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解放军观摩军演留一手:关键时刻乱忽悠
6月16日至21日,中国军方观摩团在关岛观摩了美军十多年来在太平洋地区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英勇盾牌-06”。这是美军首次邀请中方观摩由美军单独举行的军事演习。与记者在“里根”号航母甲板上看到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景一样,美方对外军观摩团的态度,同样有着种种反差。
无关大局的地方随便摸、随便看、随便问
短短3天的观摩活动,从访问项目的设置上看,给人以开放、坦诚的印象。毕竟,这是美军第一次邀请中国军人登上航母,走进他们的空军基地和海军基地。而这些地点,都是美军在关岛的核心部署。
被邀请到“里根”号航母参观的中国和澳大利亚观摩团,参观了航母的航空控制室、作战指挥室等重要部门,不仅浏览了用于控制飞机起降和作战指挥的仪表、装备,并且看到了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美军团队。从航母甲板、机库到维修车间,停泊于此的所有飞机,包括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E-2C“鹰眼”预警机、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等,都可以随意触摸、拍照或向站立于一侧的工作人员提问。对于观摩团提出的任何问题,对方不会以“无可奉告”这样的字眼加以拒绝,而是尽可能地进行解释,虽然解释的程度深浅不一。
在甲板上观看舰载机起降飞行时,当我们问到弹射器功率、飞机起降频率等,一时想不起数字的陪同官格雷·布朗表示“我马上去问问”,随后便带回了答案。后来我们得知,被带至3艘航母的各国观摩团,参观项目都是一样的,“开放”程度也大致相同。
美2006勇敢之盾军演
在空军基地、海军基地的参观中,我们还看到了B-2隐形战略轰炸机和正在伊拉克使用、能连续工作两小时的排爆机器人,以及美军的主战弹药AGM-86巡航导弹等比较先进的装备。
记者认为,这样的开放程度,是美方增加透明度的姿态,是其表示友善、扩大交流的标志,也是美方要求未来得到对方更多“回应”性邀请的前奏,其象征意义超出了观摩访问的实际意义。
真正的“秘密”既看不到,也问不到
事实上,美军的真正“秘密”,并没有向各国观摩团开放。首先,对这次演习的立案、科目设置等任何军事演习中的核心问题,美方不予透露。不论是高级军官还是陪同我们进行参观的普通军官,当我们提出这类问题时,对方的答案都是惊人地一致:“嗯……怎么说呢……这是一次非常复杂的联合演习……”对实质性内容一语带过。与部队官兵交谈时,记者问对方“在演习中担任什么任务”以及“为演习做了什么准备”时,得到的回答总是“没什么特别的,就跟我们平时训练一样”。虽然美军的确强调训练、演习和实战的一致性,但这样的回答显然是“留了一手”。
其次,在空军基地和海军基地,美方为观摩团安排的参观项目,多为生活设施、历史博物馆等,鲜有作战部队。即使是在“应急反应大队”向观摩团展示、介绍的,也大多是与“人道主义救援”相关的任务和装备,很少涉及军事行动。在3天的观摩中记者感到,真正的“秘密”是既看不到,也问不到。比如,在作战指挥室军官向观摩团介绍雷达工作状态时,记者随口问了雷达的工作半径,对方迟疑了一下,然后坚决地说:“这个不能告诉你。”
第三,让来自7个国家的观摩团最为意外的是,美方没有邀请观摩团到演习现场观看。虽然演习之意往往并不在其场面,但这毕竟是观摩演习最重要的部分。美方似乎“忽略”掉了这一点,并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解释。就连演习开始的准确时间,观摩团也没有得到通知,以至于在演习原定开始的那天,所有人都在四处打听同一个问题:“演习开始了吗?”后来才知道,就在我们参观航母、目睹3艘航母齐聚同一海域的时候,演习已经在其他地点拉开了战术演练的序幕。
在接下来的一天,当演习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则被“忽悠”到了海军基地参观“单身水手俱乐部”和博物馆等无关痛痒的地方。无论是来自各国的军人,还是参加这次观摩采访的5位记者,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这场近在咫尺的演习,显得异常遥远。
中国军官:解放军演习不许出现美军演中的失误(组图)
中国将军踏上美国航母
“英勇盾牌”背后突显的,是关岛作为美国伸向太平洋的“长矛上的矛尖”的战略地位
“我没想到能够和中国军人这样毫无障碍地聊天。”美军“里根”号航空母舰负责机械管理的军官格雷·布朗说。
横亘于两种文化、两支军队之间的障碍,除了距离和语言,或许还有更多别的东西。然而,从中国观摩团登上这艘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里最大、最新的航母那一刻开始,那道所谓的无形障碍,似乎正在被中国军官流利的英语和善意的笑容一点点穿透。
18日至23日,美军“英勇盾牌”演习在太平洋湛蓝的水面上展开。这是十多年来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调集航母最多的一次军事演习,包括三艘航母在内,此次演习共调动30艘舰艇、280架战机和2.2万名军人。
外界对于美军此次军演战略意图的解读,大多着落在以下三点:检验和训练大规模全球行动的作战能力;向所谓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显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强势地位;突显关岛作为美国伸向太平洋的“长矛上的矛尖”的战略地位。
首次应美军邀请来观摩美军“英勇盾牌”军事演习的中国观摩团包括三名少将在内共10人。在前来观摩演习的七个国家代表团中,中国团人数最多、级别最高,一举一动引人注目。
在“里根”号上,站得笔直的美国大兵总会轻轻地向我们点头,或是以美国式的热情把眼睛瞪得溜圆说一声“hello”。他们会专注地打量这些黄皮肤脸孔上的表情。当我们很快蹦出一连串英语向他们问好,对方往往会微微一怔,而后报以更灿烂的微笑和不再减速的英语。接下来的,可能又是一次谈天说地。
中国将军亲密接触美军航母
6月17日下午,七国观摩团被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乘坐运输机前往关岛附近海域参观美军“里根号”、“林肯号”和“小鹰号”航空母舰。中国军人踏上了美军“里根号”核动力航母。
这是美军最大、最新的一艘航空母舰。站在长333米、宽41米的甲板上,丝毫感觉不到航母的移动。甲板下大大小小上千个房间,让人眼花缭乱。据介绍,来这里的新兵第一个星期没有人能够找到正确的路,虽然每层都有路标和地图。
参观航母机库的防火设施时,美方介绍说:“这部仪器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任何火苗和烟头。”“有多灵敏?现在就来试试!”当海军少将张磊愚提出这个要求时,美军消防人员笑了,想了想,最后把一支打火机举在了中国将军前方五米处。
顺梯架而上,几位将军同时来到F-18舰载战斗机驾驶舱外。曾有几十年飞行经验的凤景泉将军把手插进美军飞行员的安全带。“不错,很紧。”将军赞赏说,“即使是老飞行员也不能有丝毫疏忽,你们的安全意识很强!”
“弹射器的功率有多大?”又一架舰载机从航母甲板上被弹射器发射起飞,马健将军询问美方陪同人员。“把航母竖起来相当于一个帝国大厦,每个弹射器每发射一次,能够把帝国大厦向上抬高6英寸。”直到对方给出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马健才满意地点点头。
叩动扳机,却未闻枪声。美军海岸警卫队特种部队为各国观摩团举行的小型港口反恐演练中,火力打击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纰漏。“不管演习和日常训练有没有区别,在我的部队,演习中枪打不响可是绝对不允许的。”负责军事训练工作的周国建大校,在这一刻显得有些严肃。
“直爽是军人共同的性格,我们之间的交流很顺畅。”观摩团团员、来自国防部外事办公室的涂启明说。从武器装备到战役战术,从指挥管理到福利薪金,不论在会议室还是餐桌,中美军人间的你问我答一直没有停止。
“他们很专业。”“里根”号航母战斗群第七驱逐舰中队指挥官戴维·斯丁德上校评价中国观摩团成员说:“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中国人的了解不及他们对我们的了解。”
研究正在走上强军之路的中国军队,是美军高级军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戴维·斯丁德上校说,与中国军人面对面交换看法,这种机会并不多。“中国军队很强大,我很期待将来有更多机会与中国军人坐在一起,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司令麦克·米勒少将说,“两国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话。我想,这次访问就是对话的一部分,它对于我们舰上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
我们被弹射出“里根”号
实际上,在美国军人的认知里,已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在“里根”号上设置的业余进修课程中,“《孙子兵法》研究”是其中的一门。格雷·布朗选择了这门课程,并且把《孙子兵法》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放在一起研究。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东方和西方最早的战争思想中,他发现了不少共同点。
从美军太平洋总部派来陪同中国观摩团的陪同官帕顿曾在美国国防语言学院学习中文。餐桌上,他与中国团员讨论起了京剧。先后两次到中国任职的武官巴顿则这样描述他眼里中国的变化:“2001年我到北京的时候,很多人骑自行车上下班;去年我再到那里,发现北京已经成了汽车的海洋。”
在“里根”号上,《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甚至还发现了“中国制造”的塑料拖鞋和棉质睡衣。
观摩团在甲板上观看了飞机起降。这是舰载机最特殊的部分,也是航母上最危险的动作。美军飞机从航母上起飞时,并不是“飞”出去,而是被一个类似于大力弹簧的弹射器“弹”出去的。分布在舰首和中部的4个弹射器,每15秒能发射一架飞机。弹射器能让飞机在短短3秒钟内从0加速到时速128英里。
降落更是惊险。美军飞机不是“停”下来的,而是被三根起阻拦作用的钢索“绊”住的,在2秒钟内,战机从时速105英里降到0,可谓戛然而止。设在甲板前、中、后位置的三根阻拦索,就是飞行员降落的三次机会。飞行员根据飞机快要着陆时的高度,来决定把飞机挂在哪一根阻拦索上。“里根”号每隔45秒可以降落一架飞机。
半个多小时的观摩中,我们观看了十几个架次飞机的起降,其中只有一次失败——一架F-18战斗机降落时没能成功挂住阻拦索,不得不重新飞上天空。
观摩团还参观了航空控制室、作战指挥室等地点,这都是航母的中枢部门,能够向观摩团开放,并且是在工作时间开放,让人印象深刻。
航空控制室里,10块大大小小的屏幕,分别显示着甲板上的情况和执行任务飞机的编号、飞行时间、飞行员名字、油料状态等各种信息。
舰长指挥室里,正在掌舵的是一位23岁的黑人女兵。“里根”号航母舰长特里·克拉夫开玩笑说:“别的高中毕业的孩子刚学会开汽车的时候,她已经在开航母了。”
离开航母时,观摩团乘坐的飞机是被弹射出去的。那是一种极限体验,当身体感觉似乎就要被加速度拉得变形、快要挣脱安全带的束缚时,飞机突然平稳下来。各国观摩团中,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体验弹射飞行。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张由航母舰长签名、证明经历了“阻拦降落”和“弹射起飞”的证明书。
有限开放的观摩
“演习开始了吗?”从19日到20日,各国应邀前来观摩演习的不少军人和记者都在问同一个问题。
根据太平洋总部此前发布的消息,演习定于19日至23日举行,但观摩团却迟迟没有听到演习正式开始的消息。直到19日下午,美军519特遣部队第36联队指挥官、海军上校迈克·布尔拉才向记者证实,演习在18日已经开始了,并解释说美军的日常训练和演习没有明确的界限。
这样的解释有其道理。几天的采访中,记者的确体会到,对于一年举行数百甚至上千次演习的美军部队来说,演习已经成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但连演习开始时间也不告知观摩团,这样的做法也折射出美方在开放的同时有所保留的态度。
在安德森空军基地的1号机库,美军士兵全副武装地站在一条黄线上,不允许任何人进入黄线内。一个张着黑色翅膀的庞然大物,像一只蝙蝠,静静停泊在机库顶端一面星条旗的下方。这就是大名鼎鼎的B-2轰炸机。
机库外停着三架飞机,分别是F-15、F-16和F-18战斗机。对于这些战机,美方倒是很大方,不仅允许观摩团任意触摸、观看,还特意安排了不少飞行员站在飞机下回答提问。
第44战斗机中队队长比尔·李维斯是一名具有18年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他的名字被印在身旁的一架F-15c战斗机左翼上,这是美军给予指挥官的特殊荣誉。当被问到他们的对手是谁时,他巧妙地回答说:“对手是年轻一代的飞行员,因为他们太聪明了。”
针对美方没有邀请观摩团到“英勇盾牌”演习现场实地观看,来自其他国家的一些观察员多有抱怨,也有其他国家的媒体记者把这次访问称为“照相之旅”,认为参观的实质性内容并不多。
事实上,人们更关注这次演习体现出的美军战略意图——把关岛建设成为太平洋地区的快速反应和远程投送中枢,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
根据美军亚太地区兵力调整计划,目前驻日本冲绳的数千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将在2014年前移至关岛。2008年前,美军将分三个阶段裁减驻韩美军,将其部署整体南移,以加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前沿部署,并通过优化整合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美军太平洋总部空军副司令解读“519特遣联队”
联合作战是现代战争的趋势,在这方面,美军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走得最远。美军太平洋总部专门负责统筹联合作战的机构——“519特遣联队”在美军中相当特殊,主导了这次“英勇盾牌”演习。就此,《瞭望东方周刊》采访了美军太平洋总部空军副司令阿特拜克少将。
《瞭望东方周刊》:邀请中国观摩这次军事演习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
阿特拜克(以下简称阿):我想这得从总统说起。美国总统对维护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十分感兴趣,于是,他的意见就传给了国防部长和太平洋总部司令法伦上将。中美双方开展对话、相互学习交流,对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十分重要。人民解放军前来观摩演习,我们很激动,很高兴可以相互对话,增进透明度和彼此间的友谊。这也是我结交新朋友的好机会,希望以后有机会到中国去。
《瞭望东方周刊》:这次演习是由519特遣联队组织的,它的任务是加强部队联合作战能力,你能具体谈谈是如何进行训练的吗?
阿:519特遣联队是由太平洋总部司令直接领导的,旨在对人道主义援救、灾难援助和高端战争等一系列紧急情况做出反应。我们把海陆空部队集中在一起进行演习,促进相互配合,以便在危急时刻承担司令或总统指派的任务。这种任务可能是印尼海啸,也可能是真枪实弹的战争。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部队的联合作战能力。
《瞭望东方周刊》:519特遣联队进行过军事行动吗?
阿:没有,但我们训练的一些部队参加过其他联合作战行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形成强大的组织计划能力,确保这种能力可以运用到其他部队的实际作战中。也许有一天,519特遣联队会有自己的任务,但我们的专长就是组织联合作战。联合部队经过我们的训练后,能够应付世界各地的危机。
《瞭望东方周刊》:能否介绍一下特遣联队的组织结构,部队对谁负责?
阿:519特遣联队由太平洋总部司令法伦上将组建,并对他直接负责。当然,法伦受国防部长指挥。有意思的是,虽然部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常设组织,但是我们每天都有别的任务,用长官的话来说,就是“日常工作”。
《瞭望东方周刊》:日常工作?
阿:是的。比如,我是太平洋总部的空军副司令,我的长官法伦也是519特遣联队的司令。我们是由许多不同部门的人组成的,大家定期聚在一起商讨计划,看看有什么机会进行联合演习或联合行动。这种组织结构本身就反映了519特遣联队的联合性。
《瞭望东方周刊》:演习的频率如何?
阿:一般来说,我们每年举行三次大规模演习,分别是“终极愤怒”、“英勇盾牌”和“北方边陲”。此外,我们常年有小演习。
惊爆印度间谍机追踪拍摄解放军三艘新购潜艇(图)
一直以来,印度海军对中国海军的现代化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印度时报》28日报道称,印度海军的间谍机日前在地中海海域侦察、追踪并拍摄到了中国海军三艘新型潜艇。
派直升机跟踪拍摄
这已是印度海军今年以来第二次如此远程距离的海上窥探行动。今年2月,在距离印度领土2300公里以外的也门的索科特拉岛海域,印度海军的俄制“图-142M”(Tu-142M)远程反潜侦察机及“Il-38”海上巡逻机就曾侦察到一艘中国海军的新型驱逐舰。
而这一次,印度的四艘军舰———驱逐舰“麦索尔号”,导弹护卫舰“布拉马普特拉号”及“贝特瓦号”,加油船“阿迪特亚号”———与中国海军的三艘新型潜艇“擦肩而过”。当时,即本月初,运送三艘中国新型潜艇的两艘大型运输轮船正好路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海域。
印度海军一名高层官员说:“这三艘基洛级潜艇装备了最新型的‘俱乐部’(Klub-S)级巡航导弹,是中国与俄罗斯在2002年达成的20亿美元军购协议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双方共签订了8艘潜艇。而另外5艘潜艇已于2005年年底交付。”他还说:“我们军舰上的直升机抓拍到了相当清晰的照片。”
警惕中国海军实力
《印度时报》28日还报道称,在三艘被印度海军侦察到的中国新型潜艇中,一艘由俄罗斯圣彼得堡造船厂制造,另外两艘则由俄罗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制造。巧合的是,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正好也是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44,570吨级)接受升级的地点。
《印度时报》还称,毫无疑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强于印度海军。它拥有65艘潜艇,其中包括22艘核潜艇(新浪军事注:原文如此),而印度海军舰队仅有16艘常规潜艇。而且,中国海军还是亚洲唯一一支拥有潜艇弹道导弹发射能力的海军。即使是美国,现在也对中国海军保持了高度的警觉。
事实上,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鲁格海德海军上将日前访问印度时,美国和印度已就中国海军实力的增强交换了情报。
解放军将领们对美军优势不再有“任何怀疑”?
--------亚洲时报------------------------------------------------------------------------
伦敦---似乎还惟恐解放军将领们对美国军事优势仍有“任何怀疑”,五角大楼上周邀请他们观摩在美国西太平洋关岛(Guam)附近举行的“英勇盾牌─06”( Valiant Shield)的大规模军事演习。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首次正式获邀观摩美国在太平洋的军演,尽管中美两国理论上有可能会因台湾问题在太平洋爆发冲突。
观摩团共10人,包括来自解放军三军的军官,由中国国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张磊愚少将带队。代表团观摩了“英勇盾牌─06”军演,并与美国的高级将领会晤。中国将领们并没有像美国军官那样召开记者招待会。不过,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导说,演习给中国军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导援引张的话说,中国代表团首次应邀观摩由美军独力进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是“中美军事交往中积极的一步”。
张说:“这次观摩让中方对美军的武器装备、训练水准、演习组织和指挥调度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张磊愚少将曾出任中国海军潜艇学院院长。
美国在这次大规模演习中动用了3艘航空母舰(美国共有12艘),令人叹为观止。对中国而言,即便只拥有一艘也仍然是一个梦想而已。中国现在也没办法对付造价十亿美元计的B-2隐形轰炸机。
这次是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能进行如此大规模军演经验的国家很少。美军虽然不能说是完美无懈可击,但多得这种军演经验和高科技,他们的熟练程度确胜中国军队一筹。
美国战略家认为,如果美中将领能定期会晤,就能增进双方的了解,可以避免产生误会和误判,双方不至于弄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因此,五角大楼此次打破惯例,邀请中国的高级代表团观战,希望神秘的中国军队往后也会邀请美方观摩中国的军演,尽管据中国官方媒体报导,中方其实曾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向美国发出请柬。
五角大楼似乎希望,中方高级将领会受到这次观摩之旅的影响,忠告政治领导人“行动要审慎”。
中国誓言会尽一切办法统一两岸,但台北现政府却另有打算--实现独立。目前岛内许多人也希望保持现状。令北京担忧的是,民调显示,越来越多人(甚至包括1949年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士兵和难民的子孙),都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
台北现政府自然不愿见到美中高级将领定期会晤。据“台湾关系法”,美国有义务给台湾提供防卫武器,至于协防台湾的承诺则有点模糊。
负责处理两岸关系的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立即发表声明声称,更频繁会晤可能使美国军官受中国官员的影响,这样有损台湾的利益。这些话很可能是要说给美国议员听的。
但是,只要台湾人不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无必要地挑□中国,那种情况似乎不大可能发生。然而由于执政民进党被一连串腐败丑闻缠身,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面临严峻考验,民进党实有可能将台湾地位公投列入竞选政纲。
尽管矢言必要时不惜动武阻止台独,但大陆军队目前似乎还未有足够能力跨海100英里对台湾发动大规模海陆两栖进攻;是以北京当局取而代之的选择,是在台湾对岸的福建省部署大批导弹,以确保一旦真的开战时,能通过定点攻击台北领导人、高级将领和指挥网路,击溃台北当局的顽抗意志。但这只能是一次性的策略,倘若台北政府坚持抵抗,而美国又真的决定出兵协防,大陆有可能吃败仗。
导致美中兵戎相见的另一个可能性,是中国跟美国盟友日本就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Senkaku Islands)爆发军事冲突。阻止上述情况发生符合各方的利益。美国此次演习总共调动了包括3艘航母在内的30艘舰艇、280架战机和2.2万名军人。
美方这次选择在离众多纷争不断升温的东亚地区不远处,举行大规模军演,似乎是要向盟友和潜在对手发出一个强烈的政治信息:虽然无法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抽身,华盛顿仍有能力立即在太平洋上集结军队、舰船和战机投入作战;但是否会下令开战,始终是另一回事。
印度军方拍摄到中国新潜艇
2006-06-29 4:05 pm
(综合讯)明报消息,印度海军的间谍机月初在地中海海域侦察、追踪并拍摄到了中国海军3艘新型潜艇。
《印度时报》周三报道,印度4艘军舰———驱逐舰“麦索尔号”,导弹护卫舰“布拉马普特拉号”及“贝特瓦号”,加油船“阿迪特亚号”———在本月初与中国海军的3艘新型潜艇“擦肩而过”,而运送3艘中国新型潜艇的两艘大型运输轮船正好路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海域。
这已是印度海军今年以来第二次如此远程距离的海上窥探行动。今年2月,在距离印度领土2300公里以外的叶门的索科特拉岛海域,印度海军的俄制“图-142M”远程反潜侦察机及“Il-38型”海上巡逻机就曾侦察到一艘中国海军的新型驱逐舰。
印度海军一名高层官员表示,这3艘基洛级潜艇装备了最新型的“俱乐部(Klub-S)级”巡航导弹,是中国与俄罗斯在2002年达成的20亿美元军购协议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双方共签订了8艘潜艇。而另外5艘潜艇已于去年年底交付。他强调,印度军舰上的直升机抓拍到了相当清晰的照片。
《印度时报》还报道称,在3艘被印度海军侦察到的中国新型潜艇中,一艘由俄罗斯圣彼得堡造船厂制造,另外两艘则由俄罗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制造。巧合的是,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正好也是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44570吨级)接受升级的地点。
报道称,毫无疑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强于印度海军。她拥有65艘潜艇,其中包括22艘核潜艇,而印度海军舰队仅有16艘常规潜艇。而且,中国海军还是亚洲唯一一支拥有潜艇弹道导弹发射能力的海军。即使是美国,现在也对中国海军保持了高度的警觉。事实上,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鲁格海德海军上将日前访问印度时,美国和印度已就中国海军实力的增强交换了情报。
温家宝:尽力促成六方会谈 解决朝鲜导弹问题
--------------------------------------------------------------------------------
(李气虹广州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昨天表示,中国会密切关注朝鲜可能发射导弹的问题,并促成各方尽快恢复六方会谈,使朝鲜半岛核问题得到和平解决。
温家宝昨天上午在深圳与澳洲总理霍华德举行会谈,他在会后的联合记者会上作出以上的表示。
他说:“我们希望有关各方要从朝鲜半岛稳定的大局出发,保持克制,避免局势恶化。我们仍旧认为,继续六方会谈,是解决半岛核问题的唯一方法。”
中国长期提供经济援助给外交孤立的朝鲜,一般认为北京对平壤具有关键的外交影响力。中国一向主张朝鲜、美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和平协商朝鲜使用核能问题。
过去两周,美国情报指朝鲜部署发射“大埔洞”二型长程导弹,美国、日本和澳洲因此希望中国能向朝鲜施加影响力,取消其发射计划。
霍华德昨天在与温家宝会谈之前对媒体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拥有对朝鲜更大的影响力”,他表示将在会谈中呼吁中国游说朝鲜让步和停止挑衅。
小泉希望日中发展友好关系
2006-06-29 9:50 am
(综合讯)明报消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希望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小泉已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访问,他之前访问加拿大,与总理哈珀举行会谈。
小泉向哈珀表示,并没有视中国为威胁,中国经济实力兴起,对日本是商业机会也是竞争。
核应急规划纲要出炉 将形成核全国应急救援网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28日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核应急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该纲要提出,国家核应急工作具体目标有四:建成覆盖各类核设施与核活动的核应急组织体系;建成具有较高素质的核应急指挥与管理队伍;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与救援队伍;建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核应急网络。
据中新社消息,这份刚出炉的纲要还确定出“十一五”期间国家核应急工作的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在巩固现有核电厂核应急管理体系基础上,健全中国核应急组织体系,使其逐步覆盖所有核设施与核活动;二是依托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军队力量和大型核企业组建一批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三是依托大型核企业和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和军队力量等,建立若干专业能力强、机动灵活的核应急专业救援分队,包括应急辐射监测、航空辐射监测、医疗救治和洗消去污等分队;四是完善国家核应急指挥中心、核电厂所在省以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核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在四川、甘肃、北京建设省级核应急指挥中心;五是在国家核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功能较齐全的事故后果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六是建设全国核应急网络;七是开展核应急关键技术攻关。
据了解,核应急是为控制核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而采取的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涉及核设施、放射性物质应用、放射性物质运输等核或辐射突发事件。
中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前身为199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由国务院及军队的18个部委和直属机构组成,并由国防科工委牵头,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核事故应急准备与救援工作。中国核应急机构现已建立国家、地方政府、核设施营运单位的三级核应急管理体系。
中美口径不一 中国核威慑力究竟有多强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解放军二炮部队装备的东风-11战术地地导弹
中国最富神秘色彩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今年7月1日将迎来组建四十周年纪念日。近期,中国媒体一改平日的讳莫如深,对这支由周恩来亲自命名的神秘之师展开高调宣传。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彭小枫在最新一期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上发表联合署名文章,对“二炮”的光辉成就大书特书。但事涉军机,很多地方仍语焉不详。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现状与发展,对普通民众来说,依旧是难解之谜。
相对于中国的连篇赞美,美国《外交》杂志则撰文称,中国和俄罗斯的核力量都经不起美国的“首次核打击”。中国的核力量没有现代化的投送系统,更是不堪一击。此外,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在使用前需要长时间准备,缺乏先进的预警系统。
虽然有分析家指出,上述观点只能让知情人士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美国在与其它国家的核战争中,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以中国目前陆基和海基的战略导弹发射技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一举摧毁中国的核反击能力。但还是有不少军事专家称,《外交》所言也有一定依据。
尽管美杂志低估中国核实力,但美国军方却对包括“二炮”在内的中国战略威慑力量不敢轻视。有消息称,美国通过海水声道技术,在万里之外对中国核潜艇展开全天候监控。同时,飞天的卫星,也在监视着中国陆基和海基核力量的一举一动。甚至于潜艇潜航时冒出的气泡,十几小时之后才能消失,美国也注意到。
不仅如此,美国还不断主动加强与解放军的军事交流,以期加深对华军事了解。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华时,指定要求参观“二炮”指挥中心。不久前,美国还邀请中国海军将领观摩其“勇敢之盾”关岛军演,试图借此促使中国军方扩大透明度。
中国战略威慑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呢?无疑,种种迹象表明,肯定不会如美国《外交》杂志所言的如此落后,当然也一定不如美国先进。若干年前,苏东剧变,当叶利钦成功地从戈尔巴乔夫手中夺取权力后,不无炫耀地向外展示其手中的核按钮,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当胡锦涛身边,也有一个携带核按钮的贴身军官如影相随时,民众对“二炮”所宣称的强大战略威慑力,才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香港《大公报》,作者天文)
两岸军事会谈破局 北京以时机不宜为由喊停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正当公众的眼光持续集中在陈水扁罢免案不成立后的台湾政党较劲之际,原订7月将在夏威夷举行的两岸军事学术研讨会,北京相关学术机构却突然表示“时机不宜”而无限期延后,两岸失去面对面接触接回。
在5月中旬美国曾经传出消息称,在美方的全力促成下,中国大陆军方初步同意,在美军邀请下于7月在夏威夷,以举行“研讨会”名义,首度安排台军将校代表与大陆军方将校代表举行历史性会谈。台湾国防部长也低调证实此事。但28日有台湾媒体传出消息,筹备多年的两岸军事会谈已确定破局。原因是大陆方面日前以时机不宜为由,将原订7月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军事学术研讨会无限期延后。
美方此前消息指出,美军太平洋地区司令法伦于5月上旬访问大陆,并会见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后,大陆军方除答应美军太平洋总部邀请中国大陆军方派员观摩美军6月在关岛演习之外,还初步同意,在美军的邀请下于7月在夏威夷,以举行“研讨会”名义,首度安排台军将校代表与大陆军方代表举行历史性会谈。如果两岸军事会谈成行,两岸军方官员将是1949年后首次公开接触,而这场会议也可望成为未来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重要跳板。
其实在2003年,两岸军事人员交流曾出现转机,大陆方面当时为了要缓和爆发的间谍案,向美方主动表示愿意由民间机构中国军事战略协会出面,在第三地与台湾军方代表非正式接触,中台双方也都有共识,都由退休将领代表出席,以研讨会方式做接触,当时大陆方面与会代表最高层级,也敲定是刚退休的前副总参谋长熊光楷。
但这个可能开启军事互信机制的首次接触,台美与中美间近三年来却在原地踏步,连大陆主办的两岸孙子兵法研讨会,也不再邀请台湾的退役将领出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