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玩具公司Martell负责人正式向中国表示歉意。原因是,所谓“中国出口不安全的玩具”,多由该公司设计错误所引起,责任不在中方。至于涂料含铅过量,仅仅涉及非常少的玩具。
类似表态,两星期前也曾在《纽约时报》一角落报道过,尽管前后两次消息均属昙花一现,完全无法抵消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恶意宣传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却仍旧有西方媒体紧追不舍,抨击该公司的态度为“向中国磕头”。此次西方媒体攻势排山倒海,对国家出口事业所造成的影响至深,不仅西方国家对中国各种商品百般挑剔,甚至连许多亚洲国家,如菲律宾政府也趁机干预中药的进口。
改革前中国受到经济封锁,出口商品多经香港推向国际市场。每每在海外接触中国商品,随即可发现中国商品多物美价贱。之所以如此,除了必须经过港商中间盘剥之外,中国为了打破封锁、争取外汇,的确是长期采取出口价低于生产成本的倾销办法。
及至70年代末,国际孤立解套、改革政策实施之后,中国外销产品便主要依凭薄利多销和廉价劳动力所造成的优势,因此不得已为之的倾销办法,多已先后放弃。
凡经常在国内外走动人士,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即一旦中国商品漂洋渡海,其质量必然高于国内的同样内销商品,甚至价格也不一定较国内为高。究其原因,不外是出口商品多为外商直接在中国投资生产或来样、来料加工,因此商品质量多由外商把关,这就造成了质量优于内销产品的结果。于是,从法律角度观之,一旦出口商品的质量出了差错,自会有外商与中方合作伙伴提出交涉;此外,一旦商品为外商所接受,并投入国外市场,中方不应当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前所述,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为外资所促成,80%利润也为外商所囊括。通过双边贸易,固然在国内造就了一小批新贵,但绝大多数的劳动者不过是争取到一点微薄的加工薪资。至于海外华商,由于能量有限,直接从国外进口的国货,数量极其有限,且销售对象多为海外华人,因此即便验货马虎、商品质量较差,也大体接触不到外国消费者。于是又造成了华人商店的质量远低于老外市场的可怜现象。
近两、三个月西方媒体对中国商品大肆诋毁之后,许多国内同胞误把国内市场的假劣商品所导致的严重社会问题与出口商品混为一谈,一见国外舆论来势汹汹,还以为西方媒体是在替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与安全主持公道,于是纷纷加以响应,更是给国外媒体提供了“获得中国人民认同”的证据。
既然,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廉物美,降低了西方消费者的生活压力与通货膨胀压力,甚至加促了西方经济发展,为何西方国家又处处诋毁中国商品的声誉呢?以笔者之见,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中国出口商品多为劳动力密集的低层次商品,大量出口给国外原已摇摇欲坠的夕阳工业(如南欧的皮鞋、纺织品)造成更多压力,因此为了自救,不得不想方设法,打击中国货的信誉;一是项公舞剑,志在转移民众的注目焦点(譬如战争不利或次贷危机),甚至出于战略动机将中国妖魔化。只要中国商品的信誉受损,造成出口不利,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任务将更加艰辛,对外国高档商品的压力便可推延至无限期,两个世界的差距更是成为永恒。(作者 俞力工)
侨报 中国制造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今年春天,美国刮起一股质疑和否定中国产品的旋风,主要是针对中国生产的某些食品、日用品,特别是儿童玩具。美泰公司连续三次召回数千万的中国玩具,来势凶猛,影响波及西欧国家。“中国制造”的声誉受到不小打击。
中国产品遇炒作浪潮
路透社和佐格比调查公司对美国民众的最新联合调查反映,35%的受访者对中国产品“非常担忧”,43%的人“有些担忧”,只有7%的人“毫不担忧”。佐格比公司主席说,“现在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害已经出现。一旦公众质疑产品安全,信心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中国生产玩具和小商品以中小企业居多,大量产品被退回造成巨额亏损,他们承受不了。美国消费者也受到影响,《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截至9月上旬,全美中国食品价格上涨一至二成,中餐业、超级市场叫苦不迭。
不少华人为“中国制造”鸣不平,指出应以科学与合作的态度对待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中方应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美方也要正确看待中国产品,不要以偏概全,大肆炒作。在当时美国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这种言论也被指责是为中国“护短”、“狭隘民族偏见”、“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等。
炒作起来的浪潮,总会消退的。9月21日,美泰公司负责人到访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向中方道歉,表示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造成的,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同日,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说,Simplicity公司开始召回100万张中国制造的婴儿床,但原因是材料和设计问题,与中方无关。于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中国产品确实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不应当掩饰缺点,讳疾忌医。但有两点必须澄清:首先,中国政府和大陆绝大多数企业对出口产品是负责任的,不合格产品只是极少数;其次,出现问题产品的原因很复杂,包括设计、原材料、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经营销售、使用指导等,需要具体分析,不应笼统地给“中国制造”扣大帽子。
产品质量(包括安全性)是由生产、技术、管理、企业文化(包括职业道德)等因素决定的,还要加上政府的监管制度及监管能力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数企业是新建的中小型企业,许多大中型老企业还处于改造过程中。因此,中国产品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中国制造”需树立两个观点:首先,要面对现实,承认“中国制造”的总体水平还位居世界中流,缺点和不足还很多,必须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批评。其次,要看到中国绝大多数产品质量正处于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中。就这方面而言,外界应当对“中国制造”有信心。
“中国制造”全球化
对中国产品安全风波作深层次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中国制造”全球化过程中难免的遭遇。
“中国制造”全球化包括几个方面: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中国境内涌现了大量外资、合资、合作企业;同时,这些外资、合资、合作企业制造的产品大量涌向全球。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不是虚名。一方面,中国为全世界提供商品;另一方面,贴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并非中国一国制造,而是许多国家合作的产物。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可以称为世界制造的产品”,就是这个道理。正因如此,“中国制造”出现问题,不能统统归罪于中国。
问题不止于此。“中国制造”行销全球,自然包括销往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众所周知,商品质量和安全检验标准,除了国际通用标准外,还有国别差异。先进国家的检验标准要严格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产品在中国合格,来到美国就不合格的原因。
再者,假冒伪劣、违法经营在任何国家都会发生。防止违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所有相关国家的共同责任。“中国制造”变成某种意义上的“世界制造”后,国际合作的责任也需要相应泛化。
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中国制造”全球化出现了第三个方面——中国向海外投资。于是,有些贴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实际是在外国制造的。这种“中国制造”逐渐增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更不能笼统地指责中国。有国会议员要求每件商品都贴上制造国标签,其实有真实意义的不是国名标签,而应是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跨国公司的标签。
可以预见,将来“中国制造”全球化还会出现第四个方面:海外中资企业日益增多、壮大,反过来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正像现在美国在华企业向美国国内大量销售产品,与美国国内企业展开竞争一样。竞争的内容离不开品种、花色、价格、质量、性能等元素,不断创新、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奋斗主题。
自重自强与国际合作
“中国制造”全球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种种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首先要自重和自强。应对产品质量风波,最根本的是中国产品质量本身过硬。达到“合格”只是最低标准,更应该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
如前所述,“中国制造”全球化不是一国之力可以做到的,离不开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没有国际合作就没有“中国制造”的全球化。
争取和加强国际合作是多方面的事情。要使相关国家相信“中国制造”全球化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除了国家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创建和谐的国际环境,每个涉外企业也负有重大责任。
在经济交往合作中,利益是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互相尊重、友好交往、平等协商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互利双赢”,否则经济交往没有实际意义,机遇也变成空头支票。因此,跨国公司要与合作者合理分配利润,帮助所在国发展经济,使当地民众得到实惠,用实际行动证明同当地人一起创造财富和美好生活的人是真朋友。(作者 方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