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参加海上反恐演习
--------------------------------------------------------------------------------
(北京法新电)中国将不会参加本周末由美国、日本及另外三个国家进行的海上反恐演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告诉法新社,由于中国相关部门有其他任务在身,中国将无法参与这演习。
这联合演习将从本周末开始,直到下星期四。参与演习的国家,除了美国、日本外,也包括俄罗斯、韩国及加拿大。
中国参与亚太多国海上安全演习成疑
亚太多国的海上警察部队,将于周六(27日)开始联合海上演习之际,有报道指出,中国退出了这次军演。
来自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海上警察部队,原定于周六(27日)开始举行为期六天的联合海上演习。
不过法新社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由于相关部门在相同期间内的其他任务,中国将不会参加这次活动。
早些时候,日本海岸卫队周二(23日)发表声明说,这次联合演习是针对一艘假装成运载大杀伤性武器的船只,试图进入中国上海。
不过在周四的一项经过修订的声明中,日本海岸卫队说,这次演习是针对一艘涉及货物或人口走私等非法活动的船只。
倡议这次演习的日本海岸卫队仍希望中国参加,一名官员说,日方已经改正了演习的情节,并按程序再次邀请中国参加。
早些时候的报道说,这次演习针对可能携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船只。
有关官员曾经表示,这是中国首次参与这样的海上演习。
组织者说,演习假设的情况是,一艘货轮携带可疑货物打算在上海停靠,但拒绝向中国当局申报货物的详情。中国随后将该船驱逐到国际水域,并进行跟踪。
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海岸卫队舰船参与追击。美国船只扮演嫌疑船只。
中美韩俄日加首次共同演习 明日联合“演”海防
(中国)河南日报 (2006-05-27)
日本、美国、韩国、中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的海防部队27日起至6月1日将举行首次系列海防联合演习,主要目的是训练共同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入东海和日本海(韩国东海),以及确保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运输线。这也是中国首次参加类似的海上联合演习。日本海上保安厅官员透露,由该厅发起的这项联合演习预定27日起至6月1日从上海外海至海参崴外海的两千公里海路展开,接着6月7日和8日在釜山外海进行消防救助等多目的训练,除加拿大以外的5国将总共出动约20艘警备船参加演习。
报道指出,针对防止走私和海难救助,日韩和日俄已分别举行过联合演习,但是,北太平洋主要国家共同参加海防联合演习是第一次。
在海上保安厅的发起下,上述6国于2000年成立北太平洋海上保安机构首长级会谈,经过多年的协议而实现这次的联合演习。美国驻日大使馆发言人则表示,部分演习内容将“包括根据防扩散安全倡议(PSI)的原则拦截和登上船只并搜查”。
2004年10月,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法国的军舰在日本沿海海域举行了亚洲首次旨在打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海军联合军演。2004年的演习是作为美国发起的PSI演习的一部分,PSI自称获得超过60个国家的支持,目前,在亚太地区只有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泰国和新西兰公开支持PSI。据报道,韩国等国对PSI的态度比较消极,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朝鲜的不满。
中国外交部曾表示,中方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可能扩散表示关切,支持国际上防扩散的努力。同时,中方认为应在国际法框架内,努力通过政治与外交手段解决扩散问题。
忧朝鲜感孤立 中国退出亚太多国海上演习
亚太多国的海上警察部队,将于周六(27日)开始联合海上演习之际,中国政府宣布不会参加由日本发起的此次东海及日本海反恐联合演习。有外交界人士认为,中国担心演习会令朝鲜更感孤立,更难以重开六方会谈。
来自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海上警察部队,原定于周六开始举行为期六天的联合海上演习。有关官员曾经表示,这是中国首次参与这样的海上演习。 不过法新社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由于相关部门在相同期间内的其他任务,中国将不会参加这次活动。
早些时候,日本海岸卫队周二(23日)发表声明说,这次联合演习是针对一艘假装成运载大杀伤性武器的船只,试图进入中国上海。不过在周四(25日)的一项经过修订的声明中,日本海岸卫队说,这次演习是针对一艘涉及货物或人口走私等非法活动的船只。
倡议这次演习的日本海岸卫队仍希望中国参加,一名官员说,日方已经改正了演习的情节,并按程序再次邀请中国参加。
组织者说,演习假设的情况是,一艘货轮携带可疑货物打算在上海停靠,但拒绝向中国当局申报货物的详情。中国随后将该船驱逐到国际水域,并进行跟踪。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海岸卫队舰船参与追击。美国船只扮演嫌疑船只。
针对防止走私和海难救助,日韩和日俄已分别举行过联合演习,但是,北太平洋主要国家共同参加海防联合演习是第一次。
2004年10月,日本主持以美国为首的亚洲海防计划第一次军事演习,显然以朝鲜为防范目标。中国和韩国一直不愿参加这项海防演习,显然不欲开罪朝鲜。
日本海上保安厅官员没有明言这次演习是否针对朝鲜,只强调“演习主要目的是防止大杀伤力武器扩散”。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说,演习包括在参与国家海岸沿线实习登船搜查行动。
日本在今年4月跟韩国争夺位于两国之间的独岛(日称竹岛),关系紧张,其后各自让步,日本取消独岛一带勘察活动,韩国则放弃为独岛附近的一些地点注册成韩文名字。这次举行联合演习的海域之一东海,也有中国与日本之间就石油和岛屿主权的纷争。
日本财政援助太平洋岛国牵制中国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周六(5月27日)在第四届日本与太平洋岛国峰会宣布,将向这些太平洋岛国提供450亿日元(约合3.99亿美元)的援助。
这笔款项属于政府开发援助,将在未来三年内发放。小泉纯一郎说,该援助反映了"日本对太平洋岛国稳定和繁荣的承诺"。
不过,日本外务省一位官员透露说,日本向该地区提供援助不是完全"利他的"。
分析人士指出,这位官员实际上说的是日本希望在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方面得到太平洋诸岛国的支持。
事实上,这次太平洋岛国峰会还通过了一项首脑宣言,表示该地区所有国家都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有专家认为,虽然这些太平洋岛国面积很小,位置遥远,对日本也没什么经济上的好处,但在外交上却对日本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更有人指出,日本希望通过援助加强与该地区的双边关系,以此抵御中国在该地区快速增长的影响力。
上个月初,中国在斐济召开了"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宣布,将向数个太平洋岛国提供价值30亿元人民币的优惠贷款,并承诺这些贷款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一份来自日本外务省的资料显示,由于中国反对日本入常,并加强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日本感到"不能坐视不动",因为该地区一直以来与日本关系密切,而且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重要的投票权。
但到目前为止,还很难说日本和中国究竟谁在该地区占了上风。
华盛顿观察:空军作战能力牵动台海“制空权”
“一个在战场上不言而喻的道理(truism)是,能够夺取(contest)并维持空中战场的优越性(superiority)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台湾拥有战斗机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台海爆发大型冲突的情况下。”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政策分析员大卫·席拉帕克(David Shlapak)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道,“广泛地说,台湾的空军在许多方面都是台海冲突中防卫的第一线,任何提升台湾战机战斗能力的方法,不论是增加战机数目还是淘汰旧有机种,都是(对台湾)好的发展。”
台湾目前既有146架F-16 A/B Block 20型战机,以及自己研发制成的“经国号”(IDF)战机(背后仍有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技术支援),还有56架向法国购买的“幻影”2000战机,和约 60架老旧的F-5战机。据报道,台湾若马上订购60架F-16 C/D Block 52型战机,也得等到2011~12年才能交货,到时候,经国号战机的机龄将届20年,F-16 A/B型战机也近15岁,或许正是“汰旧换新”的好时机。
席拉帕克表示,从现有消息中,他还不能判断出台湾添置F-16的用意是增加还是取代部分现有机队。但是他对台湾空军既有的作战能力确有隐忧,添购F-16或许能解决问题。
“台湾军方近来在战机飞行员的训练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缺乏合格的飞行员对台湾的空军军力是不小的障碍。”席拉帕克说,“此外,近年来台湾的空军基地面临中国大陆军方日益增加的空袭威胁,增加台湾的战机数目自然对空军的防御能力有正面帮助。”
有鉴于台湾自2001年计划向美国采购的众多军备,到现在连预算都还卡在台湾“立法院”,负责制造F-16的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 Corp.,简称洛马)内部的知情人士表示,F-16的采购案大概无法在此时抢先一步通过。对此,席拉帕克低调地期盼大家“向前看”,不要受军购案长久羁绊。
“就是因为军购案引起的种种喧扰(furor),我们现在好像把台湾的国防事业‘绑架了’,这是很危险的事。”席拉帕克感叹道,“台湾的国防发展必须继续向前进,毕竟,过去这4、5年来,台海军力平衡继续向不利台湾的方向倾斜,台湾的国防却好像是瘫痪了一样。
“不论台湾未来买的是什么武器,只要是对台湾国防改革和现代化有助益的事,都应该要能独立于停滞不前的军购案之外,分开审视,而且是越快越好,”席拉帕克呼吁道。
徐琳 ,《华盛顿观察》周刊
美国答应帮助日本保卫中日争夺的钓鱼岛
综合2006年5月1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及2006年5月1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
日美两国5月1日最终达成一项关于调整驻日美军的协议,这标志着东京朝着在潜在不稳定的亚太地区,加强自身重要军事地位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和日本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将分别与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会面,商讨这一协议。该协议是布什政府美军全球部署的关键性部分。
分析人士说,这次整合标志着在全球安全框架下美日联盟的成熟。
日本国际事务研究所安全分析家水元善彦说,该协议不仅令“日本和周边地区建立了全新的防务姿态”,而且还意味着国际安全环境的联合改革,因为它标志着日美的双边联盟全球发展的系统化整合。
预计该协议将令两国的军事合作更紧密,二者的安全伙伴关系将变得更加平等。华盛顿州美军地区总部和日本陆上自卫队司令部将共享神奈川的座间军事基地,两国情报共享的范围将更加广泛。两国还能共同使用在东京附近的横田军事基地。
早稻男大学的安全问题专家石井正监说:“这些行动将有助提升美日地面和空中军事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和改善日本的国防工业环境对该联盟至关重要。
两国的军事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美国总统布什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交情不浅,两人对安全问题的观点相似。
在美国这方面,考虑到中国是一个潜在的长期威胁,美国希望在亚洲建立防御政策。石井说,其中包括改变日本是该地区军事弱国的形象。
石井又说,对日本而言,加强美日军事联系是出于对中国和朝鲜问题的大考虑,比如说日本国民被绑架到朝鲜的事件以及越来越少人认为中国会加入华盛顿和东京,组成一个安全三角联盟。石井说在20世纪90年代,这种观点曾经一度很流行,不过现在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已经很少。
有的人认为,面对朝鲜的核发展,日本应该增强安全战略,以对抗其他东北亚国家的军事扩张。法学教授小田中俊村说:“增强美日军事合作的目标不是朝鲜,而是中国。”
布什政府已经采取积极的态度支持日本的防务政策。美国已经同意在日本海长期部署美国的搭载“宙斯盾”系统的舰艇,以抵御朝鲜的导弹威胁;并承诺将保卫颇受纷争的钓鱼岛。之前的美国政府拒绝在中日就钓鱼岛引起的纷争中偏袒任何一方。
日方还认为,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在亚洲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需要加强传统的安全战略。
日本防卫研究所所长绀户成胜说:“欧洲有地区安全组织,比如说北约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但是在亚洲,美国今天仍扮演着和冷战时期同样的角色,促进这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他说,中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美国在这个地区不受欢迎,但是美国和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的合作已经越来越多。
绀户说:“亚洲没有一个强大的地区安全体系……因此,除了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欢迎日美两国拥有更紧密的关系。”
日美双方就驻日美军重组问题形成最终报告之后,日美军事合作将发生变化:建联合作战司令部,应对日本周边事态;共用基地,推进双边军事整合,作用分担,必将加重日本的负担。
美日两国政府5月1日提出有关美军整编的最终报告,美军在东京附近的神奈川设立联合作战司令部以及加重九州岛、台湾海峡等日本周边有突发状况时的指挥中心据点。
将驻扎在华盛顿州的美国陆军第一军团司令部改编成联合作战司令部,移设到驻日美军在神奈川县的座间基地,主要是要将此基地作为因应朝鲜半岛、台海等日本周边国家和地区有事时的作战指挥据点。
此外,为了对付恐怖行动、支援国际和平而新设的日本陆上自卫队中央紧急应变司令部,也与联合作战司令部合并。有防卫厅官员指出。因此美日沟通可以比较顺畅,无时差或地理差异等问题。
驻日美军与空军两司令部所在地东京都横田基地内的航空自卫队航空总队司令部将迁移,改为创设导弹防卫的“共同综合运用调整所”,以期在最短的时间能与美国共享卫星、雷达情报应付弹道导弹。
中日关系史是一部“以德报怨”失败史
(中国)和讯网 (2006-05-27)
【作者:倪乐雄】
从公元4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500年时间里,日本向亚洲大陆的大规模暴力扩张共发生6次。4世纪60年代,日本大和朝廷跨海入侵朝鲜半岛的新罗,征服了弁韩之地,在任那建“日本府”与高句丽对抗。公元600年(推古天皇8年),日本为恢复任那的势力,派兵一万远征新罗。公元663年8月,乘朝鲜内乱入侵的日本水师与唐朝、新罗水师在白村江决战,日军大败回国。明代日本丰臣秀吉大举侵入朝鲜,遭到中朝联军抵抗,公元1597年11月,日本海军在露梁海战中全军覆没,残部逃回日本。近代的甲午战争和上个世纪的侵华战争,日本一胜一败。
上述史实表明,长期以来,日本列岛有一股“天然”的向亚洲大陆扩张的“能量”,就像富士山底蕴藏的岩浆,只要时机成熟便向外喷射。究其根本原因是有限和资源贫乏的生存空间同无限增长的人口的冲突,这是个困扰日本的千年难题,也是个基本生存问题。生存层面受到威胁的人或民族,一般不考虑道德和正义问题,因此日本自古给人有“强盗”的印象。近代以后,各国都以工业立国,日本传统的有限土地与无限人口增长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又增加了工业原材料和商品倾销市场的问题,因此在“明治维新”后,比古代更积极地以战争暴力进行对外扩张。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国家进行领土扩张的战争目的是获取生存空间,获取生存空间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生存资源,古代社会里,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几乎是不可分割的。当代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后,随着国际金融体制和贸易体制逐步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形成之中,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变得可以剥离,通过有保障的公平贸易,无需进行战争扩张,同样可以获得生存资源。另外,由于节制人口生育的科学技术已经出现,人口的无限增长不再不可控制。所以,应该说困扰日本的千年难题和导致日本千年扩张的根源已经基本消除。但根源的消除不等于从根源中派生而来的千年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文化习性和行为方式很快会消除,不等于作为一种历史的惯性不会影响当代日本同邻国的交往。
日本对中国的三种态度——称臣、对等、欺凌
除了强悍的蒙古统一中原时期外,以及朝鲜李氏王朝主动肃清对马岛倭寇据点外,历史上的日本一直对中国为主的大陆取主动进攻的姿态。而亚洲大陆的中国和朝鲜在历史上一直取守势。日本借助地理上的天然优势,想来就来,想回就回。由于汉族执掌中原政权时,一味息事宁人,缺乏汉武帝时代主动出击匈奴的魄力,也可能鉴于元朝两次征伐日本的惨败,从未给予日本的嚣张以主动打击。这种历史性的迁就导致了日本对中国历史性的蔑视。尤其在明代,对中国想和就和,想打就打,想贸易就贸易,想抢劫就抢劫,中国则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而中国长期的迁就也使日本养成了长期骄横无理和在内心蔑视中国的习惯。
中日交往在历史上前后分为三种性质,大约从汉桓帝至隋代期间,是日本向中原朝贡和请求册封的性质,那时日本刚刚摆脱茹毛饮血,尚待开化,对中国甘愿称臣。日本推古天皇15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递交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第二次使隋时又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历史上日本第一次要求对等交流,同中国平起平坐。日本对中国“不买账”由此而起,以后日本便同唐朝、元朝对抗,甚至为拒绝臣纳贡不惜同忽必烈对抗。其实忽必烈很有洞察力,从日本与唐朝争夺朝鲜的主导权和不愿回到臣属关系就判断出日本不是省油的灯,迟早会给亚洲大陆带来祸害。与其让其做大,不如先发制人,及早解决之。
果然到了明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经济、文化、思想、宗教、建筑。戏剧、绘画、茶道等文明成果已具规模,加上长期内战所积累的丰富战争经验,便一反长期臣服和对等交流态度,毫不犹豫地产生要鲸吞中国、朝鲜,做亚洲大陆甚至世界“领导者”想法和行动。近代自“明治维新”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化转型领先的日本就一直自视其高,并毫无顾忌地以武力向亚洲大陆扩张。
日本历史上对中国交往的几个特征
借助中国的强势为本土争斗增加砝码,这是日本尚未统一时的做法,比如邪马台女王遣使朝贡魏国,是为了在国内增强政治势力。日本大和朝廷为了在朝鲜同高句丽、新罗、百济周旋中,保住任那这块地盘而与中国通好并引入佛教。这是借助中国在朝鲜进行扩张。
国力衰微、或实力不济时则对外和平相处。一旦国内统一,势力增强,则毫不犹豫持进行暴力扩张。
在暴力扩张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顾忌和道义上的障碍。丰臣秀吉给朝鲜国王的信,与田中奏折在语言和措辞方面赤裸裸的成都相差无几。丰臣秀吉和东条英机可谓貌离而神合。
吃硬不吃软是日本的个性。同日本打交道必须实力特别强大,而且强大的势力必须得到验证,它才会同你“友好”、和平相处。如果将它的实力彻底摧毁,它甚至还会心甘情愿地成为你的盟友。如果实力不够强大,或者实力得不到验证,日本也是敢于向你挑战的,比如对唐朝和明朝,以及对沙皇俄国和二战时期的美国。
中日两国历史上的交往过程中,有个奇特的现象,经常在邦交恶化的情况下,贸易往来仍在继续。比如元代忽必烈征日失败后,两国帮教尚未恢复,民间贸易却从未中断。明代倭寇猖獗,两国贸易的欲望仍未熄灭。只要倭寇稍止,两国邦交虽然脆弱,但贸易仍可持续。这和当今“政冷经暖”有点相似。这也表明,经济贸易来往是两国邦交正常与和平相处的重要基础之一。
因为历史上的日本是标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国家,因而特别崇拜武力,重视军事力量。由于历史上长期内战分裂,和对外扩张的需要,日本崇尚和迷信武力有着久远的传统。日本的工业化起步并非走的是西方商业化的路子,而是从全力发展与军事力量密切相关的重工业、军事工业开始的。日本的现代化是以军事技术和军事工业作为前导的。因此,中国要想同日本长期和平共处,必须在军事力量上保持绝对的优势。
从历史上看,中国军事力量保持绝对优势,并不威胁到日本的安全,而日本一旦军事上处于优势,马上就会危及中国的安全,甚至日本对中国不具有太大的军事优势,也会挑战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是中日和平相处的重要基础,是保证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先决条件。
中日关系的长期历史已经凸现了某种规律:中日“友好”、或和平相处须以白江村海战、露梁海海战、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先决条件。这是把握和处理中日关系长期战略不能忽视的关键,换而言之,没有国防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就很难同日本打交道。
古代日本并不存在海上生命线问题,由于地理的原因,中国即使具备强大的海上力量和陆上力量,也几乎不能构成对日本本土的威胁,因而日本可以肆无忌惮,进退自如地挑战中国。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徒然暴露了日本本土的海上生命线的弱点,并将这一弱点送到了中国跟前,对日本海上生命线的威慑就是对日本本土的威慑,可以预见,台湾海峡将是中日长期争夺的战略要点。与古代相比,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可以极小的成本制约日本,这是时代赋于中国地缘政治方面的优势,就像古代赋于日本地缘政治上优势一样。中国岂能在国防军事上不作为而将这一优势拱手相让?并反而受制于人?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具备随时按住日本的“七寸“的能力,它才会规规矩矩同你打交道。
日本对中国的“历史情结”
中国和日本除了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外,比起其它国家来,还多了一层心理冲突和情感冲突。这一特殊的矛盾是在长期的历史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从历史上看,因地理的因素,狭小的日本列岛内部,始终存在向大陆扩张其生存空间和挑战中国的欲望和冲动,并伴随日本岛内的统一和分裂、强盛和衰落,时起时伏千年不熄。日本的遣唐使虽被人一厢情愿地看成是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历史佳话,但从日本长期向亚洲扩张的历史行为看,同时具有向中国学习,以便超越中国战胜中国,绝非单纯为友谊而来。
自古以来,日本的扩张方向就是大陆,中国是其地缘政治上的历史性障碍,中国即使主观上丝毫不想威胁日本,中国的存在就是日本的不舒服。而一个强大的中国存在,日本更感到特别的别扭。这或许就是日本对中国长期的“历史情结”。日本天然的扩张欲望决定了历史上中日交往敌意胜于友好,冲突多于合作。中日关系的这一历史性质,可以说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以50年对中国丧心病狂的侵略的惨败,本土被美国占领,国家军事机器被摧毁才换来20年和中国友好相处,现在借助美国国力得到恢复,又开始挑衅中国,“一阔脸就变”的历史习性无根本之变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崛起势头,日本感到类似晚清和抗战前中国处于内乱的历史机遇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巨人即将历史性地崛起,幷有极大可能成为东亚地区无可匹敌的领袖国家。而自己除了经济上的大国地位外,外交、军事仍在美国的羽翼下蝇营狗苟,且有可能沦为亚洲的二等国家,内心日益感到不安,甚至恐惧。日本的“历史情结”被再次激活了。
面对日本这种“历史情结”,一味容忍、宽恕、友谊、退让对中国来说恐怕不是善策,也不可能带来长久安宁。所谓的“以德报怨”对居心叵测的怀有宿怨邻国而言,只是示弱的表现,只有姑息养奸的效果。有必要澄清一下,“以德报怨”是对儒家处世原则的严重歪曲,《论语 宪问》云:“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见孔子不主张以德报怨,而是主张以公正为原则对待别人的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的怨恨。考察整个中日关系史,可以说“以德报怨”是极其不明智的,中日关系史是一部“以德报怨”的失败史。
来源:光明网
欧洲交易所加紧拓展中国市场
(中国)中国证券报 (2006-05-27)
继去年10月在中国市场首次亮相后,欧洲交易所的身影便开始频频出现中国国内的多个金融论坛、招商推介活动中。种种迹象表明,欧洲交易所正大力拓展中国市场,尤其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招商力度。
欧洲交易所国际上市部主任艾瑞克·温格伦26日在北润集团与欧洲交易所联合举办的“中国企业进入欧元区上市融资推介会”上表示,虽然欧交所是中国市场的新参加者,但有着自身独特的吸引力,在欧交所上市,即为企业开辟了进入欧元经济区的通道,获得了与欧盟4.53亿消费者以及管理4.2万亿欧元的欧洲投资者联系的机会。
据介绍,欧交所是整合了原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里斯本和巴黎四大交易所组成的欧洲首家跨境交易所,是欧洲第一大证券交易所、世界第二大衍生产品交易所。在欧洲5个国家和美国运营,员工共计1437名、客户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
温格伦在此次会议上着重介绍了欧洲交易所创业板。该创业板是欧洲交易所特别为中小企业上市和发展创立的初级市场。任何国家任何行业的企业,只要连续运营两年以上,都可以申请在该创业板上市。
据温格伦透露,欧交所目前加快了进军中国的步伐,争取今年在中国设立自己的办事处。
美参议院通过授予达赖喇嘛金质勋章
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授予达赖喇嘛国会金质勋章。美国国会金质勋章传统上一般授予军事领袖。
不过,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获得这个勋章的人物还包括罗马天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特里萨修女和前南非总统曼德拉。
授勋的决定需要分别在参众两院投票表决,需要得到超过三分之二议员的支持。
提出民法案的民主党参议员范斯坦说,向达赖喇嘛授勋是为了表彰他在过去半个世纪对改善西藏人民生活作出的贡献。
达赖喇嘛曾经在198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布什会晤达赖
布什总统在2001年首次当选美国总统后,便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与达赖喇嘛举行了会晤。
布什与达赖喇嘛是在白宫的寓所会晤,避免了布什的前任克林顿总统在白宫的正式办公室会晤达赖的作法。
北京认为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达赖喇嘛则是一位支持西藏独立的宗教领袖。
去年7月,中国政府代表与达赖喇嘛的特使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了双方在国外的首次接触。
自中国政府与达赖喇嘛从2002年恢复直接对话以来,这已是双方的第四次会晤。
达赖喇嘛自从1959年逃离西藏以后,就一直住在印度。西藏流亡政府的基地一直设在印度北部小镇达兰萨拉。
中国与欧盟结束第21次人权对话
中国与欧盟第21次人权对话在维也纳结束,欧盟对中国人权状况表示关注。
欧盟对中国在促进及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但同时就中国的死刑及拷问犯人情况提出批评。
欧盟关注中国西藏以及新疆的宗教问题,并指中国对传媒及电脑网路存在限制,屡屡发生拘留及威吓记者、关闭媒体的事件。
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吴海龙和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奥地利外交部法律顾问特劳特曼斯多夫共同主持了会议。
新华社则引述吴海龙说,中国会贯彻以人为本,尊重及保障人权,并会就拷问情况采取措施,包括订立机制,纪录警员审问过程。
中国与欧盟人权对话始于1997年。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国与欧盟每半年举行一次人权对话。
中国6月8日起诉纽约时报雇员赵岩
纽约时报雇员赵岩的律师莫少平表示,他已接到通知,中国暂定于6月8日起诉赵岩。
据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引述莫少平的话说,这个日期虽然是法院通知他的,但只是初步日期,还存在变化的可能。
莫少平说:"由于这个案子涉及国家机密,所以法庭不太可能公开审理。他们就是这样处理(政治敏感)案子的。"
莫少平还说:"这个案子有很多不符合法律程序的地方,国家没有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赵岩是美国《纽约时报》北京办事处的新闻助理,也曾经担任《中国改革》杂志的记者。他于2004年9月被捕,并被关押至今。
两个月前,中国突然撤消了对赵岩的起诉。当时,距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只有一个月。
但本月中旬,中国又宣布将重新起诉赵岩,并把案子转移到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据信赵岩是因《纽约时报》一篇有关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打算从中央军委主席职位上退下的报道而被捕的。
但《纽约时报》否认赵岩是该报有关报道的消息来源。
曾荫权:我与陈太常会面 除政治无所不谈
--------------------------------------------------------------------------------
● 易锐民(香港特派员)
上周末突然与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同游澳门的香港特首曾荫权,前天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表示,与陈太经常会面,除政治之外,二人无所不谈。他又说,会否角逐连任将取决于三项因素。
由于下届香港特首之争可能是曾荫权与陈方安生对决,因此,二人的动向极受香港政坛关注。二人上周未与多名前行政会议成员同游濠江(澳门),事后就传出这是北京一次“劝退陈太”之旅。
不过,当事人包括曾荫权、陈方安生,以及其他同游者,都不愿对濠江游作更多解释,令事件更显神秘。
曾荫权接受访问时正面回应这次濠江游,强调二人是数十年的朋友,关系正常,只是见面时不谈政治。他又否认先前提出的“退休后离港论”,是针对陈太。
角逐特首三要素
至于是否角逐下任香港特首,他提出三项先决因素,“首先,你一定要有非常健康的体魄,我十分幸运这一刻已经有了;其次,你一定要有香港市民的支持;以及中央政府的支持。缺少任何一项条件,都没法有效履行行政长官职务。”他说。
另外,他重申,香港无意改变联系汇率制度,而如果要港元改为与人民币挂勾,先决条件是人民币可以全面自由兑换,目前未知何时可以达到。
他说,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实行已20多年,港府无意作出改动,联系汇率制度运作畅顺。他说,“美元是一种全球性的货币,而香港需要稳定的货币以作贸易。”。
对于人民币自去年7月进行改革后持续强势,港汇兑人民币也微跌0.9%,曾荫权表示,人民币强势未对港元构成压力。
他指出,香港经济情况强健,无论在贸易、旅游以至各个环节都表现很好。但不能忽略外围不明朗因素,包括美国的收支出现颇庞大的赤字,联储局又可能持续加息等,均会影响香港。
另外,禽流感的威胁、及中国实行宏观调控,也可能影响香港,尤其是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
港府财政预算案年初曾预测香港今年经济增长4%至5%,被市场质疑过于乐观,但刚公布的首季经济增长达8.2%,分析员又认为港府预测过于保守。
曾荫权认为,私人机构一向较为进取,而港府对经济增长的预测,则比任何个别的银行家及分析员的修订都重要。
在添马舰港府总部计划方面,曾荫权表示,即使该计划获得70%市民支持,仍有20%市民反对,10%不关心,在社会仍会有很多声音,这是香港社会的实况。
他解释,添马舰政府总部计划早在1998年提出,当时社会认为,在添马舰兴建商业大厦是一项错误计划,要求修订。其后该计划经过八年辩论,社会达成共识在添马舰建新政府总部。
因此,他认为,作为一个政府,现在不可以什么都不做,而是适时向前行,推动该计划早日实现。
对于商界大力抨击香港的空气质素,曾荫权表示,香港正致力改善,期望空气质素可恢复至80年代及90年代初的状况,让香港呈现多一点蓝天。
曾荫权表示, “本港空气正一年比一年改善,德士已经转用石油气,余下的任务是令发电厂减少污染,政府已要求电力公司改善,作为2008年更新管制协议的条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