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2

美国务卿赖斯积极评价美中关系

美国务卿赖斯积极评价美中关系


  (华盛顿讯)新华网消息,美国国务卿赖斯21日在华盛顿说,美国与中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之间高层互访不断,这都有助于两国发展更好、更牢固的关系。

  赖斯当天在国务院接受中国等5国记者联合采访并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都在不断上升,美国希望中国强大,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赖斯还指出,美中两国都是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彼此存在分歧并不令人惊奇。

  赖斯在前往中东访问和赴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外长会议前夕接受了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越南5国记者的联合采访。

俄罗斯不但活过来了,还神气了……


● 关愚谦

  7月15日、16日,世界八个工业国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举行峰会,美国总统提前一天到达,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并一起召开记者会。

  笔者人在欧洲,从电视看到实况广播,感慨万千!美国人、俄罗斯人,笔者这一生都接触不少,一般美国人的特点是见面熟,一声“Hi!”就可以让你的骨头软三分,第二天就可以和你称名道姓,第三天则称兄道弟,好像已是老朋友了。但当发现你可交,可以和你一直“Hi”下去,发现你没意思,第四天就和你bye bye了。俄国人,这里指一般较保守的,笔者曾和他们打了六七年交道。他们一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永远和你“您”来“您”去,和德国人很相似。一旦愿意和你“你”来“你”去,那关系就不一般了。不过这得等上好几年。要是男女之间忽然“你”来“你”去,第三者会立刻胡思乱想,你们是什么关系?

  在这次峰会的记者招待会上,两国总统的性格充分表达了两国人的个性。普京一本正经,拿出他的手稿,念他们政府的外交政策,有板有眼,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如伊朗问题、以色列和黎巴嫩宣战问题、防止核扩散问题都作了表态,最后谈到和美国的关系,他极有分寸地强调两国的友好,甚至公开把布什称为“我的朋友”,接着又加上一句话:“但是,个人关系和国家关系是两回事。”

  布什总统的讲话极为友好,好得让人感到有些肉麻,什么(两个国家)“都是民主大国”,“在伊朗问题上的看法一致”,“都反对核扩散”,大有拉拢之意。如果人们不知道俄美在这几年来的关系史,都会觉得,人家美国对你那么友善,你俄罗斯太不领情了。正如亚洲一评论员说“西方国家本想借着这次机会,使俄罗斯再受一次西方价值观的‘洗礼’,成为能按西方主流意识同步‘起舞’的‘正常’国家。而实际上,俄罗斯也有他们的如意算盘,普京希望通过这次峰会,重新回到世界鼎立的超级大国群中来。

  谁知事与愿违,就在那两天,从中插出来了以色列和黎巴嫩的“战争”,双方的立场立即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布什谴责南黎巴嫩的军事领导人抓两个以色列人质和动用喀秋莎重炮,攻击以色列,而普京不点名地谴责,用武力来对付是难解决矛盾的。两国分歧又暴露出来了。

  

普京比以前神气多了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发现吗?在联合召开记者会,普京的气势比以前强多了,腰杆笔直,说话振振有词。而且,敢当面讽刺布什在伊拉克实现的民主。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想当年,苏联瓦解以后,俄罗斯的卢布一再贬值,美元变相成为俄罗斯通用货币,俄罗斯一落千丈,美国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西方世界把俄国划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不屑一顾。耶尔辛当总统后,俄罗斯一度完全倒到美国的怀抱里,采用美国哈佛大学几个经济学家提出的震撼疗法,想彻底改变俄罗斯的经济体制,结果完全失败。人们把90年代的俄罗斯形容为一个病入膏肓的垂死病人。

  俄国对美如此友好,美国反而变本加厉,不但不解散北大西洋公约这一军事组织,仍继续加以扩充,把原来属于华沙公约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拉进来,把北约的军事战线更向俄罗斯边界推进。俄罗斯国民发现上了美国的大当,心中愤愤不平。耶尔辛终于下台了。

  

俄国形势大大改观

  

  年轻的普京一上台,立即改弦易辙,采取强总统、弱议会、中央集权等措施。他对地方采取垂直领导,州领导由中央任命,打击金融、石油寡头,石油公司国家企业化,控制媒体舆论等等,尽管西方国家一再提出抗议,他都置之不理,却获得了广大国民的支持,使他在两年后,以绝大的信任票再次当选总统。

  普京吉星高照,天时、地利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机会。在耶尔辛时代,国家债务累累,可是,九一一事件以后,美国在中东发动战争,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一涨再涨,再加上中国、印度的兴起,国际燃料市场非常紧张。有极丰富石油、天然气蕴藏量的俄罗斯,骤然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暴发户。它不但还清了所有的国内外该还的债务,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工资收入,而且国库积蓄不断增加。

  正由于俄罗斯经济的好转,许多国家在资源上都依靠俄罗斯,中国国内一俄国问题评论家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俄国在防范“颜色革命”、恢复中亚势力范围上开始强硬;在伊朗核问题上、在邀请哈玛斯访俄上,重新展现大国外交的独立性。

  军事力量建设方面也在酝酿大的动作,包括部署新型弹道导弹,建造新型航母,准备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和《中导条约》。还包括海军舰队重新进入印度洋和地中海。俄罗斯又重新恢复了国际大国的地位。

俄国对美国大失所望

  

  其实,在苏联瓦解以后,如果美国不采取这种咄咄逼人的嚣张的政策,俄罗斯一定会和美国合作,那么世界的形势和走向和现在会完全不同。可是好战的、带有帝国主义倾向的美国总统布什,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执行新保守主义政策,无视联合国作用,搞单边主义,发起伊拉克战争。他对俄国的改革指手划脚,评头品足,采用各种形式,利用媒体来表示对普京的不满。在现在的独联体国家中,美国暗中做小动作,支持“颜色革命”,再加上刺激俄人神经的北约东扩,使得普京政府对美国越来越失望,关系渐行渐远,在这次高峰会议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俄美关系的疏远,中俄印关系的改善,欧盟国家保持平衡中立,中国的兴起,目前的世界形势与20世纪完全不同了。从世界整体来看,主要还是和平的。这是个国际大气候。

  美国是不甘寂寞的。伊朗、朝鲜的紧张局势不就是布什点名它们为“邪恶轴心”而闹起来的?中东的局势看样子还会几辈人继续闹下去。

  ·文发自德国汉堡

希尔:朝鲜应给中国一点“尊敬”


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希尔表示,朝鲜应该给中国一点“尊敬”,但强调中国能够为解决朝鲜问题"做点事"。

中国军委会副主席郭伯雄早些时候说,他事前不知道朝鲜试射导弹,只是从美国媒体得悉有关事件。

对于有中国记者提问这一事件时,负责亚太事务的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希尔表示,中国军方从美国媒体得悉邻国(朝鲜)试射导弹的消息,这是“不寻常的”。

他指出,中国为朝鲜做了很多事,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帮助朝鲜,例如五十年代初期的朝鲜战争,为了帮助朝鲜,中国与美国开战,这是非常严重的。

希尔说:"或许不是每一天,但偶尔,基于你们(中国)为他们(朝鲜)所做的一切,他们(朝鲜)应该对你们(中国)表示一点尊敬。"

对“不敬”表示忧虑

不过他强调,他不是为中国说话,但美国国务院对朝鲜的"不敬"感到忧虑。

作为一个外交官,他对于朝鲜最近对中国的态度感到懊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了朝鲜的代表团,但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却没有和中国的代表团见面。

希尔进一步表示,他觉得这不是朝鲜对待中国的“正确态度”,并感觉“一些中国人可能和他有同样的感觉”。

希尔随即指出,他不会告诉中国需要怎样做,相信中国能够就朝鲜的核问题做点事。

不过,希尔早些时候说,中国要有决心加大努力,以便说服朝鲜恢复谈判,中国和朝鲜在军事和政党方面的关系密切,拥有许多优势。

希尔说,"我们将让中国自己决定什么方法是最好的。"

中国希望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和停止进行核计划,不过朝鲜就要求于美国直接谈判和得到经济援助。


胡锦涛与韩总统通电话 希望避免局势复杂化

(中国)人民日报  (2006-07-2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晚应约同韩国总统卢武铉通电话,双方就中韩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指出,当前中韩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政治、经贸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协调和配合。中方高度重视中韩关系,愿同韩方一道,推动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更加深入地向前发展。   

  卢武铉赞同胡锦涛对中韩关系的看法,他表示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韩中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   

  关于朝鲜半岛形势,胡锦涛强调,中方一贯致力于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半岛有关问题。有关各方应按照有利于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有利于推进六方会谈进程的原则,保持冷静和克制,审慎负责地处理半岛有关问题,避免任何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应多做促进对话、增信释疑、缓和紧张局势的事,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尽早恢复六方会谈,推动半岛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卢武铉高度评价中国在解决半岛有关问题过程中做出的积极努力,表示愿同有关各方一起继续推动恢复六方会谈。

卢武铉与胡锦涛通电话 谈朝核及导弹问题

2006-07-22 10:55 am



  (首尔讯)环球在线消息: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韩国总统卢武铉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经过协商决定,为了及早重启六方会谈解决朝核及导弹问题,强化外交方面的努力,并为缓解区域内紧张局势密切合作。

  据青瓦台发言人郑泰浩透露,卢武铉总统当天晚上7点开始与胡锦涛主席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热线通话,并达成了上述意见。

  郑泰浩通过新闻发布会表示,两位领导人就朝鲜发射导弹引发的区域内紧张局势深感忧虑,为了缓解目前的紧张局势并保障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保持密切合作。

  卢武铉总统在通话中表示,为了防止目前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并及早重启六方会谈,利用外交手段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关国家有必要进行战略性选择。

  胡锦涛主席就此表示,中韩两国通过紧密协商、有效地控制目前的局势,尤其是为了及早重启六放会谈,有必要进行多渠道接触并认真研究目前的问题。

希尔:朝鲜对不起中国

2006-07-22 11:15 am



  (华盛顿讯)中央社消息,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六方会谈美国谈判代表希尔21日表示,几十年来中国协助朝鲜甚多,甚至为朝鲜与美国作战,而今天朝鲜试射导弹,中国军方竟是从美国媒体报导获悉。中国派资深代表团赴平壤协调,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竟然拒绝接见。

  他说,朝鲜欠中国一份情,但却未回报一点应有的尊重。

  希尔在华府外籍记者中心的记者会上,回答一名中国记者问及有关中国是从美国媒体报导才获悉朝鲜发射导弹的消息,以及中国应采取什么措施对朝鲜施压时表示,中国军方居然要看到美国媒体报导,才知道朝鲜试射导弹的消息,实在「很不寻常」。

  希尔证实他的确听到日前访问华府的中国军委会副主席郭伯雄说,中国是从美国媒体获悉朝鲜试射导弹的消息。他说,他只能证实他亲耳听到郭伯雄的谈话,但他实在不想作任何评论。

  希尔说,几十年来,中国对朝鲜可谓仁至义尽,甚至为朝鲜而与美国作战,这是何等严重的事情。中国对朝鲜提供各种经济援助,到今天还在提供燃油,每天提供粮食,替他们建造工厂。朝鲜欠中国一份情,虽然不必天天说谢,但起码偶而也要表示一点尊重。

  他指出,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在朝鲜试射导弹后,派了一个资深代表团到平壤,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但中国代表团竟未受到适当规格接待。大约在同一个时间,朝鲜也派一个代表团访问北京,日理万机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却接见了朝鲜代表团。

  希尔说,胡锦涛是何等忙碌的人,负有全球责任,至少比金正日负的责任大得多,但胡锦涛接见了朝鲜代表团,金正日却没有时间接见中国代表团。

  希尔表示,中国似乎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考虑自己的利益,以及如何达成这些利益。「我总是觉得那不是对待你们国家的合适方式。」

  希尔说,他有一种感觉,正是因为朝鲜如此对待中国,中国这次才会史无前例地在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希尔形容中国这次支持安理会的决议案,是「非常重要而正确」的决定。

  希尔指出,中国老是担心万一朝鲜发生动乱,将有大批朝鲜难民闯入中国,其实中国更应该担心的是,如果朝鲜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那将影响整个区域,问题比边界安全严重多了。

  希尔呼吁美中两国密切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共同解决朝鲜问题。他说,美中如能共同解决朝鲜问题,两国将会更积极紧密地合作,「继续共同解决一些其他问题。」

呼吁中美两国加强合作 希尔:朝鲜对不起中国




【网讯】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六方会谈美国谈判代表希尔21日表示,几十年来中国协助朝鲜甚多,甚至为朝鲜与美国作战,而此次朝鲜试射导弹,中国军方竟是从美国媒体报道获得消息,朝鲜欠中国一份情,但却未回报一点应有的尊重。他呼吁中美加强合作,共同解决朝鲜问题。

  中央社报道,在华府外籍记者中心的记者会上,一名中国记者问及有关中国是从美国媒体报道才获悉朝鲜发射导弹的消息,以及中国应采取什么措施对朝鲜施压,希尔回答说,中国军方居然要看到美国媒体报道,才知道朝鲜试射导弹的消息,实在“很不寻常”。

  希尔证实他的确听到日前访问华府的中国军委会副主席郭伯雄说,中国是从美国媒体获悉朝鲜试射导弹的消息。他说,他只能证实他亲耳听到郭伯雄的谈话,但他实在不想作任何评论。

  希尔说,几十年来,中国对朝鲜可谓仁至义尽,甚至为朝鲜而与美国作战,这是何等严重的事情。中国对朝鲜提供各种经济援助,到今天还在提供燃油,每天提供粮食,替他们建造工厂。朝鲜欠中国一份情,虽然不必天天说谢,但起码偶而也要表示一点尊重。

  希尔指出,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在朝鲜试射导弹后,派了一个资深代表团到平壤,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但中国代表团竟未受到适当规格接待。大约在同一个时间,朝鲜也派一个代表团访问北京,日理万机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却接见了朝鲜代表团。

  希尔说,胡锦涛是何等忙碌的人,负有全球责任,至少比金正日负的责任大得多,但胡锦涛接见了朝鲜代表团,金正日却没有时间接见中国代表团。中国似乎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考虑自己的利益,以及如何达成这些利益。“我总是觉得那不是对待你们国家的合适方式。”

  希尔说,他有一种感觉,正是因为朝鲜如此对待中国,中国这次才会史无前例地在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希尔形容中国这次支持安理会的决议案,是“非常重要而正确”的决定。

  希尔指出,中国老是担心万一朝鲜发生动乱,将有大批朝鲜难民闯入中国,其实中国更应该担心的是,如果朝鲜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那将影响整个区域,问题比边界安全严重多了。

  希尔呼吁美中两国密切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共同解决朝鲜问题。希尔说,美中如能共同解决朝鲜问题,两国将会更积极紧密地合作,“继续共同解决一些其它问题。”

中日确定月底举行外长会谈 讨论改善中日关系


【网讯】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21日晚间同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外务审议官西田恒夫举行了会谈。双方确认将在7月下旬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东盟地区论坛(ARF)部长会议之际,举行日中外长会谈,商讨中日关系和朝鲜问题。

  日本共同社报道,李肇星告诉日本官员:“我期待与外长麻生太郎会晤。我们将深入讨如何论改善中日关系以及朝鲜的课题。”报道引述在北京的一名外交部官员称,两人会谈的细节,包括日期仍未决定。这名官员目前在北京与中国外交官员举行双边安全对话。

  报道指,中国外长李肇星在北京会见到访的日本官员期间,表示期望和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会面,日本更希望首相小泉纯一郎9月卸任前,有机会与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

  李肇星和麻生太郎5月在卡塔尔出席东盟经济会议期间曾会面,是两人一年来首次会面。中日关系因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出现紧张,中日中断领导层对话。

  报道说,李肇星在另外一场会谈中告诉也在北京出席刑事司法对话的日本司法部长杉浦正健,“中国及日本之间存在政治障碍,我们必须运用智慧来消除这些障碍。”他显然是指日本首相小泉不断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由于日本领袖屡次参拜靖国,中国拒绝与日本举行两国首脑会谈。

  而在北京,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和日本外务省外务审议官西田恒夫昨日举行了第十次中日安全对话,通报两国的国防政策,亦就朝鲜半岛形势交换意见,日本对会面成果感到满意。


中日第十次安全对话 就朝鲜半岛局势交换意见


【网讯】中日第十次安全对话周五(7月21)在北京举行,有消息称,预计双方将讨论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这是两国自从2004年以来首次恢复安全会谈,此前两国因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而中断。

  目前,中国和日本对朝鲜试射导弹争议的回应意见分歧。日本和美国态度强硬,主张制裁朝鲜。不过中国就呼吁各方克制,反对实施制裁。

  日本外务省一名官员在东京表示,中日双方肯定会讨论朝鲜试射导弹和六方会谈等议题。不过他强调,这次会谈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中国和日本双方的了解。这名官员指出,日本也要求中国增加军事预算的透明度。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和日本外务省外务审议官西田恒夫在钓鱼台国宾馆会面,不过两国都拒绝披露这次会谈的细节。

  中国和日本在1993年开始进行安全对话,2002年的第八次磋商开始改为副部长级磋商。第九次磋商于2004年2月在日本东京举行。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持续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在2004年2月后中止了有关会谈。

  由于朝鲜局势紧张,两国外长今年5月在卡塔尔的亚洲论坛场外会议上同意恢复安全对话。尽管中日双方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显然,双方在这次安全对话中对朝鲜抱有相同的看法,就是要求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和放弃其核计划。

  朝鲜反对美国对该国进行经济制裁,在去年11月拒绝参加六方会谈,并在今年7月初试射导弹,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

布什拒绝调查中国劳工状况


美国政府拒绝了美国劳工团体要求对中国劳工权益和政策展开调查的申请,并称中国已在劳工权益方面取得进步。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斯皮瑟在周五(7月21日)发表的一项声明表示,根据301条款开展调查既不能清楚地说明该问题,也不会得出解决中国劳工权益和劳动条件问题的有效方案。

他强调,中国政府正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中国劳动问题,并已初见成效,工资明显上涨,劳动检查得到加强。

美国最大劳工团体劳联-产联(AFL-CIO)和两名国会议员在今年6月提出的中国已违反国际劳工标准,要求政府动用301条款对中国劳工政策展开调查。

美国劳工团体和国会议员声称,中国违反国际劳工标准,导致美国丢失124万份工作。

评论认为,美国劳工团体所提出的申请,旨在中期选举年用美国与中国的巨额赤字来向布什政府施压,去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赤字达到历史最高的2020亿美元。

美国劳联-产联对布什政府拒绝展开调查表示"失望"。该联合会负责人在一项声明中说,布什总统拒绝这项请求再次显示,他只顾公司的利益,不顾劳动家庭的状况。

提出调查要求的马里兰州的民主党议员卡丁表示,布什行政当局未能解决中国不公平贸易做法所提出的挑战。政府必须作出更大努力,现在已经失去这一重要机会。


印度掀起“恐华”浪潮:青藏铁路会否威胁印度?

(中国)华声报 (2006-07-22)



  中印边界乃堆拉山口的开放和中国青藏铁路的开通,得到了大多数国际舆论的正面评价,但在印度国内却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恐华”浪潮。此次“恐华”舆论规模不大,但由于正赶上国际热辩“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以及亚洲诸强能否和谐共存的微妙时期,印度国内的这些舆论,显得格外引人关注。笔者认为,印度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中国,中国并不会对印度的发展构成障碍。   

  印度此次“恐华”浪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军事方面,青藏铁路通车后,个别印度媒体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军队在西藏地区的军事机动能力和后勤补给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将对印度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经济方面,去年7月,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军方就以“影响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批准中国一家公司在印度投资办厂。今年6月,印度外交部和内政部又以“安全考虑”为由禁止中国公司承包印度17个民用机场廊桥工程的建设。在地缘方面,印度部分学者认为,青藏铁路将使西藏与中国内地联系更加紧密,其连锁反应可能使印度的邻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等进一步向中国靠拢。   

  应该说,印度国内的这些观点,虽然并非印度舆论的主流,但却多少反映出“崛起的印度”看待“崛起的中国”时的一种复杂心态——担心中国会对印度的发展构成制约。这种“恐华”心态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国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过冲突;90年代末印度又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导致两国关系紧张;而目前两国仍有边界问题悬而未决。虽然这些问题现在并不是双边关系的最主要方面,但印度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涉华宣传口径,很难在短短的几年内彻底改变,两国战略互信的深化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时,西方对“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的同时讨论,也无形中强化了印度同中国在实力和影响力方面的竞争意识。印度国内对华强硬派对中国强调“和谐”与“和平”的内外政策缺乏全面认识,对中印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大势所趋缺乏理解,更使这种“恐华”情绪的蔓延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基础。2005年,中印两国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更被确定为“中印友好年”——和平与合作注定要成为中印关系的主流。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说得好,世界上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印两国共同发展,中国的崛起正在为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提供难得的机遇,中国应该成为印度的伙伴而不是对手。   

  和谐的社会体制、广阔的国际视野、宽容的外交心态,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必备要素。当西方国家一味宣传印度作为“民主国家”所具有的崛起优势时,走向异化并不时干扰经济运行的党派斗争,根深蒂固且日益造成社会分裂的种姓制度,“新经济”与传统产业比例的严重失衡,正在蚕食着这个国家崛起的内部驱动力,使其不仅难以凝聚起国家崛起所必需的政治共识和民族向心力,更可能使那些纠偏的内部努力轻易蜕化为对外部变化的过激反应。因此,印度崛起的当务之急,并非定义外部的威胁和挑战,而是集中精力去推动和实现内部社会的和谐。

美要向台出售战斗机 中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河南商报  (2006-07-22)



  美国同意向台湾出售66架F-16战斗机。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本周在回答记者电话提问时说,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刘建超表示,中方已敦促美方恪守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的规定,不向台湾当局出售上述战斗机,以免给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造成严重损害。

美国同意向台湾出售66架F-16战机 中国严正交涉


【网讯】对于有报道称美同意向台售66架F16战斗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本周在回答记者电话提问时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并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新网7月21日消息,刘建超表示,中国敦促美方恪守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8?17”公报的规定,不向台湾当局出售上述战斗机,以免给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造成严重损害。

  同时,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20日在与美国布什总统会面时也表示,要求美方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停止提升台美军事关系,同时停止售台先进武器。

  郭伯雄一行当天前往白宫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会面。布什则是在郭伯雄与哈德利会面时中途加入。据白宫方面转述,布什总统强调,从美中在联合国一致支持处理朝鲜飞弹危机的决议,可以显示他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关系是不错的。

  布什与郭伯雄会谈期间重申了美国将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布什还说,美中两军关系的加强,将有利于东亚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另据新华社报道,布什还响应了郭伯雄有关台湾问题的说法。布什表示,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是非常明确的,美国将继续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一个中国的政策,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

  郭伯雄在会面时先向布什表示,在两国元首的共同关心和推动下,两军关系处于近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相信以目前两国良好的互动和共同的努力,中美两军关系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郭伯雄还重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并向美方要求其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停止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不给台独势力任何错误的讯息。

  不过,郭伯雄在与哈德利会谈时,对于中美两军的交往情形并不满意。他表示,虽然近来中美两军关系大有改善和进展,但实际上中美两军关系的发展还滞后于两国关系。对此,哈德利指出,美方重视和中国的发展关系,希望中美两军积极展开交流与合作。

  参与此次会见的美中官员包括中共驻美大使周文重、南京军区政委雷鸣球、共军总参谋长助理章沁生、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钱利华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等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