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30

台湾“去中国化”愈演愈烈 大陆网民怒吼攻台

台湾“去中国化”愈演愈烈 大陆网民怒吼攻台

【网讯】大陆国台办早前曾警告“今年是反台独关键年”,言犹在耳,台湾已迫不及待地大幅修改历史课本。尽管大陆官方还没有对“教育台独”做出评论,但大陆网民已发出攻打台湾的强硬言论并称台湾问题拖得越久代价越高。

  台湾民进党执政后一直推动去中国化,北京则高度关注这类渐进式台独运动。台湾历史教科书遭去中国化的修改的报道出来后,大陆各大网站的论坛均见情绪激动的网民。有人担心台独引发西藏、新疆分裂,“这种训满清政府已经挨过了,我们还要再受第二次训吗?”

  也有网民认为,台湾问题应速战速决:“(台湾)也学小日本篡改教科书?到了这个地步,说那么多废话干甚么?中国的一哥再不下令打台湾就是孙子!”“台湾问题越拖越糟糕,不能再拖。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可能短时间内耗费国力较大,但是,一旦完成统一则中华民族会迎来空前的大复兴!”

  此前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新版高中历史第二册将大翻修,“本国史”改称“中国史”;“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改为“中国”;清末革命“起义”,如武昌与广州起义等,一律改为“起事”,并加入两岸分合和统独议题。对此,大陆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回应时表示,大陆注意到台湾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意图“去中国化”的情况。他抨击台湾当局这种所谓“去中国化”的政治用意,就是要把台湾教育变成所谓的“台湾独立”思想教育。李维一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无论台独分裂势力用什么方法、搞怎样的技俩,也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个事实。

  大陆不久前高调宣布歼十战机服役及成功进行攻击卫星试验,海外舆论均认为是大陆有意加强对台湾台独势力的压力,而台湾这次大幅修改教科书加速“去中国化”预料会引起大陆的强烈反应,令台海风云再起。

  另外,台大历史系主任吴展良29日指出,高中新课程历史教科书审查时,审查委员的要求光怪陆离,不合其意者先是“建议修改”后来就是“必要修改”,他质疑是依审查委员心情而调整;更有把清帝国人民“移民”台湾改成“殖民”台湾等改法相当离谱。吴展良表示,审书细节他不便透露,但过程的确有太多令人不服之处。审查者运用所谓教科书宜“统一用法”为由,强迫编者一致使用“战后”不可用“光复”。审查委员认为“未能统一用语,易造成高中生学习困扰。”

  吴展良领导台大历史系教授团队多人编写的《台湾史》版本,属于最早提出的一批,却被刁难到最后还不放行,前后历经三次大审查。他指出,以往都是一审修订后便通过,以台大教授群的学术能力和师资,审书委员就是不让通过,最后强制改动原文后已来不及供应各校。

  吴展良痛批政治力介入高中教科书编审过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仪深认为,这样批评有失公允;但他坚持,不应让历史教科书承载太多政治的重量,而要回到“历史专业”。陈仪深说,“措辞的改变,意谓了发言位置的改变”。以汉武帝“讨伐匈奴”到“攻击匈奴”的转变为例,“讨伐异族”是汉民族长久以来的“中国中心主义”思想,但台湾读者阅读这段历史时,不一定也要站在“中原正义之师”的立场。其实不管读者是谁,“换个角度想想”的诠释策略,可以开启更多元、包容的思考。

台湾政治“去中国化”事件簿

29/01/07

台湾教育部大幅修改高中历史课本,删去孙中山的国父称号等

17/01/07

台故宫将藏品说明中“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

19/12/06

陈水扁宣布将“中华文化总会”更名为“国家文化总会”

25/10/06

行政院会通过首个“去中国化”的法律修正案,删除现行民法总则中“服从中国法律义务”等字眼

18/09/06

台金马影展执委会将“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奖”和“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工作者”更名为“福尔摩沙影片奖”和“福尔摩沙特别奖”

21/08/06

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宣布更名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

27/02/06

陈水扁宣布国统会“终止运作”、《国统纲领》“终止适用”

陈水扁政府修改历史教科书 不能骂骂就了事

  民进党政府更改历史教科书,以去中国化的意识型态贯穿其间。从此,孙中山不再是“国父”,中国史成了外国史。这一切的变化,早就有迹可寻又不是突然发生,只是当它真的成为事实时,心中还是为之一惊。

  中央日报网路报30日发表文章说,民进党自执政后就在各个领域进行去中国化的政策,尤其是在历史与文学教育领域。这两个领域对一个人认同的影响,可以说是最深沉的,最难改变的。民进党要从这两个领域来去中国化,可以说是想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建立下一代的台独思想。

  文章说,政治的手从来没有自历史教育的领域中伸开。这事不能怪民进党,要怪就怪泛蓝政党在这场战争中完全弃守了。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中间有很多老师的参与,其中一定有反对过度意识型态表现的老师,他们可曾得到泛蓝政治力量的支持?去年的历史教科书纲要不是早就显露出民进党的司马昭之心了吗?对这些,泛蓝好像就是在“国会”殿堂上骂一骂就了事了。问题是,骂了之后又如何,还不是船过水无痕。杜正胜的作用,难道泛蓝政党还看不出吗?

  这是何等关键的大事,可是泛蓝始终冷漠以对。总有一天,泛蓝在新一代的选民中再也找不到支持者,届时后悔已莫及了。

近年渐进式“台独”动作

宪改工程

  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即推动宪改工程,谋求法理台独。2003年,陈水扁更提出制宪论──以公投方式制定强调台湾主权的新宪法,声称2008年卸任前要完成。

正名运动

  2004年底,当局宣布为台湾正名,包括:将“中华民国”国号简称“台湾”,台湾所有驻外机构正名为“台湾”,还将“国营”、公营事业陆续正名为“台湾”,以避免与“中国”混淆。如出台“台湾护照”,完成约80种“行政”命令修改,如“中国标准”已改为“国际标准”,另将《民法》中“服从中国法律义务”等字眼删除,将“中正机场”改名“桃园机场”等。

台湾“护照”

  由于民进党认为旧“护照”上加注的“IssuedinTaiwan“(发自台湾)有将台湾矮化为一个地区的含义,

  03年正式出台台湾“护照“(TaiwanPassport)。

申请入联合国

  民进党政府不断鼓吹要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

废“国统会”

  2006年2月,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与“国家统一纲领”的适用。

猛吹“独”论

  民进党及陈水扁自上台伊始就一直鼓吹“台独”言论,不仅提出“一边一国”论,称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与对岸的中国是“一边一国”要分清楚;也不断强调“台湾国家认同”,声称“台湾是世界的一部分,绝对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统独”教育

  2004年,教育部指出,自古以来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到1683年清朝派施琅征服台湾后,才属于中国统治的范围,故将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史》中的台湾史部分独立成册。(资料来源:香港《文汇报》)

台湾国父纪念馆“去中国化”网站不介绍孙中山

【网讯】台湾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大修改,将国父孙中山的“国父”尊称砍掉,还首次加入统独议题令教材进一步“去中国化”。不仅如此,连“国父纪念馆”的官方网站也要“去中国化”,在该网站也很少介绍孙中山的史迹,反而是纪念馆本身甚至是馆长个人的介绍篇幅不少,到底谁是主角,完全是本末倒置。

  在“国父纪念馆”网站,右边一排导览一个一个点进去看,有“国父纪念馆”的设备介绍,有馆长的简历也有各种活动讯息,但找来找去就是没有孙中山的生平及精神简介。

  据台湾媒体报道,“国父纪念馆”馆长张瑞滨承认网站内关于孙中山的内容不多,他说,“国父纪念馆”另外有一个孙学资讯网站,里面的内容就非常具体非常丰富,“我们在我们自己的网站的这个地方会来加强。”

  他也解释,网站本身比较偏重硬体设备的介绍,绝对不是“去国父化”真有心要查询,右下方有一个孙中山学术研究资讯网,连结就能看到更多有关孙中山的史料。不过,报道认为,在“国父纪念馆”的官方网站,孙中山居然不是主角,似乎不太合逻辑。

  另外,民进党籍立委王淑慧与庄和子等29日表示,台湾人民不必,也不需要再接受中国国民党党国思想扭曲教育,已提案建请政府“去国父化”,将“国父”一词“去官方化”。王淑慧、庄和子与民进党籍立委蔡同荣、薛凌傍晚发布新闻稿表示,“国父”是独裁政权专有称呼,台湾已民主,不应设定“国父”。

  根据提案内容,“国父遗像”、“国父遗嘱”应改为“孙中山遗像”、“孙中山遗嘱”;“国父纪念馆”改为“孙中山纪念馆”或“孙逸仙纪念馆”。提案立委也建议,陈水扁往后主持重要大典,不要再念“国父遗嘱”,以示与国民党党国思想区隔,官方不必再搞八股、封建、党国化程序,应走庄严官方典礼活动流程,才符合现状。不过,前民进党籍立委沈富雄认为,这件事应摆脱政党意识型态恶斗,翻修方向虽正确,但手段急促份量太重,最大受害者是不易适应的学生。 

  据报道,台湾新版高中历史第二册将大翻修,“本国史”改称“中国史”;“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改为“中国”;清末革命“起义”,如武昌与广州起义等,一律改为“起事”,并加入两岸分合和统独议题。

  大陆不久前高调宣布歼十战机服役及成功进行攻击卫星试验,海外舆论均认为是大陆有意加强对台湾台独势力的压力,而台湾这次大幅修改教科书加速“去中国化”预料会引起大陆的强烈反应,令台海风云再起。

  据悉,由台教育部长、强硬台独派人士杜正胜亲自挑选的九名审查委员,去年底完成对高中历史教科书和审定,通过审定的五家出版社的五个版本,五版本在修改部分完全一致﹔新教科书将于寒假过后的新学期开始使用。

  新教科书将台湾史和中国大陆史完全分开,各为一册。其中《台湾史》将过去的禁忌话题《中日和约》(日本与“中华民国”签定的日本战败条约)等编入教科书。以前的台湾高中历史教材,第一、二、三册为包括台湾史在内的“本国史”,第四册为近代世界史。这次修改正式将“本国史”改为“包含台湾史在内的中国史”,这一之修改则将中国史与台湾史完全割裂。

台湾教科书部分更改内容:

  1.过去惯用的“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全改为“中国”。

  2.清末具革命正当性意涵的“起义”,如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律改为中性用语的“起事”。

  3.旧版本的“本国史”教材指出,“统一中国”是“历史的展望”,但新版教科书明文“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成了“历史口号”。

  4.汉朝“征伐”或“征讨”匈奴,改为“攻击”匈奴。

  5.“日治”和“日据”,原先是两词并陈,但审查委员中意识形态极强者,迫使一定要改为“日治”。

删除内容:

  1.孙中山之前的“国父”一词以及提到“国父”、孙中山先生时,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也全从新版教科书中消失。

  2.“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天下”中的“统一天下”删除。

  3.《中国史》浓缩成一册,采取“略古详今”的原则: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从《中国史》中消失;夏、商、周三代及魏晋南北朝要在一节课50分钟教授完毕。

  4.明末以后的中国历史约占整册教材的一半;但因仅一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史迹消失了。

增加内容:

  1.新教科书基本站在“两岸分治”基础上,以往视为禁忌的“统独”及两岸分合议题进入教科书。

  2.过去的禁忌话题《旧金山和约》和《中日和约》编入教科书。

历史课本去中国化 泛蓝讽:干脆封陈水扁国父好了

【网讯】台湾教育部近期拟修改高中历史教科书,其中有关台湾史的部分从《本国史》改称《中国史》。针对这一举措,台湾立法院泛蓝阵营1月29日批教育部长杜正胜大倡教育台独,不适合继续做教育部长。亲民党一位立委甚至说,“干脆改封陈水扁为‘台湾共和国’的‘国父’算了。”

  据台湾媒体报道,从下学期开始,台湾高中历史课本第二册的《本国史》改称《中国史》,过去惯用的“我国”、“本国”、“大陆”等词则改成“中国”,其他包括具革命正当性意涵的“起义”一律改为“起事”,甚至连冠在孙中山之前的“国父”一词与空一格的尊敬用法,也将完全消失。有评论指出,这是台湾政府连续“去中国化”动作的表现。而负责修改教材的国立编译馆馆长蓝顺德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不论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教科书内容一定会随着社会变化而改变。

  在国民党、亲民党党团立委29日的声讨中,国民党“立委”李庆安痛批杜正胜,“旧的问题还没解决,还一直制造新的问题,这种教育部长根本不适任。”

  亲民党发言人李鸿钧也表示,历史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后代尊重、记取历史教训,但杜正胜领导的“教育部”,却允许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大幅增加激化统独对立的篇幅,显见杜正胜已经不适任。他举例说,依据教育部颁订的《国语辞典》,起义是指为正义起兵,起事是指起兵发事,也就是发动战争,可见起义与起事虽仅一字之差,但涵义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亲民党立委冯定国略带讽刺地说,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可以窜改就不叫历史,但杜正胜好大的本事,居然可以窜改历史,还同意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可不称孙中山为“国父”。

  挨骂不止冯定国一个。被亲民党立委冯定国批评的还有苏贞昌和陈水扁。“杜正胜的儿子上酒家也管不好,又鼓励民众少说成语,这种“教育部长”不适任也不适格,应立即请辞,苏贞昌如不站出来纠正杜正胜,也该下台负责”。“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可以窜改就不叫历史,但杜正胜好大的本事,居然可以窜改历史,还同意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可不称孙中山为“国父”。”

其实,在台湾,有关国父的“争议”一直存在。台湾前行政部长郝柏村2004年曾就国父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全部中国国民,所做所为受全体中国人都尊敬。郝柏村也批评现在有人要做“台湾国父”,他认为简直是疯狂,因为只有“中华民国的国父”,没有“台湾国父”。

之后的2005年,陈水扁在接受台湾一家电视台专访时暗讽李登辉想当台湾“国父”,当时的他为了与李登辉划清界限,曾表明心迹:“我不像有些人想做“台湾国父”,我只想单纯当个“台湾之子”。过去有人做这种事啊!叫人家推荐!”

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去中国化”统独来了国父没了

【网讯】在台湾行政院通过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条例“去中国化”后,台湾高中学生新学期开始使用的新版历史课本第二册《中国史》用词也在“去中国化”!《本国史》改称《中国史》,过去惯用的“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全改为“中国”;清末具革命正当性意涵的“起义”如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律改为中性用语的“起事”,内容并加入两岸分合和统独议题。

  《中国时报》报道,此外,统编本时期冠在孙中山之前的“国父”一词以及提到国父孙中山先生时,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也全从新版教科书中消失了。而为了超然、客观地撰写中国历史,汉朝“征伐”或“征讨”匈奴改为“攻击”匈奴;“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天下”中的“统一天下”删除。

  台湾当局日前连续做出“去中国化”动作。在行政院长苏贞昌上午刚刚表示“台湾要正名”后,下午行政院即通过决议将“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修正草案”修正为“故宫博物院组织法”,并把其中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台湾舆论分析,苏贞昌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党内初选将至,而有关自己下台的传闻却甚嚣尘上的时候,一天之内不但“破禁”首度公开放出“正名”言论且实际行动紧随其后,显然是有备而来讨好独派,卡位2008意味浓重。

“我国”“本国”“大陆”全改成“中国”

  统编本时期的本国史教材,“统一中国”是“历史的展望”,但新版教科书明文“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成了“历史口号”,统独及两岸分合议题一并编入教材。

  1999年以前的高中历史教材,采国立编译馆主编的统编本,第一、二、三册“本国史”,第四册近代世界史,供高一高二学生使用。之后开放审定本,“本国史”改为“包含台湾史在内的中国历史”,分上下二册,供高一学生使用。最新的课程(也称为《2006暂纲》)从去年9月开始实施,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历史课程。

  第一册是崭新的台湾史,过去的禁忌话题《旧金山和约》和《中日和约》编入教科书;第二册是“不包含台湾史在内的中国史”,通过审定的包括康熹、三民、龙腾、翰林、南一等五个版本。

  因为中国史浓缩成一册,于是采取“略古详今”的原则编写,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文化,一直编写到目前的两岸关系。“略古”之下,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从中国史中消失了;夏、商、周三代以及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要在一节课五十分钟教授完毕。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见了

  因为“详今”,明末以后的中国历史大约占整册教材的一半;但因仅一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史迹也消失了。

  新出炉的教科书,基本上是站在两岸分治的事实基础上撰写,以往视为禁忌的统独及两岸分合议题进入教科书。如翰林版教科书写道,“台湾何去何从是一项大哉问;但是台独是否引发战争?如何保障台湾不被并吞?如何维持现状?如何与对岸交往等等问题,一直困扰台湾人民。”龙腾版写道,“两岸基于历史因素与政治现实造成隔离,未来‘分’或‘合’的走向,目前实难预料。不过,无论中国大陆地区或者台湾,若想要维持内部的繁荣安定,并且在全球化中成为要角,和缓的两岸关系是一个必要条件。”

立场超然才能摆脱政治操控

  《中国时报》分析文章说,民进党执政党的政治色彩偏“独”是不争的事实。虽然《2006课纲》宣称一纲多本、尊重多元,但透过审查机制仍不难达到“管控”的目的。

  一名教科书编者表示,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分为“必须修改”和“参考修改”二类,武昌“起义”改成“起事”被列为“必须修改”,如果编者不改教科书就无法通过,书商投下的时间、精力和大笔资金就白费了。

  他进一步指出,以前教科书审查委员名单都保密不让委员曝光。这次审查在形式上虽然比以前进步开放,如果编者不服审查意见,有一次和审查委员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但就他和审查委员沟通的经验,沟通结束后,审查委员不接受他的说法,硬要他改,他还是得改。更重要的是,这名编者说,历史科的审查委员有十多人,其中多人都有特定政治色彩。

  若如这名编者所言,问题就出在审查委员遴聘机制。国立编译馆有必要将审查委员遴聘机制说明清楚。唯有审查委员立场超然,教科书才能真正摆脱政治操控。

  建立公开超然的审查委员遴聘机制,受益的是全体社会、而非一党一派。去年9月实施的高中新课程称为《2006暂纲》,寿命只有3年,2009学年要实施新的正式纲要(《2009正纲》),恰巧2008年要改选总统,届时2009年正纲又要怎么订,执政者要慎思。

台湾情治系统在大陆的活动:专钻台商空子

  长期以来,两岸处于紧张的政治、军事对峙状态;为了相互刺探对方虚实,情报任务便成为双方的工作重点。两岸都利用各种资源相互进行情报搜集工作,除了通过侦察机、遥测卫星。电讯电子监听等高技术情报装备之外,更派出大量情报工作人员来广泛搜集情报。

  台湾《全球防卫杂志》文章说,不管现代的情搜设备如何进步,人工情报都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性,尽管现代卫星系统能24小时全天候进行监视,不过仍需派出情报工作人员到敌后工作,广泛地搜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等第一手信息,并且正确研判对手的意图。

  情报工作对台湾方面尤其重要,由于两岸综合实力存在不对称差距,特别是大陆拥有庞大军力,所以就台湾的观点来看,正确研判大陆的综合能力与对台意图是攸关生存的大事。

  也因此,台湾情报单位投入大量资源用于针对大陆的情报工作,即使屡遭大陆反情报单位破获而损兵折将仍需前仆后继派员执行情报工作。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台湾在过去五十余年来的大陆情报工作中,已经有超过三千名专业情报员殉职,可能还有相同数量的情报员被关入牢中,牺牲极为惨重。

  在两岸极端对峙的年代,台湾主要是通过空投跳伞、海岸渗透、港澳进入等方式派情报员进入大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大陆对外开放和两岸之间探亲、交流与经贸活动日益频繁,对台湾的情报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不过被大陆安全部门破获也时有所闻。自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两岸关系长期陷入了低迷情况。台湾政治人物经常为了岛内选举需要而挑起两岸的紧张对立,却往往使得台湾情报人员成为两岸关系紧张时的牺牲品。

  根据政治情报的需要,大陆安全部门经常会借着破获台湾间谍活动,来达到一些政治目的:这些行动有时候是反映某时间点的政治状况,给轻浮的台湾政客一些苦头尝尝,有时候则是与台湾情报单位的一种“特殊对话”。不过根据内行人士透露,大陆近年抓获的台湾间谍大部分都是低层次的外围工作人员,这些人又以事业不顺的台商居多。

  情报工作相当危险,情报人员需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必须行事低调,情报网络绝密运作,这样才能够安全地进行情报工作、许多在大陆经商不顺的台商,在军事情报局金钱收买下从事情报搜集工作,成为所谓的台商间谍。不过,由于台商缺乏足够的情报工作训练,而本身的军事专业技能也不足,因此近年遭大陆反情报单位破获的颇多。其中在2004年底破获的台谍网,是近年破获人数最多的一次,总计有21名台湾人和15名大陆人被捕,这些所谓的台谍,事实上大都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情报员。

  当然,近年被大陆反情报单位抓获的也不乏台湾的正牌情报员,其中层级最高的是上校级资深情报员。2006年5月30日,军事情报局四处副处长朱恭训上校和四处组长许昌国上校,在中越边界活动时被捕,后被押送进入大陆。据了解,军事情报局的人员在大陆周边国家的活动相当频繁,朝鲜、蒙古、越南、泰国、印度都有其踪迹。就举大陆的亲密伙伴朝鲜为例,据说军事情报局曾派员到朝鲜就购买特战潜艇进行过交涉。

  除了台湾派出的间谍被捕之外,被吸收的大陆人担任间谍被捕者也不少,甚至有解放军高级将领牵涉其中,其中最著名的是1999年的刘连昆案和2004年的刘广智案。

  台湾对大陆的情报工作已逐渐调整方向,由于不少情报人员被捕,迫使台湾撤回大量人员。相对地,情报单位则积极充实电子监侦领域,配合既有的情报基础仍保有一定程度对大陆情搜能力。(作者:凯文)

仅靠换招牌换路线 台联很难摆脱泡沫化危机

台联新任主席黄昆辉就职时强调考虑更改党名,未来台联将走“中间偏左”,并坚定要走台湾本土路线。黄昆辉企图在两大党之外,杀出一条第三党的空间避免台联泡沫化。这个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政党,锁定中产阶级和弱势团体的新路线能否奏效,引起民进党内部高度危机。但台联后续发展如何还要看台联表现。

台联从创党以来,一向被视为民进党的附庸党,它吸纳深绿选民,固守台独基本教义派,以台独做为党的图腾。但台联要凸显自己的政党角色时,尤其是处理陈水扁罢免案及台北高雄市长选战,马上就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台联市长候选人优秀与否还在其次,但每逢选举,深绿支持者要求台联候选人退选之声不绝于耳,支持者跑光了,让台联这个自称有“自主性”的政党着实很难堪。未来在单一选区两票制的架构下,台联仅靠过去意识型态的图腾已经无法生存,面临泡沫化的压力,改弦更张已是不得不然的作法。

民进党创党之初,支持者以工农和弱势族群居多,但民进党执政后屡屡在政策上向财团示好,无法确实将支持者的需求,落实在政策上回应。台联党主席黄昆辉明确点出,该党要走中间偏左路线,企图吸纳对民进党不满的支持者,期盼对增加政党选票有所帮助。

目前台联的成长机会来自于冀望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立委提名后,未被提名的立委是否靠向台联,台联内部有人戏称这是“两党提名,三党适用”。但基本上,两党立委投向台联的机率不是很高,除非国、民两党总统提名出现严重内讧,否则政治版图不可能出现大挪移,依目前情势看来还不是很明朗。

台联新任党主席黄昆辉为彰显台联未来的政党路线,凸显政党阶级属性,强调不是走稳健台独路线,盼为台联注入起死回生的强心针。但台湾过去与现在都曾存在一些阶级政党包括林义雄的工党、劳动党、朱高正的社民党,新党也标榜“小市民阶级政党”,还有绿党,但这些政党都尚未成为关键有力的第三党。

现在台联要换招牌,强调中间偏左路线,但是否只是换个招牌,图谋对民进党不满的选票而已,综观过去台联很少积极介入弱势团体或是社会运动(除了台独议题),现在摇身一变,要为弱势团体代言,除非台联能够在新任主席上任后,积极争取社运团体的支持,否则台联在年底立委选举,要突破5%的政党门坎仍然要很费力。(文/朱蒲青)

用行动支持成语 苏贞昌:多读书头脑才清醒

【网讯】台湾的教育部长杜正胜近日公开反对引用成语,但行政院长苏贞昌却在30日“第15届台北国际书展”开幕典礼致词时用了一连串的成语。苏贞昌此时出口成章,让人不禁联想到此举是否有意在与杜正胜划清界线。

在台北国际书展开幕典礼上,主持人寇乃馨邀请新闻局长郑文灿上台致词时,麦克风的牌子不小心掉到地上,寇乃馨立刻用了“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两个成语形容,将现场气氛炒热。此举让行政院长苏贞昌大为赞赏,表示主持人不仅貌美还有读书,才能用成语化解尴尬场面。

致词时,苏贞昌还一连说了多个成语,以说明多读书才能让头脑清醒。苏贞昌在谈到读书的好处,他还故意引用一连串成语说,可以用半天时间偷人家一生的学问,只有“学富五车”的人,才能非常有智慧,才能“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在“方圆之内”、“斗室之间”,看到一个人“机锋如珠”、“辩才无碍”。

此前,杜正胜在反对使用成语时曾说,“成语会使人思想浑沌、一之半解”。在成语的使用上,杜正胜近期闹出笑话,将“三只小猪”、“楚门的世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及电影名都列为成语。一时间,在台湾引发“成语”争议。后来,虽然教育部强调,这二十六个童话、电影相关词汇是为充实语料而收录在成语典附录中的,但为了避免争议,台湾教育部已移除相关链接。

获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 吴小莉回不了台湾娘家

【网讯】香港凤凰卫视名主播吴小莉获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却有可能因此回不了台湾娘家。台湾政府日前表示,将不会核准吴小莉以香港居民身份申请入境;如果她持台湾护照返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将依法予以罚款。

  《联合早报》报道,广东省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上周五增补了76位新政协委员,包括台湾华视前主播、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广东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高宏介绍,该省政协委员的产生管道有两种:一是由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推荐的中共党员,二是由广东省委统战部推荐在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领域有杰出表现、非中共党员人士担任。

  受推荐的政协委员名单经协商确定之后,由省政协常务委员会通过,再通知被推荐人士的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是中共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统战组织。每届政协委员任期5年,每年开会一次参与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及地方重大事务,可以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

  省政协委员与全国政协委员不同,广东省历来都保留若干名额给香港和澳门的知名人士。吴小莉这次是以香港居民身份,获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

  吴小莉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她目前仍保有台湾护照;但她在香港已经住了14年,已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进出中国大陆都持港人使用的“回乡证”而不是“台胞证”。

  据台湾媒体引述台湾内政部移民署主任秘书何荣村的说法,如果吴小莉想以“香港居民”申请入台证,因她具有政协委员的身份移民署不会核准;如果她持台湾护照返台,虽然不能拒绝让她入境,但陆委会应依法处罚其“台湾人民在中国政府任职”的行为。

  台湾陆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德勋29日指出,依照台湾政府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3条第2项规定,台湾人不得担任大陆党政军职务,而政协属于政治性组织。违者可处新台币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据台湾媒体报道,中共中央统战部从2003年起同意省市级以下政协可安排台湾人加入。但由于台湾政府的法令限制,东莞、厦门和上海等地台商都只以受邀列席方式参与当地政协会议。东莞台商曾向台湾政府要求放宽担任政协职务的限制但都遭到拒绝。

  刘德勋认为,中共推荐台湾高知名度人士和台商担任政协委员,纯粹是“政治性操作”,目的在于将“台湾民意”纳入政协运作的假象,对落实真正的民主机制并无任何助益。

  吴小莉出生于台湾,祖籍浙江省新昌县。1993年6月30日,当时正在台湾新闻圈窜红的吴小莉,最后一次坐上华视主播台向观众道别,转往香港凤凰卫视发展。吴小莉到香港后,常到大陆采访新闻。由於大陆各地包括北京中南海领导家中都可看到凤凰卫视,吴小莉逐渐被大陆民众熟悉。1998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闭幕,接着举行的总理记者会,朱镕基自己点名吴小莉提问,吴小莉从此在大陆更“红火”。

马英九若遭起诉 国民党出现连战回锅任主席呼声

【网讯】日前台湾政坛上有关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或因特别费遭起诉的传闻满天飞,国民党中央弥漫一股诡谲气氛。马英九曾表示一旦遭到起诉将辞去党主席一职,据接近马英九人士指出,党内已出现拥连声浪,主张由连战回锅担任党主席,继续领导国民党扮演安定大局的角色。

  党内高层指出,如果马英九请辞党主席,外界分析最可能出马角逐党主席的还是立法院长王金平,但王金平也必须顾忌挺马人士可能的反扑,但若是由连战下海挽救国民党,则是王金平可以接受、挺马势力也能认同的权宜安排。

  相关人士指出,党内拥连人士近来曾透过管道向亲马人士传达信息,主张若马英九因特别案遭到起诉、选择请辞党主席,应该让荣誉党主席连战“直接”回任党主席。据了解,连战方面对于这项劝进的提议目前没有表示具体看法,但也表示,如果是要连战在另有人竞争的情况下参选党主席则非连战所愿,因为争取党主席并不是连战的意愿,连战唯一想的是如何能团结国民党,如何才是对国民党最好。

  另据《中国时报》报道,为应对马英九可能因特别费案被起诉,国民党高层沙盘推演,若马英九遭起诉辞党主席,党机器照常运作并协助马英九打官司,争取8月全代会前能够一审无罪;高层明白指出,不赞成马英九独立参选,国民党将启动特别机制,协助马英九能代表蓝军选赢总统。

  但高层也分析,立法院长王金平若于4月登记党内总统初选,依规定党中央无法拒绝,届时不管王一人参选或几个人选,王金平若胜出还须由全国党代表大会通过;届时如果马一审已经无罪,希望促成马王两人协调,如果无法协调,全代会恐怕将是马王决胜负的最终战场。

  马核心近日释放“马如起诉不排除弃选二○○八”的信息,许多党务高层、主管看到媒体,频频摇头说:“看起来好像真的要被起诉似的!”党务核心高层指出,如果马被起诉请辞党主席,党机器照常运作,依党章由第一副主席吴伯雄代理,三个月内补选党主席。届时党也将召开临时中常会讨论马英九的请辞案。

  高层指出,届时临时中常会如何处理马英九的辞呈,将是观察焦点,也许中常会不处理马英九的辞呈,甚至不准马辞,都是可能会出现的场面。

  《中国时报》分析文章说,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当时就有人预言,谁胜出就将代表国民党参选2008年总统;原因只有一个: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谁掌控党机器,谁就能获得提名。马王当时胜负底定后,谁也没有想到,2006年底会爆出一个特别费案,还可能会成为左右总统大选的关键变量。

  马英九会不会被起诉、起诉后会不会参选以及王金平会不会登记初选都是未发生的假设状况,但无可讳言的,党中央操盘者已经开始在思考任何可能性。目前看来,尽管情势一片混沌但是国民党2008年总统候选人谁属,党机器仍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倘若马英九遭起诉请辞党主席,他布局的“马吴体制”就有微妙意义。吴伯雄代理主席三个月是虚的,实质掌控党机器的才是吴敦义,马英九即使离开党主席职位,但是党中央有吴敦义坐镇,以马英九曾任主席又有雄厚基层民意支持,国民党绝无可能对马英九陷入特别费官司置身事外,伸出援手是必然的基本动作。

  换言之,马英九即使因特别费中箭落马,他与国民党仍将紧紧绑在一起,马英九的命运就是国民党的命运,党中央不但不可能对马英九袖手旁观,还会协助他打官司。至于后续的党主席补选、总统初选,都是党机器主导,也有号召全台党代表的实质力量,只要马英九个人不排斥起诉后仍代表国民党参选或是马英九一审判决无罪,党机器绝对会力挺马到底。

  当然,王金平的动向将是党中央密切观察的重点。挺王派29日首度打破沉默表示“党内有既定的总统提名制度,大家应尊重制度”已透露某种程度的讯息。如果马英九丧失初选资格,王金平决定登记,由于总统初选时程已经中常会通过一切只能照程序走。党内高层说,即使王金平通过初选,还有8月全代会那一关;言下之意,中常会通过的总统提名人选,还是有可能被全代会否决。图为国民党主席马英九29日在国姓乡公所时,一名爸爸是仁爱分局员警、妈妈得上班的十个月大小孩,让姑婆抱给马英九并合照,马英九为让小朋友笑,笑到脸都僵了,小孩还无动于衷。

谢长廷:认真思考参选总统 同意党内先协调

【网讯】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29日表示,对2008年总统选举,他正在认真思考宣布参选的时机,他同意党内先协调再初选。对由行政院长苏贞昌出任他的副手,他表示,这对苏贞昌很失礼;是否找前高雄市代理市长叶菊兰搭档,他表示,没跟叶菊兰商量就对外宣布不适当。

  中央社报道,谢长廷当天晚间接受三立电视台大话新闻专访表示,2008年总统选举,党内初选是不得已他同意先协调,2008年总统大选,民进党至少要赢25万票政局才会安定。

  针对日前探视前高雄市代理市长叶菊兰的父亲是否为了找叶菊兰搭档参选2008年?谢长廷表示,两人见面不是谈副手问题,自己尚未宣布参选,且没有跟叶菊兰商量就对外宣布不适合。

  谢长廷表示,他现在认真思考要不要参选、什么时候参选?做人不要虚伪、欺骗应该要真诚,总统选举是大担子,民进党人才很多,只剩一年时间若有可能应该早一点宣布,他自己将先走完23个县市,了解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大任人民是否支持,目前正在认真评估。

  主持人问到行政院长苏贞昌担任谢长廷副手的可能性?谢长廷表示,这种说法对苏贞昌很失礼,要合作;主持人追问谢长廷是否可能担任苏贞昌的副手?他表示,一年前,陈水扁告诉他“你们这些天王,做院长想总统、做主席想总统、做副总统也在想总统,所以政治做不好”。

  谢长廷表示,他当时跟陈水扁表示,做什么职位,他都可以接受,不要参选也可以接受,但那时候协调不成,现在他已经在民间,他表示,党内初选是不得已不要党内互咬,他支持党内先协调,2008年总统选举至少要赢25万票政局才会安定。

  对两岸政策,谢长廷表示,他支持三通,对主持人问到中国大陆若以一中原则与九二共识逼迫台湾,他表示,中国大陆若以“一中”原则为前提应该反对,但台湾要说赞成三通,若什么都说不要,最后很多人跑到中国大陆投资,责任却要民进党担。谢长廷表示,他还是坚持和解共生,台湾必须自存才有办法共生,台湾若无法合作共生,无法对付中国大陆。

  谢长廷还表示,目前宪法的大架构还是“一中宪法”,制宪的理论是对的,一定要做但现在局势对台湾不利不会通过。现阶段应由人民由下而上讨论,时机成熟就马上做,他支持正名与制宪,也认为正名、制宪未来一定会成功。

  谢长廷表示,中华民国的宪法大架构是“一中宪法”,台湾必须要有新宪,制宪的理论是对的、一定要做,但可行性主客观环境包括美日等国情势,对台湾而言现在局势不好,现阶段应该由人民由下而上讨论,时机成熟就马上做。

  针对台湾正名,谢长廷表示,护照加注台湾就是他在民进党内推动的,他支持正名与制宪,但策略上必须厘清几个层次是要成功争取选票还是推动制宪运动。谢长廷强调,制宪应该做但现在的时机不会通过,只是选举手段,因此他提出“统一战线”构想,制宪基本教义派有其功能不要批评,但主张和解共生有其功能,两者整个合起来要超过75%,目标相同但说理与实力必须兼具。

  针对单一选区两票制对民进党立委选举不利,谢长廷表示,就是对民进党不利才会通过,但最近两件事情对国民党不利,一是王又曾掏空案,政府若将所有呆帐都公布,对国民党影响很大;二是国民党拒审总预算案,民进党每位立委从现在开始下乡演讲,告诉选民不审总预算案对台湾经济冲击,哪些钱领不到等,藉此说服人民,立委选举不一定对民进党不利。

曾荫权参选政纲重中之重:发展“大都会经济”

【网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将于2月1日宣布竞逐连任。据了解,曾荫权已拟订参选政纲,并将发展“大都会经济”视为政纲的重中之重。据知,曾荫权将以香港金融中心作为发展蓝图的核心,透过发展文化基建,包括东九龙邮轮码头、西九龙文娱艺术中心,形成大都会经济,将香港打造成如纽约及伦敦等世界级的金融城市。

  据香港《信报》消息,曾荫权一直认为包括金融、物流、旅游、资讯在内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中,以金融业的发展最有条件成为香港“重中之重”,因香港的金融监管完善,受控制的程度也相对较高。

吸引外地文化精英留港

  由1989年设立证监会,至1993年金融管理局的成立,到最近再成立财务汇报局,对有问题的上市公司展开调查工作,以及完善《公司条例》,并于未来两三个月,就《公司条例》内有关会计及审计的条文进行咨询,香港的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不过,曾荫权认为,香港要形成大都会经济,吸引外地精英来港甚至留港还欠“临门一脚”,就是将香港的文化基建发展如纽约的百老汇、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而西九龙文娱艺术中心及东九龙邮轮码头,将是首要发展的文化基建,希望做到吸引及汇聚精英留港。

  大都会经济的特征,是都会的经济活动超越都会本身的地理界限,经济由第三产业,即金融、贸易等行业所主导。

  冯国经于1998年担任贸易发展局主席时已在中央政策组一个研讨会上指出,如伦敦和纽约一样,香港大多数产品都是售给海外买家;香港金融及商业行业,都是全亚洲发展得最好的。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2002年也曾对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指出,政府的策略是要促进香港由小岛(enclave)经济转型为大都会(metropolis)经济。

  而曾荫权也将在经济政纲中,提出解决贫富悬殊的具体方法,特别提倡透过社会企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鼓励商界及志愿团体参与社会企业,而政府或从税率优惠政策上给予支持。社会企业是指为达到某些社会任务而营运的团体,重视社会价值而非经济利益,其收益主要用于促进社区发展。社联去年初成立社会企业资源中心,促进社会企业发展。

  而在英国,当地政府于2002年开展“社会企业策略”,负责的贸工部成立社会企业组负责协调策略的执行。按英国的定义,社会企业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合作社、储蓄互助社、慈善团体等,占当地企业总数超过5%,为英国经济贡献达85亿英镑,约占当地生产总值1%。社会企业的例子还包括1991年由私人创立的《The Big Issue》杂志,让无家者透过在街头出售杂志,合法地赚取生活费。

亲中阵营筹办答问大会

  另外,亲中阵营包括身兼商界选委的政协常委余国春、立法会议员刘皇发、体育界选委洪祖杭、会计界选委李家祥及陈茂波,以及行政会议成员廖长城的胞弟廖长江29日也决定筹组一场“行政长官答问大会”。

  有份筹备答问大会的航运交通界选委李銮辉表示,期望在行政长官选举提名期结束后一两天,举行一场公开答问大会,碍于现阶段在法例上尚未有正式的特首候选人,因此未能公布细节。但他透露,届时会邀请全部796位选委出席,并希望邀请电子传媒作现场直播,由于市民并非直接拥有投票权,会否让市民参与,要视乎是否有适合场地。

大陆到港新移民与港人不同种族?香港议员起争议

【网讯】香港多名立法会议员29日表示,《种族歧视条例草案》种族的定义应包括大陆到港的新移民。他们认为,新移民与一般港人的生活方式、习惯、历史背景均有分别。但港府指出,新移民与港人同属“炎黄子孙”,不包括新移民属政策考虑。

  据香港《信报》消息,根据《种族歧视条例草案》,基于居港年期的歧视行为,不会被视为种族歧视。立法会《种族歧视条例草案》委员会29日的会议上,公民党汤家骅引述英国的案例,指出根据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语言等特质,以决定一群人是否有别于其他社群。他认为,大陆到港新移民应被视为与一般港人不同的群体。

  工联会陈婉娴及职工盟李卓人则表示,中国由多个民族组成,同样是中国人,也可以来自不同民族。此外,自由党林健锋说,商界希望法例保持简单,不同国籍人士都能够在港工作,因此商界不希望法例做成不方便的情况。

  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唐智强指出,当局并不认同新移民与一般港人应被视为不同的种族。至于不同族裔中国人之间的歧视行为,是否基于种族原因的歧视,唐智强重申,需由法庭就个别案件决定。他又指出,纯粹因为居港年期而起的歧视行为,根据《草案》并不算种族歧视。  

民主党李柱铭则质疑,《种族歧视条例草案》将新移民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有违《基本法》中永久及非永久居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规定。然而,律政司高级政府律师张月华指出,《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容许对公民和非公民的权利给予优惠或施加限制,《种族歧视条例草案》符合公约的要求。

梁家杰追赶势头受遏 曾荫权发力参选料民望弹升

【网讯】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的近日的一份民调显示,约50%的市民支持特首曾荫权连任,支持公民党梁家杰者只有22%,与12月相若。负责调查的研究所副教授王家英认为,随着曾荫权即将宣布角逐连任,公布政纲及加强曝光,其支持度至少会反弹五个百分点。

梁家杰倘无新招 民望受压

  《香港经济日报》消息,曾荫权曾在1月22日高调巡视其竞选办公室,中大该项调查,是1月22日至1月25日进行,反映了曾荫权此举动的影响。王家英表示,此次调查结果反映出梁家杰过去数月逐步追赶曾荫权的民望趋势已被遏止下来。

  王家英又指出,梁家杰就参选特首做了长时间的单边宣传,曾荫权如果加入战团,梁家杰又没有新的招数回应,预料梁家杰的支持度会受压,令两人的支持度进一步拉开。

逾两成受访者 持观望态度

  特首选情即将开始,但调查访问了803名市民,发现对于支持曾荫权或梁家杰,仍有22.9%被访者表示“不知道”或“很难说”,反映特首选战临近时不少市民改持观望态度。

  对于已宣布参选特首的梁家杰,72.8%的受访者希望他能取得100位选委会委员的提名,成功竞逐下届特首。87.5%的市民,赞成举办公开论坛给特首候选人辩论政纲。

  而曾荫权的整体表现评分为61.1分,较12月微跌0.3分,十项具体评分中,廉洁和办事能力评分最高,评分较低的项目则有“包容各方政治势力”、“平衡各方利益”、“关怀民生疾苦”和“促进民主发展”,平均只有50多分。而市民对特区政府的满意度,也较12月微跌1.5个百分点,只得22.9%。

  另外,三位司长方面,政务司司长许仕仁民望为55分,与上月比微跌0.7分。将于2月底公布预算案的财政司司长唐英年,民望上升1分,达58.2分,律政司司长黄仁龙民望为62.9分,与12月得分相若。

民建联全力支持曾荫权 倡组亲建制政党助选联盟

【网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宣布竞选连任在即,包括民建联在内的亲建制政党已准备全力投入助选工作。负责协调选举工作的民建联副主席叶国谦说,作为亲建制政党,支持曾荫权连任是正常的事。对于自由党主动希望与民建联合作助选,叶国谦表示欢迎,甚至可加入泛联盟合组成亲建制政党助选的大联盟。

邀自由党泛联盟加入

《大公报》消息,继民建联前主席曾钰成提出要总动员助曾荫权拉票后,副主席叶国谦也透露民建联正积极考虑全力支持曾荫权连任,并有意与其他亲建制政党合组联盟。他29日接受访问时说:“自由党想和我们一同助选?当然欢迎啦!而且应邀请泛联盟加入。”

当问到民建联有否和自由党商讨合作事宜,以及应由哪个政党先做主动,叶国谦则认为应由曾荫权担当主导角色,“应该由他的竞选办邀请我们才对。”对于会否担心反对派批评他们“保皇”,叶国谦反问:“你觉得我们不助选,他们就不会批评我们‘保皇’吗?”他分析,民建联与曾荫权的关系十分微妙。“如果曾荫权在高民意支持下成功连任,社会就会稳定,对我们的地区选举也自然会有帮助。而曾荫权要避免‘高票低民意’当选,又必须依靠一个‘桩脚’帮助他拉票。”叶国谦相信,通过这次合作,民建联与曾荫权的关系将会更进一步。

特首选举之后,另一项重头戏就是年底的区议会直选。叶国谦表示,不担心最近人气急升的公民党对民建联构成重大压力。“公民党的崛起,首当其冲是与他们政治理念接近的民主党,不是我们。”对于将会派出约八十人出战区议会直选的自由党,叶国谦坦言两党确实有进行协调工作,不过,他说,代表自由党出战区议会直选的人选未必全部都拥有地区服务的经验,贸然出战可能惨变“炮灰”。

踌躇满志出战立法会

对于2008年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叶国谦显得踌躇满志:“我今年区议会都出战了,没有理由不出战立法会。”当被问到会否出战港岛区,以及排在名单首位时,他没有正面回应,但在言谈间露出可能从区议会功能组别“入局”的倾向:“区议会一直是我的强项,上次我也在那个功能组别当选。”

叶国谦还透露,民建联正为总部物色新地点,但过程遇到困难。他说,不希望新总部距离炮台山现址太远,但炮台山却缺乏拥有八千平方呎以上单位的商厦。他表示,若搬去中环区,一来房租太贵,二来常有交通挤塞;若搬去北角区,距离港岛中心地带太远,又未必接近地铁站。他希望2007年年内完成搬迁工作。

挺曾阵营有杂音 田北俊预警恐有选委投“白票”

【网讯】正当民建联全方位协助特首曾荫权竞逐连任之际,自由党主席田北俊则提醒曾荫权,自由党与商界友好的近百名选委之中,部分人难以认同最低工资、公平竞争法等政策,不排除3月25日投“白票”;他又透露,为免事后被人诬指投了“白票”,自己正考虑放弃投票。

  《香港经济日报》消息,田北俊透露,当3月出现正式的特首候选人,将有两场特首选举论坛,一场是给800名选委,一场是由传媒筹备,让市民也可参与。

  为筹办给800人选委的特首选举论坛,一个名为“行政长官候选人答问大会秘书长”29日召开首次会议,并推举了自由党刘皇发、前立法会议员李家祥、政协常委余国春及选委洪祖杭为召集人,会计界选委陈茂波则任义务秘书兼司库。发言人李銮辉指,论坛因应二十多个界别的选委要求,将于3月1日特首提名期完结后举行,会以公开及公平原则举行。

中联办:无意办论坛及拉票

  中联办副主任黎桂康29日出席迎春酒会时澄清,中联办无意以任何方式筹办特首选举论坛,也不会协助曾荫权拉票。

  人大常委曾宪梓指,港区人大要待开会后,才决定是否举办选举论坛;政协常委陈永棋也表示,政协暂未有讨论是否举办选举论坛。对于有选委在提名曾荫权后,有机会投“白票”,陈永棋表示不相信有关揣测,“我相信800名选委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提名得某个候选人,也一定会投票给该候选人。”

  但田北俊却向传媒透露,自由党与商界友好的100名选委,“全部一定会提名给曾荫权,但3月25日会否全数投票给他,真的很难说,好多商界对曾荫权的政策,都不予认同,例如最低工资、公平竞争法等。”田北俊担心,曾荫权出席公开论坛时,为争取高民望,“站得左一些”,便会失去了部分商界选委的选票。

自由党:全力游说商界挺曾

  但田北俊补充,自由党会全力游说商界,支持曾荫权,因为“(公民党)梁家杰那套(政纲),实在不如曾荫权的。”

  他预计,中央和曾荫权都会努力将“白票”减至越少越好,否则削弱其连任后的管治权威,“例如曾荫权取得650个提名,但到投票之日,有50张白票,他会不开心,即有提名曾荫权的人,看了竞选期间表现后,不予支持票,变相是给曾荫权的‘不信任票’。”

田北俊又指出,为免被指投“白票”,他正考虑3月25日不去投票,“我去投票有很大压力,当天一定有‘白票’,届时被人赖我投‘白票’;不去投票,即使有‘白票’也不关我事。”

  对于民建联为曾荫权助选后可能赢得与政府更紧密联盟,田北俊不以为然,“民建联的支持,曾荫权应明白发生什么事;我最怕民建联投‘白票’赖是自由党投的。”田北俊还质疑,“究竟民建联上街拉票有用,还是我们打电话给商界选委箍票有用?”

梁家杰发表经济政纲批港府:当选就“炒”唐英年

【网讯】已宣布参选香港特首的公民党提名人梁家杰29日发表了经济政策政纲,批评特首曾荫权早前发表的“十一五”行动纲领中要求中央准许更多大陆资金流入香港,是“只顾自私自利地考量香港的问题,没有理会对国家金融体系所带来的冲击”。他又批评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不称职,暗示自己当选,就会另觅“财爷”。唐英年闻言则不禁失笑。

《日报》消息,梁家杰29日公布了他的经济政策政纲,成功邀得约三十名选委出席其发布会,当被资讯科技界选委王维基问到对唐英年的看法时,梁家杰直指唐英年不称职,他举出唐英年不称职的四个例子,“首先是扶贫委员会讲了10个月,交通津贴仍未能给予天水围街坊;还有,香港有一万亿元储备,但仍然十分保守理财。”他还不满唐英年在小班教学等民生议题上没有承担,及不断向大陆要求特殊待遇。梁家杰暗示,如果自己当选,就不会起用唐英年。

梁家杰称,香港有很多人才愿意为香港及国家贡献,就如机管局主席冯国经就绝对有能力担任财政司司长,但他不肯评论其余两名司长的表现,只表示“做得好就一定可以留任”。王维基事后表示,他不太满意梁家杰的回应。他表示,梁家杰作为挑战者“应清楚交代自己的管治班子,否则我会怀疑他是否根本没有想过有当选的一天”。财政司长办公室发言人则回应表示,司长正努力做好其工作,包括经济、就业和扶贫政策,至于政绩,市民自有评价。而唐英年29日中午出席策发会会议后被问及有关事宜时不禁失笑,随后想一想回应称:“香港是有言论自由的!”

不过,梁家杰在政纲中,未能提出具体的经济政策,只是批评政府误导巿民,令巿民以为香港没有钱,以及快要被边缘化,他指香港的经济其实非常稳健,好得令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巿艳羡,因此,他承诺“不会在香港合理所需之外,包括为谨慎理财拨入储备,多征收一分一毫税收”,并承诺当选后会立即发放遍远地区人士交通津贴、以及支持推动环保工业等政策,至于是否退税则要到最后才考虑。当被选委问及钱从何来时,梁家杰说,每年审计报告中,也发现政府花了数十亿元冤枉钱,只要钱是用得其所,便不一定要依靠加税来应付公共开支的增加。

梁家杰在政纲中又批评,“十一五”行动纲领中要求中央准许更多资金流入香港,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大陆需要小心保障人民币及大陆金融体系的稳定。”

选委搞特首选举辩论 传曾荫权政纲包罗万象

  香港特首选战进入“入闸”阶段,据闻,公民党的梁家杰已取得接近一百张提名票,最快30日或31日就会抢先公布提名名单,自我宣布成为候选人。至于稳操胜券的曾荫权,也正密罗紧鼓为2月1日的参选宣言和政纲作准备,据看过曾荫权政纲的人士说,政纲内容“包罗万象”,保准令人“耳目一新”。

《日报》文章称,曾荫权政纲究竟如何“耳目一新”,大家都拭目以待。而今年终于可以行使“特首选民”手中“神圣一票”的一众选委也不甘后人。单是29日一天就有二十多位不同界别选委开会,筹组举行一场“行政长官候选人答问大会”,并成立了“行政长官候选人答问大会秘书处”,由选委刘皇发、李家祥、余国春、洪祖杭出任召集人,行会成员廖长城弟弟廖长江出任法律顾问,会计师公会主席陈茂波为义务秘书兼司库,选委李銮辉出任发言人。至于秘书处位于北京港运大厦的办事处,则原是陈茂波的办公室。

单看各位召集人名字,明显都是曾荫权的支持者,但李銮辉说,二十多位发起人中,也包括泛民主派选委。他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和公平的平台,让各位特首候选人阐述他们的政纲,答问大会将在3月1日提名截止后举行,希望全部特首候选人及八百名选委都会出席。

对于外界有传此次选委的行动是由中联办推动的,李銮辉就说,据他所知,事件与中联办无关,他们至今也没有联系曾荫权竞选办或梁家杰竞选办,因为论坛的时间、地点和规则都仍未有具体内容。他们也会接触电视台,预料届时会有电视直播,并邀请有分量的人士出任主持人。

虽然李銮辉强调此次举办论坛会参考美国总统辩论和香港选举论坛的规则,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但在政治两极化的环境下,要做到各方人士都“看得到”的公平公正,又谈何容易。

中联办香港台胞酒会 黎桂康:港续作两岸桥梁

【网讯】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29日在湾仔华润大厦隆重举办香港台湾同胞迎春酒会,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居港台胞、大陆部分省市办以及台资企业负责人等400余人应邀出席酒会。中联办副主任黎桂康在酒会上发表讲话,他说,香港应继续加强与大陆的经贸合作,同时也应发挥香港在两岸间的桥梁作用,推动两岸三地的各项交流。

《大公报》消息,酒会由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邢魁山主持。黎桂康在向与会嘉宾和广大居港台胞表达新春美好祝愿后发表讲话说,过去一年,中国大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香港社会稳定,经济强劲复苏,民生不断改善,市民对中央政府、特区政府以及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他指出,香港背靠祖国,已与大陆在经济上形成了密不可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关系,今后可以继续从大陆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不竭的发展动力。

吁港牢牢把握和谐

黎桂康同时对香港未来发展前景提出期望。他说,只要香港牢牢把握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进一步加强与大陆的经济合作,扩大对外联系,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全面进步。除此之外,他认为,只要香港各界人士从维护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讲大局、讲团结、讲包容,妥善处理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香港的明天必会更美好。

黎桂康在讲话中还强调了香港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桥梁与平台作用。他说,两岸关系在过去一年保持着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两岸经贸论坛、农业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两岸三通取得新进展,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继续蓬勃发展,台独分裂势力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也受到遏制。

两岸三通有新进展

黎桂康同时指出,2007年两岸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广大居港台胞与大陆同胞、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一起携手,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挫败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他表示,香港应在其中发挥桥梁、中介、平台作用,推动两岸和港台之间的经贸、文化、学术等各项交流,促进两岸同胞感情更加融洽、做出更多有益的工作和贡献。

中联办不举行特首选举论坛

另据悉,黎桂康当天还明确表示,中联办不会举办有关特首选举的任何论坛。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也说,港区人大目前暂无打算举办特首选举论坛,要等港区人大代表开会后才能最终确定。对于心仪的下任特首,曾宪梓表示,特首必须支持“一国两制”,并且得到中央的认同,同时也需具备治港的能力,得到广大香港市民的认同。对于有意竞逐下任特首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梁家杰,曾宪梓说:“我希望梁家杰参选首先要考虑清楚对中央的认同。”他批评梁家杰所推政纲过于空泛,没有实质内容。

而全国政协常委陈永棋则表示,愿意捐钱支持曾荫权连任,但不会捐给梁家杰。他说,梁家杰的律师出身,只是口才上略有优势。他表示,无论是工作能力、政绩,还是市民的支持率,曾荫权连任都是无可厚非的。

李国章曾当面施压 莫礼时拒绝合并教院遭解聘

【网讯】香港教育学院校长莫礼时不获校董会续约,引起教院上下极大震荡,学生会更酝酿罢课。莫礼时29日接受访问事直言此次事件的“矛头”是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他透露李局长早于2005年已当面向他表明希望教院和中大合并,否则教院将面临大幅削资,结果成为事实;而教院校董会在当局的压力下才不与他续约。不过,教统局强调,当局并无干预教院的发展路向。

《日报》消息,莫礼时29日接受访问时重申,教院校董会主席梁国辉2006年6月曾向他表明,政府强烈要求教院和中大合并,莫礼时必须支持有关计划,否则便不与他续约。莫礼时认为梁国辉的态度与教统局局长李国章有关,他指李国章早于出任教统局局长之前,一直有意要教院和中大合并;在2005年教院被削资之前,李国章便曾直接向他“施压”。

梁国辉要求支持合并

“李国章曾说,若教院反对与中大合并,便会被削资。他(李国章)从中大和科大合并一事上学会,不应公开进行(院校)合并。”对于李国章曾公开否认向教院施压,莫礼时说:“这绝对不是我的感觉。”

莫礼时又称,在过去数个月间,有人不断否认他不获续约与合并事件有关。他强调,公开与梁国辉的“秘密对话”绝非为争取个人利益,“有人指我因不获续约而感到忿忿不平才会公开事件,这些绝对是废话。如果我要为自己留任而铺路,不如同意合并。”

莫礼时的校长任期,将于2007年8月底结束,梁国辉日前表示,届时若未找到合适的继任人选,或会与莫礼时续约一年。莫礼时则称,目前尚未收到校董会的正式邀请,“我要考虑与什么人合作,包括新的学术副校长人选,以及由谁人领导校董会。”他不讳言,如果梁国辉届时仍担任校董会主席,“我便需要审慎考虑”。

莫礼时表示,会继续做好未来七个月的校长工作,但目前他最忧虑的是,教院会被削减学生人数。“我们一直努力争取正名大学,但李国章不同意,我担心政府会进一步削减教院学额。”他又批评,当局拒绝让教院正名,是一个愚蠢的决定,“既然李国章指合并不是政府政策,那继续拒绝让教院正名,又是否是政府政策?”

不获正名大学招不满

莫礼时认为,教院不获正名大学,会令社会人士以为政府的长远政策,只让大部分教师在“次一等”的院校受训。他质疑,教师行业将会因不被政府尊重而深感不满,从而对香港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莫礼时说:“我希望这次的事件,能令公众了解教院师生对正名大学的决心,或许这是给决策者一个讯息,将来对教院作出决定时,要小心考虑。”

台湾立委漠视民主法治体制岂只是毁宪而已

  台湾立法院临时会没开成,总预算案得延到3月初才能处理,到时候过不过得了关还很难说。吕秀莲29日跳出来批立法院“公然毁宪”,要她哈佛同窗马英九负起责任。要说总预算案不过就“毁宪”,未免言重,但立委对政府体制的漠视,严重程度恐怕已不下于“毁宪”。

  《中国时报》分析文章说,宪法赋予立法院审议预算案的职责,但宪法并没有明定预算审查的时程,这规定在预算法里面。依预算法第五十条规定,“总预算案应于会计年度开始一个月前由立法院议决,并于会计年度开始十五日前由总统公布之”;立法院没在期限之内审完总预算案,虽不违宪还是违法。

  自政党轮替之后,总预算案没有一次在法定的11月底过关,而且总堂而皇之拖过新的会计年度,连议事遮掩的手法都省了。积非成是久而成习之后,如今还拿预算法为预算无法如期过关所订的补救机制来解套,光明正大地告诉民众:预算不过关,日子照样过。

  朝野对立加剧,更让总预算成为政党恶斗下的祭品,预算法对总预算案时程的规定根本形同具文。反正不管早过、晚过,总预算案总是要过,但时间拖得越久,喊价筹码越高,议价空间越大,可以夹带的“肉票法案”也越多。这次国民党要拿中选会组织法绑总预算案,并不是什么新鲜戏码。但朝野“食髓知味”,搞到总预算案到会期末都过不了关,实在也玩过了头。

  立委没把宪法赋予的神圣职权放在眼里,自己立法、知法,却还公然犯法。更荒谬的是,在野党拿预算和法案搞焦土对抗也就罢了,理应负起捍卫预算之责的执政党,不但无法扮演协调折冲的角色,甚至率先喊打喊杀,包围主席台、丢鞋、锁门样样来,为了阻挡在野党,宁愿让总预算案玉石俱焚。

  总预算案的战争只是冰山一角。当立法者的心中没有体制,执政者的心中没有责任时,民主法治必然走向崩解之途;朝野或许为下一场战争累积了足够的“相骂本”,但未来可能付出的代价,绝不只是“毁宪”而已。(文/黎珍珍)

台商当选东莞政协委员 台湾陆委会拟开罚五十万

【网讯】广东省东莞市三名台商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东莞市委员会委员。对此,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29日表示,如果这三名台商仍具有“中华民国国籍”,将违反两岸条例出任大陆党政军及政治性机构职务的禁止规定,陆委会在了解状况后将会同相关机关予以处分。据悉,因加入政协有助提升台商在大陆的影响力。

  台湾陆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德勋当天中午在记者会指出,依照“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项的规定“台湾地区人民、法人、团体或其它机构,不得担任经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会商各该主管机关公告禁止之大陆地区党务、军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机关(构)、团体之职务或为其成员。”如果有违反情事,政府将可处以新台币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锾。他说,政协的性质属于政治性组织,台商如果担任政协委员将依法究办。

  刘德勋表示,针对这起个案,陆委会会先透过海峡交流基金会等机构先与台商接触,要确认这些台商是否仍具有“中华民国国籍”才能后续处分。对于大陆近年来邀集大陆各地台商协会的台商“列席”各地政协委员会议,或邀请高知名度的台湾人民,如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等作为,刘德勋宣称,这纯粹是“政治性操作”,目的是在拉拢台湾人士,陆委会对此感到遗憾。

  据悉,吴小莉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她接受访问时表示,她是“中华民国”籍也是香港居民,她是以香港居民的身份出任这个职位。广东省政协委员不是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因与港澳邻近,省政协委员历来保有若干名额给予港、澳知名人士。吴小莉这次是以香港居民身分,获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在成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之前,吴小莉还以香港居民身份,成为大陆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吴小莉的新职引发触法争议,但台湾政府对于这种“台湾人民、香港居民、政协委员”的特殊案例无法处理。台湾移民署主任秘书何荣村表示,倘若吴小莉想以“香港居民”申请入台证,因她具有省政协委员身分,移民署不会核准。但她若持用“中华民国”护照返台,依法不能拒绝其入境,但届时陆委会应依法处罚其“台湾人民在中国政府任职”的行为。不过,陆委会官员指出,持有港澳身分的台湾人,如果以香港居民的身份,代表的却是“台商”或“台湾同胞”还是会遭受处分;如果代表港澳居民其他团体是否会受罚,目前港澳条例并没有明确规范。

  吴小莉表示,她目前确实保有“中华民国”护照,但她居住香港十四年,已得到香港居民身分,进出大陆也是持港人使用的返乡证而不是台胞证。

  此外,去年年底台湾商人林重光首开先例参加厦门市思明区人大代表选举,最后虽以落选收场,但厦门、福州还有多名台商投入人大代表选战,目前胜负仍然未定。林重光成为1995年厦门同意台商参选后的第一位具有台湾身份候选人,更是台商在大陆参选地方人大的第一例。

  台湾媒体报道,针对福建台商争相参选地方人大代表,北京、上海台商虽然认为台商还没有必要去选地方人大,但确实有需要与大陆官方建立制度化、法律化的沟通平台。林重光是依据《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相关规定参选,依据这项规定,居住在厦门地区的台湾民众,在区、镇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期间在厦门者即可参选。当地民众自行联合十人以上推荐他参选。

  另外,针对近期大陆情势,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当天指出,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基调不变,对民间恐会透过大规模的会展、论坛、宗教活动等增加两岸人员互动量,并以工会、青年、妇女为对台统战对象。中国大陆也会加强与台湾地方政府的交流,意图在特定交流领域如观光、农业层面建立合作平台。陆委会29日上午召开第178次委员会议,会中报告2006年10月至12月大陆情势。

台联弃守深绿选民 沈富雄吁民进党重新思考战场

【网讯】新任台联主席黄昆辉上周表示,未来台联要走中间偏左路线,党纲要检讨修正、党名也要更改。前民进党立委沈富雄29日认为,台联已弃守深绿,民进党已无深绿后顾之忧,应好好往中间路线打一仗。他呼吁,“十一寇才是民进党正规军”,党内其它被列为“十一寇”的同志,从此不要畏首畏尾,应抬头挺胸。

  包括林浊水、李文忠、洪奇昌、段宜康、沈发惠、蔡其昌、林树山、郭正亮、郑运鹏、罗文嘉和沈富雄等十一人因为走改革路线而被深绿的地下电台点名称呼为十一寇。遭列名为十一寇的沈富雄29日除了替十一寇说话,也趁机批评党主席游锡堃说,不要用尽心思修改党内初选时的排蓝条款,“若游锡堃不想如何排人头党员条款,只想排蓝,党主席就不用干了”。他认为,难道民进党没人头党员?没买票?而且人头党员的票,会比民调公正吗?

  沈富雄强调,从黄昆辉谈话可知,台湾的李登辉前总统的路线已经再度修正,各政党要在中间路线文明比赛是好现象,因为如果连台联都已弃守深绿,跳到中间路线,那么民进党更应思考战场在哪里,他认为民进党的深绿应该调整,“以前为斗争所扎的稻草人已不存在”。

  沈富雄呼吁,党内其它被深绿指为“十寇”的同志,不要从此妄自菲薄应抬头挺胸,而且他们这些十一寇应该改名为十一君才对,以后民进党要在中间路线比高下,不靠十一君靠谁?“十一君才是民进党正规军”应好好鞭策自己,尤其十一君中有七位曾是已解散的新系成员,大家不应瞻前顾后该做的事就做。

  另外,虽然台湾的立委选举年底才上演,但有意问鼎者已积极布局。被自己人列为民进党“十一寇”的立委也是蠢蠢欲动,不愿缺席这次选举。其中绿委郑运鹏有意转战高雄,沉潜一段时间的绿营大佬沈富雄将争取党内不分区的提名,去年因理念不合辞去立委职务的李文忠和林浊水也都各有规划。

  今年底的立委选战席次减半,无论蓝还是绿,现任立委个个抢破头,党内的明争暗斗也逐渐浮现。其中被指为民进党内“十一寇”的立委更加紧脚步进行布局。郑运鹏就有意从台北转战高雄,正面迎击国民党的曝料天王邱毅。

  另一名“十一寇”李文忠也有着相同的决心,他说,在台北县土城三峡是一个蓝大于绿的地方,他希望在这里参选,能够为党开拓绿营的版图,选举本来就很辛苦,他相信多数的选民还是会选出优质的立委。和李文忠一起辞去立委的林浊水,更是有意从不分区转战台北市的北投天母地区;而大佬沈富雄也将争取党内不分区的提名。“十一寇”一个个摩拳擦掌投身立委选战,不过,他会马上要面对的就是残酷的民进党初选机制。

立法院临时会不开了 两项大选效应提早发酵

  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29日邀集朝野协商是否开临时会,因朝野对召开临时会应讨论哪些议案协商破局,王金平上午宣布不开临时会,下会期3月5日加开立法院会,3月2日、3月5日、3月6日视为一次院会,3月2日、3月5日审查法案,3月6日开始行政院长政总质询。

民进党团:不开了

  香港中通社分析文章说,王金平29日上午召开全院谈话会,决定是否开临时会,民进党、台联党团先前提案要求召开临时会讨论2007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劳工退休基金监理委员会组织法草案及银行法第四十八条条文修正草案等十六案;国民党、亲民党团要求优先审查都市更新条例修正草案等28个已完成协商草案及“中央选举委员会组织法”草案、总预算案等七个议案,总计35个议案。

  民进党团扬言,若将《中选会组织法》排在总预算案前审查就不开临时会,并且要求先行审议总预算案,劳退基金监理委员会组织法排在第二案。国民党团虽退一步,愿意先审议劳退基金监理委员会组织法,将《中选会组织法》排在第二案,但民进党团仍不同意,导致朝野协商破局。

临时会开不成 蓝绿党团互骂

  立法院临时会宣布不开了。对此,朝野党团也依惯例相互抨击都是对方的问题。

  民进党团召开记者会,批评国民党先前提出的议程草案根本没把劳退基金监理委员会条例放进去,现在又临时把它改列第一案,根本是玩弄两面手法。

  国民党方面则痛批先前要开临时会的是民进党,现在说不开的也是他们。国民党团也强调,原本已经准备好要在临时会优先通过劳退基金监理委员会条例、《中选会组织法》、以及2007年总预算。没想到一到协商会场却发现民进党已经跟其它党讲好不开了,让他们感觉错愕。

  宣布不开临时会后,国民党籍立委侯彩凤还手持“朝野恶斗不应牺牲劳工权益”标语表达不满,随后并与部分党籍立委在议场前静坐抗议。

两项大选效应的提早发酵

  立法院决定不开临时会,总预算案无法在会期中通过。行政院长苏贞昌更把帐算到马英九身上。他痛批,总预算案向来都排在会期第一案,但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上任后,破天荒以争议性法案卡住总预算,只顾选举不顾民生,“非常恶劣”,称要“全
民看清楚”,共同谴责马英九。

  但有舆论认为,对立法院打架,各党都该被批判,但当家不闹事,执政的民进党难辞其咎。至于总预算不过,民进党似再次取得批判在野党野蛮的理由,“拿到了相骂本”,接下来就是把这样的面具,硬往国亲立委脸上贴,试图影响下届立委的选情。

  舆论指出,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年底立委选举与2008大选,两项重要大选效应的提早发酵,才是朝野演出脱序的重要关键。

民进党最新民调:王金平满意度高于马英九

【网讯】离2008大选的日子越来越近,台湾各党派间的总统提名人即将浮出水面。在此背景下,与选战有关的民调也就格外引人注目。民进党29日上午公布最新民调,受访民众对马英九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王金平。这与此前的一项媒体调查存在正好相反。

民进党29日上午公布最新民调:超过六成受访民众赞成立法院加开临时会,68%认为应优先处理总预算案,只有17%同意应先处理中选会组织条例草案。马英九不满意度达48%,略高于满意度,王金平表现则获得过半民众肯定,高过马英九。此项调查是民进党于1月22日针对立法院加开临时会议题进行的。

这项结果显示,超过六成以上民众赞成加开临时会;68%的民众认为若加开临时会应优先处理总预算案,只有17%的人同意优先处理中选会组织条例。

此外,有66%的民众表示中选会委员的组成不应依政党比例分配。特别的是民进党特别公布马英九与王金平近来的表现民调,民调中心主任张毓芬指出,民众对于马英九评价分歧,王金平的满意度还高过马英九。由民调趋势来看,显示马英九的作法与立场不被民众所接受。

这一民调结果与前段时间台湾媒体的民调存在较大差异。

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台湾2008总统选举,如果国民党推马英九和民进党苏贞昌竞逐,马英九以52%的支持率领先苏贞昌的22%,26%未决定,马英九的支持度领先民进党四大天王。蓝营可能人选中,仍以马英九最获民众青睐,支持比率49%,和北高选后差不多;挺王金平的人由11%增加到17%,属意连战或宋楚瑜的人各占7%和3%,比率变化不大。

在民进党方面,有关2008总统提名人,民主党将先进行民意调查再由陈水扁协调人选。前行政院长谢长廷29日表示,用什么方式他都没有意见,能够协商最好,不要让民众与支持者失望,以台湾未来与解决民生疾苦为最优先,他都可以接受。

九成港人盼特首选举有竞争 近五成支持曾荫权连任

【网讯】香港最新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已宣布会参选特首的公民党代表梁家杰的支持率只有22%左右,而现任香港特首曾荫权则获得了近49%民众的支持。同一份民调还显示,有90%的受访市民希望下一届的行政长官选举有多于一名候选人参选。

  据《日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近日访问了八百名市民,结果显示,现任特首曾荫权最新评分是61.1分,比上次轻微下跌0.3分。评分较低的项目有包容各方政治势力、平衡各方利益、关怀民生疾苦等。

  该民调显示,超过90%的受访市民希望3月举行的下一届的行政长官选举有多于一名候选人参选;超过80%的民众就赞成候选人参加公开论坛介绍及辩论政纲。假如梁家杰可以参选,近49%的人表示支持曾荫权,约22%的人支持梁家杰,两人的支持度与上次调查时相差无多。有研究所分析认为,近期曾荫权争取连任的意向日趋清晰,因此梁家杰的民望升势已被遏止。

  此外,中大亚太研究所的这次民意调查发现,22.9%的受访者满意特区政府表现,较上月份下跌1.5%。政务司司长许仕仁的评分下跌,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的评分微升,律政司司长黄仁龙的评分则没什么变化。

  另据《信报》消息指出,梁家杰将于29日宣布成功取得一百名选委提名,以赶在行政长官曾荫权2月1日明确宣布参选前,成为正式的行政长官候选人。其竞选办公室表示,在取得一百个提名时会一次过公布名单。
 
  香港第三届特首选举将于3月举行,提名期由2月14日开始。

放话弃选2008总统 意在激发国民党基层挺马

  连续两天,马英九可能弃选总统的信息震撼政坛,但蓝军基层的劝进声浪也一波比一波强。如果遭起诉,马英九将夹在最高标准与民意力挺的两难,最后会如何抉择,可能就在一念之间;但从种种迹象看来,虽然有“不如归去”的准备,在进退之间马英九还是难弃总统之路。

  《中国时报》分析文章说,无可讳言的,马幕僚释放“弃选总统”讯息,有着高度“测温”性质。从这两天国民党地方人士的恐慌劝进,“没有马英九的国民党”,确实已经激起相当的基层情绪。如果这是一种策略的话,特别费案结果尚未出炉,马英九某种程度已经成功地凝聚起基层力挺。

  对媒体一视同仁的马英九,应该没有授意幕僚去放话,但是这两天发酵后,马英九也藉此观察基层反应,结果让党中央与幕僚都相当满意。党中央发现,马英九多年来建立的清廉品牌在特别费风暴中获得回馈,基层几乎没有人相信马英九会贪污;一位党务高层甚至说,马英九如遭起诉,将会成为“悲剧英雄”。

  换句话说,弃选讯息让泛蓝选民惊觉,2008年战场可能真的会没有马英九,他们再度在内心确认了马英九的难以替代性。这样的“再确认”,无疑将让马英九蓄积更大的能量,苏贞昌说“蹲下才跳得高”,马英九可能弃选,何尝不是离开起跑点,隔一段距离后可以再冲刺蓄势的登高之举?

  当然,这都是策略面马英九最终要面对的,还是他最原先的“马英九典型”。马英九的确考虑若起诉就不选总统,那是他内心的理念型,战胜现实政治利害的意志展现;那是一种用最高道德标准从政26年的政治风格。正如马核心幕僚说的,士可杀不可辱,如果真的被起诉了,马英九还选得下去吗?

  这正是律师团与主退派幕僚担心的关键处:如果马英九真的被起诉,难道他要诉诸民意,用选票还证明自己的清白吗?难道他要带着被告的身分,即使选上总统,也要面对不可测的司法审判吗?更别提审判过程伴随着总统选举的负面效应了。

  但是政治毕竟不是只有道德,还有抽象的使命感与实际的民意力量,否则陈水扁也不会挟着深绿、制宪之名,成功抗拒下台压力了。马英九当然不可能复制陈水扁,但要他舍弃庞大民意与国民党重新执政的信念,恐也非轻而易举之事。

  对马英九来说,最艰难的课题莫过于此,要选择抗拒民意的诱惑、表达对司法制度的绝对信仰,还是为了协助国民党重新执政,为台湾人民找回幸福与价值?如果真的被起诉,马英九无可避免地,必须要立刻面对两种信念的拉锯,全台湾都会等着看他如何抉择。(文/萧旭岑)

薄瑞光:目前美台中三边关系稳定 台美沟通良好

【网讯】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见图)27日晚间受邀旧金山湾区台湾商会担任新春晚会主讲贵宾,讲题为“全球化时代的台美关系”。针对美台中三边关系,薄瑞光在晚宴前举行的记者会中表示,无论是美台或美国与北京或是两岸关系目前都是稳定状态,台美间沟通良好。

  中央社报道,薄瑞光认为,台湾有经济实力,亦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不仅在商业交易合作,台湾民主成果是难得的成就更值得尊敬。台湾对实现民主不断努力,更增加美国持续支持台湾的承诺。

  台湾的陈水扁总统先前过境美国,薄瑞光都全程陪同。薄瑞光指出,每次美国收到台湾方面提出的陈水扁过境请求,会根据情况,特别是陈水扁出访的目的地,进行过境事宜安排;这次台湾过境美西的请求合理,美国也做出相应安排。陈水扁此行过境美国十分顺利,在旧金山期间除了会见地方侨领外,也与一些美学者沟通,包括美前国防部长培利等人,彼此有不错的沟通。

  薄瑞光强调,期望陈水扁实践包括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将两国论入宪、不以公投变更有关统独的现状等“四不”。有关陈水扁考虑将以“台湾”名义、新会员加入联合国,薄瑞光则认为,在目前的国际政治现实下,联合国会员可能将无法通过这项提议,以台湾名义进入联合国,似乎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况;主要症结在于台北与北京对台湾主权的纷争,这并非美国可以解决的。

  针对有人提出,台湾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是否损害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民的人权?薄瑞光回应说,台湾并非联合国成员,的确让台湾参与国际事务有障碍,然而,他不认为台湾人权会因此受到损害,依他来看,台湾的人权比中国大陆更好。

  薄瑞光重申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他指出,尽管各方对“一个中国”政策解读不同,但美国只承认一个名为“中国”的国家,除非台海两岸就改变“一个中国”现状达成协议,否则美将坚持此政策不变。此外,薄瑞光并引用当年美里根总统对蒋经国提出的六项保证之一,强调美国不会作为两岸间的媒介。

  有人问及马英九与宋楚瑜在太平洋两岸签署国亲联盟,是否会影响台湾2008年总统大选?薄瑞光回答说,这是台湾的内部事务,他不对此发表评论。不过,长期观察台湾政治情势的薄瑞光也说,目前不可能预测2008,连各党派候选人都尚未知。

  前阵子大陆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率团访美,薄瑞光透露,曾与孙亚夫在纽约见面。他表示,孙亚夫在华府等地率随团人员与美教育界等进行二轨对谈,双方进行各方面的沟通。

  不过,综观2007年1月份的两岸情况来看,台美中关系可能并不像薄瑞光预想的那么好。日前陈水扁又再大搞台独动作,26日扬言催生新宪的时机已成熟,今天不做明天会后悔。由于明年台湾改选总统,北京又举办奥运,一向大胆冒进的陈水扁今年势必把握最后机会推台独,北京亦以反卫星导弹等向美国“亮剑”警示两岸风雨难免。

  针对陈水扁频频发表台独宣言,北京近月已多番预警,今年是反台独关键年。由于真正能遏阿扁台独行径的只有美国,故北京对美国大施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策略。

  美国虽不愿为陈水扁与北京破面、动武,但能借阿扁牵制北京,争取北京输送外交与经济利益实有利美国;故不但相应将第四代战机F22调至日本,更容许陈水扁过境美国访问尼加拉瓜,无非借此胁逼北京,争取政经利益。中美各有所求两岸爆发战火的可能性甚微,然而,陈水扁力推台独,美国混水摸鱼,北京虽然严防但角力难免。

传陈水扁仍在积极找人 农历春节前换掉阁揆苏贞昌

行政院长苏贞昌(左二)28日参访嘉义县梅山乡太平小区,在与地方居民餐叙时,有农民送上自家种的大萝卜,希望送给“苏总统”一个好彩头。

【网讯】据民进党行政院高层透露,陈水扁已悄然展开更换阁揆的人事布局,连日来已陆续征询民进党及无党籍人选,若新阁揆人选这两天能够定案,2月1日就可能宣布内阁改组,即使日内无法产生人选,农历春节前仍会更换阁揆。据了解,陈水扁手中最后一张王牌仍是民进党主席游锡堃。

  《工商时报》报道,虽然民进党内部多认为在中央政府总预算未审查过关前,陈水扁应不致撤换阁揆,但据了解,总统府已决定不论立法院临时会是否审查2007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都有意在农历春节前更换阁揆。根据可靠消息人士透露,立法院1月19日休会后,陈水扁已着手新揆人事布局,最近并密集约谈和征询过多位党籍和无党籍人士,但未获当事人首肯,因此新揆人选尚未拍板。

  党政高层透露,如果党内总统初选机制启动后再更换阁揆,新揆任期只有一年不到,很难拼2008,因此陈水扁才不得不提前启动新阁的人事布局。

  可靠消息指出,一二个月前,阿扁征询过人选包括不分区立委张俊雄、高雄市前代理市长叶菊兰及党主席游锡堃,此外还有重量级的无党籍人士,个个都意愿不高已予婉拒。据悉,若农历春节前仍找不到适当人选,与陈水扁互动颇佳,深受陈水扁信任的党主席游魁仍会是扁最后一张王牌。

  外界盛传内阁改组时机就在2月1日,对此一传言,苏内阁核心幕僚证实曾经耳闻,但连苏贞昌本人都无法获得证实。党政人士表示,苏贞昌心意已定,若陈水扁未主动要求他提前卸任,他不会在初选机制启动前就主动辞职。

  据亲苏人士透露,苏贞昌希望5月间党员投票时,若有带职参选争议,基于党内和谐再决定自动请辞。但党内人士认为,最迟3月底四月初开放登记时,苏非辞不可。但陈水扁提前布局显然已打乱苏贞昌的规划期程。

  民进党内高层表示,陈水扁此次征询的人选相当多,也事前将其想法告知许多党内和独派大老,显示陈水扁提前撤换阁揆的心意颇为坚定,只要近期人选一敲定应该就会宣布,按照陈水扁过去换阁揆的作法,时间会在农历年前。

  据悉,民进党2008“三王一后”之争愈演愈烈,据了解,由于党内打算拱陈水扁出面斡旋协调的声浪愈来愈大,天王天后们的口径也渐趋一致,目前党内声势最看好的苏贞昌也转以“护扁”为主要策略。

  民进党副秘书长蔡煌琅日前曾公开表示,陈水扁是最适合协调党内2008人选的人。据了解,这个气氛正在酝酿之中,包括党中央、地方基层,陆续有希望由陈水扁出面化解“天王恶斗”的声音出现,其中以苏贞昌反应最为明显快速。

  据了解,苏贞昌原本对自己的民调及党内支持度信心满满,打算以初选方式,跟党内其它天王一拼高下,但近来谢长廷声势渐渐逼近,使得苏贞昌有所警惕;加上原本相当挺苏贞昌的民进党新潮流系,不久前态度却转趋模糊。新系大老洪奇昌还抛出请前民党主席林义雄协调“谢苏配”、“苏谢配”的风向,让苏阵营警觉加紧调整脚步,转而改打“护扁牌”,至少避免在陈水扁面前再度失分以期抗衡谢的步步进逼。

  另外,苏贞昌全台走透透力拼2008总统宝座!苏贞昌28日前往嘉义视察故宫南院时,当场同意补助6.8亿元进行南院周边道路工程,并尽速兴建东西向快速道路朴子至东石段工程,以打通嘉义县山、海区发展的大动脉。苏贞昌表示,故宫南院主体工程最快明年初可以动工,预定民国一百年开馆,而快速道路的兴建则可促进嘉义县滨海新市镇的开发,带动地方繁荣。

2008年之争 谢长廷人气逼近苏贞昌改打“护扁牌”

【网讯】民进党四大天王2008年总统参选人之争愈演愈烈,据了解,由于党内打算拱陈水扁出面斡旋协调的声浪愈来愈大,天王天后们的口径也渐趋一致。目前党内声势最看好的行政院长苏贞昌,也转以“护扁”为主要策略。

  日前有台湾媒体民调显示,前行政院长谢长廷的民调也直逼苏贞昌。据了解,苏贞昌原本对自己的民调及党内支持度信心满满,打算以初选方式,跟党内其它天王一拚高下,但近来谢长廷声势渐渐逼近,使得苏贞昌有所警惕;加上原本相当挺苏贞昌的民进党新潮流系,不久前态度却转趋模糊。新系大老洪奇昌还抛出请前民党主席林义雄协调“谢苏配”、“苏谢配”的风向让苏阵营警觉,加紧调整脚步,转而改打“护扁牌”,至少避免在陈水扁面前再度失分,以期抗衡谢的步步进逼。

  谢长廷去年在政坛中的运气可谓是从坏到好:年初被迫辞去才干了一年的行政院长,人气急跌;然而年底却凭台北市长选举一役人气飙升。但苏贞昌的情况却相反。去年他被陈水扁延揽出任行政院长,上任之初,春风得意2008几乎近在咫尺。

  但时隔不到一年,苏贞昌的处境已飞速坠下。扁苏关系在去年没一天好过,苏贞昌未能掌握时机与陈水扁切割,反种下现在被人捏在掌心的厄运,尤其发生了力霸金融弊案,陈水扁更是五度点名责备苏贞昌。

  一名与陈水扁互动密切的党政核心即指出,去年2月出任行政院长后,苏贞昌做好做坏是一回事,但近半年来他两度选在陈水扁权力出现严重危机之际,有意请辞“与扁切割”和“布局2008”的意味过于明显,终于种下他与陈水扁之间难以化解的心结。

  去年底吴淑珍因机要费案遭起诉后,苏贞昌又主动向陈水扁口头请辞,陈水扁以“还不到时候”将此事暂时搁置,但同时对外透露有撤换阁揆的准备。陈水扁在出访前虽肯定苏,出访后又五度“修苏”包括党内天王及曾与陈水扁深谈的政坛重量级人士乃至苏贞昌本人都了然于胸,他两度于敏感时机请辞是造成自己“重伤”的主因。

  而谢长廷虽然去年初被陈水扁“削职为民”,但却在年底台北市长一战中虽败犹荣,成功出位。最重要的是,在台北市长选举时成功与陈水扁切割,此举让谢长廷选得不错并赢得尊敬,更已提前在民进党总统初选中,找到最佳定位点,声势快要凌驾苏贞昌。

  陈水扁涉入机要费案,民进党举党都被卷入,处理相关案情态度起起伏伏,忽而改革,忽而“保皇”,只有谢长廷一人早有定见完全不受影响。台北市长选举时,陈水扁曾多次透过办公室副秘书长、谢长廷的大弟子卓荣泰,表达有意亲身为谢长廷助选,不过谢长廷每次都以“行程早已排好”婉拒,硬是让陈水扁完全插不上手。

  谢长廷婉拒陈水扁助选,并非着眼于过去两人的情结恩怨,主要考虑点仍在选情。谢长廷与陈水扁切割,陈水扁及深绿吭也不敢吭一声,因为谢长廷稳住台北市基本盘又有高雄前市长的光环。

  当然,更重要的是民进党的权力结构由此发生变化,原来与谢长廷关系不佳的新潮流系,经过台北市长一役,对谢长廷刮目相看,认为谢长廷稳住大局帮助陈菊当选高雄市长,也免去了陈水扁因为双输成为“民进党罪人”的命运。

  据了解,新潮流系开始对民进党2008年候选人重新衡量。该系一位大佬认为,苏贞昌社会声望高,但目前绿营选民挺谢长廷的热度最高,两人势均力敌。当然,谢长廷稍为不利的是,南部四县市中,就有高雄县长杨秋兴、台南县长苏焕智、未来的高雄市长陈菊三人与苏贞昌较为友善。谢长廷未来必须释出善意,至少要让这些县市长中立化。

梁家杰“克服弱项”提经济政纲 巡回十八区争民心

【网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将于2月1日正式宣布参选连任特首,而泛民主派特首候选人梁家杰也正积极部署下一步竞选工作,除了要在29日发表经济政纲,也计划要巡回十八区,以完善政纲及争取民意双线并行的模式进行竞选工作。公民党吴霭仪透露,下一步将要突显梁家杰有民众支持的重要元素。

“克服弱项”提经济政纲

  据香港《信报》消息,虽然外界一直视经济政策为梁家杰的弱项,甚至传他不会提出经济政策,但据悉他经过咨询商界、银行界以及学者等专家的意见,制订出一套经济政纲。据了解,梁家杰的经济政策将集中讨论香港目前的经济政策问题,并针对“大市场、小政府”作讨论,其中将提到政府规模并非如曾荫权口中的“小政府”,相反却出现对市场的规管增加,以及偏帮大财团的情况。

  除了发表经济政纲,梁家杰最快将于30日宣布取得一百名选委支持,正式取得特首选举入场券。成为正式候选人后,梁家杰将积极落区争取市民支持。其竞选办正筹备数十场地区活动,包括于地铁及九铁沿线地区,全面争取市民的支持。而梁家杰位于黄大仙的立法会地区办事处也准备于2月1日正式开幕,与同天将宣布参选的曾荫权正面比拼。

  由宣布参选至今,梁家杰已推出一份政策大纲及五份不同范畴的政策,而梁家杰竞选办正计划于2月14日提名期开始前,发表最后一份政制政纲。梁家杰曾表示,先提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纲,最后才发表政制政纲,是希望让市民了解一切问题缘于未有得到公平的选举及政治制度。

吴霭仪:办公室内难体察民情

  梁家杰竞选工作的幕后军师吴霭仪指出,梁家杰与曾荫权最不同之处在于曾参与直选,拥有真正的民众支持。而未来的工作,也希望透过积极落区,以突显梁家杰来自民众,也虚心听取民意的特点。她强调,作为候选人必须亲身落区,与市民接触,才能真正聆听市民的意见,绝非于办公室内制订政策便能成事。

  不过,吴霭仪承认,公义社会及教育政策两份政纲,均无法达致如期效果,“部分政策对香港人而言,无疑是新思维,相对较难理解”。她说,未来个多月,梁家杰将出席不同界别及团体举办的竞选论坛,从而进一步解释政策,以弥补不足之处。

逾百名选委筹办特首选举论坛 泛民主派吁政治中立

【网讯】超过一百名在选举委员会选举期间表示支持有竞争特首选举的选委,如今正积极筹办特首选举论坛。虽然泛民主派已提名公民党梁家杰参与特首选举,但仍强调政治中立,并希望与两个竞选办共同协商辩论细则。

  据香港《信报》消息,由法律、工程、高等教育、教育、社会福利、资讯科技、会计和建筑测量及规划界等八个专业界别共约一百名选委28日宣布,计划于3月7日举行公开特首选举论坛,邀请梁家杰及仍未宣布参选的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有份筹组此次论坛的资讯科技界选委莫乃光透露,已有一家电视台及电台答允直播整个辩论过程,并计划邀请资深传媒人担任主持,力求论坛公平公正进行。

  莫乃光同时强调,各人的政治取态中立,筹办论坛旨在履行选举承诺,让选民看到一个有竞争的特首辩论。他说,八个界别超过一百名选委参与,已有足够代表性,相信争取连任的曾荫权会出席活动。不过,他承认,即使曾荫权拒绝出席活动,他仍会珍惜所有与候选人讨论政纲的机会。

  工程界选委李智明指出,政府已表明不办官方选举论坛,若不同界别的选委也不办,将难以提供平台予特首候选人作公开辩论。

  身兼公民党成员的法律界选委郭荣铿重申,其政党背景及提名候选人的决定与政治中立无关。而所有问题将由主持决定,借此为候选人建立一个公平公开的辩论平台;筹备小组也计划设立网站,收集市民的意见,以达致论坛公开予所有市民的原则。

  至于开支方面,莫乃光表示,将由参与筹办的选委平均支付,开支主要来自租用场地,相信能够应付。据了解,选委租用的浸会大学的大学会堂,租金仅一万多元。

接任陈水扁政府“末代阁揆”谁愿跳火坑?

  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1月25日甫任满一周年,陈水扁又悄然展开新阁人事布局,由于扁政府“末代阁揆”人选,不但要承担2008年总统大选成败责任,更要面对朝野对立升高的局势难有大作为,也使新阁揆人选重蹈金管会主委覆辙,个个敬谢不敏。

  《工商时报》分析文章说,苏贞昌在上任满周年当天作了内阁微幅调整,外界解读此一动作是苏贞昌已躲过历任阁揆在春节前遭撤换的魔咒,可望安心过完今年农历年。不料,陈水扁苏贞昌角力结果,让苏贞昌终究不敌手上有钦点阁揆权力的阿扁。

  尽管党政圈对2月1日内阁改组传言甚嚣尘上,苏系幕僚已也针对2月1日内阁改组传闻进行沙盘推演,但苏贞昌心意坚定仍不拟5月初选前主动请辞。苏贞昌认为,基于党内和谐,他将不计个人利害,在5月党员投票前以“投入初选”为由功成身退,留下漂亮下台的身影。

  苏贞昌最近勤于下乡,视察行程满档,28日从南部的嘉义跑到东北角风景区,不论周休二日或周一至周五的行程,苏贞昌一方面视察经建工程及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其实已悄然展开“初选”全省三一九乡镇走透透行程,只是坚不松口参加总统初选。

  苏下谁上?至今仍扑朔迷离,阿扁虽有意提前启动阁揆异动人事布局,但人选与金管会主委觅才过程一样陷入难产,所征询过的人选不论政治人物或社会民间人士个个视为畏途。

  新阁揆人选难产,主因这是扁政权的“末代阁揆”承担责任沉重,不但要为2008总统候选人助选且要背负政绩好坏成败责任的双重压力,更要面对2008政权争夺战中日益升高的朝野对峙局面,难放手一搏做出政绩。此外,若陈水扁要这位阁揆为国务机要费扳回一城,势必要找一位政治任命型的阁揆,如此未来一年恐都陷入朝野对决政治战场,难有大作为;若要找位一位对社会及经济发展有使命感,能做事且高行政效率的阁揆,势难符合阿扁政治期待。

  除非阿扁体认现实─国务机要费伤害已造成,唯有在最后一年,全力改善两岸关系,推动产业升级,展开金融改革留下历史定位,阿扁才可能像刘备一样,三顾茅庐找到诸葛亮为其卖命。(文/吕雪彗)

梁家杰获百个提名在望 拟抢先宣布成为特首候选人

【网讯】不久前曾透露已取得77个选委提名的梁家杰28日称已成功取得90多个选委签名,他最快将于30日抢先宣布取得100个提名正式成为特首候选人。此外,八个选委界别计划3月初在浸会大学举办行政长官跨界别论坛,筹备小组成员绝大部分已签署提名梁家杰。曾荫权竞选办回应指,待收到正式邀请信,才决定是否出席。

《日报》消息,梁家杰28日出席街头论坛后表示,目前已取得90多个选委提名。他的竞选办公室传媒顾问陈慧儿预计,梁最快于30日或31日取得100个提名,赶及在曾荫权2月1日宣布参选前成为正式候选人。来自八个界别的选委28日去信曾荫权和梁家杰,邀约两人出席3月7日的行政长官跨界别选委论坛。

论坛工作小组初步获一家电视台及电台答允直播辩论过程,并将邀请资深传媒人担任主持。小组的界别代表中,六人已签署提名梁家杰,包括公民党法律界郭荣铿、教育界韩连山、高教界冯伟华、会计界韦志坚、民主党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吴永辉、资讯及科技界莫乃光,只欠工程界李智明未签署提名,社福界昨未有派出代表出席。

不过,曾荫权竞选办早前已就出席论坛与否定下三大原则,包括主办者要政治中立、具广泛代表性,以及过程必须公平、公开及公正。由于多位界别代表已签署提名梁家杰,被质疑并非政治中立,郭荣铿强调,论坛与党派无关;莫乃光则指,即使曾荫权不出席,也不会取消论坛。

曾荫权竞选办表示,待收到正式邀请信才决定是否出席,并强调不是单以政党背景作考虑因素,仍需视乎论坛的整体安排。梁家杰则指,会以“逢请必到”的态度出席所有选举论坛。

网络媒体势成主流 台湾传统媒体开拓免费报市场

【网讯】报章越来越少人阅读,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日益普及,跨入新媒体时代,竞争激烈的台湾跟其它现代信息化地区和社会一样,传统媒体生态备受科技进步及社会生活方式改变所冲击。

  《联合早报》报道,处在告别过去、迎向未来的临界点,台湾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近年来不得不开始转型,探寻传统与新媒体并存的成功方程式。从最新趋势看来,网络媒体正迅速成为台湾主流媒介之一,而面对读者人数不断萎缩困境的报章则转向开拓免费报市场,创造全新的媒体生态。

  新媒体涌现毫无疑问加速了压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网络媒体是当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形式。尼尔森媒体研究(Nielsen Media Research)显示2000年的台湾网络新闻人口只有126万,但五年后成长131.3%,达到291万5000人,相较于报纸人口五年内减少了12.5%,可见网络新闻的未来影响力不容忽视。

  网络媒体的使用已是台湾消费者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网络快速发展及各项条件及服务的成熟,让它在前年超越报章成为仅次于电视的台湾第二大媒体。网络广告从2003年的14亿元(新台币,下同)增至前年近20亿元,成长幅度相当可观。

  据创市际市场研究顾问公司与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从2004年至去年,所合作进行的台湾上网行为基础调查,结果发现台湾网络人口在去年已超过1185万人,上网率近六成(59.1%),各年龄层网络接触率越显提升,朝往全民化的方向迈进。其中,使用度最高的年龄层为10到19岁以及20到29岁的族群,而50岁以上的民众也有17.6%上网率,成长幅度最高。

  “媒体随选”(media on demand)新时代降临,媒体、网络、科技都将汇流在一起,多媒体整合是大势所趋,目前台湾一些有线电视机构,如东森新闻网站已开始尝试藉由跨媒体平台合作,让网络新闻结合更多音影,垂直结合新闻资源,就是要让使用者有更多选择。

  台湾传统报业近几年在网络及有线电视的夹攻下,发行量与广告收益直线下滑,面临存活的挣扎。尼尔森媒体研究指出,台湾报章阅读率从1991年的76%掉落到前年的48%,换句话说,台湾社会中当下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看报章。

  2003年5月,香港《苹果日报》以新贵姿态登陆台湾,自称是“台湾最贴近读者生活的一份日报”的它主攻都会地区,以其精美印刷及贴近读者的报道方式在市场上引起消费者广泛认同,除了改变岛内报章之间的市场平衡,更刺激各报的竞争关系。

  去年11月底,创刊28年、属于《联合报》系的《民生报》在报业激烈竞争和严重亏损的双重压力下,宣布停刊。《民生报》是近两年内关闭的第六家台湾报章,先前相继停刊的包括《中时晚报》(2005年11月)、《大成报》(2006年3月)、《中央日报》(2006年6月1日)、《台湾日报》(2006年6月6日)及《星报》(2006年11月1日),“苹果效应”可见一斑。有评论甚至形容,台湾媒体“进入寒冬”。

  在严酷的营运环境中,台湾报业近期开始凝聚一股“免费报气候”,报界弥漫一片山雨欲来之感。

  《苹果日报》从去年10月底推出专门在台北捷运(铁路)外发送的免费报《爽报》,每日发行15万份,争夺瞄准上班族的广告市场,此举马上引起《联合报》系已发行两年的《可乐报》加印至10万份迎战。目前台北捷运报还有《交叉路》和《都会捷运》两份独立报系的免费报,新近出现的《民众捷运报》每周发行三次。每次发行一万多份;该报是与高雄《民众日报》策略联盟,正在试刊阶段。

  捷运报发行是否进一步冲击有价报章,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免费报竞争几乎肯定日趋白热化。去年底“台北捷运报”授权案的竞标结果公布,《联合报》以1亿4000多万元得标,未来可独家在捷运站及路权范围内赠阅免费报,发行年限为期三年。由于潜在广告收益庞大,这起授权案引起各界竞逐,据台北市政府指出,原本三家报社的竞标过程经过一轮资格鉴定后,滤剩《联合报》及《苹果日报》两家进行最后争夺,而前者最终以过亿元的天价胜出,远超过《苹果日报》2500多万元的标价。

  大台北地区拥有超过百万捷运人口,伴随高铁及未来高雄捷运通车,捷运报的新竞争战场逐渐形成,俨然是媒体新决战点。

“三只小猪”闹笑话 海外媒体批杜正胜手段低劣

【网讯】台湾教育部部长杜正胜近日不断主张把“三只小猪”等童话故事纳入成为成语,又批评现存成语不合时宜,结果受到各界批评。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9日发表评论文章,指杜正胜闹笑话,而绿营的做法是另一“去中国化”的招数。

  文章表示,如果跟你对话的人突然说,你像“三只小猪”,或者说这问题是“三只小猪”,相信你一定摸不着头脑,不知他所指何物。知道答案的肯定是杜正胜,因为他要把“三只小猪”列为成语。可是他却公开的表示,“用成语是教育的失败”,因为现有的成语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人与事,和今天的情与景搭配不上。

  文章指出,没有理由怀疑,杜正胜是个没有受过中文教育的部长,因为台湾毕竟是台湾,不像新加坡或马来西亚,教育部长可能是非华族,或是从来没有受过华文教育的华族。任何受过中文或华文教育者,或多或少都会知道成语在语和文上的表达,是多么的好用、传神,能隐喻、能直接表达。

  杜正胜之强烈要去中文成语,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台湾绿营要大力“去中国化”的其中一招,凡是和中国大陆有关的,最好来个一刀切,不能切就来个诋毁贬值。

  文章点出,血缘文化语文是最难说断就断的无形牵系,更何况台湾是个纯用华文华语的华人社会,但政治人物有时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无所不为。当然有些手段比较高明,政治小丑用的就是最低劣的手段,达不到目的,还让人看到自己小丑可悲的一面。

  在台湾以外的人,总不明白台湾这个“立法院”打架,高跟鞋乱飞,匪徒和警察玩捉迷藏媒体全程跟进的地方,如何能安居乐业。但一位住过中国大陆、大马的新加坡朋友,最近在台湾住了6个月,竟然说他爱上台湾。这位热爱中华文化的热血中年,走遍世界各角落,在许多地方都曾短期居留,当然知道比较。他说,他爱台湾的人文精神、文化习性。

  文章称,是的,台湾不会有个杜正胜教育部部长就没有了成语,就没有把成语用的精彩传神的杰出文学家。台北市诚品店里,成语经典还会继续摆在架上,家长还是会继续买回家给小孩学习。

  其实台湾不只在人文科学上有很好的表现,在科技上、农业科学方面也很发达,只有在政治上一直闹笑话。政府软弱,但有民间强大的公民力量,这个地方就有蓬勃的生命力。台湾长年的政治斗争形成的弱政府,造就公民社会的强大。不能靠政府,就只能靠自己。

  反观新加坡,有个强大的政府处处不在,带着领羊作用也好,一旁敲锣打鼓也好,四十多年来,新加坡人养成了样样靠政府,一切跟着政策走的心态。在家有得靠是好事,出了门没得靠,许多新加坡人都站不稳脚步。国外投资许多人断翼而归,就是无法适应单挑独战的环境。

  文章表示,台湾人是不会因为杜正胜不要成语而不学成语,因为他们不但知道成语的好用之处,他们更知道要和中国大陆做生意,不懂成语会闹笑话,更严重的是误会了生意伙伴,发财机会走失了。

  杜正胜要当政治成语小丑搞笑话是他个人的事,他当小丑也可能当不久;不学成语,自己成了笑话,损失才大。

加开一场立法院临时会议 多看一场闹剧

19日台湾立法院开会蓝绿混战,王金平被一只鞋打到。

  蓝绿两大阵营,一个硬巴着中选会组织法草案,一个死抱着中央政府总预算案,临时会未上演就已烟硝味四起。若双方对临时会目标及程序没有共识,又何必浪费一天数百万元公帑,替立委开辟争取初选提名的昂贵战场!

  《中国时报》分析文章说,19日立法院延会最后一天,议场里臭鞋满天飞、大锁堵院长、立委大剌剌坐在院长及总统备询座位聊天的记忆犹新,各界原本希望蓝绿能“沉淀一下”,利用谈话会好好讨论是否召开临时会、法案项目及程序;但显然两阵营“冷静”一个多星期,脑袋及心境依旧停留在19日当天。

  原本各界期待,召开临时会至少让民生等无争议重要法案优先过关,但从目前蓝绿阵营的氛围来看不各退一步,就算决定开临时会,最后也可能是闹剧一场,蓝绿阵营抱着各自坚持的法案预算玉石俱焚。

  加开一场临时会,立委出席津贴、国会助理加班费等开销,一天就要花上数百万元人民的血汗钱。若会开了后,双方依旧争吵不休,法案一个也没过,人民不但没有获利,还白白把钱拿来给立委搭舞台,岂不是把百姓当凯子敲。

  中选会组织法草案、总预算案都很重要,但早在去年3月,中选会组织法草案就已达法定协商四个月期限,国民党足足让法案躺在那里十个月,显然严重失职。

  至于身为执政党的民进党,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与在野党沟通,当本会期最后一次程序委员会,在民进党自家人当召委的情况下,看到总预算案被排到第二十八案,也没想过要积极补救,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再怎么野蛮”的广告效果太好,不惜牺牲人民的权利,再次营造在野党“野蛮”的行为。

  迁台后,立法院开了七次临会,戒严时期两次,其它都是在政党轮替后。但无论是哪一次临会都比这次临会更具合理性。本届立委没有在法定时间内通过总预算案不仅失职,更应追究责任。若各阵营只是为了选举计算而互卡法案,更应遭人民唾弃,岂还有脸拿人民纳税钱开临时会,弥补自己的过失。

  立委选举年底豋场,19日延会最后一天,立委上演的那场“星际大战”,说是为了打给选民看一点也不为过。若临时会召开继续上演“星际大战第二集”,再拿人民血汗钱给立委演戏,只能说,真是一场“好贵”的临时会,这种临时会不开也罢。(文/曾薏苹)

陈水扁谈“文人领军”柯承亨可能即将扶正

  日前台湾的陈水扁总统在“全球新兴民主论坛”一席“文人领军”谈话,有关国防部长李杰是否异动,“唯一人选”副部长柯承亨是否扶正的话题立即浮上台面,引起军中极大关注。

  《中国时报》分析文章说,更特别的是,即便是陈水扁的谈话内容,军方内部也有两种解读,有人认为,李杰异动已成定局,因为陈水扁提到文人国防部长;但也有人认为,根据中央社的报道,陈水扁谈话原文是“一直盼望在未来的任期之内能够有机会做到”,既是“盼望”就未必一定要兑现。

  认为李杰暂时不会动的说法,主要是“一动不如一静”,现在政治较复杂,陈水扁又常强调“只要军队安定,台湾就不会乱”,部长人事至少待五二○陈水扁连任就职满三年发表谈话后再说。

无风不起浪 军方解读两极

  认为李杰一定会动的说法,一是陈水扁想放文人部长的话已是挑明的讲,“无风不起浪”。再者,李杰愈做愈“霸气”,部分陆军与空军将领私下颇有微词换个人,可一显新气象。其实李杰是否异动,除了政局、内阁人事与建军政策诸多考虑,还应包括文人部长的唯一人选柯承亨,是否已做好接班的准备?这项因素或许是决定李杰是否异动以及何时异动的关键。

  然而,柯承亨是否做好接班的准备,军中也有两派意见,有人认为柯承亨现在接还早了些,但如果再历练五年,绝对没有问题;这样的判断,主因是建军事务相当专业,柯做副部长迄今,无论是主持或参加会议,发言都是照稿念相当谨慎,但也少了分自信,因此看不出其建军主张与企图。

  认为柯承亨已能接棒者,则认为柯承亨对军中事务的熟悉,与前几任民进党籍副部长,包括陈必照、康宁祥、蔡明宪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柯从国安会咨询委员一职,即开始代表陈水扁与军中打交道,升任国安会副秘书长后即参加军事会谈,且“当初为能升副部长,柯专研国防事务相当用功”,加诸军队现已“国家化”又有国防二法,军队已是部长权最大,柯虽然年纪轻,还是能镇得住军事将领,不会发生当年陈履安与孙震部长,压不住军令系统的情事。

柯承亨行事低调 军中评价不错

  提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赞成或反对柯承亨接任文人部长者,对柯承亨个人评价不错,大致认为他作风低调,不会把陈水扁摆在嘴边摆架子压人;对军中事务用心会听专业意见,不会擅作决断。因此即便是反对柯承亨接任部长的人,只是认为“时机不到”还待历练,而非蓝绿考虑或品德争议。

  事实上,也因为柯承亨的低调行事,近来军中一直有种说法,即柯承亨自知还不到做部长的时候,接掌文人部长的信心也还不够;也就是说,柯承亨自己也认为“还没做好准备”,否则李杰早就交棒给他了。而且柯承亨接了部长只能做一年,建军政策推动未必看得到成效,除非柯承亨真想接,否则,陈水扁硬推柯上第一线,也只是一个“文人部长”的象征性意义。

  李杰是否交棒,柯承恩是否扶正,动静之间,在于陈水扁一念。军中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人事异动与否,虽有主观看法,却也没人说得准。反而是上将职务,由于现在还有两个上将战略顾问职缺空着,是有可能调整异动,这也是军方较有把握主导的部分。(文/吕昭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