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1

专家周刊 中国民主建设不要急于求成

(原编者按)中国意识到民主化势在必行,因此非常关注俄罗斯近年的经验,包括“主权民主”的概念。中国将这一概念理解为强大而独立的国家与自由个人的结合。

中国的问题

  如今,人们指责中国破坏人权、不愿意缩小外贸顺差、汇率政策僵化、缺乏民主……总之,为目前保障中国顺利发展的一切因素而指责它。但动机表面上只有一个:批评中国的人只不过是害怕中国。大多数欧洲人对亚洲人的神秘世界观的理解非常有限,他们仅仅意识到:强大的中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只有很少一部分欧洲人明白,衰弱的中国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更严重的问题。

  说实话,没有人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现在发生的政治和社会进程及其可能引发的结果。但我在中俄政治学家研讨会上发现,这些不寻常的进程确实存在。该研讨会是由中方发起的,于9月在北京举办,这本身就能说明问题。论坛的俄方伙伴是社会规划研究所。

  研讨会名为“中国和俄罗斯:国际大背景下的民主建设”。所有听到这个说法的人都会微微一笑,觉得有几分嘲讽。确实,这里有什么民主建设成就可言呢?起初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政治学家是要按照中共中央的授意来举行这样的活动,目的是宣传民主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一种民主与西方民主截然不同,很适合中国;同时,还要抨击美国“输出”不一样的西方民主。而俄罗斯方面应当认真表现出对此类活动的效果很感兴趣的样子。

  然而实际上,一切都更为复杂而有趣。中国同行出人意料地开始讨论确确实实与“国际大背景下的民主建设”直接相关的问题。研讨会开始一个小时后,其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绝对名实相符的特点就展现出来了,其口号已经不再惹人发笑。这是我几个月来参伽的篇一次内容丰富的研讨会。我们的政治家和学者通常会在这类场合打瞌睡,这次却没人这样做。一方与会者表现出关注和由衷的兴趣,另一方则显得很惊奇。

  主办方撇开多余的“中国式礼仪”,开门见山地试图从我们这里弄清楚“主权民主”概念的含义和内容。他们比很多俄罗斯公民更快地想到,在这个词组中包含自由的个人与强大的国家和谐共存的思想,这两者(真是俄罗斯政治精英的绝好发现)并非彼此对立。和谐发展的个人需要选择、获取、保有言论表达等各方面的自由。只有一个有能力使社会关系体系的一切参与者遵循既定游戏规则的强大政权,才能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中共中央似乎早就认同了这半个公式。

  另一半公式是:政府应当知道,只有拥有能够催生责任的财产和权利的自由人才能成为它的拥护者、保卫者和爱国者。这半个公式尚处在研究之中,而且研究它的不只是中国。人们花费了不少时间才认识到一个看似简单的依赖关系:责任不会催生出权利,反之,权利经过一段时间确实能够催生出责任。只有获得真正的选择自由,才能懂得责任的意义。

  建设强大国家和发展民主毫不冲突。而且,这是统一而健全的国家机制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实际上不可能单独存在。我认为,这就是主权民主的含义。

不要重蹈苏联的覆辙

  中方希望我们回答两个不简单的问题。是继续推进经济改革,稍后再转向政治改革,还是现在就可以同时开始推动政治改革——怎样做对中国更有效?为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应当如何推行政治改革?

  这些问题当然不是直接提出来的,但显而易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探寻的正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有谁能比体验过濒死状态的病人更好地讲述死亡呢?我们和苏联扮演了用来做实验的小白鼠的角色。我们向所有人证明了不应该做什么、聪明人从我们的错误中不断学习,汲取我们解体的教训和重生的经验,而我们自己的学习却进展缓慢。虽然这种经验教训对某些人的确无用,但中国人不在此列。

  中国不久前还只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国家。在将计划和市场关系结合的条件下,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落实使中国的经济实力迅猛增长,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增长仍在持续,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领导人觉察到,当前应用的管理机制今后可能会变得效率低下,妨碍发展。并且,中国在过去20年中积极推广私有制成分,使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变得更加迫切。而改变这些游戏规则——这就不只是经济改革问题了,而是对社会关系体系的变革,是政治改革。

  此外,天不遂人愿、中国也有自由主义者。在政治学被中国高校完全忽略了30年之后(原因是政治学无用且与文革宗旨不符),这门学科又被重新记起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很多新的政治学家和学习资料,包括将中国政治学与西方政治学结合在一起的“实验派”。如今持这些观点的人已经成熟,据我们的中国同行透露,这些人在分析政治问题时,竟然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宣称自己信奉自由主义价值观,并否定社会主义体制。多可怕!

  我们的建议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不要急于求成。中国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以这样的规模和速度,在存在外来政治压力的条件下,风险相当大。在中国,任何可能重蹈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或俄岁斯私有化历程的迹象都会牵动整个社会,每个人都会深刻感受到其影响。试想一下,哪怕只有百分之二三的中国人巡游世界寻找幸福……谁愿意收留三四千万人?更何况他们还不愿意被同化,而是固守自己的价值体系。我们应当做好准备,只要中国解决了将经济资本及实力完美置换成政治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列车的行驶速度就会再快上几倍。(作者:社会规划研究所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叶戈扎良)(原题:输出主权民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