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1

对陈日君中梵建交言论外交部驻港特派员提“三大忠告”

对陈日君中梵建交言论外交部驻港特派员提“三大忠告”

--------------------------------------------------------------------------------



● 易锐民(香港特派员)

  接替杨文昌担任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的吕新华,昨天在履新两个月后首次跟媒体见面,首次针对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枢机近期就中梵建交的言论,提出三大忠告。

  吕新华说,陈日君应该正确全面认识北京对中梵建交问题上的有关政策;陈日君应把北京的立场,正确无误地向梵蒂冈反映;而且,他应说服梵蒂冈接受北京的立场。

  吕新华重申,梵蒂冈应尊重北京在中梵建交上的一贯立场,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要利用宗教干预中国。他说:“中梵建交只是时间的问题,双方谈判渠道畅通。”

  他也说,自建国以来中国天主教一直都是自选主教和祝圣,这或许是中梵建交谈不拢的原因之一,但这些原则北京不会放弃。

  中国最近曾在八天内三度委任主教,梵蒂冈立即作出猛烈批评,而陈日君也在香港表示,原本中梵建交有可能在2008年完成,现在势必迟于这个时间。

  陈日君强调,梵蒂冈与中国均有很大诚意讨论建交事宜,但日前云南和安徽的主教祝圣,未获教宗批准,破坏了这数年来的进展,十分可惜。

  陈日君也说,辽宁教区擢升裴军民为助理主教,事先获得教宗批准,是正常和理想的做法,期望这种正常的做法能确立为规矩。

  陈日君就中梵建交问题多番高调的言论,在香港惹起部分亲北京人士不满,认为他“冒充”中梵建交的密使,做法只会破坏双方关系。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作为中国外交部在香港的最高级官员,吕新华一直未发言批驳陈日君的言论,似乎在默认陈日君的“密使”身份。

  吕新华昨日首次作出回应,指陈日君是香港居民,也是宗教界人士,希望在中梵建交上发挥作用,可以完全理解。

  他说,自己到香港履新两个月仍未约唔陈日君,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机会,而非故意避开对方。

  另一方面,当被问到北京是否有意在《基本法》23条立法后才落实香港普选时,他强调,由于超出他的职权范围,不可以回答。但作为香港内政,他认为23条立法问题不应跑到外国去听意见。

  吕新华现年55岁,毕业于杭州大学,1974进入外交部,曾任前国务院副总理及外交部长钱其琛的秘书,80年代初在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1998年至2001年任驻芬兰大使,2002年起任外交部部长助理,2003年升任外交部副部长。
港媒焦点:中日对话和大陆紧追台湾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去年这时候
本周香港媒体聚焦的焦点主要有:中日第五次副外长级对话在中国举行,中日之间如何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以应对两国关系中的各种危机;北京权威学者忽然又提出二十三条立法问题;大陆经济竞争力紧追台湾。

针对本周中日两国在北京和贵州举行中日第五次战略对话,香港《太阳报》本周发表评论文章,题目是《中日关系:须建立四大机制》。文章写道:“这个会谈可谓在中日最高层关系全面中止的情况,中日在着政府层面的最高级会晤。但此次中日第五次副外长级会谈有一个特点,即除了在北京举行外,还在昨天易地贵州省贵阳市继续举行。由于参加会谈的中国副外长戴斌国是贵州人,所以会谈在第二天从北京易地贵州,一如上一次在东京会谈时,日方也刻意安排了到一个温泉胜地继续会议一样,均体现了双方希望会谈借助人性气氛顺利举行的良苦用心。”

《太阳报》的分析接着写道:“未来一段时间中日高层对话将继续冻结,而将开始另外两个趋势,那就是:一是双边政治关系将由高层转入所谓的‘低层框架’,亦即进入相对低层的政府级别;二是双方的社会和民间力量可能成为中日关系新的着力点。这是笔者最近一直试图在中日两国之间倡导的一种思维或观点。中日在低层政府级别上,需要一系列的机制以保证双边基本平稳,其中包括以下四个机制:一、战略对话机制;二、纠纷谈判机制;三、危机处理机制;四、军方对话或交流机制。就目前而言,前面两个机制都已具备,但仍须加强,同时须使这些机制实质化、具体化;而后两个机制则须提上,以保证危机发生时,中日两国政府有一些信息沟通渠道,尤其是双方军方能保持相对比较冷静。”

在香港局势方面,最新一期的香港《亚洲周刊》发表独家报道,透露北京法律界权威王振民提出香港实行普选的六项条件,包括最为敏感的国家安全法立法。北京虽未为立法设下时间表,但提醒这是香港的责任,期望社会能进行讨论。报道写道:“曾荫权上任以来,《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这烫手山芋一直没有写上特区政府的议事日程。现在中央是否提示曾荫权,假若连任,应在未来五年的任期内完成这极具争议性的立法呢?北京消息说,王振民的言谈中,没有提出二十三条立法的时间表,更没有提及应在零七年新一届特区政府成立时进行立法。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只是对香港作提醒,并会根据香港社会的实际反应来决定该项立法的快慢,并非要给曾荫权一个「死任务」。事实上,北京汲取上一次二十三条立法失败的经验后,已经不会把二十三条立法看作香港特首的必然任务,但北京却乐见香港社会对二十三条立法进行深入讨论。”

《亚洲周刊》的报道接着写道:“香港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困难后,在北京的心目中,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面对香港泛民主派对普选的诉求,北京也自有其盘算。消息人士指出,北京在前一段时间反复强调经济后,到了现在特首选举逼近的时候,便采用了经济、政治的两手策略。北京提出普选条件也是希望香港经济的发展不会因普选的争议而受太多的影响。只是,对于曾荫权来说,虽然他已努力地到中国大陆建立人际关系,但是普选的争议似乎是很难以回避。如今北京重提《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北京虽然没有定出时间表,但曾荫权心中有没有时间表,这可能是考验他如何理解北京意图,如何处理好中央和香港地方关系的一场超级智力测试了。”

另外,在中国国内局势方面,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监显示,中国大陆竞争力跃进12名,从第31名成为第19名。而台湾一向引以为傲的竞争力却亮起红灯,排名从第11名降为18名,这也是5年来,台湾在这项指标中首现衰退。香港《文汇报》写道:“在四大评比要素与20个次项目中,除了技术及科学基础建设外,台湾的排名全面退步。台湾的「经济表现」从第18退步为第27;「政府效能」从19滑落至24;「商业效能」退步8名,从第6变为14;「基础建设」较为稳定,从第18退为20。而大陆在四大评比要素中,过去一年都有相当的进步,经济表现维持第3,政府效能排名17,优于台湾;商业表现及基础建设则分别为第30与37,仍落后台湾相当距离。”
中国指责达赖拉美之行宣传西藏独立


达赖喇嘛称他希望西藏享有真正自治
中国外交部周四(5月11日)指责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访问拉美洲是宣传西藏独立。

达赖喇嘛目前正在哥伦比亚访问宣传他的新书。他此前曾到巴西、阿根廷、智利与秘鲁访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说,达赖喇嘛不但是一个宗教人物,而且是一个参与政治以及分裂祖国活动的流亡者。

他说,中国反对达赖喇嘛打着宗教的幌子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分裂的活动。中国希望相关的国家高度警觉。

1950年,15岁的达赖喇嘛接过管理西藏的职务。中国八万大军同年进入西藏。

达赖喇嘛1959年起义反抗中国当局的管治失败后,率领数万名追随者越过边境,流亡到印度北部的达兰萨拉。

中国多次指责达赖要让西藏独立,不过达赖喇嘛则说,他寻求西藏自治而不是独立。


特派员、陈日君 中梵建交各持一词


吕新华:还没有时间与陈日君会面
中国外交部驻港官员表示,天主教香港特区主教陈日君可以帮助劝说梵蒂冈接受中国关于建交方面的条件。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说:"我希望陈日君可以说服梵蒂冈接受中方关于建交的原则。"

中国天主教爱国教会不理会梵蒂冈的异议,在4月30日任命马英林担任云南省昆明教区主教,并在5月3日再任命安徽神父刘新红为主教,从而引发梵蒂冈与北京在主教任命一事上的争执。

任命争议

对于近期内中国还可能陆续自行委任其他主教,陈日君再次表示不满。据香港《苹果日报》报道,他说,如果爱国会再一次不经梵蒂冈批准任命主教,中梵建交谈判就有可能进行不下去,因为再谈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吕新华昨天(5月10日)还说:"我得强调的是,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梵蒂冈得接受一个中国的政策,不得干涉中国的内政。"

吕新华表示,鉴于陈日君是香港居民,他对陈日君提出了三条建议,包括要正确了解中方在建交问题上的政策;将中方立场准确无误地向梵蒂冈反映;并说服梵蒂冈接受中方的立场。

这位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还说,中国天主教在建国以来都是自选主教,这或许是中梵建交谈不拢的原因之一,但中国与梵蒂冈建交的原则,中方不会放弃。

说服工作


他补充说,中国与梵蒂冈建交,只是"时间问题",双方"谈判渠道畅通"。


陈日君:主教问题可能影响中梵建交

罗马天主教教皇本笃十六世在去年当选为教皇,出于对中国大陆数以百万计天主教徒的考虑,教皇希望改善梵蒂冈与北京之间的关系。但是,最近发生的主教任命之争似乎使教皇的努力受到挫败。

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四百万天主教徒只能够到政府认可的天主教爱国教会教堂做弥散。

但梵蒂冈预计说,有约一千万中国的地下天主教徒参加效忠罗马教廷的地下教会活动。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