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齐施压 呼吁安倍晋三勿参拜靖国神社
【网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日本重申,期盼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及下届首相勿再参拜靖国神社。同时,韩国外长潘基文也趁吊唁前首相桥本龙太郎之便,安排与下届首相呼声最高的安倍晋三官房长官会谈,有意呼吁日本新一代领导人勿再参拜靖国。
刘建超受外务省之邀访日,于7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表示,“日本的最高领导人应该立刻停止参拜祭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以正确的历史观来看待靖国神社问题,才符合日中两国国民的利益”“中国对于历史问题的一贯态度是不会改变的”。对于安倍晋三官房长官于今年4月前去靖国神社参拜之事,刘建超表示,“我很关心这则消息,日本的下届首相是由日本国民来决定,但是中国希望下届首相能努力改善日中关系”。
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也趁出席桥本龙太郎前首相葬礼之便,顺道在日本展开“葬礼外交”,积极安排与日本要人会面,尤其是被视为最有望首相人选安倍晋三。
潘基文将于9日与安倍晋三会谈,他曾公开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之事表示遗憾,他将在会谈中要求安倍勿再前去靖国参拜。安倍对会谈之事则很乐观地表示,“见面沟通彼此的想法是很重要的”。韩国媒体指出,潘基文此行乃为了向日本传达,韩国盼与日本建立“新的日韩关系”,也呼吁新一代的日本领导人勿再去靖国神社参拜。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将于9月进行总裁选举,根据目前的民调及党内意见调查,安倍晋三是最有望的小泉接班人。安倍对于靖国神社问题的态度与小泉首相相似,坚持参拜靖国是个人的自由,他为了避开总裁选举的敏感期间,已于4月先行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此事再度引起中韩的反弹,中韩外交高层安排与安倍会面,乃有意在选举前盼安倍当上首相后,勿再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促请日本领导人停止参拜靖国神社
路透社东京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近日在东京访问时重申中国政府对待中日历史问题的态度和立场。此前,日本共同通讯社有报道说,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在一周之后,即太平洋战争胜利纪念日8月15日再次参拜合葬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刘建超指出,中国愿意邀请日本外相到北京进行双边会谈,并促请日本领导人停止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不过,他并没有透露邀请日本外相麻生太郎访问北京的确切时间。据专家预计,如果成行,麻生外相的访华时间可能会在八月底。
下月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周日就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回复说,他只想在神社中为和平而祈祷,希望日本再也不要被卷入战争的阴云。小泉是在广岛参加原子弹爆炸61周年纪念仪式时回答记者提问的。据媒体报道,有可能接任小泉首相职位的安倍晋三也曾参拜过靖国神社,但他拒绝在媒体招待会上就该问题表态。
日外相:靖国神社应改为战争纪念馆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周二(8月8日)建议政府接管靖国神社,将其改为"战争纪念馆",一劳永逸地解决争议。
麻生说,希望如果这样做,日本领导人、甚至天皇也能前去悼念为日本"捐躯"的人。
社团转官方
在内阁会议之后举行的记者会上,麻生太郎提议,将现为宗教法人社团组织的靖国神社解散,由政府接管成立类似战争纪念馆的特殊法人机构。
麻生表示,如此的机构,地位确定是"追悼设施"。麻生认为现在的架构有违日本宪法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
麻生还希望靖国神社能够自发地解散现有组织,交由政府接管、移出甲级战犯灵位,化解外交纠纷,日本天皇和到访的外国首脑也能前往致悼。
但是对他本人是否会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麻生则回避直接回答。麻生只表示将会"做出适当判断"。
内阁歧异
日本内阁的17名官员当中,现已经有10名表示不会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其中包括了防卫厅长官。
但是包括农业大臣中川昭一在内的两名官员表示会在"815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
另外还有部份官员不愿对此表态。另外一位参选首相的内阁官员、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则说不打算公开自己的决定。
日内阁成员就8.15拜靖国表态 不参拜者居多
2006-08-08 4:20 pm
(东京讯)共同社消息,在小泉内阁的17名成员中,农业相中川昭一以及防灾问题担当相沓挂哲男,已经分别在8日上午的记者招待会等场合明确表示,将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当天参拜靖国神社。而在参加竞选的各位候选人中,现任官房长官安倍晋三依然采取避而不答的方式,仅称“不打算公开自己是否会参拜”。外相麻生太郎也仅表示“将作出适当的判断”。与此相对,财务相谷垣祯一却明确表示不会参拜。他说:“我曾说过,如果当选首相就不会去参拜。目前我已经为总裁选举行动了起来”。
除谷垣外,宣布不会在15日参拜靖国神社的还有: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行政改革担当相中马弘毅、科学技术担当相松田岩夫、少子化问题担当相猪口邦子、法相杉浦正健、文部科学相小坂宪次、厚生劳动相川崎二郎、经济产业相二阶俊博以及国土交通相北侧一雄。
刘建超抨朝鲜不听中国的话 赞中韩是亲戚/图
【网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本月2日至5日到韩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他在首尔逗留期间接受《朝鲜日报》的采访,谈及朝鲜导弹发射以后中国与韩朝关系的变化。他表示,中韩之间不是朋友关系,而是亲戚关系。
刘建超说,他这次访问韩国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会见韩国外交部发言人秋圭昊,就新闻发布制度交换意见,并参观韩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馆;第二是听听韩国媒体对中国的舆论;第三是会见曾在北京工作的韩国特派记者等故友。
刘建超承认中国和朝鲜的关系因朝鲜发射导弹而产生了分歧。从中国的立场上来看,是绝不会赞成发射导弹的。“我认为,朝鲜试射导弹不仅给朝鲜半岛局势带来负面影响,也给朝鲜自身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但他认为,中国和朝鲜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在基本的中朝睦邻友好关系上没有变化。“但我们对朝鲜军队内部的情况并不了解。朝鲜也不听中国的劝阻。”“朝鲜不听话,不听中国的话,也不听自己的话。”
刘建超说,中国对于朝鲜半岛的一贯政策是保持和平与稳定。“我估计,美国对朝鲜实施的金融制裁给朝鲜带来很大的冲击。而且也将给六方会谈带来影响。我认为为了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及和平,将尽快解决金融问题。”
关于中韩关系,刘建超说,“中国和韩国不是朋友关系,而是亲戚关系。中国和韩国的沟通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看得见的墙或者看不见的墙。据我所知,韩国国政宣传处曾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都对韩国人表示好感。这种调查结果实际上很难取得,估计韩国人对中国人也有相仿的好感吧。当然谁都没有预测到中韩两国建交仅仅十四年,就能达到这般关系。胡锦涛主席和卢武铉总统是朋友关系,两位都对中韩关系感到满意。就朝核问题,中国和韩国也达成共识。而且,韩国电视剧也给我们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带来影响,我的夫人也是韩剧迷。”
中国首度公开承认
朝导弹使两国出现分歧
● 韩咏红(北京特派员)
中国外交部首度公开承认,朝鲜试射导弹已使中朝关系产生了分歧。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上周在韩国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也指美国的金融制裁给六方会谈带来影响,并呼吁尽快解决金融问题。
据分析,这显示虽然对朝鲜不满,中国仍寄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鲜问题,中国也不会加入其他国家金融制裁朝鲜的行列。
刘建超是在本月2日开始了韩国与日本的访问行程。
据《朝鲜日报》昨天见报的报道,刘建超在接受该报访问时说:“中国和朝鲜的关系就是因朝鲜发射导弹而产生了分歧。”
他也说,中国绝不会赞成朝鲜发射导弹,但朝方不听中国的劝阻。
刘建超还形容朝鲜“好像不仅不听中国的话,也不听朝鲜自己的话”。
《朝鲜日报》将这句话解释为:朝鲜不遵守自己对半岛无核化及有关发射导弹的承诺。
针对朝鲜试射导弹的危机,中国外交部公开发言一贯是:敦促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在此之前,中国几乎没有公开表示过对朝鲜不满。
刘建超上周则说:朝鲜试射导弹不仅给半岛局势造成负面影响,也给朝鲜自身也带来不利影响。
但他指出,基本的中朝睦邻友好关系没有因此发生变化。
谈到朝核问题,刘建超说,核武器将给南北韩以及中国带来灾难。不公,中国不支持武力解决。
至今,相关国家为解决朝核问题共进行了五轮六方会谈。在去年底美国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后,朝鲜拒绝回到谈判桌,相关外交工作陷于停滞。
国际分析人士多认为,在朝鲜试射导弹使六方会谈斡旋者中国陷入尴尬的境地。不过,中朝的核心利益未变,中国不愿意见到一个动乱失控的朝鲜。因此,处理朝鲜问题,中国唯有善用外交手段这一出路。
最新消息显示:小泉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几成定局
(中国)东方网 (2006-08-08)
东方网8月8日消息:在首相任期结束之前,小泉纯一郎只有最后的机会来实践他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的诺言。最新消息显示,他参拜已经定局,并且很有可能选择8月15日这一天参拜。为了阻止小泉的行动,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的民间团体将赴日集会,予以反对。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向共同社透露,小泉如果在本月参拜,日期将被选在13日至16日之间,而战败纪念日也在考虑之中。记者了解到,日本主流媒体已经锁定一批专家,定下8月15日当天进行采访的具体时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政治问题专家告诉记者,这说明“小泉八一五参拜几成定局”。这位专家认为,这符合小泉“言出必行”的风格。
另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反对参拜靖国神社共同行动韩国委员会”7日称:“由市民团体成员、靖国神社的合祭者家属及大学生组成所的150多名‘和平通信史’将访问日本,参加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民间团体的活动,阻止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
据报道,“和平通信史”一行将于本月11日至15日在东京与1000多名当地人和50多名中国台湾人一起举行烛光集会、音乐会、展览会、行为艺术等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敦促小泉纯一郎停止参拜靖国神社,解决擅自合葬韩国和中国台湾战死者的问题。
日本媒体认为,来自中韩方面的反对有可能对下一任首相的外交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小泉在其任期内的参拜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洗手间外交后中国表态愿意邀请日本外相麻生访华
【网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7日在东京表示,中国愿意短期内邀请日本外相麻生太郎访华,在北京召开中日外长会谈。据悉,由于日本首相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外长互访长期中断,麻生太郎此次若能成行,将会是其就任外相后的首度访华。
此前在7月26日,中国外长李肇星与麻生太郎在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外长会议时,曾有过一次有趣的“洗手间外交”,之后,双方在27日也召开了中日外长会谈。
关于麻生访华,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日前表示,虽然麻生在前一阶段有对华错误的言论,但最近并没有参拜靖国神社,如果他对中日关系发展有建树的话,不排除他有访华的可能性,但能否访华,相信在8月15日之后才会有决定。他说,麻生太郎从参选首相考虑,要在和中国沟通方面有所建树才有利当选。
专家指出,在“后小泉时代”即将来临之际,中日外长若能在北京会晤,将凸显出双边关系重要性,显然这是为“后小泉时代”的中日关系改善作一个铺垫。专家还指出,着眼“后小泉”时代,中方最近展现了更为积极的姿态,但未来两国关系能否取得实质进展,仍取决于日方在靖国神社等重要问题上作何决断。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对外关系室副主任金熙德表示,最近,日本国内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日益增大。在这种形势下,不管谁当选下届首相,都将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小泉的对华强硬路线。他认为,2006年中日政治关系能否峰回路转,9月份日本首相竞选显然将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据报道,当问到安倍晋三如果成为下任日本首相,是否会对中日双边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刘建超表示,下任日本首相人选,由日本民众决定。任何人致力改善中日关系,中方都欢迎。据悉,安倍晋三曾于今年4月参拜靖国神社。
另据报道,日本首相小泉6日表示,他认为在任期内参拜靖国神社并无不妥。预计,他会就参拜对自民党总裁选举及中韩外交关系的影响进行评估,之后作出最终判断。不过已有多名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如果在本月参拜,可能在13日至16日之间,战败纪念日15日也在考虑之中。
小泉在6日称,“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了宣誓今后不再发动战争,向战殁者表达哀悼之意,没有任何问题。”他还针对来自中韩方面的批评反驳:“我并不认为日本首相在日本的设施悼念战殁者是一件坏事。”同时他也再次对中韩不参加首脑会谈一事表示了不满。
中日韩民众拟集会阻止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
日本和平遗族会等市民团体在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小泉参拜
【网讯】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民众将在本月11日至15日在东京集会,阻止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
韩联社报道称,届时,韩国150多名由市民团体成员、靖国神社的合祭者家属及大学生组成的“和平通信史”将在东京与1千多名当地人和50多名台湾地区民众一起举行烛光集会、音乐会、展览会、行为艺术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敦促小泉纯一郎停止参拜靖国神社。
另外,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的团体还计划共同组建真相调查团,公开质疑日本政府,要求公布确切的合祭人数和名单,并向日本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把合祭在靖国神社的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阵亡者从阵亡者名单中删掉。真相调查团还计划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起诉日本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日本指中海油未开采春晓油气田 刘建超重申主权
【网讯】日本官员7日表示,中国已经收回此前所发布的开采东海春晓气田的声明。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4日在其网站主页上表示,公司已开始在春晓油气田的生产。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上月视察该油气田。张国宝称:“目前春晓油气田一期工程已经全面进入了开发生产阶段。”不过,日本官员说,在日本媒体对此报道后,这个声明已经从中海油网站上撤下。
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尝试查证这个消息,并得悉没有此事实。” 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二桥正弘说,中国已经告知日本,气田没有改变。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7日曾表示,东京4日要求北京检查该则讯息。“与此同时,我们也再次要求中国停止勘探项目,并向日本提供资料。” 安倍也指出,已经证实该则发布在中海油网站的声明被撤下。
另据路透社消息,中国外交部则表示需要更多天然气开采的资料,不过他们将和日本讨论这个课题。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7日表示,将联系中国官员检查春晓油气田的确切状况。“我要在这里重申的是,春晓不是在受争议的范围,它是处于中方这边。”
据了解,春晓油气田位於浙江宁波南方350公里(188海里)的东海西湖凹陷区域,是由四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预计设施建成後,透过海底管道每年可向浙江和上海输送25亿立方米天然气。而中海油网站并未披露春晓油气田目前的产量。
日本一直认为,春晓油气田跨越日中领海中间线,靠近日本专属经济区。日本担心中国可能趁机扩大开采范围。而中方则表示,该气田完全位于中国领海内,中国从来不承认日本所谓的中线划分的专属经济区,中方在自己的、双方没有争议的区域开采,完全合法。
中日政府今年就该领海争端进行了六轮谈判,但迄今未就任何相关事宜达成一致。
竞争世卫组织总干事 中日加紧暗中角力
【网讯】中国和日本在推选各自候选人竞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正趋于白热化。但是有关专家认为,鉴于目前敏感的中日关系,中国和日本都在暗中角力,公开方面则保持低调。
据报道,来自韩国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2006年5月22日短暂发病之后去世,谁将继任新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一职引起观察家的广泛关注。
目前的竞争集中在中国推选的候选人、来自香港的陈冯富珍和日本推选的候选人尾身茂之间展开。陈冯富珍曾经担任过港府的卫生主管,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事务的助理总干事。而尾身茂则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的主管。
另外,对于陈冯富珍竞选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对台湾每年争取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外交努力有何影响,乔治梅森大学教授万明指出,香港背景的官员可能对北京的立场更加关注,但是不论谁担任这一职务都要按照世卫组织的章程办事。
他说:“不管谁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台湾要成为正式成员或者观察员的身份都需要整个理事会来做出决定。当然,总干事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来做一些工作。从这一个角度上讲,香港对北京的立场可能更为关注一些。日本政府对吸收台湾作为观察员有其自己的立场。但是不管总干事从哪个国家或者哪个地区来,他都是国际组织的雇员,他都应该有一定的独立性。”
据报道,美国国会曾经通过决议,要求美国政府支持台湾派代表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会议。美国卫生部长在写给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的信函中对台湾专家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疫情警报与反应网络(GOARN)、参与修订后国际卫生条例(IHR2005)所建立的架构、允许台湾公共卫生官员及专家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性活动都明确表达了支持立场。
但是,尽管受到美国的支持,所罗门群岛等一些和台湾友好的国家今年5月提出的邀请台湾以观察员的名义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的提案却第十次在表决中失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是一个主权国家才能够参加的联合国国际机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刘建超还指出,2005年,中国卫生部与世卫组织秘书处签署了关于台湾医疗卫生专家参与世卫组织技术活动的《谅解备忘录》。刘建超说,不存在所谓国际疾病防控的“漏洞”。
有观察家指出,已故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曾经多次表示,台湾不可能成为世卫组织成员或观察员。如果北京支持的香港人陈冯富珍能够顺利当选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前景将更加渺茫。
美国参议院代表团抵达中国访问 将会晤胡锦涛
【网讯】应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邀请,由参议院临时议长特德·史蒂文斯和参议员丹尼尔·井上健率领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代表团7日下午抵达桂林,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今年正式访华的美国国会最高级别的代表团,也是两国之间一次重要的高层交往。
访华期间,代表团将与中国全国人大举行中美(参议院)议会定期交流机制第三次正式会晤。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美经贸合作及国际和地区形势充分交换意见。此外,诸如能源、反恐、禽流感和奥运等全球性议题也会在会晤中成为议员们讨论的话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还将在北京分别与代表团会见、会谈,与美国议员就双边关系以及其它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
据了解,除史蒂文斯和井上健外,代表团成员还包括萨德·科克伦、阿伦·斯佩克特、帕蒂·默里、马克·戴顿、拉马尔·亚历山大、诺姆·科尔曼和理查德德·伯尔等七名共和党与民主党参议员。
中国全国人大与美国参议院交流机制于2004年正式启动。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该机制逐渐成为中美双方开展对话、加深了解、增进共识和互信的有效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访华的美国参、众两院议员共有20余批,总数近百人。2006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应邀赴夏威夷,与史蒂文斯进行交流机制下的主席会晤。随后,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的邀请,由共和党议员马克·拉森率领的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代表团自1月9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
同期,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民主党首席委员博克斯、外交关系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穆考斯基也分别率团访问了中国。中美议会间的交流显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对华政策方面,美国国会历来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加强与美国国会的交往,为两国交往开辟了新渠道,促进了两国交流形式的多元化,是两国政府交流的有益补充。由于议员经选举产生,加强议会间的交往对两国人民间增进互信、加深了解十分有利。
据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的一位官员透露,此次举行第三次正式会晤,双方商定在代表团中增加青年议员的比例,目的就是使这一议会交流机制“能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在这位官员看来,议会交往具有对象广泛、内容充实、层次多样、方式灵活等诸多优势,两国议会间保持经常接触和定期对话对维护中美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大有裨益。
中国中东特使访大马士革 吁黎以无条件停火
【网讯】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7日在大马士革呼吁黎以冲突双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尽快实现无条件停火,避免黎巴嫩出现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据新华社消息, 叙利亚副总统沙雷当天会见孙必干,与他就黎以冲突和中东局势广泛交换了意见。
孙必干随后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有关各方应在停火的基础上着眼于实现中东地区的长期稳定,尽快制定解决黎以问题的政治框架。中方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就此问题尽快采取行动。
关于美法在安理会提出的解决黎以冲突的决议草案,孙必干说,有关决议草案应充分听取黎巴嫩和阿拉伯国家的意见,任何解决方案均需得到当事国的同意,应充分照顾到有关各方的关切。
孙必干还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供紧急援助物资,帮助缓解黎巴嫩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他还表示中方愿就缓解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磋商与协调。
孙必干是6日抵达大马士革进行为期三天正式访问的。这是他此次中东之行的第一站。他还将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和沙特。
中国九成陆地边界已划定
(香港讯)中国外交界权威日前透露,在14个接壤国中,中国已与其中的12个签订边界条约或协定,划定边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度90%。此外,目前尚余印度和不丹两国未解决边界纠纷,但谈判正朝积极方向发展。
《文汇报》引述外交界人士指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睦邻友好外交方针指引下,经过不懈努力,妥善解决了九成陆地边界纠纷,推动了与邻国的友好合作,并为中国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其陆地边界总长2万2000多公里,按逆时针顺序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寮国、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
据介绍,中国解决边界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先后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签订了边界条约或协定;另一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与俄罗斯、寮国和越南以及新独立的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
该人士指出,中国与俄、哈、吉、塔边界问题的解决表明,只要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尊重国际法基本准则,以公正合理为出发点,任何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争端,是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实现互利双赢。
外交界权威人士表示,中印两国外交关系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边界问题。他指出,早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可消除两国关系中的障碍和隐患,有利于创造良好周边环境,实现两国互利共赢发展目标。
至于地理上究竟是按哪条线为基础来谈的问题,中国外交界人士称,历史上中印之间从未划界。现在有实际控制线和传统习惯线,须综合考虑。
中印边界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西、中三段,双方争议地区约12万5000平方公里。其中,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一直为中国控制,而东段的9万平方公里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为印度进占。
外交界人士还指出,中国与不丹之间的边界会谈从未停止。中国希望早日和不丹建立外交关系。中不边界长约600公里,从未正式划定。
南亚问题专家指出,由于某些国家的阻挠,中国与不丹之间没能就边界问题达成最终协定。但中国和不丹之间肯定会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符合双方的利益。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害人害己”
(英国)FT中文网 (2006-08-08)
“中国威胁论”的出现,催生了洪水般的悲观威胁评估。现在,美国的商业出口管理部门——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提议了全新的出口限制规定。这些规定并未应对所谓的威胁,而且留下大量不确定因素,因而让美国业界感到震惊,我们的贸易盟国感到忧虑,中国人感到迷惑。
自二战以来,美国领导了多边出口管制体系的发展,有效地阻止了具有军事用途的商业物资和技术转移到不友好或是不稳定的国家。一些志同道合的盟国订立了《瓦森纳协定》(Wassenaar Arrangement)。通过这个机制实施的多边主义,是成功的关键所在。1988年,美国国会禁止了单方面的国家安全出口管制。现在,时代已经改变,政策需要尽快透明化。
美国工业与安全局针对中国的首个提案,提出限制生于中国、但拥有它国国籍的个人获得某些商业技术。这项提案遭到法律、学术和商业团体以及工业与安全局政府—工业技术顾问专业委员会的强烈批评,在今年春天悄然撤销。
针对中国的第二条规定在去年首次提出之时,招致了同样激烈的反对。反对者长期活跃在中国市场,了解中国势不可挡的竞争势头——一旦在中国市场失去业务发展的势头,就不可能再恢复。上个月公布之时,这项提议引起了如此大的关注,美国工业与安全局被迫召开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公开会议,以便向业界和学术界澄清这项规定,这表明,规定的许多细节尚在制定之中。
这项规定的实际效果,是要单方面限制可能在华用于军事用途的47类商品的“销售、转出口或转运”。涉及的商品从飞机部件、机床到医用化学品,从微处理器到音乐设备,不一而足。美国工业与安全局提出,将许可证审验的严格程度,提高到1981年以前冷战时期的水平,这是惊人的政策逆转。可能要对违反规定负责的人包括出口商、托运人、金融机构、律师、以及几乎任何支持或促成交易的人。由于出口商无法通过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来减轻责任,加上美国《爱国者法》(Patriot Act)规定的处罚更加严厉,所以即使是轻微违规行为遭受的罚款也大幅提高,形成了笼罩在商人头上的蘑菇云。
许诺能带来的利益则几乎没有。名为“验证终端用户”(validated end user)的新授权体制,与20世纪80年代因不可行而被放弃的类似主意相比,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要想让中国企业取得这种所谓的身份,让美国企业从中受益,文书工作的负担难以承受,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商务部和美国工业与安全局都没有足够人手来开展行政管理。被拖延的利益就是得不到的利益。
此项规定为中国和美国的其它贸易伙伴带来了无数障碍,它们正重新评估与美国供应商的关系,以避免被拖入扩大了的责任网中,并开始从其它地方采购。恶意操纵这一责任炸弹,可能会令那些已在中国签订合同或建立企业的美国公司处于致命的不利地位。只要给某位美国官员写封信,指控某中国公司与军队有联系,就可能断送一笔交易。
美国工业与安全局和白宫希望化解的是什么威胁呢?美国通过限制容易得到的商用物资,就能阻止中国实现军事现代化吗?美国工业与安全局指出,中国军方从私营企业采购零部件和系统将带来威胁,这未免有些虚伪:20多年前,美国国会就授权国防部采购现成的商用物资。比较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未必显示中国军国主义的崛起。
美国工业与安全局表示,其对华提案经过精心安排,旨在既促进贸易增长,又加强国家安全。更有可能出现的倒是相反的结果:由于对美国出口政策的连续性缺乏信心,欧亚企业已开始在商用产品、防务和航天系统的设计中,不采用美国的零部件,同时重新出台“对抗立法”,以抵制美国拟议之规定的域外效力。既然中国可从欧洲、亚洲和以色列自由采购美国要管制的商品和技术,美国能获得哪些安全或贸易利益?
美国工业与安全局的提案未能获得盟友的认同,因此将对瓦森纳管制体系造成破坏影响。而中国提醒我们,除非允许其购买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高价值设备,否则美国贸易失衡的危险局面还会更严重。
在1949年以来制定的各项管制商业出口的立法中,美国国会始终坚持,应在多边框架内实现强劲贸易增长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有问题的对华提案扭曲了这种平衡,并对贸易关系有破坏作用。现在是以针对真正威胁的明智的多边政策恢复这种平衡的时候了。
作者为驻华盛顿的国际律师,是对华出口管制方面的专家。
译者/徐柳 梁艳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