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2

胡锦涛下周访美日程已定

胡锦涛下周访美日程已定

分析认为胡锦涛访美焦点在贸易问题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证实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4月18至21日访问美国。

分析人士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将会是主要议题之一。

中国商务部星期二(4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中国外贸盈余比去年同期将近翻了一番,达到接近112亿美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的峰会涉及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贸易问题。

刘建超说,胡锦涛将首先到西雅图、然后是首都华盛顿和耶鲁大学。访问期间他将与美国国会国会议员、有关州市管员、工商界、学术界人士会面。

促请释放杨建利

美国是胡锦涛五国国是访问的第一站,他还将到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

美国119名美国国会议员星期一(10日)联署呼吁布什总统与胡锦涛会面时促请中国释放异见学者杨建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星期二记者会上被问及这个问题,刘建超说中国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对人权问题有不同看法,他强调杨的案件已依法处理。

杨建利被捕前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研究。 他在2002年4月入境中国后被捕,中国政府指控他从事间谍活动,非法进入中国,他在2004年5月被判处5年徒刑。

胡锦涛原本在去年9月访美,后来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中方考虑到美国政府在卡特琳娜风灾后须应对严重灾情,胡锦涛推迟对美国的访问。

胡锦涛于去年9月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前一天同布什会晤。

吴仪赴华盛顿为中美峰会铺路


中国副总理吴仪4月3日率团前往华盛顿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四月三日率政府代表团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第十七届中美商务贸易联合委员会。

据悉,吴仪此行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就如何缓和贸易摩擦与美方磋商,以便为胡锦涛一行4月20日访美做好准备。吴仪美国行期间,可能将签订多项大宗贸易协议,涵盖向美国采购棉花、大豆、家禽,以及机电、通讯设备等。

美国方面的数据显示,美中贸易逆差去年达到2020亿美元的新高点。巨额贸易逆差使得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空前高涨。

很多中方专家指出,美中贸易失衡属于结构性问题,不是一两宗买卖可以解决的;中方多次向美方表明,如果美方不解除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禁运、禁售法令,双方贸易失衡问题就难以解决。

很多美国方面人士则指责中国政府不允许货币自由兑换、以及管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不力,导致巨额贸易失衡。

在胡锦涛访美前夕,中美官员频密接近。就在吴仪此行赴美前,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刚刚结束对华访问。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日前访华,主要就中美贸易赤字、中国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与中方"讨价还价"。

吴仪率采购团访美签44亿美元合同


吴仪同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交谈

中国副总理吴仪周四(4月6日)率领庞大采购团抵达洛杉矶后,与美方签署了27项合同,总额达44亿美元。

在随后的访问,中国采购团还将购买100多亿美元的美国货。

吴仪率领的100多家中国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与洛杉矶市政府共同举行的中美项目采购签约仪式,签署了27个项目44亿美元,涉及软件、发电设备、汽车、航空和电子元器件等广泛商务合作协约。

路透社报导说,这也是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访美前,中方所作出的“大手笔”采购。

吴仪表示,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组成部分,发展健康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她还说,在两国共同努力下,中美经贸关系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双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去年中美两国贸易额达2116美元,是1979年两国建交之初的86倍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月将访问美国,并布什总统在白宫举行会谈,预计中国对美国商品所设置的障碍、蔓延的盗版问题和北京汇率政策,将成为中心议题。

中国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夥伴。

美国在华投资项目近5万个,实际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

吴仪此行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就如何缓和贸易摩擦与美方磋商,以便为胡锦涛一行4月20日访美做好准备。

美国方面的数据显示,美中贸易逆差去年达到2020亿美元的新高点。巨额贸易逆差使得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空前高涨。

很多中方专家指出,美中贸易失衡属于结构性问题,不是一两宗买卖可以解决的。

中方多次向美方表明,如果美方不解除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禁运、禁售法令,双方贸易失衡问题就难以解决。

很多美国方面人士则指责中国政府不允许货币自由兑换、以及管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不力,导致巨额贸易失衡。

中国外贸盈余翻番喜中有忧?


薄熙来怪罪美国不肯出售高科技产品


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月份中国外贸盈余比去年同期将近翻了一番。

这个数据公布之际正值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即将前往美国访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的峰会涉及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贸易问题。

另外,第17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副总理吴仪与美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贸易代表波特曼共同主持会议。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中国商务部官员还表示,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将是本次会议的两大重点。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则在11日的记者会上指出,美国高科技产品对中国出口的限制,影响了中美贸易的平衡。

美方也提出探讨知识产权、中国的"政府采购协议"以及美国基因玉米、牛肉等农产品入华等问题。

中新社报道说,继上周四在洛杉矶签下44.4亿美元的商业大单后。吴仪一行又到访了田纳西州,中国代表团与当地7家棉花生产商签署了一项进口125万包棉花的协议,金额达3亿美元。


中国宣布采购80架波音737客机


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左)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右)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周二(4月11日)宣布,将以52亿美元的价格,采购80架美国波音公司新一代的737客机。

交易签署后,将成为波音公司迄今为止在中国完成的最大一笔交易。此前,中国已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向波音公司采购了70架737客机。

这是中方当天在中美第17届商贸联席委员会会议上宣布的。这次会议在美国商务部召开,美国方面由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亲自出席,中国方面则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团参加。

除了波音订单外,中国还宣布,将取消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美国牛肉进口禁令。当时,中国是为了防止疯牛病传入境内而禁止进口美国牛肉的。

同时,中国还宣布了一系列打击非法出版物和盗版软件的措施,并表示将考虑降低美国公司在电信、医疗设备等领域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

吴仪透露说,中国政府已下令,所有在中国制造的电脑都必须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另外,中国政府也将制订新的计划,严厉打击盗版音像制品及软件的制造者。

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会后对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的"明显进步"表示了欢迎。

友好姿态

由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下周正式访美,舆论认为,这是中方在胡锦涛启程前,在中美两国间的一些敏感问题上向美方做出的一系列友好姿态。

据报道,吴仪近几天率领中国商贸代表团在美国各处访问,已经与美国公司签了107个协议,价值162亿美元。

不过有媒体认为,虽然中方的这些举动有助于缓解中美两国在贸易失衡、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安抚美国国会中的一些对华强硬派,现在还不能确定。

但吴仪同时强调,把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完全归咎于中国是"不科学、不公平"的。

吴仪在几天前会见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格雷厄姆时曾说,中美经贸关系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摩擦和问题是正常的。双方应以最大的诚意,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用施压的办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吴仪特别提到,美国应考虑开放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这样也有利于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

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消费者的信用消费习惯、低储蓄率以及购买廉价中国商品的行为,才是导致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中国对拉丁美洲意图
  美相信纯是加强贸易

--------------------------------------------------------------------------------



  (东京路透电)美国相信,中国对拉丁美洲地区的意图,纯粹是要加强两国贸易,同时获取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而不是要影响拉丁美洲的民主进程。

  美国负责拉丁美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香农说,美国与中国在本月展开的会谈,将能够澄清两国在拉丁美洲的长期目标。

  为了满足其蓬勃发展的经济所需的资源,中国近几年开始向拉丁美洲进口石油、铜、铁和谷粮。过去6年,两国贸易增加了5倍。

  中国对原料的大量需求也抬高了国际商品价格,进一步促进了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过去两年两次访问拉丁美洲时承诺,将在2010年之前将对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额提高至1000亿美元(约1605亿新元)。

  香农说,中国和拉丁美洲传统上并没有庞大的贸易往来,现在中国突然对拉丁美洲感兴趣,华盛顿因此认为有必要同北京,就拉丁美洲的课题进行会谈。

  他说:“我们不一定把这视为是负面的。相反的,这可以是积极的发展。这是我们要坐下来和中方会谈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香农也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中从军人政府转移到民主制度的拉丁美洲,不太可能把中国的“和平崛起”视为结束当地贫困的楷模。

  对于拉丁美洲的军队在中国接受培训,香农指出,这类训练计划并“不是广泛性”的,参与计划的只是一小部分的军人。

胡锦涛将到耶鲁大学演讲

--------------------------------------------------------------------------------



●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本月18日到21日访问美国,行程包括西雅图和华盛顿,他还将去耶鲁大学进行访问并发表公开演讲,就“中美关系、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阐述中国的主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昨天指出,胡锦涛将同布什总统和美国其他领导人就中美之间的双边关系、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同时同美国工商界、学术界、各个方面的人士接触。

  刘建超说:“我们希望也相信这次访问将推动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共同致力于建设迈向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对于美国就人民币、知识产权等问题向中国施压,刘建超说:“目前中美双方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都有一些关切,出现分歧和摩擦甚至出现一些不一致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访问对双方缩小分歧,甚至消除分歧都是非常有益的一次机会。”

  在台湾问题上,刘建超说:“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次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和美国领导人会就这个问题交换意见,来共同维护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

  除了美国,胡锦涛也将访问沙地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在本月28日返回中国。刘建超表示,胡锦涛的五国行程都是“国事访问”。

美国指责中国“出口”空气污染物

(英国)FT中文网 (2006-04-12)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称,中国在向远至美国等地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其中包括燃煤电站所排放的汞物质。

  美国环保署负责人斯蒂芬?约翰逊(Stephen Johnson)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这是(中国污染)对美国最为直接的影响。”

  约翰逊表示,美国环保署对美国高水平的“汞沉积物”进行追踪,发现它们源自中国和印度。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能损坏人类的神经系统。

  对于中国狂热的工业化造成严重的跨国环境问题,中国的邻邦,以及数千英里之遥的国家,均越来越感到担心。

  约翰逊的中国之行于昨日结束,此次访华期间,他会见了中国国家环保总局(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局长周生贤。约翰逊表示,在美国东西海岸,均检测到源自中国、通过空气传播的化学物质和微粒。

  他在北京向中国卫生官员表示:“污染,尤其是汞污染,是没有国界的。”

  联合国(UN)编纂的研究报告称,在全球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的汞排放中,53%来自于亚洲,非洲位居第二,占18%。

  美国环保署警告称,每年全球范围内排放的汞金属量在4400吨至7500吨之间,尽管上述估计数字尚不确定。自去年年底以来,中美两国官员一直在讨论通过空气传播的汞问题。作为去年11月份达成、一项范围广泛的环保协议的一部分,美国环保署一直在帮助中国详细统计其污染者的汞排放情况。

  中国空中和水域内的汞含量可能高得令人担忧。这种金属往往会积聚在活组织中,例如动物体内。如果该金属进入食物链,食用被汞污染的鱼类不仅会导致胎儿先天缺陷和儿童发育问题,还有可能致癌。

  约翰逊赞扬了中国在控制发电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方面的努力,但同时表示,在控制最为危险的排放物方面,中美双方需要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他表示:“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在于不确定性

--------------------------------------------------------------------------------
● 陈有为(华盛顿)

  由于中国日益强盛和中美关系格局续有变化,对这种关系的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进行评估作为决策依据,就成了美国朝野所密切关注和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回顾以往,从冷战时代到后冷战时期,直至布什执政后的21世纪初期,随着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的起伏变化,美国对中美关系的定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

  在中美联手对抗苏联威胁的年代,美国需要中国的战略合作,视中国为“非结盟友好国家”。

  苏联解体和天安门事件之后,中国战略价值下降,中国内政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一落千丈的重要原因,敌视中国的气氛逐渐兴起。克林顿在1992年大选中把中国列为“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政”,类似后来布什所说的“邪恶轴心”。

  但随着中国形势变化与经济高速增长,中美关系逐渐回升。经过1997—1998两国首脑互访,克林顿提出了中美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主张。

  然而这种政策遭到共和党右翼的强烈反制。布什登上白宫宝座之后立即废除克林顿的对台“三不”政策,把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者”。

  九一一事件之后,美国需要中国支持反恐,布什政府不再提“战略竞争者”,而把中美关系定为“坦诚、建设性与合作”的关系。但这只表示关系的状况,而不是它的定性。

  

佐立克视中国为利益合伙人

  

  去年一年内,布什政府对中国与中美关系问题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美国负责外交、国防、商务、财政、金融与其他有关方面的高级官员,接二连三访问中国。目的不仅是为了与中国政府会谈双边关系,而是要实地考察,甚至走访城镇市集,想亲自摸一摸中国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情况,探测中国能够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美国的影响,从而作出评估。

  这种评估的结果,最后落实到了国务院第二把手佐立克的结论,就是要中国充当一个“负责任的利益合伙人”(Stakeholder,也译“利益相关者”)。但是Stakeholder 也并非界定中美关系的称谓,因为它是附带条件、不确定和可变的。既不认为你是敌人,也不肯定你是朋友。中美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中国能否合伙,是否挑战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从好的方面说,佐立克抛出来的这个说法,意味着承认中国的强国地位,重视中国与美国的合作,需要借助于中国的力量和影响来维护目前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

  佐立克给北京戴的这顶桂冠,令人想起了6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破裂之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恭维中国的话。有一次他特地在公开场合说,“以苏联为首,更正确地说,是以苏联和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把中国抬到了几乎与莫斯科同等的地位。

  佐立克的话,也隐含着承认中国已经是世界老二的地位。但是他所谓的“负责”含义何在,究竟对谁负责,怎样负责,负责对谁有利,美国所要维护的利益, 是否就是国际社会以至中国本身的利益,美国需要中国照顾美国利益,中国需要美国照顾的利益它也能照顾吗?这些尚不明确的因素,使北京对佐立克之说不便做出回应。

  温家宝去年12月在会见佐立克时,只强调中美双方要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与了解,没说别的。只是佐立克本人事后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记者会上对此作了一番补白。

  以“负责任的利益合伙人”来形容中美关系,表明美国直到现在还不能确定中国将来究竟会是美国的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因此美国的对华政策,仍将在既要交往合作,又要防范遏制两者之间摆动。布什一再表示中美关系“复杂”,“非常复杂”,其实际含义就是对种关系难以肯定,也不好对付。

  

中国政治基础建设缓慢

  

  从美国来看,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事物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首先是中国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

  20多年来,中国是在经济上自由开放与政治上极权控制下迅速发展起来的。现在的中国社会,实际上已经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混合物。但时间久了,这种政经双行道的情况必然会产生矛盾,影响发展,滋生政治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在发展城乡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政治基础设施建设却进展缓慢。中国的政治模式、权力结构、权力运作、权力监督机制以及权力交替过程,基本上仍是建国初期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变化,保证全国上下政治脉动的畅通。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贪污盛行、贫富差距、社会分化、利益失衡的严重后果,中国内部最近又出现了关于改革走向与成败问题的争论。中国社会的断层正在扩大、动乱因素日益增加,不能绝对排除将来发生大动荡的可能。万一中国再次陷于动乱而使政府不得不诉诸武力,美国无疑会再次举起人权与民主自由的旗帜来干涉中国,使中美关系重新陷入低谷。

  第二是中国发展结果对美国影响的不确定性。

  “不久将来,中国有很大可能在经济上把所有国家抛在后面,而在总体实力的规模上向唯一能够与之匹敌的美国靠近,成为下一世纪的两个世界超级强国之一。

  “如果历史发展真的走到这一步,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中国将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中国将如何使用它的力量来为它的利益服务?

  “当中国从四两变成千斤时,它不但会增强反对别人的力量,而且也有可能成为被别人反对的力量。因为在别的大国或小国看来,中国强大存在的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

  以上几段话,并非当前华文报刊的评论,而是笔者在1994年7月31日纽约《世界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与挑战》一文中的论析。12年前的这种预测,已成为今天的现实。 

  中国一再声明奉行和平发展与友好合作的外交政策,即使将来强盛了也不威胁他人,这是真心实意的表白。但是二三十年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很难让人相信现在所作出的保证。北京有一位姓楚的学者在香港演讲,保证中国30年内不当超级大国,这等于白说。为什么是30年而不是25年或35年?一个学者就能对中国未来作出保证吗?过去80年代中期,西方怀疑中国政策会变,中国驻洛杉矶的总领事保证决不会变,但两年之后连总书记也被换掉了。  

  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愿意看到别的大国的力量超越自己,更不会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别人的善意基础上。美国担心中国的发展方向会变,其势头必然会导致对美国强权地位的挑战,这是它所感到的最大的不确定性,也将是美国对华政策所要考虑的一个长期因素。

以和战两手因应中国崛起

  第三是台湾问题的不确定性。很多年来,美国对台湾问题并不担心。即使1996年中国在台湾海峡试验导弹显示武力,美国也不认为北京有进攻台湾的足够力量,因此它只须提醒台湾关系法的存在就够了。但是现在,美国不但看到中国军事力量已足可收复台湾,而且北京实际上已经把对付美国卷入台海战争的可能性也估计在内。这就使美国面临着是否必须为了保护台湾而冒着跟北京打一场核战争的风险。同时这也成为美国朝野不断放风,台湾关系法并无美国必须动用武力保卫台湾规定的原因。显然,台海局势的不确定性与危险前景,大大地增加了美国对华决策的难度与不确定性。

  这三个不确定性,必然造成美国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把好坏两种可能性都估计在内,而以和战两手准备来对付中国。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葛莱仪女士最近表示,在布什政府内,不仅是拉姆斯菲尔德,还有国务卿赖斯和其他政府要员都在谈论着中国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

  曾任克林顿时代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的密歇根大学教授李侃如也认为,尽管中美关系有所进展,但是“今天的美国,仍然弥漫着对中国会影响美国关键利益的不安情绪”。

  由于中国国力还在继续发展,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还将长期存在。这就需要中美两国相互尊重、保持沟通、增进了解和协调利益,以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作者为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
美国力量中国风

--------------------------------------------------------------------------------



● 伟达

  中国胡锦涛主席即将访问美国,从历史宏观着眼,目前确实正值中美关系和双方战略态势演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今日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注意力,已从官方和商界贯穿到舆论,民间和教育领域。

  从2005年起,美国主流媒体为中国发展和主题发表专论或专刊,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有不少美国普通网民则大声疾呼:美国现在与穆斯林世界混战不清,最后结果会是二者皆输;而真正的受益者,将是崛起的超级大国——中国。

  而美国教育界也更多地预测:未来中文将上升到与英文同等重要的地位,美国学生应从现在起就加强中文学习,否则就会太晚了。

  当然,美国从民间到知识和舆论界,坚持唯我独大,死要面子以维持心理平衡的,仍不在少数。稍理智些的,则试图梳理昭示出美国的特色优势,以证明文明竞争的最终胜者,还将是美国。

  譬如《时代》杂志就载文指出:美国的民主普及度,言论自由度,及科技创新力,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尚远不可及的。

  文章举例说,想当年日本的竞争也是来势汹汹,号称要把整个美国买走,可哪知,美国人凭借从自家车库中的原始创业,发掘出信息高科技产业的新时代,树立起“微软”,“惠普”等全新企业集团和品牌竞争力,一举“击溃”日本。

  这也就是说,美国是永恒的力量,而中国,考虑到其发展和内部仍面临的众多难题,很可能似当年的日本,像一阵旋风般呼啸而来但却难以持久。

群众路线是中国传统法宝

  但美国人千万不可忘记:中国不是日本,当年美国应对日本时的大小气候,也完全不同于今天面对中国崛起的国内外态势。

  不错,美国确实具备不少独到的“看家本领”,但目前在布什政府率领下的战略错位,付代价越来越大,已将自己的传统优势抵消掉不少了。

  另外,目前中国的执政党,也拥有一个被称作“群众路线”的传统法宝。正是依靠这个法宝,在历史上由小变大,从弱到强,建立新中国。而“改革开放”以来,又是靠着这种超强的动员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地追求文明复兴的伟大目标。

  这种对人民的广泛动员力,只要总体目标少发生偏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民社会某些指标尚欠发达的不足,推动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

  譬如最近中国推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举措,就代表着对“群众路线”的一种强力回归和提升,是对中国本身“核心竞争力”的优化瞄准和振兴,也可借此提高执政党自身的声望,抑制腐败退化,培养接班人才。

由下至上是美国开放强势

  美国民主的真正价值所在,是其“由下至上”地造就了自主开放强势的普通人民。而这一点对那些试图照搬美国民主模式的国家,如菲律宾,就成致命缺陷,因为其照搬往往是“自上而下”的,与美国民主的精髓,恰恰背道而驰,于是结果也讽刺般地成为“四不像”。

  然而中国的“群众路线”却是追求“上下同心”,可以把普通甚至弱势的个体,团结凝聚成特殊强劲的整体,共同克服风险,追求合理正确的目标。由此而释放出来的宏观竞争力绝对不可低估。

  当然,在远期未来,当更多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后,“群众路线”也会面临与现代公民社会更好衔接的问题和挑战,这方面值得更多的实验探索。

  中国的“群众路线”还应考虑贯彻到国际领域。譬如在美国,“中国威胁论”的有关鼓噪就是挥之不去。但透过鹰派和右派们的喧嚣,历史哲学和经验告诉我们:大国之争,攻心为上,从心入手,一发全局。

  “攻心”当主要靠舆论。在这方面,西方媒体或“话语权”对世界的支配作用,自现代以来就不可动摇,其中有真实独立,也不乏偏见糟粕。所以中国的重新崛起,必须在话语方面也突出重围,争得主导。

  要完成这样的历史转折,仅凭中国目前有限的“宣传”能力和策略,还远不能胜任。视野,胸怀,勇气,包容,规则,专业,和管理等指标和能力的提升,才是关键所在。

  要让一两个龙年,变成真正辉煌的龙世纪,中国尚须努力!

·作者在美国从事国际文化与战略咨询研究
中国的路线图

--------------------------------------------------------------------------------



● 斯蒂格里茨

  中国即将执行第11个五年计划。中国的经济转型可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可观的,旨在改善生活素质,惠及几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人民。五年计划是给经济转型持续运行打下框架。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和大规模的扫贫努力,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长期的成功发展,部分原因是其独特的眼光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华盛顿共识》形成后,在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切实际地致力于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时,中国再次重申,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持续、均衡提高,才是它追求的目标。

  中国非常清楚,它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了给环境造成沉重负担的阶段,这个负担甚至让发展难以为继。除非改变方向,不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最终受到威胁。这也是新的五年计划把环境问题当作重中之重的原因所在。

  中国很多落后地区虽然赶不上国内其他地区的进度,但其实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削减贫困的同时,这也加剧了不平等,使得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的差距越来越大。

  

更应重视不平等

      

  世界银行的《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说明了人们应该更关注不平等的问题,而不光是贫穷问题。中国第11个五年计划,也试图正面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政府一直宣传建立更和谐社会,第11个五年计划具体地描述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宏图大计。

  中国也认识到,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不止在资源上存在着差距,在知识上也同样有相当距离。因此中国制定了大胆的计划,不仅要缩小这种差距,还要为独立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在全球上和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改变,这一点在五年计划中也有真实的反映。中国未来的发展要依靠国内需求而不是出口,这就需要扩大国内消费。实际上,中国面对的问题十分罕见:那就是储蓄过多。人们大量储蓄的背后是因为政府的社会保险计划存在缺陷,加强社会保险(养老金)、公共卫生和教育,将能够减少社会不平等,而同时让人民感到有保障和促进消费。

  一直以来,中国几乎每次都能够超额完成自己设定的最高目标。眼下的目标如果实现,这些调整就会给已经严重失衡的全球经济体系带来进一步的巨大压力。

  美国巨额的财政和贸易赤字,其实已够让体系失衡了。如果中国的储蓄减少——如果中国真像官员们所说的那样执行多样化的外汇储备投资政策——那么还有谁具有能力为美国每天超过2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埋单?这个问题目前似乎并非迫在眉睫,但我们距离那天已经不会太远。

  中国对未来有清楚的认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执行计划。中国幅员辽阔,如果没有广泛的分权作为基础,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权力分散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公开探讨,揭穿谬论 

  举例来讲,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个全球性问题。在美国宣称无能为力的同时,中国高级官员无疑表现了更负责任的行为。计划被采纳后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政府就对汽车、汽油和木制产品征收了新的环境税:中国正利用市场机制解决自己和全世界的环境问题。

  但这对要发展经济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地方官员造成巨大的压力。他们会辩说,如果美国不能以环保的方式生产,我们又怎么能够做到?

  为了把远见变成行动,中国政府需要推行强有力的政策,已经开始征收的环境税即为一例。

  向市场经济过渡后,一直困扰发达国家的问题也开始困扰中国:在薄薄的市场面纱后,隐藏着有自私自利企图的特殊利益集团。

  有些人可能会支持涓流经济学(trickle-down economics):不必为穷人担心,每个人最终都会从经济发展获益。有些人可能会反对竞争政策,反对强有力的企业监管法律,主张让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来决定一切。随着政府推行强有力的社会和环境政策,与发展有关的争论会进一步升级:比如有人会说,高额的燃油税会扼杀我们新生的汽车工业。

  然而,这些所谓的发展政策不仅不能带来发展,还会威胁到中国的未来。阻止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开探讨经济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揭穿谬论、为制定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提供条件。

  布什的暗箱操作,把决策权交给一小部分拍马逢迎之徒的做法,是极佳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外国人其实不了解中国领袖在解决所面对的重大问题时,如何广泛地听取意见(甚至包括外国人的意见)。

  市场经济不能全靠自我调整,不可以挂上自动档就放手不管。如果想确保所有人都能分享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就更不能放任自流。但管理市场经济不是轻松的任务,必须按照经济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中国须随机应变,第11个五年计划的蓝图,是对调整的适当回应。全世界正目瞪口呆地静观其变,默默祈祷,看着13亿中国人的生活继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Joseph E. Stiglitz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

文章原题:China's Roadmap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6年
消息人士:胡布会后将不会有联合声明

2006-04-12 10:10 am



  (华盛顿讯)中广新闻消息,据美国消息人士透露,美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日在白宫会晤后,将举行共同记者会,据目前所知,将不会有联合声明。

  关于「终统」事件,驻美代表李大维表示,原则上美台之间已有一致的看法,但是否会因中方提及再度浮上台面,有待观察。

  胡布会之前,外界关心在台湾议题上布什和胡锦涛的交手将会如何?驻美代表李大维11日表示,台湾方面有许多的关切点已向美方表达,美方也本着善意与台湾方面沟通。为了维护台湾人民的权益,任何的预防工作,代表处都尽全力进行,然而谁也无法保证到时会不会有意外。

  李大维说,「终统」事件,美台之间共同的看法是「放在一边」,而美国对台海的政策有其一贯性。

中国52亿美元买80架波音737客机

2006-04-12 10:55 am



  (华盛顿讯)BBC中文网消息,中国11日宣布,将以52亿美元的价格,采购80架美国波音公司新一代的737客机。

  交易签署后,将成为波音公司迄今为止在中国完成的最大一笔交易。此前,中国已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向波音公司采购了70架737客机。

  这是中方当天在中美第17届商贸联席委员会会议上宣布的。这次会议在美国商务部召开,美国方面由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亲自出席,中国方面则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团参加。

  除了波音订单外,中国还宣布,将取消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美国牛肉进口禁令。当时,中国是为了防止疯牛病传入境内而禁止进口美国牛肉的。

  同时,中国还宣布了一系列打击非法出版物和盗版软件的措施,并表示将考虑降低美国公司在电信、医疗设备等领域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

  吴仪透露说,中国政府已下令,所有在中国制造的电脑都必须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另外,中国政府也将制订新的计划,严厉打击盗版音像制品及软件的制造者。

  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会后对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的"明显进步"表示了欢迎。

李大维:中在美大采购的做法"似曾相识"

2006-04-12 12:25 pm



  (台北讯)中央社消息,在中国国家主席访美前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采购团在美大举进行政策性采购,包括与波音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签署巨额订单,为布胡会铺路。台湾驻美代表李大维今天表示,这种作法「似曾相识」,但台湾的最大优势是民主自由,这才是美国真正重视的。

  李大维在记者会上说,吴仪率领的贸易采购团在美国各地签订大批合约,这种做法对台湾而言有点「似曾相识」,台湾当年也为了缩小对美贸易顺差而组织各种采购团,但现在因产业结构改变等因素,台湾已不容易再像过去那样组织大批采购团赴美进行政策性采购。

  李大维说,中国在共产制度之下,缺乏民主和透明度,采购团在美国的一些作为,已引起议论,被认为不太像一个自由民主国家惯用的国际商务作法。

  对于采购团针对个别国会议员的选区,购买一些实际上大陆并不迫切需要的东西,藉以加强对美国国会的工作,李大维说,近年来中方对美国国会工作的加强,台湾绝对有必要加以注意,但也不必惊慌,因为台湾最大的优势是自由民主,及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只要台湾坚守这种优势,美国国会一定会继续支持台湾。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