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6

法国今日产生新总统 萨尔科奇胜券在握

法国今日产生新总统 萨尔科奇胜券在握

【网讯】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6日正式举行,海外属地因时差关系已于5日开始投票,根据最新民调显示,右派人民运动联盟的萨尔科奇领先左派社会党的罗雅尔女士将近十个百分点,最有可能当选为下届总统。

  战况激烈的选举造势活动已于5日午夜前正式结束,多家民意调查都显示,电视辩论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萨尔科奇获得52%到53.5%的支持率,而在萨尔科奇与罗雅尔进行电视辩论的第二天,萨尔科奇的支持率仍然高于罗雅尔,所有民调都呈现萨尔科奇支持率上升为53%到55%之间。

  民调还显示,两候选人努力争取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18.57%选票的中间派候选人贝胡的票源,虽然贝胡宣布不投萨尔科奇票,但未表明是要投罗雅尔还是弃权票。而萨尔科奇将获得30%的中间选民的支持,罗雅尔将得37%,另有33%的中间选民将投弃权票。至于极右派国家阵线勒庞发出投废票的号令,但是57%到60%极右派选民将投萨尔科奇,8%支持罗雅尔,35%弃权或未表态。

  罗雅尔强调是选民而不是民调决定法国的未来。她警告选民,若萨尔科奇当选,将在全国引发类似前年11月的暴力冲突。一般评论就罗雅尔所言猜测,罗雅尔已自知将会败选。

  法国选举法是欧洲最严格的相关法规之一,选前一天到投票结束前,严禁公布任何民调、结果估算或偏袒性新闻报道,以免影响选民意向。数千万名投票的法国选民,6日晚上可能成为对于选举结果后知后觉的人。

  法国在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的海外属地,会提前一天投票,当地电视屏幕3日午夜起一律呈空白,有线或卫星新闻广播全都暂停二十四小时。全国性新闻节目都已延后播出,以使编辑能删除新闻中与本土竞选活动相关的内容。

  违犯者将课以七万五千欧元的罚金。不过这些禁令规定只适用法国境内,对邻国和境外网站则无强制力。法国人只要上网,或转到瑞士、比利时发声的电台,就无触法之虞。

  北京时间5月7日凌晨零时三十分,民调公司根据投下选票样本所作的第一项有关投票结果预测,会送给各政党和媒体,但不可对外公开。

  4月22日第一轮总统选举投票时,这些秘密预测在官方结果公布前两小时即外流,并遭外国媒体披露,预料类似情况5月6日还会重演。法国媒体将是最后公布自己国家选举预估结果的传媒之一。

法国大选萨尔科奇准备组阁 罗雅尔打错牌

【网讯】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于6日举行,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尔科奇将和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一决胜负。据近几日的民意调查显示,萨尔科奇的支持率至少领先罗雅尔6个百分点。也许是受民调结果的鼓舞,萨尔科奇似乎已感到胜券在握,情不自禁地于4日向人们透露了他入主爱丽舍宫后的计划,以及谁将担任政府总理。而罗雅尔则在最后的拉票活动中把萨尔科奇称为“危险的候选人”,认为他的胜出将触发法国的暴力活动。

萨尔科奇公布“内阁名单”

  萨尔科奇4日在阿尔卑斯山区的格里埃尔高地与选民见面,二战期间法国抵抗力量曾在那里与德国纳粹激战。他对大家说:“选举结束后就是采取行动的日子了。”

  萨尔科奇与罗雅尔2日晚参加了一场由法国电视1台和2台联合组织的电视辩论,就选民关心的众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此次辩论结束后,连续公布的3项民调显示,萨尔科奇的支持率在53%至54.5%,而罗雅尔的支持率为45.5%至47%。

  虽然萨尔科奇一直坚持“我们必须平静地等到星期天,在此之前没有人胜出”,但他在言谈之间还是表示他已经开始制定选举后的行动计划。他说,经过几天的考虑,他打算在今年6月法国议会选举前成立一个“消瘦”的过渡政府,只包括15名内阁部长。他希望他领导的政党能在国民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萨尔科奇还曾经承诺,他的内阁中有一半部长为女性。

  据萨尔科奇透露,最有希望出任新政府总理的人选是他的主要政治顾问弗朗索瓦·菲永和现任就业、社会团结和住房部长让·路易·博洛。

  菲永曾担任社会福利部长和教育部长等职,曾于2002年希拉克当选总统后推动进行养老金改革。他的办公室与萨尔科奇的竞选总部相对,一直负责草拟人民运动联盟的立法规划。

  虽说萨尔科奇已志在必得,不过他还需要耐心,等待大选的开始和结果的揭晓。

罗雅尔指责萨尔科奇危险

  根据选前最新的民调显示,右派候选人萨尔科奇还是领先左派的罗雅尔,而且差距已经达到10个百分点。选情分析家认为,这虽不代表罗雅尔一定会输,但她一开始主打的女性牌,不强调自己的从政经验,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鉴于目前民调显示的劣势,罗雅尔在第二轮投票前进行最后一搏。罗雅尔在4日的电台节目中指责萨尔科奇是“危险的候选人”,她说自己有责任提醒民众萨尔科奇当选将会带来的风险。“这会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暴力和野蛮的行为。大家都知道这点,但没有人说出来。这是一种禁忌。”她暗指萨尔科奇的当选将会在移民聚集的郊区引发暴力活动,就像2005年发生在巴黎郊区的骚乱。

  不过罗雅尔的这番言论立刻遭到了萨尔科奇竞选总部的驳斥,他们指责罗雅尔的警告是“不可接受和不负责的”。萨尔科奇竞选总部的发言人表示:“在一场民主的辩论中,一方不能为了达到说服选民的目的而发出威胁。”萨尔科奇本人也说,罗雅尔的指责“不可容忍”。他说:“她开始变得紧张,因为她感到站不住脚了。”

  为了防止选前及选后可能发生的暴动事件,法国警方已经出动3千名警力在候选人总部及各个重要路口巡逻,镇暴警察也已整装待命,法国警方表示,目前没有接获任何具体情报,但会密切注意选后郊区的活动。

英国选举结果公布 六名华人当选地方议员

【网讯】最新公布的英国地方选举结果表明,在3日举行的苏格兰、威尔士和英格兰地方选举中,共有八名华人候选者参选,其中六人获胜当选为英国地方议员。

  新华社报道,代表工党的黄允成和代表自民党的玛格丽特·莫顿在英格兰的索思伯勒选区赢得议席。作为独立候选人的成世雄和其子成德仁在英格兰南部的惠灵顿选区胜出,而成世雄夫人张莲爱则在普尔盖特选区胜出,分别当选选区议员。来自自民党的李良福议员也成功地在英格兰南部的刘易斯桥选区获选连任。

  成世雄在当选后感谢选民对他们一家三口的支持,表示成氏一家一定本着“为民意、为民办实事”的原则行事,不会让选民失望。

  李良福认为他连任议员,是当地主流社会对他过去四年工作的肯定,表示将致力于解决当地选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玛格丽特·莫顿表示,她过去多年的辛勤工作得到了选民的承认,为连任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将继续为当地选民谋福祉。

法国大选罗雅尔连施奇招 萨尔科奇以静制动

  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即将展开,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尔科齐与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塞戈莱娜·罗雅尔展开“铁汉对侠女”的终盘厮杀。为扭转暂时落后的选情,罗雅尔连施封官许愿等奇招,而萨尔科齐以静制动,最新民调显示,萨尔科齐仍领先罗雅尔四到六个百分点。

巩固后防 提名鸽派做总理

  为缩小劣势,罗雅尔使出足球比赛中常见三招,分别可称为“巩固后防”、“争夺中场”、“门前抢点”。

  对于罗雅尔来说,首先要巩固支持左翼政党的选民层,并在自己的薄弱环节——经济政策上补充攻守兼备的得力人选。罗雅尔4月30日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说,如果当选总统,她将提名左翼出身的温和派人士出任总理,而她认为最理想的人选是社会党鸽派代表、前经济和工业部长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

争夺中场 争取贝鲁的选民

  罗雅尔的第二招是“争夺中场”,即争取700万原来支持代表中间路线贝鲁的中间派选民。为此,她不顾萨尔科齐的冷嘲热讽,4月28日与已经出局的贝鲁展开一场别出心裁的电视辩论。既争取贝鲁支持者的好感,又借机鼓吹自己的经济政策。

  罗雅尔的“奇招”收效明显,电视辩论结束后的民调显示,贝鲁支持者中约有40%倾向选择罗雅尔,比上周增加5个百分点,倾向萨尔科齐的为30%左右。

  为进一步稳定中间选民的“军心”,罗雅尔甚至暗示,贝鲁出任总理也是个不错选择。在告诉《费加罗报》斯特劳斯-卡恩能当“好总理”同时,罗雅尔仍表示不排除贝鲁这一选择。

临门一脚 电视辩论攻“软肋”

  巩固后防和中场后,罗雅尔必须与萨尔科齐在“禁区”展开直接厮杀,而最大的考验就是5月2日晚的电视辩论。那场辩论将由法国最大的两个电视频道向全国直播,预计收视率能与世界杯决赛相媲美。因此,罗雅尔“临门一脚”发挥好坏,将直接影响是否能在民意支持度上“反败为胜”。

  然而,罗雅尔在电视辩论中的胜算不是很高,因为律师出身的萨尔科齐被认为是法国政坛“最可怕”的辩手之一,其政策水平、绝佳记忆力和“毒舌”令对手生畏。

  罗雅尔当然也不愿示弱。罗雅尔曾表示,在预计两小时的辩论中,她要猛攻萨尔科齐的“软肋”,把法国政府过去的失策与曾先后担任财长和内政部长的萨尔科齐绑在一起。

  罗雅尔“粉拳绣腿”全力出击,萨尔科齐却似乎胸有成竹。谈及电视辩论,萨尔科齐4月30日说:“好男不跟女斗(嘴)听起来很有男子气概。我准备带着敬意与她辩论,当然,该强硬也得强硬,补充一下,我还会带点愉快心情。”

【法国大选】勒庞吁支持者放弃第二轮投票

【网讯】法国极右派领袖勒庞5月1日呼吁他的支持者在6日举行的总统决选集体拒绝投票,他表示,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和右翼候选人萨尔科奇均不值得他们支持。

  法新社报道,勒庞在巴黎告诉成千上万支持者:“我希望选民展现对我的信任,不要将票投给罗雅尔女士或萨尔科奇先生,我希望选民集体拒绝投票。”

  他表示:“目前有两名候选人竞选,两人均是政党和政策的正式代表,这些政党和政策过去三十年将法国带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道德深渊的边缘。”

  这位现年七十八岁的民族阵线党领袖,2002年曾经跌破举国眼镜的闯入决选,与现任总统希拉克对决。

  但是他在4月22日的首轮投票中,选票一大部分被萨尔科奇抢走,萨尔科奇在选战中主打加强管制移民和国家认同等议题,这两项议题过去二十五年来一直是极右派的主要政见。

  他在首轮投票拿下380万张选票,得票率10.44%,在所有候选人中排名第四。

  他的支持者可能大多会将票投给萨尔科奇。根据伊普索斯民意调查机构5月1日公布的民调,在他的支持者之中,61%会投给萨尔科奇,15%选择罗雅尔。

  同时,进入决选的两位候选人也继续争取中间派贝胡的支持者。贝胡在首轮投票中获得680万票。

  贝胡曾指责萨尔科奇,并向罗雅尔示好。根据上述民调,贝胡的支持者有41%会将票投给罗雅尔,32%表示支持萨尔科奇。

爱沙尼亚雕像事件激起俄罗斯民众爱国情绪

【网讯】爱沙尼亚苏联士兵雕像事件5月1日起进入重要关键期,莫斯科国际观察家透露,在5月9日俄罗斯二次大战胜利日前夕,俄罗斯民众爱国情绪高昂,将使此事件发展更加不可预测。

中央社报道,俄罗斯国营电视台最近两天报道4月26日与27日两天晚上因拆除苏联士兵雕像事件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引发暴动,造成一名俄国人死亡,15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29名警察。

但是电视媒体新闻重点焦点是着重执法警察对抗议的俄裔年轻人残酷施暴情形,对暴民在街头肆虐抢劫情况都轻描淡写。另外对莫斯科的爱沙尼亚使馆外百余名抗议群众行动大肆报道。莫斯科此间外国媒体都担心这种报道不仅会激化俄罗斯与爱沙尼亚间矛盾,还会挑起民间排外情绪。

俄罗斯一些政治人物也开始对爱沙尼亚发出强硬声音。莫斯科市长鲁兹科夫呼吁俄罗斯抵制爱沙尼亚商品。莫斯科三家食品连锁店已从货架上撤下爱沙尼亚货品。 

莫斯科此间媒体来自爱沙尼亚当地第二频道电视台报道,塔林当地俄裔人士从5月1日劳动节到五月9日胜利日将发动新一波大规模抗议活动。爱沙尼亚军警据报已提高警戒。

5月1日劳动节莫斯科市也有五万人大规模游行,为避免发生意外,警方扩大市区交通管制区域,并动员六千名军警维持秩序,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但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团团长﹑杜马老战士事务委员会主席尼古拉·科瓦廖夫30日会晤爱沙尼亚议会第一副议长克里斯蒂娜·奥尤兰德时说,俄罗斯不会与爱沙尼亚中断外交关系。

【法国大选】萨尔科奇向中间派支持者招手

【网讯】法国总统选举进入倒数最后一周,候选人萨尔科奇29日在巴黎举行造势大会,吸引数千名支持者到场。造势大会上,萨尔科奇锁定第一轮落选的中间派选票,呼吁中间派贝胡的支持者支持他。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自从第一轮的选举过后,萨尔科奇和他的社会党的对手罗雅尔就开始了另一场争取中间选票的战争。第一轮选举中,萨尔科奇以五个百分点的优势领先罗雅尔,但是,在罗雅尔和贝胡的电视辩论之后,这场辩论成了媒体主要的焦点,萨尔科奇需要一个像造势大会这样的场合,重新回到舞台。

  萨尔科奇造势的室内体育馆被欢呼的群众挤得水泄不通,更多没办法入场的群众,只好在门外看大型银幕的转播。

  萨尔科奇除了谈他一贯的竞选政见,强调法国不容忍暴力犯罪、国家需要重视工作的价值等等,更特别向中间选民示好。他表示,贝胡支持者的想法应该被重视,并且承诺将在国会引进部分的比例代表。

  当选举进入最后一周,两大阵营争取中间选票的战争也越趋激烈。

  罗雅尔被问到是否将考虑邀请贝胡当她的首相时,她答道,她什么可能性也不排除。

  罗雅尔虽然形势落后,但她并不感到气馁,继续四处拉票。她希望在30日展开第二轮投票之前,后来居上。但她说:“这是很难的,因为有两百个民意调查结果都说萨尔科奇将会取得胜利。不过,选民有他们的选择自由。”

  大多数选民都希望,执政了十二年的希拉克卸任后,即将上台的新总统可以带领国家走出一个新方向。虽然萨尔科奇在担任内政部长期间,在很多方面都受到抨击,但也有选民批评罗雅尔经验不足,在很多问题上的立场摇摆不定。

  国防部长米谢勒·阿里奥·玛丽说:“这个世界已经够复杂和危险的了。我们不想选出来的总统,经常改变主意,就好像频频换裙子一样。”

叶利钦经济改革为俄罗斯繁荣打基础

【网讯】在人们评论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是非功过时,他推行的经济改革成为争论的焦点。俄国经济学家认为,90年代初,俄罗斯人民生活贫困,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叶利钦的经济改革。相反,正是叶利钦的经济改革奠定了今天俄罗斯经济繁荣的基础。

  据中评社29日报道,俄罗斯国内对不久前去世的前总统叶利钦的评价呈现两极化。一方面,数万名俄国民众自发地彻夜排队向叶利钦的遗体告别。另一方面,俄国共产党等保守派势力仍然不肯原谅叶利钦。在议会会场以及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时,俄国共产党员都拒绝起立向叶利钦默哀。

  在评论叶利钦的功过时,叶利钦的经济政策和他推行的经济改革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俄罗斯经济学家亚辛认为,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叶利钦对俄罗斯贡献巨大,因此也将名留青史。

为今日繁荣打基础

  亚辛说,叶利钦的主要功绩是,把当时已经走入死胡同的苏联计划经济转变成为目前的市场经济。正是叶利钦创建的市场经济,为今天普京时代俄罗斯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亚辛说:“今天,不管人们对叶利钦如何评价,俄罗斯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活。最简单和普通的证明是,只要走进商店,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不再需要排长队购物。这对当时的苏联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在一家俄罗斯电视台工作的记者伊连娜说,苏联时代,商品供应短缺。就连香皂,卫生纸这样的日常必需品也要排队购买。苏联解体前的几年,商店空空如也。叶利钦执政后,他的经济改革刚一起步,各种各样的商品就象潮水一样涌进商店。

  她说:“当时我们苏联人都对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漂亮商品很不习惯。我当时刚参加工作,自己可以赚钱。我还记得当时的那种兴奋之情。终于能买到漂亮的衣服,皮鞋等商品了。”

休克疗法民怨深

  叶利钦执政后,立刻任命年轻的经济学家盖达尔担任政府领导人。盖达尔首先开放市场和物价。接下来推行第一阶段的私有化,将小型国有企业,商店等对外出售。

  但盖达尔的休克疗法也带来惨重代价。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物价大幅度上涨,俄罗斯卢布迅速贬值。

民穷不能全怪叶利钦

  经济学家亚辛认为,苏联留下来的大量亏损企业被关闭,人们失业,生活水平下降。但亚辛认为,90年代初俄国民众生活贫困,在抱怨和批评叶利钦政府的同时,俄罗斯老百姓也应该对此承担责任。他说:“当时国家财政预算拮据。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使人们摆脱生活贫困,叶利钦政府给了老百姓很大的经济自由。但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经济自由。一些敢冒险,最早使用这些经济自由的人都变成了成功者。这些人发财致富,其中的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俄罗斯财阀。”

  亚辛认为,俄罗斯老百姓当时的贫困,不完全是叶利钦政府推行经济改革造成的。

韩国学者:中国东北工程颠覆朝鲜民族历史

【网讯】对于有可能点燃中韩两国历史纠争的中国“东北工程”问题,韩国庆尚北道浦项28日下午举行学术论坛,提出对中国东北工程的处理方法及韩国应对姿态,指东北工程几乎要颠覆整个朝鲜民族历史及民族的正统性,呼吁要让中国承认韩国的历史体系,不损害历史及民族的正统性。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是中国2002年开始进行的一项历史研究项目,计划为时五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联合主办。东北工程课题包括三大系列:研究类、翻译类和档案资料类。主要研究古代中国疆域理论、东北地方史和民族史、古朝鲜、高句丽和渤海史;中朝关系史等。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永乐会”浦项论坛28日下午在浦项文化艺术会馆邀请各界专家,以“中国的东北工程和我们的应对姿态”、“美好的浦项发展方向”为主题进行了学术讨论。

  东北亚历史财团研究委员会委员尹辉铎(音)在此对东北工程进行定位说:“中国的东北工程,起源于中国对由朝韩关系所衍生出的焦点问题以及今后朝鲜半岛局势变化的担忧,是为提高中国的爱国主义意识、保持国家统一与稳定、保持领土完整并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而推进的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战略问题。”

  尹辉铎还表示:“要想长期并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工程问题,就要让中国承认韩国的历史体系,不损害历史及民族的正统性。而从韩国的角度来说,应为中国消除其直接面临的现实性顾虑和担忧,即从和谐共存的原理寻找答案。”

  尹辉铎强调说:“为此,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和要求改正的阶段,而应冷静地去了解促使中国实施东北工程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以便为中国消除这些顾虑。与此同时还应提醒中国政府,东北工程几乎要颠覆整个朝鲜民族历史及民族的正统性,从根本上损坏了中韩关系,劝说中国政府停止东北工程。”

  “永乐会”是为了树立并发扬广开土大王的理念和精神,采用广开土大王的年号作为团体名称的纯学术集会,在首尔、釜山、大邱及浦项等均设有相关论坛,目前有250多名会员,其中包括教授、官界及财界人士。

【法国大选】萨尔科奇罗雅尔在欧洲寻支持

【网讯】经过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尔科奇和社会党人罗雅尔脱颖而出,他们将在5月6日进行第二轮决战。为了争取更多支持,除了在国内大造声势外,两人还把目光投向了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

南北两大阵营立场鲜明 英德考虑与法战略合作

  据中新网27日报道,萨尔科奇私下里已经得到了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国的支持,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些国家多位于欧洲东部和北部地区,而站在罗雅尔一方的则主要有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南部国家。

  德国总理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英国首相布莱尔曾经就与萨尔科奇结成“战略伙伴”的问题进行过私下交流。布莱尔最有可能的继任者布朗也曾和默克尔以及巴罗佐讨论过三方如何与萨尔科奇一起推进经济改革、构建更加外向的欧洲以及加强欧美关系等问题。据有关人士透露,“布朗对与默克尔、巴罗佐以及萨尔科奇的合作非常有兴趣”。

  相对于英、德、比利时的组合,西班牙和意大利在欧洲的政治地位要弱一些,而且前者对中北欧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不过,罗雅尔表态支持土耳其加入北约,在这一问题上和英国有了一些共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也对罗雅尔的一些主张表示认可。

欧盟政策考验两候选人 萨尔科奇很像希拉克

  今年6月,欧盟峰会将重提欧盟宪法事宜。明年法国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不管谁当选都将面临考验。尽管方式上有所区别,但两人都表示希望法国人接受欧盟宪法。有分析指出,如果新总统能够在当选后兑现自己的承诺,将有助于恢复选民对欧洲一体化的信心,从而为欧盟宪法的通过奠定基础。

  欧洲改革研究中心负责人格兰特称,萨尔科奇有望让法国摆脱“欧洲病人”的尴尬地位,通过改革更加自信的走向世界,而相比之下罗雅尔则过于保守。但他也指出,萨尔科奇的民族保护主义倾向可能会和其他国家产生分歧。2004年他在担任财政部长时就曾因贸易保护与德国和比利时发生矛盾。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丹尼尔认为,尽管相对于罗雅尔来说,萨尔科奇的政策更易被德英等国接受,但他的执政风格很难让人与之相处,新的合作关系也不会一帆风顺,“如果他采取的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做法,会与欧洲各国产生不少矛盾”,“他的脾气很像希拉克,甚至更糟”。

默克尔两边示好 意在争取法国支持

  德国政府官员透露,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确与萨尔科奇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但她也一直愿意与罗雅尔进行沟通交流。

  分析人士认为,默克尔希望尽可能的和更多国家及政要建立良好关系,英国、苏格兰目前都是她争取的对象。德国非常希望能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重启欧盟宪法进程,并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解决通过宪法的一些难题。这个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国新总统的欧盟政策。因此,争取法国新总统的支持就成了一项迫切的任务。

欧洲议会通过报告 严重关切中国人权状况

【网讯】欧洲议会26日在法国史特拉斯堡召开全会,通过2006年欧洲议会世界人权年度报告,明白表达对包括中国在内等国家人权状况的关切立场。

  这项由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成员、爱尔兰籍议员柯伏尼起草的报告,并评估欧盟执行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及欧洲议会去年推动提升人权的表现及缺失。

  提及全球违反人权的情况时,报告指出,中国的人权纪录仍令人“严重关切”,并应在大肆宣传北京奥运之际,受到更多的注意。

  欧洲议会通过的报告强调,欧盟与中国的人权对话有必要强化及改善;欧盟决策机构欧盟理事会与行政机构欧盟执委会与北京政府会谈时,也应提出有关西藏的问题。

  报告并认为,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应视中国人权状况的改善而定。

  长期以来,欧盟一直希望透过对话,促使中国改善人权状况,但26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年度报告中涉及中国人权状况的内容已清楚显示,欧洲议会成员对北京缓慢的人权改革脚步,并不满意。

  除中国外,报告也表示“深度关切”伊朗的人权状况恶化,尤其是加紧对维护人权人士的压制;另外在重要的俄罗斯人权议题上,对欧盟仅能获得莫斯科政策上有限的改善,报告也表示遗憾。

【法国大选】萨尔科奇想看北京奥运开幕式

【网讯】在本届法国大选中,曾经出现过反对中国、抵制北京奥运会的不和谐声音。为了和这些人划清界限,目前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萨尔科奇派手26日表示,一旦萨尔科奇当选法国总统,又能得到中国的邀请,那么萨尔科奇将乐意出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萨尔科奇的竞选顾问、上塞纳省参议员罗杰·卡罗奇表示,如果萨尔科奇能如愿当上法国总统,到时候又接到中国政府的邀请,那么他一定会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席台上。

  谈到对中国的看法,他表示,萨尔科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戴高乐主义者,即坚持世界是多极的,不能让美国这样一个单一的超级大国掌控世界事务,而应该由三到四个大国,比如美国、中国和法国等,一起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卡罗奇表示,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取得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法国,甚至整个欧洲,都没有能够及时跟上中国的发展步伐,处于落后的局面。所以,一旦萨尔科奇当选法国总统,他将全力推动法中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在对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进行竞争时,巴黎输给了北京。不过,作为当时巴黎申办2008年奥运会筹备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卡罗奇一点都不“记仇”。他表示,萨尔科奇喜欢体育。一旦他下个月能顺利当选法国总统,到时候又能得到中国政府的邀请,那么萨尔科奇将乐意作为主办方的客人,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席台上。

  法国总统候选人罗雅尔25日曾表示,若她顺利当选,不排除会率领法国杯葛明年的北京奥运。

各国首脑贪杯 丘吉尔每餐必喝斯大林爱狂饮

【网讯】去世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生前酷爱饮酒,并且还曾闹出因醉酒耽误外事会晤的尴尬事。在各国首脑中,爱好杯中物者不在少数,有些领导人对酒的痴迷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据英国《太阳报》报道,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非常喜欢喝酒,他白天一般喝红葡萄酒,晚餐时要喝一瓶香槟,饭后还要喝波特酒,这之后是白兰地,最后在睡前还要再来一杯马提尼酒。他曾经说过,“如果不喝酒,那就不能算是一顿完整的饭”。

丘吉尔每餐必饮 威廉—皮特以酒当药

  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廉—皮特最初则是属于“被动”喝酒。他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痛风,14岁时,医生建议他每天喝一瓶波特酒进行治疗,从此波特酒伴随他走完了一生,而且他自己还把“药量”增加到每天三瓶。

尼克松醉酒难接外交热线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很爱喝酒。1973年,时任英国首相的爱德华—希思给尼克松打电话商讨阿以战争问题,但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却发现尼克松已经醉得接不了电话了。

斯大林彻夜豪饮 彼得大帝以烈酒当刑罚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公开宣称自己只喝俄罗斯产的红葡萄酒,但私下里他经常喝法国白兰地和苏格兰威士忌。他身边的服务人员透露,斯大林经常彻夜豪饮。

  彼得大帝时期,烈酒伏特加是俄国库的主要财政来源。彼得大帝自己也是嗜酒如命,并且表示要让所有俄罗斯人都能免费得到一杯伏特加。更有意思的是,他会让那些犯了错的人用很大的杯子喝烈酒以示惩罚。

澳洲前总理曾创世界饮酒纪录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在就任总理职务后就戒酒了,但他的酒量非常惊人,此前他曾创造过世界喝啤酒最快的记录,1955年他还在上大学的时候,用11秒喝了2.5品脱的啤酒。这一纪录保持了多年才被打破。

  加拿大第一任首相约翰—麦克唐纳德以爱酒如命著称,经常在议会开会时喝酒。一次选举辩论时他因为喝多了醉倒在讲台上,不过最后他还是赢得了那场辩论

菲律宾华人不想从政 称会有生命危险

  菲律宾华人在菲律宾政治圈被视为“工具”,政府无能搞经济,有时把造成贫穷的原因推给华商;但同时,不仅要求政治献金,还吃定华商不张扬的特性,任令军方及警察对华商绑票,对华商绑架勒索。即便长年吃了很大闷亏,很少华人想参政的,因为菲律宾政治太肮脏,“参政会有生命危险,随时会被一枪毙命!”

  据《中国时报》27日报道,华商与历任菲律宾领导人都有相当关系,直通总统府,菲律宾民间社会至今还流传:马可仕贪污的钱,都存放在陈永栽这儿,这也是马可仕对华人较友好的原因。而现任总统阿罗约是个经济学博士,刚回国没工作,曾在华商叶应禄安排下在旗下公司做事。

  在东南亚,菲律宾排华情况称不上严重,但隐约仍感受得到华人与菲律宾人之间的冲突。例如,长年来菲律宾的零售业本来是禁止华人经营的,即有所谓的“零售商菲化”政策,几年前才开放让华人做。华人很会做生意,马尼拉有个有名的一六八商场,菲华商总会长蔡聪妙说,“早年,没胆量的,还不敢走进去,因为里头有很多没交税、走私来货品”;去年菲律宾政府一度想把一六八商场关掉,因为它让菲律宾很多大零售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华人做起生意之猛,再加上部分华商经营事业过于苛刻,才会导致排华现象。

冻不死饿不死 为什么要工作

  世界价值民调机构(World Values Survey)调查指出,在全球六十五个国家中,菲律宾人民是亚洲国家最快乐的人,他们“对于生活方式感到非常快乐”。

  甚至于菲律宾国父荷西·黎剎都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使得菲律宾人不愁吃、穿,他们生活悠闲,因此没有要赚很多钱的欲望。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宗教的影响。菲律宾人在西班牙的影响下成为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全国有超过80%的天主教徒,而且菲律宾人对于宗教的虔诚,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当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到菲律宾主持弥撒,竟然吸引了四百万人参加,创下空前纪录。菲律宾人至今在复活节时,很多地方还进行耶稣钉十字架的纪念仪式,许多信徒以肉身自告奋勇被钉上十字架。但也正因为如此,菲律宾人把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不幸及痛苦一股脑都“交给了上帝”,自己尽情享受生活。所以菲律宾人没有什么储蓄的观念,再加上反正钱也不多,干脆就“先花了再说”。在马尼拉住过很长时间的台商潘渭平,在提到“没什么钱”的菲律宾人时,用的词竟然是“很挥霍”。

知命又认命 民族性宗教使然

  为什么同样的人民,会有这样彼此矛盾的情绪?菲律宾人真是这样乐天知命吗?还是根本只是无可奈何地“认命”?旅居菲律宾超过三十年的台商总会总会长黄世模表示,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不管是“知命”还是“认命”,菲律宾人的自我认知还是快乐的。主要的原因是民族性、生活环境再加上宗教等因素。

  菲律宾人种主要是马来人组成,本来就热情洋溢,喜好声色口腹之乐,类似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的马来族。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地若干年前卸任时,还念念不忘未能在任内改正该国马来人好逸恶劳、不事生产的习惯。

  甚至于菲律宾曾经受到西班牙长达333年的殖民统治,承袭了西班牙节庆传统,更加深了菲律宾人耽于逸乐的性格。菲律宾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炎热潮湿,平均气温在摄氏27度,在这样的气候下,人民很自然会趋于懒散,再加上土地肥沃,遍地瓜果,肚子饿了,随时可以采根香蕉或摘个芒果果腹。

六成以上菲律宾人愿意移民

  然而,另项民意调查结果却显示,有超过60%以上的菲律宾人表示只要有机会的话,他们愿意移民到别的国家,不要再住在菲律宾。

  现在菲律宾有超过45%人口处于贫穷线下,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一美元,就算是在首善之区的马尼拉,也处处可见乞食者、流浪汉,到了夜晚,马尼拉湾旁的街道边上睡的都是人,媒体记者最喜欢拍的镜头,就是以高楼大厦为背景的贫民窟。

  因此有许多菲律宾知识分子也非常怀疑“快乐的菲律宾人”的说法究竟有多少真实性。著名专栏作家阿巴提(Reuben Abati)就指出,独立调查不断指出,愈来愈贫穷的菲律宾人,怎么可能快乐得起来﹖难道,“最快乐的亚洲人”只是菲律宾人自欺欺人的假象?

舍夫琴科回忆叶利钦生命最后时光

  弗拉基来尔·舍夫琴科陪伴叶利钦多年,是叶利钦的礼宾官和发言人。他回忆了叶利钦生命的最后时光。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25日报道,4月初,叶利钦略感身体不适,相儒以沫五十多年的妻子奈娜和舍夫琴科劝他住院接受治疗并进行各种检查。

  叶利钦一向精力充沛,他被媒体称为“全俄罗斯最幸福的老头儿”,有着数不清的计划,病榻是他最不喜欢的地方。心肌梗塞发作后,他只躺了两天就下床了,而普通人需要卧床21天。

  这次,他拗不过妻子与老下属的请求,于4月16日住进了中央临床医院。

  动身前,他看上去心情不错,对舍夫琴科说:“治病应该不会妨碍什么吧。不过我订下的计划一定要完成。”

  叶利钦酷爱读书,到任何地方都是书不离手,但这次他什么书都没带。

  入院时,舍夫琴科便跟叶利钦达成了君子协定:他不去干扰病人,只有后者提出要求,才去医院探视。叶利钦计划于22日结束诊断,23日或是24日出院回家。

  叶利钦住院期间,同舍夫琴科一直在通电话,最后一次通话是4月18日。

  叶利钦对舍夫琴科抱怨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见起色,心脏疼得厉害,正在接受治疗。

  舍夫琴科找过主治大夫,医院对叶利钦的病情持乐观态度。

  叶利钦住院期间,副官阿纳托利·库兹涅佐夫每天都陪伴在侧。每天清晨,他在叶利钦醒来之前赶往医院,进入房间,帮叶利钦洗脸和穿衣。

  23日那天也是如此。据副官讲,叶利钦醒来时心情不错。开始洗脸时,叶利钦突然先去了知觉,再也没有醒过来。

  15时45分,叶利钦离开了人世。

  奈娜每天早上9点赶到医院,深夜才离开。丈夫去世后,她泣不成声:“我没有想过自己会失去最爱的人,而且是那么猝不及防……”

  在舍夫琴科眼中,奈娜是个非常坚强的女子,她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家庭观,勇敢地承受了这一切。

  据说叶利钦曾经留下过遗嘱,舍夫琴科认为这一消息纯属子虚乌有。叶利钦根本没有预见过自己会这么快离开人世,他一直注意保养身体,各种计划已经定到了一百岁。要说政治遗嘱,大概就是他对普京所说的那句话吧——“请爱护俄罗斯!”

  细心的舍夫琴科发现,叶利钦在辞世前一段时间里突然变得沉默了许多。他大概是在总结人生所经历的大起大落吧。

【法国大选】罗雅尔称不排除杯葛北京奥运

【网讯】法国总统候选人罗雅尔25日表示,若她顺利当选,不排除会率领法国杯葛明年的北京奥运。另一名候选人萨尔科奇则扬言,会继续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但他认为会全力支持北京办好奥运。

  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发生大屠杀及触发人道危机,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国本来商议制订一项议案,制裁苏丹政府,但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提出反对。中国在苏丹有庞大的石油投资,万一实施制裁,会造成巨大损失。

  罗雅尔25日再度批评中国的立场。她说:“不是因为地底下有石油,我们便可以容许这种可恶的种族灭绝行为发生。”

  当被问到如果杯葛08年奥运,会否向中国施加更大压力时,罗雅尔答道:“我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我们一定要采用各种途径,令情况得到改善。”

  过去数年,达尔富尔区已有二十万人被屠杀,二百五十万人流离失所。美国一直要求中国运用其经济影响力,迫使苏丹政府结束其暴力行动。

  罗雅尔的竞争对手萨尔科奇4月初曾经说过,不会杯葛北京奥运。他说:“奥运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可以推动中国开放,也很自然地推动和平。”他于25日接受电视台访问时重申,他全力支持北京明年主办奥运。

  不过,萨尔科奇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表示关注。他指出:“我们有责任,我不是说权利,我们有责任去了解政治犯的情况。”

  另外,萨尔科奇的的竞选顾问兼国会议员勒劳什,25日谈到法国和美国未来的关系发展。他说,若萨尔科奇顺利当选,他领导的政府愿意与美国总统布什合作,但法国是不会盲目跟从美国的。

  勒劳什称,美国政府要做的是聆听其它国家的意见,而不是实行会带来反效果的单边主义。

  罗雅尔和萨尔科奇本来极力争取中间派政客和选民的支持,但在上周第一轮大选中落败的中间路线候选人贝胡,25日却公开炮轰他们两人,并拒绝表态在第二轮投票中支持谁。

  贝胡指萨尔科奇会令法国社会的族群紧张关系升级,而罗雅尔则会令国家的经济问题恶化,因此认为两人的政纲都不可取。

叶利钦国葬 俄罗斯共产党议员拒起立默哀

【网讯】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内,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躺在开放的棺材里,遗体穿着黑色西装,结黑色领带,身上盖着俄罗斯三色旗。叶利钦的遗孀奈娜坐在女儿塔季扬娜身边,头戴黑色面纱,手持高台红烛。东正教神父在庄严的教堂内吟诵圣歌和烧香。

  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老布什、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英国前首相马卓安,都出席了告别仪式。成千上万的民众手持鲜花、排着长队,依次进入大教堂与叶利钦作最后告别。

总统卫队护送响礼炮

  老布什和克林顿都穿黑西装白衬衣系领带,他们都受到叶利钦家人的热情拥抱和亲吻。普京总统携夫人柳德米拉,俄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携内阁成员,也来到教堂向叶利钦的遗体致哀。

  据俄国家电视台报道,从24日下午开始,共有三万五千人前往停有叶利钦灵柩的救世主大教堂吊唁,人们手持鲜花,排起长队,为俄罗斯首任总统送行。一位妇女神情凝重地说:“叶利钦为俄罗斯做了许多事情,他的去世令人悲痛。”俄罗斯媒体强调,这不是一次有组织的悼念活动,而是人们自发前来追思叶利钦。4月25日全天,莫斯科对市内部分路段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克里姆林宫宣布全国哀悼及下半旗,国家电视台几乎不间断地播放哀悼仪式。

  在安魂仪式结束后,运送叶利钦灵柩的车队,在克里姆林宫总统卫队的护送下,缓缓沿着莫斯科滨河路行驶,环绕克里姆林宫一周,然后向新圣女公墓驶去。获准到墓地参加下葬仪式的约有一百人,其中包括叶利钦的家人、同事以及亲朋挚友。在灵柩下葬时,军乐团奏俄罗斯国歌,礼炮同时鸣响。

俄罗斯共产党议员拒起立默哀

  俄罗斯为叶利钦举行的葬礼完全参照国葬的最高标准,这再一次表明虽然叶利钦早在七年前就辞去了总统职务,但仍是大多数俄罗斯人心中崇敬的领袖人物。民众对叶利钦的突然逝世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更多地体现在回顾国家近十几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以及每个人经历的各自不同的变革历程。

  俄罗斯最高级主教阿列克谢二世在由一位主教读出的声明中说:“(叶利钦的)命运反映了二十世纪的剧变。”声明说:“我国人民怀着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而他感到这点,并帮助现实它。”

  与此同时,俄罗斯共产党议员对叶利钦在结束苏联政权中扮演的角色表示愤慨。他们在25日俄罗斯议会会议结束时,拒绝起立默哀。俄新社引述共产党议员伊柳钦的话说:“我们绝不向摧毁祖国的人致敬。”葬礼结束数小时后,普京誓言完成叶利钦的未竟之业。他说,叶利钦“真心地竭尽全力让数以百万计的俄罗斯人活得更好,我们将会朝着这些目标迈进。”

韩国电视剧歪曲高句丽史实 成针对中国武器

【网讯】韩国电视剧产业在近年有很大的发展,如今该产业不仅是韩国一个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成为韩国针对与中国之间一些争议性历史问题的新武器。

  据《重庆晨报》26日报道,关于高句丽问题的争议起源于两年前。2004年7月中国将位于吉林省通化市辖下的集安市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和朝鲜的高句丽墓葬群分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前37年,夫余国王子朱蒙为避祸南逃到卒本川(今辽宁桓仁县)称王。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朱蒙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古城),并改名为高句丽。因此,中国史学界认为“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地方政权,存续于汉唐期间,与位于现在韩半岛上的王氏高丽(建立于公元918年)是两个除了名称,在主体民族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区别的国家”。但是,韩国的学者对此持有异议,并视朱蒙为先祖。

  韩国一方面通过外交和学术方面争辩,另一方面也把电视剧作为有力的宣传武器。过去6个月里,韩国向国内和亚洲输出了三部古装剧,剧中以一些凄美的爱情故事为引子,暗地里歪曲历史,称高句丽为朝鲜人的版图,被中国人侵占。

  香港亚视曾播出过韩国大热古装剧《朱蒙》,在这部讲述朱蒙一生经历的故事里,历史被肆意篡改。剧中不仅说高句丽是朝鲜族所建,更将韩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朱蒙”塑造成古高句丽的创始者、开国国君。该剧自2006年5月韩国首播以来,收视率连续25周称霸,更荣登韩国2006年全国收视排名第一剧集,超越了同年度的韩国人气剧《宫》及前两年的《大长今》。

  “高句丽问题可能对于中国来讲,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它对于韩国人来说,就是一切。高句丽是韩国人身份的象征。”韩国延世大学一名教授说。

萨尔科奇罗雅尔情感生活皆“离经叛道”

【网讯】法国总统选举定于5月6日举行第二轮投票,由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尔科奇和最大反对党社会党候选人塞戈莱娜·罗雅尔对决。

  据新华社报道,两人政见左右分明,情感生活却同样“离经叛道”。无论谁当选,他们的私生活都与传统婚姻不符。媒体认为,这折射出法国如今的社会风尚。

罗雅尔:相伴不婚

  罗雅尔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数位列第二,如果她赢得第二轮投票,她将不仅成为法国首位女总统,还打破法国总统历来为已婚人士的传统。

  罗雅尔现年53岁,与社会党领袖弗朗索瓦·奥朗德相伴25年,育有四个子女,但一直未婚。

  罗雅尔说,奥朗德的政策建议不会左右她的决定。两人因在增税方面政见不同,曾公开发生争执。她说,如果她成为总统,即使请奥朗德在政府任职,奥朗德也不见得去。

  有照片显示,在今年3月,两人未以正常亲吻面颊方式彼此问候,而仅仅握手。

  罗雅尔在3月底出版新书《此时此刻》中否认两人分手传言。她说:“是的,我们还在一起,我们仍然住在一起。”

  对于“罗雅尔先生”戏称,奥朗德一贯保持幽默风度。2006年11月,他说,自己拥有“社会党第一书记”职务足矣,对“法国第一先生”头衔敬而远之,即使罗雅尔成为总统,他也不打算住进总统官邸爱丽舍宫。

萨尔科奇:分合难测

  萨尔科奇现年52岁,感情经历更具传奇色彩。

  记者凯瑟琳·奈在关于萨尔科奇的新书《名叫欲望的权力》中写道,萨尔科奇1984年以巴黎郊区讷伊市市长身份主持法国电视明星雅克·马丁婚礼,却对新娘塞西莉亚一见钟情,虽然塞西莉亚已经怀有马丁的孩子。

  书中说,当时萨尔科奇已婚,他设法使两家人结为朋友。4年后两家人一同去滑雪,萨尔科奇当时的妻子到处寻丈夫不到,却在塞西莉亚房间窗外雪地上发现丈夫留下的脚印。

  两家人后来各自离婚,塞西莉亚成为萨尔科奇第二任妻子,婚后生有一子。

  作为贤内助,塞西莉亚在萨尔科奇部长办公室工作数年,组织召开党务会议,从而与活动组织家里夏尔·阿蒂亚斯结识。

  萨尔科奇婚姻由此出现裂痕。2005年5月,塞西莉亚与阿蒂亚斯在美国曼哈顿漫步照片成为《巴黎竞赛画报》封面。《巴黎竞赛画报》详细列出两人分居细节,包括萨尔科奇在妻子离开期间与一名女记者传出绯闻。

  塞西莉亚七个月后从情人身边返回,但数周之后,又一次收拾行装离去。

  2006年年底,塞西莉亚再次回到萨尔科奇身边,但网络上风传她即将第三次出走。现在许多人都在猜测,萨尔科奇是否会单身入住爱丽舍宫。

法国新风尚?

  不管两人谁最终选举胜出,法国总统职权都将从74岁的雅克·希拉克手中传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接任者。

  美联社评论说,法国人似乎不再期待爱丽舍宫住进“父亲式人物”。萨尔科奇和罗雅尔都活力四射,喜好用iPod音乐播放器听音乐,受时尚人士追捧。罗雅尔的沙滩泳装照登上杂志封面,萨尔科奇身穿紧身运动装在阳光中慢跑的照片也同样吸引眼球。

  罗雅尔说,两人不需要婚姻来证明彼此相爱。美联社说,法国选民普遍同意这种观点,当今法国近一半儿童为非婚生子女。

  与此同时,写书评论总统伴侣的克里斯蒂娜·克莱尔说,“(为另一半)牺牲的生活方式已过时。”塞西莉亚和奥朗德都明确说,不会为总统之位放弃梦想与幸福。

  萨尔科奇在自传《见证》中说,塞西莉亚离开的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此书成为2006年夏季法国最畅销书之一。美联社评论说,法国政治家开始袒露私生活,而且选民还津津乐道,与过去风气大为不同。

  作家雷诺·雷韦尔说,“新生代”政治人物有意展现私生活,并以此作为竞选资本,“二十年前的法国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所有保护法国式‘谦虚’的屏障都已破灭”。法国已故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在整个任期内都对自己有情妇和私生女之事守口如瓶。

【法国大选】选民理性 女儿身无助罗雅尔

【网讯】法国总统大选一名女性候选人罗雅尔进入第二轮投票,有机会争取下届总统大位。然而法国民主社会的成熟性,选民多以政见或政治立场作取向,社会党总统提名候选人罗雅尔的女性身份并没有带动效应,难因性别扮演决定性角色。

  大选第一轮投票后,TNS Sofres-Unilog民调研究院推估女性选民投票取向指出,33%投给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尔科奇,27%投给罗雅尔,15%投给中间派白胡。

  另外,伊普索斯民意调查机构的推估数字则依次是32%、27%、18%。女性选民投给萨尔科奇的比例高过罗雅尔。

  伊普索斯民调部门主任宗斯提克对女性杂志《她》表示,罗雅尔得票数中,女性选票或许多过男性选票,但应不是候选人性别的关系。这次选举,性别效应并没有显现,人们投票选的是政治计划或政党。

  宗斯提克指出,女性选民较少投票给极端主义者,她们通常投票给中庸派或左派社会民主政党。

  法国大选竞选期间,的确有女性关注到罗雅尔在竞选过程受外界批评外表等个人因素,而激起不平之感。

  不过,法国民主社会的成熟性在此时显现,女性选民并没有大力动员,因为罗雅尔是女性就投票给她,而认为应检视她的政见。

  西蒙波娃视听中心主任费南德兹女士在第一轮投票投给罗雅尔,她表示,因为十分赞同贺雅尔表达优先检视妇女遭遇暴力问题。她指出,女性候选人不是她的选择前提,最重要的仍是政治立场。

  罗雅尔女性化装扮的外型与一般女强人形象不同,的确引发许多讨论,正反意见都有,但相对于政治理想,性别效应则大为降低。例如费南德兹表示,罗雅尔老爱彰显母亲身份,令人受不了。

  又如罗雅尔选前到巴黎市二区扫街的现场,一名退休老人伊夫亚朗表示,一开始的确对社会党选出一名女性候选人不习惯,但既然是党内初选程序决定,之后也就跟着接受。他又说,目前右派当道下,社会党候选人不论是男是女,选战都必然辛苦。

安倍晋三美国之行能否缩小美日分歧?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26日和27日对美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首脑会谈。这是安倍就任后首次访问美国。此次会谈将于27日在戴维营总统别墅举行。

  据《朝鲜日报》报道,在此次会谈中,安倍将竭尽全力消除两国之间围绕美国众议院谴责日军强征“慰安妇”(性奴隶)的决议案、朝鲜核问题和日本人被绑架问题而产生的分歧。

“安倍访美之行太晚”

  日本国内不少人指出,首相访美之行太晚,已经错过了时机。历任日本首相中,就任后作为第一个访问国访问美国的情况占绝对优势。但是,安倍则首先访问了因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后关系出现裂痕的中国和韩国。他就任七个月后才访美,只排在前首相铃木善幸(就任十个月后访美)之后,成为就任后访美第二晚的首相。美国副总统切尼和国务卿赖斯前往日本期间,安倍就任以后,日本外相和防卫相都没有前往美国。

  在此期间,防卫相久间章生谴责伊拉克战争、外相麻生太郞谴责美军占领政策等发言却层出不穷。美国众议院的“慰安妇”谴责决议案被采纳和安倍否认强征“慰安妇”的发言,使日本在美国心中的形象尽毁。

对待朝鲜却把绑架问题摆在首位

  对于安倍来说,此次首脑会谈的首要目的就是解决两国之间围绕对朝鲜政策的战略分歧,重新确认美日同盟关系。《2·13共同文件》通过以后,布什政权突然转换成对朝鲜温和政策,从而使六方会谈框架下的美日对韩国版图转变成韩美对日本的版图。日本的孤立感正逐渐加深。

  安倍已经将此次会谈作为背水一战。他于22日亲自出席“营救被北绑架者的国民集会”,他宣布说:“在不解决绑架问题的情况下,日朝邦交关系绝对不会正常化。”从而切断了所有的退路。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决定是否将朝鲜从支恐国名单中除名时,应该考虑绑架问题的解决情况。”据悉,安倍坚信美国国务院正在主导对朝鲜温和政策。日本政府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说:“安倍打算在访美期间尽量避开国务院方面的人士,直接与布什总统对话,确认美国对北政策突然改变的原委等。”

  日本国内还出现了带有希望的观测。他们持强硬立场称,在朝鲜没有履行起步措施的情况下,安倍可能会对布什说,即使是为了验证朝鲜的意愿,也应该再次施加压力。他们认为,布什可能会以与安倍的会谈为契机,将对朝鲜政策放回原来的位置。

安倍将受到美国特别礼遇

  安倍的访美日程包括,27日参加白宫晚宴、在戴维营总统别墅举行首脑会谈。日本媒体透露说,同时安排这两项日程招待外国首脑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布什总统招待外国首脑的场所依次是,德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私人牧场、戴维营总统别墅、白宫(晚宴)。在白宫晚宴上,还将安排在总统居室举行只有两国首脑夫妇参加的座谈会。

巴勒斯坦部长辞职风波折射政府矛盾

  巴勒斯坦内政部长哈尼·塔勒布·卡瓦斯米23日向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递交了辞呈。尽管此事最终以哈尼亚拒绝其辞职、卡瓦斯米决定留任而告终,但分析人士认为,巴内政部长辞职风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巴当局内部在安全领域的矛盾。

  据国际在线报道,以色列媒体24日报道,哈尼亚的助手穆罕默德·马德胡恩证实,卡瓦斯米是在23日举行的巴内阁会议上递交辞呈的。他在辞呈中陈述了他为结束巴勒斯坦地区混乱局面、恢复当地法律和秩序的计划无法取得进展的情况。

  事后有巴政府高级官员透露,卡瓦斯米的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对深受腐败和内斗问题困扰的若干支巴勒斯坦安全武装进行改革,对公共场合的持枪行为进行严格管理。这对于稳定巴安全局势,防止大规模冲突的发生本是好事,但该计划的推行却因得不到安全部门有关负责人的配合而停滞不前。此外,卡瓦斯米还抱怨没有得到足够的决策权。

  尽管从卡瓦斯米最终决定留任来看,他此举更多只是为了向巴有关领导人施加压力,但分析人士指出,辞职风波反映的是两大派别在安全领域的矛盾并未消除。

  今年2月,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签署“麦加协议”之前,两派武装已有过为时数月的冲突,双方人员伤亡都十分惨重,“麦加协议”虽为双方确立了停火的原则,但并没有就关键性的巴安全部队控制权问题达成一致,而导致双方关系紧张的哈马斯“执行部队”的去留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尽管双方在随后的马拉松式谈判最后时刻,确定了关键性的内政部长人选,为民族联合政府的组成扫除了障碍。

  然而,舆论注意到,自巴新政府成立以来,媒体有关卡瓦斯米及其施政表现的报道寥寥无几。它们津津乐道的依然是法塔赫与哈马斯这两个主要派别的矛盾: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依旧在推行其安全计划。3月18日,也就是巴新政府宣誓就职的第二天,他就任命了法塔赫少壮派领导人达赫兰为国家安全顾问,负责对巴所有安全武装力量进行监督。4月15日,阿巴斯又颁布主席令,要求组建巴勒斯坦安全委员会,以整合巴武装力量,减少巴内部暴力冲突。哈马斯对阿巴斯把与他们关系不和的达赫兰纳入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很不满意,他们还对法塔赫仍旧把持安全部门关键职位心存不满。

  由此可见,无论是法塔赫与哈马斯还是巴勒斯坦的媒体,都没有把卡瓦斯米当回事,而他这个按规定应拥有对巴各武装力量进行监管权力的内政部长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摆设。在这种情况下,卡瓦斯米愤而辞职也就不奇怪了。现在,他虽然在哈尼亚的挽留下收回辞呈,但这并不说明巴两大派别间在武装控制权问题上的分歧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它始终是巴勒斯坦未来安定因素的一大隐患。

美国拟朝鲜开展体育外交 称金正日喜欢乔丹

【网讯】朝鲜核问题虽然已经迎来春天,但相关各方迟迟不见朝鲜关闭核设施,真是“等得花儿都谢了”。不过,美国称有意复制当年中美建交前的“乒乓外交”,与朝鲜开展体育交流。

  美国国务院对朝人权特使列夫科维茨4月19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国正在考虑今后与朝鲜进行体育界、音乐界和演艺界人士的交流。

  列夫科维茨说:“朝鲜派往海外进行交流的人员,其家属在朝鲜大都是上层社会的精英。即使是忠诚于朝鲜体制的人,看到外面的世界,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他还暗示美国试图通过交流计划向朝鲜施加影响。他指出,美国正在研究的对朝交流计划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他提及1971年中美间的“乒乓外交”,强调说:“如果朝鲜作好准备,交流将成为新的机会。”

“金正日爱看NBA 最喜欢乔丹”

  曾有美国媒体报道,金正日是狂热的NBA球迷。金正日还以打篮球会增高为由,提倡国民多打篮球。如果美国真的想搞体育外交,或许篮球会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据美国的朝鲜专家透露,金正日最喜欢的球星是迈克尔?乔丹。金正日的书柜里保存着乔丹在公牛期间几乎所有的比赛录像带。2000年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平壤时,向金正日赠送了乔丹亲笔签名的篮球,这个篮球目前陈列在位于妙香山的国际亲善展览馆里。

  美国媒体还表示,受金正日影响,朝鲜高层也都喜欢NBA和乔丹。20世纪90年代初与美方会谈时,朝鲜高层人士曾表示:“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马上要转播公牛比赛,得看看皮蓬的伤势恢复得怎么样啦。”

  2001年,朝鲜曾私下邀请乔丹领衔的芝加哥公牛队访问平壤,并承诺金正日会接见他们。为促成这次“篮球外交”,韩国的三星集团表示愿意全程赞助公牛队访朝。但乔丹不想太深地卷入政治事务,婉拒了朝鲜的邀请。

伊朗专家到朝鲜取经?

  朝美关系进展不大,朝鲜与伊朗的关系却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英国《每日电讯报》4月17日爆料,朝鲜和伊朗的代表团私下里正在秘密谈判,目的是在朝鲜关闭核设施前,帮伊朗获得必要的核技术。该报引述匿名消息源称:“伊朗的科学家已被邀请到平壤,以研究从朝鲜核试验中收集到的一些数据。”

  对于这个所谓“核交易”的报道,伊朗驻华使馆表示不能确认。伊朗驻华使馆新闻官伊扎迪对记者表示,“这个消息我们没听说,伊朗有关官方和媒体也没有报道这个新闻,所以不能确认。”

  日本共同社19日也捅出一条消息:“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永日已经于近日离开平壤,进行他的南亚和东南亚之行。”金永日曾是朝核六方会谈的朝鲜代表团团长。共同社称“金永日还将访问伊朗”。但共同社的报道没有提到金永日即将访问伊朗的详细情况。而美国媒体则称,核问题很可能是一个议题。

  目前,美国天天催着朝鲜关闭核设施,还经常放风“要打伊朗”。伊朗与朝鲜展开核技术合作的新闻虽不能证实,但伊朗和朝鲜加强互动确实可以牵制美国,从而在对美谈判中提高“要价”。

缅甸昂山恐怖事件主犯称朝鲜韩国都不愿去

【网讯】因1983年缅甸昂山炸弹恐怖袭击事件,遭到断交的朝鲜即将恢复同缅甸的外交关系。而该事件的肇事者有可能被引渡回国,但主犯姜民哲表示,朝鲜韩国都不愿意去。

  缅甸媒体《伊洛瓦底》网络版23日通过和姜民哲在同一监狱服过刑的政治犯透露了他的心情。姜民哲24年来一直在失去右臂的状态下服刑。他担心,如果回到朝鲜可能会被当作叛徒,如果去韩国,可能会因意图暗杀当时的总统全斗焕的罪名走上法庭。

  姜民哲是朝鲜政权派往缅甸的三名恐怖分子中唯一的生存者。调查昂山恐怖事件的缅甸当局1983年11月曾公布称,姜民哲收到朝鲜金正日的亲笔令,秘密潜入缅甸。朝鲜军队侦察局特工队所属少佐(少校)陈某在现场指挥,他和申基哲(音译)大尉恣意进行炸弹恐怖袭击。此次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全斗焕随行人员中的副总理徐锡俊等17人死亡,13人受伤。朝鲜军队的申基哲当场被缅甸警察击毙,被逮捕的陈某于1985年4月被处以绞刑。由于姜民哲被捕后相对积极地协助了调查,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姜民哲在服刑期间不仅学会了缅甸语,还学会了英语,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悉,姜民哲在和韩国政府负责人的几次会面中,曾对自己制造的恐怖事件进行了反省,同时还说想到韩国来。

  现政府对把姜民哲带到国内一事持否定态度。去年11月20日国情院院长提名人?万福的国会人事听证会时,正式提及了该问题。万福说:“朝鲜主张(昂山事件)是韩国所为。如果将主犯带到韩国,朝鲜就会说你们又带回了自己派去的人。”

中国印度就边界问题谈判 西端边界有望解决

【网讯】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十次会晤20日至23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南部城市古努尔举行。与此同时,流亡印度的藏民举行抗议称,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必需考虑西藏的历史现实。

  中方特别代表戴秉国与印方特别代表纳拉亚南,就中印边境问题的解决框架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讨。双方同意,下次会晤将在中国举行。

两地三天第十轮谈判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2003年被分别任命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特别代表。从那时以来两国特别代表为了解决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遗留下来的争端而一再举行会谈。

  双方代表继20日在新德里的谈判后,又前往引发两国争议的边界附近的印度城镇古诺尔,21日和22日在当地继续会谈。古诺尔会谈已是此类谈判的第十轮。

  中印两国在四十多年前的边界武装冲突后断绝来往,近年来关系开始好转。法新社说,不仅两国官方互访频繁,而且双边贸易额也高达每月二十亿美元。这为解决两国边界争端打下基础。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11月访印度时说,双方应把结束边界争端放在首要地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兼特别代表戴秉国在和印度代表举行了几轮谈判后20日表示,中、印务必是好朋友、好邻居和好夥伴,全世界都关注中印关系的进展,我们必须为了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相互配合,而举行这些边界谈判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印度称良好 学者称接近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兼特别代表纳拉亚南也说,解决边界问题的谈判进展良好,这反映两国寻求解决的坚定决心。

  乔治亚大学亚洲项目主任斯里瓦斯塔瓦博士虽然对这一轮谈判成果的看法乐观,但是他觉得这次还不可能达成最后协议,因为有关谈判是循序渐进的相当长而复杂的过程。

  斯里瓦斯塔瓦说:“几年来中印两国的边界谈判取得了成果。过去三年来,两国在解决有争议的中段边界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展。而这次谈判的重点放在东、西两段边界上。而且在这次谈判的同时,印度和西北方的巴基斯坦也在积极进行边界谈判,涉及地区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边界交接点,这有助于促使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中印两国在前两轮边界谈判中大大缩小了分歧,双方的立场已相当接近。印度对与中国解决西端边界问题看法乐观,而有关东段边界的问题在这一轮谈判前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整个边界问题涉及面广、历时长,所以我不认为这次会谈有希望达成最终协议,然而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流亡藏人抗议中印谈判

  据亲达赖喇嘛西藏流亡政府的“涉藏网站”的报道,西藏青年大会组织22日在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印度的达兰萨拉举行抗议示威,反对中印边界谈判,该组织领袖说,不考虑西藏历史现实的边界谈判不可能在中印间持久可行地解决边界问题。他说,他们在印度寻求印度政府的支持,他表示他们不能接受任何违反历史现实、并违背西藏内外六百万藏民意愿的决定。

  斯里瓦斯塔瓦博士认为,流亡藏民的举动不会左右印度政府的立场,更不能对目前的中印边界谈判产生干扰,他说:“印度政府已明确表示,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印度对中国政府的唯一要求是尊重西藏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并以和平方式解决西藏问题。而且印度官方向中国当局表明,不向西藏流亡政府提供任何政治支持,只是给予避难庇护。”

  他还说:“印度政府要流亡藏人自行与北京解决问题,而印度不想参与其中。目前印度所关注的是解决东段边界问题,藏民的反对只会促使东段边界问题成为边界谈判的中心议题,决不会阻挠两国边界谈判的进行。”

【法国大选】萨尔科奇获较多华裔选民支持

【网讯】法国驻布鲁塞尔总领事馆23日指出,右翼法国总统候选人萨尔科奇,22日在比利时同时举行的法国侨民首轮法国总统选举投票中,也获得较多的支持。

  根据法国内政部的最后统计,萨尔科奇在法国22日举行的首轮总统选举中,以31.11%的得票率,领先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25.84%的得票率。

侨民更支持萨尔科奇

  法国驻布鲁塞尔总领事馆表示,在约四万名登记投票旅居比利时的法国侨民中,35.8%的选票支持萨尔科奇,27.77%的选票支持罗雅尔。

  法国《欧洲时报》报道,萨尔科奇的亚裔顾问何福基认为,萨尔科奇能够进入第二轮选举是众望所归,也相信萨尔科奇最终可以在大选中胜出。

  法国侨民旅居比利时的数目,仅次于意大利侨民,约达十六万五千人;布鲁塞尔也是继日内瓦及伦敦之后,最多法国海外侨民聚集居住的城市。

  在巴黎一个投票站,华裔选民林德标已经投了票,从投票站走出来,他是第十七届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欧华联会本届年会主席;另一位投票者麻长生则是法国青田同乡会的永远名誉会长,妻子邱爱华虽然商务繁忙,也与小女儿一起来到票站。

  潮州城大酒楼东主徐锦铨一家几口,也前来唐人街内一所小学投票。徐说,他本人获得法籍二十多年了,每次选举都有投票。他的子女都已长成,有投票资格,所以这次全家倾城而出。徐锦铨的投票意向是,谁人的政策有利华人,就投他一票。

  法国出生的邓先生原籍台湾,现做计算机生意。他和妻子育有四个孩子,他投票后要回家接替妻子照顾子女,然后让妻子前来投票。邓说:“我是公民,参加投票来表达意愿很正常。”

纷纷向中间派示好

  得到首轮投票胜利仅二十四小时,萨尔科奇即在23日晚举行集会,争取贝胡支持者的支持。萨尔科奇的主要副手奥尔特弗厄23日向法国国内广播电台说,他认为萨尔科奇最能体现中间派的价值。

  罗雅尔则发表了长篇讲话,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政策和主张,同时也保证将成为一名“不受任何党派、集团或金融势力束缚的”、“保障国家公正”的总统,这一宣示与贝胡以往的一些讲话颇有契合,明显是向中间势力伸出的橄榄枝。

悬念依然存在

  在第一轮投票结束之后进行的一些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极右选民将转而支持萨尔科奇,支持贝胡的选民们似乎仍在举棋不定,有的支持萨尔科齐,也有的支持罗雅尔。

  不过罗雅尔已获得了左派势力的支持。参加首轮竞选的法国共产党、革命共产主义联盟、工人斗争等党派的候选人和反对全球化的独立人士博韦等纷纷表示,将在第二轮投票中支持罗雅尔。

  目前,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率较高的候选人贝胡和勒庞尚未表态支持哪一位候选人。分析人士指出,勒庞在第一轮选举投票中对萨尔科奇大挖自己的墙脚颇为恼火,他能否明确表态支持萨尔科奇还存在疑问。

  而贝胡在选战期间也曾对萨尔科奇发动过猛烈攻击,选后立即投向萨尔科奇多少会有一些心理障碍。此外,支持他的选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左翼支持者,早在首轮投票之前,社会党人、前总理罗卡尔等人就曾建议罗雅尔与贝胡建立竞选联盟。罗雅尔与贝胡能否最终结成中、左联盟,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经济决定大选

  法国虽是欧元区的第二经济大国,但却也是欧洲国家中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其成长率一直维持在2%左右,而政府财政赤字却是欧洲国家中增长最快的,国内人均生产总值从25年前的世界第七位落到目前的第十七位,这些数据反映出来的事实是:失业率居高不下,而欧元却拉高了物价、房价上涨尤多,经济专家认为法国经济已出现了结构性问题,竞争力减弱、出口衰退、内需又不足。

  在这种情形下,消除失业、提升人民购买力已是选民的共识,据民意调查,选民对未来总统的期望,46%的人首先提出的便是消除失业。这一点就对萨尔科奇有利。

  竞选活动开始后,萨尔科奇就以提高人民购买力作为口号打动选民之心,然后主张通过减税,刺激市场创造工作机会,他以为法国穷了是因为工作少了,希望改革雇用制度及延长工作时间,让人民脱离35小时的工作制,多劳多得。

  反观罗雅尔则仍是典型的社会民主主义,在削减公共开支及劳动力自由化方面不能有坚持,仍受左翼势力的牵制。这就在对抗萨尔科奇上略居劣势了。

【乌克兰危机】媒体发起运动拒播政治人物

【网讯】乌克兰总统尤申科解散国会造成政治对立,乌克兰电视媒体集体发起“今天拒绝政治人物”活动,不让政治人物上电视,包括总统讲话也在封杀之列,他们透过这项活动要求各政党学习倾听与理解。

  据中央社22日报道,由于尤申科20日表示将延后举行国会选举,乌克兰政局出现和解局面。但是在之前的对立过程中,乌克兰电视媒体曾集体发起“今天拒绝政治人物”的运动,由于这项运动在乌克兰造成极大影响引起讨论。

  尤申科4月2宣布解散国会之后,总统派与总理派对立不断升高,首都基辅群众占领街头,独立大街与欧洲广场蓝旗、橙色旗满天飞。

  据来自基辅消息称,4月13日对立情况达到最高,但当天乌克兰所有电视频道,全部没有政治人物活动与讲话,当天乌克兰人民无法在电视屏幕看到政治活动。

  据这项运动的声明说,当天所有电视节目拒绝播出政治人物讲话,对政治事件也不报导。声明还强调就算是总统的讲话也不播出。参与运动的一家媒体负责人说,所有电视同行之所以发起这项运动,是希望提醒政治人物不要利用媒体相互指责、谩骂。

  “今天拒绝政治人物”运动在乌克兰是首次发起,造成极强烈影响,至今仍议论纷纷,民众表示,运动展现一般乌克兰沉默大多数的意见,但是政党人物则批评电视台剥夺人民知的权利。

可爱的坏人 法国人民心中的希拉克

  法国大选22日结果出晓,萨尔科奇与罗雅尔将进入第二轮选举。而执政12年、今年74岁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就要和爱丽舍宫说再见了。后希拉克时代的法国,国内的境况如何?在国际上的地位又怎样呢?

  法国《世界报》的卡通画家普兰图曾经无数次拿希拉克开心。他说,虽然法国人盼望着新一代的领导人,但同时又难忘希拉克。

人见人爱

  他说,在法国,希拉克称得上人见人爱,描绘希拉克的形容词除了“可爱”、“幽默”就是“潇洒”;但同时,人们又常常抱怨他是个“骗子”,担任巴黎市长期间曾经造假帐。抱怨完了,人们耸耸肩,又会说一声,换了我,坐在那个位置上,可能也一样。

  长期以来,希拉克在法国政坛一直颇有影响。年轻时,英俊的希拉克,一手拿着香烟、一手端着啤酒,潇潇洒洒地赢得了乡间选区人民的支持,进入议会。

  希拉克1967年首次升任部级,之后的从政生涯当中,几乎担任过所有的内阁职位。1977年至1995年,希拉克担任巴黎市长将近二十年。期间被卷入政党筹资及个人开支等丑闻。希拉克的亲密盟友朱佩几年前被判有罪,起因是,一些名义上在巴黎市政府工作、拿着纳税人工钱的人实际上是在为希拉克担任主席的保卫共和联盟工作。

  但是,丑闻没能阻挡希拉克1995年赢得大选,成为继密特朗之后的法国总统。2002年,希拉克再一次出人意料地在大选中获胜。原因之一是,极右的国民阵线主席勒庞进入第二轮。

  那次大选令法国选民陷入两难,他们觉得自己被迫在骗子和法西斯之间做出选择。有些人鼻子上戴着夹子前往投票站,意思是大选散发的臭气让他们恶心。

向美国说“不”

  作为总统,希拉克在国际舞台上强硬推销法国的立场时才显得最为幸福。他继续坚持密特朗总统的立场,认为非洲是法国的大后方,并且试图和法国从前的殖民地修补关系。

  在中东问题上,他确保法国在从前的殖民地黎巴嫩和叙利亚保持一定的影响,确保法国在中东和平问题上有发言权。

  最令人难忘的,应当是2003年,希拉克反对入侵伊拉克。法国的否决票影响到了和美国、英国的关系。希拉克的继承人接过来的是一个脆弱的法美关系。

  希拉克一直反对超级大国影响全球,特别是布什领导的超级大国。法国记者评述说,希拉克和布什的差别就像是水与火的差别一样,两人根本就不会成朋友。

  希拉克留下的还有和欧洲日渐紧张的关系。希拉克喜欢欧盟,特别是由法国和德国控制的欧盟,但他反对欧盟东扩到波兰和捷克等国。

“可爱的坏人”

  法国全民2005年公决反对接受欧盟宪法草案,希拉克之后的法国在欧盟的地位已经被削弱。法国国际关系学院学者莫瓦西说:“希拉克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更弱,不可否认的是,今天欧洲少了法国成分,相应地,世界也少了欧洲的成分。”如果希拉克对伊拉克战争说“不”赢得了国人尊重的话,他在国内事务中则少有建树。

  执政二十年,现在的法国失业率居高、经济增长缓慢,宽松的福利体制让今后的法国无法承担,城乡差别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有所拉大。

  但是,即使是那些对希拉克的弱点了如指掌的人都承认,虽然今天,希拉克建筑的法国显得有些摇摇欲坠,法国人仍然对希拉克怀有特殊感情。因为,希拉克是个“可爱的坏人”。

【法国大选】大选受关注 究竟哪“好看”

【网讯】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将于22日举行,这次选举之所以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法国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其经济实力不及德国,财力上对欧洲一体化的贡献也不如德国大,但其政治上的影响力却大于德国。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德法合作一直是欧洲一体化取得进步的推动力量,因此,新选出的法国总统对欧盟的进一步一体化持何种态度,能否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起推动解决欧盟宪法条约危机(即按照将由德国在今年6月底提出的“路线图”使欧盟27国取得共识,争取在2009年欧洲议会改选之前,在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通过一个协商一致的“条约”或“协议”),成为人们关注这次大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这次总统选举的结果充满悬念。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新总统在左右两大党之间选出的可能性较大,但从目前情况看,角逐总统宝座的三个主要竞争者,即右翼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的总统候选人萨尔科齐、左翼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罗雅尔以及中右的法兰西民主联盟的总统候选人贝胡,都有获胜的可能。虽然萨尔科齐迄今一路领先,占据上风,但是根据历史经验,特别是法国参选党派多的特点,第一轮投票选民首先考虑的是政党,因而票数会比较分散,一个总统候选人很难得到过半数票而一举当选。而在5月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力量对比就会重新组合,各派力量之间的较量和争夺将使投票结果充满变量。

  第三,三位主要的总统候选人不仅在国际上不太知名,就是在国内也算不上是公认的领袖人物,因而引起外界的好奇。

  萨尔科齐是当前法国政坛的实力派,他善于处理棘手问题,作风果断坚决,但也会得罪一些人。他年轻时追随希拉克,但1995年却因支持另一位总统候选人而伤害了希拉克。希拉克宣布放弃竞选连任的决定之后曾表示将支持萨尔科齐竞选总统,但人们对其是否真心以及支持到什么程度仍有猜疑。

  罗雅尔以“女性政治家”的魅力吸引选民,颇受妇女和青年选民的追捧,但她缺乏外交经验,在竞选中言论多次出错,受到竞争对手的讥讽和挖苦。

  贝胡与前总统德斯坦同属一党,属于倾向于右翼的中间派,他适应民众心理,标榜走不左不右的“中间道路”,承诺以不同方式领导法国,在民众测验中得分不断增多,名列第三。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候选人的能力、影响力和民意取向,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萨尔科齐和罗雅尔在第二轮投票中对决的可能性较大。

  但是不管选举的最后结果如何,预计新总统会对欧盟政策有所调整,但幅度不会太大。这是因为:三个主要候选人都主张继续以欧盟为战略依托,推进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大方向,因为这是法国的根本利益所在,只不过具体的政策主张有所不同而已。

  萨尔科齐主张制定一个简化版的欧盟宪法,由议会审议通过。他建议设立欧盟外长一职,加强欧洲统一外交的形成。他强调,在维护法国独立外交政策的同时,应加强法美、欧美的盟友关系。

  罗雅尔支持欧盟一体化,认为欧洲建设是法国外交的主要目标。她主张2009年再次举行“欧宪”公决。但她反对欧盟突然扩大。她还主张欧盟应制定共同工业、研发、能源和环境政策,以便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

  贝胡主张修改欧盟宪法条约,然后在法国重新举行公决。他也反对土耳其入盟,建议以土耳其为中心组建地中海联盟,欧盟与之加强合作。他强调欧盟应制定共同移民政策,协调征收生态税。

  不管总统候选人在竞选运动中就欧盟政策发表了什么样的言论,他(她)在当选后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进入角色,对欧盟政策如何调整,也将随其地位的变化、法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以及欧盟内部争论和妥协的情况做出决定。

罗雅尔 法国政坛的奥黛莉·赫本/图

  总是一身淡雅套装,法国总统候选人罗雅尔在其他候选人旁,看起就是有不一样的气质,让外界称她是政治版的奥黛莉·赫本。

  虽然年过半百,还生下四个孩子,但是她的身材依旧维持的相当好,还让她登上法国版的男人帮杂志,成为2006年最性感的女性第六名。美丽又有头脑,让罗雅尔瞬间成为最受瞩目的总统候选人。

没有结婚的妈妈

  现年54岁的罗雅尔出身于军人家庭,童年是在兵营中度过的,父亲是一位炮兵上校。罗雅尔曾就读于法国政治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毕业后在一个基层行政法庭担任顾问,继而选择了为法国左翼的社会党服务。罗雅尔的仕途受益于前法国总统密特朗,年仅24岁就被当时还在准备竞选总统的密特朗任命为他的顾问。此后,罗雅尔在密特朗的推荐下出任双塞夫尔省的主要负责人。

  罗雅尔真正出现在法国人视线内是在不惑之年即将到来时坐在了法国环境部长的位子上,其后她还出任过就业和互助部负责家庭和儿童事务的部长级代表一职。随着政治历练的丰富,罗雅尔已经不满足“任命官”的职务,而把目光转向“民选官员”,且每选必胜。2002年罗雅尔在法国普瓦图-夏朗德大区选举中获得成功,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省长;200 5年罗雅尔又以压倒性的胜利当选为该区的议会主席,成为法国22个大区主席中惟一的一名女性议长。

  罗雅尔的个人生活比较单纯,即使是法国最八卦的媒体也几乎找不到足以吸引人们眼球的地摊故事。法国人习惯上称罗雅尔为“罗雅尔夫人”。原因在于罗雅尔尽管有4个孩子,但她从来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结婚”。罗雅尔与她的男友、社会党主席弗朗索瓦·奥朗德自1971年就开始过着同居生活。奥朗德是一位老资格的法国政客,1980年代密特朗任职总统期间曾任总统府顾问,并一直担任社会党党魁至今。

  尽管罗雅尔和奥朗德没有办理过法律上的正式结婚手续,但是他们的同居生活确确实实受到法国法律的保护。因为他们依据的是法国流行的“同居协议”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同居协议”是法国的一项特殊法律。此法律最初是为了给没有结婚权利的同性恋者的共同生活提供一种法律保障,后来被很多不想结婚而又希望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同居生活的人广泛接受。根据这项法律,一旦其中一方在同居期间不幸去世,另一方享有对其财产的继承权,而普通的自由同居则不受此法律的保障。

  政坛美女的“长城情结”

  本届法国总统大选可谓群雄逐鹿,有实力的参选人高达20余人,觊觎爱丽舍宫宝座的人物遍布从极右翼到极左翼的各个阵营。从目前形势来看,代表法国右翼势力参选的现任内政部长萨尔科奇将是罗雅尔的真正对手。萨尔科奇是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推举的惟一总统候选人,也被视为希拉克的正统接班人,其实力不可小觑。不过法国伊普索斯民调中心最新公布的民调显示,罗雅尔获得56%的法国公民支持,仍保持一定的优势。同时法国的政治观察家认为,与萨尔科奇相比,罗雅尔虽然从政经验相对不足,不过以其贴近选民的清新形象,目前在媒体和公众舆论中显得颇有人缘。

  罗雅尔2007年1月5日向法国人拜年时宣称,一旦她当选总统,“第一场战斗将为家庭努力”,适时推出一套庞大的住房计划,将在家庭和住房、教育和年轻人、法国人与企业的和解以及欧盟建设方面展开四场“战斗”。这个新年贺词几近被理解为罗雅尔的竞选纲领。我们权且不谈罗雅尔未来的对内政策,由于罗雅尔过去在国际舞台上很少被人所知,她的国际经验就成为其政敌诟病之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罗雅尔在她的竞选顾问的建议下,为展现自己的外交才能,2006年12月初,罗雅尔先后访问了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2007年的第一次出访则选择了中国。

  罗雅尔称,“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要到中国去了解那里发生的一切,并与中国领导人建立联系。”让法国在“中国的崛起中获得更多机遇”是她此行的主要任务。不过,罗雅尔此次对中国的访问被法国媒体联想最多的是,1981 年密特朗在大选前登上中国长城,三个月后即取得总统大选的胜利。而现在正好离法国总统大选也仅有三个月的时间,罗雅尔到访中国后,迫不及待地去登中国长城,并在长城上喃喃自语,不能不说有些许为自己祈福“降天下大任于斯”的味道。当然,如果说罗雅尔夫人倚仗中国长城的魅力就能顺理成章如愿以偿地进入爱丽舍宫,话说得还言之过早。

 法国的“罗雅尔热”

今天的法国人把罗雅尔视之为法国的“伊丽莎白·泰勒”、“奥黛莉·赫本”,她不仅仅美在其外,出现在公众面前的罗雅尔总是不失优雅,浑身散发着魅力。法国选民期待罗雅尔能够为他们真正带来一股政治“新风”。当然,这其中的大部分人仍然坚信,性别是罗雅尔竞选总统的利器,也是最具正面特质的“吸票机”。由此可见,法国选民已经开始对男人政治感觉某些程度的厌倦。不过,在这个男权主义盛行的国家,罗雅尔知道自己的弱项,并将“仅仅为了要显示不同而做女人是远远不够的”视之为自己的座右铭。

  进入2007年,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萨尔科齐热”后,法国人开始陷入“罗雅尔狂热”。事实上,正如欧洲政治观察家所指出的那样,在法国还从没有一位政治家能像罗雅尔那样,同时出现在保守派的《费加罗报》、左翼的《解放报》和时尚杂志《ELLE》上。罗雅尔在法国版FHM杂志评选的“2006年世界最性感百位女性”中排名第六。就连流行音乐天后麦当娜都称赞说,罗雅尔很有“格调”。而《纽约时报》新近发表的一篇政治评论也把罗雅尔誉之为,“有奥黛丽·赫本的优雅,有克林顿的人际关系技巧,还有希拉里的政治能力。”

  近来的罗雅尔常常身穿颜色亮丽的衬衫、剪裁合体的套装,不断被欧洲媒体聚焦在镁光灯下,给看惯了中年男性政客的法国选民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法国赛恩西斯大学性别政治高级研究员马里耶特西诺认为,“有人把她当作是漂亮的傻瓜,说什么‘她只会微笑,脑子空空’。实际上,她是一个具有创新观点的人,她试图在政治精英和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上架设桥梁。”法国《费加罗报》称,罗雅尔的强项在于“理解法国人”并能够“倾听法国人的声音”。没错,罗雅尔在担任部长期间就非常关注法国普通人关注的问题,在她主导下,法国的大老爷们也从法律上被赋予了休“产假”的权力。

  心在左边 钱包在右边

  据法国ORANGE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贫穷和不稳定,失业和购买力已成为本届总统大选的主旋律,谁能对上述问题下“猛药”谁就能掌握住选民。现实中,人们常常用“心在左边(左派),钱包在右边(右派)”来形容今日的法国人。这种嘴头上的“社会主义”与现实中的利己主义使法国人深陷“囚徒困境”而不能自拔。最近的二十多年来,法国人每逢选举,几乎一概采取“割喉”式的运动,然后再以“街头民主”的方式去“参与政治”。在这个民主国家,法国的罢工就像印度孟买的停电通知一样准时,人们更喜欢用街头运动来敲打政客的脑袋。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合格法国选民不会到投票站去,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坐在咖啡馆里也不愿意浪费时间为政客们装饰脸面。换言之,宪政制度下“选票决定屁股”的游戏规则,在法国并不那么灵验。

  按照法国的法律,但凡涉及政府首长竞选,名单中男女候选人数应当相等。然而,法国的各党派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推举女候选人上位。自2000年法国男女平等法出台以来,法国已经对这种不对称的歧视性竞选开出了700万欧元的罚款。

  法国最近上演的一部电视肥皂剧《政坛女领袖》模拟罗雅尔当法国总统,希拉里当美国总统。剧中希拉里和罗雅尔有这样的对话:希拉里:“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没问题,请问。”希拉里:“你有没有想过辞职?”罗雅尔:“没错,一天至少两次,一次是早上醒来,一次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事实确实如此。法国传统上是个男权主义的国家,受到人们尊敬的女人尽管不少,比如圣女贞德、居里夫人等等,但真正的女政治家却鲜为人们所知。女人的政治智慧往往被巴黎纸醉金迷的狂欢派对和时尚装扮所遮掩。前总理法比尤斯对罗雅尔此次竞选总统发表的言论就很有代表性:“难道非得让男人去照看孩子不成?”

  诚然,政客关心的是选票。罗雅尔虽然不是一个见到镁光灯就眼睛发亮的人,但既然置身于选举游戏之中,为了博取选票,就得牢牢抓住麦克风不放,就得刻意雕琢“秀”水平,就得玩真的。罗雅尔最近为选民开通了她的个人博客,就法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法国至少已经有近10个反对罗雅尔的网站接踵而至。一个名为“幽默罗雅尔”的网站专拿罗雅尔的隐私说事,并把罗雅尔称之为一个只会讲寓言故事的女人。不言而喻,法国右翼政党已把罗雅尔视为禽流感严防死守,惟恐德国的“默克尔现象”在法国发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