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管道存障碍 东西两线均有问题
通往中国的两条天然气管线,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障碍。西线面临环境挑战和可能的供气不足,东线则还陷在俄罗斯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各利益群体的“方案争论”中。
《财经时报》报道,俄罗斯多位高层人士表示,俄方承诺的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运输管线,其进程都遭遇障碍,尤其是较为重要的东线。
今年3月,在普京总统访华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签订了一份关于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备忘录。6月底,俄气董事长米勒宣布,将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线由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共和国至中国新疆,最终和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而东线则由东西伯利亚科维克金气田供气,管道修至中国东北。
如果两条管道能够建成,将形成每年680亿立方米的对华供气能力,可以满足2010年中国天然气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二。但现在看来好事多磨。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都遇到不少新问题。
按照俄气的方案,将优先建设年输气300亿立方的西线:工程预计2008年开工,2011年建成,目前还处于地质勘查和可行性分析中。
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安德烈·列武9月中旬访华时表示,从技术角度看,西线工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随行的俄罗斯能源部官员透露,这些“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环境因素。金山-阿尔泰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自然保护区,而它又是西线管道必经之地。如果管道从保护区经过,不仅会遭遇当地居民的抗议,也直接违反了俄罗斯自然保护法。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曾经说过:“该项目要进行包括生态在内的所有必要鉴定。”也就是说,只有像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样,拿到了环境保护认证才可以实施。
其次是气源不足。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但由于投资不足和俄气的长期垄断,其产能增加并不乐观。在普京3月宣布对华出口天然气时,俄罗斯媒体就曾对此有过质疑。今年9月,俄罗斯经济与贸易部长格列夫更警告说,如果不增加开采,在两年内甚至会出现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似乎意味着,即使管道如期开工,两年以后也可能面临无气可输的尴尬。
相比于西线,东线更是扑朔迷离。不仅上述的环保、气源问题同样存在,而且还遭遇到了俄罗斯特色的“条块分割”障碍。
这个“条”,主要是指代表中央利益的俄气和能源部。俄气计划将科维克金的天然气通过东线管道输送至中国东北,而能源部则倾向于输送萨哈林的天然气,将科维克金的天然气用于国内。
双方的分歧尚未谈拢,“块”的问题又出来作梗。作为地方利益代表,俄罗斯萨哈共和国最近又在“添乱”。萨哈共和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北部,俄罗斯中部,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联邦主体,也是俄罗斯最主要的矿产资源区。正在建设的远东太平洋石油管道,有1300多公里经过该共和国。
该共和国政府挟“地利”优势,提出了东线工程的新方案:修建和太平洋石油管线平行的天然气管道,该共和国同时为这两条管道提供用于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
这个代表着地方利益的第三方案,引起俄罗斯国内以及中方的极大关注。萨哈共和国副总统亚历山大.阿基莫夫、能源与工业副部长阿列克谢·葛卢宾科9月22日访华时,详细阐述了关于东线工程的有关情况。
“正是考虑到萨哈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并顾及整个俄罗斯的利益,才提出我们的方案。不像俄气,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葛卢宾科说。
阿基莫夫则说:“按照我们的方案,这条天然气管道,将成为东西伯利亚到远东的能源原材料运输体系的一部分。为这一地区综合输出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提供便利。”
据介绍,由于萨哈共和国多是油气伴生矿,如果在输油的同时,能将天然气同时出口,可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这正是阿基莫夫极力推销这一方案的原因之一。
葛卢宾科对于萨哈共和国油气储量的具体数字讳莫如深,但一再表示,该地区的储量丰富,一定可以满足中国和远东地区的需要。
对于东线管道的最终结果,葛卢宾科坦言,俄方没有时间表,对这些方案的讨论还将持续下去。哪个方案都有可能被采纳,最后要看中央政府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
这场由俄罗斯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参与的争论,无疑是各方利益的一次博弈。在向市场化过渡中,俄罗斯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从总统到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再到商业公司,不同利益冲突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这一点,在东西伯利亚石油管道的筹备过程中,已经显露无疑。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如果争论不能在短期内——特别是在2008年普京卸任前得以决策,那项目就会存在无果而终的风险。
除了上述问题,影响中俄天然气管线进程的另一个因素则是价格。
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实行的是“三轨制”,而俄方似乎希望对华执行“第四轨”。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对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内部“兄弟”出口天然气,价格是55美元/千立方米,按照俄国从中亚进口天然气的价格计算(每千立方米50美元左右),这个价格几乎不赚钱;对于乌克兰等已自立门户的独联体国家,基本是90美元左右;而对于它最重要的客户——欧盟各国,则执行180美元的“市场价”。
据俄《生意人报》称,俄方希望以“不低于对欧出口价格”对中国出口。这肯定让中方无法接受。
列武斯接受采访时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商业项目,只有靠俄气和中石油自己去解决。”
中俄双方的能源部门人士均表示,按照目前的情况,双方在价格问题上让步的可能性都不大。
田湾核电站计划浮出水面 俄罗斯或参建二期工程
【网讯】俄罗斯原子能署署长谢尔盖·基里延科于国庆前夕访华,除9月29日在北京出席中俄核能合作分委会会议外,他还于10月2日前往江苏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与中方人员共同出席了在那里召开的电站建设进程工作会议。分析称,鉴于今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之际,基里延科就曾访华商讨扩大核能合作事宜,他的访华行程暗示俄罗斯有意参建田湾核电站的二期工程。
俄罗斯参建二期工程?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由俄罗斯原子能出口公司参与建设的田湾核电站已经完成了1号和2号机组的建设,1号机组已经并网发电,2号机组将于年底并网发电。两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后,将为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新增212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按计划,一期工程后将建设二期工程——3号和4号机组。值得一提的是,基里延科今年上半年曾说:“我们将与中方展开谈判,拟订合同,并在今年秋天之前作出承建3号和4号机组的相关决定。”而此次基里延科来访透露出的信息是,俄方对于拿下二期工程的建设订单胸有成竹,可以说已初步实现了自己上半年设定的目标。
这一方面可以从双方共同签署的会议纪要中看出端倪,比如,田湾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交付使用后“双方将继续在该工地及其它工地进行联合施工”等表述。如果说这过于泛泛,那么基里延科对俄罗斯媒体的讲话则非常具体——“在田湾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成功投入使用后,俄罗斯准备着手建设该电站3号和4号机组”。
而且,据俄官方媒体俄塔社报道,基里延科于10月2日在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孙勤陪同下,共同视察了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的施工工地。而另一家俄罗斯主流媒体——俄新社则援引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国元的话称,截至目前,3号机组核反应隔舱工地已经挖出90万立方米岩石。他还表示,4号机组工地准备中需挖掘山岩约600万方,这一工程至少需要一年。
从上述迹象可以看出,中俄对于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否则不会无缘无故地参观二期工程的工地。目前,双方需要详细研究有关合同文本,以及最终签署。
最新消息称,基里延科表示,中俄已经商定建设3号和4号机组,开工情况视乎一期工程的商业运营是否顺利。
发电机组或增一倍
此外,基里延科此次访华期间还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田湾核电站可能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俄新社援引蒋国元经理的话说,江苏省政府正在考虑为田湾核电站三期和四期工程划拨土地,即相应的5号和6号机组,以及7号和8号机组。为此,需挖掘岩石2千万立方米。而基里延科对此消息也给予了证实。他说:“在这里还即将开始制定场地扩大计划,那时田湾核电站就可以再建设四个机组。”他称这个计划有着“全球重大前景”。
其实,关于田湾核电站未来机组总数不止四个的消息,在今年上半年就露出了风声。当时,基里延科表示,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和2号机组工程完毕后,“我们拟参与建设3号、4号,以及未来的5号、6号机组。”只不过,当时只展望了5号和6号机组,没有涉及此次提到的7号和8号机组。
分析人士指出,至于未来可能建设的四个机组(5至8号)的工程建设订单到底能否落入俄方袋中,还要看目前一期工程运营的效果。因此,俄方对于在建的工程非常重视,将其视为“名片”和“样板”。
“最安全的核电站”
出于希望得到中国认可并最终获得巨额订单等目的,俄罗斯多次强调自己所具备的实力,如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股份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够同时建造五个核电站发电机组的公司,其参建项目分布在中国、印度和伊朗。
而在谈到俄罗斯参与建设的田湾核电站安全性问题时,基里延科自信满满地表示,该电站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核电站,该项目在积极安全保障系统与消极安全保障系统结合方面是最安全的。“田湾核电站由俄罗斯专家负责建造。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保障电站的安全。”
而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公司总裁谢尔盖·什马特科称,田湾核电站从安全角度看是独一无二的,比如,田湾核电站发生堆芯融化几率是十万年一遇(而国际上的其他大多数核电站为万年一遇)。此外,与以往同类型反应堆的核电站相比,田湾核电站反应堆采用了具有通风空间的双层外壳,性能可靠。“这个外壳的密封里层能避免辐射向外渗透,而外层用于防止反应堆受到外部环境的不良作用。”
什马特科强调,这种外壳能承受住田湾核电站所在地区所有可能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龙卷风和飓风,“甚至连俯冲到反应堆上的飞机和爆炸冲击波在内的重物也无法破坏它”。
中泰签署跨境银行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北京讯)中新社消息,据中国银监会今天提供的消息,中国银监会与泰国中央银行已于近日共同签署了两国跨境银行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该备忘录,中泰两国监管当局同意在信息交换、市场准入和现场检查等方面进行合作。
截至今年八月底,共有三家泰资银行在华设立了九家分支机构;中资银行在泰国设有一家分支机构。
黄金周期间 中国消费品售额增14.5%
(北京讯)“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000亿人民币(601亿新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
商务部指出,消费呈现出六大特点。 商品市场丰富多彩,消费结构升级明显。从销售热点来看,手机、液晶电视、数码产品、金银珠宝、应季时装等成为本次黄金周市场的宠儿。 国庆和中秋喜相逢,婚宴家宴挤爆黄金周。
文化休闲消费受欢迎。黄金周期间,各地书店、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人气兴旺。
利用黄金周,到郊区 “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是许多城市人的快乐选择。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十一” 黄金周期间,除猪肉和鸡蛋价格有所上涨外,其他商品价格保持平稳。
资源节约有所体现。《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之后,木材、水晶等奢侈的月饼包装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天价月饼踪迹难觅。许多地方提倡打造节约型黄金周市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