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9

中日第六轮东海问题磋商结束

中日第六轮东海问题磋商结束

  (北京讯)新华网消息:中日第六轮东海问题磋商今天在北京结束。中国外交部称,双方就各自共同开发方案坦诚交换了意见,尽管双方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本轮磋商是有益和务实的。

日中两国外长电话会谈 商讨朝鲜问题

  (东京讯)共同社消息,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今天下午同中国外长李 肇 星举行电话会谈。两外长针对联合国安理会有关朝鲜试射导弹的制裁决议案进行了协商,双方确认今后也将保持密切联系。


[Main] Current URL: New Window [Up One Directory]
Include Form Remove Scripts Accept Cookies Show Images Show Referer Rotate13 Base64 Strip Meta Strip Title Session Cookies

--------------------------------------------------------------------------------

BBCChinese.com / 中国报道
图文版
--------------------------------------------------------------------------------
中文网主页 | 国际新闻 | 中国报道 | 港台消息 | 英国动态 | 英语教学 | 金融财经 | 科技健康 | 英国报摘 | 网上互动 | 网上点播 | 广播节目表
--------------------------------------------------------------------------------
2006年07月0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03北京时间 17:03发表
中日第六轮东海磋商无突破

为期两天的中日第六轮东海问题磋商星期日(7月9日)在北京结束。双方承认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原则共识,但主要分歧仍未得到解决,谈判未获突破。


一名日本驻华大使馆官员表示,"中日双方仍有分歧。双方会谈并未解决所有问题。"

共识和分歧

中国官方媒体只是简单地表示,双方就"旨在应对东海不测事态的海上热线联络机制达成原则共识"。

新华社报道说,中日双方"确认了维护东海局势稳定的重要性","就各自共同开发方案坦诚交换了意见"。

报道认为,"双方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本轮磋商是有益和务实的,今后将继续保持磋商进程。"

日本官员则说,日中双方就加强日本海上保安厅和中国有关方面的联络达成了协议。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官员表示,周六和周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总共6个半小时的会谈之后,日本代表团已离开北京。

但他说,“会谈有两个结果”,双方“同意设立一个对话的专家会议来讨论相关的技术细节”,“还同意加强双方海事机构的联络机制”。

继续会谈

这名官员说,日中双方还将举行会谈,但时间和地点待定。

新华社报道引述中方首席谈判代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胡正跃的话说,双方现有的分歧是能被克服的。

胡正跃说,"只要双方本着诚恳和良好的愿望,朝着同一个目标迈进,我们就能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

日本方面参与谈判的官员是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

早些时候,日本共同社报道说,日本资源能源厅长官小平信因抗议中方未进行事前通报在东海进行海洋调查,并要求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报道还说,日本政府要求中方自制,不要开始东海春晓(日本名:"白桦")油气田的生产,但遭到中国的拒绝。

中日双方于2004年10月、2005年5月、2005年9至10月、2006年3月和5月份分别举行了前五轮东海问题磋商。

中日东海问题磋商结束 将建海上热线防擦枪走火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国与日本第六轮东海问题磋商9日在北京结束,双方就建立应对东海不测事态的海上热线联络机制达成原则共识。

  中日第六轮东海问题磋商8日及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由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胡正跃和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分别率团出席。双方确认维护东海局势稳定的重要性,就各自共同开发方案坦诚交换意见,认为尽管双方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此次磋商是“有益和务实的”,今后将继续保持磋商进程。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利于维护东海稳定和中日关系大局。但有学者认为,在9月日本大选前,东海问题磋商将不会有结果。

  自2004年10月起,中日已先后进行五轮东海问题磋商。第五轮磋商5月18日在东京举行,当时双方一致认为,尽管双方立场仍有较大距离,但磋商是积极、有益的,并同意尽快举行下一轮磋商。专家指出,虽然东海问题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双方都认为磋商是积极、有益的。这可以看出,双方还是在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上努力,而不是开倒车。双方在第三轮和第四轮各提出了一个提案,第五轮主要是进行寻找部分共识,第六轮相信会再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

  香港的日本问题专家、浸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林启彦分析说,目前正值小泉“夕阳政府”时期,日本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双方这次第六轮东海问题磋商,主要是再摸对方的底。

  中日就建立海上热线联络机制达成原则共识,将防止两国在东海问题上擦枪走火而令谈判倒退。中日关系专家此前曾表示,中日在东海水域存在擦枪走火,爆发冲突的潜在危险。

  最近,日本媒体《东经急速》曾透露,为了“对抗来自中国海军力量极度膨胀而带来的威胁”,日本将在东海海域增加部署两艘最新的潮字级潜艇。有观察家指出,潜艇作为一种纯粹的攻击性武器,其使用已经超出了单纯防御的范围。
  
  日美国内某些政客和学者近年以来不断宣扬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尤其是潜艇力量的发展对其构成了威胁。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已准备开发针对中国潜艇的新型鱼雷与声呐系统,以加强侦察能力和浅水地区作战能力。有军事专家指出,最好的反潜武器就是潜艇本身,此次日本增加在东海地区的潜艇部署,是其应对中国潜艇的诸多重要步骤之一。




印度成功试射“烈火3型”远程导弹

就在朝鲜未经宣告试射导弹引发国际危机的时候,印度星期天成功试射了可以装载核弹头的烈火3型(Agni III)远程导弹。

军事专家指出,这次从印度东岸奥里萨邦近海离岛成功试射的导弹射程超过了3000公里。

专家认为,试射成功表明,印度已经有能力将这种可以装载核弹头的远程地对地导弹,打到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中国主要经济政治中心。

印度官方表示,这次发射是早有计划的,而且是在由于技术原因多次延期后的一次例行发射,并不针对任何国家。

分析人士指出,烈火3型试射成功,意味着印度战略导弹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印度媒体称,试射成功意味着印度"挤进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有远程核运载能力的大国俱乐部。

“涵盖京沪”

据悉,《简氏防务周刊》印度特派员拉忽尔·贝提告诉路透社说,"一旦有能力将导弹发射到3500公里之外,就意味着很容易将它们打到5000公里之外,那么即使是中国北方的目标,也将在印度导弹的覆盖之下。"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印度和中国近来关系迅速改善,但是主要改善区域仍然属于经济范畴。1962年边界冲突的结果是,很多印度军政人士长期无法改变对中国的担忧。

《简氏》的印度特派员贝提认为,印度发展自己的远程导弹目的是拥有威慑力,并非针对中国。

最近,印中边界上关闭40多年的乃堆拉关口重新开放通商;当年丝绸之路南路重新打通,成为双方经贸交流改善的一个象征意义里程碑。

洲际导弹

今年5月间,印度国防部就曾表示已有能力试射最大射程约6000公里的烈火3型弹道导弹。

据关注印度核武器发展的国际专家表示,印度除了烈火系列导弹外,开发研制的"苏里雅"系列导弹射程更远。

据悉,苏里雅2型射程至少可以有8000公里;而正在开发中的苏里雅3型射程将可以达到欧洲和美国。

专家指出,最近印度与美国达成协议,由美国帮助印度发展远程运载火箭技术;这也就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印度将拥有可以与美、俄、法、英、中一样的世界范围核威慑能力。

《环球时报》:近期许多军事假新闻缠上中国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称,媒体上近期有关中国军事的新闻特别多,有些听起来还特别吸引人,比如“中国已经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中国正在研制两种神秘的战斗机,即‘歼十三’、‘歼十四’”等。这些新闻一般有细节、有专家分析,说的有鼻子有眼,并且在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广为传播影响极大。但很多这类新闻的来源都很模糊,谁也搞不清它到底是真是假。

  《环球时报》说,该报就曾经受到过一条有关报道“中国核反击能力”军事假新闻的困扰。6月30日该报编辑在香港一家媒体上看到了一条值得关注的消息:中国军力已具二次核反击能力。这篇报道说:“中国新一代核潜艇和潜射战略导弹技术一直受到西方的关注。据德国《国际海军》报道,中国最近已经完成093、09四型核潜艇的部署以及训练。有分析认为,中国09四核潜艇可配备16枚射程一万多公里的‘巨浪’二型潜射弹道导弹,如果每枚导弹仅装备最低数量的三个弹头,一艘‘09四’核潜艇就能同时打击四8个目标,这将使中国真正具备了二次核反击能力。”

  该报编辑立即与该报驻德国记者取得了联系,他的第一反应也是很重视,表示要找到德国《国际海军》杂志,看他们对于中国二次核打击能力到底是怎么报道的。随后,编辑上网查询有关中国二次核打击的英文媒体反应,却一无所获,最近外国媒体没有任何有关中国核潜艇完成部署和训练的新闻报道。编辑再到在网上查询有关德国《国际海军》这本杂志的情况,却发现中文网上只在说那条消息时才有这本杂志的名称。

  编辑又联系了驻德记者,并把相关情况告诉他。驻德记者说,他刚才在德文网上也没发现相关材料,决定第二天上图书馆去查找一下到底有没有这个杂志。7月1日,驻德记者反馈说,他在图书馆费了一天的工夫,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国际海军》杂志的信息,他还询问了几位军事专家,都没听说过这本杂志。7月2日,驻德记者向德国军方核实,对方也说没听说过《国际海军》这本杂志。

  该报驻德国记者称,从相关情况来看,德国有《国际海军》这样一本杂志的可能性极小,即使有,它也是一本中国驻德国的记者、专家不知道,图书馆里没有,德国军方也没听说过,用德文在互联网上搜不到的“不明出版物”,与所谓“权威军事杂志”根本就不沾边。

  报道还称,其实近些年有关中国的军事假新闻不少,其中最轰动的要算是“台四架F-16战机集体起义”。

  2003年,网上流传的消息称,5月27日凌晨,台湾空军驻桃园机场第16航空连队韩荣鸣(音)少校在台海上空进行例行性飞行训练时,带领其他3架F-16战机飞到大陆。国内某媒体看到这条消息后,就把它当作重要新闻刊登在报纸上。该报的报道还说,台军桃园机场感到情况不对,迅速起飞两架F-16战机在雷达引导下追击这四架战机,双方交火。一架台军拦截机被击落;另一架拦截机见势不妙,停止追击返回机场。四架台军F-16战机随后在大陆8架苏-27战机的护送下降落到解放军驻福建一空军基地。

  该报称,“美国五角大楼对此事极为愤怒,因为其中一架为RF-16,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电子情报和重要设备。日本也感到十分吃惊,表示要提升自卫队F-16战机的相关设备”。然而,这样一条本该引起西方密切关注的轰动“新闻”却没有出现在国外任何一家主流媒体上。后经证实,该消息纯属虚构。

  还有条假新闻同样发源于网络。2005年,一篇发在论坛上的帖子称,刘亚洲、彭光谦等10名中国军方官员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日关系青年研讨会”递交了一篇论文,题目是《欲人尊我,必先自尊,日本人为何对我猖狂?》文章措辞激烈,呼吁对日强硬。然而,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专家彭光谦少将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却表示,他根本没有参加过这个会议,帖子上提到的10名军官中有的他根本不认识,更不用说一起写过什么论文了。

  2006年6月28日,一家香港媒体在网站上发表题为《美兵棋推演:中国空军能抗F-22》的文章称:“美国新型的F-22战斗机在面对中国最新的远程地面早期警戒系统相控阵雷达时无能为力。”但军事专业人士看过这篇文章后表示,文中在介绍计算机全息模拟过程时有几处很明显的常识错误:首先,美国空军没有F-15EJ这种飞机;其次,EF-111飞机已经退役,不可能出现在美国的假想作战计划中;最后,EA-6B是美国海军的飞机,而不是美国空军的飞机。综合看来,这篇文章很可能是网友杜撰的,可信度不高。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