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7

中俄拟投资百亿美元在俄境内建发电站向中国供电

中俄拟投资百亿美元在俄境内建发电站向中国供电

【网讯】俄罗斯和中国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一百亿美元,在同中国接壤的俄罗斯边境地区建立一批发电站,向中国出口电力。但双方在至关重要的电力价格问题上至今仍然无法达成一致。分析人士说,俄罗斯和中国的能源合作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双方在加紧谈判

  据6日报道,俄罗斯总理伏拉德克夫计划在11月初对中国进行访问。为了这次访问做准备,俄中两国官员正在加紧讨论一些大型的经贸能源合作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就是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电力。

  垄断俄罗斯电力行业的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副总裁德拉切夫斯基最近透露,就有关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电力的问题,俄中两国的谈判正处在最关键性的阶段。他透露,在10月末到11月初,将会公布谈判结果,并拿出有关向中国出口电力的一揽子设计方案和技术经济论证数据。

  俄罗斯《商人日报》透露说,在俄罗斯总理11月初访华期间,俄中两国领导人有可能会批准这项出口电力的方案。

年发电量是目前远东地区两倍

  根据双方初步设想,在未来五年内,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同中国方面将共同在同中国相接壤的俄罗斯边境地区建设一批发电站,专门向中国出口电力。这些发电站的总设计功率将能超过一万兆瓦。年发电量将达到六百亿千瓦小时。这将比俄罗斯远东地区目前总的发电量多出两倍。

  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米赫耶夫分析说,中国显然不仅仅局限于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感兴趣。所以,双方能源合作扩大到电力领域,并积极讨论从俄罗斯大规模进口电力是很自然的事情。

  米赫耶夫说,“我并不认为中国给自己设定的任务目标仅仅是石油管道。当然石油管道很重要,也非常明了,但中国并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些。”

  中国几年前就开始从俄罗斯小规模进口电力,目前每年仅为五亿到九亿千瓦小时,而且仅仅局限于同俄罗斯相接壤的几个中国边境城镇。因此,中国在去年开始积极同俄罗斯谈判,讨论如何进一步扩大进口电力规模。中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年能从俄罗斯进口三百亿到五百亿千瓦小时的电力,未来这一数字应该提高到六百亿千瓦小时,同时使利用俄罗斯电力的地区能从边境城镇扩展到中国的内地省份。

重大问题仍未获得解决

  但中俄双方有关电力的谈判仍然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电价问题。俄罗斯原来开出的报价是每千瓦小时0.07美元。但中国仅仅准备以每千瓦小时0.02美元的价格购买俄罗斯电力。

  俄罗斯自然垄断研究所电力项目负责人对媒体透露,中国已经表示,不准备以高出中国国内电力生产成本的价格购买俄罗斯电力。但俄罗斯方面坚持认为,向中国出口的电力价格必须使俄罗斯能够收回投资成本。所以如果双方不能在电力价格问题上达成一致的话,向中国大规模出口电力的计划也将会破产。

  其它问题包括,建设发电站的投资将来自何方,以及发电站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此外,究竟是建设使用煤炭的火力发电站还是水利发电站,双方至今仍然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如果建设使用煤炭的火力发电站的话,总投资金额将达到一百亿美元。俄罗斯的滨海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赤塔州以及阿穆尔州等都可以供应煤炭。但俄罗斯专家认为,建设水利发电站可能会更有经济效益,因为俄罗斯远东地区这方面的资源仅被开发了3%。

会产生一些新能源项目

  分析人士认为,下个月俄罗斯总理访华可能会有助于推动双方能源合作项目中一些难题的解决。此外,这次访华之后也不排除能诞生一些新的能源合作项目的可能。

  中国问题专家米赫耶夫说:“我想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领域中新一阶段的合作,已经超越了过去的水平,那就是不仅仅局限在讨论石油管道等问题上。”

俄将再助中国建造8个核电机组 价值120亿美元

  据俄罗斯《报业报》报道,10月4日,俄联邦原子能署署长基里延科宣布,俄核能将继续强势进军中国市场,计划再帮助中国建设6-8个新发电机组,价值120亿美元。

  10月4日,刚从中国访问归来的俄联邦原子能署长基里延科宣布:“中国人准备继续在田湾核电站建设上与俄罗斯进行合作,他们准备在此平台上再给我们6-8个机组。”据俄自然资源垄断问题研究所专家计算,每个核电机组造价约为15亿美元,这样,建造8个机组需要120亿美元。

  基里延科同时承认,中国方面对俄核电建设出口股份公司在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上安装的高速涡轮机不太满意,主要是有效运转系数不太理想,中国需要低速无声运转的涡轮机,但俄公司没有掌握这项技术,俄境内没有生产。如果能够自行生产低速无声运转的涡轮机,俄罗斯可在与中国的核能合作项目中再赚取8-16亿美元的利润,一台涡轮机价值1-2亿美元。

  现在,俄原子能署计划与掌握相应技术的外国公司建立联合企业,共同建设中国核电站新机组。基里延科宣布:“一些外国公司已对此提议表现出了兴趣,开始到我们这儿来进行谈判。俄对建设联合企业提出的条件很严格:第一,生产应在俄境内进行;第二,外国公司应提供俄原子能署没有的技术;第三,所有生产应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本地化,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零部件也应在俄境内生产。我们对生产高速涡轮机的动力机械公司结盟感兴趣,但只能是在他们也能生产低速无声涡轮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方案,即与拥有必要技术的哈尔科夫(乌克兰)涡轮核电公司合作。当然,我们也在考虑外国公司的提议,最有可能的伙伴是德国西门子、日本东芝、美国通用电力、法国阿尔斯通等公司。”

  俄原子能署长强调俄中核能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他说:“目前中国对俄罗斯建设商的工作还算满意,尽管去年11月指责俄核电建设出口股份公司延误了田湾核电站第1、2号机组的交付期限。此后许多情况发生了变化,现在第一机组发电量已达到400兆瓦。至于破坏工期,这不是我们的错,中国人经常需要反复保险,说实话,我们理解和支持他们。当然,额外协议推迟了机组交付期限,但他们满意我们的工作,而且不仅邀请我们参加田湾核电站,还有其他核电站建设。中国计划建设40多座核电站,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美国商务部计划扩大对华出口限制 工商界不满

【网讯】美国官员上周表示,拟议中的扩大对中国出口的限制条例符合国家安全利益,不会造成美中贸易进一步失衡。但是工商界人士认为,新的管理条例将使美国在美中双边贸易中的优势丧失殆尽,严重损害美国的商业利益。

草案拟加强高科技出口控制

  据6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今年6月推出的有关修改出口行政管理条例的建议草案,目前仍然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草案建议,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对于某些出口到中国的涉及军工、生化、核工业和导弹等行业的技术和产品实行许可审查制度,加强对这些项目的出口控制。

  拟议中的控制条例草案出台之后,引发美国企业界的强烈反弹。华盛顿国际贸易协会10月5日举行研讨会,邀请美国商务部官员和工商界人士讨论条例草案的利弊得失。

商务部:不会影响美中贸易

  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副助理部长马休?鲍曼首先介绍了加强对中国出口管制的目的。他表示,促进对中国民用技术和商品的出口,但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国利用美国技术和产品加强其军力建设是美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新的出口管制条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出口的控制。

  鲍曼说:“条例列出另外47种技术和产品,这些项目原本列在控制恐怖主义的清单上,向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国家出口这些产品需要许可证。现在,我们和国防部一起把这些产品视为有可能加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项目。所以新条例草案规定,向中国出口这47种产品需要申请许可证。”

  针对产业界人士担心,这种管制条例将影响美中贸易的平衡,鲍曼强调,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根据以往对中国武器禁运的经验,要求出口许可审查的部分和对中国出口的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鲍曼说:“美中贸易统计数字能够证明这一点。2005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大约410亿美元的产品,其中只有25亿美元的产品需要申请许可证,仅占全部出口的5%。在申请许可证的过程中,只有价值1250万美元的产品被驳回。很显然,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绝大部分产品并不需要许可证,因此,美国的出口管制和美中贸易中的巨额赤字并没有直接联系。”

业界:控制企图达不到目的

  商务部扩大对中国出口管制的条例草案以及商务部官员的说明,似乎很难在工商界得到响应。全国外贸委员会主席威廉?莱因施说,如果布什政府打算利用这个条例限制中国得到清单上列举的产品和技术,那么这种企图肯定达不到目的,因为中国可以轻易地从美国任何一个盟友那里得到这些产品。

  莱因施说:“如果这个条例的目的是不参与中国军力建设的合作,那么我认为美国这样做得不偿失。根据多方面的研究,我们确信,美国在实行这个政策的时候注定是单边的,不会在我们的盟友中找到任何国家来对中国出口进行控制,英国和日本不会,更不用说芬兰、瑞典、德国和法国了。”

未考虑对政治外交影响

  曾经担任商务部副部长的莱因施进一步指出,扩大控制对中国出口的措施也没有从美中关系的全局来考虑问题,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反应,没有考虑到这样做对两国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影响。

  斯蒂芬?拜克尔是国际著名的宝维斯律师事务所(Pillsbury Winthrop Shaw Pittman LLP)国际贸易部主任,向政府和私人公司提供国际商法方面的咨询服务长达25年。他认为,从国际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商务部的新条例是根本行不通的。

  拜克尔说:“对于一个美国并没有实行贸易禁运的国家,你如何有效控制对它的出口呢?二十多年前,美国对前苏联出口任何商品都需要许可,但是,当时我们和苏联也没有多少商业交往,与现在美中贸易联系不可同日而语。目前,许多美国公司在制造业产品加工方面完全依赖中国,或者正在中国市场奋力与欧洲、日本和韩国竞争者拼搏。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对华出口的限制无疑是牺牲美国的商业利益。”

  来自北维吉尼亚洲的高科技公司代表也表示,电脑软件、生化、和航天航空等高科技公司将是对中国出口限制的最大受害者,如果拟议中的条例正式成为法规,美国在美中贸易中的优势将丧失殆尽。

  商务部副助理部长鲍曼表示,在这项条例正式生效之前,政府还会进一步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希望恢复两国正常关系 中国将高规格接待安倍

【网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从8日起对中国进行为时仅约二十四小时的正式访问。安倍此次访华虽说日程紧凑,但北京方面从恢复两国正常关系的大局出发,将予以高规格接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及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将与安倍晋三会面。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安倍8日抵达北京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傍晚在人民大会堂为安倍举行欢迎仪式,之后,温家宝将与安倍举行双边会谈,并举办欢迎晚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将与安倍会面。

  此外,安倍计划于8日晚间10时左右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会,9日上午离开北京,前往韩国首都首尔进行同样为期约一天的访问。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2001年访华时曾访问卢沟桥,有消息猜测安倍访华期间也将到访卢沟桥,但日本大使馆尚未证实有关消息。

  安倍夫人安倍昭惠将一起访问中国,8日下午,安倍夫人将到北京的月坛中学与访问过日本的中国高中生交流,并参观日语课。随后,安倍夫人将前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参观。

  据报道,安倍8、9两日分别与中韩两国元首举行会谈时,将就努力“克服”包括参拜靖国神社等在内的历史认识问题达成共识。

  另外,据《读卖新闻》6日报道,中日目前初步达成协议,可能於11月18和19日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合会议上,再度举行高峰会,以期中日领导人的相互交流早日步上轨道。

  读卖指出,中日高峰会往年大多是每年举行亚太经合会议上召开,但因小泉屡次参拜靖国,去年这项高峰会未再举行。安倍希望此次访华,与胡锦涛、温家宝的首度会谈能达到修复中日关系的目的,届时安倍将邀请胡温访问日本。

安倍晋三访问中韩改善关系 先赢了第一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8日起将先后访问中国与韩国,横梗在他之前的问题,从对日本二战罪孽的争议观点,再到如何遏止朝鲜的核武野心,没有一个可以轻松解决。然而,对一位新手上路的首相而言,安倍能够敲定中韩行,其实已经赢了一着。在不公开宣布任内不会参访靖国神社的默契下,他解决了中日韩三国最难解的问题。

  三国恢复高峰对话,象征各方都急着想要让外交回到正轨,尤其在朝鲜宣布要进行核试爆后,拥有正常的外交互动更形迫切。安倍8日将访问北京,使他成为2002年之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从2002年起,中日之间因为小泉的参拜靖国,加上东海油气田的争执加剧,使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而安倍9日访问首尔时,也将会见韩国总统卢武铉。卢武铉对日本重新诠释二战曾经厉声批评,也曾公开宣布如果日本首相不承诺停止参拜靖国,任内绝不会与日本首相见面的。

  安倍显然成功规避了靖国神社问题。虽然他自己曾经多次参拜靖国,也坚定捍卫小泉的参拜,反击中国与韩国的批评是干涉日本内政。但在这次主动寻求访问中韩的磋商中,安倍显然与北京和首尔当局达成默契:他不会参拜靖国,但他也不会宣布自己不去参拜。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许笨拙,但却凸显出三国不希望因为历史象征的争议,妨害了他们解决更迫切的安全问题的能力。尤其在中、日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的状况下,北京与东京双方都承受必须修补政治关系的压力。

  从北京罕见地愿意在黄金周假期中,与共产党准备召开会议期间,接待来访的安倍就可看出北京十分重视安倍的来访。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鲁晓波说,中国急着想要打破僵局,安倍新政府至少在短期上提供了机会,“毕竟这是正面的发展,可能意味关系解冻的开始”。

  中国、日本与朝鲜目前都为朝鲜扬言要进行核试而忧心忡忡。对于安倍而言,他的政治生涯是建立在对朝鲜的强硬与不假辞色之上,因此他对朝鲜的威胁有着最直觉的反应,但是要和中、韩取得一致的对付朝鲜立场,恐怕会十分困难。

  卢武铉政府目前正承受庞大的民意压力,指责他的朝鲜政策失败。韩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的研究员金泰涣(译音)指出,朝鲜的核试爆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中国与韩国政府的反应仍十分天真。

  事实上,中日、中韩两场领袖高峰会,仍有不按照剧本演出的可能。卢武铉得向国民解释他是否在二战历史问题上向安倍施压。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总理温家宝则得面对国内庞大的反日情绪。因此,中、韩两国领袖都得小心翼翼,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出卖国家、迎合对手。

  一些分析家担心,北京过去把焦点放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反而掩盖了两国关系中更深层、更复杂的问题,像是东海油气团的资源争夺,以及两国如何共存共荣。这些更深刻的问题绝对无法因为安倍不去参拜靖国,或是双方举行一场高峰会,就能迅速解决。鲁晓波说,“双方在靖国之外还有太多问题,我猜测高峰会带来的正面结果可能不会持续多久”。

光华日报 日本向中韩示好 安倍晋三坐言起行
来源:

  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最近要访问中国,以修补日益恶化的外交关系,同时,也向韩国伸出橄榄枝。

  新日本很重视与中韩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发展,互惠互利,这不但对日本有利,同时,也对中韩两国有利,这多了一个朋友,少了一个敌人。

  安倍晋三的内阁新班子,起用不少战后世代为部长,显示新内阁具有告别二战阴影的色彩,有意带领日本树立“新的政治思维”,把日本塑造“美丽的国家”。

  然而,安倍晋三的内阁名单中,有不少鹰派人物,如:外长麻生太郎,财务大臣尾身幸次,官房长官盐崎恭久,文部科学大臣伊吹文明。

  目前,日本与中韩两国最大的阻碍问题,就是“日本领导人”一而再地参拜靖国神社。

  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五年半任期内,一共有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与中韩两国闹得很僵,是不被中韩两国欢迎的人物。

  在日本国内,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被视为国家英雄,是件无比的至尊与荣誉。

  安倍晋三是否承继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后人,也要做国家英雄,这怎能诚恳与中韩两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安倍晋三起用战后也后人物为部长,这类部长对二战一无所知,不能正确对待其上世纪的军国主义历史,这怎能从中汲取教训,反省与检讨,不但如此,还起用鹰派人物。

  安倍晋三要把日本塑造为“美丽的国家”,却变成“丑恶的日本”。

  有鉴于此,安倍晋三坐言起行,付出更大诚意和善恳,消弭与中韩两国的敌意,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为亚洲带来稳定与和平。

(作者 曾繁荣)

SABMiller成为"中国最大啤酒商"

英国SABMiller表示,以销量和产能计算,他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商。

SABMiller是世界第二大啤酒企业集团,通过拥有49%的华润雪花啤酒公司进军中国市场。

SABMiller同时在英国伦敦和南非约翰内斯堡股票交易所上市,并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生产和销售啤酒。

该公司指出,旗下的华润雪花啤酒公司2006年上半年度的中国啤酒市场占有率达到14.9%,排名第二的青岛啤酒的占有率为13.9%。

以产能计算,华润雪花啤酒的产量是SABMiller总产量的18%,但边际利润则较传统西方市场低5%。

得益于华东地区城市化和经济蓬勃发展,中国酿酒业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

在2005年,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啤酒市场,每年的啤酒消耗量达到300亿公升。

SABMiller生产的啤酒品牌包括Castle、Miller和中国的雪花啤酒等。

三峡开始输电上海 将有望缓和长江三角洲电荒

中国长江三峡电厂日前成功调试五百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系统,10小时内总共有200万千瓦的电力,从湖北送达上海,未来可望缓和长江三角洲的缺电局面。

  据中新网报道,三峡至上海输电工程总投资近人民币60亿元,主要负责三峡右岸发电机组电力输送任务。

  这项工程设计输送电压500千伏,输送功率300万千瓦,线路全长1100公里,是中国目前输电距离最长、输电功率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

  三峡水电厂左岸厂房安装14台水力发电机组,右岸厂房安装12台,总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号称世界最大水力发电厂。

  目前长江三峡水库仍在蓄水,蓄水期间左岸厂房七号机组暂停,三峡电厂的发电量略减。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今年初曾经表示,今年将是中国电力供需状况的转捩点,电力供需矛盾将会大幅缓和。

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66亿美元

  (综合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析报告透露,2006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66亿美元,增长61%。

  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65亿美元,增长209%。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2亿美元,增长17%。净流出64亿美元,增长63%。

  据商务部统计,上半年,中国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的去向按占比排列依次为:亚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投资分别占直接投资流出的66%和23%。

  从行业看,中国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商务服务和制造行业,上半年对这些行业的投资额占全部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的44%、32%和10%。

德磁悬浮公司向政府恫言转让技术给中国

  (北京讯)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Thyssen Krupp)上个月向德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说,如18个月内不能拍板敲定慕尼黑磁悬浮项目,该公司将把磁悬浮技术转让给中国。
  该公司也评估,中国的磁悬浮技术,只要再五至七年就可以赶上德国的水准。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蒂森克虏伯公司董事会负责磁悬浮项目的董事奥拉夫·贝林,是在9月22日德国磁悬浮事故的前几天,向政府作出有关威胁。

  德国政府以及企业迄今已在磁悬浮项目上投入了10亿欧元(20亿1665万新元)的研发费用。

新华社:中国股市出现了新一轮牛市行情

(中国)和讯网  (2006-10-07)

  新华网北京10月6日电 尽管今年中国股市前9个月涨幅超过50%以上,大盘股发行不断,但在国庆节前的最后三个交易日,沪深股市不但没有像众多研究机构和投资者预测的那样,出现下跌走势,反而连续走高。浓厚的牛市氛围再次表明:中国股市正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历年长假前夕,投资者面对假期不确定性因素,往往在股票交易中卖多买少,降低仓位,以回避风险,这使得大盘节前节后跌多涨少。今年的“反常”走势,加之今年“五一”黄金周之后沪深股市暴涨的行情,再次表明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制度性变革和行业整顿之后,中国股市出现了新一轮牛市行情。

  此前,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股市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4年6月,上证综指跌穿1500点关口,破位下行。2005年6月,上证指数更跌至998.23点,“熊”态尽显。但从去年12月开始,沪深股市大幅度开始出现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迄今为止,沪综指从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1161点攀升至1752点,上涨约5成,其中“五一”长假后不久就轻松突破1500点、1600点。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长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在逐步消解,有利于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基础不断夯实,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日益改善,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时期。

  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国资本市场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和发展工作做出了全面安排。此后,中国加强了股市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措施。

  自去年4月29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以来,中国超过9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完成或正在进行改革。被誉为资本市场第二次革命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为中国股市健康发展扫除了制度性障碍。中国股市进入全流通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

  此外,近年来,中国通过促进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中国证券行业一度基础制度不严密,客户资产安全缺乏保障,全行业亏损严重。近两年来,中国通过采取摸清风险底数、强力督促整改、实施多方式重组、完善基础性监管制度、稳妥处置高风险公司和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等措施,有效遏制了证券公司经营违规现象,基本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预计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将在今年得以扭转。

  为促进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迅速发展壮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直接投资股市的政策。目前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约占流通市值的比重为30%,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力量。

  此外,中国近年来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和《刑法》。修订后的法律更进一步放松了对市场创新和发展的限制,赋予了证券监管部门更为有力的执法手段,增加了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产罪、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罪的规定等。尚福林表示,这些关系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根本的法制建设工作,为强化市场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极大地推动了证券法律体系的完善。

龙永图称中国无能源危机 "危机论"是别有用心

(中国)东方网  (2006-10-07)

  东方网10月7日消息:“我认为全球没有什么能源危机,中国更没有能源危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6日在北京开幕的首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表示。

  龙永图说“能源危机论”是少数西方人对中国的崛起、亚洲崛起的恐惧,如果不批驳这些论调就不可能形成互利双赢和全方位合作。“美国、日本买了那么多年石油没有人讲,为什么中国人刚买一点石油就引起石油市场价格波动?事实上中国占有世界原油市场份额不过百分之六,而美国已经占了百分之二三十。”“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增加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向这个地区转移的结果,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龙永图认为石油并不是稀缺资源,因此存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他特别提醒与石油生产国的合作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和能源消费国特别是石油消费大国的合作。“比如中国和印度,如何扭转目前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比如中国和日本,中日应该成为能源战略中最紧密的合作伙伴。”

  龙永图说在能源问题上更多强调国际合作就要形成一个基本判断:石油资源并不是短缺的。他提醒大家看到,最近石油价格上涨是由于前段时间中东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受到麻烦,对石油勘探的投入减少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并没有反映真正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花旗﹕人民币年底或见7.76

 (2006-10-07)

  (香港讯)日报报道:人民币自五月起波动幅度日益扩大,在兑美元汇率「破八」後,上周一度升至新高至7.895元兑一美元水平。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打赌」,未来六个月内,人民币汇率有五成机会可望升至7.8元水平。证券行普遍预期,人民币汇率将逐渐走向市场化,至年底前波幅可望会扩大。

  花旗银行发表报告预期,内地将在短期内,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幅上限,今年第四季人民币币值有机会超过港元兑美元,估计年底前,有机会升至7.76元兑一美元。该行估计,今年人民币会升值3.8%,明年进一步上涨6.3%,至明年底前升至7.27水平。花旗认为,更大的汇率弹性不是暂时的,因汇率是解决经济失衡问题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美国银行认为,人民币近期的强势符合预期,同时与不少重要事件关联,包括早前举行的七大工业国会议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美国财长保尔森访华,以及美国压後审议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的法案等。报告指出,人民币近期强势不仅是缓和国际押力的战略举动,同时意味中央对汇率的立场有实质性转变。

  荷兰国际合作银行金融分析师Bernard Walschots预期,基於中国要改革金融市场与发展需要,人民币将於五年内实现自由兑换的目标。该行亚洲研究部主管Jan Lambregts则指出,人民币自去年七月汇改以来,到今年九月中已升值2.2%,估计今年升幅将为3%,年底前可能升至7.83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