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9

法兰克福汇报 德国如何面对强大的中国

与亚洲做生意的德国企业的心脏在韩国首都首尔跳动至本周末。第11届德国经济界亚太会议远不只是家人在远方的一次团聚。当然有理由庆祝,因为与亚洲的生意蒸蒸日上。中国和俄罗斯的需求支撑着德国的出口,但没理由休息。世界其他地方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畏惧情绪也渴望得到商界的回应。如果商界想阻止损害各方利益的“欧洲堡垒”建立,那它就不可以躲在政界身后。

新亚洲正在形成

  中国的经济繁荣及其风险再次成为了经济界在首尔讨论的焦点。近年来,北京给亚洲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借助巧妙娴熟的外交,中国政府成功使自己成为了对该地区所有国家都必不可少的角色。中国为邻国提供发展援助,在邻国投资、采购,并投票支持邻国或者——就像刚刚在缅甸问题上那样——保护它们免受谴责。这条信息没人能忽略:谁和北京交朋友,身边就会有个强大的伙伴。

  与美国人多年来在亚洲吵闹的表演相比,这种策略更符合亚洲人喜欢长久维持好关系的心理特点。美国人往往流露出傲慢和自以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97年起,强迫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走它指出的道路。许多亚洲人至今分不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华盛顿的外交政策及经济政策有何区别。

  只要亚洲需要美国当盟友,亚洲就会容忍美国,一旦看到替代者,情况就难说了。

  不过,中国看似温和的举措是冷酷算计的结果。中国至少像邻国仰仗北京的支持那样依赖邻国的善意和支持票。但新亚洲正从这种相互依赖中形成。

  新兴工业国今明两年预计高达8%的年经济增长率带来了自信。印度明显在向东看齐。这个地区在自由贸易协定中联系在了一起。面对中国,日本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于是向南亚和东南亚示好。东盟成员国则让中国和印度制造的船头浪推着自己前进。

  虽然各国情况多样,政治取向也不同,但亚洲正借助着人数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的购买力逐步结成一体。

  虽然再过几十年,类似欧洲的那种经济联盟都不会在这里产生,但亚洲也不需要靠它来编织一张紧密的经济网。印度的软件业目前正在中国发展,中国的电脑制造商联想进入了印度市场。日本汽车工业正从中国出口汽车,并在为印度人研制小型车。今年上半年,中国和印度以美元计算的消费增速超过了美国的需求增速。

欧洲须作出反应

  美国作为主要的出口市场正缓慢地丧失分量,但它仍然重要。美国若陷入经济衰退,亚洲的出口商就会有明显的感受。世界银行估计,美国消费每下降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就会损失0.5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预计,美国的经济衰退会令亚洲新兴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率至多减少2个百分点。

  高额外汇储备、改良的金融体系及较强烈的政治干预意愿,使亚洲具备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初始条件。但亚洲无法不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倘若美国的经济衰退导致比较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那么这种衰退就非常危险。

  鉴于美国的政策在亚洲留下了真空,鉴于美国面临经济难题,亚洲和欧洲的关系愈发重要。亚洲对美国的出日在过去3个月内增长了14%,同期向欧洲的出口则增长了40%。

  德国经济界也必须对亚洲的强大作出反应——尤其是在家乡。德国目前处在争夺亚洲投资者的区位竞争中。德国产品不再仅仅因为是德国制造就占有优势,而是比从前更频繁地被与亚洲的竞争产品加以比较。但商人必须首先与欧洲对亚洲日益增长的恐惧感作斗争。建立贸易保护主义堡垒的呼声愈发响亮,但这于事无补。它损害所有人的利益,因此对德国企业也没有好处。(原题:强大的亚洲)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