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7

中日将同步发行探讨历史新书

中日将同步发行探讨历史新书

--------------------------------------------------------------------------------



● 符祝慧(东京通讯员)

符祝慧 (摄)

在中日两国关系在低谷徘徊的此时,日本最大学术赞助基金会日本财团,全力支持中日学者展开历史对话。该基金会赞助的一本名为《超越国境的历史认识》的书本本月在中日两地同步发行。

  此书探讨中日历史观的不同,但重心在于强调“超越”分歧,因此,论者以为这是日本的一个试金石,希望以“新思维”展开中日对话,解决两国的历史问题。

  负责在中日两地出版此书的皆是中日的权威出版社,日本方面是东京大学出版会,中国方面则是社科院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在东京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以历史资料为准探讨历史的书本,在这个时候出版甚为关键。然而,要消除(中日)历史隔阂,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要能理解对方的历史观点,国家间要在历史认识上达到一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只有靠增进新一代学者们的交流,才可取得认同。”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东京指出:“超越并不代表是要搁置历史,而是要真正去证实和探讨历史。目前,在中国关心中日两国历史问题的不仅是学术界,也包括一般大众。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历史问题上的分歧,影响了两国的交往。我深信要达到共识困难,但我们不能因为不一致就去回避它,不去探讨它,这样反而会造成负面作用。”

  去年,中日韩三国学者曾经合编一本《东亚近代历史》,此书在中韩据说获得一定的评价;日本虽卖出了7万本,但日本保守派人士却把它列为“问题书”。

  《超越国境的历史认识》一书的执笔人,有三分之二是日本学者,另有两位是旅日中国人教授,以及一名旅美华人教授。

草根NGO能发挥多大作用?

--------------------------------------------------------------------------------



● 韩咏红

  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一两年内,NGO(非政府组织)在国内的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以致有人评论说,NGO成了中国继WTO之后最时髦的概念之一。

  根据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的研究,撇开有官方背景的NGO不算,中国究竟有多少草根NGO简直无法统计。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人结社热情正在高涨,NGO在学术界正成为“显学”。

  目前,形形色色的NGO在全国各地成立,除了历史悠久的教育和扶贫NGO以外,今天的NGO在名目、功能与作用各异其趣。像北京有著名的“自然之友”、“打工青年艺术团”、“远山的母亲教育工程”(黑龙江)、“抓小偷志愿者协会”(南京)等。

  对于这股NGO热,有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多,民间自由活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与国际接轨推进国/境内外NGO的合作,也加速了NGO的成长。

  从另一个角度说,NGO“热”与中国近年的社会失调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在NGO活跃的领域里,人们经常看到“政府失灵”和“经济失灵”的信号。而外界对NGO的期待,折射出人们对中国前途忧患和焦虑,观察者把他们的目光投向NGO,期待NGO成为医治上述“双失灵”,成为推动由下而上改变的突破口。

  然而,外界的殷切期望和NGO所处的内外部困境是一种反差。在中国,因各种原因而未注册的“地下NGO”,有说达数万家,也有说达30万家。而在NGO群体里,参与者对自身的基本批评是“NGO太多太散,力量薄弱”。

  在运作上,NGO在国内的活动始终受到很大的制约。除了注册与募款的困难外,地方政府对NGO的怀疑,以及NGO本身的资源与能力问题,基层领导的不配合,以及传统上中国基层社会“一盘散沙”的状态,都是NGO工作的制约因素。

  在云南采访中,记者看到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的负责人于晓刚在云南农村的一次工作。

  于晓刚有个构想:每年灌溉时候,农村里每户人家都要抽出大量人力驻守在水源口来确保水源安然引到自家农田。于晓刚到云南某个农村去推介农村成立“用水户协会”的概念,让农民以协商合作的方式集体解决用水问题。

  但村支部书记对“用水户协会”构想提不起劲。村支书表示,他的计划是找老板投资3000万(人民币,等于600万新元)兴建水库以解决灌溉问题。

  投资3000万以帮一村农民灌溉?村支书的计算逻辑叫人费解,但农村领导对于NGO涉入农村事务的保留态度,却是十分明白的。

  另一方面,当农民从集体生产改为个体生产后,一些基层社区居民也回复“一盘散沙”的状态。例如,当NGO到地方上组织农民成立卫生队,改善环境卫生,或组织集体活动时,农民也会掂量:我开拖拉机出去一天能挣多少钱,参加这些社区活动的回报是否等值?

  因此,NGO在农村里展开社区服务,要赢得社区的信任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以中国草根NGO群体中,有资源和人力条件到地方上“蹲点”的NGO并不多。

  曾在广西和云南不同的国内外NGO服务的韦焘告诉记者,国内草根NGO的资源和组织能力远不能和国际NGO相比,这对本土NGO吸引优秀人才造成很大影响。

  39岁的韦焘也坦言,在NGO队伍里服务多年后,他也开始为个人前途担心。NGO工作的流动性与低薪酬,造成其职工的保障不足。还有的NGO工作者辗转在不同城市工作,最终成了享受不到社会、医疗与就业保险的“流动人口”。

中国NGO

仍在“婴儿期”

  一些评论形容中国的NGO仍在“婴儿期”。从近年的一些例子看,NGO工作中被媒体报道最多的内容,是他们对政府给予政策咨询,或通过对地方问题的研究来为政府献诤言。在体制之外与体制保持互动,这也许是现条件下,NGO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

人民币对美元再“破八”

2006-06-15 10:20 am



  (综合讯)星岛日报消息,人民币兑美元再次升穿八算水平。今早的订价,是7.9999人民币兑一美元,高于上日的8.0051。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5日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9999元,1欧元对人民币10.076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9522元,1港元对人民币1.03074元。

  上月15日,人民币曾经高见7.9972兑一美元。自从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去年六月调升百分之2.1后,到目前累计再升百分之1.4。

周小川﹕将采取微调措施调控经济

2006-06-15 11:20 am



  (综合讯)明报消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将采取微调措施,调控经济,并会加强公开市场的力度。

  周小川出席一个论坛时被问及会否进一步收紧信贷时,他回应称,将采取微调措施,调控经济,并会加强公开市场的力度。

胡锦涛:上合的成功经验在于坚持“上海精神”

2006-06-15 12:05 pm



  (上海讯)新华网消息,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的讲话。他说,10年前,“上海五国”机制建立,启动了“上海合作”进程。5年前,他们6国作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历史性决定,为他们6国睦邻互信和互利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搭建了广阔舞台。胡锦涛说,5年来,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原因是他们各成员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恪守和平与发展的宗旨,遵循充分的民主原则,奉行对外开放政策。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中国国务院任命人行新副行长

2006-06-15 2:05 pm



  (北京讯)中国国务院最近任命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刘士余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德铭(正部长级)、张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国航购买24架空中客车A320

2006-06-15 2:50 pm



  (综合讯)BBC中文网消息,由中国政府控股的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宣布,将从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购买24架A320客机。

  国航表示,这些定于2007年至2010年间交货的A320中短途系列飞机将提升其机队的载运能力,强化北京作为航运枢纽的地位,提高航班频率。

  国航还透露,截至2005年底,中国国航总共拥有飞机176架。

  中国国航表示,公司将用自有现金、商业贷款和其他融资工具来购买飞机。

  该系列飞机的订价为每架17.4亿美元。

  这24架飞机是中国官方飞机采购机构去年11月份签署购买意向书中150架空中客车中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飞机的价目表总价为100亿美元。
日本媒体:消除反日形象 马英九7月间访日

2006-06-16 2:35 pm



  (综合讯)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国民党主席英九将在7月间访问日本,将会晤日本朝野政界人士,并发表演讲。这将是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后首次访问日本。

  国民党相关人士透露,马英九已经决定将在7月10日至15日访问日本。报道说,被视为2008年总统选举最具潜力的候选人,马英九这次访日将与日本朝野各党干部会晤,并发表演讲,以彰显欲夺回政权的国民党新领导形象。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马英访日期间将先后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以及京都,大阪府知事会晤,10日将在东京外籍记者俱乐部及横滨大学演讲
冷静,中国央行!

(英国)FT中文网 (2006-06-16)



  冷静!

  一定要冷静!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9。1%、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6%、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刚刚公布的五月份金融运行和投资数据,似乎宣判了中国央行四月底“升息”政策的死刑。

  可以肯定的是,接踵而来的各方面压力将再次把中国央行送至火山口。事实上,一些“经济学家”的“乌鸦嘴”和媒体的“鹦鹉舌”已经在相互鼓噪,继续升息、上调准备金率,这些沉碴正在泛起。

  但是,尤其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公众,都应该保持冷静,千万不能让中央银行在压力下决策。中国经济热度不减,不一定是药量不够的原因,很有可能根本就是药不对病。在目前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应是央行独臂苦撑,而必须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四轮共驶,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很显然,继续提高贷款基准升息绝不是一个好主意,甚至是一个馊主意。再加27个基点?36?或54?加27个基点,也许会重蹈旧辙,如果再加54个基点,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个拍案而起的将是国资委,作为国家股东的代理人,商业银行大幅吞蚀国有企业的利润,肯定会引来利益博奕,而且,对于目前需要大力解决就业的中央政府来说,投资“偏”热、国有企业利润下滑,哪个体大?哪个更容易解决?

  事实上,目前中国基准贷款利率短期上调的空间也非常有限。目前中国的基准贷款利率已达5。85%,远高于目前伦敦LIBOR和香港的HIBOR,13日这两个同期限利率分别分5。50%和4。91%,即使美元和港元的贷款利率可以加点,但人民币的贷款上调有多少空间?在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如果国内商业银行退出,结果肯定是多数企业投进国际资本的怀抱,届时中国外债将会激升,外汇占款继续增加。2004年10月中国央行的加息就是前车之鉴。

  另外,即使贷款基准利率继续上调,可以肯定,在目前中国积极拉动消费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同步跟进的可能性极小,利差扩大,商业银行肯定掩面偷着乐,贷款冲动有增无减,而目前国内投资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基本不会考虑资金成本,干柴烈火相遇,央行的升息政策只能再作“壁上观”。

  相对于升息,提高准备金率似乎是个较优选择,但是,在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商业银行资金苦乐不均的情况下,“一刀切”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根“大棒”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动用,否则已经动用。

  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货币市场利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如果央行上调准备金率,货币市场利率肯定会激升,收益率曲线将迅速上移,到时金融机构持有的固定收益产品将会雪崩,而国际短期资本却会闻腥而来,去年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效果前功尽弃。事实上,本周一年期央票收益率水平已经反弹至2。48%,三个月央票收益率达2。1777%,均升至15个月以来新高。

  对于货币政策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中国央行保持目前政策的稳定性,以常规的公开市场加上定向票据的发行,加大回笼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力度,同时配合“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以不变应万变。

  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解决目前投资过热、金融运行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加速、稳定地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和企业债市场,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范围,从而分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以及风险,事实上,五月份居民储蓄增幅减缓就是股市走牛分流资金的结果。

  与此同时,中国在动用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同时,还要启用灵活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暂时延缓一些预算内投资项目,同时配合于税收政策,这样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微观投资主体,又可以回避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缺的不是灵活的货币政策,而是灵活的财政政策。

  “十一五”开局、换届选举、奥运在即,本轮经济再次趋热,原因复杂,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周期的因素。但是如果让中国央行在政治任务和经济稳定、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的多重目标下进行决策,同时还要兼顾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货币政策将在部门利益博奕中牺牲自已的独立
中印首谈铁矿石长期协议 今年有望达成出口价格

(中国)和讯网  (2006-06-17)



  与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新年度铁矿石谈判还没有结果,中国又与另一大铁矿石供应国印度开始今年铁矿石出口量和价格的谈判。   

  由于此前中国只是更多的从现货市场进口印度的铁矿石,进口价格明显偏高,而今年,中印之间的长期出口协议及出口价格有望达成。   

  根据果阿矿物出口协会秘书长Glenn Kalavampara 透露,印度与中国就今年的铁矿石出口量和价格的谈判已经在进行,不过目前还无法确定中印铁矿石的谈判结束日期及谈判结果。   

  长期协议有利于压价   

  果阿位于印度西海岸,是印度出口铁矿石的大港,其铁矿石出口占印度出口总量的40%以上,2005~2006年度印度共出口铁矿石8000万吨,其中果阿出口了3600万吨。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邹健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随着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的日益增多,印度已经超过巴西,成为中国进口铁矿石的第二大供应国。   

  中国是印度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4~2005年度进口量为 5900 万吨,2005~2006 年度进口量约6800 万吨,预计2006~2007年度,印度出口8500~9000万吨铁矿石,而中国将消费7000万吨的印度铁矿石。   

  然而,钢铁工业协会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以前,印度出口中国的铁矿石主要以现货为主,只有少数钢厂与其签订长期协议。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钢厂采购的印度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大大高于印度与日本签订的长期合同价格。去年,印度与日本的长期合同价平均40美元/吨,而目前印度出口中国的现货铁矿石价格约55美元/吨(离岸价)。   

  目前,印度已经与日本钢铁厂家达成了一个5年的铁矿石长期合同。按照新续签的合同,在2006年到2010年的5年内,日本五大钢厂每年从印度进口铁矿石的采购量总计347万~675万吨,今年的采购量为347万吨,是年度合同量中最少的一年。双方达成的铁矿石价格比2005年上涨19%,与日本钢厂同CVRD、力拓、必和必拓公司达成的今年铁矿石价格涨幅一致。但是在具体离岸价格上比巴西CVRD以及澳大利亚的长期合同价格要便宜1~2美元。   

  价格博弈   

  据印度方面称,除与日本续签长期出口协议外,印度和中国两国在多年的努力下,现在也终于坐在一起就长期出口协议及出口价格进行讨论,这是在中印铁矿石贸易史上的首次。   

  不过,对于国内的一些大钢厂来说,大量接受印度矿还需要一个过程。武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负责铁矿石进口的胡经理昨天告诉记者,目前武钢每年进口1000多万吨铁矿石,大多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以及南非,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一年不超过100万吨。“主要是因为印度铁矿石的市场价格高而且波动大,品位上也相对差,在交货和品质保证上也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   

  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的现货市场呈现下降趋势。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砂及精矿2457万吨,价值14.86亿美元,简单计算,每吨铁矿石的价格约为60.49美元;5月的价格比1月累计下降了大约4.89%,比去年12月份的64.27美元下降了5.35%。这对还在进行的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利好。   

  不过,据记者了解,印度钢铁部一再呼吁要优先考虑国内钢厂的需求及确保产能扩建,印度政府可能要将铁矿石的每年出口限额从去年的7000万吨调降至3500万吨。此举将对现货甚至长期合同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