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2

官商联手 囤地风愈刮愈烈

(中国)经济参考报  (2006-05-22)

  利益相关 楼市迷局难破解

  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商拥有土地的数量以及获取土地的价格,在业界一直被视为“绝密”,购房者对此更是一头雾水。虽然建设部对“地荒论”作出过驳斥,但记者发现,在不少地区,土地价格、待开发土地面积等信息之不透明、不对称,已成为推动住房价格飙升的重要因素。

  地价养在“深闺”里宣称高来又高去

  普通购房者要了解一个楼盘的地价是多少,可能是一件天大的难事。记者为了得到佛山碧桂花城楼盘的地价,辗转奔波于几个部门之间,知情过程颇为艰难。

  由于在网上无法查到这个楼盘的地价,碧桂花城方面也拒绝透露,记者只好采访佛山市顺德区土地房产交易中心。这个交易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这里只有房产交易数据,要查这个数据必须去国土资源局。记者随即又联系采访顺德区国土部门。

  佛山市国土资源局顺德分局局长简本生对记者说,我们在网上都有公布的基准地价,而且每次公开拍卖土地都有公示。但是网络数据库容量有限,隔一段时间就要删除以往的记录,因此在网上是查不到这个数据的。而有关人士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这位局长说的“数据库容量有限”显然是个托词。

  记者又问:如果购房者要查这个数据怎么办?简本生回答:如果有熟人,可以到有关处室查到这个数据。

  一圈兜下来,记者花了整整两天工夫,也未能摸到这里的土地价格究竟是多少。

  有关专家说,我国各大城市公布的地价数据只有基准地价,购房者要知道具体楼盘地价往往是难于上青天。除了养在“深闺”里的地价之外,各种房地产信息混乱模糊,连规划更改调整这类重大事件,购房者没有特殊渠道也无从知晓。

  在佛山中心城区,汕头某开发商两年前以每亩200万元以上的价格拿下“天湖郦都”的地块。在本地开发商眼里,价格高得不可思议。但后来,这个开发商以填埋高压线经费超支为由,顺利更改了楼盘的容积率。一番“运作”下来,开发成本大大降低。

  而在广州,城启集团则通过伪造公文和擅自更改规划等手段,大量增加建筑面积。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规划这种重要信息,原则上应该通过媒体公开发布,但事实没有做到,以至于购房者无法通过政府渠道了解相关信息。

  “如果知道规划,我就不会上‘城启’的当了。”一位城启的业主对记者说。

  土地流失赛短跑公有资产卷囊中

  据内部人士透露,广东一著名地产企业在广东省一县级市以每亩3万元的价格圈了一万亩土地,由于这个数字远远超出广东省下达的年新增配额,这个企业累计只有3000亩土地办出手续,其余以租用形式使用。

  “这个企业采取的形式是,与当地有关方面签署框架协议,与土地所在镇签署买卖协议。虽然还有7000亩没有办出手续,但这些土地实际上已经属于这家企业,今后以协议价格慢慢办出。”这位内部人士称。

  去年以来,已有六七个发展商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城里扎堆圈地,总面积达三四万亩,相当于一个镇的土地面积。由于国家对新增经营性土地面积每年都有数量限制,这些土地均采用了“超常手段”。

  “当地政府要谋求通过房地产开发创造GDP增量,所以才有这种纵容行为的出现。”这位内部人士说。

  据了解,房地产商除了在内地一二线城市大量圈地之外,触角已伸向三线城市。这些被囤积的土地长期处于待开发或闲置状态,对国土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公共利益进行瓜分。

  开发商手中究竟有多少闲置土地,对于这个影响住房消费心理的重要问题,普通百姓是没有知情渠道的。

  在顺德桂畔海附近,著名企业万家乐拥有大量土地可供开发,这些土地是在顺德财政困难时期通过“以地抵债”形式取得的。

  “在顺德,人人都知道万家乐圈了很多地,但这家企业究竟圈了多少地,还有多少土地闲置无人知晓。”当地房产商对记者如是说。

  主管顺德区国土资源的简本生表示“也不清楚,查这个问题要去顺德区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当记者拨通电话时,这个办公室一位科长却说“这个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不清楚具体情况。”

  利益关系不触动楼市迷局难破解

  囤积土地是开发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待机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方式,本该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但是,国家整顿土地批租背景下愈演愈烈的囤地风潮,显示出有关方面对此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根据广东省有关规定,税务部门要对房地产开发土地每年按每平方米4元的标准征收土地使用税,土地在开发商手里囤积的时间越长缴纳的税额就越多。但这项抑制土地闲置的重要手段,却被许多地方政府作为吸引投资的“大礼”,“奉献”给了房地产开发商。

  不久前,佛山市某区一家房地产公司因欠税问题被举报,当地政府组成专案组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是,这家公司补了1000万元的税金完事。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一个“特例”,当地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没有缴纳土地使用税。他说:“查到的算倒霉。可能与投资环境有关,地方上不愿意对这个问题过于深究。”

  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这种宽松态度,为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营造了“环境”。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高级分析师陈昱新分析说,目前内地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已经达到二至三年的开发规模。

  广东省政府参事潘蜀健说:“国家多次出台措施抑制地产商囤积土地,但地产商往往通过变通手段顺利过关,于是囤地运动愈演愈烈。土地资源的流失,导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手段减少,而房地产商对楼市的操纵更加方便。”

  这位参事认为,动辄万亩的圈地,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意义是,通过垄断土地来垄断房价,形成区域的房地产主导价格。

  一些地方政府将土地作为城市经营的重要手段,也为土地商囤积居奇提供了机会。比如碧桂园物业发展公司在广东某城区周边圈了10公里长的土地,“那简直是造一个新城了,里面有商业街、度假酒店等。”当地开发商如是说。

  复旦大学教授尹伯成呼吁,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地价定期公开机制,分区域选取住宅楼盘公布其合理利润,这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一个有力手段。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经济十大矛盾 人民币升值资产必然走向泡沫

经济观察报


陈兴动/演讲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的时期。 中国经济存在十个矛盾;难逃两个宿命:第一个宿命是,人民币必然走向升值;第二个宿命是,人民币走向升值以后资产必然要走向泡沫。

  我认为,现在调控中国宏观经济,要着眼于长期的中国的问题,关心中国的长期稳定。

  中国经济有十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就是高增长、低通胀。

  第二,低价格、高投资。价格低不利于投资,投资在高速增长,但大家怎么就不顾回报地去投资呢?

  第三,低消费者价格,但各种各样的资产价格在膨胀。资产价格井喷的力量刚刚表现出来。钱多了要寻找出路啊,这方面的价格上涨了,另一方面的价格肯定上不去。

  第四,产能过剩与高投资。国家发改委谈得最多的就是产能过剩,但中国的投资一而再、再而三地增加。

  第五,高贷款、存贷比下降。贷款与存款的比例是在下降的。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抱怨银行贷款增长过快了,可是银行的存贷比还在下降。

  第六,成本在上升、国际压力在上升,但出口仍然继续高增。为什么中国的出口仍这么强?

  第七,高出口、低进口。今年的贸易顺差可能会比去年大,去年是1021亿美元,今年可能会超过1300亿美元。

  第八,如果把消费社会零售总额作为消费的一个代表,它的增长快于城市可支配收入。这本来应该是减少储蓄的,可现在储蓄的增长还要快。这说明收入增长肯定是低估的。

  第九,政府认为
房价上升太高,但居民支付能力却在上升:抵押贷款占房屋销量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现在大约才40%。

  第十,
人民币升值压力大,但是中国政府在短期内难有作为。

  把矛盾摆出来之后,我想谈三点。

  第一点,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低估的,全国经济普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证明了。中国是处在第二阶段的工业化,高增长始终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阶段,不能够说经济增长速度快了,就一定是过热,得不出这个结论。

  第二点,中国经济究竟有没有问题呢?显然是有问题的。现在明显的是钱太多。银行存贷比大幅地下降,表明银行有大量的钱可以出去。

  总结到一个问题上,就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好像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人民币必然升值,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宿命,我想有两个宿命。第一个宿命是,人民币必然走向升值;第二个是,人民币走向升值以后资产必然要走向泡沫。然后一个结论是,泡沫总有一天要破灭。如果同意这两个宿命的话,你是让它尽快到来还是尽可能慢点?像一个小孩,生出来必然会死,你想让他7岁死?50岁死?还是100岁死?

  现在的问题就是能不能避免重蹈日元升值的过程。

  客观来讲,中国无论如何不能跟日本当年的情况相比。

  中国现在的城市人口的人均GDP大概在3000美元到3500美元之间,到了日本1974年的水平。日本1974年到1985年之间已经有所升值,但基本上还采取了固定
汇率制,到了1985年的时候,由于西方社会的压力,日本开始进入了快速的升值过程。

  1985年的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日本的GDP当时按照360日元兑一美元计算,当时日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3000美元。

  如果中国现在的情况特别类似于1985年的日本的情况,那中国就很惨了:第一,中国的工业化没有完成,还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第二,中国人均GDP按城市来算,也不到3000美元到3500美元,而且还是今天的美元,不是70年代的美元。中国如果进入到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过程当中,意味着中国有可能葬送继续工业化的进程。

  中国人为什么就会比日本人聪明而不掉入那个陷阱里去?我没有答案。

  换句话说,中国现在用汇率作为杠杆来调整经济,我认为做不到。我认为,现在调控中国宏观经济,要着眼于长期的中国的问题,关心中国的长期稳定。

  第三点,政府想去解决什么问题呢?现在闹不清楚了,是解决现在钱太多的问题,还是人民币不能升值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现在采取的办法主要是三点,第一点,提高利率。我不反对提高利率,但提高有没有用呢?提高利率之后,现在银行肯定很高兴,利差扩大,肯定会促使他们去贷款。企业方面,企业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就是特别好的企业,第二类企业就是特别差的企业。特别好的企业和特别差的企业肯定不在乎27个基点、50个基点,还是100个基点。

  大量的要依赖银行贷款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恰恰又是现在就业吸收能力下降的,而今年肯定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就业高峰期,矛盾很大。

  第二条,叫做窗口指导;第三条,禁止地方政府向贷款提供担保,其他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

  这三条基本办法是什么?都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把板子打在需求上。需求是不是能够降下来?我觉得这很难,回过头来也没有解决问题。

  银行有这么多钱,银行现在又是上市,它有三个压力。第一它有钱;第二它有压力,它上市了,它的利益机制已经变了,现在是市场的压力大于它听政府的了;第三,资本一定会找出路。

  现在需要做的是,把供的能力解决掉。

  中国货币增长的主要渠道,就是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外汇储备的增加以后能不能做百分之百的对冲?人民银行如果不做,可不可以通过调整资本金的办法来调整?

分析:2026的中国是何模样?


中国经济
昆廷·萨默维尔
BBC驻上海记者


中国经济至少在过去十年里是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这种增长速度使中国正朝着世界上最富有经济体的行列迈进。


赵先生:财富越多,压力也越大
中国已从相对与世隔绝的状态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现在,世界上80%的消费品都是由中国制造。

中国所经历的变化和发展使许多人惊讶不已。

在中国的一些城镇,未来似乎已经提前到来了。

在过去20年里,上海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桥梁和高速公路令道路四通八达,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在以前则几乎不存在。

长达2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变了模样。

中国的未来

谈到中国的未来,应该从何开始?中国在20年后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罗思曼:中国的个人自由空间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上海的城市规划展览馆中,上海人已经给出了答案:整个三楼的展览都被一个巨大的模型所占据,而这个模型就是现在的上海和将来的上海的模样。

在这个展览模型中,每个建筑都细致如微,而这个永久性展览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就在于,很多模型中的规划都变成了现实。

增长放缓

然而,上海不能永远按照目前的这种速度扩张,中国经济也不能永远按照目前的速度保持增长。

经济学家们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将从高达10%的年增长率下降到大约6%的年增长率。

因此,在未来20年里,发展的速度将会逐渐减低。

但是,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其增长速度仍将令大多数发达国家嫉妒不已。

在法国里昂证券驻上海的中国战略分析家安迪·罗思曼看来,这些还不仅仅是中国发展的全部。

个人自由

罗思曼说,"(中国的)个人自由空间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上海在最近十年来变化极大
他表示,"在20年前,政府几乎参与了个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决策。但在今天,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他说:"为了让经济发展基于市场之上,你得让人们有权做他们喜欢做的任何事,并允许资讯的自由流动。"

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已经开始享受这些自由所带来的快乐。

作曲家赵先生(Max Zhao)就是一个例子。与其他两亿中国人一样,赵先生现在正拼命挣钱,以便买房买车。

他正享受着中国新贵可以享受的好处。但赵先生也表示,他预计将来会比现在更自由,但也更紧张。

压力更大


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加入买房大军
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正忙着买车买房,可与我们父母那一代人相比,我们的压力更大。"

赵先生认为,"整个社会都在发展变化,其他人富裕有钱了,买车了,买房了,就会迫使你也去拼命挣钱,无法停歇",也正因为这样,"发展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中国新涌现的这批消费大军对更多自由的渴望与日俱增,如何控制和平衡这种需求增长,将是中共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

面对未来,这些新近涌现的中国消费者几乎可以肯定,中国将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这一代中国人在短短的时间里走过了一大段路,但奔向自由富裕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中国将与毛里塔尼亚签约购买石油


李肇星将代表中国与毛里塔尼亚签署协议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与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将就购买石油和基础设施建设签署双边协议。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星期日(5月21日)抵达毛里塔尼亚进行访问,据毛里塔尼亚官员透露,两国将在李肇星访问期间签署有关协议。

据毛里塔尼亚外交部官员称,李肇星将在毛里塔尼亚停留两天,期间他计划与毛里塔尼亚总统和外长举行会谈。

毛里塔尼亚在二月份开始生产石油,但是据法新社引分析家指出,即使未来毛里塔尼亚向中国出口石油,也很难平衡毛里塔尼亚与中国贸易上的逆差。

中国多年来一直是毛里塔尼亚基础设施建筑的主要参与者,毛里塔尼亚的第一个深水港就是由中国在80年代建设的。

中国还将为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建筑一座国际机场,预计成本达到1.7亿美元。

而毛里塔尼亚除石油外,还将向中国出口铁矿石。


李肇星吁循外交途径讨论伊核问题

2006-05-22 9:45 am



  (努瓦克肖特讯)法新社消息: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呼吁国际社会,在伊朗核问题上表现克制。

  正在非洲国家毛里塔尼亚访问的李肇星,在记者会上指出,中方认为,仍然有可能透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各方应该循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李肇星又强调,中国相信核不扩散的原则。但他并无说明,中国是否支持伊朗,利用核能作为和平用途的权利。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星期日抵达毛里塔尼亚进行访问,据毛里塔尼亚官员透露,两国将在李肇星访问期间签署购买石油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协议。
曾荫权突赴澳门 与陈方安生会面

--------------------------------------------------------------------------------



  (香港讯)香港明年的特首选举战幔已掀起,外界一直关心现任特首曾荫权的前上司、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会否参选,而就在这个敏感时刻,曾荫权前天突然赴澳门跟陈方安生等五名前行政会议成员会面叙旧,引起香港舆论议论纷纷。

  据《明报》报道,曾荫权前天深夜在码头回答香港媒体有关他与陈方安生会晤的问题时避重就轻地说:“我们两人经常一起玩。”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说,在这种敏感时刻,很多人估计这次会面是否有秘密协定,或就参选进行政治对话。但他相信可能性不大,因为若要秘密协商,却牵涉了六个人,会面很容易曝光,而且选择在澳门商讨,只会令事件更高调。他估计,可能有内地官员想跟这些人作礼节性对话,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会面。

  曾荫权前天中午突然赴澳门跟澳门特首何厚铧会面,讨论6月初泛珠三角论坛的分工事宜,但事前没有向传媒发布半点消息。

  另一方面,包括陈方安生等五名前行政会议成员前天中午也乘船抵达澳门,至晚上10时左右,曾荫权和陈方安生等人先后现身澳门码头,记者问曾荫权是否跟陈方安生会面时,曾荫权只回答说﹕“我们两人经常一起玩。”

  陈方安生则拒绝回应记者有关会面有否讨论特首选举的提问,被问及这此行程是否由中方官员安排时,她也不回答。她只说自己和众人一起游玩澳门,玩得很开心。
未来特首选战 曾荫权要争“双高”

--------------------------------------------------------------------------------



● 易锐民

  负责选出下任香港行政长官的800人选举委员会选民登记上周刚结束,这次泛民主派忽然改变战略,支持“小圈子”选举,积极动员港人登记为选委会选民,但亲政府阵营也同时发动登记攻势。

  现任特首曾荫权能否连任再做五年,将由选委会于明年3月25日投票决定,而这个选委会,则先要由符合资格登记选民在今年12月10日选出。

  800人选委会如何组成呢?在34个界别中,超过20万名选民共选出664个代表;另外,60名立法会议员、36名港区人大代表及40名宗教界代表,则自动享有委员资格,最终组成800人选委会。

  按初步分析,泛民主派在当中的18个界别,包括社会福利、教育、法律、医学等,有一定实力,可望最多取得160票,有能力推举一个候选人出来挑战。

  至于是由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还是公民党党魁余若薇“挂牌”出征,则仍是未知之数。

  无论如何,曾荫权的对手将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泛民主派集合力量打出的“争普选”之战,为配合这场战役,“人间民权阵线”已表示,今年“七一游行”将以“争普选”做主题。

  《基本法》委员会的中方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振民,上个月迫不及待在北京一个研讨会上表示,香港落实普选须具备六个条件,其中包括已完成《基本法》23条(国家安全法)立法等。

  而香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在立法会上回应有关质询时,则不肯直接回应港府是否同意将普选与23条立法“捆绑处理”。他重申,该项立法工作目前并无工作时间表。

  至于曾荫权搞的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本周将总结普选原则及概念,明年初发表有关普选的报告后,在2007年至2012年推动政制发展。

  学者指出,表面看来泛民主派内部目前四分五裂,“普选”也不是港人现在热切讨论的议题,但值得关注的是,种种迹象显示,天主教港区主教陈日君枢机、陈方安生、前民主党主席李柱铭以及《苹果日报》老板黎智英,己组成“统一战线”,有很强的战斗力。

  因此,北京及“煲呔曾”都不敢怠慢,正全方位应战。北京更已传来明确信息——期望曾荫权在特首选举中,以高票数及高民望当选,以便可在未来五年继续有效地依法管治香港。

  为了确保曾荫权的“双高”,有关方面不但重视泛民主派的选举部署,甚至对传统的亲北京人士也不放心,要求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以防有人利用选委会的不记名投票搞小动作。

  未来几个月的香港特首选战,仍将是好戏连场。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
  中美应进行更直接宗教交流

--------------------------------------------------------------------------------



●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负责宗教事务的中国高级官员在美国呼吁,中美两国应该进行更直接的宗教交流,以消除彼此间的误解。

  中新社昨天发布对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在亚特兰大的专访,他是出席在那里开幕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

布什接见

中国家庭教会成员

  宗教自由已经逐渐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占据重要位置,美国总统布什本月11日在白宫接见了来自中国的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交谈了一个小时。

  叶小文在专访中说:“政治经济利益的分别、万水千山的阻隔、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兴许造成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许多不了解和误解,但偏见会比无知更远离真理,比万水千山更阻挡沟通。直接的宗教交流能够消除中美两国之间的误解。”

  他指出,随着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和其他领域的共识越来越多,友好合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相信宗教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他认为,两国人民友好合作最重要的是摒弃偏见,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从4月27日在洛杉矶市开始,亚特兰大市是第二站,最后一站将在纽约市。为期近两个月的巡回展览,内容包括中国早期的圣经历史、1980年之后的圣经出版和发行、少数民族教会的圣经事工、圣经和教会生活及基督教艺术品展区等。

  报道引述叶小文说,他很高兴这次圣经展能让美国人民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中国政府对于西方国家的指责一贯反驳说,中国公民依法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叶小文说,美国一些政治人物对中国的看法,可能受到负面传闻和舆论的影响。他希望他们通过直接的交流,了解到与传闻不一样的真实情况。

  据外电报道,布什在会见中国的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时承诺,今后他和中国领导人接触时,还会持续地关注中国的宗教自由问题。他重申,宗教自由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一个和谐和稳定的社会必须要有宗教信仰自由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西方媒体认为,布什总统接见中国的家庭教会成员,是美国政府在支持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新动向,这一举措向北京发出明确的信号,在表达美国政府对中国信仰自由状况的关注之外,也表达了对中国数千万基督徒信仰权利的支持。

  叶小文则在专访中表示,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都不太了解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他说,中国基督教发展有别于西方,中国教会有自己的办教方式和自己的主教选举程序,世界上不同的国家还存在那么多不同的教派,但这并不是关键。就像所有基督教会都信奉同一个上帝,来自同一个上帝的圣经却有不同版本。

  为了摆脱西方势力的影响,中共在1949年之后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用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让基督教组织“本土化”。

  叶小文说,他希望中美教会之间跨越千山万水的直接交流,不仅会促进两国教会之间的友爱,也将促进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让两国关系向更高的合作层次迈进。
[中国早点之蓟燕春秋]
  那突然变黑的电视画面

--------------------------------------------------------------------------------



● 叶鹏飞

  在中国大陆看境外的电视新闻,突然出现电视画面漆黑一团的情况,相信是很多人共有的经验。

  最常发生这种状况的频道应该属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尤其是在报道中国新闻、而且是负面新闻的时候。

  万众瞩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白宫新闻,出现了法轮功学员在欢迎仪式上闹场的尴尬场面,现场直播的CNN节目马上漆黑一团,转台看香港的凤凰电视新闻,由于也是直播,因而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赵启正是一名优秀的沟通者,他曾经说:“有人问我:‘你们今后的任务是什么?’我说:‘向世界说明中国。’我不说‘宣传’,因为‘宣传’这个词很容易被反用。向世界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的政策、说明中国的社会发展、说明中国的历史、回答对中国的问题、反击对中国的攻击,就这么简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他在任期间替中国政府做了大量正面的宣传工作,包括出版《驼峰》,并在美国举办了展览。《驼峰》简述二战时日军封锁滇缅公路后,美国开辟了飞越喜马拉雅山的航线,由印度向中国空运军火,支持中国抗战的故事。美国前后牺牲了1500多名飞行员,损失了600多架飞机。

  二战时美国为报复日本袭击珍珠港,派了从航母起飞的杜利特轰炸机大队轰炸东京,回程中有14架因缺燃料而迫降在中国南方,飞行员被中国民众救起。日军为此报复杀了很多中国人。赵启正安排健在的中国村民去美国,和当年被救的美国老兵见面,技巧地突出中美日三国的一段历史。

  赵启正还指出,西方媒体把人道主义干涉作为当今外交的理论基础,认为人权应当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他说:“我们不能把人权的旗帜老让给美国高举,我们也要高举人权的旗帜。”

  无可否认,赵启正对国际舆论的攻防和背后的意义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也就是为什么他任内集中精力“回答对中国的问题、反击对中国的攻击”。

  虽然因为立场或动机的不同,对事实会出现不同的解读,但事实只有一个。在事实面前回避或躲闪,就自然失去了立场。

  白宫欢迎胡锦涛的仪式上的确发生了闹场的事实,责任完全在作为东道主的布什总统,一味地忌讳而用各种手段试图遮盖并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反而只会造成负面的反效果,把攻击中国压制新闻自由、因而违反人权的“子弹”,平白送到鼓吹中国威胁论者的手上。

  中国官方在白宫欢迎仪式全球直播时,在众目睽睽下公然审查电视新闻画面后,马上就有台湾学者指出,追求多样信息管道与讨论空间,是改革开放的基础,直播断讯,只会造成反宣传,让外界耻笑中国信誓旦旦的改革开放。

  那突然变黑的电视画面虽然只有几十秒钟,却可能破坏中国政府几年来努力累积的正面形象。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