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危机升级 中国可顺势而为
--------------------------------------------------------------------------------
● 杜平
本周二(5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联同德国,在巴黎就伊朗核争执进行了非正式磋商。结果不出所料,美英法德四国提出要制裁伊朗,中国和俄罗斯表示反对。
第二天,即星期三,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英法两国针对伊朗问题向安理会提出第一份决议案。其核心内容是,伊朗必须立即全部中止铀浓缩及其相关活动,否则就将面对“进一步措施”。
这份草案的强硬程度出乎人们的预料,对伊朗极具挑战意味,形同最后通牒。很显然,决议案的最大目标不是指望伊朗停止核研发活动,而是要借此向下一个步骤过渡,也就是为采取制裁措施做铺垫。
新一轮外交攻防战
对这份决议案的措辞,中俄两国认为太具“进攻性”,因此要求英法重新草拟。中俄的基本考虑,不是要反对决议案,而是要给伊朗当局留一点面子和余地。
但是,无论最后版本措辞如何,安理会勒令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内容都不会改变,因为中俄对此并无异议。关键的问题是,在决议案通过之后,这场核争执将得到缓解,还是会进一步加剧?
从伊朗核争执发生以来的情况看,我们可以判断出,安理会的决议不可能迫使德黑兰低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政治上,出于巩固政权和凝聚民心的需要,伊朗执政者越是受到外部压力,就越要以强硬的态度进行对抗。
其二,在文化层面,伊朗执政者认为自己受到上帝(真主)的委托,只能顺从上帝的旨意,而不能屈服于西方“邪恶”势力,或者坐下来和他们谈判。
因此,在今后几个星期里,除非俄罗斯成功劝使伊朗改变态度,使之愿意体面地退缩,否则,美国及其盟国就会乘势而上,将制裁伊朗的问题提到安理会议事日程上。
下周一,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将在纽约举行首次正式会谈。会谈的结果将对英法提出的决议案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而且还会对安理会的后续动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这次外长会议为开端,安理会主要大国之间的外交博弈将正式揭开序幕。就像伊拉克战争前夕一样,以各国自身利益为主轴的外交攻防战,将变得日益激烈。
伊朗不会在压力下退让
伊朗核问题已持续数年,现在闹到联合国安理会,德黑兰本身咎由自取。在整个过程中,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介入和劝解。其中,欧盟干预最深,与伊朗的谈判也最为投入,但不料一直被后者所耍弄,最后自然是以失败收场。若要问目前谁最有挫折感,当属欧盟无疑。
欧盟在外交上受辱,是它转而支持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的主要原因。由此便可看出,伊朗当局不仅不识时务,而且在策略上更犯下了极大的错误。德黑兰原本企图离间欧美,拉拢中俄,以便在联合国之外与美国单独长期周旋,但最后却自陷孤立。事实将会证明,伊朗将不仅要为此付出重大代价,而且还将成为最大的输家。
欧美如今对伊政策步调一致,坚持要以强制性措施迫使伊朗停止铀浓缩,甚至扬言要诉诸武力。伊朗似乎已经横下一条心,要与欧美对抗到底。因此,现在摆在欧美面前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化解危机,而是要花多大的代价。
对欧美最有利的解决方式当然是外交谈判,成本最小,只需凭借政治、外交和道义上的优势,就能迫使伊朗就范。但对伊朗来说,同意与美国谈判就等于承认失败。伊朗原本就没有谈判的诚意,否则就不会把事情闹到今天这个地步。
在此情形下,一直表明要反对制裁伊朗的中俄两国,就必须对形势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
俄罗斯的反对不会持久
未来若干天之内,英法提出的决议案势必会获得安理会的通过。此后,制裁伊朗的方案就将接踵而至。中俄不断声明要反对制裁,但使伊朗免受制裁的最好做法,就是对伊朗发出明确无误的警告。若中俄两国继续强调反对制裁的立场,那只能导致伊朗当局错误地认为,它拥有中俄两个大国的支持和保护,可以无视安理会和西方国家的威胁。
当然,中俄两国反对制裁伊朗,这个立场的真实性是不能怀疑的。但是,考虑到俄罗斯立场容易失守的过往纪录,这种反对的立场是否能够坚持到底,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从目前多种事态看,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正在伊朗问题上玩弄两面手法。4月23日,俄罗斯为以色列发射了一颗间谍卫星,用来侦察和监视伊朗的核设施。而在同一天,莫斯科声称要反对联合国制裁伊朗,并借机向伊朗出售数套Tor M1防空导弹系统。
为了制服伊朗,美国有求于俄罗斯,甚至害怕它在安理会真的使用否决权。但是,从近中期来看,俄罗斯在整体国家利益上更有求于欧美。
今年7月,普京总统将以东道主身份在圣彼得堡主持八国峰会,这是莫斯科当前政治日程上的重中之重。由于近期与美欧关系不融洽,俄罗斯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美国有可能伙同盟国一起抵制峰会。如今,伊朗问题提交到安理会,这正是俄罗斯与西方改善关系的好机会。在莫斯科的外交天平上,伊朗问题与八国峰会孰轻孰重,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俄罗斯外交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争取早日加入世贸组织。没有欧美国家的首肯,这一目标就无法实现。换言之,俄罗斯若是否决欧美制裁伊朗的决议案,那就等于给自己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设置障碍。
中国应可随机应变
中东局势的动荡,对俄罗斯并非必然是坏事。伊朗经济受制裁,石油被禁运,意味着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之一,俄罗斯显然可以从中获利。
这就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随着伊朗危机的逐步升级,中国应该如何自处?
对于伊朗核争执,中国有两条原则,一是反对核扩散,二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纠纷。除此之外,中国并无具体而明确的利益目标。
也就是说,伊朗局势动荡与否以及如何动荡,对中国既无特殊的利益,也说不上有特殊的损害。中国毕竟不是直接的冲突方,所以回旋空间最大,政治风险最小。在强调和维持公正原则的前提下,中国介入的程度可深可浅,手段也可以随机应变。总之,就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去追求符合自身的利益。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此类热点事务中,必须广泛宣示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尽可能用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去平衡西方国家的立场和主张。但是,人们也必须承认,在当今世界体系里,中国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在原则上仁至义尽。它没有能力阻止西方国家协调一致的行动,更没有能力独臂挡车。
微软欲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微软公司表示在未来5年将向中国投资37亿美元以推动中国IT产业的发展。届时,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将与微软公司合作,为其改善该行业的经济发展条件。与此同时,中国的电脑生产行业将得到大笔经济资助。至此,微软公司已经从中国政府方面得到很多优待。中国国内的PC生产商被要求为全部新出厂PC机安装Windows系统,以打击盗版的使用。
中国财长:金融改革不受外力干预
要求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呼声不断
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周四(4日)说,中国将稳步推动金融改革,使人民币更灵活及有弹性,但在纠正全球贸易不平衡情况方面不会听从其他国家的指示。
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是在印度海德拉巴参加“亚洲开发银行”年会期间发表上述讲话的。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财政部长周四举行了第六届会议,就区域经济展望、区域财经合作及如何提高三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金人庆说,中国不是在追求庞大的贸易盈余,而且正设法扩大内需以及进口。
他说,中国愿意协力改善全球贸易不平衡的情况,但是基于对等的咨询,而且不会听从其他国家的指示。
共同承担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早些时候说,他颇为关注全球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他认为在纠正有关问题方面已发展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李勇说,虽然中国已经在扩大内需以及经济平衡方面作出努力,但在人民币汇率改革方面却不能走得太快。
他说:“我相信我们应当分担责任。我们都是同坐在一条船上,如果这艘船沉了,没有人能逃得掉。”
他指出,大的已发展国家应当分担更多的责任,需要互相咨询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更加不应该把贸易不平衡政治化。
访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中国发展对世界是机遇
(中国)深圳新闻网 (2006-05-05)
退休后的鲍威尔将自己的办公室选在华盛顿南郊的亚利山德里亚小镇上。日前,鲍威尔欣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一见记者便紧紧握手,并用中文讲了一句“你好”。鲍威尔腰板挺直,动作敏捷,看不出他今年已有69岁了。
落座后,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谈到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访问。鲍威尔说,这无疑是一次很重要的访问。两个大国的元首经常会面并交流看法,本身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们不应期望每次峰会都要达成一个历史性协议。美中领导人就两国及全球经贸、政治、安全与反恐等至关重要的问题交换看法,推动合作,这难道还不重要吗?鲍威尔说,在他任国务卿期间,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是敌对者,竞争者,还是合作伙伴?他就对他们说,不要将这个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为一个词语。这是世界上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双方在很多领域里有着一致看法和广泛合作;而在另一些领域里则存在着不同意见与观点分歧,这很正常。因此,胡主席能与布什总统经常会面,坐下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探讨分歧,推动合作就非常必要了。
针对美国有些人将中国看成威胁,鲍威尔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来说,基本上是个机会,而不是威胁。中国是个重要的国家,正在兴起,军事上也正在现代化。它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亚洲寻求更大的政治发言权,这未必就意味着是个威胁。一个国家强大了,自然就会增加其影响力,这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如果中国能在军事建设方面增加透明度,讲明意图,那将有助于减轻华盛顿和一些国家的关切,让他们放心:中国的崛起是个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愿意进行和平竞争,而不是想进行军事威慑。我认为,美国的评论家们更关注的问题是美中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要求必须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他们也认为,中国的货币应该进行浮动,有所升值。所以美国目前辩论主题是两国的经贸问题,而不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从我第一次访华以来,以我与中国接触35年的经验来说,中国正在以经济大国的身份走向国际舞台,同时寻求与其相称的政治影响。
不过鲍威尔承认,近来美中间发生了一系列贸易磨擦,两国关系正承受着一些国内政治压力。但总的来说,他认为两国关系还是良好的,两国正在双方达成一致的领域里扩大合作;同时在有分歧的领域也能进行坦率的讨论,因为两国关系已经成熟到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讨论分歧了。
对于美国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鲍威尔说,他不认为单单是人民币升值就能解决两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不过他说,美国方面认为,对此应该有所作为。他解释说,任何同美国有着贸易关系的国家,都会与美国产生某方面的贸易磨擦,比如美国同邻国加拿大就在木材贸易和疯牛病问题上存在很大争执,眼前的例子是微软同欧盟的争端,而波音与空客更一直在争论不休。美国也一直在指责法国的农业补贴。所以,有贸易就会有争端,要想不发生争执,除非停止一切贸易。美中贸易的95%都在正常进行,争端只占2%—3%罢了。我们两国人民正在共享两国贸易增加所带来的好处与实惠。
鲍威尔说,贸易逆差在美国引发了忧虑,人们担心中国成为一个新的竞争者,会夺走他们的饭碗。因此有些政客们就见机行事,提出某些制裁要求。但要看到,他们的要求并没有成为法律,因为更多的议员认为,制裁与加税等都不是解决贸易争端的好办法。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让我们两国的商务部长、财政部长们坐下来磋商,找到解决途径。因此中方不必对此做出过度反应,美国就是这样的社会,对什么事都非要来一场大辩论不可。
谈及布什总统第二任期的对外政策调整,鲍卿尔说,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是一贯的:美国政府了解海峽两岸中国人的情感,一直坚定地奉行基于三个联合公报基础上的一个中国政策,同时也要履行《与台湾关系法》中的责任。这一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是有免疫力的。至于陈水扁宣布“废统”,鲍威尔说,不管美国政府当时的反应是温和还是强硬,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美国无论如何都不会鼓励“台独”,因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明确、坚定而一贯的,而“台独”行径与美国的这一政策背道而驰,因此不可能得到美国的支持。
回顾4年的国务卿生涯,鲍威尔最高兴的是他帮助改善并稳定了美中关系。他说:“在布什总统的领导下,作为国务卿,我一直与中国的同事们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致力于美中关系的改善。”(李学江 唐勇)
美全球反恐会议不邀请中国
2006-05-05 3:15 pm
(综合讯)美国军方表示,上星期的反恐会议有九十一个国家出席,以加强合作,但没有邀请中国参加。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言人以电邮回覆路透社的查询,解释了为何没有邀请中国军方代表出席。他说,未有邀请中国是因为美国内部机构协调需要时间,未能有充足的时间发出邀请。
中国大使馆发言人被问及若受到邀请时会否出席时,未有回应。
美国国防部前任亚洲事务主管坎贝尔称,不邀请中国出席是错误的,因为美国在打击回教极端分子方面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