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9

【香港民主】特稿/香港民主正等待从鸟笼里飞出

【香港民主】特稿/香港民主正等待从鸟笼里飞出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在街头,几位民主党派议员正挥汗募捐,希望民众踊跃捐款支持。

  一位保险经纪人看到这一幕不觉得感动,反而心想:“你们是大律师耶!赚的钱比我多了不知道多少,还要我捐钱出来给你,有没有搞错?”

  这正是民主党派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太菁英了。

  流传在立法院议员助理中的一则笑话是,某位知名的民主党派议员有天难得搭了公车,回来抱怨说:“公车里面的走道怎么那么窄啊,而且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为什么不直直走、偏要绕来绕去?”

  被一个最古老民主国家统治一百五十年、又与国际密切接轨的香港,对民主内涵的了解却落后得让人跌掉下巴,而这也是香港民主运动的困境。长期贫瘠于人文素养、公民参与及民主意识,又面对中国大陆,先天不足的香港,在更严峻的新环境里,开始回应出新的民主幼苗;逐渐觉醒的社会力量也正学习寻找及发出新时代的声音。

经济仰赖大陆无意与北京翻脸

  香港的民主运动面临许多困境,第一个就是大陆。和大陆比,大陆给香港的空间已经算大。但还“无法接受在自己管治范围中的政权来源不是他”,港大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祖为说。“他们从不承认香港的体制出现问题,也不正面解决,而是尽量找好的人出来,把经济搞上去。”

  经济这招确有神效,随着中国大陆迅速成长,香港在经济上已经愈来愈依赖大陆,太多人的饭碗要靠中国大陆,想到将来的无限商机,建立人脉拉拢关系尚且不暇,香港人实在看不出和北京翻脸的必要。

特首不能普选 体制处处设限

  第二个困境在制度。特首不能普选,六十席的立法会议员只有一半民选,另一半是职业团体选出的功能界别议员,加上亲中的民建联及亲商的自由党议员,组成了所向披靡的表决部队。外号“长毛”的立法会议员梁国雄说,这两种民意基础悬殊的议员要坐在一起开会,“太丑陋了!”

在处处设限的体制设计下,选得再好也是白搭。尽管九七以来民主运动声势渐强,泛民主派的得票率已超过六成,但是“我们的选民再多,表决时还是少数。”公民党党魁余若薇气愤地说。

  其他的民主配套更是少得可怜。连政党法都没有,政党不得不以公司名义登记,集会游行的规范也在九七后转趋严格。而特首不能参与政党更是举世罕见。公民党主席关信基指出:“这意味着永远不会有执政党,对有志从政的人,政党就变成了包袱。”

民众讲求现实 普遍政治冷感

  第三个困境是民众支持不足。许多人是为了逃避政治祸害才来香港,对政党或政治观感都差,不希望砸了这个避风港,因此反对强硬手段,更不想和北京翻脸。虽然几次游行声势惊人,甚至阻止廿三条立法并换掉董建华,但陈祖为指出,香港人原则上支持民主,心里却把民主排在政府效率与经济发展之后。港人“既没有经历过全面民主的好处,也没有经历过威权的坏处”,对民主的坚持度不高。

  这使得民主党派进退维谷,文攻嘛拼不过票数,武斗又会犯众怒。穿西装打领带地关在鸟笼里,除了叫两声什么事也做不了。25岁的议员助理陈伟雄就认为:“要争取民主,不能靠现在这些议员,激烈的都不敢做,我认为没有不流血的民主,也没有不牺牲的民主。”但极端现实的香港人,恐怕二者都不愿做。

乏魅力型领袖 民主派闹内讧

  第四个困境是缺乏魅力型领袖。民主党派都是杰出菁英,只是缺乏草根型魅力领袖,不擅群众动员及组织经营,论述能力差。政论专栏作家洪清田说,“你看沈富雄讲得多深刻,陈水扁电视直播两个小时不必看稿,香港没有一个人排得进台湾前五十名。”

  第五个困境是民主派本身的问题。最近以来,由于民主党派内部多次传出内讧,对整体形象大有影响。当民主派有意推人参选下届特首时,届时能不能团结一致推出共同人选还有待考验。

  此外,民主派和时代的最新脉动渐形脱节。在金融风暴、产业转型震荡下,从专业白领到失业蓝领都需要有人代为维护及争取权益。但民主派先把民主和反中连结起来,以致于失去为香港代言的位置;复未能掌握社会最新的脉动,自己沿用旧观念面对新中国,这已不能满足港人的要求。

  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马家辉分析说,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脉动,而民主派尚未精准掌握。例如:几次七一游行,让年轻人觉得游行发声、活跃参与是有用的,于是出现很多三十岁以下、擅长网路串连的社运团体(“圆桌”、“三十会”),他称之为“七一的小孩”。其次是九七后南移的大陆人很多,他们是菁英不是难民,而且挟着中国大陆的资源人脉前来。第三是中港关系改变,以前井水不犯河水,还在是河水灌溉井水,整个情势都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水平监督完整仍具民主条件

  难道香港民主无望?当然不是!陈祖为强调,香港守法、清廉、司法独立、效率好、教育水准高、公共建设良好,绝对可以实现很好的民主政治。而且香港人理性、务实、愿意妥协讨论,这些更是民主良性运作的必要素质。

  此外,陈祖为指出,民主的责任监督(accountability)分成垂直与平面两种。垂直是由人民选出民代与首长,平面则包括行政监督、司法、廉政机构等,香港虽然没有垂直的普选民主,但水平的责任监督却很完整成功。或者可说香港是以比较有创意的角度发展体制,不能光拿两个选举来评价。

  香港绝对有条件、也有机会追求民主,只是整个社会还在寻找自己的声音,等待新的力量成形。而目前最强的驱动力,一是游行,二是普选。

透过游行发声 构建政治力量

  2003年七一的五十万人游行,迫使政府搁置廿三条立法;2004年七一的五十万人上街倒董要普选,终使北京提前换下董建华。这些年来,港人愈来愈习惯用游行吶喊出心声,在鸟笼体制外自行构建政治力量,这本身就是一种全面深化的民主启蒙,逐渐洗涤掉长久以来对这片土地的疏离与无力。

  民主党主席李永达指出:“问香港人要不要民主?要!可以为民主付出什么?游行、捐钱,再进一步就没想到了。但香港人也有很可爱的地方,每当民主运动在很紧张、很重要的时刻,大家就会站出来,香港的居民没有令我失望过。”

  现在所有民气都集结于“双普选”,老老少少,每个人都告诉你要普选,至少也要给个时间表,普选因此成了北京背上一根拔不掉的刺。固然民主内涵不只普选而已,但它最简单易懂,又明载于基本法,像挂在前方的红萝卜,拉着香港民众一步步往前走。

  至于会以什么步伐、什么方式、最终走到什么地方都必须与中国大陆的政治发展连动。长远看来,香港必然走向民主化,一如中国大陆必然走向民主化。而理性务实、不冲动莽撞的香港人,未尝不能在台湾之外,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另一种民主化模式。

叶刘淑仪表态:不参选特首 支持曾荫权连任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虽然距离第三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的提名日期还有半年时间,但香港政坛近来已经开始热闹起来。被视为有机会参加特首选举的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18日率先表态不会参选2007年特首,并支持现任特首曾荫权连任。

  据《联合早报》报道,至于另一位特首参选热门人选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港人称“陈太”),则会于19日在外国记者协会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据大会发出的采访通知书上说明,陈方安生将会在活动中透露其下一步动向。

  刚由美国学成归来的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18日在君悦酒店宣布成立一个名为“汇贤智库”的智囊组织。该组织由她出任主席。

  外界一般认为这是叶刘淑仪重返香港政坛的第一击,但叶刘淑仪在记者会上多番强调,个人对香港政制感兴趣,但目前并无考虑组党,成立这个智库,主要是因为她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期间,一直醉心研究香港政制发展,故与一班在彼邦志同道合的香港人“埋班”成立智囊团,希望能够服务香港社会。

  叶刘淑仪介绍说,智库未来会就香港政制,以及经济的架构性问题进行政策研究,然后向港府提供意见以促进香港经济转型。

支持曾荫权连任

  对于外界指她可能会参加立法会选举甚至特首选举,叶刘淑仪明确表示,无意竞逐2007年的特首选举,她支持曾荫权连任。“曾先生曾经是我上司,我跟过他很多年,他是一个很能干的官员,以目前来说,我觉得他继续连任做特首是很适当人选。”

  但她不肯评论陈方安生最近的政治举动,只是说明年举行的行政长官选举,多过一名候选人是件好事。

  被问到成立“汇贤智库”有无得到北京政府同意时,叶刘淑仪并没正面回应,只是说在成立智库之前,已跟许多“国内外的好朋友”说过,也有邀中联办和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出席当日的成立仪式。不过,现场所见,当天并没有北京政府的官员露面。

叶刘淑仪:汇贤智库不会变政党

  身为汇贤智库理事会主席的叶刘淑仪表示,智库将就政制及经济的结构问题进行研究,但强调不会变成政党。她没有表态参选特首和立法会,亦不评论前上司陈方安生是否合适的特首人选,只表示曾荫权是连任特首的适当人选。

  叶刘淑仪当天在汇贤智库成立简介会上指出,智库早于半年前成立,成员包括多位美国史丹福大学的研究生、其后扩展多位在美国研究科技的香港人、以及香港大学学者和专业人士,包括中大经济系主任宋恩荣、建造业训练局主席关治平等。智库的核心愿望是促使香港成功变为知识型经济,宗旨是深入研究公共政策、鼓励公众参与,在港形成高质素民主制度条件。

  有关资金来源方面,叶刘淑仪表示现时仍未开始筹务经费的工作,一切开支也是由她一人垫支,唯一收到的捐款,便是一个居于美国的港人所捐出的二百美元,她估计汇贤一年需要约四百万元的营运经费,又笑言他们“相当节俭”,整个智库至今只有三个全职职员,更由她自己充当免薪总干事。

不能因为有反对声音就回避 唐英年促讨论新税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表示,商品及服务税富争议性,但现时经济情况有改善,通胀温和,失业率回落,是适当时候讨论这个问题。希望社会各界在未来九个月的咨询期,慢慢研究,不能因为有反对声音就避新税不谈。

  唐英年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过往的两任财政司司长在位期间,分别香港经济起飞及前所未见的经济低迷,所以不都适宜讨论商品及服务税。但现时经济环境基本上已好转,更重要是在过去数年的经济低迷时,即使经济好转仍累积约九百亿元财政赤字。同时狭窄税基太依赖一些高度波动的税收,就对港府的财政状况造成很大的压力。

  他指出,有地方因为推出商品及服务税或增值税,政府因而选举失利,但本港有需要扩阔税基,现时经济复苏,是适当时候去讨论,特区政府作为有远见及负责任的政府,不能因为怕市民反对,而逃避讨论。

  他又表示,好难界定甚么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建议不豁免,而一旦落实推行商品及服务税,政府行政费约需五亿元,他重申,会有措施协助市民。

  开征商品及服务税咨询文件建议,企业每年营业额达五百万要登记代政府征收商品税,这个起征点只是假设,可以讨论及修改,他又相信,部份无需登记的商户,会将自己在营运成本上付出的商品及服务税,转嫁给消费者。

  对于有立法会议员指新税项是劫贫济富,他认为是扣帽子的说法,因为每个人付少少税,对社会有一定承担,就可以享用基建、医疗及社会福利等各项服务。

  而大部份致电到电台的听众都对开征销售税有保留,担心会影响生活和质疑不公平,唐英年响应,咨询文件内容只是建议,期望公众各界了解清楚内容后,再提出建议。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出席另一电台节目时同样表示,开征商品及服务税是扩阔税基一个好方法,不认为会削弱本港竞争力。目前政府税收过份倚赖利得税等直接税,利得税每年就收大约七百亿,一旦经济衰退,税收可能不大幅下降,所以有必要尽快讨论如何扩阔税基,稳定政府税收。

  他指出,建议中的商品及服务税涵盖范围包括商品及非规管的类别,例如消费品及医院费用。至于教育费用是否包括在内,现时未有定论,需要社会进一步讨论,但他觉得,对一些有子女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家长来说,应该可以负担得来。

  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席陈茂波认同,目前是咨询是否开征商品及服务税的适当时候,而开征新税有助扩阔税基,重整政府收入来源,但同时需要针对中低入人士,提供配套援助。

【香港民主】香港缺少血泪经验不想为民主付出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三年前成立的公民党,是香港新崛起的民主力量。党主席关信基指出,从事民主运动最大的挑战是改变市民的政治文化,因此除了继续推动普选之外,未来还应该透过公共议题的讨论,增进民众的参与及主体意识。以下是《中国时报》对关信基的专访内容:

  问:在香港推动民主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答:改变市民的政治文化。港人对民主内涵的理解,是把自由等同于民主,想做什么政府不要干预就叫自由,政府肯谘询我就算民主了,理解民主必要内涵的不到15%,对香港人来说,自由是最重要的价值,如果政府能提供他就可以满足。

  当然,这不表示他不懂特首、立法会应普选,但对于选举作为一个实现民主的工具的了解与承担,是很脆弱的,一般人不太愿意冒风险,不愿影响经济成长与社会和谐,要斗要争时就当旁观者了。

  这中间有个矛盾的地方。人的心理是愈缺乏的愈想得到,人民如果生活在白色恐怖威权下,会特别有翻身的渴望,想参与、改变命运。可是英国的殖民不是坏到那里去,香港人没那么多血泪,所以不会为民主付出很多,民主观念的推广于是比较困难。

  问:那你会有孤军奋战的感觉吗?

  答:你在日常生活遇到自私的人,是不是自己也要因此变得自私、骂他、打他、不帮他?一个社会会产生这种人,是源自本身历史与社会关系,不能怪任何个人,这是制度发展的依赖造成的。为了这个地方的发展,总要有人站出来打破依赖的路径,开创出一条新的路。没这种人出来,社会就一直这样下去,这不应该的。香港人比较自私短视,不能怪他们,从鸦片战争以来就在夹缝中求生存,自己没有主体地位,在这里只是过客,所以比较注重自己的生存利益。但已经逐渐改变了,因为本土出生的人愈来愈多,在这里成长、受教育,自然比较会有归属感,有意愿把这里搞好。

  问:如何让民众了解民主的内涵并愿意参与?

  答:公共议题可以是一个管道。像添马舰计划,我们表决一定输,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提论据、做模型、办说明会、设计公民参与活动?除了表示一种专业的态度,也是把背后不同的价值观铺陈出来,是要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永续?这是为了促使市民思考,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政策,是不是可以有另外的想法、另外的价值?我们希望让市民关心这件事,关心后要了解,了解后要参与,因此获得主体地位不再只是旁观者了。

【香港民主】港政治人物眼中:台湾民主已确立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台湾的民主一路跌跌撞撞,近来的弊案更让人在国际间抬不起头。这种带着污点的民主,以及割裂血缘的台独倾向,普遍带给香港民众负面印象,但坚持民主价值的人仍然觉得,比起来,台湾的民主毕竟还是走在令港人钦羡的前方。

反改革派以台为负面教材

  据《中国时报》报道,香港人理性守法,台湾的国会打架、抗争乃至弊案都让港人不以为然。所以反改革派经常警告,民主搞得不好就会像台湾。立法院议员、公民党党魁余若薇表示,民主派常被质疑“台湾不是一人一票吗?怎么乱成那样?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平稳。”这对反对运动造成了一些干扰。

  但民主党主席李永达并未降低对台湾民主的评价,他常反问说:“北京太子党有没有贪污?有没有任何儿子、女婿被抓起来?台湾同胞不能允许的作法,在内地却只是小事。”他指出,赵建铭的例子当然不是好事,但至少反映出台湾的传媒、国会及司法机构发挥了监督政府的作用,“显示台湾的民主成熟了,台湾的民众也成熟了,不可能走回头路。以后不管谁做总统,一定要是个清廉的总统。”

  而且李永达很钦佩台湾民众为民主的坚持与付出:“台湾的民主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台湾同胞付出了代价、时间,二二八、美丽岛事件,很多人都坐牢了,这才以自己力量慢慢争取到民主。”

蓝绿对立 社会分裂太严重

  人大代表李鹏飞则认为,阿扁女婿的问题,“是他家里的问题,并不是民主带来的问题,台湾在法治上比较薄弱,但台湾的民主已经确立,一人一票的选举是没办法改的。”

  也有人看到了比较深层的问题,港大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祖为指出,台湾例子的教训,不是中国文化不适合发展民主,而是无论什么制度都要有法治及监督机制。然而,比较令人担忧的是,“台湾变得只有蓝绿不问黑白,党派渗透到社会的各层面,社会分裂对立得太厉害了。”

  立法会议员梁国雄指出,过去台湾民间的反抗运动已有一定的力量,但民进党取得政权后占据了民间的平台,把群众运动吸纳到党的外围,以致于不再有过去的党外力量。无论未来台湾选择走那条路,总的来说,都必须回应全球化、回应冷战后的新局势,即使走向独立,也必须决定要在全球化的东亚扮演什么角色,不是说独就独那么简单的。

愈搞台独 中国民主就愈慢

  香港人几乎都讨厌台独,民主化逐渐将台湾带往独立之路,港人因此无法完全肯定台湾民主的价值。港大建筑系副教授王维仁说:“再怎么主张民主和基本人权的,一碰到台独议题,非常法西斯的民族大义就出来了。有些是因为民族情感,但更多的是在表态,近年来舆论口径愈来愈一面倒,因为大陆的最大禁忌就是民族。”

  在董建华特首任内负责对台关系的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叶国华透露,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伦敦表示愿考虑到大陆发展组织时,由于他是党员直选出来的党主席,这对大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各地干部没一个敢回应。如果台湾民主产生的总统接受“一个中国”方向,并与中国谈判,大陆民众看到直选的台湾总统也变成中国体制的一部分,要求选举的压力将会非常巨大。但“台湾愈搞台独,中国的民主就愈慢。”

【香港民主】政治无间道 是港人还是中国人?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香港公屋租金最近要涨,气坏了很多低收入的人。不久前,在一场说明会上,有位老婆婆气得大骂:“曾荫权在搞什么?是不是在演《无间道》?”

  《无间道》里刘德华是黑社会卧底到警方的人,梁朝伟是警方卧底到黑社会的人。在真我与假我之间穿梭久了,两人都愈来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最后刘德华说:“我只想当个好人。”梁朝伟说:“我只想要回自己身分。”

  这完全呼应了回归后香港人的困惑与挣扎,到底是香港人还是中国人?那个是真我、那个是假我?因此民众常用《无间道》来形容政治,最明显的例子是曾荫权。

  他是替前朝服务的“港英余孽”,忠诚度不无可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行政长官到底是玩真的还是玩假的?

  这个疑惑,其实曾荫权不需要、也无法提供解答,因为它是香港人对自己定位的焦虑。

  曾荫权是不是个卧底的?也许他和刘德华一样:“我只想当个好人。”

  至于只想做回自己的那个梁朝伟,最后在电影里挂了。(文/张慧英)

陈方安生成立香港政改研究小组


香港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宣布成立一个研究香港民主发展的目标和策略的组织。

她说特首曾荫权曾说过欢迎各界就政制改革提出意见,她决定试一试。

香港特首曾荫权回应陈太言论说,香港市民的意愿"一心一德",他很明白,政府将务实地工作。

北京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之一:中联办副主任李刚说,去年通过的政改方案很好,使香港政制向前发展。

陈方安生星期三在香港出席外国记者俱乐部的午宴时表示,她只是基于责任提出有关普选的意见,没有个人利益或权力欲望。

“无意组党”

她表明不会组织政党,至于是否参加香港特首选举,她说将在适当时候做明确声明。

陈方安生认为,行政长官领导的政制小组只对2007-08年选举提出建议,并没有制定长远民主发展模式。她说,这个小组将约见社会各阶层人士就香港政治改革发表意见,进行商讨,寻求解决方式。

"并非坏事"

香港媒体引述北京政法大学法学系教授廉希圣表示,陈方安生成立组织研究政制发展本身并非坏事,主要取决她提出的意见是配合政府,或是更激进的方案。

陈方安生说,基本法让香港人有权选出自己的政府,但过去九年香港政制发展只有寸进,是有人对民主发展第声音充耳不闻。

她建议,政府可考虑削减功能组别中的公司投票,扩大投票权利,取消区议会的委任议员,这均没有违法人大常委的决定。

各方反应

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廉希圣认为,任何改变都要兼顾社会均衡参与,不能使香港立法会成为一言堂。

被视为亲政府的政党民建联的立法会议员刘江华表示,民间有更多人成立智库是可喜现象,他希望所有从事政治的人有更多沟通。

香港特区政府政治事务局发言人表示,中央与特区政府非常清楚市民的普选诉求。

负责香港策略发展的部门将在7月28日开始讨论普选特首的模式,接着讨论立法会普选模式。之后香港特区政府将把有关讨论总结报告向中央反映,希望这样为2007至2012年进一步推动政制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基础。

陈方安生表示,预计她的核心小组成员将有8至10人,她说小组相信须要筹款。
港府拟征销售税 团体政党齐反对


继香港特区政府周二(7月18日)正式向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就征收商品及服务税(销售税)提交谘询文件后,香港各界强烈反弹,声称倘若开始实行,香港将从主权移交前的"免税购物天堂"变成"万税天堂"。

自香港特区政府于本月初透露即将推出商品及服务税(销售税)后,引起社会舆论强烈抨击。

咨询文件的具体内容昨日终于出台。

财政司长唐英年昨日到立法会,介绍开征销售税的详情。

在长达近80多页的文件中,唐英年指出,现时本港税基特别狭窄,情况不健康,加上香港要面对许多不明朗因素,包括油价高企、利率上升等,倘若不改善税制,遇上经济逆转时,将被迫增加税收,所以建议改革税制。

"万税时代"

政府建议把销售税率定为百分之五,即日后市民与游客无论购物、抑或使用公共汽车等服务,都要多付百分之五的税项。

外游返港的市民若购物满三千元以上,也要缴交销售税。

据信,如果征收销售税建议获得通过,这一"全民皆税"的时代将于三年内来临。

在唐英年在立法会介绍这一销售税详情期间,许多民间团体在场外请愿抗议,指销售税是向市民开刀,令市民百上加斤。

政界一致反对



在立法会会场内各大政党议员也批评开征销售税是劫贫济富,将使社会贫富悬殊更趋严重。

各大政党都基本上狠批这一征收销售税方案。民建联、自由党和公民党都有所保留,表示若没有完善配套,三党都不会支持。

自由党的田北俊担心会造成社会分化。

民建联的陈鑑林表示持保留及质疑态度。

民主党则认为,"政府以减薪俸税,来引诱香港市民接受销售税的做法,是不道德的,难以接受。

职工盟李卓人指,新税项会损害民生,打击经济,又指累退税制,是劫贫济富。

民间团体抗议

包括民主党、民主民生协进会、社区组织协会和社民连线等多个政党及团体人士,都在立法会门外参加请愿,认为销售税会加剧贫富悬殊,致使穷人雪上加霜。

示威者还在现场高喊口号: "衣食住行都收税,中产基层同受罪,生意难捱重加税,反对开征销售税……"

反对人士指出,香港现时贫富悬殊的情况已经追得上部份的第三世界国家,如果再加入这个累退税性质的销售税,对中产或基层市民都有很大影响。

旅游及零售业也普遍不赞成征收销售税,担心香港将会失去"免税购物天堂"的号召力,从而削弱与其它城市的竞争力。

业界人士说, 销售税将导致旅客数目锐减,也打击本地市民消费意欲,最后导致商户生意缩减。

就连《大公报》周三都发表一篇题为"港府若推销售税需要更坚实伦理据"的社评。

"开放态度"


预计销售税推出后,将会为香港带来百分之三的通胀。政府估计,扣除近五亿元的行政费用及近九十五亿元的补贴后,每年可为库房带来二百亿元的收入。

唐英年昨日出席记者会时说,他也明白到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课题, 但是作为一个有远见及负责任的政府,不可避而不谈这一影响香港长期繁荣与稳定的问题。特区政府将持开放的态度来聆听社会各界对于征收销售税的意见。

陈方安生成立小组推政制 不满为普选预设条件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19日宣布,将成立一个核心小组,研究香港未来民主政制发展的目标及策略,她将扮演积极角色。谈及普选问题,陈方安生认为香港过去数年民主进程不大,并非因港人漠不关心或政府无能,而是有人对民主发展的声音充耳不闻,甚至设下种种关卡。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陈安方生当天在外国记者协会的午餐会上致辞,表示明白有人质疑她近期高调就普选问题发表意见,她重申,无意与特区政府或者中央对抗,她无个人议程,亦非渴求权力。

  谈及普选问题,陈方安生表示,虽然基本法已订明,行政长官及立法会的产生办法,需按特区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达致普选。但她指出,过去数年,本港民主进程不大,除了有人对民主的声音充耳不闻之外,亦有趋势要为普选预设条件,认为社会要达到某些情况才能达致普选。

  此外,政党政治不成熟,以及担心一个民选政府会对中央带来挑战,亦是因素。陈方安生认为,在一国两制下,中央与香港民主发展的道路不同,亦不可能等到社会各界对政制发展有共识,才推行普选,她建议先取消功能组别的公司票,扩阔功能组别的选民基础,以及取消区议会的委任议席。

  陈安方生在致辞时还表示,虽然她离开了政府,但并无放弃她的原则、价值及期望。

  她认为,香港人应准备,在影响他们福祉的重要情上,站出来表达意见,而作为一个前政府高层官员,她更有责任将她提倡的付诸实行。

  陈方安生指出,在回归前十多年,香港政府开始政制改革,给香港人对影响自己生活的政策,有更多发言权。当时已有批评,改革来得太迟、太少,虽然港人的公民意识,已日渐提高,但由于回归在即,当时的港英政府未有再大幅进行改革,以免影响稳定。

  最后,陈方安生宣布,将成立一个核心小组,研究香港未来民主政制发展的目标及策略,她将扮演积极角色,将来将可听到她更多的意见。她表示,不会邀请前保安局长叶刘淑仪加入核心小组;但不否认可能要筹款。

  陈方安生说,筹组核心小组的想法,事前并无与中央提过,但只要有渠道就会与中央沟通,并冀特区政府能考虑其意见。她指出,香港是国际城市,在金融、贸易及管理上,均与内地不同,她不认同指她与外国太过亲近的讲法。


香港征销售税藏危机 恐冲击“购物天堂”/图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香港财爷唐英年(中)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左)举行记者会,简介销售税情况。

【星岛网讯】香港政府18日公布建议改革现行税制的咨询文件,提出透过开征商品及服务税(GST)以扩阔税基,来港消费购物的旅客都将因此负担税项。尽管港府计划为旅客推出退税计划,于同一商铺购买商品满1500港元就可于各出境口岸办理退税手续,不过旅游业界指出,计划并不吸引也不可行,不能抵销销售税对旅客购物意欲的打击,香港“购物天堂”的金漆招牌可能不保。

  香港《文汇报》报道,为保香港购物天堂的美誉,港府拟推行旅客退税计划,于同一家商铺中购买商品总值不少于最低退税额1500港元才获退税资格,即使旅客向同一商铺的不同分店消费,也可将消费额合并计算;但不同商铺购买的商品,却不能合并计算。全港各个出境口岸会为旅客办理退税手续,旅客向已登记商铺购买商品,离港时可退回已付的销售税。

  鉴于香港口岸面积所限,港府料香港的退税计划不能如其他地区般由海关在出境口岸检查旅客所购商品,初步研究认为香港可修改澳洲现行的“密封袋”机制,建议由零售商为旅客登记,将已缴税的商品放入特别设定的透明密封袋,旅客办理退税手续时要出示密封袋,确保货物不会流回本地市场。港府建议有关的检查工作在出境口岸进行,旅客可以邮递方式或在出境口岸收取退款,而不能放进标准密封袋的大件物品将作特别安排,港府亦考虑把退款工作外判,以减低行政费用。

  不过,不少旅游业内人士对港府退税计划大泼冷水,认为既不吸引亦不可行。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指退税手续麻烦,旅客或会因而不来购物,有旅行社负责人批评,外国不少大型商场都可为旅客即场办理退税,香港却规定旅客只可在口岸办理手续,会对旅客构成不便。

  有不少零售商担心香港开征销售税会促使港人北上消费,打击本地的消费意欲,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18日大派定心丸,表示不担心有大批香港市民会转到大陆消费,因香港出名货真价实,相信市民不会因为5%的税率而改变消费习惯。不过,亦有人认为与香港为邻又不征税的澳门,才是香港推行销售税下的“大赢家”,他解释港人与旅客前往澳门都十分方便,既然澳门消费不需缴税,购买耐用消费品及奢侈品就会转至澳门“入货”,香港商户生意将更难做。

  事实上,销售税风才刚吹起,香港各界都即时齐声反对,担心销售税将令香港“购物天堂”的美誉不保。优质服务旅游协会反对港府开征销售税,认为新税会严重影响旅游业发展,损害香港的营商环境;旅发局总干事臧明华早前亦表示,超过八成访港旅客都会在港购物消费,一旦征税绝对会为旅客带来影响。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关百豪同样反对开征销售。他说,香港为全球少有的不征收销售税的地方,不明白港府为何要破坏“购物天堂”这个生招牌。在香港代理不少服装名牌的迪生创建主席潘迪生亦指,被誉为购物天堂的香港,需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供游客选择,一旦开征税项,对零售市道一定有影响,亦会减低旅客赴港购物的意欲。
陈方安生宣布将成立一核心小组推民主

2006-07-19 2:40 pm



  (香港讯)明报即时新闻网消息,香港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宣布,将成立一核心小组,研究香港未来民主发展的目标及策略,同时她将扮演积极角色。

  陈方安生出席外国记者俱乐部的午宴,并发表演说。她首先说,无意与特区政府或中央政府对抗,只是基于责任,提出有关普选的意见,没有个人利益或权利欲望。

  陈方安生表示,在过去9年香港民主政制发展只有寸进,并非因港人漠不关心或政府无能,而是有人对民主发展的声音充耳不闻,甚至设下种种关卡。

当前香港民意的复杂图像

--------------------------------------------------------------------------------



● 王家英(香港)

  回归九周年,尽管社会、政治和经济气氛较去年进一步改善,而且特首曾荫权和特区政府的民望维持高企,但在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的呼吁下,仍有数万香港市民上街参加“七一”游行,争取普选和其他诉求,较去年游行人数升近倍。

  由于香港市民一向务实理性,不会轻易受个别政治领袖的鼓动而上街抗争,究竟他们心里面有甚么不满,竟然这么多人听从陈太的呼吁?特首和特区政府高民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些什么复杂的民意取向呢?

  其实,只要翻看一下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一项持续性电话调查数据,便豁然开朗。主要结果包括:

  曾特首和特区政府的民望确实不错:表示满意曾特首过去一年的表现的受访者有54.5%,而表示不满意的只有6.2%;表示满意过去一年特区政府表现的受访者也有38.7%,而表示不满意的只有13%。有关数据显示市民对曾特首和特区政府过去一年的表现颇为认同,较董建华时代明显大幅改善。

  香港市民颇满意香港的法治、人权和廉洁状况:满意过去一年来香港的法治、人权和廉洁状况的受访者分别有48.7%、47.4%和59.4%,不满意的只在半成至一成之间,而且有关数据过去几年都持续改善,在去年曾荫权上台之后改善的幅度尤为明显。

  市民对香港经济前景信心仍然维持高企:有46.4%的受访者表示对香港未来经济前景有信心,表示没有信心的只有15%。有关的信心水平虽较去年同期稍稍下降,但较前年和之前两年的数据还是有一至两倍的增幅:2004年、2003年和2002年表示有信心的受访者只有27.5%、13.4%和23.9%。

  市民对政府在其他重要的教育民生政策表现的满意度仍在低位徘徊:满意过去一年特区政府的教育政策、房屋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受访者分别只有12.2%、20.2%和25.7%,与去年同期相较几乎原地踏步,波幅只有一至两个百份点。稍为值得安慰的是,不满意的受访者较去年同期平均减少半成至一成半,而减少的人士多转为表示普通而不是满意。

  

对“一国两制”有更多疑虑

  

  市民对民主发展状况颇有微言,对“双普选”诉求依然强烈:受访者对过去一年的民主发展的满意度属于偏低,只有28.6%,而且较去年同期出现轻微下降。而其他受访者主要集中于表示不满或普通。与此同时,分别有55%和61.8%的受访者赞成尽快普选产生特首和尽快普选产生立法会所有议席,较去年同期只轻微回落。

  主流民意对特区政府的政策工作期待,大体上还是先经济民生而后政治:当被问到在政制、经济、教育、医疗、房屋和社会福利六大方面,政府应优先处理哪方面的问题时,受访者的选择顺序是经济、教育、医疗、政制、社会福利和房屋,这结构与去年完全一样,只是相关百份比有不同程度的波动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同期进行的调查显示,当时表示“一国两制”得到落实的受访者高达58.7%,较今年高出了16%。换言之,数年下来,香港市民对“一国两制”落实的情况明显是疑虑多了而不是少了。

  综合上述七项民意结果分析,我们大体上可以整理出如下一幅的复杂民意图像:市民对曾荫权和特区政府过去一年的表现相对地感到满意,但也有保留的地方。满意的层面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政治、人权和廉洁等港人崇尚的价值与制度的维护。而不满意的层面则涉及教育、房屋、社会福利和民生发展等议题。尤其是民主发展议题,市民仍普遍怀抱着强烈的诉求。相信正是香港的民主发展与他们的诉求颇有落差,他们对“一国两制”的落实的观感,也只是强差人意。

  很多选择不参与游行的市民也许感到,尽管对新上台不久的曾荫权在某些施政层面表现仍有不满,但整体上在他的带领下,香港确实已走出了2003年和2004年所经历的低谷与彷徨,因此不想给他太多压力,以免对目前相对平稳的发展环境增添变数。

  主流民意强调先经济民生而后政治,应是上述心态的具体表现。就这一角度而言,未来特首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并在民生层面适度降低中下阶层的不满,应是决定未来中短期香港民主运动会否急速升温的重要关键。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副教授
社会各界强烈反对下
  港征消费税 还需等两三年

--------------------------------------------------------------------------------



● 戴庆成(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建议引入商品及服务税,以扩阔税基。但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声音下,港府预计,由决定开征商品及服务税到实际推行,预计需要最少二至三年时间准备。

  根据港府的建议,一旦落实商品及服务税,包括食品、卫生服务及教育等基本家庭开支在内的项目日后都要征税。假设商品及服务税率为百分之五,消费物价会即时上升百分之三。扣除行政费及补贴后,港府每年估计有额外二百亿港元收入。

  虽然库房的收入增加,但港府在咨询文件中保证,为减轻香港家庭的负担,在推行商品及服务税的同时,也会调低对所有现有纳税人课税的税率,包括薪俸税、个人入息课税、物业税及非法团业务的利得税税率。另外,港府也会提供另一些纾缓措施,包括调低油税、酒税、汽车首次登记税的税率等等。

  不过,香港社会各界普遍对开商品及服务税持反对态度,认为会加重企业经营成本和市民负担。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杨森表示,有关税项方向性错误,一方面令香港原来简单的低税制变得复杂,影响竞争力,另一方面该税项是累退的性质,会令社会贫富悬殊的情况恶化。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鉴林说也说,“商品及服务税对我们原有简单低税率的税制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变化,加上对商业营运,销售零售服务各方面都会带来很大的打击,故我们认为目前来说,港府未能够说服我们支持这个税制。”

  自由党立法会议员田北俊认为,新税制虽然为低收入人士提供优惠,但所得的额外收益,也会用在医疗、教育等福利,同样是帮助低收入人士,担心会造成社会分化。

  香港工业总会也发表声明,表示对开征商品及服务税有保留,认为会影响香港作为免税购物天堂优势,并会为商界带来行政负担,损害复苏的经济。

  工总主席丁午寿表示,不少本地厂商已经将工序北移,如果半制成品每次进入香港,也要缴交商品及服务税,将会增加厂商成本。

  面对社会上的强大反对声音,港府财经司司长唐英年强调,明白有关议题极具争议性,但作为有远见及负责任的政府,不应该因为议题具争议性,而对香港税基狭窄问题视而不见。

叶太表态:不参选特首

--------------------------------------------------------------------------------



● 戴庆成

  (戴庆成报道)虽然距离第三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的提名日期还有半年时间,但香港政坛近来已经开始热闹起来。被视为有机会参加特首选举的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昨日率先表态不会参选,并支持现任特首曾荫权连任。

  至于另一位特首参选热门人选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港人称“陈太”),则会于今天在外国记者协会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据大会发出的采访通知书上说明,陈太将会在活动中透露其下一步动向。

  刚由美国学成归来的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昨日在君悦酒店宣布成立一个名为“汇贤智库”的智囊组织。该组织由她出任主席。

  外界一般认为这是叶刘淑仪重返香港政坛的第一击,但叶刘淑仪在记者会上多番强调,个人对香港政制感兴趣,但目前并无考虑组党,成立这个智库,主要是因为她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期间,一直醉心研究香港政制发展,故与一班在彼邦志同道合的香港人“埋班”成立智囊团,希望能够服务香港社会。

  叶刘淑仪介绍说,智库未来会就香港政制,以及经济的架构性问题,进行政策研究,然后向港府提供意见,以促进香港经济转型。

支持曾荫权连任

  对于外界指她可能会参加立法会选举甚至特首选举,叶刘淑仪明确表示,无意竞逐二零零七年的特首选举,她支持曾荫权连任。“曾先生曾经是我上司,我跟过他很多年,他是一个很能干的官员,以目前来说,我觉得他继续连任做特首是很适当人选。”

  但她不肯评论陈方安生最近的政治举动,只是说明年举行的行政长官选举,多过一名候选人是件好事。

  被问到成立“汇贤智库”有无得到北京政府同意时,叶刘淑仪并没正面回应,只是说在成立智库之前,已跟许多“国内外的好朋友”说过,也有邀中联办和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出席昨日的成立仪式。不过,现场所见,昨天并没有北京政府的官员露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