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2

何鸿燊隔空舌战:香港够民主 彭定康时代没听过

何鸿燊隔空舌战:香港够民主 彭定康时代没听过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正在香港推销著作的前港督彭定康认为香港民主步伐太慢,直指香港是一个“自由但不民主”的地方,对于港人仍未能选出自己的政府,感到失望。赌王何鸿燊(见图)在另一场合反驳,香港“够晒民主”,“在彭定康时代,民主两个字我都未听过”。

  《星岛日报》22日报道,前港督彭定康21日开展访港行程,为他的著作《Not Quite the Diplomat》(不一样的外交家)宣传。彭定康当日先到中环一间书店举行签名会,下午出席美国总商会午餐会,并发表演说。谈到香港的政制发展,彭定康说,香港是一个“非常自由但不民主”的地方,认为香港具备普选的条件,如法治、司法独立、廉洁政府、言论自由等,港人亦早有足够智慧及公民意识,选出自己的政府,但香港直到现在仍未能实行普选,直言感到失望。

  问到香港的政制发展该何去何从,彭定康说,上次来港时,听到社会上有关两院制的讨论,但他认为,两院制听起来“很奇怪”。他指,香港首先要弄清设两院制的目的,“若是为了增加民主成分,那何不直接实行民主?”他续说,香港缺乏政治人才,未必适合实行两院制。

  对于彭定康的批评,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21日出席另一公开场合时反驳,指香港“够晒民主”。“在彭定康时代,民主两个字我都未听过……如果英国人不喜欢你,他会请你上去饮杯茶,请你改变主意,如不改变你便会收到信,被递解出境”。政府发言人则响应,指香港现时享有的民主选举比回归前多,行政长官经不同界别的八百人选举委员会选出,立法会又有一半议席是直选产生。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认为,彭定康讲话内容欠缺新意,与民主派一向表达的没有大分别,但觉得相对过往彭定康对政治多数避而不谈,这次讲话的力度明显比以往大,怀疑与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有默契。

  彭定康将于24日与特首曾荫权在礼宾府会面。他笑说,只准备跟曾荫权“吃馅饼、喝杯茶”,但若曾荫权有兴趣,也会讨论有关政制改革的问题。

  此外,关于港府正展开商品及服务税(GST)的咨询,彭定康认为开征GST只会令本身已缴税的人受惠,对低收入家庭则会造成打击。他质疑,香港为何要开设这项累退税,又指GST不及薪俸税及利得税公平。他又说,推行GST的需要是一个“很勇敢的政治家”。他说,暂时未看过港府有关GST的咨询文件,但以他的经验,开征GST后,政府的开支亦会相应增加,不及薪俸税或利得税公平,而且政府的开支亦会无可避免地增加,“原因是会减少其它税项收入,商品及服务税是累退税,亦会对贫穷户造成较大的打击,这税项亦较薪俸税和利得税不公平。”


田北俊:“富人治港”能防贪污 但要防利益冲突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由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主持的《叶刘博客》7月21日晚首播,她与嘉宾自由党主席田北俊大谈“富人治港”。田北俊以自己现时担任新界东直选立法会议员的经验,指出在“富人治港”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出现贪污的好处,执政者虽很难真正了解到基层市民的生活,但要尽量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凡事也须相当小心。

  《星岛日报》22日报道,叶刘淑仪在节目中单刀直入地询问出身富有家庭的田北俊对“富人治港”的看法,还查问他参选行政长官的意向。田北俊指,香港的特首选举竞选经费设有上限,与候选人是否富有并不相干,又指出自己现时担任直选议员的经验表示,“所谓直选议员,都是听回来,看回来,多过自己经历”,很多基层的困难他也没有亲历其景。

  田北俊认为由富人治港,在利益冲突的问题上便必须小心处理,他以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出身于造船世家为例,指出假如他做的法例全是有利于船公司,便很容易会受到质疑,令当权者因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而“不够胆去做任何政策”,宁愿“不如避一避,不要做这么多了”。

  田北俊也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一直与行政长官曾荫权讨论执政联盟的概念,但曾荫权不很接受。叶太及田北俊均指出,现时特首不可以有政党背景,即使曾荫权在直选中能够胜出,也无任何支持,只能与其它党谈判。在执政联盟之下,田北俊认为,三司十一局的职位,应该由公务员和友好政党分配。

  他说,民建联可以负责医疗及房屋,较多议员来自功能组别的自由党则可负责经济,认为大家在大局为重的原则下,定必能够谈得拢,但以现时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为例,脱离了自由党以后便全站在政府那边,对政党发展也没有好处。

  至于近期热门话题商品及服务税(GST),田北俊便认为现时大部分工商界及市民也反对开征新税项,虽然同意政府多抽一点税收有利香港落实普选,在代表选民的情况下,“除非九个月的咨询期过后,大众市民和工商界忽然举手举脚赞成GST,认为将来我们要普选,不如扩大税网”,否则自由党将不会支持政府开征GST。

中联办主任高祀仁:香港的独特性无可取代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香港自1997年回归以来,与大陆的关系日趋紧密。香港中联办主任高祀仁在接受台湾的《中国时报》时,肯定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九年来的成效,并强调香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大陆任何城市都不能替代的,香港未来除了发挥既有优势、加大与大陆的合作外,更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经济”含量。

  高祀仁是中共驻香港最高层级官员,以下是访谈内容:

问:如何评估“一国两制”实施的成效?

答: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总的看,回归九年来,香港保持了繁荣、稳定、发展的局面。香港同胞和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越来越有信心,香港正迈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首先,在“一国”之内“两制”和谐共存,“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循序渐进发展符合香港实际的民主制度。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应对回归后的新形势,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在“一国”的前提下,香港按照《基本法》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同胞享有比港英时期更为广泛的民主权利。行政长官由各界代表人士推选产生。立法会产生的民意基础不断扩大。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和终审权。

中港签订CEPA深化交流

其次,香港与大陆关系更加密切。中央政府采取多项举措支持香港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疫情等困难。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签订并实施“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大陆居民以“个人游”方式赴香港旅游,推进港粤、沪港、京港和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允许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等。有效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全面复苏,两地交流合作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再次重申,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地位。

第三,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对外联系不断增强。香港在世贸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香港成功举办多场大型国际会议。2005年12月世贸组织部长会议通过的《香港宣言》,对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自由化、促进贫穷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经中央政府授权,香港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或协议。2008年奥运会马术比赛也将在香港举行。截至2006年4月底,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已获得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给予免签证入境的待遇,远超过“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免签证国家数。香港继续保持着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世界上最大的一百家银行有四分之三在香港营业,香港的股票市场按市值计算在亚洲排名第二。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的跨国公司数目超过亚太区其它城市。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香港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吸引外资排名世界第七,城市综合竞争力名列前茅。我想,以上种种数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香港现状和“一国两制”的成效。

问:CEPA与自由行决策背景是什么?未来是否更进一步?

两地经济发展 互利双赢

答:香港回归后,两地合作要进一步深化,就需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和方式。大陆可以更多更好地吸收香港的投资,扩大与香港的贸易,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香港则可以尽快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复苏。截至目前,共有北京等44个大陆城市居民可以个人的身分赴港澳旅游,覆盖人口超过2.3亿。概括地说,CEPA最大的特点是制度性、互利性和开放性。

所谓制度性,是指CEPA为两地经济合作开创了一个制度性的安排。是中国国家主体与其单独关税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是在“一国两制”方针和世贸组织框架内发展大陆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制度性创新。

所谓互利性,是指CEPA有利两地经济发展合作互利双赢。截至2006年3月底,大陆累计进口享受零关税待遇香港货物总值近五亿美元,税款优惠额三亿多人民币;大陆共注册香港个体工商户二千多家,从业人员四千六百多人,注册资金一亿多元人民币;大陆累计赴港「自由行」旅客一二二七万人次,带动了相关行业景气回升和地产市场的向好。

所谓开放性,是指CEPA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开放的体系。根据CEPA执行的实际情况,经过双方磋商,分别在2004年、2005年以及2006年6月27日又签署了三个补充协议,每一次都增加新的相互开放的内容。将来还会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比如向知识产权保护、节约利用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深化,推动两地合作不断取得突破。

问: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香港被定位为何种角色?

扮演中介桥梁 接轨国际

答:香港在大陆对外开放、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发挥着大陆与国际市场连接的中介和桥梁作用。香港外国银行多、投资基金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多,是外资进入大陆的“集结地”;香港信息非常灵通,是大陆了解世界的“观察站”;香港市场规则与国际完全接轨,是大陆企业走向世界的“练兵场”;香港与国际市场联系广泛,是大陆商品进军海外的“中转站”。截至2006年4月,大陆吸收香港直接投资的企业累计达26万家,实际利用资金2650亿美元,分别占大陆累计总数的45.7%和41.3%。香港是大陆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从1985年起,大陆取代美国成为香港第一大贸易伙伴。2005五年,香港整体货物出口总值22500亿港元,其中45%出口大陆。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陆在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适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根据这一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中央也越来越重视香港在大陆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一个例子,香港成为大陆企业上市集资、实现走出去发展的首选地。2005年,大陆企业在港上市共筹集资金1508亿港元,占该年香港股票市场首次公开招股股本集资额的91%。2005年股票成交额中有46%自与大陆有关的股票交易。今年中国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更创造了香港股市的多项新纪录,集资额达750多亿港元。

问:近来外界普遍关心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模式,未来的发展如何?

答:2004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的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首长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我们把它简称为“9+2”。

泛珠三角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的三分之一,不计算香港和澳门,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战略地位十分突出。“9+2”合作初见成效,已建立了包括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在内的多层次的协调合作机制,分别在粤港澳、四川和云南举办了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不久前在第三届经贸洽谈会上,共达成6870个合作项目,总金额超过10000亿人民币。

“9+2”合作虽刚刚开始,但潜力很大。尤其“9+2”合作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区域合作,不但有“一国”的合力,而且有“两制”的互补。大陆九省和港澳可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整合资源,协调发展,这个优势是独一无二的。“9+2”合作将会有效提升泛珠三角区域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前景未可限量。

问: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正面临着上海与广州的挑战。你认为香港该如何保持竞争力?

答:我认为,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大陆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替代的,尤其在金融业的优势更为明显。香港要保持其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巩固并发挥好香港既有的优势。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资金和信息汇聚,货币自由兑换,兼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监管机构、高度集中的机构投资者,及规模庞大和高流动性的资本市场。这些优势大陆没有一个城市能够赶上。

第二、加大与大陆在金融领域的合作。香港金融业要积极把握大陆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利用CEPA优势和“十一五”规划带来的机遇,找准新定位,演好新角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来需要有多个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广州等大陆城市的发展,对香港而言不是此消彼长的过程,而是一个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果的过程。

提高自主创新 推动转型

第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经济”含量。要充实金融、物流、旅游、工商支持服务等产业的“知识经济”含量,提高其增值能力和竞争力;要尽快在香港本地拓展适合香港具体条件、符合全球产业分工原则并有市场前景的高新科技或高增值的制造业;要创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营商环境,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香港经济成功转型和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角色微妙 中联办协助香港施政放软调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既要维护“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同时又在香港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这个简称为中联办的机构,本身因此就是一个相当微妙的角色。

  邓小平当年说过,除了国防和外交之外,香港事务都由港人自行治理,所以除了中联办之外,北京中央在香港设立的另外两个机构,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但鉴于职权和功能上的分别,中联办比其它两个机构与一般港人的关系尤其密切。

  中联办的前身是新华社香港分社,在港英政府时期,以中国政府驻香港最高代表机构的身分,与港英政府进行联系。由于名称与新闻工作的新华社相同,一般人以大新华形容负责政治工作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真正负责新闻的叫小新华以作区别。

  在回归前的殖民政府末期,新华社分社由于负责接管香港主权工作,角色逐步鲜明,香港人也因此开始感受到北京中央对香港日益吃重的地位,从社长许家屯当年怒斥港英政府“不按本子办事”从而撼动整个社会,到接任的周南与末代港督彭定康就香港民主改革公开较劲,在在显示了中国对香港回归前各层面的影响。

  但是在回归两年后,这个机构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正名为中联办,职责是联系并协助中国内地有关部门管理在香港的中资机构;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教育、文化、体育等交流与合作,同时向中央反映香港人对内地的意见;处理涉台事务;协调和统战香港各界人士;并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密切合作。此外,它还负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协助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为了避免遭到外界批评干预高度自治,中联办的形象显然没有过去许家屯和周南时代的高调。事实上,中联办从第一任主任姜恩柱起,工作大部分以实务性为主,推动香港与内地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数据显示,回归五年来,经中联办协调组织赴内地交流访问的香港团体超过四千,大概有十七万人次,而从内地到香港的交流访问团,则有二千五百个。

  但批评者认为,中联办在协调香港各界人士的工作差强人意,例如不少民主党派人士连返乡的权利也受到剥削,而联络的对象大部分也只限于亲北京的社团和政党。

  香港五十万人在2003年7月1日上街反董建华、反二十三条大游行,外界传言中联办事前低估游行人数使得中央大为吃惊,对中联办的工作颇有疑问。不过,事实上特区政府本身一个智囊组织同样大跌眼镜,事前也估计游行人数不超过三万。

  其实北京中央在香港设驻的三个机构,基本上都能把握分寸,在维护一国两制的同时又得以免遭外界诟病破坏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受到一些舆论和民主派抨击破坏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的,反而是远在北京、曾三度对香港基本法进行释法的全国人大常委。

  尽管人大常委副秘书长乔晓阳经常为了释法到香港做大量疏通工作,但从1999年香港市民在大陆所生子女的香港居留权问题开始,人大常委的三次释法都被香港以及国际不少舆论认为是香港回归之后,一国两制和香港的法治独立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尤其是2004年的释法决定香港在2007和2008年不得普选特首和立法会,更被视为扼杀了香港的民主进程。

陈方安生:2012年是否参选特首视身体情况/图

【星岛网讯】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访问时表示,2012年是否参选特首,得视乎当时的身体情况。

  身穿红衣接受访问的陈方安生表示,2008年的特首选举已有既定游戏规则,定要得到中方许可,要胜出是非常非常的困难。至于2012年会否参选特首,陈方安生则指,没有排除当时参选,但届时她已七十岁,年纪已彼大,完全要视乎到时的情况及身体情况才决定。她又指,香港的政治形势转变快,所以“见步行步”是明智之举。

  陈方安生又表示,会致力游说港府及中央推行普选。她认为,只有民主才能保障香港稳定。

  对于特首曾荫权早前到新加坡参考当地培训政治人才,陈方安生认为,港星两地情况不同,当地培训政治人才的方法,没有值得香港学习的东西。

  另外,行政会议成员曾钰成认为,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近期多番作出针对中央政府的言论,令他感到诧异。但他相信,陈方安生如果并非有意挑战中央,双方可修补关系。

  对于陈方安生及前保安局长叶刘淑仪,分别成立核心小组及智库,曾钰成认为是好事,证明有更多人愿意投身政界。而且,陈方安生成立的核心小组研究普选,并没有为策发会带来压力,反而刺激各政党就有关问题提出方案。

  曾钰成又分析叶刘淑仪近期的举动,认为她有计划重投政坛,估计有心加入立法会,至于她会否参加2008年直选,仍要视乎日后政局发展。

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吸引 体操皇后刘璇心动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刘璇05年6月访港与10名健全和智障儿童兴奋交谈

【星岛网讯】香港魅力非凡,奥运奖牌得主、著名舞蹈家及发明家都想赴港找黄金发展机会。港府入境处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迄今短短约三周,接获近九十宗申请,其中六个申请人如内地奥运奖牌得主、舞蹈家及发明家,凭着个人成就已得满分,预计最快于年底可来港创一番事业;亦有申请人赶忙速递申请文件往入境处,香港势成为全球人才荟萃之地。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港府入境处助理处长(签证及政策)陈咏梅21日出席入境事务主任协会新一届执委就职典礼时指出,新推出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反应理想,自上月28日起正式接受申请,截至21日已收到约九十宗申请,接获超过一千二百个查询。

  申请人来自多个国家,以中国籍人士、即华裔为主,但亦有十多个申请人持外国护照,包括东南亚、欧美、澳洲、德国、新西兰及尼日利亚等国家。

  陈咏梅并透露,其中六个中国籍申请人,已在“成就计分制”中取得满分165分,“有体育、舞蹈界别及发明家……有拿奥运奖牌的。”但香港当局未有透露他们的身分;至于循“综合计分制”的申请人,普遍获取一百至一百四十分。

  她续指出,部分内地申请人非常心急,“有人专登把申请文件速递下来……我们要仔细核对文件才能计分,有些交来的文件未齐全,要再通知申请人,急不来。”

  早前她曾往菲律宾为新计划做推广工作,又接受广州、上海传媒的电话访问,往后会继续向不同地方宣传,冀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来港。

  在2000年澳洲悉梨奥运“穿金戴银”的内地体操皇后刘璇,现已全身投入娱乐事业,她早前向媒体表示,期盼来港大展拳脚。而内地知名钢琴家郎朗,据知亦对计划表兴趣。

陈方安生:2012年是否参选特首视身体状况而定


  (香港讯)明报即时新闻网消息,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访问时说,2012年是否参选特首,要视乎当时身体情况。

  陈方安生表示,2008年的特首选举有既定的游戏规则,一定要得到中方的许可,参选有一定困难,被问到2012年会否参选,陈太就表示,到时她已经七十岁,年纪大,要视乎身体情况才决定。

  她又说,政治情况变化太大,要因应情况发展,所以「见步行步」是明智的做法。

  陈方安生说,会致力游说港府及中央推行普选,她认为只有民主才能保障香港稳定。

  对较早时特首曾荫权到新加坡参考当地培训政治人才,陈方安生认为,新加坡培训政治人才的方法,没有值得香港学习之处。

彭定康:
  香港可作中国政改试点

--------------------------------------------------------------------------------



● 易锐民(香港特派员)

  “末代港督”彭定康又返港指点香港政制发展,而且与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的意见如出一辙,也是认为香港的政改发展太慢。不过,他不愿比较陈太与曾荫权谁更适合当下任香港特首。

  彭定康返港一星期,主要是为其新书开展宣传活动,但也会在下周一,与曾荫权在礼宾府会面。

  他又说,要看看曾荫权夫妇在屋内做了些什么,包括想看看那些鱼(曾荫权饲养的锦鲤),将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他又赞扬当年是财政司长的曾荫权,出任该职位时工作有效率。

  彭定康出席美国商会午餐会时,被多次问及香港政制发展的问题。他说,香港仍是有自由但无民主的地方,港人不能投票选出领导人,对此他感到失望。

  他又说,港人成熟有智慧,可以实行民主政制,也具备普选条件多年。对于政界人士曾经提出,日后香港进行政改时可推行两院制,他说,关键是香港的政治人才是否足够。

  关于港府刚提出征收商品及服务税的咨询,彭定康强调不会加以评论。他说,在出任港督时他曾反对征收销售税,担心会增加政府开支,但目前的情况可能不一样。

  在午餐会上,彭定康以“亚洲未来”为题发表演讲。他相信,如果中国的经济及社会出现转变,政治迟早也会改变。他又认为,世界经济秩序正在改变,中国及印度,近年竞争力大增。

  至于香港是否要在中国转变后才有民主,彭定康说,香港是中国最富裕和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应可以作为中国政改的试点。

  前保安局长叶刘淑仪昨日不肯回应彭定康所指香港有条件普选的言论,她说,不清楚彭定康说了什么。当被问到有否接触陈太及邀约对方公开辩论普选时,她回应表示下周一将在演讲中详谈。

  身兼全国政协常委的“澳门赌王”何鸿燊,在回应彭定康言论时称,香港目前有足够民主。

  另外,在港府的策略发展委员会管治及政治发展委员会内,七名泛民主派成员表示,不满该会在讨论政制发展的总结报告内所提出的补充意见。

  他们批评该总结报告,只列出为香港普选制造障碍的意见,并无提及泛民主派提出的意见。他们也认为,港府如果以总结报告作为基础,制定普选时间表和路线图,将会减低民主成分。

  对于报告提出,由功能组别提名特首候选人,再由港人选出,可能会是达致最终普选的方案,泛民主派批评有关建议扭曲了普选的原意。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