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很担心:中国留学大军掌握越来越多的高科技
亚洲时报
亚洲时报章雯雯撰文/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CGS)3月份公布一份有趣的报告,报告称前几年中国申请去美国读书的研究生锐减,04年降幅达45%。中国留美学生约有65,000,其中八成五是研究生,且多是理工科专业。美国担心这支掌握大量美国高科技技术的理工科中国留学生大军未来会对美国创新力和竞争力造成极大影响。
CGS三月份公布了《2006年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有关外籍研究生录取情况报告》,这份报告对美国各大研究生院近几年的外籍研究生录取情况做了比较。
据CGS的最新统计,06年申请来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学位的外籍学生数量比05年回升一成一,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量猛增二成一,仅次于印度。
中国和印度是美国外籍研究生的两大输出国。中国学生申请量在过去两年分别锐减四成五和一成五之后,06年终于出现大幅回升,从而带动美国整体外籍学生留学市场回暖。韩国和中东学生申请数量也有所增加。
申请留美的外籍研究生总量在04年(-28%)和05年(-5%)连续两年累计减少三成二之后,今年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申请总量依然比03年高峰时少二成三。今年外籍研究生留美申请量增长最大的学科是工程学、生命科学、物理和社会科学,商科、教育学、人类学、艺术的申请量也有所增长。
对此CGS主席斯图尔特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努力缩短签证拖延时间,美国大学研究生院改善录取系统的结果,但回升势头有多大有待观察,留学生的品质如何也需要进一步调查。
CGS提交的这份报告影响了美国国各大学研究生院外籍研究生录取政策的制定。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纷纷积极改革外籍研究生申请、录取手续,使之更快捷更便利。他们还扩大了IT领域的外籍研究生招生范围,设立了呼叫中心,并使国际研究生的招录工作做到专人专物。近年来不少研究生院一直在加大外籍研究生自主招生的力度,因为他们愈发认识到美国要想吸收更多国际人才就要建立像欧洲大学协调机制(Bologna Process)这样的机制,这是全球大势。
不但如此,CGS这份报告还影响到美国国务院及国土安全局政策的制定。前几年留美外籍学生锐减的现象引起布什政府的高度关注。美国当局一再强调加强国家安全与保持门户开放并不矛盾,欢迎全世界有良好愿望的学生来美学习,并认为这对保持美国在21世纪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今年年初1月17日,“赖斯-切尔托夫边境安全规划”(Rice-Chertuff Border Security Initiative)出台。这是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土安全部部长切尔托夫共同制定、有关国土安全的规划,也是另一个美国高级别关注外籍留学生从而改变移民政策的例证。据称,目前外籍留学生选修敏感理工科留学生接受安全背景审查的等待时间平均为10天。美国国务院拟将允许外籍学生提前入境的时间由45天延长到120天。
另外,美国国务院、教育部、国防部、中情局今年初联合发起“国家安全语言计划”( the President's 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汉语成“关键””(critical)外语。
中新社1月5日报导,美国总统布什5日宣布,启动“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加紧培养美国的外语人才,其中汉语与阿拉伯语、俄语、印地语、波斯语一道,被列为美国最急需语言人才的“关键”外语。这个项目将致力于在美国教育体系中,加强从幼稚园到大学的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白宫要求国会在07年财政预算中批准特拨1.14亿美元,用于启动该项目,扶持学校对关键外语的教学,派遣美国学生到海外学习语言。
据悉,这个专案包括到09年派遣3000名美国高中生到海外学习语言;中情局到2011年培养精通关键语言的学生和教师各3000千名;到09年培养精通汉语等关键语言的高级人才2000千名;明年批准300名关键语言的本土教师前来美国学校工作等内容。
据美国官员介绍,目前正规学习汉语的美国人只有5万人,正规汉语教师只有2000多人,相比之下,中国学习英语的人可能高达2亿。此前美国参议员利伯曼和亚历山大曾提出议案,要求政府拨款13亿美元,用于加强美国的中文教育和美中文化科技交流。
此外,还有一些旨在展示美国欢迎外籍学生态度的法律程式改革有待参议院讨论通过。最近《保持美国竞争锐势法案》(PACE ACT)正有待参议院讨论通过,这是一个旨在增强美国国家实力、吸收国际人才的法案,其中涉及到关于外籍学生招录审批以及移民政策的改革问题。
自“9.11”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布什政府实施了许多改革措施,以便在继续欢迎各国来访者的同时加强美国边境安全。布什政府面临着两大挑战:在加强安全与方便造访之间保持适当平衡,与此同时,协调一切改革措施以取得最佳效果。
这些政策的制定恰恰反映了,随着中国和平崛起,美国唯恐中国的崛起破坏了自己在整个亚洲的战略平衡,因此对以理工科为主日渐壮大的中国研究生大军,美国是既欢迎又提防。
附录:表1国际研究生申请变化百分比均以百分比(%)计 03-04年申请变化 04-05年申请变化 05-06年申请变化 全部国际研究生-28-5 11 原籍国 中国-45-15 21 印度-28-5 23 南韩-14 1 3 中东* 4 7 4 专业 商业-24 0 7 教育-21-3 3 工程学-36-7 17 人文艺术-17 0 4 生命科学-24-2 16 自然科学-22-2 10 社会科学-20-2 10 来源:2006年CGS国际研究生准入调查报告第一阶段:国际研究生申请*中东国家包括:巴林、赛普勒斯、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巴勒斯坦当局、卡塔尔、沙乌地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阿联酋、叶门
台学者预计美台军事互动将继续升温加强
(中国)千龙新闻网 (2006-05-26)
日前,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系蔡玮教授在接受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两岸观察家》访问时指出,美国国防部的2006年《中国军力报告》反映出美国军方对中国大陆军力成长的一种猜忌、不安。而他也预计:美台之间的军事互动将继续升温、加强。
蔡玮教授认为,2006年《中国军力报告》基本上反映了美国国防部对中国大陆军事发展的一个评估,而且是送给国会去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国会的注意,另外可能就是要申请国防预算。“反映出美国国防部对中国大陆军力成长的一种猜忌、不安;主要是送到美国国会去的,可能对国防部的部门利益是事关重大。”
蔡教授指出,报告的字里行间明显反映出美国军方的保守、事情都是做比较负面的评估。“它对中国大陆的一些评估未必正确。里面有些文字讲到说‘中国持续投入庞大的预算发展国防,甚至置于经济发展之前’,对这一点,至少我知道的,现在中国大陆还是要掌握战略发展机遇期,并没有把国防现代化摆在最前面。不过,也有一些比较正面、持平的讲法:比如说中国大陆现在已经体认到自己身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国家,愿意积极的承担国际社会的责任,包括出席、参加一些国际组织活动。有正面的,但是好象是负面的居多。”
蔡教授也特别指出,军力报告中牵涉到台海军力失衡的问题,民进党当局会把这部分特别的加以渲染、扩大,然后来争取台湾民意或者是民意代表在“立法院”的支持,希望能够通过对美军购案。但是,未必会达到目的。因为“就美国军方来看,它总是做最坏的,最负面的评估;事实上两岸关系现在有一些隐忧存在,但是随着连宋去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确定,中国大陆采取了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策略之后,两岸关系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我们是不是要随着美国的这份军力报告出来后就要加强军备?还有一些讨论的空间,在野党也未必会配合政府的看法。”
针对美台军事关系,蔡玮教授认为,美方跟台湾的军事合作、软体的互动其实是满好的,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方面还是会进行。因为这个合乎美国的战略利益:利用台湾来牵制中国大陆的发展方向;从经济层次来说,台湾大量的军购也对美国的军工企业有帮助,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和台湾在军事方面的互动还是会继续地升温、加强下去。
叫嚣威胁却裁军10万 陈水扁"自相矛盾"有玄机
环球时报
5月20日,陈水扁正式核定了台湾第一份由“政府”提出的“国家安全报告”。报告中涉及的军事内容引人关注:为增强防御力量,台湾将提升“国防”预算至GDP的3%,并将继续推动“精进案”,至2008年前将裁军10万,以“建立联合战力”,实现“拒敌境外”的目标。
人们不禁要问,在陈水扁不断叫嚣“大陆威胁”的同时,又要将台军裁减10万人,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举动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意在增强作战效能
表面看来,台当局在“国安报告”中提出大幅裁军,似乎有削减军备的意愿。但实际上,所谓的裁军10万只不过是落实台军2004年制订的“精进案”的一项具体措施。通过裁军,台军的作战实力不仅不会降低,反而还可能进一步提高。
首先,从台军部队体制调整的角度看,台军计划裁减的这10万人均为政战、后勤系统或其他辅助性的部队,真正的一线作战部队不仅没有削减,反而还将有所强化。其中,台空军各作战联队下将新设立高于中队的“作战队”编制,提高了部队层级,使大批成熟的飞行员能够更长时间地留在一线部队。台陆军则正在仿照美军第4机步师的模式,筹备设立更多机械化步兵旅,以提高部队的合成化程度,强化执行各类地面作战任务的能力。同时,通过裁军,台军将可以大幅调整现行的指挥体制和部队结构,简化指挥层级,提高反应速度,使部队的作战效能进一步提高。
其次,从台军武器装备建设的角度看,通过削减兵力,台军将能够腾出更多的军费用于武器装备采购,进一步促进军事转型,向“量小、质精”的方向发展。据台军自己推算,完成“精进案”的裁军目标后,台军将节省大约1/3的人员维持费用,这笔经费如果用于武器采购,将可大大提高台军武器装备的更新速度。
第三,台军这些所谓被裁撤的军人并不能真正地解甲归田,他们只是从现役转入了后备役而已,仍然需要随时听候调遣。根据台军后备力量现行的“列管8年、精选4年”后退先用的原则,台军目前的后备人力高达100万人之多。而随着台军现役军人的大批裁撤,台军后备力量的建设发展也在不断加强。台湾“国防部后备司令部”参谋长李铭藤中将日前表示,为了提高后备役人员素质,使其在未来作战中能有效发挥战力,“后备司令部”将从明年起,在全台设立10间“步枪射击模拟教室”,专供后备役人员训练之用。
自不量力的“拒敌境外”
虽然通过裁军、增加军费开支等手段,台军的作战效能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看,台当局要想实现“国安报告”中提出的“拒敌境外”构想,还是有很大困难。
首先,台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有限。想“拒敌境外”,必须有能力限制作战对象的作战模式和兵器运用,使其无法对自己的“境内”发动攻击。而台军所依仗的无非是花费巨资从国外购得的几样武器装备,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补充。从台海两岸的战争潜力上看,台湾省土地面积仅为大陆的3.8%。,人口数量仅为大陆的1.8%,军事力量仅为1/8。以这样的实力差,台军别说是“拒敌境外”,就连进行一场持久防御战的能力都不够。
其次,战略主动权在大陆。“拒敌境外”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使战火首先在对方的控制范围内点燃。而就台海局势的现状来说,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大陆手中,台军缺乏“先发制人”的实力和机会,如果台湾冒险首先发动攻击,将极有可能使其失去赖以生存的所谓“国际社会的支持”,无异于自杀。
第三,台战略防御纵深不够。现代化武器的机动力和火力飞速提高,战场空间出现越来越明显的扩张趋势,如果距离过近,根本谈不上“拒敌境外”。而台湾与大陆之间隔海相望,海峡最窄处的海坛岛与白沙岬之间仅宽130公里,最宽处也不过370公里,这段距离飞机只需20分钟就可临空,舰船也只不过是6-7小时的航程。以台湾海峡这样的距离也想到什么“境外”去作战,也未免有些太异想天开了。
美高官:美国别打盹 否则会输给“复兴”的中国
环球时报
亨利-海德(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
华盛顿很多人一直在讨论如何应对“崛起”的中国。但我认为,“崛起”是用词不当,我更加倾向于“复兴”这个词。
“崛起”意味着中国是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而两年前在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紫禁城珍宝”的展览告诉人们:在1776年,当美国的开国者们还在为独立而奋战时,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富裕的国家。在达到这个文化、政治和经济影响的顶峰后,中国陷入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混乱中。
现在,随着新世纪曙光的出现,中国再一次恢复到传统的在亚洲和世界舞台上有影响的地位。尽管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还留有对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等事件的记忆,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展望新的时代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复兴”的标志,中国已从落后和孤立中破茧而出,得到了国际认可。
当中国以饱满的信心大步迈向21世纪的舞台时,美国的注意力却转移了。美国现在把力量都用在了同伊斯兰极端主义者的持久战上。我们都明白“9·11”的意义,也知道需要做什么。但我关心的是,在未来的几十年,美国的年轻人将会发现自己成为债务人,而债权人是中国。
布什总统曾在国情咨文中提到美国的“石油瘾”,我认为美国还有一种“中国制造瘾”。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水平。这种程度的贸易不平衡是不可持续的,这将使美国的下一代孩子变得贫困。
副国务卿佐利克去年曾把中国比作“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并以此来表达美国对中国的期望。但国会中许多人对中国是否能够成为这个角色怀有疑问。还有些人担心,中国会成为一个强劲的对手。
恐怕美国的未来一代从昏睡中惊醒时,会发现美国的影响力已完全远离了亚洲。那时,自信的中国将掌控这个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那将是一个黯淡的前景,同时也将是一幅真实的画面。
解密中哈石油管道:一度搁浅 成功突破军事禁区
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合资兴建的“阿塔苏-阿拉山口”近千公里长的大口径石油管道于12月15日正式竣工投产。在长达9年的建设中,中哈油管经历了一次次鲜为人知的内幕。
进展一度搁浅
中哈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的实施从一开始就充满波折。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油集团)同哈政府达成实施中哈管道建设项目的协议,当时预计管道总造价30亿美元。
1997 年至1999年,中哈双方的专家完成了管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一管线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城市阿特劳,途经中油集团购买的阿克纠宾油区,东至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全长约3000公里。按照最初意向,这条管道应在2005年建成投入运营,但由于哈石油年产量难以确保这条管道进行赢利性运转所需的 2000万吨最低供油量,而且当时国际油价十分低迷,加上中国同俄罗斯之间石油管道建设项目开始关期运作,所以中哈管道被暂时搁置。
然而,中哈双方的决策者们从没有停止过关于管道建设问题的沟通与谈判,而且这一问题还在专家层面上不断得到探讨。2002年“分阶段建设中哈管道”设想的提出可以说是一种创举。它解决了困扰中哈管道建设长达五六年之久的输油量问题。这一设想的宗旨是:在整条管线无法建设的情况下,先建设可以立即投入运营的管道段,然后再视情况进行连接。专家们把中哈管道分为三段,即西段“肯基亚克-阿特劳”,中段“肯基亚克-阿塔苏”和东段“阿塔苏-阿拉山口”,并决定最先修建西段,作为中哈管道建设的一种尝试。2003年春西段正式竣工投产。
收购PK成关键一步
西段这一先期工程的成功,中哈管道建设因此成为水到渠成的项目。与此同时,从2001年开始,哈国所属里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勘探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找到了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型油田。尽管里海石油的商业开采还没有实现,但2005年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已经达到约6000万吨。哈计划到2012年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出口国行列,石油产量超过1亿吨。哈石油产量的不断提高也为加快建设中哈管道奠定了基础。
2004年5月,在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时,中哈双方决定正式开始建设中哈管道,并把“阿塔苏-阿拉山口”作为中哈管道的一期工程。由于阿塔苏是原苏联“鄂木斯克(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查尔朱(土库曼斯坦)”石油管道的中间站,并且有铁路通过,是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的中转站。从这里修往中国的油管的供油量比较容易得到保证。这一管道既可以运输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石油,也可以运输哈国陆地上开采的石油。今年10月,中油集团成功收购了位于哈境内的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简称 “PK石油公司”),该公司年产700万吨石油的油田距离阿塔苏不远,从而最终确保了中哈管道的油源。
成功突破军事禁区
中哈管道是中哈两国历史上首条跨国管道,也是哈独立后的第一条跨国管道。双方的这种合作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建设过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中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双方各占50%股份的公司,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保证了双方权利的平等,但只要有一方反对,事情就办不成,从而影响效率。由于中哈管道的建设工期十分紧张,且鉴于这是一个国际项目,也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中哈管道建设的监理由著名的德国监理公司来担任。它的一名技术人员一天的费用就高达1500美元。
由于该项目主要是在哈境内展开,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哈国的有关法律。哈《公司法》规定,哈国家占50% 以上股份的企业都被视为国有企业,这类企业的商业行为都要遵守哈《采办法》,即哪怕是购置办公用的电脑、桌椅都需要在报上公示,随后进行招标,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显然,如果按照哈国的这些法律来做,这个项目基本上是不可操作的。为此,中哈双方通过协商,由政府部门补充签署了一个文件,使中哈管道项目不需要遵守哈的这些法律,为工程赢得了时间。
此外,管道施工过程也经历了超低温环境的严峻考验。幸亏哈方施工队伍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有很好的经验,常常在零下摄氏30度的低温下照样进行管道焊接。通过合作,中方施工队也学会了许多低温条件下作业的绝招。同时,中方施工人员发明了不少新方法,并以吃苦耐劳而著称,中方施工队经常无偿帮助哈方施工段、赶进度。
此外,在管道跨越两国边境的军事禁区内施工,更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它牵涉到海关、边防、国家安全以及相关法律等各方面难题。然而,通过双方的努力,这些障碍最终都被突破。
中国首次参与亚太多国海上安全演习
来自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海上警察部队,将于周六(27日)开始举行为期六天的联合海上演习。
演习针对可能的携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船只。
官员本周说,这是中国首次参与这样的海上演习。
组织者说,演习假设的情况是,一艘货轮携带可疑货物打算在上海停靠,但拒绝向中国当局申报货物的详情。中国随后将该船驱逐到国际水域,并进行跟踪。
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海岸卫队舰船参与追击。美国船只扮演嫌疑船只。
日本海岸卫队计划在星期一追击嫌疑船只,并在周二对该船展开检查。
不过,这次演习不等同于美国领导的"防扩散安全倡议(PSI)"海军联合演习, 这次演习并不包括各国的海军。
日本海岸卫队说:"演习旨在确保海上安全和防范恐怖主义。"
韩国和中国对PSI的态度比较消极,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朝鲜的不满。尽管并未明言,朝鲜被认为是美国发起PSI系列演习的目标之一。
日本媒体说,除加拿大以外的5国将总共出动约20艘警备船参加演习。
IWF呼吁中国实施更多汇率灵活性
德新社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中国给予汇率更多的灵活性。去年7月,中国首次引入松动人民币对美元兑换率的机制,“我们认为,中国应该更多地利用这一机制”, 货币基金总裁拉托这样说。去年,中国对其货币人民币做了略微升值的调整,并放弃了只对美元的挂钩。此后,人民币跟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组成的货币栏直接挂钩。
两岸直航条款 马英九:不主张硬闯过关
2006-05-26 10:45 am
(台北讯)中央社报道,两岸直航条款在台湾立法院推动受阻,中国国民党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今天表示,身为国会最大政党,国民党不主张以硬闯方式通过两岸直航条款,以理性沟通方式进行政党协商,才是比较好的方式。
外界认为,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对两岸直航条款态度已趋软化,国民党大可藉国会优势闯关,让两岸直航条款顺利过关。
英九清晨巡视台北市第二果菜批发市场后,答覆媒体询问两岸直航相关问题时表示,国民党政策|都有和立法院长王金平配合,不过,即使立法院通过两岸直航条文,大部分执行面仍须行政院配合。
马英九说,希望行政院体察民意,体会企业与民众需要,在心甘情愿的情况下推动两岸直航,而非由反对党强行表决,到时候再行使抵抗权,这非台湾之福。
陈水扁盼台美签署FTA 望只考量经贸利益
2006-05-26 2:40 pm
(台北讯)据中央社消息,陈水扁今天表示,如果能洽签台美自由贸易协定(FTA),可使美国出口到台湾的农产品、汽车,增加百分百以上;政府采购投资有进一步合作契机,这没有任何政治考量,完全基於经贸利益,台湾不分党派朝野都有一致主张,可以力推台美FTA。
陈水扁上午接见美国贸易代表署副贸易代表巴提亚(Karan K. Bhatia),并表示巴提亚这次访台湾有很大意义,象徵台湾和美国愿加强实质关系。他请巴提亚代为转达向美国总统布希问候,并重申对美国政府、布希承诺绝对不会改变。
陈水扁表示,台美是最好价值同盟、最佳安全夥伴、最佳贸易夥伴;台湾是美国第八大贸易夥伴、美国第十大出口市场。去年美国对台湾的出口高达二百二十亿美元,远超过美国对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的出口。
他说,台湾在经贸上对美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也非常重视和亚太区域经贸整合、双边合作,所以和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签署双边 FTA,有些也正在谈判中。
因此,陈水扁认为,以台湾对美国经贸重要性,希望美国能考虑和台湾签署台美FTA,绝对是刻不容缓。若能签定台美FTA,美国出口到台湾的农产品、汽车,应该可增加百分之百以上。
他强调台美FTA绝对没有任何政治考量,完全是基於经贸利益着眼。
不过,巴提亚日前提到希望美国可提升和台湾的经贸关系,但不须要完全藉由 FTA 模式,台美两国可以建立紧密经贸夥伴关系(CEP),也就是不重视FTA 形式,而重视 FTA 实质,可以达到实质目的。
台外长称国际对台湾民主有信心
2006-05-26 4:50 pm
(台北讯)中央社报道:台湾总统的女婿赵建铭因台开案收押禁见,国际媒体关切。台湾外交部长黄志芳今天表示,此事若影响台湾形象,只是短时间,不会有持续性不良影响;国际社会会了解,台湾因为有民主机制,所以一切都摊在阳光下。
黄志芳下午出席新任驻韩国代表陈永绰宣誓典礼时,接受媒体访问做以上表示。
黄志芳说,前几天他有机会跟总统陈水扁报告一些业务,没有谈其他事情;陈水扁看起来满平静的。
对于国际媒体关切台开案,国际或友邦是否曾表示关切?黄志芳表示“没有”,但他认为,发生这种事情,对台湾来讲是“不幸的事情”。
黄志芳表示,上午曾接见外宾,外宾对台湾最近发生的事情很清楚,他们表示佩服台湾的民主政治,对台湾的民主政治非常有信心。
黄志芳说,如果这件事情对台湾的形象会有任何影响,那是短时间的,不会有持续性的不良影响;国际会了解,因为台湾有民主机制,所以一切都摊在阳光下。
陈方安生谈新闻自由 避谈竞选特首
BBC中文部记者戴维从香港报道:
前香港政务司长陈方安生昨晚出席亚洲出版人学会晚宴时表示,她最希望明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时能够看到普选时间表。但是,她拒绝回答记者们有关她是否参与下届特首竞选的问题。
周四(5月25日)出席亚洲出版业颁奖致词时,陈方安生指出,香港在回归以来,仍然有50份日报、750份期刊,及100间外国驻港传媒,地铁亦有免费报章派发,反映本地有充分的新闻自由及资讯发达。
陈安生说,如果没有开放无阻的通讯,又或者不能全面掌握国际上流通的资讯,香港将难望保持现今在全球经济的地位。
民主改革时间表
然而,她也慨叹道,香港中文报刊在面对无情竞争的情况下,报导竞相绘影绘声、角度日趋刁钻、标题越见煽情,以致昔日喉舌普遍不复再见,声音逐渐变得微弱。
陈方安生还回溯了亚洲战后的历史。 她说,不难发现媒体对亚洲政治发展,贡献何其重大,其中又以报章居功至伟。
陈方安生也承认,要毫无保留、忠实不二地维护言论自由并不容易。
陈方安生对于近年来报刊杂志侵犯私隐颇为关注。
陈方安生表示,她最希望明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时能够看到普选时间表。
在被问及明年7月1日香港回归10周年最希望看到甚麽报章标题时,陈方安生毫不思索地回答说: "民主改革时间表。"
"有待观察"
但是,她拒绝回答记者们有关她是否参与下届特首竞选的问题。
她说,目前自己已经退休5年了,目前的身份是普通公民。她说,作为普通公民,她并不觉得应该透露自己目前不愿意透露的消息。 她说,一切有待观察。
上个月接受香港"壹周刊"的采访中,陈方安生表示已经留意到许多有关她有意问鼎下届特首宝座的言论,甚至批评性言论。
她说:"这些言论都是毫无必要的小动作,是在搬弄是非。"
不久前,有一位香港的全国人大常委指名道姓地批评陈方安生没有参加下届特区首长选举的资格。
在任期间就被左派视为眼中钉的陈方安生于去年12月参加了要求普选大游行以后,就被一些民主派人士视为精神领袖。
当被问及是否会重返政坛带领香港民主运动时,她曾经巧妙地回答说:"见一步行一步"。
中国:朝鲜难民为经济非法难民
美联社北京电,中国外交部周五发表书面声明称四名受到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承认的朝鲜逃亡者为经济难民,行为非法。此前,韩国报道说,北京方面同意这四名朝鲜人离境前往美国,但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没有对这一说法做出反应。目前,数千名朝鲜人越境逃进中国东北地区。据他们讲,庄稼歉收以及政治高压是他们出逃的原因。不过,中国官方的声明始终称这些难民破坏了中国的法律并影响中国治安和稳定。
《中央日报》可能停刊
--------------------------------------------------------------------------------
(台北综合讯)由于国民党决定从5月底不再补助,拥有79年历史的《中央日报》从6月1日起可能被迫停刊。
据法新社报道,《中央日报》昨天在头版中发布报社可能收摊的消息。报道说,如果在这几天内仍找不到买主的话,《中央日报》将从此走进历史。若有买家肯出手,《中央日报》或许还能以电子报的方式继续营运。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党营报纸,创立于1928年2月1日,是全世界最资深的中文报纸。不过,自从台湾媒体从80年代后期逐步开放后,市场出现大量言论更自由、形式更活泼的报章和刊物,使《中央日报》陷入很大的困境。
《中央日报》每个月亏损八、九百万元,当前负债8000多万,资产只剩5000多万。
据《联合晚报》前日报道,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直希望能保住《中央日报》,不过副秘书长张哲琛已向连战报告,国民党“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党主席马英九前天于中常会正式裁示通过《中央日报》停刊,预料70名报社员工将被遣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