沟通”,“和其它在野党领袖不同”,如果王金平能够成行,陆委会“乐观其成”。两岸都释出了善意,王金平登陆之行,似乎只待“水到渠成”。

  无可讳言,在总统大选前传出王金平登陆可能成行的消息,时机的确相当敏感;王金平若能在官方一定程度授权的情况下顺利登陆,势必会在蓝营内部掀起相当大的波澜,进而牵动连战、王金平和马英九之间的权力关系,但这对王金平的总统之路是福是祸,恐怕还很难说。而宋楚瑜登陆之前先“买保险”,和陈水扁签下十点“扁宋会共识”,“真诚”二字最后还是成了笑话;王金平是否真有把握处理两岸之间最不确定的“陈水扁变量”,可能是比登陆本身更大的考验。(文/黎珍珍)

千兵百将护蒋 军系大佬将领军向两蒋致敬

【网讯】陈水扁政府主导的去蒋化运动如火如荼,台湾军系大佬准备展开反击,他们将在4月3日发动大规模的慈湖头寮谒陵行动,目的就是要保卫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其中最特别的是发起单位新同盟会,将号召上百位退伍将官和官兵出面,营造出千军百将护蒋的气势。

 

  东森新闻报道,许久没有露面的台湾军系大佬许历农将亲自出马,率领谒陵团前往慈湖头寮向两蒋致敬。这一次军系大佬出手,而发起护蒋行动的新同盟会更广发英雄帖,邀集退役将领以及老兵号称千兵百将,誓言维护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及领袖的身分,时间选在4月3日,以车队方式从台北出发,一路向慈湖头寮前进。

  对此,绿营立委不满,并把矛头对准台湾军方,要求撤除驻守的宪兵。民进党立委薛凌:“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有巩固领导伟大的中心这思想逻辑,我想有一点偏差啦,两蒋有需要台湾这样劳师动众,还有宪兵在那边看守他吗”?

  宪兵不撤,台湾宪兵司令卢台生就得下台,去蒋议题延烧,在4月5日蒋介石逝世纪念日以及清明节的这一天,去蒋护蒋再度正面交锋。 

  为了抗议民进党政府去蒋化,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杨渡27日指出,国民党将于31日发起“三三一大游行”,28日至4月3日也将在中央党部一楼大厅举办“中正纪念堂─美好的一天”摄影展,凸显市民生活已与“中正纪念堂”密不可分。

  杨渡表示,民进党推动“去蒋化”,打算把“中正纪念堂”改名拼拆除回廊,事实上“中正纪念堂”完工开放后,不但前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而且每天都是台北市民最佳活动场所之一,“中正纪念堂”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它凝结了许多人的记忆,这些都是人民生命中美好的时刻。

  据悉,中正纪念堂的围墙拆不拆,蒋公铜像搬不搬,空间、景观如何改造,中央政府在行政院的指示下,项目小组已经着手进行。而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与中央角力,欲指定中正纪念堂为古迹。

  行政院长苏贞昌28日明确表示,中正纪念堂改名一定要做,而空间的改善是为全民而做,中正纪念堂的空间很大,过去威权时代的设计跟现在使用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中正纪念堂是一个更民主化、更好用、更美的空间。

  苏贞昌表示,已请公共工程会的主委吴泽成、经建会副主委张景森以及教育部等所成立的小组,就空间如何更美、更好用的角度来做考虑。他说,中正纪念堂那么大的空间在使用上,不同的场合及时间有不同的使用方式,请小组从上述的角度来做考虑,也多听各方的意见。

吕秀莲痛批邱义仁 “我已经隐忍很久了”

【网讯】在瞒着游锡堃吕秀莲的情况下,陈水扁和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主导意图逼游吕退选的“政党认同”浅度排蓝总统民调版本。对此,吕秀莲28日公开痛批邱义仁。吕秀莲接着说,邱义仁把三一九枪击案记者会,搞得神神秘秘,害得陈水扁背黑锅。吕秀莲说:“我已经隐忍很久了”,邱义仁应该向民进党和陈水扁道歉,事实上,邱义仁应该道歉的事还不只这些。

  陈水扁25日刚因“逼宫说”亲上火线挺苏贞昌打游锡堃,26日再度大动作出招,主导提出最浅排蓝的党内总统初选民调版本。从总统府不讳言事先已请秘书长邱义仁和苏贞昌谢长廷沟通,吕秀莲、游锡堃却完全未获征询,陈水扁几乎也等于是赤裸裸宣告,对他来说,协调之局始终就只有苏谢之争,吕游应该知难而退,以免继续自讨没趣。

  中时电子报报道,为了总统府版总统初选民调,事前毫不知情,吕秀莲公开向邱义仁呛声。她接受电台专访时表示,陈水扁决定总统初选原则,把其它协调事情交给秘书长处理,结果秘书长邱义仁急着要出境,却把事情搞成这样,还操作媒体指陈水扁已排除其中特定两人。

  吕秀莲说,所谓协调就是要做“公亲”,当然必须要公正,否则无法达成协调目的,这点陈水扁也很清楚,但偏偏有人要破坏。她并痛批,相关幕僚这种小鼻子、小眼睛的作法,暗中把陈水扁意思扭曲,根本是陷陈水扁于不义。

  吕秀莲还说,邱义仁过去就常常这样,“319枪击案”发生时,本来好好跟大家讲清楚事实真相就没事了,偏偏当时邱义仁就一定要开记者会,还神秘兮兮的才惹出那么多麻烦。

  吕秀莲当天还表示,“逼宫”不是她用的字眼,她只是解释在危急的时刻,她所扮演的角色与如何稳住乱局,因为国务机要费案起诉当天晚上,民进党扩大中执会就有人准备要翻盘,“我坐镇在那里”,虽然话不多,但有些人根本不去,真的“明辨忠奸要在重要的关头”。

  针对逼宫说,吕秀莲28日上午接受广播电台《亚洲观测站》专访表示,这有一个盲点,陈水扁立场是没人叫他下台叫做没有逼宫,但有人用下台作为威胁,那是另外一种说法,陈水扁只是就自己的立场讲,谈不上逼宫是切割自表清白,“有人要切割,自表清白”这大家都知道,“逼宫”是媒体用的字眼。

  吕秀莲表示,陈水扁站在自己的立场说明,没有人直接要他下台,但有人提出条件说,逼得陈水扁说一审判决有罪下台,这不会是陈水扁自己讲,还是有一股压力,这是历史公案。

  有分析文章说,吕秀莲快人快语,连“隐忍邱义仁很久”这种原本应该是心照不宣的心底感受,都不避讳在媒体前一吐为快,吕氏风格果然独特,她跟历任总统幕僚长关系向来不睦,常常犯冲,已成为总统府内另一种奇观。

  游锡堃担任总统府秘书长期间,吕秀莲跟他曾因副总统官邸预算风波发生龃龉。两人府内办公室,一个在四楼,一个在三楼,有问题,走个几步路就可以当面讲清楚,吕秀莲却选择透过发布“新闻稿”方式,痛批秘书长游锡堃,指责他从不与副总统沟通,径行对外释出讯息导致误会日深,非幕僚长统御协调应有的作为。

  比起修理邱义仁,吕秀莲当时教训游锡堃时也没有手软。等到换陈唐山出任总统府秘书长后,副总统与总统幕僚长之间,关系一样紧张。

立委批没有搞好教育 杜正胜:搞是大陆用法

【网讯】教育部长杜正胜上周连续两次缺席立法院教育委员会遭到立委谴责,28日他出席教委会进行项目报告,与泛蓝立委发生激烈争辩。立委批评杜正胜没有搞好教育,让杜正胜很不认同。杜正胜说,“搞”是中国大陆的用语,这个字很不好听。

  东森新闻网报道,教委会上周排定议程,要求教育部、文建会等相关部会列席报告中正纪念堂与两厅院的规划方案并备询,但杜正胜以参加行政院会为由缺席,让担任主席的国民党立委李庆安相当不满,更说其他首长都有来,就只有杜正胜没有出席,并给予谴责。

  28日上午杜正胜没有请假,准时出现在教委会,但缺席事件让泛蓝立委很火大,首先上场的周守训就高分贝询问杜正胜上周为何不来?更说杜正胜是藐视国会,没有办好教育,却只会耍嘴皮子,还要杜正胜最好辞职,家长和学生都会很高兴,教育不会再被乱“搞”。

  面对立委的炮轰,杜正胜立刻反击,除说上周的行政院会有和教育部相关的业务外,他也有按照既定程序请假,且也从没有说过立法院的议题不重要。他更提到,自己不会耍嘴皮子,也没有不尊重国会。

  而周守训则继续批批评杜正胜没有“搞”好教育,让杜正胜很不认同。杜正胜说,“搞”是中国大陆的用语,非台湾习惯的用语且是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后所发展出来的语言,他不只不会用,也要提醒身为大学教授的周守训,不要以讹传讹,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因为这个字很不好听。杜正胜还“训斥”周守训,“不要再乱搞,不要再搞来搞去!”

  至于国民党立委卢秀燕则建议杜正胜处理事情要圆融,不要增加行政院长苏贞昌的困扰,更要他承诺如教委会由李庆安担任主席都会出席。对此,杜正胜则是没有正面响应,仅说如有其它事由无法出席,会按照既定的程序请假。

“搞”字何人首创?

  “搞”字在现代汉语中有极强的适应性,几乎成了全能动词:搞米、搞面、搞钱、搞房、搞对象、搞关系、搞阴谋、搞破坏……简直无所不能“搞”。不少研究者都认为这个字是夏衍首创,《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者谈宇澄先生曾就此当面向夏衍请教。夏衍说,1939年到1941年,他在桂林编《救亡日报》,经常听到别人用到“gǎo”字,但说不准是哪一个字。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后来想出了一个“搞”字,在报上用了以后,一下就传开了。不过后来谈宇澄先生又从资料里获知,早在夏衍之前,叶圣陶就已经用过了“搞”字:在1928年11月出版的《倪焕之》中,“搞”字出现了19次。就字形来说,“搞”字其实也是古已有之,《集韵》里便可查到。

  不过,古代的“搞”字,或同“敲”,或同“靠”,和今天的“搞”字风马牛不相及。今天的“搞”字也许是叶圣陶、夏衍两位现代文人殊途同归的创造成果。语言学家赵元任在《中国话的文法》中,曾对“搞”字作过考证,他认为“搞”即方言里的“搅”,不少地方至今仍把“搅”字读作“gǎo”,似乎可以为证。

青年节纪念黄花岗烈士:下一波去中国化

【网讯】今天(3月29日)是“三二九青年节”,但因此节日是为了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国味”太重,未来可能消失?行政院青辅会28日发出新闻稿表示,奉行政院指示,规划属于台湾的青年节,将广纳台湾青年意见,半年内形成结论,订出“台湾青年节”的日期、庆祝方式,供行政院决策参考。

  青辅会:不会冠上台湾二字

  《中国时报》报道,但青辅会主委郑丽君澄清,“青年节”还是“青年节”,不会冠上“台湾”二字。但青年节日期是否仍在3月29日?由青年国事会议讨论决定。她说,行政院长苏贞昌也没有说要把“青年节”改成“台湾青年节”;青辅会今年暑假主办青年国事会议时,建议与会青年把“青年节日期”纳入议题讨论。

  苏贞昌日前在立法院答询时表示,青年是台湾未来重要资产,应该保有青年节,但选在哪一天、如何庆祝,应该多问问青年的意见,并指示青辅会研议。

  青辅会的新闻稿28日即出现“台湾青年节”字眼,并表示会在“青年国是会议咨询会”,公开审议讨论相关问题,并透过“青少年咨询小组”广纳青少年意见,预计半年内形成结论。

  是否改期将广征青年意见

  三二九青年节会消失吗?青辅会第三处副处长王玲芬说,该会没有既定立场,将广征台湾青年意见。如果多数青年认为现有三二九青年节应保留,就不须改;若认为应找出新“台湾青年节”的日期、庆祝方式,青辅会也尊重。

  近日有部分人士在《自由时报》投书提及三二九是属于“中国人”的青年节,还提出多个“台湾青年节”日期的建议。例如,1990年3月16日到22日发生“野百合学运”,建议以三一六为台湾为青年节;坚持“台湾独立”的郑南榕在1989年4月7日自焚而死,4月7日也可订为青年节。

  节日去中国化 玩过头了

  今天是青年节,执政党竟认为这个青年节是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中国”的青年节,不是“台湾”的青年节,正经八百地要研究、拟定新的“台湾青年节”。“去中国化”去到连青年节都不放过的地步,真是荒唐离谱!

  行政院青辅会及其一直推动的青年国是会议,这几年到底做了那些事、提出那些建言,政府又兑现了哪些?外界不是很清楚。但是在千百种台湾青年目前面临、急待解决的问题中,改变青年节的意义及日期,绝不是其中的一项。政府如此慎重其事的讨论青年节的过去和未来,恐怕很多台湾青年会觉得莫名其妙。

  青年节存在多年,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也曾让许多台湾青年感动、缅怀。如今忽然“发现”,烈士们生得太早,没看到中国大陆与台湾后来的差别,以致全部都是为“中国”牺牲与台湾无关,不值得台湾民众纪念?

  果真如此,政府还该重新检讨:元旦1月1日是“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日”、马上要来的清明节是“中国”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后欲祭拜父母坟墓而来,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等许多传统节日,没一样是为纪念台湾相关事件而来,是否统统应改掉?

绿营:中正纪念堂不只改名围墙还要染绿

【网讯】台湾的中正纪念堂是否要改名,其围墙拆不拆,蒋公铜像搬不搬,空间、景观如何改造的议题持续在政坛发酵。行政院长苏贞昌28日明确表示,中正纪念堂改名工作一定要做。而针对中正纪念堂围墙拆除与否,民进党立委28日又有建议:把“像殡仪馆颜色”的围墙拆掉改成绿色。(图为中正纪念堂的围墙)

  中央地方角力 苏贞昌:一定要改名

  东森新闻网报道,中正纪念堂的围墙拆不拆,蒋公铜像搬不搬,空间、景观如何改造,中央政府在行政院的指示下,项目小组已经着手进行。而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与中央角力,欲指定中正纪念堂为古迹。

  苏贞昌28日明确表示,中正纪念堂改名一定要做,而空间的改善是为全民而做,中正纪念堂的空间很大,过去威权时代的设计跟现在使用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中正纪念堂是一个更民主化、更好用、更美的空间。

  苏贞昌表示,已请公共工程会的主委吴泽成、经建会副主委张景森,以及教育部等所成立的小组,就空间如何更美、更好用的角度来做考虑。他说,中正纪念堂那么大的空间在使用上,不同的场合及时间有不同的使用方式,请小组从上述的角度来做考虑,也多听各方的意见。

  围墙颜色跟殡仪馆很像?绿委:换成绿色

  中正纪念堂围墙是否拆除的问题持续延烧,民进党立委林树山28日质询时提到,围墙的颜色很像是殡仪馆,应该要改成绿色。另针对泛蓝立委批评政府拆迁蒋公铜像鞭尸,林树山则说,如果蒋公的铜像、石像都有灵,一定会吓坏台湾人。

  立法院教育委员会28日上午要求相关部会针对中正纪念堂及两厅院园区景观空间工程规划案进行报告并备询。林树山提到,中正纪念堂更名后,应该要有更开阔的空间,让民众有开放的视觉效果。他还说,围墙最好改成绿色,因为现在的颜色很像殡仪馆的颜色。

  公共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泽成则说,将于两个月内组成规划团队评估,也将做民调,并在中正纪念堂设立民意信箱,把民众与观光客意见纳入规划参考。

  国民党致力维护现状

  中国国民党从28日起展出“中正纪念堂──美好的一天”摄影展,代理党主席江丙坤说,中正纪念堂不仅是岛内外游客来台北观光必访的景点,多年来更充满民众的甜蜜回忆,国民党将致力维护中正纪念堂现状,永远保存民众美好的回忆。

  国民党在摄影展,共展出二十五幅照片,呈现民众在一天当中各个时段的活动情形,凸显台北市民与中正纪念堂密不可分的关系。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主委杨渡说,民进党想以仇恨破坏民众的价值观,国民党必须把原本的价值观找回来,让民众找回自己的生活,不要随着民进党的仇恨逻辑起舞,这次举办摄影展只是开始,未来将逐步扩大,从文化、生活层面做起。

  国民党更将在周六发起大游行,让民众对民进党连日来以偏颇的意识形态挑拨族群作为,站出来表达心中不满。

冒死侦察大陆 空军黑蝙蝠中队血泪上屏幕

【网讯】冷战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台湾军事合作,由台湾空军“黑蝙蝠中队”飞往中国大陆秘密侦察特种任务,造成多人殉职,如今纪录片“台湾天空的秘密─衣复恩和他的飞行弟兄们”30日将在台湾首播。

  用生命换取美国军援

  《自由时报》报道,1950到1970年代,空军与美方合作,到中国大陆执行秘密侦察特种任务,来换取美国对台军事援助。当时分由“黑蝙蝠中队”进行低空侦测,“黑猫中队”执行高空侦察,时间长达二十年。

  前黑蝙蝠中队长戴树清说,“当时前总统蒋经国曾说,有一天他们的事迹终会让国人知道,看来这个时间终于到来了”。

  “黑蝙蝠中队”纪录片以当时担任空军情报署署长、负责两支队伍的衣复恩作为人物主轴,他曾任蒋介石的座机长,是当时国府相当重要的情报首领,负责和美国“西方公司”交手,但在六十年代中期,衣复恩竟被莫名关进牢里,一关三年,至今真相未明。1969年衣复恩以中将退役,转任亚洲化学公司董事长,在2005年4月9日去世。

  衣复恩的么女、立青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衣淑凡说,这些默默执行特殊作战飞行任务的前辈都是英雄,有他们的忠诚、付出及勇气,台湾才能有今天的繁荣安定。

  绝命13小时 奇龙单飞深入新疆

  1969年中国大陆发展洲际弹道导弹与核弹正如火如荼,为了获取情报,前“黑蝙蝠中队”飞行员黄文騄与十一名组员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驾驶一架美军的C-130运输机从泰国起飞,越过喜玛拉雅山抵达甘肃酒泉外围沙漠上空,空投二大箱侦测器材后安全返航。

  航程中,飞机一度遭解放军地面雷达扫描,但幸未被察觉,有惊无险返航。他说,美军设想飞机被打下来的最坏状况,不但有中情局渗透在康巴地区的游击队于地面接应,万一运输机被击落,游击队必须负责找到机组员并护送出中国大陆。

  黄文騄说,美军为获得中国武器发展进度,研发可透过大气分析获知研发进度的器材,一开始由美军U-2高空侦察机执行任务,但因空投高度太高,器材落地整个摔坏,美军又不敢低空飞入,因此找上台湾空军。

  黄文騄与另外二十六位空军军官赴美受训九个月,其中十二人获选执行任务,黄文騄为正驾驶,台湾作战代号为“奇龙计划”,美军则相对以“浓茶计划Heavytea”为代称,结训后先到夏威夷、冲绳,接着前往泰国曼谷附近一座机场,5月17日晚间起飞。

  黄文騄回忆说,当时昆明机场驻有四架具夜战能力的米格机,但因“奇龙计划”之前,台湾已二年多未执行深入中国大陆的飞行任务,解放军未料到又会有飞机进去,昆明连灯火管制都没做,C-130安然穿越,全程都在一千英尺以下高度飞行。

  飞机沿着西康、青海飞往甘肃,在酒泉附近沙漠以五百英尺高度投下两大箱器材后返航。解放军在柴达木盆地部署有一个SA-2防空导弹阵地,但台湾未被察觉,顺利穿越导弹阵地,最后安全在泰国清迈落地,结束了十三小时的航程。

  《小档案》黑蝙蝠中队牺牲140余人

  空军1958年奉命成立34中队,队徽为黑蝙蝠,故又称黑蝙蝠中队,配合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台的西方公司,在国共对峙期间执行进入中国大陆领空的电子侦测任务。

  与35中队黑猫中队的高空U-2侦察机相比,34队飞的多是慢速低空穿越的飞机,一旦被发现击落,一次就损失十几人。一直到1974年黑蝙蝠中队奉命裁撤为止,共有140余名空军官兵阵亡。

欧洲记协支持台湾媒体采访世界卫生大会

【网讯】随着世界卫生大会(WHA)召开2007年年度大会的日期日益接近,欧洲记者协会已再度表达支持台湾媒体采访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新闻的立场。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世界卫生大会,即将于5月14至23日在日内瓦举行2007年的年度大会。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本机构之一。

  据中央社31日报道,过去几年,联合国一直拒绝台湾记者采访世界卫生大会新闻。目前台湾仍在积极争取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的身份,采访世界卫生大会新闻显然对台湾媒体极为重要。

  欧洲记者协会最近开始在网站登载一项声明,内容说:“虽然多年来联合国传统上都会在5月3日庆祝世界新闻自由日,但它仍对台湾记者采取一项歧视政策。”

  在欧洲新闻界具有影响力的欧洲记者协会并说,它支持国际记者联盟在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函中,谴责联合国歧视台湾记者的政策;并要求联合国立即给予台湾记者自由与机会,采访联合国及联合国机构的新闻。

  除在2005年通过决议案,声援台湾记者采访世界卫生大会的权利外,欧洲记者协会并于2006年世界新闻自由日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拒绝台湾媒体采访世界卫生组织新闻的不当,并要求欧洲议会主持正义,促使联合国不再对台湾记者采取歧视待遇。

  欧洲记者协会国际事务秘书长克蓝玛在2006年世界卫生大会年度会议举行期间,并前往日内瓦,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同意台湾媒体采访会议新闻。

  由欧洲经济共同体六个创始国家中的七十名记者1961年创立的欧洲记者协会,目前在二十二个欧洲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北京抗议姚嘉文人权会议发言 联合国道歉

【网讯】台湾考试院长姚嘉文29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声掀起政治风波,人权理事会秘书处及联合国欧洲总部安全部门将展开调查,姚嘉文的发言纪录并已被彻底“消影、消音”。

  据台湾中央社30日报道,显然在中国大陆压力与运作之下,人权理事会议主席30日下午会议一开始,就处理姚嘉文在会议发言事件。

  秘书处说明时指出,29日上午“有一个登记在‘国际自由联盟’下的人士”在会中发言,这位人士并非适当身份证明持有人,而秘书处是根据这些身份证明发出会议识别证。

  秘书处表示,他们已采取必要措施,在新闻稿及网路广播影像档案中,姚嘉文的发言纪录已被消除。秘书处强调,他们及联合国安全单位已针对这一情况及错误展开调查,结果将立即通知各会员国及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并表示道歉。

  中国代表随即发言,对此事件感到遗憾,但欣慰秘书处已迅速采取行动,并展开调查,希望未来类似事件不会重演。中国官员并再度批判“少数非政府组织滥用参与人权事务委员会工作的权利”。

  对于人权理事会秘书处和中国方面的说法,姚嘉文在答复中央社记者询问时响应说,他是以国际自由联盟代表身份发言,强调“健康权”是基本人权,与政治无关。至于他的发言所引发的风波,姚嘉文表示,目前国际自由联盟正在处理,他不便发言。

  处理姚嘉文申请会议识别证的国际自由联盟人权专员何芳宜说,他们完全忠实依规定申请,所有的通讯及往来文件可以证明一切。中国及秘书处的指控都是“借口”。

  她并指出,国际自由联盟会前提出三份文件,其中包括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议题,都经过秘书处审核、通过,因此,秘书处事前就接受、也知道国际自由联盟声明内容,但现在却持否定立场。

  联合国人员30日中午曾询问何芳宜相关问题,最后以她持台湾护照为由,请她离开联合国。姚嘉文目前仍在日内瓦,定31日返回台湾,30日并未到联合国出席会议。

  为争取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台湾积极争取国际社会认同、支持,但因为不是联合国及多数国际组织会员国,加上中国的全面封杀,出席官方国际会议限制重重,遑论在会中发言,姚嘉文这次成功突破,使中国大陆措手不及。

  北京政府29日曾针对此事两度发言,显然为了挽回颜面,30日升高动作,要求秘书处道歉,并展开调查。而联合国秘书处新闻处人员30日上午就接获指示,将姚嘉文的发言纪录彻底删除。

反正名反去蒋化 国民党331大游行下午登场

【网讯】由中国国民党主办的“热爱台湾,捍卫中华民国”331大游行,31日下午2时从凯达格兰大道出发绕行中正纪念堂,国民党希望藉这场游行表达反正名、去蒋化,及重温两蒋时代为台湾带来幸福与繁荣。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这场游行原由国民党籍立委蒋孝严发起在3月17日举行,后来国民党决定扩大为331大游行,游行下午1时30分开始在凯达格兰大道集结,2时至3时绕行中正纪念堂后返回凯道,凯道主舞台将播放VCR并举行演讲,诉求反正名、去蒋化。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吴伯雄、洪秀柱也到游行现场寻求民众支持,两人与前主席马英九、蒋孝严等多名党籍立委一起带领群众绕行中正纪念堂。

  虽然游行主办单位呼吁民众穿蓝衣参加,现场仍有不少“红衫军”,不少泛蓝立委也带领支持者前来参加,各种竞选旗帜在游行队伍中飘扬。

  对于此次游行,台湾的吕秀莲副总统表示,国民党这种做法是在开时代倒车,虽然现在各种自由都有,但应谨守分际。

  对于蓝军举办的挺蒋大游行,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则再度喊话,进一步加码,要求行政院应该立即废除蒋介石纪念日,目标锁定4月5日的蒋公逝世纪念日,以及10月31日的蒋公诞辰纪念日。

  游锡堃表示:过去有人把蒋介石神格化,神格化以后,把他的生日跟他过世的那一天,都定为国定纪念日,以国家资源来纪念他,就等于宣扬独裁者,宣扬迫害人权。游锡堃更向举办挺蒋游行的蓝军支持者喊话,希望大家理性思考,让台湾往前走。

  对于游锡堃的喊话,马英九31日表示,蒋介石在光复台湾、保卫台湾和建设台湾等方面都有贡献,包括九年国教、土地改革、复兴农业、进口替代出口让经济繁荣等,都是他推动的。而推动台湾地方自治,让台湾政治人才由选举产生,也是他的功劳。

  马英九说,蒋介石在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上,当然要负他应该负起的责任。但是,功过可以讨论,不要一味否认,这不是负责任的政府应有的表现。

  不让蓝军专美于前,独派团体908台湾国4月1日将在中正纪念堂举办“中正庙最后一别”的活动,宣示推倒封建围墙,看来去蒋与拥蒋战火一触即发!

媒体报道特首候选人时间表 惹十宗投诉

【网讯】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前夕,十名医学会选委及三名基督教界选委根据界别民调结果,决定投票予角逐连任的行政长官曾荫权。选举委员会主席彭键基表示,这次特首选举至今收到十宗投诉,主要关于媒体报道候选人的时间分配问题,他预料25日下午1点即有选举结果,并呼吁选委踊跃投票。

据《日报》报道,已提名曾荫权的十名医学会选委23日公开承诺,会全数投票给曾荫权。医学会早前发出1.22万多份问卷予业内医生,收回约三千份,当中60.5%支持投票给曾荫权,32.2%则表示支持梁家杰,表示投白票的则占7.2%。

按业界民调结果投票

医学会副会长谢鸿兴表示,若非代表业界意见,他会选择投空白票,认为两名候选人都有不足,又希望尽快普选,毋须代其它医生投票。另一副会长史泰祖表示,个人意愿是支持梁家杰,因他令特首选举有竞争,值得鼓励。

三名基督教界的选委包括钟嘉乐、李炳光及吴思源,亦分别以影子投票的方式,向教友发出专函,征求投票意见,结果大部分教友表示支持曾荫权连任。三名选委表明尊重结果,25日投票给曾荫权。

彭键基料1点前揭晓

彭键基23日巡视设于赤鱲角机场附近的亚洲国际博览馆投票站,亲身示范正确的投票程序后表示,选委不应假设有多个投票时段,特首选举第一轮投票时间由早上9点开始至11点结束,他呼吁795名选委尽早到达会场,避免作最后冲刺。他又说,至今收到十宗投诉,主要关于媒体报道候选人的时间分配问题。

彭键基强调,点票工作将于投票结束后进行,可望在中午1点前公布选举结果,选票会以人手点算,获得过半数有效选票(即绝对多数票)的候选人便会当选。彭键基表示:“只有在无候选人获得绝对多数票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下一轮投票。”第二轮投票在下午2点至4点,若再未能分出高下,则会在晚上7点至9点进行第三轮投票,他希望选委投完第一轮选票后,留在点票站等公布结果后始离去。

彭键基还说,有足够示威区让示威人士表达意见,若示威人士的声浪太大造成滋扰,则可能遭拘捕。另外,由于有一位选委离世,令选委人数减至795名。

梁家杰落区争取支持 望多与泛民主派合作

【网讯】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将于25日早上举行,七百多名选委将会在机场附近的亚洲国际博览馆投票,选出新一届行政长官。候选人之一的梁家杰24日继续落区争取支持。

据《日报》报道,梁家杰中午过后,先后到铜锣湾、旺角、荃湾和大围,出席“一人一票全民争取双普选”签名活动。晚上则会到蓝田平田村举行回顾与前瞻分享会。

梁家杰表示,面对25日的选举,目前心情轻松,希望提名他的选委以选票肯定他的政纲及愿景。他又指,这次的选举与泛民主派有良好合作,相信未来将与泛民有更多合作空间。

梁家杰22日举行了“造势大会”,却在大会上率先“认输”,直言角逐连任的曾荫权届时一定会当选,呼吁全民监察曾荫权日后施政。他拒绝估计自己的得票会否少于提名票,但他表明,不鼓励选委投白票。

梁家杰强调不会呼吁选委投白票,担心传递错误讯息,以为投白票等于支持梁家杰,恐造成反效果,即减少白票数目。在796名选委中,梁家杰曾取得过132个选委提名,目前他不愿意评估自己最终获得的票数会不会多于提名票,但希望取得的票数多过提名数目。

对于曾荫权日前提出普选要有“三个保障”:保障市民饭碗、保障自由不因普选而牺牲及保障与中央的关系,梁家杰批评有关说法显示曾荫权思维无变,仍然视普选为危险事物,民主与民生是对立的,并认为曾荫权是“说一套,做一套”。

张志宇被拒入境 港府:签证去年7月到期

【网讯】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专门委员张志宇23日被拒绝入境香港,香港入境事务处发言人表示,张志宇的“工作签证于去年七月已经到期”。

据中央社报道,香港入境处的说法,与陆委会的说明有些不同。陆委会23日表示,张志宇陪同“两岸新闻记者第三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参访团”搭机赴港,其所持“港签有效期至今年5月”,但遭港府入境处拒绝认可,不同意入境。

对于陆委会官员遭到拒绝入境,陆委会发表声明强调,该会对于台港关系向来采开放与善意态度,并本于互惠立场,致力于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关系。曾经有港人来台在机场遇到入境上的问题,该会皆主动协调相关机关处理,相对于港府拒绝台湾官员入港的行径,实在难以理解与接受,此举恐将对台港关系及台港交流产生负面冲击。

香港政府发言人24日回应说,香港入境处发言人23日确实对媒体发表了上述谈话,但他们24日不再对此表示意见。发言人说,到目前为止,香港当局在“张志宇事件”上的最新回应是:入境处一贯按照香港法律及既定程序,处理入境个案。

此外,香港政制事务局发言人24日凌晨也曾发表声明说:“我们积极应中华旅行社的要求,安排台湾新闻界访问团,在未来数日,就行政长官选举作探访,并走访特区政府多个部门。”

 发言人又说:“我们也应中华旅行社的要求,安排随团来的几位台湾官员参加那些非只限于传媒采访的活动。”

曾荫权支持度力压梁家杰 升至82%创新高

【网讯】香港特区第三届特首选举将于25日举行,港大最新的调查显示,竞逐连任的曾荫权近日的民望再上升,而反对帕特首候选人梁家杰的支持度再度下跌。最新公布的数字反映,曾荫权的整体支持度平均高达82%。

据《文汇报》报道,为了解市民对两位行政长官候选人曾荫权和梁家杰的支持度,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于2月26日开始开展滚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曾荫权的民望较2月26日的同类调查明显上升,整体支持度由72%上升至82%。

反观,近日市民对梁家杰的支持度再轻微下跌。梁家杰的民望由2月26日的14%,跌至近日的13%。虽然他的支持度在3月1日首场特首选举后曾上升至近20%,但其后一直稳步下跌。

民意研究计划主任钟庭耀说,调查显示巿民对两名候选人的支持程度基本上保持平稳,而巿民对曾荫权的整体支持度近期有轻微上升,对梁家杰的支持度则轻微下跌。

事实上,近日不同机构进行的民意调查亦显示,市民对曾荫权的支持度再创新高。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市民对曾荫权的评分升至一年来的新高,达到68.5分;而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也超过36%,是半年来的新高。

对于3月15日举行的特首选举辩论,近32%市民表示,观看辩论后对曾荫权的观感变好,变差的只有7%;相反,对梁家杰观感变差的多达15%。这显示,第二次答问会对梁家杰的负面影响较大。

若以担任特首的合适度比较两名候选人,结果显示,曾荫权得分达到70.8分,大幅高出梁家杰的53.3分,情况与2月相若。在对两名候选人的支持度上,64%表示支持曾荫权,21%支持梁家杰。调查负责人表示,经过两次答问会后,没有改变曾荫权压倒性的领先优势。

特首竞选晚会 四千名市民力挺曾荫权连任

四千名巿民大呼“支持曾荫权做好这份工”的口号

周星驰捧场

黎明献唱

【网讯】香港特首选举以来,首次出现大型群众集会。四千名巿民23日晚出席曾荫权竞选连任的造势晚会,大呼“支持曾荫权做好这份工”的口号,场内气氛热烈。曾荫权在台上发言时形容这次选举是“奇妙旅程”,他强调要将政纲带到市民当中,选举“不是七百名选委,而是七百万人的选择”。多位政团领袖、演艺界人士及巿民也上台发言,力挺曾荫权连任。

据香港《日报》报答,曾荫权竞选连任晚会23日晚在湾仔修顿运动场举行,入场观众达四千人,坐满整个看台观众席及半个运动场。不少观众都手持由大会提供、五颜六色的吹气棒,期间不时挥动及拍打吹气棒,又和应主持人呐喊口号“支持曾荫权做好这份工”,气氛热烈。

叹亲民实不易为

台下以曾的竞选口号“我会做好这份工”为背景,台下两旁的旗海写着“支持曾荫权、共创好环境”,台前有一众年轻人身穿写有口号的蓝、绿色T恤,场内的工作人员穿着的红色背心也有“支持曾荫权”的字句。期间大会播放曾早前落区短片,又请来著名歌手演唱,还找来社会各界代表向曾诉说心声。

曾荫权一直坐在台下留心聆听,直到大会最后十分钟始上台发言,他刚上台先后两次向台下观众作九十度鞠躬,然后率先披露参选要放下身段委实不易:“我做四十年政务工作,做事呆板严肃的人,有朋友话我笑起来似殭尸,不笑好过笑;我没试过落街派传单,情人节送花没人收,不知怎么办好……要放下身段不容易,确实有担心我做不来。”

“选举是个奇妙旅程”

曾荫权还形容,这次选举是个“奇妙旅程”,特首选举是香港七百万人的选择:“我决定将政纲带到市民大众,讲他们知我想做什么,所以不是七百名选委,而是七百万人的选择!”

他谈及2月初宣布参选时,惹来外间狠批他的竞选的口号“我会做好这份工”:“好多人说这句口号是选举的败笔,又说打工仔的心态是无远景、无领导力……但后来愈觉口号深入民心,有公司还借用这句口号。”

民建联、自由党、工联会及乡议局四大政团派出代表上台发言力撑曾荫权,为大会掀起高潮。工联会会长郑耀棠形容曾自出任特首以后变“左”:“曾荫权有四十年做公务员的生涯,接任特首十八个月,曾荫权你变‘左’,反对的意见你有听,这个就是我们需要的特首,是不是呀?”全场观众随即呐喊“是”回应。

郑耀棠预祝“赢了民意”

虽然25日才是选举日,但郑耀棠23日晚已预先祝贺曾荫权:“恭祝曾荫权高票提名、高票当选,赢了议席、赢了民意!”

民建联副主席谭耀宗就呼吁:“不要搞社会分化、不要搞政治斗争”,又重申民建联支持曾荫权在于双方有共同目标,建设更繁荣的香港及缔造和谐社会,民建联相信曾荫权可为港人带来安居乐业。

自由党主席田北俊是惟一在台上发言时谈及另一位特首候选人梁家杰:“他的对手梁家杰,正如公民党在立法会开会一样,讲好多口号好动听,但落实细节时就做不到,相信市民会看得到!”乡议局主席刘皇发、泛联盟立法会议员何钟泰及新论坛主席马逢国也寄语曾荫权,更努力做好特首的工作,并希望他成功连任。

周星驰捧场 黎明献唱

曾荫权竞选晚会除了邀请政界人士,还请来多位歌手明星撑场,包括电影导演兼明星周星驰、歌手黎明、古巨基、方力申、邓丽欣、侧田,又大唱励志歌曲《奋斗》及《千个太阳》,绝对迎合现场普罗大众的口味。可惜,周星驰未获安排上台发言,观众只有在节目尾声时始见他踪影。

大会请来多位演艺界名人撑场,其中农历新年期间亲身跑到礼宾府与特首伉俪拜年的周星驰,23日晚于竞选连任晚会进行中段,静悄悄坐在第一排观众席。直至晚会完毕所有嘉宾获邀上台大合照时,他才上台,不少人立即站起来拿起相机拍照。周星驰于会后被追问为何支持曾荫权时,他称赞曾荫权“实事求是、做得好”,又说他在辩论的表现“很好”。至于曾荫权的施政是否有助发展电影业,他则说“最紧要电影人要做得好”。

黎明则是首先出场的艺人,并即席与早前发生事故协助乘客逃离现场的西铁车长刘庆远,一起合唱励志歌曲《奋斗》。黎明又被主持人邀请,与曾荫权展开对话:“我希望你心中的一团火继续发光、发热,燃亮香港!” 曾荫权回应说:“你认识我这么久,都知我有这团火……我讲得出做得到!”

古巨基则演唱《千个太阳》,曾荫权早前曾在他的网志以此名曲,与一名小六学生互勉,这次亦安排歌星演唱他的心头好。古巨基又即席借曾荫权的竞选口号发挥,改为“拍档做好这份工、曾荫权得闲做义工”。方力申在台上则祝“身体健康、万事胜意”,被主持人刘志荣取笑“现在拜年呀”,方力申即回答:“做好这份工,看住我们的家用。”

周星驰:曾荫权承诺普选 相信他做得好

【网讯】香港多位演艺界巨星周星驰、古巨基、黎明、侧田等24日齐集,破天荒为竞逐连任的曾荫权撑场,“搞搞新意思”。周星驰表示,曾荫权已承诺普选,相信他一定做得好。

  据《大公报》报道,在星光熠熠的曾荫权竞选连任晚会上,获得最多掌声的是著名演员兼导演周星驰,其它歌星兼任嘉宾司仪之余还要唱歌娱宾,俨如一场表演秀。

  “星爷”周星驰虽坐足全场,司仪只是介绍他的名字都已获得最多掌声,却未有上台发言。但周星驰的出现,即吸引众多传媒追访,加上十多名影迷,场面极度混乱。

  当被问道你是否支持曾荫权时?周星驰称:“因为我支持啰。”问及是否支持普选?周星驰表示:“曾荫权已经承诺了。”

  周星驰随后又挺曾荫权说“曾荫权是很有能力的人。我是来支持他的。”至于对曾荫权的期望,他则指:“我相信他一定会做得好。”

  至于曾荫权应如何协助电影业,周星驰则说:“我相信最紧要电影人要自己帮到自己。”

为防泄密 特首选举拆除票站内闭路电视

【网讯】香港行政长官选举25日举行,为了防止披露投票人的投票意向,票站内的闭路电视会被柝除。这次投票结果的重点是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所得的票数,其中白票数目被外界演绎为对曾荫权不满,但无法不跟随中央政府的声音。

  较早前全国政协常委何鸿惹来人们对香港选举廉洁度的担忧,故政府当局对投票保密情况非常关注。

  人数共800名的选举委员将会投票选出行政长官,由于其中1名选委逝世和另外4名选委拥有双重投票权,所以实际的投票人数是795人。

  选举在25日早上9时开始,投票时间长两小时,将会在11时结束。跟据选举条例规定,在这轮投票中,若两名侯选人都无法在这两小时内取得大多数票数,将会在下午2时进行第二轮投票。但相信出现第二轮投票机会极少,政府内部估计下午1时前会公布投票结果。

  但负责的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重申,只会公布有效票和无效票的数目,白票的数目不会被计算。

  为了保证投票过程在公平和保密的情况下进行,投票站内所有闭路电视都会被拆除,所有人在投票站内不可使用任何如手机等的通讯器材,也不可以投票站内拍照。

梁家杰造势会500人参加 规模大不如曾荫权

【网讯】继曾荫权的四千人造势大会后,公民党行政长官候选人梁家杰24日晚也举行造势会,有五百人参加。与曾荫权群星拱照的大型造势晚会相比,梁营的造势会显得较为“街坊集会”,梁家杰在观看竞选期间的活动片段时更眼泛泪光。泛民人士在台上发言时,批评曾荫权造势大会是“民主的难堪”。

  据《日报》报道,梁家杰的造势大会于7时开始,特别选择于立法会所属选区九龙东兼其地区办事处所在的“娘家”蓝田举行。晚会毋须凭票入场,约五百名街坊到场支持,气氛热闹。

  整个造势晚会历时近两小时,节目内容与曾荫权的造势晚会大同小异,不离播放短片及大合唱。不过,梁营没有大牌歌星助阵献唱香港经典名曲,只由法律界新晋选委、主持陈淑庄及汤家骅,带领观众唱出三首泛民自创歌曲,及英文歌《We shall overcome》。

  大会也播出街访支持者、梁家杰从政路回顾及两次公开论坛精华的短片。梁家杰看到自己参政路的短片时,更感动得热泪盈眶,压轴出场讲述感受时直言:“其实前几次差点想喊,但都忍住了。”他又声言,“2012年一定会有双普选”,又感谢家人和泛民主派的支持,以及协助他进行地狱式训练的人士。

 

  当晚的造势大会不如曾荫权般获各界名人大堆头现身支持,为梁家杰站台的仍然是民主党杨森、何俊仁、张文光及民协冯检基等泛民旧面孔。张文光在台上发言时,揶揄为曾荫权站台者并非真心挺曾,是民主的难堪。

  造势会结束后,梁家杰表示,心情原本很平静,但参加晚会后变得很激动,并指如果有人投白票,是向曾荫权作出最大控诉,故此绝对不会阻止选委投白票。

抗议小圈子选举 50位民主派与警员爆发冲突

【网讯】香港特首选举25日早上9时开始投票,约五十名民主派人士在亚洲博览馆门外示威,抗议“小圈子选举”,这些示威人士中包括立法会议员刘慧卿及梁国雄。目前抗议者正与维持秩序的两百名警员爆发激烈冲突。

  约五十名民主派人士在亚洲博览馆门外示威,抗议特首选举是一场“小圈子选举”。他们试图冲进会场,与维持秩序的两百名警员爆发激烈冲突。期间双方发生推撞,更有部份示威者冲向会场入口,与警员推撞,其中一名示威者突破防线,冲入会场,最终被十多名警员包围后抬走。

  身兼选委委员的反对派立法会议员“长毛”梁国雄闹场,他以一身“煲呔猪头侠”到场,大喊口号。从票站出来后,他说自己没有投票,本打算撕烂选票抗议,但被职员阻止而不果。 

  另外,大中华首富、选委会委员李嘉诚也到达特首选举会场。当被问及他是否支持曾荫权连任时,李嘉诚只是向大家挥挥手,笑而不语。李嘉诚还表示,自己不会投白票。

  身兼全国人大常委的选委曾宪梓表示,候选人曾荫权起码能拿到八成的选票。曾宪梓在刚抵达投票现场时也说,作为一个特首,不单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要为未来的特首打好基础,他认为,行政长官需要按香港发展前景,做好工作,不要令继任人有施政困难。

力挺曾荫权连任 选委:高票当选众望所归

【网讯】曾荫权以超过八成的得票率当选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香港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曾荫权高票当选是众望所归、意料中事,反映了社会主流民意,并对曾荫权未来五年的施政寄予厚望。

香港《大公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表示,曾荫权能够高票当选是众望所归,反映选委拥护曾荫权的施政。他指出,这次选举不单是八百人参与,还反映香港的民意,是属于全香港的事。

曾宪梓说,曾荫权有较强的管治能力,近两年来,他依法施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信在曾荫权的带领下,未来五年香港会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改善的好势头。

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表示,曾荫权踏实、勤奋、进取、实干,有理念、有工作经验。他说,曾荫权过去工作做得不错,香港经济持续向好,所以市民支持他连任。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陈永棋表示,曾荫权压倒性胜出,反映了民意。他希望曾荫权强政励治,搞好行政立法关系,并相信曾荫权有智能处理这些问题。

民建联主席马力认为,投票结果合乎香港的主流民意,反映了市民求发展、求稳定、求和谐的愿望。他相信曾荫权可以管治好香港,令香港继续得到发展;希望他能够带领香港市民迎接各种挑战,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巩固和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带领香港进入一个新时代。

工联会会长郑耀棠说,曾荫权多了的八票,是辛苦得来的。他希望曾荫权将来可以多些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减少政治误差及提升管治质素。

自由党主席田北俊说,香港的经济环境有很大改善,失业率也降至近九年来的新低。他期望特区政府未来继续关注基层市民的生活。

乡议局主席刘皇发表示,对选举结果感到满意和高兴。他说,曾荫权得票多,反映人们的支持,希望曾荫权可以做到其政纲所提及的项目,尤其是经济方面。

梁国雄弃选票 选管会主席:选举公平公正

【网讯】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彭键基在记者会上宣布,这次行政长官选举过程相当顺利,完全按照《行政长官选举条例》规定执行,选举以公平、公开、及诚实原则进行。选举总有效选票共772张,另16张废票及一张未使用选票。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本次特首选举投票,共有795名选委拥有投票权,但最终只有789人参与了投票,即6人缺席,而在缺席的6人中,反对派立法会议员就占了4个。

  4名没有到场投票的反对派选委,除早已声言不参与的前线召集人刘慧卿、街工梁耀忠、社民连陈伟业,还包括“迟到大王”、民主党前主席李永达。他向记者称,自己睡过了头,而在赶赴会场途中又坏车,故未能赶及到现场投票。

  虽然有789人参与了投票,但彭键基宣布的总有效票只得772张。这17张“不见了”的选票中,有11票为未经填划,即所谓的“白票”;另有6张问题选票,由选举主任冯骅法官在两名候选人、代理人、彭键基及林瑞麟的见证下进行裁决,结果裁定其中5张,由于“并非用发给印章盖上而填划”及没有明确选择等问题,为无效选票。

  至于6张问题选票中的一张投给曾荫权的选票,虽然“剔号”未有盖在选票指定的、候选人名字的圆圈内,而是盖在曾荫权的名字与圆圈之间,但由于投票人的意向清晰,选举主任在征询双方候选人代表意见后,裁定这张选票为有效票。

  计算这16票后,还少了1张,而这张选票的拥有人,便是“长毛”梁国雄。“长毛”在取得选票后,原计划拿出会场外撕毁,但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阻止,最终即场将选票揉成纸团再抛到地上,故这张选票被列为未经使用选票,没有计算在内。彭键基说,选管会在稍后时间,将就是次选举进行检讨,并于3个月后向特首提交报告。

  他又透露,至今收到11宗投诉,包括一宗有关候选人资格的投诉。

赞赏曾荫权下区了解民意 梁家杰续争普选

【网讯】竞逐下届行政长官失败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梁家杰赞赏,曾荫权在竞选期间勤下区了解民意,出席两场公开辩论,希望他并非为选举而为之。他相信,将来行政长官的选举模式会较今次更佳,承认继续利用各个渠道争取下实2012双普选。

香港《日报》报道,梁家杰选举落败后26日接受电台访问时重申,民主派今次参与特首选举,改变香港的选举文化,令港人深思普选问题,期盼具竞争性的选举,更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可谓是少少成绩,而今次两名候选人经过公开辩论,为下届特首选举定下底线,相信将来的选举模式将变得更好。

他又欣赏曾荫权在竞选期间下区了解民意,出席两次公开辩论,期望他并非只为选举。

梁家杰又表示,竞选期间深深体会市民和民主派对普选的共同愿望和共识,希望日后能团结争取民主的力量,并认为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提出的政改建议有协商的空间,希望能跟陈太多沟通多合作。

另外,梁家杰在竞选日志中强调,虽然特首选举已曲终人散,但是争取民主的漫漫长路,不会一蹴而就,他将继续推动竞选政纲内提出的政策,利用各个渠道争取下实2012双普选,并继续努力装备自己,在下届特首选举卷土重来。

而随即竞选活动下幕,梁家杰的竞选办将在向选管会提交竞选开支报告后解散,至于如何处理竞选网页,梁家杰表示,暂时未作最后决定,可能会保留网志,作为与市民沟通的渠道。

许下五大承诺 曾荫权:消解矛盾凝聚共识

【网讯】曾荫权高票当选第三届行政长官人选后随即发表当选宣言,向市民许下五大承诺:致力平衡各方面利益,带领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由下而上制订政策,解决贫富悬殊及实现普选。曾荫权更强调参选目标不是为了制造阶级矛盾,而是消解矛盾重新凝聚社会共识。

香港《大公报》报道,曾荫权当选后旋即到记者室回答传媒提问。他表示,他的胜出体验了“一国两制”的胜利,在基本法的框架下,逐步推动民主政制的发展。他说,选举过程为日后推动政制发展,建立了一个巩固的基础。

曾荫权向市民作出“五大承诺”:第一,第三届特区政府是一个代表跨阶层的政府,政策会以平衡社会各方面利益为依归;第二,将会致力推动经济发展,带领香港成为区内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三,会以建构社会共识为施政的风格,官员会更深入社会、听取民意,由下而上地制订政策;第四,会以新思维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第五,以务实进取的态度来解决政治的分歧,为实现普选而努力。

有记者特别引述曾荫权早前说过会带领香港人在未来政改中“玩铺劲”的言论,问他是否已充满信心还是只是一场“豪赌”。他解释,“劲”的意思是向最终目标出发,换句话说,今年暑假以后用来咨询的普选方案,再不会是中期方案或“渐进”方案,而是“最终极”的方案。

曾荫权强调,经济发展和政制发展是完全没有矛盾的。他指出,市民的诉求十分清楚,是需要生活安定、经济蓬勃、民生改善,他一定会跟著市民的诉求去做;另外,基本法的承诺和市民的意愿,最终目标都是达致双普选。只要能够照顾各阶层的利益,小心聆听各方面的意见,做普选的计划时,考虑到各方面的意见。他很相信,他们能一方面达到普选,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香港长期的繁荣和安定。

曾荫权说,参选的目标不是为了制造阶级矛盾、分化社会,而是通过给予不同政见交锋,最终是消解矛盾,重新凝聚社会的共识。而选择面向市民的方式去角逐连任,就是为了消解矛盾、建立共识。他说,面前有无数的机遇,大家必须抓紧机会、化解纷争,齐心协造新的香港。

曾荫权当选第三届行政长官人选,标志著他要着手处理香港的各类挑战,带领港人开展新里程。选委和市民希望,曾荫权的政府未来五年要保持香港的经济繁荣稳定、社会和谐及订立政策发展蓝图。面对这些挑战,曾荫权提出各项务实建议,增加市民对政府的信心。

来自立法会、人大代表、地产及酒店界别的选委均认为,维持香港的经济现况是曾荫权的首要任务。刘皇发、马力、刘江华和陈智思都希望,曾荫权可以搞好经济,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酒店业选委吕志和说,将来香港应与内地在经济上有更多合作。陈婉娴则关注基层市民的就业机会和最低工资立法问题,希望缩窄贫富悬殊的距离。

市民除了希望经济维持良好,亦希望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资源于民生福利上,包括教育、医疗和老人福利等,有助家庭和睦,营造社会和谐,减少家庭暴力的出现,令弱势社群得到援助。

备受争议的双普选亦是曾荫权要处理的问题,但不少选委认为政制发展不可过急。来自会计界的李家祥说,应先有政改方案的蓝图,找到各界人士互相接受的平衡点。地产界选委李兆基说:“慢慢才有普选都不迟,要经济行先。”

另外,陈永棋、刘江华及吕志和期望特首可以发挥协调作用,令社会少一点争拗,改善行政立法之间的关系。

曾荫权多次承诺,尽快找出各界的共识,实现普选,第一步是今年年中推出政制发展绿皮书,把咨询公众的报告上交中央。他亦在政纲中建议检讨三司十一局的分工,以提升政策管理及推行的效率;以及提升区议会职能,在地方管治中达到强政励治的效果。

加入泛民选委联盟 李泽楷支持2012双普选

【网讯】在行政长官选委成员竞选期间,表示支持真民主的信息科技界选委兼电盈主席李泽楷,25日投票后出席泛民选委组成的专业联盟记者会。专业联盟发言人表示,李泽楷是联盟成员,支持争取2012年双普选。

香港《日报》报道,李泽楷到场后一直坐在台下,并没有发表任何言论,也拒绝透露是否自发到场支持。专业联盟发言人表示,李泽楷是联盟成员,并支持泛民提出的政改方案。联盟强调,支持争取2012年双普选,监察政府施政,并为市民提供专业意见。

来自信息科技及法律等专业界别、投票支持反对帕特首候选人梁家杰的约五十位选委25日在投票结束后宣布,筹组一个跨界别的专业联盟。不同界别的选委代表分别发言称,忧虑现时的选举机制,不能体现民意,故此组成联盟以监察政府施政并希望提供专业意见。

选委们之后一起上台联合签名以示支持联盟成立。而曾经表示“支持真民主”的信息科技界选委李泽楷也有出席,但他全程或是把玩手机,偶尔也抬头听听代表发言,但未有参与现场的签名活动及就该团体的成立表态。

联盟发言人黎光德其后则向外界透露,李泽楷已签名支持反对派之前提出的2012双普选政改方案。

另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行政长官选举25日顺利结束,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表示,今后会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包括推动普选的讨论。他说,香港回归已近十年,由立法机关开始有选举,迄今已二十多年,因此“是时候为香港社会就普选的议题寻找一套答案”。

林瑞麟25日晨抵达投票站后表示,对于香港来说,今次的行政长官选举非常重要,对本港政制发展有新的推动。“在过去一段日子,两位候选人都非常积极,接触选举委员会的委员、不同的界别和所有市民。透过这些选举活动,可见我们的整个选举工程有非常高的透明度。”他说,候选人向市民全面介绍他们的政纲,对经济及政治方面亦有新的推动。

林瑞麟说,选举之后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推动普选讨论,另一方面亦要在施政方面落实新建议。在普选方面,由于策略发展委员会已就香港未来落实普选进行了一年半的讨论,当局将于今年中发表一份报告,总结过去一年多就落实行政长官普选和立法会普选多方面的安排和方案。

他表示,社会有几个月时间进行讨论,就不同的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表达意见。当局总结了社会的讨论后,将发表另一个总结报告,向中央交代香港社会的意见。

林瑞麟表示,香港回归已十年,立法机关开始有选举迄今已二十多年,因此“是时候为香港社会就普选的议题寻找一套答案”。他说,今后再讨论普选议题时,会非常留意社会上不同渠道所表达的意见。

此外,对于有团体昨日举办模拟投票选特首,林瑞麟说,政府一向都很尊重不同界别和团体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但就政制发展这个议题,当局一向的立场都是要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去办事。“如果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选举,我们要有进一步的改革,都是要根据基本法,由特区政府提方案、争取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和中央认可,我们才可推动。在基本法的框架之内是没有公投的安排。”

民间模拟特首公投 梁家杰得票多曾荫权逾倍

【网讯】由民主派发起的“全民投票实践计划”25日启动,截至晚六时有八千两百多名市民投票,支持梁家杰出任行政长官的市民较支持曾荫权的高逾一倍。民主党主席何俊仁承认,资源有限宣传不足,未能吸引市民参与。不过,有参与投票的市民则表示支持尽快实行双普选。

据香港《日报》报道,“全民投票实践计划”25日就特首候选人、2012双普选及最低工资议题,共设立28个票站,由早上10时至傍晚6时运作,约八千两百多名市民投票。由于人手不足,直至26日凌晨始公布结果,扣除白票及废票,超过8000张有效票。

在行政长官选举中,超过4800名18岁以上市民支持梁家杰担任,支持曾荫权的仅2100人。至于另外两个公投议题,2012年普选的支持率超过九成,票数达到7200。八成赞成立法制定最低工资,仅一成六投票反对。

竞选行政长官失败后,公民党梁家杰下午与太太前往其中一个票站旺角麦花臣球场投票。他强调,不论“民间模拟投票”的结果如何,都不影响民主派参选的意义。

梁家杰形容,今次行政长官选举已为日后有竞争性的选举画下底线,相信日后的选举不应逊于今次。而今次参选也令市民多关心香港政治,为自己争取投票权,加强2012年普选运动的推动力。

在旺角票站,25日上午到来投票的市民不多。有参与投票的市民表示,今次到来是要表达普选的诉求,活动可让他熟习民主投票。有投完票的市民批评,可投票选特首的选委并非由市民选出,不能代表市民心声,希望可以尽快普选特首。

多名泛民议员也有到场投票,民主党主席何俊仁表示,投票未能吸引大批市民参与,是由于组织资源有限,宣传不足所致。民主党日前已向党员发出手机短讯,呼吁参与。对于行政长官曾荫权成功连任,何俊仁认为,特首由800名选委选出,不能代表市民心声。

公民党党魁余若薇也指,只有近800名选委选出特首,并不能代表市民心声,相比有些选委可投两票,对没有投票权的市民来说是不公平。她强调,实践民主是十分重要,市民应该为自己应有的权益,踏出一步,支持争取普选。

汤家骅表示,事前已预期梁家杰得票会低于提名数量,相信和竞选有政治压力有关。他又认为,今次特首选举的最大得着是公民党和民主党合作无间,选举后将集中推动主流的政改方案。

亲身前往投票的陈女士则谓,到场是为了支持2012双普选:“如果有选举(普选),一定会有好多人投票。”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枢机也于25日中午后前往中环的民间票站投票。

流失十张“战友”票 梁家杰:2012选举见

【网讯】特首选举尘埃落定,成功连任的曾荫权获得649票,较提名票多出8票,对手梁家杰仅得123票,流失10位泛民选委的支持。梁家杰承诺会“装备自己”,在未来五年继续推动早前提出的政纲,更誓言在2012年卷土重来。

  香港《日报》报道,本次行政长官选举投票共有789名选委投票,投票率为99.1%,有16张为无效选票,其中11张为“白票”。6位未有“现身”的选委,有3位为泛民议员,包括刘慧卿、梁耀忠、李永达。

  虽然事前外界揣测曾荫权的得票会少过提名票,并会有很多白票,但结果曾荫权的得票却超过提名票8票,而且11张白票中也有泛民主派选委,显示建制派对曾荫权的支持异常坚实。

  相反,梁家杰只得123票,由于他自己有投票,因此,与提名票比较,他共流失了十张泛民选委的选票。当中包括李永达,他表示因为汽车死火,赶不及前往投票;高教界的陈健民也表明投了白票,他解释是因为提名梁家杰已达到有竞争选举的效果,泛民已经成功,因此在投票阶段选择投“白票”。民主派中25日对谁是“梁家杰离弃者”人言人殊。

  梁家杰在选举结束被多番追问为何支持票流失,他一再表示无意猜测所得选票比提名票少的原因,但感谢选委在强大压力下仍投票给他,他强调在小圈子选举中争夺选票是毫无意义,由始至终没打算与煲呔斗多票。

  梁家杰承诺会“装备自己”,在未来五年,继续推动早前提出的政纲,更誓言在2012年卷土重来。他又指,不担心泛民主派会被挺曾阵营边缘化,日后会透过竞选过程中凝聚的力量,监察政府施政。

  虽然早已预料到落败的结果,但25日在选举委员会宣布点票结果时,梁家杰的神情也难免显得落寞。他主动上前与成功角逐连任的曾荫权握手致意,成为两人全日唯一一次互动。当梁家杰打算离开点票台时,被大批在场传媒包围,引起混乱,最后要由警卫护送到厕所暂避。

  梁家杰在发表选后感言时表示,经过今届特首选举,香港的政治文化有所改变,市民对往后的选举也更有冀盼。“现时政府施政与市民期望有很大落差,政府经常漠视民意;第二,我们收集到五万个支持有竞争特首选举和2012双普选的签名,这些签名表达出香港人不认命,香港人支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第三,从整体对特首选举的热烈讨论,可见香港社会已有充分准备落实普选。”

  就有关解决普选问题,他表示,现时泛民主派已有21名议员推出方案,并会在未来约见曾荫权表达意见,有信心得到市民支持。他扬言,现时会努力“装备自己”,在2012年卷土重来,继续参选下届的特首选举。“今次落幕标志一个新开始……我承诺跟民主派并肩同行,与广大市民一齐见到双普选。”

  他又指,在半年的竞选过程中,与不同民间团体和专业界别,已凝聚了一股力量,相信这股力量可在未来转化成行动,发挥平台效应,透过议会制度监察政府施政。他说:“未来五年会透过这股力量,继续推行政纲中所提出的全民退保、十五年免费教育及改善空气质素等目标。”

  对于曾荫权经过选举后,各方挺曾人士形成一股“政治联盟”之势,他表示,并不担心公民党及泛民主派会因此而在建制中被边缘化,并说:“曾先生要看到自己角色,要在不同团体间居中斡旋,以香港人的福祉为依归,相信这种情况(政治联盟)应该不会出现。”

  随着特首选举正式结束,他笑言,过去六个月一直过着非人生活,如今踏出票站便可过回“接近人的生活”。他说:“我可以去接触多一些想见我的市民,若果日后曾先生不听你们说话,可以同我讲。”

曾荫权连任 学者:未来最大挑战是政改

【网讯】行政长官曾荫权在预期之内成功连任,学者和评论员均认为,曾荫权连任后的最大挑战是政制改革。但是,内地学者则认为,曾荫权往后五年最重要的任务,是维持社会繁荣稳定。

香港《日报》报道,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认为,虽然今次特首选公众关注增加,但是市民始终不能直接参与,所以局限了曾荫权的认受性,他未来的施政仍然困难。马岳认为,曾荫权首要的工作将是处理普选问题,这个除了是他的竞选承诺外,也要设法收窄中央和泛民的分歧。

时事评论员兼选委李鹏飞也指,曾荫权上任后首项挑战,是暑假推出的政制改革绿皮书。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认为,曾荫权的政改咨询需要研究吸纳泛民的意见。

李鹏飞又表示,曾荫权成功连任后,未来五年面对反对派监察施政是否兑现,他个人认为这是好事。而外界也会期望曾荫权在5年任期内解决贫富悬殊、订立公平竞争法,避免官商勾结等问题。

身兼行政会议成员的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张炳良认为,曾荫权以649票成功连任反映社会的精英层对他的认可,而他以高票当选也可取得较高的民意支持,将有助他解决普选问题这项最的大挑战。

但是,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张同新认为,曾荫权以后五年最重要任务,是维持社会繁荣稳定,其中一个挑战是内地孕妇来港分娩问题。

而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廉希圣则指,2012普选并非没有可能,最重要的是争取立法会三分二的通过,以及民意的支持。他希望,曾荫权关注各界人士均衡参与,配合香港多元化社会的发展。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曾荫权获各界拥护

【网讯】行政长官曾荫权成功连任后,26日上午如常到教堂祈祷,逗留时间较平日稍长,仅表示昨晚睡得很好,拒绝回答筹组新政府领导的问题。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陈佐洱则祝贺曾荫权当选,强调曾荫权得到社会各界拥护。

香港《日报》报道,曾荫权将于本周尾休假,下月上京接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任命。消息称,曾荫权将向中央交代新管治班子。而随着选举结束,曾荫权已解散竞选办公室,选举网站也于26日中午关闭。

曾荫权在最后一篇博客上表示,经过努力后,仍有140多个选委没投票给他,这是另一种鼓励他要做得更好的动力。他指,没有市民的支持,走不完选举之路,承诺未来五年,必会以民意为依归。

在北京,陈佐洱祝贺曾荫权连任行政长官,认为曾荫权获得这么多选委投票支持,说明他受到香港社会各界所拥护,是爱国爱港的行政长官适当人选,有能力能够带领香港步向更美好的未来。他续说,相信曾荫权的当选很快会上报国务院,然后由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任命。

议员忧政府所提终极方案令普选最终无期

【网讯】香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26日表示,行政长官曾荫权将在年中推出政改绿皮书,当中将列出三个主流方案咨询公众,最后由政府揉合一个终极方案。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张文光担心,所谓的终极方案不能作出任何修改,市民和立法会只可否决或接受,最终普选无期。

据香港《日报》报道,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会议讨论推动政制发展的下一步工作,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表示,策略发展委员会已就政制发展进入实质的讨论,在行政长官选举的提名方面,将订出两个方案,一个是把现时的选委会改组成为提名委员会,另一个是由60名立法会议员组成,但是立法会选举方面则较复杂,因为各界对于功能组别的问题意见较分歧。

林瑞麟续说,行政长官曾荫权已承诺在年中推出绿皮书交代政改,当中将列出三个主流方案,之后咨询公众三个月,最后由政府揉合一个终极方案。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张文光担心,林瑞麟所指的终极方案将如政改五号报告书般,市民和立法会只可否决或接受,不能作出任何修改,最终变成强迫大家接受政府的方案,结果没有普选。林瑞麟回应,尊重市民和立法会的意见,并会向中央反映,相信未来仍有讨论空间。

政制事务局长林瑞麟表示,政制发展绿皮书将会在下届政府上任后才推出,会详列各方案并归纳出三个主流方案供市民讨论,希望在三个月咨询期后,归纳出一个主流方案。

对于有民主派议员质疑,由政府归纳主流方案可以会扭曲民意,林瑞麟认为,指控没根据,政府只是履行责任。

台湾陆委会评特首选举结果 港府表示遗憾

【网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事务局26日晚发表声明,对于在台湾陆委会近日就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多次发表不实评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事务局表示遗憾。

  综合香港媒体消息,香港特区政府政制事务局发言人称,香港特区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并一直按习惯上被称为“钱七条”的“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积极推动港台交流。香港市民普遍希望两岸能早日实现直接“三通”,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包括港台交流,创造一个良性互动的环境。

  发言人称,香港特区政府从未间断过以务实和专业的态度为港台交流作出努力。特区政府政制事务局曾接待台湾不同界别的团体与人士,包括学者、政党人士、立法机关成员、商界、青年团体、学生、记者等。

  过去数天,香港特区有关方面应相关团体的要求,安排台湾新闻界参访团走访了香港特区政府的不同部门,以加深他们对香港选举制度的认识,特别是关于行政长官选举的法规和安排,以及香港特区如何全面地确保选举的廉洁、公平、公开及公正。在采访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方面,台湾记者所获得的安排也与本地及世界各地记者完全一致。此外,特区政府也安排随团的几名台湾当局官员参加非只限传媒采访的活动。

  发言人表示,普选作为香港政制发展的最终目标始见于香港基本法。北京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对按照基本法推动普选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如何达致普选目标,是北京与香港须按基本法框架共同处理的议题,对此台湾方面并无角色。

  发言人并表示,一如香港其他选举一样,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严格按照基本法和有关选举法例,公开、公平及公正地举行。台湾方面表示选举容易受到干预和操控的言论,实属无理指控,欠缺事实根据。有关指控是极不尊重基本法和候选人,也不尊重选举委员会委员受到法律保护下根据本身意愿所作出的选择。事实证明,选举结果与过去数月不同团体所作的民意调查的结果吻合。这印证了选举委员会确实有其广泛代表性。

  另外,政制事务局也指出,中华旅行社前资深经理张志宇被拒入境,台湾方面的言论与事实不符。发言人强调,入境处按一贯法律程序处理,台湾居民如果工作签注期满,即使有工作许可证,也不能留港,来港前必须取得有效签注。香港政府重申,珍惜港台关系,也致力推进双方交流。特区政府期望台湾当局能尊重香港回归祖国的事实,尊重基本法,及尽早对两岸三通放行,扩大港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空间。

政改讨论进实质阶段 林瑞麟吁泛民顺民意

【网讯】香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26日称,策发会对政制发展的讨论已进入实质阶段。其中在特首选举的提名上收窄至两个方案,一个是改组现时的选委会作为提名委员会;另一方法是由60名立法会议员组成提名委员会。林瑞麟并表示,会将21名泛民主派议员提出的政改方案,纳入年中推出的“政制发展绿皮书”内,再咨询社会大众。他又希望,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不要重蹈2005年的覆辙,呼吁他们争取相互的支持。

综合香港媒体消息,香港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会议26日讨论推动政制发展的下一步工作,林瑞麟在会上表示,策略发展委员会已就政制发展进入实质的讨论,就特首选举提名已订出两个方案,一是把现在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改组成为提名委员会,另一个是由60名立法会议员组成提名委员会。他表示,改组后的提名委员会人数没有定案,但有意见认为要扩大至几千人。至于由立法会议员组成提名委员会,有关立法会功能界别如何演变、是否取消功能界,各界仍存有较大分歧。

  针对曾荫权在竞选期间承诺会加快改革步伐,林瑞麟则说,政制发展绿皮书将会在下届政府上任(2007年7月1日)后才推出,届时会罗列社会各界人士,包括21位反对派立法会议员提出的政改方案,再归纳三个主流方案,之后咨询公众三个月,再由政府揉合一个终极方案。他期望各界聚焦讨论普选时间表及实质的普选方法。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张文光则说,如果林瑞麟所指的终极方案,如政府曾推出的政制改革5号报告书,市民和立法会只可否决或接受,不能作出任何修改,最终变成强迫大家接受政府的方案,结果没有普选。林瑞麟回应说,会尊重市民和立法会的意见,并会向北京中央政府反映,相信未来仍有讨论空间。林瑞麟并表示,希望在4月举行的策发会进一步缩小分歧,商量如何落实普选及何时落实普选。

泛民议员质疑终极普选方案

多名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质疑政府,虽然在绿皮书中列出普选的三大主流方案供市民选择,但担心经过咨询后推出终极方案时,行政长官或政府会从中做糅合归纳的工作,改变了真正能够反映民意的普选方案,民主党的何俊仁直言有关做法是“试图歪曲得到好多人支持的主流方案,说是民主派的,是欺骗市民,然后强逼市民接受,是强奸民意。”他们希望立法会议员有修改终极普选方案的权利。

对此林瑞麟认为,泛民主派一直希望政府尽快启动普选方案,强调政府现在在方案、时间表及路线图方面都愿意与社会讨论,重申先咨询后提案是政府的宪政责任。他呼吁泛民主派的议员以开放的态度与政府讨论。林瑞麟批评:“现在歪曲民意,逆民意而行的是泛民主派,2005年他们面对有60%的市民支持的2007/2008普选方案,他们都可以否决,下不为例,泛民主派议员应该积极争取相互的支持,其他党派也如是。”

泛民入行会有望 梁家杰不排除未来任公职

【网讯】竞逐行政长官失败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梁家杰26日谈及“卷土重来”参与2012年特首选举的计划,他强调现有制度“让享政治特权的群体继续通过制度巩固其利益”,让他与北京及商界的沟通难以取得突破。此外,对于外界流传曾荫权有意让泛民主派入阁,成为行会成员,梁家杰表示,他不排除未来将担任公职。

《日报》消息,梁家杰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参与2012年的选举是对市民的承诺,希望延续自己的政纲及承诺。他明白市民质疑他得不到北京及商界的支持,故会在这方面做功夫。他强调,只有在野有机会当选,北京及商界才会有诱因和他谈。他补充,民主运动并非他一人的,因此不可以代表整个民主派展示一个蓝图,但这次选举对未来是一个很有力的参考。

听众李先生赞梁家杰“为我们出头”,并询问梁家杰会否接受曾荫权的邀请出任要职。梁家杰表示,假如有职位能让自己发挥得更好,为港人做更多的事,他便会考虑。

不过,对于加入行政会议及做局长,他则以“没发生,只是空中楼阁,说都没意义”为由,未加以评论。有市民质疑梁家杰及泛民主派是否已为执政做好准备。梁家杰表示,香港公务员质素高,无论谁成为特首,都会尽力辅助,而泛民一定会做好总结,努力将严肃认真的选择放在市民面前。另外,谈到选举后的计划,梁家杰透露希望在复活节假期去探望在外地读书的女儿并休息一下。

《日报》分析文章指出,行政长官曾荫权4月上京,除了领取成为第三届行政长官的委任状之外,另一主要任务是处理领导班子任命的问题,最近热门话题是三司十一局去留,还有就是行政会议换班。外界流传曾荫权有意让泛民主派入阁,成为行会成员,据闻亲政府阵营声言,只要泛民主派愿意遵守集体负责制和保密制两项原则,就不介意他们入行会。

而民主党内对入行会有不同声音,有党员称,加入行会等于“送票”给政府,在二十三条立法、政改和西九问题上,民主党势必面临调整立场。但泛民正面对内外交困,苦无出路,党内有一派也希望加入行政会议以寻求突破,以免年底区议会选举及2008年立法会选举再难打响民主牌争取支持。当然民主党一加入行会,将被公民党等其他民主党派围攻,被指变节甚至离弃民主伙伴。

不过,有亲政府阵营人士分析,曾荫权过去既容得属民主派的张炳良,今日也可以容得其他民主党派,而且曾荫权希望任内完成“民主大业”,解决普选问题,若没有民主派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取得三分之二立法会议员的支持,在立法会内通过。民主派加入行会者必定要是立法会议员,并须遵守两大原则,对曾荫权而言,若能取得突破,搞大包容,又何乐而不为呢。

自由党保位 田北俊正式出任港旅发局主席

【网讯】香港政府27日正式委任自由党主席田北俊为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任期由2007年4月1日起,为期三年。田北俊接替的是即将卸任的自由党副主席周梁淑怡,周梁淑怡为旅发局尽心服务了六年。候任的田北俊则不同意此次接替周梁淑怡是自由党“世袭”旅发局主席的说法。

《日报》消息,田北俊称,自己虽然没有做过旅游业,但在立法会担任九年经济事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熟悉政策。他说,自由党内有不同业界的代表,包括零售及旅游,可以给予意见。

卸任旅发局主席的周梁淑怡则表示,田北俊有丰富的工商背景和经验,相信他能够推动旅游业,有良好成绩。本身也是自由党副主席的周梁淑怡认为,委任旅发局主席,应考虑人选能否胜任,而不是这个人来自何政党。

旅游界立法会议员杨孝华,认为田北俊是担任旅发局主席的适合人选。他表示,上一任与新任旅发局主席都是自由党成员,不担心是给人政治交易的印象,杨孝华指,旅游界涉及零售及酒店等范畴,田北俊来自商界,相信可进行更有效统筹各相关行业。他认为,这次新主席上任后,首要任务是找适合的总干事人选。杨孝华又透露,自由党曾推荐零售界的立法会议员方刚,出任旅发局主席。

政府也公布了委任三位旅发局的新成员。他们分别为冯钰斌(永亨银行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林建岳(丽新酒店国际有限公司主席)及程鼎一(国泰航空企业传讯总经理),任期均由2007年4月1日起,为期三年。他们将分别接替已服务旅发局六年的陈南禄、赵启和及周融。陈南禄、赵启和及周融长期服务旅发局,他们在获委任旅发局前皆服务于香港旅游协会。

此前《日报》曾有分析文章指出,田北俊入主旅发局有两个版本。版本一:政府开价,自由党和民建联互相争夺,眼见“掌心是肉,掌背也是肉”,给那一个也不好,于是由党主席亲自出任,政府也好向民建联交代。版本二:田北俊眼见民建联推王英伟出来竞争,为保住自由党在业界的江湖地位以及立法会旅游界的议席,旅发局主席之位只能得不能失,虽然明知外界及政府对旅发局都有意见,田北俊依然会“硬啃”,当仁不让。

另据《香港经济日报》分析指出,自由党与港府的关系过去时好时坏,该党主席田北俊甚至连特首曾荫权是否相信他不会投白票也搞上好几星期,但最终,该党还是与曾荫权“结盟”,全力替他助选,而田北俊得到的“奖赏”应该就是出任旅发局主席。

  但有政圈中人提出,即使田北俊出任旅发局主席,此职位本来就是该党副主席周梁淑怡出任,故这是否算是额外奖赏?而该党还有不少第二、三梯队人士,对将新增的副局长和局长助理职位也十分渴求,有传自由党已向政府推荐了几位人士。更重要的是,田北俊一直争取该党在行政会议有两个位,令自己可以重返行会,最终又能否如愿?

“超额完成”选举目标 北京政府赞曾荫权

【网讯】角逐连任成功的香港特首曾荫权估计将于复活节假期后(4月中旬)到北京接受任命状。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陈佐洱26日在北京表示,国务院稍后召开全体会议,通过特首选举结果后,便会正式任命曾荫权为第三届香港行政长官。有分析指出,北京为这次特首选举定下“高提名、高民望、高得票”的目标可谓超额完成,北京政府对选举结果十分满意。

《香港经济日报》消息,曾荫权26日一早如常前往中环花园道圣约瑟教堂祈祷,而他逗留在教堂的时间则比往日长;离开时没有发表讲话,但点头表示自己24日晚睡得很好。

  在北京,陈佐洱祝贺曾荫权当选,他表示:“我觉得他获得那么多选委的投票支持,说明了他是受到香港社会各界所拥护的。他是一个爱国爱港,有能力能够把香港带到更好未来的行政长官人选。”

大陆多名高官近日也纷纷祝贺曾荫权当选。陪同胡锦涛出访的副总理吴仪认为,曾荫权当选有利两地经贸进一步发展。“我会恭喜他,我要祝贺他。(这会有助两地的经贸交往吗?)毫无疑问!”商务部长薄熙来也祝贺曾荫权高票当选,他说:“非常高兴,非常高兴,而且高票当选。”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也向曾荫权发表了贺电,指对方在2005年担任特首之后,致力推动粤港合作,包括经贸、民生及基建等,取得丰硕成果,提高了粤港两地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多家外国媒体都报道了曾荫权连任成功的消息,但报道也都指出曾荫权没有交代在香港落实普选的时间表。

另据《香港经济日报》分析指出,在这场选战中,有候选人电视辩论,有明星撑场的数千人造势大会;这些都是香港特首选举首次出现的新事物,而选战的结果,也影响着香港日后的政治生态。

北京高度重视这次特首选举,定下“三高”的目标,即“高提名、高民望、高得票”,结果能够做到“三个八”,即是“641提名(80%)、民望(81%)、649得票(82%)”均超逾八成,可谓“超额完成”,难怪有亲中人士形容,北京政府方面对选举结果十分满意。有消息指,北京很赞赏曾荫权的选举工程,认为他功夫做得很扎实,因此无论在选委和民意中,均取得很高支持。

事实上,有亲中人士也指出,北京政府觉得梁家杰这次并未反映泛民主派的真正实力,只因其部署出现失误。最大败笔是梁家杰一开始出来参选目标便是造就一个有竞争的特首选举,在“800人选委会”选举过后,泛民主派大胜,开香槟庆祝。此时,公民党才调整策略,让梁家杰把这场特首选战“当真的来打”,于是开始制定更详细的政纲,但时间上已经太迟,难免粗疏,也令一些市民质疑其诚意。

特首民调有别选举 建制派勿冲昏头脑

  刚过去的特首选举中,曾荫权以“高提名、高投票、高民望”的三高姿态当选,令建制派异常振奋。尤其是曾荫权取得83%的民意支持度,就更加强化了此次选举的合法性。可是,有学者就向建制派泼冷水,认为要好好认清民意调查与真正选举的差异,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建制派得票总不如泛民

《日报》分析文章指出,香港在特首选举后,今明两年还有两次大型选举,一次是今年底的区议会选举,另一次则是明年秋天的立法会选举。在过往历次选举,泛民主派与建制派的得票分布,大约是六四之比,泛民得到六成,建制派得票四成。经过这次的特首选举后,建制派能否打破这个格局呢?

在这次选举中,民建联、自由党等建制派大力为曾荫权撑场,尤其是选举前的造势晚会,六大建制派政团齐齐出动,大有将曾荫权与建制派政团捆绑的效果。这一役,或多或少也为曾荫权要在往后两次选举中出面支持建制派候选人铺路。对于建制派而言,自然希望借助曾荫权的高民望,推高建制派的得票率。

民调结果有别选举

可是,这个如意算盘是否打得响却很成疑问。首先,曾荫权虽然取得80%的民意支持,但民调与真正选举始终有很大差异,香港的投票率最高也只是五成多,因此,民调访问的,有近半可能根本就不会去投票。而且,假如曾荫权与梁家杰真的参与一人一票选举,对手的表现与选民的行为也可能截然不同。

其次,即使曾荫权的高民望能持续,他的支持度也未必可以“过票”给建制派政团,一方面是因为建制派政团的形象根深蒂固,选民未必将两者视为一体;这可以从这次选举期间,公民党的民望高于建制派政团而得以印证。再者,选特首和选议员的考虑完全不同,选特首重视的是管治能力,选议员重视的是争取权益和制衡政府,从选民角度而言,议员与政府过分亲密,可能是负累多于得着。

立法会牵制政府 陈永棋呼吁恢复行政主导

【网讯】香港的立法会除了有权每年审批政府的财政开支外,凡政府开支超过一千万元,都要经过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审批。政协常委陈永棋近日表示,特首曾荫权连任后,最先要解决行政立法“畸形”关系,建议立法会议员主动放弃审批超过千万元拨款的权力,令施政更顺畅。

《日报》消息,陈永棋早前接受访问时指出,曾荫权当选后应纠正现在行政立法“畸形”关系,《基本法》规定行政主导,现在却是立法主导,凡政府开支超过一千万元都要得到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审批,很多时行政立法冲突也是由此而生,立法会经常透过审批权与政府谈条件,影响行政主导。

应效美国行政主导

过去立法局年代已享有此权力,却无影响行政主导,陈永棋表示,港英殖民地时代,所有立法局议员都是委任议员,不会联合起来与港督对抗,否则任满也不会再获委任,但现在议会由民选而生,若议员常常反对政府拨款,政府便什么也不能做,令政制“两不像”,政府施政常受掣肘。

陈永棋坦言,曾荫权首要解决这个拨款问题,而立法会议员应自动放弃有关权力。他举例,行政主导的美国政府,总统预算案在议会通过之后,政府如何使用拨款,由政府自行决定。他说:“如果美国政府每花费200万美元便要议会审批,美国便不是超级强国,而是超级弱国。”

借预算案审议开支

被问及一旦放弃有关权力,立法会掌握的权力更少,陈永棋指出,议员在审议《财政预算案》已有权过问政府开支,特首和三司十一局官员也会互相制衡,不会乱花钱,加上特首和主要官员的任命权在北京政府,已有足够制衡。

另外,港府积极推动香港经济发展与大陆“十一五”互相配合,曾任港区人大的陈永棋认为,早前港区人大和政协都有争取北京政府把香港纳入“十一五”计划,把香港发展为航运物流中心,现在港区人大和政协,也可以发挥促进香港与大陆各省份配合和协调的工作,例如航运、金融和贸易中心与广东省有关,人大和政协便可推动合作,做到互惠互利。

“一国两制”深化 未来五年是港关键

  香港第三届特首选举尘埃落定,曾荫权以超过八成的得票率当选行政长官,选举结果虽然是意料中事, 但这次首次有竞争的选举,却是香港民主政制发展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梁家杰的参选,一方面让曾荫权有更多机会去阐述和深化其竞选纲领的细节,迎接竞争对手和公众的提问。

  《信报财经新闻》的时事评论指出,另一方面,梁家杰在胜算不大之下参选,揭开了香港政制发展的新一页,改变了泛民主派过去一直是反对党的角色,促使其认真去思考如何制订更具操作性的政纲以及为今后提高参政和公共行政管理的能力积累了经验。这次选举所带出来香港未来五年发展路向的讨论,表达了社会普遍要求稳中求变的愿望。

  第三届特首产生之时,也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年。这十年,香港市民对于“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已经有了很深刻的感受和体会。毫无疑问,香港的发展,是和大陆的政治经济发展休戚相关,一国两制之下,一国是永恒,是基础,而两制是互动的。

  这些年,很多人都盯在如何保持香港两制之上,不错,保持两制是保持香港特色之本,但是在考虑如何实现一国之上,却是不足。一国两制宗旨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要保持两制并不是太难,因为香港一百年来,实行和大陆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只要保持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那么保持两制不难。但要实现一国却是一个新的事物,不但对于香港是新事物,对于香港邻近的省市地区,也是一个新的事物,容易产生许多新的摩擦和磨合。

广东达至“一日工作圈”

  一国两制,无论是从宪制的角度还是在经济和民生发展的角度,都是香港发展的依归。从“一国”方面来说,是要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除了情感上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简单地说,也应该在时空上增强一国的概念。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小、越来越近之际,香港和邻近的大陆地区仍是这么近那么远。

  香港的跨界交通,应该在今后几年尽快纳入国家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使之达到无缝连接。国家高速公路网是国家公路网中层次最高的公路主通道,具有全国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重要干线公路,主要连接大中城市,包括国家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重要对外口岸,以及承担区域、省际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为全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运输服务,并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目前国道一○五,一○六和一○七分别连接北京和珠海,广州和深圳。

  邻近的广东省也已基本进入了“一日工作圈”的范围。广东“越变越小”,全省范围内居民主要的出行可以通过公路交通在一个工作日(十小时)内往返或到达。

  香港铁路作为中国铁路的“最后一公里”,应该主动和大陆接轨。随着大陆铁路不断提速,铁路列车的不断改进,香港必需不断地和大陆铁路部门沟通,从而使两地的轨道交通做到无缝连接,以利于香港物流业的发展。统一的交通网络,不但是“一国”的体现,更是有利于香港扩大活动空间,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在处理经济以及和邻近省市地区的关系,香港应该更多从一国的观念出发。号称要成为中心,必然有很大的排他性。也许合适的提法,是争取中央支持发展这几个行业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是有条件加快发展民主政制。从这次选举看,香港社会是比较理性和廉洁,在特首选举的答问大会上,市民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着公共利益的问题,既尖锐又理性。因此,推动民主政制的发展,在香港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时机。

六中决议有助港政制发展

  其次,中共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也是有利于香港民主政制的发展。中共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第一条就是要完善民主和法制,落实依法治国。大陆推进民主建设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式化的发展,有利于香港民主政制的发展。

  再者,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将会严重妨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香港回归以来,政制改革裹足不前,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不协调,将影响到香港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繁荣稳定。这十年以来,政府在推行大型基建项目时,往往徒劳无功,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虽然原因很多,但结果损失的仍然是香港社会。

  “沉舟侧畔千帆过”,激烈的社会政治抗争,香港即使不沉没,千帆依然在身边匆匆而过,不会停留。未来的五年,是香港的关键。

著名实业家查济民病逝 中联办发唁电致哀

【网讯】香港著名社会活动家、著名实业家查济民先生因病于28日早7时许在香港逝世,享年93岁。中联办主任高祀仁、行政长官曾荫权向查济民家属致哀,赞扬他在草拟《基本法》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查济民先生去世后,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向查济民先生亲属发去唁电,对查济民先生的不幸病逝并表示深切的哀悼。

  中联办在唁电中说,查济民先生爱国爱港,在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工作和预委会、筹委会、推委会工作及出任港事顾问期间,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香港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作出了重大贡献。

香港回归后,查济民先生大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贯彻落实,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积极参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曾捐巨资支持大陆发展科技事业。唁电称,查济民先生是一位有影响的香港工商界人士,曾获颁特区大紫荆勋章。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老朋友深感惋惜。

  行政长官曾荫权认为,查济民在香港回归的过程中,尤其在草拟《基本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并赞扬:“他也是香港经济起飞的重要功臣之一。我对于查先生为香港安定繁荣所作的努力,心存感激。”

  一向低调的查济民被称为爱国商人,1980年代初中英就香港进行前途谈判开始,他就不断为北京的领导人提供意见。他在起草《基本法》期间,与查良镛提出“双查”政制方案,成为当时草委会的“主流方案”,也奠定了现在《基本法》内有关政制设计的基础。1980年代初,他向中央领导人提出在深圳设立三来一补保税区,促成后来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在查济民先生90岁大寿时,曾在《人民日报》撰文《了不起的查老》,指出查济民“多次就香港政权交接和平稳过渡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以及需要预先做好的准备工作向中央建言献策,是早期邓小平、廖承志等领导同志会见最多、听取意见最多的几位香港人之一”

  查济民1914年生,浙江海宁人。1927年考入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附设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1931年毕业,后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1947年秋,在香港创办“中国染厂”,后任董事长。1959年,创立“新界纺织厂”。1977年起,任香港兴业公司董事长,后又兼任该公司设在英、美、尼日利亚、迦纳、多哥、印尼等国企业的董事长。

1992年起,查济民出任首届国务院香港事务顾问。1994年创立“求是科技基金”并任董事长。1996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1997年捐资400万元港币在浙江大学之江学院建造“求是堂”。他的儿媳妇是曾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查史美伦。

莫礼时控李国章施压 教院不合并就被蹂躏

【网讯】香港教育学院风波调查委员会29日展开首日正式聆讯。教院校长莫礼时当天指控教统局局长李国章由2002年起曾经七度向他施压,目的是要强逼教院与中大合并。莫礼时引述前教院校董会主席叶锡安指,李国章曾透露若教院拒绝与中大合并,教院将被“蹂躏”。莫礼时又指李国章曾两度表明,前教统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会对教院作出惩罚性行动。

《日报》消息,莫礼时表示,2002年6月刚宣布李国章出任教统局局长,李国章就开始向他施压。莫礼时指当时李国章邀约午膳,席间不断列举中大与教院合并的好处,指合并后教院将成为一所超级教育大学,并提出合并后由莫领导。两天后,教院校董会便首次讨论合并一事。

同年7月叶锡安与李国章午膳,叶锡安引述李国章的话称:“若教院拒绝与中大合并,教院将被‘蹂躏’。”叶锡安为此感到非常不开心,根据莫礼时的理解,李国章的意思是若教院不肯合并,便没有生存空间。他又指出,由于教院不肯妥协,教资会向教院大幅削资。

莫礼时称期间李国章软硬兼施,营造“好朋友”姿态务求令他就范。2004年2月,李国章致电莫礼时透露教院被削资的坏消息,李国章指教院只有他一个朋友,并指教统局有削资的幕后黑手,莫礼时相信李国章指的该人是罗范椒芬。

莫礼时早前提交的一段2005年11月与李国章的电话录音当天也在聆讯上播放,全长达16分钟。当莫礼时质疑为何教院迟迟未获升格时,李国章反复质问:“你是不是想我立即成立委员会,研究教院的发展路向?”李国章并提出三个方案,分别是正名、合并或将教院解散。莫礼时指解散的建议令他震惊,李国章最后称:“我为人直率,若有人攻击我,我一定会报复。”

另外,莫礼时又说,2004年教院举办首届“香港校长研讨会”,由教统局局长李国章担任主礼嘉宾,有约千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出席。会上多名教师批评教育改革,郑燕祥更狠批教育改革四年“十一宗罪”,令教育泡沫爆破。

莫礼时数日后接到李国章电话,李国章对会议表示愤怒,并指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已准备一系列惩罚教院措施。李国章向莫礼时表示,如果支持同中大合并,就可以帮助他。

另外,莫礼时当天还在庭上指控前教统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曾五度要求莫礼时解雇四名教院教员,分别为叶建源、黎国灿、郑燕祥及黄炳文。不过,莫礼时强调,自己并没有按照罗范椒芬的要求解雇四名教员,每当罗范椒芬提出要求时,他认为教员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便建议罗范椒芬直接向当事人反映意见。莫礼时事后也曾向几名教院高层,包括陆鸿基、黎国灿、协理副校长莫雅立、前教院传讯及拓展处处长马妙华等人透露事件,并曾撰写电邮给教院校董会主席梁国辉提及有关事件。

新港府总部风水有讲头 特首办须座落中央

【网讯】为争夺52亿元的添马舰新政府总部工程合约,四家入围财团除了在建筑设计上挖空心思,甚至还大卖风水概念。但有堪舆学家及建筑师指出,新政府总部所在地的风水不如现时的政府山,故设计时必须注意“权力核心”特首办及公务员队员办工大楼等的整体布局,以利施政。

  《日报》消息,堪舆学家李丞责表示,传统的皇宫乃至偏安之地的南京城都坐北向南,但添马舰则刚好相反,最多只属衙门之地,“香港作为中国其中一个城市,尚可接受”,该处主权性也不强,但旺财,政府会“赚到钱”。

  钻研风水20多年的建筑师蒋匡文也表示,新政府总部大楼坐落填海区,有先天缺陷,风水肯定不及原来的中环政府山,“填海区湿气重,虽然主财,但不及政府山坐正龙脉,掌握权力”,结果容易导致施政困难,“好听些是民主化,但难听点是大权旁落”。

  他说,新政府总部“东北、西南向”,布局属“艮坤挂”,特首办的正门宜背向维港,向金钟道的太平山开设,如此一来,添马舰解放军营便会座落特首办右方,再将立法会大楼置于左方,形成“左青龙,右白虎”格局,有利施政。他又称,整体设计还应顾及立法会议厅及各办公大楼的几何设计,达致施政顺畅及公平、公正。

  四大方案在风水学上也各有利弊。堪舆学家李丞责指出,方案A的拱门设计缺点是中空,不利聚气,职员容易生病,主权性也欠安稳。方案B布局呈“凹”字形,难出贵人,东面的大楼较高,会遮去阳光,聚阴气、旺女性。

  李丞责又称,以“V”形玻璃设计自居的方案C,更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弊端,众多的角位易招损伤及煞气,投诉及内部争斗也多;以帆船及珍珠为卖点的方案D则俨如“龙戏珠”、“狮玩球”,利施政。

  但也有堪舆学家指出,三个方案犯了特首办坐侧的弊端,方案A及B更被背后高耸的政府总部大楼压着,形成“恶奴欺主”,方案C是唯一特首办“坐正”的,兼有政府办公大楼及军营环抱,形成“左青龙,右白虎”的利好格局,有利施政。而方案D的珍珠会议厅则被坊间指为貌似赌场,加上其不规则的建筑群,略嫌过于分散,令市民犹如“深宫迷路”。

曾荫权未来五年施政期面临诸多难题

  在未来五年,曾荫权及特区政府将面临推进政制发展的问题,面临新加坡、上海对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地位的挑战,要面对香港阶层多元、文化多元的复杂社会生态。这就要求曾荫权提升管治能力,保持经济发展,务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解决香港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严格按照基本法循序渐进推进政制改革。

如何处理“四个关系”考验政治智慧

《紫荆杂志》刊载分析文章指出,未来五年曾荫权要做好行政长官的工作,前提和基础是进一步提升管治能力,这就需要处理好下面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保持公务员队伍稳定、提升公务员士气及争取社会舆论支持的关系。组建新一届特区政府是曾荫权面临的当务之急,政务司司长等关键职位的安排深受关注,北京政府的实质任命权力要尊重,特区政府未来的施政要求需要考虑,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主要支持力量的利益需要平衡,公务员治港与外来精英加入政府的关系需要协调。目前特区政府整个制度运作基本畅顺,但一些政党要求改革和完善行政会议决策模式、更加尊重政党意见的呼声也值得重视。

此外,在检讨三司十一局的分工,提出配合未来五年施政重点的分工模式,使政策制订及推行更具效率方面;在培养政治人才、扩大政治任命方面;在加强地方行政,扩大区议会功能方面;在兼顾捍卫自由市场及自由竞争与监督补救市场失效因素,维护公平竞争,完善政府职能方面等,都需要跨过不少难关。值得指出的是,公务员团队是政府的核心,过去数年香港公务员的编制、薪酬和附带福利都有所下调,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发挥香港公务员高效廉洁的优势,是摆在特首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是坚持和强化行政主导原则,处理好政府与政党、行政与立法的关系。曾荫权没有政党背景,要顺利推动施政,必须紧紧依靠民建联、自由党、工联会、泛联盟等力量的稳定支持,特别是在立法会的支持。曾荫权要解决好行政与立法关系的问题,行政立法各司其职,行政主导,立法制衡,同时双方要配合,行政机关要吸纳立法机关的意见,立法机关要以主流民意为依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曾荫权提出,在立法会,有些党派与其施政理念接近,合作空间自然较大,就算是一些政治理念与其有距离的党派,在为市民服务的大前提下,也可以在很多民生、经济等议题上合作,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长远而言,由于香港反对派为反对而反对的基本特性尚未根本改变,曾荫权和特区政府未来五年要顺利施政,需要爱国爱港力量在2008年立法会选举中取胜甚至大胜,以根本改变香港的政治生态,改善特区政府的施政环境。

三是处理好发展民主与加强管治的关系。未来五年是香港政制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可能是一个不太稳定的时期。曾荫权已在竞选政纲中表明了处理民主与管治关系的基本原则:“发展民主十分重要,但民主不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香港市民对普选有所期盼,但同时注重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因此,在迈向普选的过程中,要重视制度的配套发展,尤应注视制度演变对政府施政效率的影响,避免因权力过分分散而瘫痪政府施政,拖慢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这种清醒的头脑,将是曾荫权未来五年牢牢把握管治主动权、确保香港政治社会经济稳定的关键。

四是需要处理好与市民的关系,做到施政以民为本。曾荫权在竞选宣言中表示,民意将成为政府决策的核心基础,在决策不同阶段,社会上将有充足的讨论,从利益团体到政党,从区议会到立法会,一层层地受民意考验,鼓励政府官员从政策的主催者变成利益的协调者,角色是鼓励民意表达,提供选择,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决策实际可行。曾荫权还强调,要领导政府果敢处事,迅速回应市民的诉求,建立一种有效执行的管治文化。曾荫权和特区政府还需要既尊重民意,也引导民意,要准确把握民意走向,有效引导舆论,牢牢把握特区政治议程的主导权,同时保持好特首及特区政府的高民望,确保管治威信。

能否做到“四个确保”考验政府施政能力

曾荫权的竞选政纲以经济民生为核心内容,未来五年要兑现这些政纲,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首先是确保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要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需要在战略层面争取中央及大陆的支持,促进香港金融机构及金融工具“走进”大陆,成为大陆资金和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平台和大门,加强香港金融体系处理人民币业务的能力,加强香港与大陆金融基础设施的联系,同时要保持国际视野,保持国际最先进的市场监管模式。在保持香港航运中心地位方面,香港需要以前瞻性视野进行港口规划及跨境建设,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并降低成本,在保持香港航空枢纽地位方面,需要提高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货运处理能力,强化竞争力。在保持香港贸易中心地位方面,香港还需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推广创意产业,打造香港品牌地位。

第二是确保经济与就业的增长。曾荫权提出,未来五年会促进政府大幅增加投资,开动巨大引擎,以基建投资为主轴,以投资带动就业和劳工收入增长。他还表示要加快公营和私营工程的规划和审批程序,并提出了东九龙发展计划、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计划、大屿山发展计划、铁路沿线的新发展区计划、新市镇开发计划、边境开发计划、港珠澳大桥计划、广深港高速铁路计划等大型基建计划。这些构想与计划是好的,但落实的难度不小,无疑是对特首的智慧与意志的考验。

第三是确保与大陆实现进一步的交流融合,增强竞争力,避免边缘化。曾荫权提出,要研究香港与大陆运输枢纽的联系,衔接大陆的铁路与公路网络;要争取国家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争取更多大陆优质企业来港上市,争取国家以香港作为人民币汇价开放的试点平台;要与广东协调区内港口的发展;要争取国家协调珠三角空域航道的协调管理;要与广东一起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这些都需要香港排除影响与大陆融合的心理因素,与国家各单位协调好,与近邻广东及深圳协调好,与各省市建立紧密关系。

第四是确保民生得到改善。香港目前最深层的社会矛盾、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贫富差距问题,同时,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曾荫权在竞选政纲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对市民许以承诺,但践诺的过程是很艰巨的。

比如曾荫权提出的减税增加福利计划、创办社会企业计划、公平竞争法及最低工资立法计划,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才能顺利实现。比如,藏富于民需要政府手中有钱,特区政府推出开征销售税的咨询引起香港社会极大争议并被迫提前中止,但特区政府未来面临的减税、增加社会福利、增加教育及医疗等投入的增支压力极大,如何扩大税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难题并没解决。再比如,香港人口出生率已是全球最低,人口老化使政府在公共医疗、福利、教育、退休保障等方面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压力,香港公营医疗对公共财政的压力不断迅速增大,预计到2023年公共医疗开支每年会达到785亿港元,是现在的2.6倍,情况不容乐观。凡此种种,都是对特首的考验。

梁家杰考虑参选人大 称愿与北京政府沟通

【网讯】港区人大代表2008年1月换届,特首选举后回复自由身的梁家杰认为“任何民主派人士应珍惜与北京政府的官员沟通的机会”,他表示愿意考虑参选。对扬言2012年卷土重来,他否认是为了“霸位”或影响他人参选,直言若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选也愿意让位。

《日报》消息,梁家杰下周将与家人到英国探望女儿,出发前他于29日与传媒茶叙,回顾过去六个月选举过程的点滴,他表示虽然辛苦但并不后悔,因为过程“很浪漫”,能够参选是他的荣幸。选举期间他曾被问到会否参选2008年初港区人大代表选举,当时他表示一切待选举过后再作决定。而当天他再被追问会否参选人大时,则表示会考虑:“同北京的官员多沟通,任何民主派朋友都会珍惜……至于我选不选,就要再想想。”

卷土重来否认“霸位”

特首选举当天梁家杰曾表明2012年会卷土重来,对于他过早表态要“霸位”有没有影响其他民主派人士参选,他强调卷土重来的说法是对香港人作出的承诺,加上参选明知不会当选,不作出承诺令政纲变得无意义。不过,若未来五年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出现,他认为民主机制容许竞争,若对方出选更好的话他愿意让位。

回想特首选举结果揭盅那一刻,梁家杰笑言,当时正在盘算应向曾荫权说甚么,又否认如外界所言,指他在结果宣布一刻一脸落寞。他忆述在台上与曾荫权的简短对话称:“希望你用过去数个星期的民意、民情去施政,为港人谋福祉。曾生(曾荫权)答:‘我一定会’。”

陈太明显属同路人

由宣布梁家杰代表民主派参选特首选举,经历去年12月中选委会选举,直到3月两次特首辩论,回想近半年选举过程,梁家杰称付出了相当多,但从不后悔:“完全没后悔参与,绝对是我的荣幸……有机会参与,改变香港的政治文化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此外,对于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4月3日设晚宴邀请民主派人士出席,梁家杰表示,当晚会尽量出席,但他认为“陈太明显是同路人,同路人要团结”,即使未能就普选方案达成共识也可以讨论。

得到123票 已算“不错”

另据《香港经济日报》消息,特首选举中梁家杰的最终得票有123票,比提名时少了9票,连他自己所投的一票,他总共流失了10票。他的选举军师吴霭仪透露,早在2006年12月选委会选举结束后,部分泛民主派选委就认为已令梁家杰取得了足够的入场券,投票时应投白票,以示抗议小圈子选举。吴霭仪表示,部分选委坚持此原则难以游说,因此最后梁家杰有123票已算“不错”。

陈方安生质疑曾荫权 绿皮书不纳泛民建议

【网讯】特首曾荫权上周角逐连任时曾承诺,将把坊间包括2012年双普选在内的政制方案揉合为三个“杂种方案”,放在年中推出的政制绿皮书中,咨询市民意见,但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29日却质疑绿皮书的三大方案不会包括2012年双普选,“我觉得他(特首)这样做的可能性很低!”

港府澄清 方案归纳为三类

  《香港经济日报》消息,陈方安生在29日的传媒吹风会上多次表示不相信曾荫权的有关承诺。她说:“我猜泛民的2012年双普选方案不会在绿皮书的三个方案之中,因为这样的话,就不必要特首所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步就可到位。特首可能只把泛民方案放在附录之中。”陈方安生并批评,策发会讨论政制的会议都没开完,“特首为何现在就说有三个政制方案?为何不是四个,策发会扮演什么角色?”她要求港府尽快公布揉合政制方案的方法。

  但民主党议员李永达却认为,现在泛民的主要方案都要求2012年双普选,因此预计绿皮书的三大方案会包括2012年的普选方案。

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29日晚回应陈方安生的质疑时说,7月1日之后发表的绿皮书,为方便公众讨论,会把坊间的方案归纳为三类(暗示非三个方案),至于如何归纳,尚未有定案。林瑞麟并保证说,港府会很全面地罗列坊间的政制方案,泛民主派陈方安生的政制建议,将来一定会在绿皮书中载列。

  另外,曾荫权曾表示在咨询市民后,会把三个“杂种方案”再揉合为一个方案,争取六成市民支持。陈方安生建议,港府应成立一个独立的民意评估办事处,以调查那一个政制方案,获得六成港人支持。

陈太爆1987年咨询曾被操控

  陈方安生还“曝料”说,港英政府1987年那次政制发展检讨绿皮书“是被操控的”,她不想这次也是如此。被问及1987年她是否也在港英政府之中,陈方安生说:“我与1987年那件事无关,我没参与,但Bosher(陈太政改核心小组成员,1986至1987年任副宪制事务司)知道,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希望这次不会再走错。”一直坐在旁边的Bosher此时即插口说:“我没涉及操控”。

  对于操控民调问题,林瑞麟表示,2007年的香港与20年前的香港已很不同,“香港这个自由社会,是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逃过公众的法眼的”。

4月3日约晤泛民商讨政改

  陈方安生承认4月3日约了部分泛民主派议员吃饭,讨论政改方案。此外,公民党汤家骅表示,泛民主派计划发起连串活动,为21位泛民主派议员的政改共识方案“造势”,务求令该方案能被列入于政改绿皮书中。汤家骅说,“希望泛民主派的共识方案能够被完整地列入绿皮书中,而不是被搓圆捏扁后,变为一个‘杂种方案’。”

附:1987年绿皮书事件

1987年5月,港英政府发表了《1987年代议政制发展检讨绿皮书》,咨询市民对1988年引入立法会直选议席的意见;当年出任副布政司的陈祖泽负责此烫手山芋,而陈方安生当时任职于经济司。

依据当时多个民意调查,约有60%至70%的市民都支持1988年进行直选。同年9月底,百多位民主派人士于维园举行“争取1988年直选集会”,逾万名市民参加。不过,政府其后就“1988直选”进行了官方民意调查,调查却显示有70%的市民反对次年直选。

  由于官方的民调结果与其他同类型调查的结果差异很大,引起了当时舆论的哗然,而民主派人士也谴责政府玩弄民意。其后也有研究考证指当时的结果是被港英政府刻意歪曲,将大部分的支持意见忽略不理。港英政府最后于1991年才引入直选,立法局首次出现18个直选议席。

教院风波聆讯 李国章曾以二亿诱教院合并

【网讯】教院风波调查委员会30日进行第二日聆讯,教院校长莫礼时声称,教统局局长李国章于2005年,在前特首董建华发表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前,致电莫并以两亿元资助“利诱”教院与中文大学合并,但遭莫拒绝。莫又指,李国章去年4月曾私下向他透露,会在今年任期届满后离任,并预告莫的任期至今年9月,暗示他会因拒绝合并而不获续约。

  《日报》报道,教院风波中四大主角教统局局长李国章、前教统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教院校长莫礼时及副校长陆鸿基30日均有出席聆讯。代表莫、陆二人的资深大律师李柱铭继续向莫盘问,然后再由李国章及罗太的代表律师莫树联盘问证人。

  莫礼时透露,李国章曾于2005年初、董建华公布《施政报告》前夕致电给他,指《施政报告》中希望有些正面内容,并问莫是否已为教院与中大合并作出准备。莫又指,李称会提供两亿拨款协助两所院校合并,但不能保证这笔钱永远存在,盼教院尽快同意合并。

  不过莫礼时认为,合并对香港来说,并非最好的事,而普遍教院教职员及学生均不支持合并,“不少教职员均担心合并后,教院的学生名额会被削减,因而导致失业。”莫因此拒绝李的要求。

  莫又表示,在2006年4月4日,他前往一家上海菜馆,出席大学校长会晚宴时,担任嘉宾的李国章曾单独向他透露,自己将会在今年7月离任教统局局长一职。莫又引述李指,莫的任期亦只会到今年9月,向他暗示将因为不支持教院与中大合并,而不获续约。

  直至去年8月4日,莫礼时指为了解政府对教院与中大合并的立场,教院校董会主席梁国辉曾约见特首曾荫权。莫引述梁国辉会后称,会面期间梁向曾特首查询,教院与中大合并乃政府政策,抑或是李国章的个人意愿;莫引述梁回复说,曾特首表明合并并非政府政策,梁遂向曾特首指李国章并非一个“诚实的中间人”。

  莫声称,陆鸿基曾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除非李国章离任,否则教院必定要与中大合并,因为这事一直在李的议程之中。莫其后曾先后两次去信特首办,要求与特首曾荫权单独会面,但均被特首办拒绝,并分别建议莫与李国章及梁国辉见面,解决问题。

  30日聆讯完结后,在场记者实时追问李国章是否已决定,今年任期届满后离任,李国章只笑而不答,并在职员护送下步入升降机离开。

泛民约曾荫权谈普选方案被拒 称非常失望

【网讯】香港特首曾荫权日前正式拒绝与21名泛民立法会议员见面,讨论其普选方案。泛民主派30日对此表示遗憾,称会再致函曾荫权要求会面,并希望于下月中收集五百个,来自宗教,学术等各界社会领袖的签名支持。有议员更批评,曾荫权推出绿皮书只是竞逐连任的策略。

  《日报》报道,二十一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早前去信约晤曾荫权,要求就泛民提出的2012年普选方案作出讨论,但29日已遭到拒绝。民主党杨森引述,行政长官办公室回复时表示,由于民主党李永达及职工盟李卓人身兼策发会成员,政府认为泛民方案可经策发会讨论,因此不会与他们见面。

  汤家骅批评,特首办答复“不成理由”,因为李卓人及李永达只以个人身分参与策发会,不能代表提出泛民普选方案的21名成员。

  泛民主派30日召开记者会表达不满,杨森认为曾荫权草率拒绝要求,而李卓人对于被拒表示失望,指责政府无诚意与他们沟通。李又批评策发会沦为花瓶,完全没有商议过将于年中公布的政制发展绿皮书,会如何咨询市民得出建议方案。

  民主派强调,不应由政府进行民意调查咨询市民对政改方案的意见,应交由独立机构或大学进行调查。民主党涂谨申则指策发会及立法会均未有就绿皮书作出讨论,批评曾荫权以绿皮书作竞选行政长官的策略。汤家骅透露,泛民主派4月9日将有“启动仪式”,由4月起直至7月1日,在街头发起签名运动及派发宣传单张,呼吁市民支持泛民普选方案。

曾荫权谈特首选举:以后要摒弃精英观念

【网讯】成功连任的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担任政务官四十年来,一直相信自己是精英,能力过人,判断力优越,但是这次特首竞选令他明白要纠正这种心态,要接受市民的批评,给予市民一个拒绝自己的机会。

  《日报》报道,曾荫权在香港电台“香港家书”节目上表示,今年62岁,40年前加入政府当二级行政主任,后来转当政务官,大半生替政府工作,而政务官是一种“精英式”的训练,相信“自己是香港利益捍卫者”,很多时相信自己的能力过人,判断力比别人优胜,心底里觉得自己就是精英,这种想法一直跟随他。

  曾荫权续说,拥有“精英”的信念,令他“敢于据理力争,敢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敢于挑战权威”。他强调,做政府官员需要建立自己的权威,让市民对政府有信心,但却“容易变成自满,以为自己可以掌握一切,以为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以往面对批评,都会“问为何市民不明白我们为香港好的一片苦心”。

  他又说,2005年补选当上行政长官之后,明白自己要放下身段,但在选举期间,“这个身份是候选人,与另一位候选人平起平坐,没有分别,到地区探访,会吃闭门羹,辩论发言超时会被‘叮’”,在中环及尖沙嘴派花会被拒,“内心很难过,心想我走出来争取支持,向你们示好,为何反应会这样冷淡呢?在3月1日选委主办的政纲答问大会上,他与梁家杰一同站在台上,大家唇枪舌剑,台下对手拉拉队又不断为他打气,我心想为何他们会这样不断攻击我?”

  曾荫权表示,基督教神学家一篇叫 Serenity Prayer的祷文,令他明白到站出来选举就是要接受批评,“那怕是无理的政治攻击,站出来竞选,就是给市民一个拒绝你的机会。我想到过往政府官员自视为精英,闭起门来作决定,然后告诉市民,‘我已为你们做了最佳的选择,大家不用再讨论了’,我知道过往公务员这套信念,是时候要修正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