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包括多项涉台议题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日前发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对今后五年的社会科学研究做出详细规划,列出包括哲学、政治学、法学、历史等十多门学科的研究重点,其中包括多项涉台议题。
香港《文汇报》报道,这项规划值得关注的是,涉及多项有关台湾的研究,涵盖了目前两岸关系的热点。这些题目包括“两岸政党关系与祖国统一”、“反分裂国家法与祖国统一”、“中国台湾史与海峡两岸关系”、“内地同港澳台地区经贸交流合作机制”、“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研究”、“新时期对台宣传”等。
报道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中心研究员褚静涛表示,中国大陆涉台研究起步较晚,规模偏小,研究力量相对薄弱,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两岸局势,提高涉台研究的地位相当重要。他坦言,中国大陆以前的涉台研究多以宣传为主,近年来学术气氛虽有所改善,但仍有待提高。
中国医师黄红云的医学成果遭到美国专家剽窃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展嗅鞘细胞移植的临床治疗的专家之一,中国外科医师黄红云从事的神经再生和功能再建研究,是当今世界神经科学研究热点。不过黄红云首次从临床上证明神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再生修复和功能重建的重要医学成果却成了美国人的“杰作”,虽然黄红云已经向有关机构投诉,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收到实质性回答。
前沿研究 引美国同行关注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两年多前,当黄红云开始在这个领域声名鹊起的时候,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脊髓损伤研治中心的两位科学家Guest和Qian慕名而来,要求看看黄红云的病人,并重点观察一位名叫松岭贵幸的日本男孩。据了解,这两人所在的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脊髓损伤研治中心,代表着顶级脊髓损伤研究和治疗水平。
2004年7月28日,黄红云在朝阳医院为松岭贵幸做了手术,让这个曾经颈以下感觉全部丧失、大小便失禁的19岁孩子,在接受手术后的数天,上肢和手腕的运动功能部分恢复及可以自控大便。
亲眼目睹松岭贵幸手术前后的惊人变化,Guest和Qian提出与黄红云合作写论文。黄红云同意了,但条件是:自己必须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作为国际惯例,责任作者意味着对论文的内容负全责,而且拥有论文的全部所有权。Guest回到美国后,给黄红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出“从政治上考虑,我们应该是论文的责任作者。”对此,黄红云明确回复说,论文宁肯不发也不承认他们是责任作者。
出乎意料的是,今年3月,论文发表在世界脊髓损伤研治领域最为权威的学术杂志《脊髓》上,并且作者只有几个美国人的大名,对真正的研究者黄红云只是在末尾轻描淡写地提及。此外Guest还与他人合作撰写文章诋毁黄红云的治疗成果。
公然剽窃 诋毁之余想私了
黄红云想到,这两个有头有脸的美国科学家,为什么冒着在国际上身败名裂的危险,来剽窃一个中国医生的成果?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这个成果太重要了,它首次在临床上证明了神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再生修复和功能重建,这是非凡的甚至划时代的认识!
就在黄红云向《脊髓》杂志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科学伦理委员会投诉Guest的剽窃行为后,一直对质问不理不睬的Guest也给他回信,要求“私了”。黄红云在回信中愤愤表示:“你的行为欺骗全世界的科学家、医生、病人,这一问题不可能私下了结!”
中国经济“超过英国”后下一步怎么走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上世纪50年代,我们曾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超过英国,用15年左右时间赶上美国。如今,“超英赶美”实现了一半。据报道,世界银行近日公布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超过意大利和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超英”是有意义的,不但有象征意义,更有现实意义,因为经济增长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便没有发展,也就没有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当然就更谈不上民富国强。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过于沾沾自喜。就在世行的同一个排名上,中国人均GDP仅1740美元,排名全球128位,若按人均收入来说,排名更靠后。南京、苏州等八城市去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15000元左右;杭州、宁波等六城市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000元左右。这还是中国最富裕省份的居民收入情况,其他地区可想而知了。
更关键的是,我们消耗过多的资源和能源。据统计,目前中国万元GDP能耗1.58吨标准煤,远高于发达国家,能源综合利用总效率则比发达国家低大约十个百分点。这还不包括对环境生态的破坏。这就是说,在“超英”的背后,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
概括之,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同时出现的诸如GDP增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GDP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服务业增长与工业增长、GDP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相称问题,以及工业增长一枝独秀导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超出承受范围等问题,这些都指向一个更实质的问题,即粗放式的增长导致经济增长质量的不高。
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未雨绸缪,认真思考经济“超英”后下一步怎么发展的问题。它包括三个方面,即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增长的质量问题以及人民的福利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人们的收入上不去,哪怕我们的经济明天就赶上了美国,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文/邓聿文)
麦肯锡:20年后中产阶级将成为中国经济主动力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美国麦肯锡公司大中华区主管安德鲁?格兰特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主任戴安娜?法雷尔共同撰写的题为《一个巨大市场的诞生》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在未来二十年内,中国将出现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他们强劲的消费需求将使中国经济从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推动型转变。
而另一方面,中共中央统战部消息,全国各级统战部门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作为全局工作中新的着力点。而有评论认为,所谓的新的社会阶层实质是指中产阶级。
据新华社报道,文章指出中国过去二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国内消费所起的作用较小。就连在城市里,有77%的家庭的年收入仍低于2.5万元。但这种情况正发生变化。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在未来二十年内,中国的城市家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他们每年将消费二十万亿元,几乎相当于日本所有家庭目前的消费总额。
从2010年至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预计将从目前的43%增至63%,年收入在2.5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家庭将成为城市人口主力军。这种变化对于出售大众消费品和提供服务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商机。不过它们还需瞭解,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储蓄和消费的模式将会发生何种变化。
文章称,我们的预测显示,中国不会出现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两极分化,它的城市中产阶层规模将迅速膨胀。
这一过程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年收入在2.5万元至四万元的中低收入家庭数量将大幅增长,到2011年,中低收入人口将达到2.9亿人,占城市总人口的44%;此后再过十年,年收入在四万元到十万元之间的中高收入家庭将开始膨胀,到2025年,中高收入人口将达到惊人的5.2亿。随着收入的增长,大多数家庭的储蓄率将下降,消费支出将增加。
研究显示,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率与国际标准相比仍然较高,在未来二十年里还会高于20%。这主要是出于对医疗和养老问题的担忧。但到2025年之前,城市总消费将以年均8.7%的幅度攀升,其中最大的两笔支出是用于住宅和医疗。这意味着医疗服务提供商、保险公司、医疗器械制造商和医药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商机。
分析人士认为,按照官方报道的解释,所谓的新的社会阶层实质就是指中产阶级。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收入属于“中下”水平。对于靠自身努力积累财富的中国中产阶级来说,利益集团轻易获得财富的情况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不公平。
分析人士并认为,发起“不买房运动”的深圳市民邹涛得到城市居民的积极支持,说明中国中产阶层对利益集团的不满情绪正在上升。同时,也让官方真正意识到,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城市中产阶级不断壮大,他们可能将会主导社会的价值观。
根据此前南京大学的一份调查指,中国的中产阶级包括企业管理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党政机关工作的普通公务员之外,还有私营企业老板。从这一构成可以看出,中产阶级的“官本位”非常突出。
中国公务员近期再加薪 估计超过八千万人受益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央原计划于7月1日落实的公务员加薪计划,由于全社会收入分配整体改革方案尚未成形而推迟公布。有关官员预计,作为中国大陆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公务员工资改革和加薪方案最快可在近一两月内公布,加薪范围涉及中央、地方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以及军人、离退休老干部等超过八千万人。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年的大陆公务员加薪计划早在年初就已列入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并在财政预算中事先安排了资金。2006年政府预算报告显示,中央财政已从上年财政超收的1,619亿元人民币收入中划拨出347亿元,用以预留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配套政策支出。各地方也都将“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列为2006年一项重要工作,并在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中预留了资金。
收入分配向基层倾斜
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薪酬制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公务员收入的差距,适当向基层倾斜。这是大陆第一次召开如此高规格会议专门讨论收入分配改革问题。近期中央还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建议。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收入分配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此次公务员加薪是在中央酝酿进行全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全民收入水平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今年以来,多份国家智囊机构报告指出,短期内促进大陆消费增长的政策措施要靠“增加收入”,建议将公务员工资水平、城市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指导线水平与各城市经济增长率指数化挂钩,实现同步增长,同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部委酝酿改革分配制度
据了解,目前国务院正在酝酿发布关于“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民政部、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制定改革方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透露,这次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同时,还将再次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适当提高补助水平。近期大陆一些城市如北京、深圳、沈阳、大连等已先期提高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或低保补助标准。
此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中央还特别强调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据了解,中央加大财政补助规模,提高社会保障对象补助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增加保障项目,解决力度是近几年最大的一次。
资料:中国公务员工资结构
中国公务员的工资分为四个部分:基础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其中,工龄工资是按照每工作一年按一元发给公务员;级别工资是根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15个级别,而基础工资则是不分级别。至于职务工资,按照从主席(副主席、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省长)、副部长(副省长)、司长(厅、局长)乃至到办事员等12类职务,均有不等的工资标准起点。按惯例,公务员每两年考核一次,通过后工资晋升一个档次。
根据中国政府2003年7月制定的加薪后工资标准,国家主席、副主席、总理的职务工资起点是每月1,150元,加上基础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等估算约为3,000元。
附:中国大陆公务员1985年以来八次加薪一览
1985年6月
大陆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将以级别定工资的职务等级工资制改为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工资水平有所提高。
1989年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调一级工资。
1993年10月1日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国家干部变为公务员,工资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其中,以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
1997年7月1日
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10元。机关新录用人员的试用工资也相应提高:大学本科生由每月70元提高到225元;硕士生由每月97元提高到260元;博士生由每月105元提高到290元。
1999年7月
公务员再次加薪,将基础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8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十五级至一级每月55元至470元提高到85元至720元。
2001年1月1日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薪15%,公务员基础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3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十五级至一级每人每月85元至720元,提高到115元至1,166元。
2001年10月1日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薪15%,人均月工资增加80元。
2003年7月
将职务工资由原来的100元至850元提高到130元至1,150元。
胡锦涛调整解放军高层 部署十七大人事安排
【星岛网讯】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晋升十名上将,据军方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动作的目的是为明年十七大中央换届、解放军高层将领异动预作部署,因为估计明年至少有十名上将要退役。
其中待退的上将包括七大军区中的司令员、政委以及海军司令员和军事院校负责人,因此明年还要晋升一批上将以做递补。中央军委明年也有人事变动,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明年将退役。
据《中国时报》报道,按规定解放军大军区正职退休年限为65岁,四总部副职领导比照也是65岁退休。军委成员可放宽至七十岁。由于上将通常担任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十七大势必有一大批军中明日之星递补老将名额。
新升十上将后,解放军现有三十六名现役上将,今年届龄待退者是刚升上将的国防大学校长裴怀亮(1941年生)。裴在退休前升上将,这是胡锦涛延续了江泽民酬庸将领作风。
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1935年生)为十五届及十六届中央委员,2002年起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按照1997年十五大对政治局常委乔石七十一画线不成文规定,乔石当年就没入选中央委员而退休。因此,无论就中央委员或军委成员任职年龄规定,明年七十二岁的曹刚川不会在十七大留任。
明年满六十五岁待退的大军区正职上将,还包括2002年十六大后提升的一批将领。分别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朱启、广州军区政委杨德清、武警部队政委隋明太、兰州军区司令员李干元。另外,军事科学院院长郑申侠、国防大学政委赵可铭都生于1942年,明年将待退。
外界认为,胡锦涛这次晋升十名上将中有七名为政工干部。分别为刘永治、孙忠同、迟万春、邓昌友、彭小枫、符廷贵、喻林祥。军事干部仅裴怀亮、朱文泉、王建民三位。以晋升上将条件而言,通常为担任大军区正职一至两年或授中将军衔四年以上。
熟悉解放军的人士说,例如副总参谋长许其亮、副总参谋长吴胜利、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等大军区正职军事主管,任正职时间尽管不短,未列入这波上将授衔名单。沈阳军区司令员、政委常万全、黄献中双双肩挂中将,为七大军区独有现象。
事实上,作战部队出身的将领且担任大军区正职者,将是下一波晋升上将主角,目前正规划、部署中。如海军出身的副总参谋长吴胜利,在今秋六中全会或明年十七大极可能接任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张定发职务。今年六十二岁的张定发来自上海淞江,据说罹患癌症,目前已修养中。
总的看来,大批政工干部获升上将,显示解放军“党指挥枪”原则仍为胡锦涛治军铁律。
据悉,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上月26日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十名军官颁发命令状。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是: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永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孙忠同、总装备部政治委员迟万春、空军政治委员邓昌友、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彭小枫、国防大学校长裴怀亮、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符廷贵、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喻林祥、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成都军区司令员王建民。
叶太吹响东山再起号角
--------------------------------------------------------------------------------
● 沈泽玮
七月炎夏,沉闷的香港政坛被两个女人烘得热上加热。
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为民主而上街游行,才喘完口气没多久,有“铁娘子”之称的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也强棒出击,抛出一篇倏关民主的硕士论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摘要,经香港各大报章刊登,即刻刮起一阵“叶旋风”。
搬出论文之后,据说叶太接着还会上电视主持访谈节目,迎来的第一位嘉宾可能就是前上司陈太,两位太太若能同台过招,肯定有戏看。
先通过报章打响第一炮,再以电视为第二造势平台,当年因“反颠覆法”《基本法》第23条(好些港人视之为严格限制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条例)一役而中箭落马的叶太,巧妙地吹响东山再起的号角。
叶太忽然大谈民主
左右两派深感意外
叶太在论文中提出普选特首及立法会的时间表,也隐约勾勒出政制民主化的路线图。在叶太看来,只要能够设计出一个符合《基本法》原则的选举制度,北京没理由不在2012年于香港落实普选;她还建议修改《基本法》,恢复行政、立法两大机关的联系,“就像昔日殖民地时代,或是一个羽翼已丰的代议民主体制”。
那位曾冲锋陷阵、强硬推销23条的叶太,这下忽然大谈民主,让不少政坛人士,无论左右两派,都深感意外。四年前,叶太还振振有词道:“我从来不认同一人一票是万应灵方……希特勒也是民主选举上台的,但他杀了700万犹太人,一人一票是不是真的可以确保人权?”
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年浸濡让叶太脱胎换骨?还是当年因在其位,须护其主,不得不尽忠职守?
叶太的论文一出街,马上激起千层浪。有舆论指她的民主理念可取,但和现实脱离甚远,因为北京对政党政治和香港普选一直存有戒心,要在2012年落实普选,中央这一关能否过得了,实在是个大问号。也有者指出,香港的反对派只想以行动抗争,叶太理性的论述更本是对牛弹琴。
无论如何,和同期出山的陈太相比,香港舆论大多看好,深受北京信任的叶太肯定要让现任特首曾荫权更坐立难安。同是港英殖民时代培养出的高官,但叶太在回归后已顺势融入新的政治道统,对中央和老板董建华忠心耿耿。她受英国文学熏陶,也对中国戏曲感兴趣,虽喝过洋墨水,却不排斥喝茅台酒,还能和大陆的纪律部队人员豪气对饮。
身任保安局长时,叶太统领着6万大军,行事强悍的风范让港人印象深刻。面对涉及人权、自由等敏感课题时,叶太始终紧握“依法办事”的法宝,阵脚从未被打乱。她理性且冷静地处理“居港权”等问题,深得市民好评,至到23条风波才大失民心。当时有人出漫画,拿叶太蓬松的发型来开玩笑,把她叫作“扫把头”,叶太毫不退却,还通过电台节目义正词严地驳斥:“如果我连发型都捍卫不了,又怎样去捍卫香港的治安?”
个性硬朗的叶太最终仍抵不过2003年50万人大示威的怒潮,但她却因凭一个“中国人的良心”,“忍辱负重”力推不受欢迎的23条而获北京高度赞赏,也为此次复出赢得不少筹码。有消息说,叶太接下来还会有动作,筹组政党及参与明年的立会直选都在计划中,而终极目标是2012年第四届特首大位。
既亲北京、又捧民主,用心良苦的叶刘淑仪能不能以沟通协商的方式走出一条不左不右的中间路线,崛起成为香港政坛的第三股势力?当年的“扫把头”不只换了一头清爽发型,还扛起民主大旗,欲洗脱过往的负面形象,但要扫除征途上的种种障碍,或许还得拿出更多政治技巧和智慧,要不一个不小心,极可能落得左右不讨好的下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