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媒体批评地方政府迷信以武力维护社会稳定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北京具官方色彩的《中国新闻周刊》近日刊文指出,中国各地方政府过分倚赖武力震慑作用来保障社会稳定,同时中国警察也开始迷信武力来维护治安。
文章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出现把维持社会治安甚至市场秩序的人员武装起来的趋势,它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治安警察或特警配备的武器趋向中型化甚至重型化。在河南郑州,元旦、春节期间,新增了携带冲锋枪、防暴枪等武器的武装特警在街头巡逻;沈阳市于四月份起也派遣三百多警力配备武器进行武装巡逻;江苏泰州甚至购置了一辆特警装甲车,从四月十八日起带着一批全副武装的骑警在大街上巡逻。
二、交通警察配备枪枝。例如湖南长沙市公安局让交警持枪值勤;上海、深圳、福州等城市的交警也配枪值勤;湖南省交警总队高速公路管理支队衡枣大队,近日更让民警装备冲锋枪、防暴枪、防弹衣、强光手电、手铐和警棍等装备。
三、城管人员也武装起来。2005年9月北京公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规定(草案)”初稿,其中就规定,城管执法队伍依法执行公务时,允许佩带必要防卫器械。在中国南方大城市广州,城管人员配备武器已见诸行动,广州的城管部门日前成立了三百人的“夜查队”,虽然没有带枪,但配备了防暴头盔、防刺背心、防火防油防割手套、防水防狗咬长靴、防暴盾牌、对讲机和强光手电筒等。
文章说,中国各地警察和城管部门的做法并非完全不合理,因为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在一些城市,犯罪以及违法活动比较严重,暴力抗拒执法、甚至暴力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维护秩序,确实需要强化治安维护者的执法能力。
但是文章也质疑,这种做法是否过犹不及?中国各城市的治安形势是否已恶化到必须让警察配备冲锋枪、甚至驾驶装甲车上街巡逻的地步?小商小贩占街道经营、扰民等问题,又是否已经严重到了城管队员必须配备防暴头盔等装备的地步?
文章就此指出,“不管是让交通警察配备枪枝,或者是特警开装甲车上街,以及全副武装城管队员,都有反应过度之嫌。”
文章表示,警察所要处理的绝大多数违法犯罪活动,是不需要拿枪对付的,更不可能拿冲锋枪对付。社会治安的真正基础,从宏观说是社会的和谐,从微观说是小区的自治。因此,中国各地方政府过分倚赖武力震慑作用,“更多的是一种短视策略,是替代制度建设的图省事的办法。”
中共探讨扩大党内民主方法 拟在十七大选举中实施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即将出版的七月号香港《镜报》月刊报道引述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中共中央高层要求正在全国展开的四级(省、市、县、乡)地方党委的集中换届中,探讨扩大党内民主方法,并将用于明年中共十七大的选举上。
据中央社26日报道,中共四级党委集中换届,被视作“为明年召开中共十七大进行人事布局”的干部集中换届工作,由于是在中共高层部署全党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结束后启动的,标志着以“胡温体制”为代表的中共高层在其组织领域的政治权威的确立。
报道引述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中共高层人士要求在这次四级地方党委集中换届中,及时总结扩大党内民主的一些成功经验,探讨其中哪些作法可以运用到中共十七大的选举上来;中共十七大上是否可以对中央委员的提名方式进行改进;以及是否可以将差额选举的方式扩大到中央政治局委员这个层次等。
消息人士说,中共十七大要充分体现十六大以来扩大党内民主的主要成果,要将这些成果转化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制度。
报道又指出,在积极推动全国四级地方党委集中换届的同时,中共高层还用另一种方式应对党内外围绕“如何评价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确、改革的方式要不要调整、既定的改革方向要不要坚持”等问题展开的争论。
报道引述北京政界人士分析说,胡温等新一代中共领导人的执政意识有多个特点,一是对执政党面对的社会转型需求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二是对新知新学有着非常强烈的学习愿望,力求通过学习新知新学来达致决策的科学性和一致性;三是对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愈趋多样化、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愈益高涨的发展阶段,有清醒地认识,非常注重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并力求提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执政能力。
中国拟对媒体擅登突发新闻罚款十万引起争议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国人大常委会正审议“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对新闻媒体违反当局规定,自行发布突发事件讯息或报道虚假情况,处以人民币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这项规定引起海内外新闻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担心妨碍民众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
据中国国内媒体报道,人大常委会日前首次审议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草案规定,发生突发事件后,有关政府有责任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相关讯息,并对新闻媒体进行管理;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讯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的,由当地政府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中央社报道称,过去突发事件被中国官方视为国家机密,极少向外披露。但2003年SARS疫情爆发后,民众要求知情权的呼声加强,国际社会则批评中国隐瞒事实真相。不久当局将突发事件剔出国家机密范畴,海内外媒体报道中国突发事件的自由度增加。
不过,对突发事件的自由报道,引起地方政府的反弹。当局其后规定突发事件由新华社统一发稿,其它媒体只能使用新华社通稿。据悉,有中国记者在网上留言批评当局将有关作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限制媒体采访权,损害民众的知情权。
中国媒体对当局控制突发事件报道表示不满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国拟出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突发事件报道的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此,中国一些媒体刊发评论指出,限制突发事件报道是一种倒退,是十分危险的做法,利于地方瞒报,将可能导致虚假信息蔓延、官煤勾结更加严重。
《第一财经日报》的评论中举实例称,从过去的经验教训来看,突发事件所在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出于种种原因,缓报、谎报、瞒报、漏报突发事件信息的情况并不鲜见,特别是对新闻媒体通常会严格封锁消息。在这样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只能依靠自身努力四处探听、调查、报道,记者采访因此受到暴力威胁,媒体报道横遭权势干预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2001年广西南丹矿难发生后,连《人民日报》记者也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地方政府重重阻碍,才得以将真相率先揭露。
媒体评论认为,要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管理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首先需要规范的无疑是地方政府的信息发布。就是说,对突发事件应对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和事态发展信息,从而让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有据可依,减少媒体和公众的信息不对称。
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规定,新闻媒体除了照登这些可能不够真实的信息外,无权自行组织调查或相关报道,使中国媒体感到灰心。评论指,该法律实施后,结果会很不令人乐观:不规范的甚至虚假的信息,只要是经过地方政府发布,就可以畅行无阻地通过各新闻媒体广为传播;一旦新闻媒体“擅自”对突发事件进行规定报道以外的调查或报道,则随时可能被突发事件所在地政府处以罚款。
中国拟惩罚媒体“违规报道”
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政府正考虑重罚违规报道突发事件的媒体。评论人士认为,此举显示北京进一步加强对新闻信息的管制。
据《新京报》报道说,中国十届人大常委会正对包括工业事故、自然灾害、卫生健康或社会安全事件在内的突发事件应对草案进行首次审议。
违规将受罚
报道说,草案明确规定,中国新闻媒体如果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将受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目前,中国政府各部门已对涉及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严加控制,未经授权、擅自发布有关事件的当事人会被当局以"盗窃、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而判监。
这个突发事件应对草案一旦通过实施,将再次确立中国政府控制新闻和信息的立场。
突发事件分4级
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红色(一级,特别重大);橙色(二级,重大);黄色(三级,较大)和蓝色(四级,一般)。
突发事件
草案明确指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并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管理。"
但是,草案补充说,"发布有关信息不利于应急处置工作的除外"。
草案中所说的这些"突发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据报包括骚乱、自然灾害,以及诸如萨斯(又称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和禽流感爆发等突发事件。
草案还规定,在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当地人民政府"可控制特定区域水电供应以保社会安全"。
草案还加大对违法官员的问责力度,并对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和义务作出了详细规定。
限制突发事件报道等于取消舆论监督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日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对媒体报道做出了限制性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将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草案还规定,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由该地政府统一发布,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归其统一管理。
众所周知,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从2003年5月开始酝酿的,诱因是“非典”事件中的信息不通和协调不畅。而在这个事件中,两位高官因为瞒报信息而下台,“信息公开”成为公共论坛中最为响亮的一个词,反映的正是民众对于及时的、透明的新闻舆论监督的强烈呼吁。在随后的各种突发事件如矿难、空难、台风等灾难事故中,新闻媒体都起到了及时发布信息、遏制谣言流布以及揭露腐败行为等作用。各种事实表明,从中央到地方,从主流到民间,几乎没有人怀疑,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舆论监督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理所当然地,在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舆论监督的作用应该以法律的形式被肯定下来,被继续下去。但现在这个草案中的规定却完全相反,等于取消舆论监督,无疑是一种退步,令人十分不解。
以近年来频繁发生、难以遏止的矿难为例,如果按照这个草案的规定,将可能发生怎样的情况。
由于利益纠葛和责任追究,矿难发生以后,煤矿老板常常和地方官员互相勾结,隐瞒死难矿工人数。2001年的南丹矿难、2004年的邯郸矿难和今年的左云矿难就是几个著名的例子。矿难瞒报丑闻往往都是经由以下几个步骤受到惩罚的:群众举报,媒体曝光,上级查处,司法起诉。
经过瞒报的大矿难,可能被定性为级别很低的小型突发事故,只需当地政府负责处理即可。根据这个草案规定,由当地政府履行统一领导的职责,统一发布事故消息和处置情况,统一管理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就是说,一切信息发布都在当地政府的掌控之中。而根据上述已经发生的矿难瞒报案例,当地政府往往就是瞒报的策划者和参与者。假如这时有媒体报道了他们的瞒报情况,这是不是违反规定的“擅自发布”呢?显然是了。按照这个草案规定,应该由当地政府及瞒报者对该媒体进行罚款处罚——是不是也太荒唐了?
当然,草案中也规定了,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该准确、及时地发布消息。但是,如果没有舆论监督,由谁来判定它是否准确、及时地发布消息了呢?群众举报又由谁来处理?由上级委派的一个机构、几个人悄悄地进行吗?又怎样防止进一步的官商勾结呢?当然,仅靠舆论监督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没有了舆论监督,腐败的成本和风险都会降低很多,发生的几率也要大得多。
事实上,不仅不能由当地政府统一发布消息,甚至也不能由某些权威媒体垄断消息,那样同样会导致权力寻租的腐败行为。近年来发生的几起记者受贿瞒报矿难事件,就是因为某新闻单位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垄断信息的权力。
再看看国际案例。“9·11”恐怖袭击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突发事件,各大媒体都派出了大量的精兵强将予以现场报道。其中以《纽约时报》风头最劲,大打人海战术,不惜版面对该恐怖袭击的现场、原因和后果等等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成为当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大赢家。
这个草案中对于媒体报道的限制性规定,不仅可能导致突发事件中的荒唐现象发生,尤其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有关人士对于新闻媒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上的不足。公众舆论对于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大家都认为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但是在严肃的法律文件中却仍然被是非颠倒。而以法律形式确认政府部门对于新闻报道的行政管理,更是十分危险的做法。(作者:长平)
赖昌星指加拿大官员被中国利用 总理夏巴否认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赖昌星日前向传媒大吐苦水,指加拿大有官员被中国利用,正在温哥华访问的加拿大总理夏巴,25日被问到赖昌星的事件时,否认中加两国有协议,用赖昌星来换取有利本国的条件。同时他表示,联邦政府会继续要求中国政府确保赖昌星遣返后不会被处死。
早前有消息传出,加中两国可能以赖昌星,去交换达成让本国成为中国公民认可旅游目的地协议。
总理夏巴否认加中两国政府,在遣返夏门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的事宜上有任何协议,他强调联邦政府不会政治介入这宗事件。他说,如果赖昌星的上诉失败,中国有司法权力,要求加拿大遣返赖昌星。
夏巴又反驳赖昌星代表律师马塔斯的指控。他表示,无理由相信联邦政府会听令于中国政府:“这宗案件的指控严重,不是加拿大政府或政要去决定究竟这些指控是否真实。现在我所能说的是,至今他(赖昌星)的案件未能成功,他拥有司法途径的选择,但政府不会在政治上介入。”
马塔斯日前表示,虽然赖昌星想遣返到香港,但当局没有理会,只听从中国政府的要求,把他遣返到中国。
夏巴表示,赖昌星目前正透过法院寻求上诉。他说:“如果这些上诉失败的话,中国政府有司法权力,去寻求遣返或递解出境。”但他补充说,联邦政府会继续要求中国政府确保赖昌星返国之后,不会被处死。
赖昌星25日表示,相信夏巴说两国没有政治协议等讲法,又说自己日前所指是前政府的移民部个别官员的举证,对他不公平,他认为新政府会有另一种景象:“我从来没有去怀疑加拿大政府有这种做法。”
但赖昌星仍希望当局可以交代,为何中国政府比他更早知道自己被遣返的决定,不过他相信夏巴政府没有牵涉在内,估计可能是低层官员做事不公正:“包括移民部长我也不怀疑。”赖昌星又强调,自己也相信加拿大的司法制度。
赖昌星最快29日可能回国 加拿大政府做好遣返准备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日报报道】赖昌星代表律师马塔斯25日透露,加拿大政府已经定于29日遣返赖昌星,即是联邦法庭于渥太华对赖昌星提出的暂缓遣返申请进行聆讯的次日。只不过赖昌星是否会在29日遣返,仍存在许多变量,因为暂定28日的聆讯也有可能延期,且聆讯结果难测。
提出暂缓遣返申请,使赖昌星避过原定今日遣返的命运。暂定28日于加拿大联邦法庭进行的申请暂缓遣返聆讯,将决定赖昌星还能暂留加拿大多久。
赖昌星表示,他想亲身前往法庭出席聆讯,以便第一时间知晓聆讯结果。
受到释放条件限制,赖昌星目前每天只能在中午至下午6时半的一段时间外出,另外每逢星期三就要到移民部报到。他如果想前往渥太华,必须得到加拿大边境服务处批准。
赖昌星代表律师马塔斯25日表示,28日他会以代表律师的身分,参加在渥京联邦法庭的聆讯,赖昌星本人不会去。被问及联邦法庭会否在聆讯当日即作出裁决,他就说不知道届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政府已定于29日即聆讯次日,遣返赖昌星。
马塔斯说,他已去信联合国反逼害委员会,对方回复称要等待28日的聆讯结果。如果联邦法庭作出不利裁决,他会立即提请联合国反逼害委员会,要求加拿大不要遣返赖昌星。
联邦法庭一直强调聆讯日期暂定是28日。马塔斯解释,赖昌星的上诉程序,包括暂缓遣返、决定是否司法复核,以及司法复核三部分。联邦法庭提议28日聆讯时一并进行,他已代表赖昌星接纳建议,但移民部代表律师雷斯尼克尚未回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早前对赖昌星的所有问题,都是千篇一律地回答说:“我们要求加拿大方面将赖昌星尽快遣返回中国。如他被遣返,将依法受到公正审判。”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田春燕则表示,赖昌星一旦遣返,其所需要的证件,必须视加拿大和中国两方的协议而定,中领馆方面只能等待双方协议结果,经告知后再行办理。
田春燕不愿证实赖昌星是否已办妥临时旅游证件,但她表示,一般中国公民若没有中国护照(如丢失),必须先接受调查,确认身分,才能决定是否发予相关证件。但此(临时旅游)证件,仅能在当(丢失)地和中国之间往返,不可到第三地。
宁波大剧院受贿案 原市委副书记徐福宁获判十年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宁波大剧院2005年爆出惊人受贿案,19个相关部门卷入,引起当地官场地震。除了原宁波市委副书记徐福宁外,原宁波市建委主任张鸿兴、原宁波市广电局局长赵仲登等相继落马。日前,徐福宁因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共计57万多元,被嘉兴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十万元。
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宁波大剧院工程经过20多次的招标,其预算在建设初期为五亿元,但工程验收完成后的实际投资达到6.1亿元。
据悉,在宁波大剧院工程的建设中,徐福宁共接受四笔贿赂。最初的一笔是2001年10月底,投标人希望得到徐福宁的支持,并将装有五万元及衬衫等物的礼品袋送给徐福宁,徐福宁予以接受。此后,投标人中标该工程,上述事项经由徐福宁主持的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同意。
中标人在获得宁波大剧院项目后,又分三次赠送徐福宁26800多美元、人民币十万元及国画等物。
为上述投标人开道的不只徐福宁一人,在徐归案之前,检察机关在查案时已批捕宁波市四名干部。他们分别是原宁波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张鸿兴、原宁波市重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主任章义顺、原宁波市广播电视局局长赵仲登、原江东区人民法院院长戴阿福。
据悉,2006年1至4月,浙江已立案查处商业贿赂犯罪234件267人,其中涉及处级以上领导干部30人,徐福宁为其中最高级别官员。
徐福宁,51岁,1999年1月担任宁波市委副书记,同年5月兼任宁波大学党委书记。2006年11月6日,兼任宁波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2004年10月,徐福宁调任湖州市委书记。2005年2月25日,兼任湖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传解放军导弹护卫艇被外轮撞沉 13人失踪4重伤/图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来自珠海海事局的消息透露,解放军一艘载有六十三人的小型舰艇日前被一艘外国轮船撞沉,事件中有十三人失踪,四人重伤。
香港《星岛日报》26日报道,肇事舰艇为海军774号,属反舰导弹为主的舰艇。报道指,高层关注事件,并怀疑海军以至交通部有隐瞒消息。
据了解,海军774号为红箭(级)037II大型导弹护卫艇。导弹艇是一种以反舰导弹为主要进攻武器的小型舰艇,其排水量一般不大于五百吨,具有体积小、航速快、攻击威力大、使用费用低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海军发展的重要装备之一,一些发展中国家更将其作为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有力补充。中国从1950年代末期仿制苏联导弹艇开始,至今已研制生产了十多种不同型号的近百艘导弹艇装备部队,同时还向世界多个国家出口了数十艘。
“红箭”级导弹艇采用的是常规排水艇型,舰首外飘,方尾结构,水线下装有减摇鳍,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其航行的稳定性,并可在高海况条件下为艇载武器及人员提供稳定的发射及活动平台。全艇采用了全封闭设计,可在核、生、化条件下作战。艇的最大排水量也提高到了五百吨以上,较中国以前的几型导弹艇增加了40%以上。
艇上的动力装置为三台12PA6280MPC型大功率柴油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为5000马力,三台总输出功率达到15000马力,这可使“红箭”级导弹艇的最高航速达到34节,续航力也达到了800海里/30节、2000海里/18节,具有一定的远海航行和作战能力。
艇的上层建筑及艇上武器的布置简洁明了,上层建筑在设计时考虑了舰艇的隐身性能,两侧微向内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达反射回波的强度。该艇柴油机的排烟烟囱并没有设置在艇体表面,而是巧妙地设计在艇体水线以上的两侧。而且,排出的高温废气还可利用艇高速航行时所产生的水雾来降温,这样做不但可以使艇体上层建筑设计比较简洁,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艇的红外辐射度,因此,“红箭”级导弹艇虽然不是一型真正的隐身导弹艇,但其所具有的隐身性还是较强的。
“红箭”级于1987年12月签定了首艇的建造合同,1989年7月首艇正式开工建造,1990年12月下水,1994年5月交付部队,其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1990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从“红箭”级导弹艇首艇服役到现在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其间不断有改进,最明显的改进是1990年代末期问世的该级第五艘艇(舷号为774),改装了一门俄制AK-176M型单管自动舰炮。
中共冀望扩大党内民主限制地方“一把手”权力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共正在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层面扩大党内民主,以期更加有效地提高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执政能力。观察人士称,官员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民间政治体制改革呼声渐高,中共期望以党内监督方式来限制“一把手”权力,减少腐败案。
新华网报道称,在今明两年中共政治生活大事的地方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工作中,党内民主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包括须经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节,强调了保障党员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报道中并表示,江苏、湖北、广东各地在换届选举中都正在施行扩大党内民主的制度。
报道引述分析指,限制“一把手”权力,扩大民主基础,避免腐败高发,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有效、广泛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于已有85年历史的中共保持先进性具有关键的作用。
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此前刊登文章说,权力过于集中是领导体制的最大弊病,尤其是“一把手”集权问题,因此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中共成立于1921年,现有党员7080多万人,基层组织352万个。在着力扩大党内民主的同时,中共还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规模宏大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建专家叶笃初说:“中共执政能力的加强,会给中国未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诸多积极变化。”
而观察人士则认为,中共至今未能作出有实质意义的政治改革,没有给社会带来更多监督和制衡机制,这一点似乎纵容了转型期经济繁荣削减下腐败现象的蔓延。不少社会学家也认同,现在的腐败现象比以往更加严重,涉案金额高多了。
今明两年地方四级党委即将换届,中纪委及中组部此前已多次告诫地方政府要避免换届贿选、跑官要官等行为。分析指,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到了领导人不得不采取行动的程度。中共期望以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来制止腐败行为,但是腐败窝案频发下,让人很难对党内监督的效用有所期待。
近五成民众不相信《反垄断法》可以遏制垄断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难产12年的《反垄断法》再被提上立法议程,但关于《反垄断法》的争议并未停止。同时,中国国内专家及民众对这一带有浓厚行政主导立法色彩的法律保持观望态度,据中国国内媒体调查,45.7%的民众认为《反垄断法》难以遏制垄断。
据6月21日至22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的ePanel在线调查平台,对来自全国各地一千名民众的抽样调查显示,85.9%的人关注《反垄断法》的立法进程。
中国民众对《反垄断法》立法进程的关注,显然是以强烈的生活感受为基础的:长期以来,垄断企业的高福利,邮政、通信等行业里层出不穷的霸王条款,因为“一枝独秀”养成的恶劣服务态度,说收费就收费的“蛮横”,无不让公众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在很多人眼里,作为市场经济下“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已经不仅仅是若干寡头企业的游戏规则,更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生活、维系社会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利器。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媒体近日的调查显示,92.7%的人期待《反垄断法(草案)》能够尽快审议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反垄断法(草案)》能顺利审议通过,对于它能否有效遏制垄断行为,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调查显示,只有44.6%的人认为《反垄断法(草案)》能解决垄断问题,而与之相比,认为“说不好”的则比它多了1.1个百分点,达到45.7%。
调查结果印证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说法。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反垄断法(草案)》后,学者们便迅速泼下了一盆“冷水”: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黄勇、北京大学经济法教授盛杰民、管制经济学专家张昕竹等参与起草的专家组成员众口一词地表示,民众不宜对《反垄断法(草案)》期望过高。
专家之所以对已经期待了12年的《反垄断法》“不敢期待”,一个原因就是在立法起草程序上,《反垄断法(草案)》依然没有摆脱“部门立法”的范畴,带有浓厚的行政主导立法色彩。
据了解,本次《反垄断法(草案)》就是综合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分别提交的建议稿而拟定。评论人士指出,由行政部门主导立法,必然会使法律带着强烈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管理主义色彩,甚至会被灌输进部门一己之私利。
在调查中,有参与者质疑,在《反垄断法》立法问题上为什么不能召开听证会,或像《物权法》草案一样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呢?有人则尖锐地指出,一部被若干部门“垄断”制定的法律能真正打破垄断吗?
让人们“不敢期待”的另一个原因则来自“行政性垄断章节被删除”的消息。调查显示,77.4%的人希望《反垄断法》能制止“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但是,草案中是否包含被学者视为“精髓”的反行政垄断,到现在为止依然扑朔迷离。
媒体在报道《反垄断法(草案)》被原则通过时同时称,包括行政垄断的概念、表现形式等内容的“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一章被整体删除,仅在总则中保留了原则性论述。而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却表示,草案确实“涉及”行政垄断,但“具体章节和怎么叙述还不清楚”。
通常,垄断被分为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在经济学界,对是否要反对经济垄断的问题,“自由派”和“干预派”经济学家还存有分歧,但二者在反对行政垄断上的态度始终是一致的——因为毫无疑问,这种垄断会损害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中国,行政垄断损害的不只是效率,它也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指出,电力等垄断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两至三倍。这已成为近年来社会整体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正因为此,事实上,在反对行政垄断的表态上,立法者似无分歧。一位参与起草的专家组成员就说,“对于行政性垄断的问题,大家都一致反对。”但是具体怎么反对,仍存在争议。因为这涉及权力的再分配,涉及未来的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部门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有消息称,在国务院向有关行政部门发放《反垄断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时,不少部门持消极或不理解的态度。一些行政机关担心,《反垄断法》的触角伸得太远。
欧洲商会称中国新劳工法太苛刻 将迫使外企撤资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据美国之音报道,欧美企业认为中国准备推出的新劳工法过于苛刻,将可能放弃中国,转向劳工法条款较宽松的亚洲国家。但美国劳工权益人士认为,问题不在于中国如何修订劳工法,而是如何将劳动者权利从法律条文变成现实生活的权利。
中国全国人大日前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社会意见,以便修改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劳动合同法》草案加强对劳动安全与劳动场所的管理及检查,规定雇主进行重大裁员时,必须与劳工代表谈判,并加强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建议每周工作时数不超过四十小时,这比欧洲国家还少八个小时。
欧洲商会表示,中国修订的新劳动法将增加生产成本,迫使外国公司重新考虑赴中国投资,或是否继续在中国投资。
美国研究劳工权益的学者对这种担心不以为然。总部设在纽约的中国人权组织高级研究员何清涟表示,一般来说,欧美企业的劳工待遇比中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要好得多。一些调查显示,能够到欧美企业做事的是中国求职者上上之选,而对欧美企业报怨比较多的是劳动强度比较大。
何清涟认为,对中国工人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修改劳动法,而是如何切实执行现有的劳动法。他说,“我觉得中国的问题不是在于修订劳工法,而是要如何把劳动者的权利从法律上的条文变成现实生活中的权利,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劳工组织和权益人士说,如果中国不开放工人自由组织工会,新劳动合同法修改得再好也毫无作用。何清涟强调,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杜绝官员与企业老板间暗地勾结,真正以一个仲裁者的面目出现。
胡锦涛开始主导军队高层人事 十名上将是明日之星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4日以罕见大动作,一举晋升十名解放军将领为上将。分析认为,这象征胡锦涛真正全面主导解放军高层人事的开始。而晋升的十名将领多数年龄在六十岁上下,这批相对年轻的将领将成为“十七大”后解放军领导阶层的“明日之星”。
中央军委24日上午9时10分于北京举行10名新上将的晋升仪式,仪式在国歌声中开始,由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宣读6月11日由胡锦涛签署的晋升上将军衔的命令。仪式由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主持。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也有出席。
10名上将或成“明日之星”
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是: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永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孙忠同、总装备部政治委员迟万春、空军政治委员邓昌友、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彭小枫、国防大学校长裴怀亮、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符廷贵、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喻林祥、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成都军区司令员王建民。晋升上将军衔的十位高级军官列队到主席台前,接受胡锦涛颁发命令状。
据悉,晋升的十名将领中,涵盖了四总部中的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以及空军、二炮、国防大学和各大军区的正副职,他们多数年龄在六十岁上下。这批相对年轻的将领,未来将成为中共“十七大”后解放军领导阶层的“明日之星”。
两年前晋升张定发靖志远
胡锦涛2004年9月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接替江泽民出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而当时江泽民仍担任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到2005年3月胡锦涛才获全国人大通过接替江泽民担任国家军委主席。
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后,立即晋升了海军司令员张定发和二炮司令员靖志远为上将,不过当时是因增补他们两人进入中央军委的需要。
西方媒体当时就认为,晋升二人并将他们纳入中央军委,是显示中国将更重视海军和战略导弹部队在军中的角色,而这也是在江泽民主政军委时安排定下的,只是由胡锦涛来执行。
温家宝或参加青藏铁路开通庆典 三千武警保卫沿线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青藏铁路将于7月1日通车,青藏铁路二期的起点青海省格尔木站,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据悉,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赴拉萨参加青藏铁路开通庆典,为确保庆典万无一失,青藏两地将投入三千多名武警官兵沿铁路线保卫。
从6月21开始,媒体、游客纷纷涌入这个仅有二十万人口的柴达木小城,一时间,大小旅店家家客满,餐饮娱乐处处爆棚,今日更是出现“一铺难求”的状况。位于铁路终点的拉萨火车站,24日已开工搭建庆典展台。
开通庆典列“绝密”
拉萨火车站25日开始封闭,火车站前广场也列入警戒封闭范围。关于青藏铁路试运营庆典的所有文件都被列为“绝密”,诸多悬念即便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政府部门也无从解释。“依照以往惯例,现在地方应该开始准备了,但火车都快到拉萨了,还没接到上级指示”,区政府一位官员私下透露。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为确保青藏铁路开通庆典万无一失,青海西藏两地将有三千多名武警官兵参加青藏铁路沿线保卫工作,这意味着千多公里的青藏铁路每公里有约三名官兵参与保卫工作。
首班列车由西宁出发
青藏铁路通车在即,首趟进藏列车将由青海省西宁市出发经格尔木到拉萨,而此前盛传的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四趟进藏列车暂不开通。
此外,售票方案预计下周一公布,首趟进藏列车约九百张车票,其中约四百张分配给媒体记者,其他车票将分配给中央及地方各级部门。游客如果想搭青藏列车,须到西宁火车站预定7月5日以后的车票。
四百记者进驻
“天路”开通在即,媒体大军也纷纷在格尔木安营扎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五十家境内外媒体的四百多个记者驻扎在此。火车站、宾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手拿“长枪短炮”的记者,迎宾宾馆附近的两家网吧更变成了媒体的“新闻中心”。
客房预定的情况更是破纪录,三星级以上宾馆的客房看紧。7月份,西宁、格尔木等主要城市三星级以上的宾馆客房已无空房。游客方面,国内游客以北京、广州、西安等地居多,国际游客主要来自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专家预计,今明两年,青海省的旅游收入会有30%的增长。对此,青海省旅游局市场处副处长郝战军信心满满,他表示,青海有能力接待铁路开通后涌入的大批游客:青海省现有星级宾馆89家,社会旅馆近千家,可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达赖喇嘛将获加拿大荣誉公民称号
新德里
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将获得加拿大荣誉公民称号。西藏流亡政府一名发言人今天在印度达兰萨拉表示,流亡政府对加拿大政府的这一决定表示欢迎。加拿大政府决定授予达赖喇嘛荣誉公民称号是为了表彰他为实现和平与非暴力所做出的贡献。现年71岁的达赖喇嘛是获得加拿大荣誉公民称号的第3位名人。另两人分别是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和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数千名匈牙利犹太人的瓦伦贝格。
流亡藏民抗议修建青藏铁路
新德里
西藏流亡人士今天在中国驻印大使馆前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将于年底全面通车的青藏铁路项目。目击者称,示威者焚烧了中国国旗,并呼喊给西藏自由的口号。多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中国驻印使馆拒绝对示威活动发表评论。示威者称,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将加强西藏汉化的趋势,从而使西藏文化遭到进一步破坏。目前,在印度流亡的西藏人大约有8万人。
香港泛民主派不承诺支持陈方安生参选特首/图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被视为香港特首曾荫权连任对手的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否认参与七一游行为特首选举铺路,强调不知未来发生何事,是否参选最诚实的答案是“见一步行一步”。被问及是否支持陈太参选特首时,泛民多个党派的议员都不作任何承诺。
角逐特首见步行步
有民主派人士透露,陈太在上周通知会参加七一游行,并在上周六与陈太会面,当时陈太答应参与七一记者会,故25日陈太的出席是临时的安排,双方并无任何“政治交易”,说要支持陈太参加明年特首选举。
陈太25日在泛民十多名立法会议员陪伴下,出席民阵七一游行记者会,手牵手以“民主一条心”为口号,公开呼吁市民七一上街游行。陈太否认游行要测试民望,也无直接回应是否参与明年初的特首选举,她说:“因为我确实不知道未来几个月会发生甚么事,我觉得最诚实的答案,是见一步行一步……我对政治的野心,这条题目我已经回答过,对于测试民望民意,我想这一方面我自己亦都很清楚,无需要通过这些行动再做测试。”
被问及泛民若取得一百票的提名权,会否支持陈太参选时,没有任何党派作出承诺,只有工盟的李卓人表明支持陈太参加普选,及后他解释是在有普选下才支持,而不是支持她参加小圈子的特首选举。民主党主席李永达和公民党党魁余若薇都表示,任何有能力和支持民主者都支持。
对于曾荫权提出的亲疏有别论,陈太说:“任何担任行政长官的人,对不同的意见都应该包容,跟所有的政党合作,即使是持有不同意见的政党。”
她又不担心参加游行会影响与中央关系,去年参加过后,中央人士也有与她沟通,并说:“中央对普选有忧虑,但我们应该通过互相交换意见,寻找解决方法。”
陈太评煲呔普选表现
行政长官曾荫权就任一周年,被问及其推行普选表现时,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说,政府应拿出更大勇气争取普选,并批评策略发展委员会在推动普选议题上有欠积极,目标不清晰。她又透露,在公布参加七一游行时已事先知会曾荫权。
陈方安生说:“自己目睹回归九年以来政府的运作,我深信唯一可行及最佳的基础,便是要有民主普选,才能有一个公平公开、有效和良好的政府,才能达致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至于被问到曾荫权在推行普选的表现。
陈方安生说:“政府应该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努力去争取普选。”她又批评,策发会在推动普选议题上欠缺积极,而且目标不够清晰。
至于政府和政党的关系上,陈方安生指,有时政府以为已经跟政党有共识,但政党后来又增加要求,破坏相方互信。她说:“泛民主派应该积极考虑如可以跟政府合作,而政府也需要拿出诚意,要真真正咨询各党派的意见,才能够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础。”
她澄清上月与曾荫权于澳门会见,并非“密会”,指前行政局成员经常都会出来敍旧;她亦提到,于24日公开表示参加七一游行前,有特别致电曾荫权,表明自己会参加游行。特首办发言人回应指,曾荫权多谢陈太通知并尊重她的决定。
郭家麒:七一不属于一个人
泛民主派25日呼吁七一游行的记者会上,虽然大家都把焦点放在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身上,但其实其他民主派人士,对“七一”上街也有“意见”,认为七一不是属于一两个人。
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郭家麒则认为,“一日没有普选,一日都要坚持下去”,又说“七一不是属于一两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市民的”,他指很高兴陈方安生参加“七一”游行,但不希望大家是因为一两个人而上街。
前线召集人刘慧卿表示,“希望不只是陈方安生参加七一,最好全港所有的‘陈太’都参加,最好连所有的‘陈生’也走出来,让中央政府知道港人争取普选的诉求。”
至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下周访港,并会向市民“送礼”是否有意为七一上街降温,民主党李柱铭则打趣说:“很欢迎贾庆林来港降温,因为相信七一当日会很热,他来降温对上街的市民一定是件好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