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换届为契机 中共推进政治改革为十七大铺路
【网讯】随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会期的临近,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全会议题越来越为外界密切关注。此间政界权威人士表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执政党,以近期地方党委换届为契机,中央期望通过一系列党内政治改革,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吏治条件,同时为明年十七大的新开局夯实地方干部基础。
今年以来中共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是胡锦涛主政以来的第一次地方党委换届,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14个省,明年上半年完成17个省市区。另有消息称,预计明年上半年,省级党委换届将完成,为地方换届划上句号。
料明年上半年完成地方换届
以此前一些地方的官员表现为鉴,中央推出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往往踏空走样;一些地方对中央精神阳奉阴违;一些地方无视党纪国法。凡此种种反映出,地方党政班子配备的好坏强弱,直接关系政策的执行、中央的权威乃至民心的向背。
因此,中央对这次地方党委换届极为重视,它攸关“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新中央在新阶段政经抱负的实现。
在这次地方党委换届中,高层已经注意到,有少数官员心浮气躁,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人民日报》最近就在头版突出位置发表评论员文章,呼吁领导官员要讲大局,讲党性,树立正确的权利观。
不难看出,这次地方党委换届,贯穿着中央一系列干部制度的新改革: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职数,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等等。党内民主改革也推出了新举措:对新一届领导班子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
适当扩大会议推荐范围,在会议推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可按一定差额比例进行二次会议推荐;推荐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人选时,要适当扩大差额比例;在已经展开的地市级党委换届中,普通党员官员可以直接提出自己心目中的领导班子构成等等。
出台系列制度规范官员任职
在中央近期相继实施《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及出台5个官员制度法规文件之后。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召开会议,研究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
据悉,领导干部是否定期公开个人、配偶财产状况的争议问题料有重大突破。与此同时,“二十年磨一剑”、专门保障全国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的《监督法》8月底顺利通过。这些官场革新举措无疑为和谐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吏治环境,亦为明年十七大的新开局夯实干部人事基础。
中央今年出台的五个官员制度法规: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对党政官员的职务任期、连任限制、最高任职年限、任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等问题作了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对交流的对象、范围、方式、组织实施、工作纪律、保障措施等作了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对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适用情形、操作程序等作出了规定。
·《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规定通过直接谈话或书面询问的形式对了解到的党政官员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和提醒。
·《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规定党政官员要定期报告自己履行职责和廉洁从政等方面的情况。
十七大前连惩京沪津高官 中央意在敲山震虎
今年六月以来,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高官纷纷落马,北京是副市长刘志华,天津是检察长李宝金,此二人均位居副部长级,上海则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和宝山区区长秦裕等局级官员落马。这四人虽然担任职务不同,但却是内地三个老直辖市的官员。直辖者,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此三市的市委书记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位高权重,在中央也有话语权,其官员涉嫌案件自然更令外界揣测纷纷。
仅以上海“祝均一案”为例,据披露,整个案情目前虽然扑朔迷离,但涉及金额之巨、影响之大,在上海历史上实属罕见,而涉案的官员、民企与国企老总之间,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暴露出一幅“金融时代”官商勾结的新图景。此案或许会引爆上海一场反腐风暴。
而涉及此案的秦裕长期担任秘书工作,2002年11月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不久前调任宝山区委副书记、当选宝山区长,不料不满一个月即落马。
在扣查祝均一以及王成明等高官之后,中纪委专案组并未从上海收兵,近日反而包下位于陕西南路的衡山马勒别墅饭店,作为进一步调查案件的大本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中共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腐败高官连连落网,但三个直辖市毕竟情况特殊,一举一动均关乎紧要。三个直辖市前几年基本处于风平浪静的状态,天津市某位领导曾对公众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津有腐败现象,但是没有腐败官员。”李宝金的落马打破了这一大话。
直辖市贵为中央直辖,但也正因为如此,其高官个人修为如何,吏治是否清正,就更为举足轻重。
明年中共将召开十七大,除了确定思想理论路线外,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亦将产生,而目前中共已经开始了省部级官员的人事安排,学者认为,中央目前对三个直辖市腐败高官的查处,一是表明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二是给所有高官以警示。
中国规定外国通讯社在华发布新闻应经新华社批准
【网讯】中国制定新办法,规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发布新闻信息的行为。根据这项办法,新华社是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发布新闻信息的法定授权管理机构,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应经新华社批准,并由指定机构代理,不得在中国直接发展新闻信息用户,台湾、香港、澳门的通讯社按此办法管理。
新华社10日公布了这项办法,新办法从发布日起施行。
据指出,新华社作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是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实行统一管理的法定授权机构。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应当经过新华社批准,并由新华社指定的机构代理。外国通讯社不得在中国境内直接发展新闻信息用户。
这项办法也规定,中国的用户订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应当与新华社指定的机构签订订用协议,而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订用、编译和刊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
新法还就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新闻信息内容作出规定,包括: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破坏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危害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荣誉、利益;不得违反中国的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不得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和伤害民族感情;不得散布虚假信息,扰乱中国经济、社会秩序和破坏中国社会稳定;不得宣扬淫秽、暴力或者教唆犯罪;不得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社会公德或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得含有中国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它内容。
新法规并且赋予新华社对于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新闻信息“选择权”:发现含有被禁止发布内容的,应当予以删除。
这项由新华社订定的办法,还对违反规定发布、使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以及代理机构违反规定的行为,规定了处罚措施,包括警告、限期改正、暂停特定内容发布,暂停或者取消发布资格。
据悉,台湾、香港、澳门的通讯社,以及其它具有通讯社性质的新闻发布机构,在中国发布新闻信息,都参照本办法执行。
总共22条内容的这项办法,同时规定,中国用户在使用外国新闻社的新闻信息时,应当注明来源,并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
此外,“办法”还对外国通讯社资质要求、发布新闻信息的条件、申请程序以及新闻信息的代理和订用作出详细规定。
中国曾经在1996年4月15日由新华社发布《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的管理办法》,在上述新办法公布实施后同时废止。
中国进一步收紧对外国通讯社管制
中国颁布新的外国通讯社法规,显然是进一步收紧对外国媒体的管制。
中国官方媒体周日(9月10日)报道,当局为了规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和国内用户订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促进新闻信息健康、有序传播",中国官方新华通讯社制定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并从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
报道说,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是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实行统一管理的法定授权机构。
《办法》规定,所有中国媒体都要通过新华社审批,才可以使用外国通讯社的材料。
同时,这一《办法》规定,外国通讯社"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放包括破坏主权和危害社会的信息"。
"发放新闻选择权"
《办法》规定,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新闻信息有选择权,发现含有被禁止发布内容的,有权予以删除。
国际传媒机构一直批评中国限制外国通讯社在中国的采访和发放信息。
中国在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时曾经承诺,将根据奥运会的要求,作为主办国,必须无条件发放媒体签证,允许媒体记者的自由采访。
毛泽东直系亲属瞻仰其遗容 三岁重孙献花篮/图
毛东东 毛泽东重孙
刘思齐(左二,毛泽东长子毛岸英之妻)、毛新宇(左三,毛泽东之孙)、邵华(左四,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妻子)、毛东东(左五,毛泽东重孙)、刘滨(左六,毛泽东孙媳妇)、李敏(左八,毛泽东女儿)、孔继宁(左九,毛泽东外孙)、孔东梅(左十,毛泽东外孙女)、李讷(右三,毛泽东女儿)、王孝芝(右二,毛泽东外孙)、王景清(右一,毛泽东女婿)等献花后,在毛泽东塑像前合影。
【网讯】9月9日是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北京并无举行任何官式纪念活动,官方传媒对毛的忌日普遍也仅作低调报道。
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9日有数千人排队瞻仰毛泽东的遗体;不少网民则登入纪念毛泽东的网站,透过网上献花和留言作出纪念。
中共喉舌《人民日报》9日在第二版上,刊有《千万青少年网上纪念毛泽东》和《毛泽东文物馆正式动工》两篇报道,并在第八版刊登了由毛泽东儿子毛岸青及其妻子邵华撰写的纪念长文《彩云长在有新天》。但在其它主流都巿类报纸,几乎并没有任何有关毛泽东忌日的文章。
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9日有上千人在门外排队等候入内。一名45五岁来自河北省的男子,9日晨为了向毛泽东敬献三束菊花,通宵乘坐巴士赶至北京。他说:“我们敬仰毛主席,我们和他一样是农民,都经历过很多艰难。”
毛泽东的直系亲属9日也一如往年,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遗容,其中近三岁的毛泽东重孙毛东东手拿花篮,上边写着:“我给太爷爷送花篮”。
中新社则报道称,不少中国民众9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怀念毛泽东。书店里的毛泽东画像、书籍近日热销,共青团主办的血铸中华网站内的“网上毛泽东纪念馆”访客也络绎不绝。报道形容:“中国民众对毛泽东的怀念已经突破形式,深入信仰。”
四川新规:官员出国培训一年不得超过一次
【网讯】四川省日前发出通知规定,领导官员出国参加境外培训,一年不得超过一次,已确定为境外培训学员人选,各地各部门在本年度不得安排其它出国任务。
《成都日报》报道说,四川省规定,领导干部境外培训必须要有明确的培训目的和实质的培训内容,接受培训学习的学员,回来后都要完成做讲座,写报告,提建议等一系列的作业。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曾批评,公费出国几乎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一种普遍现象,消耗巨额财政费用,公费出国改革是政府自身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文章说,有些地区甚至把出国培训搞到乡镇一级。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的中国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官员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人民币三千亿元,2000年以后,出国学习、培训、考察之风愈演愈烈,公费出国有增无减。
地方投资冲动不减 重庆政府涉担保9亿信托资金
7月24日上柜到8月1日正式签合同,却在8月15日就发售完毕。新华信托发售的重庆市两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两路园区信托计划)在短短的20天内成功募集资金1.2亿。
之所以如此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地方政府的变相财政担保起了重要作用。知情人士透露,恰恰是这一点使得该信托计划涉嫌违规,因为它滥用政府公信力,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
由地方财政变相担保发行的信托计划,在重庆至少已有9亿的资金规模。
无效的财政担保
“财政担保,信用度较高。有渝北高速发展的经济做支撑,渝北区财政局就信托贷款用财政资金做出承诺。”这是代销商兴业银行的主要营销卖点。
渝北区财政局在承诺函第五条做出如下表述:若信托到期后,借款人不能按期足额偿付贷款本息,则由我局在贷款到期日通过渝北区财政的基础建设金、偿债准备金、财政其他资金来偿还。
若以上方式仍然不能保证信托贷款的足额偿还,则由渝北财政安排同等资金拨款给借款人或者增加借款人资本金(借款人为渝北区政府下独资企业)来保证信托贷款全部本息的按期足额偿还。
但在今年4月2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发布《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银监发[2006]27号特急)规定:严禁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对《担保法》规定之外的贷款和其他债务,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变相担保。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不得以向银行和项目单位提供担保和承诺函等形式作为项目贷款的信用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条则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
对于重庆渝北区财政局的上述举动,中央财政部相关人士明确表示,动用财政资金为信托提供担保、承诺或者变相担保,是不允许的,这应该是地方政府为自身利益做出的。
早在2005年,《财政部关于规范地方财政担保行为的通知》(财金[2005]7号)已经规定:2005年1月26日后,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对《担保法》规定之外的任何担保均属严重违规行为,其担保责任无效。
重庆当地一家信托公司的经理坦言,所有的财政担保都是无效的,这仅仅是为了让信托产品更容易募集成功。
对此,产品设计者、新华信托公司经理张红兵称,新华信托什么时候都没有说过财政担保有效。她认为,从预算法的角度来看并没有违规,地方财政局向新华信托和投资者做一个承诺,预算法案是必须通过人大,获得专门的一个预算审计批复,而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已通过了备用财政资金偿还的议案。
然而,财政部同样为此做出过解释:地方财政不得打赤字预算,地方政府以将来的部分财政收入作为担保,实际上是在人代会通过之前即将部分收入和支出项目固定下来,这与《预算法》的规定相抵触。
9亿基建信托出台
两路工业园是重庆最著名的几个工业园之一,已经入驻的不乏金山科技、长安汽车、广厦一建这样的产业巨头。工业园地理位置极具优势,处于被称为重庆“浦东”的北部新兴经济区,半径8公里的范围内囊括了空港江北机场、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港寸滩码头、尚在修建之中的重庆龙头寺火车站。
新华信托表示,该信托计划所募集的1.2亿元资金将分别向重庆北飞实业有限公司和重庆渝北民营建设有限公司发放贷款,两公司分别获该信托计划实际募集金额的50%。贷款用于两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期限三年,年利率7.2%,而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为5.4%。
事实上,在重庆,财政担保的信托计划已不止两路园区一个,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违规项目开始浮出水面。
根据公开信息粗略计算,从2005年1月26日始至今,重庆南岸区、沙平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渝北区的财政局总共为9.01亿元信托计划提供了变相担保。大多数财政变相担保的信托计划早已募集完毕,项目多为重庆各地新兴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
对于政府的这种做法,张红兵认为,地方的经济始终要发展,但是国内又缺乏国外那样灵活的机制和广泛的融资渠道。地方要出政绩,只有动用财政资金向信托公司、银行或者是投资者做出一个承诺,作为它的一个信用基础。
尽管与中央规定相抵触,但事态仍在继续。正在发售中的浙江湖州南浔荻塘两岸旧城改造资金信托计划,拟募集资金5800万,预期年利5.68%。如果出了差错,由南浔区财政局安排财政资金偿还。
一个在下半年即将上马的南岸基建信托计划也依然会采用财政资金变相担保的模式。“预期收益可能没有现在这么高,只有5.2%或者5.3%的样子,但财政担保是确定了的。”张红兵说。
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两路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蔚世雄表示,动用财政资金担保仅仅是为了消除投资者的顾虑,他认为企业不能按时归还1.2亿贷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渝北区政府的一位官员也坚持认为,重庆银监局都批准了的信托计划,绝对没有问题。但是重庆银监局非银行处一位项姓负责人却表示了不同意见。
项说,“我们是出过一个信托业务监管意见书,具体是渝银监局非银行处意见书[2006]9号文件。需要特别指出是,这仅仅为该信托计划的风险揭示与意见参考,并非核准文件。所有的信托计划,都由发售的信托公司履行一个告知的义务,然后我们出具监管意见书。”
渝北区政府关于两路园区信托计划出具的另外一份政府文件是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备用财政资金偿还的议案。
尽管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该议案,在渝北区政府的高层,仍然有反对的声音。
一位官员曾多次公开反对动用财政资金给信托贷款作担保,为此,不少领导抱怨其“思想落伍”,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合理但不合法。”反对财政担保的这位官员至今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该官员也很矛盾。
他承认,渝北区财政局担当的风险其实非常小,因为上述两个企业事先已将自己未来的土地收益质押给财政局,而工业园区的土地,一旦完成了基建,增值空间极大。他说,“荒地只能卖到30万元一亩,水、电、气、通讯等‘七通一平’后价格可以翻番,卖到七八十万一亩。”
更多的声音表示了对财政担保的认同。当地的数位官员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工业园区的发展关键要靠‘银根’和‘地根’。最初,有地无钱,政府财政出面担保融资用于基建;然后地变成钱,基建完成后地价飙升,财政从园区土地的出让中得到收益;最后,大量企业入驻,为当地带来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但是,一位金融界人士站在宏观经济的立场指出,“这是地方政府投资过热的一个缩影。这种融资模式所蕴涵的风险是非常巨大的,其收益的关键在于工业园基建完成之后的地价升值。一旦地价无法按照政府所预计那样如期升值,对于地方财政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目前财政担保的信托计划是9个亿,规模尚小。如果地方政府头脑一热,募集20亿呢?如果这个时候地价突然出现大幅度的回落呢?工业园的开发,始终是政府主导的行为,并非市场经济的真正体现,一旦招商引资不成功呢?”该人士一连串的诘问让更多的官员陷入了沉思之中。
总之,9亿元信托已经募集,而投资却刚刚开始。
上海基层直接选举
民主离他们很近
--------------------------------------------------------------------------------
● 吴新慧
吴新慧(摄)
上海全市近3200个居委会6月开始,陆续选出新的基层干部。其中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的直选比例预计可达54%,比市政府原先所定的40%“民主指标”要高。此外,这一届选举也显露了市政府的“年轻化”部署,以改善基层干部多是“三八六○”(指妇女和老人)部队的局面。
上海浦东新区一个居委会在经过一次选举流产后,前个星期天终于选出居委会主任。从来没有碰过这种情况的居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东城五居委会是浦东新区花木镇70多个居委会中的一个,由“上海绿城”和“东方龙苑”两个小区约3800户居民组成。8月12日选主席时,由于候选人都来自“上海绿城”,另一小区的居民代表于是联合起来投反对票,并推选自己区内的候选人竞选。结果因票数分散,无人成功当选,选举宣告流产。这事使它成了整个花木镇里唯一在选举时出状况的居委会。
也因为如此,前个星期天的重选,让居民更觉得手中的票非常重要。
居民代表之一胡彦说,她之前对居委会选举抱着“无关痛痒的态度”。“对竞选主任的候选人是属于哪个小区都没搞清,就稀里糊涂投了票,而且投了票就走。认为选举结果对我不重要”。
8月26日的重选,再也没有人投了票就走,而是等到最后开票结果。
胡彦说,选举主席流产后,居委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造访和解释,居民才知道选举事关整个小区每家每户的利益,而居委会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讲,居委会提供的是一个集中民意、又能与物业管理及政府相关部门等单位对话的平台。民主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和中国许多地方一样,今年是上海的居委会选举或换届选举之年,全市近3200个居委会从6月开始,便陆续选出新的当家。截至8月25日,已经有九成的居委会完成改选。
上海市民政局提供给本报的资料显示,这次的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进展。
首先是采取直接选举的比例原本订下至少40%的目标,但现在看来“预计可达54%”,比上一届高23个百分点。
传统以来,中国的基层选举是采用间接选举,也就是由小区居民按住户比例推选出一定数目的代表参与投票。
上述东城五居委会的选举,即是由代表来选的。该居委会书记蔡志兴受询时说,由于居委会去年底才成立,居民彼此之间还未真正熟悉,直选的条件还不成熟。
在三年前举行的上一届全市居委会选举中,上海市政府提出了20%直选率的目标,而采用直选得满足三个条件,包括居委会与群众联系要比较密切;社区环境、卫生、基建条件较好;以及党组织在该区的群众工作开展比较好。结果那次全市居委会的直选率达到31.4%。
上海市民政局希望扩大直选面,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而这次选举选民投票踊跃,也确实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的特色。据该局介绍,今年村委会也首次同步举行选举,全市基层选举因此超过4700个,目前至少已有600多万人直接参与了“这个基层民主的实践活动”,一些区选民登记率和投票率达到99%。
“各区县也十分注重把居委会做实做强。在换届选举中普遍引导居民选出有精力、有能力的人员从事居委会工作。”
上海市民政局这句话的浅台词,其实就是鼓励居委会引进年轻人,并使他们成为居委会干部。在今次徐汇区新当选的1531名居委会干部中,即有21名是35岁以下的青年;卢湾区63个已进行选举的居委会,有三名35岁以下的候选人当选委员。
市民政局认为,能产生如此可喜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上海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
“这次选举也是本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民主需求提升的一个缩影。许多民众把选举看成是一次利益表达的政治仪式和人际交往的社会仪式,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
复旦大学教授林尚立对基层直选曾有这样的看法,城市的组织和管理,最根本的不是政府去直接组织社会,“而应是政府帮助社会进行自我组织”。上海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定下2010年时基层直选比例至少要达85%的“民主指标”,是要朝这方向迈进。
从“三八六○”部队
到年富力强班子
中国的居委会干部,经常被戏称为“三八六○”部队,“三八”指妇女,“六○”指60岁以上老人。而今它们都要设法推动年轻居民投票,也希望年轻有为的青年能逐步成为基层主干。
像上海今次把居委会的直选率提高到至少40%的目标,分析人员相信这除了是社会民主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也有助提高年轻人对基层结构与职能的认识及参与兴趣。
复旦大学研究基层选举的讲师刘春荣认为,“无论是提高居委会的直接选举比例或吸引年轻人参与,上海市政府今年投入相当资源来做必要部署,所以这不会是在作秀。”
今年60岁,在闸北区的“1233居委会”担任居委会委员已有9年的陈国强,今年没再参选,一大原因正是要“让位给较年轻的”。
他说,居委会的工作是“穿百家门,了解百家情况”,要懂得“动脑”(想办法)、“动口”(调解邻里纠纷)和“动手”(做实事),“这是一份关系到人的工作,有年轻人参与和接受社区工作磨炼,对维持社区和谐及统一思想都很重要。”
使居委会成为中青组合的班子,社区工作知识化、现代化和人性化是个重要的考虑。这不仅是为呼应上海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增强,也有年轻专业人员在住宅小区不断增加的现实需要。
上海市民信箱网上调查平台(www.smmail.cn)最近对市民的抽样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这趋势。
有八成受访居民有意把选票投给年轻人,这当中的主要理由是居委会需要补充新血、年轻人有活力,以及年轻人有专业能力。
24岁青年当居委会主任
今年选举,上海市各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都受到指示,要做好选举的前期工作,包括进行户口调研和解释居委会选举的意义。
为方便居民直接投票,一些住有许多上班族的小区,还准备了流动投票箱,设在小区门口让上班族顺手投票。
另一重要前期工作是介绍年轻候选人给居民认识。这方面,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的学宫居委会选举工作负责人丁秋瑛今年有亲身体会。老西门街道的党领导,希望让24岁的王育才能竞选学宫居委会主任。
丁秋瑛说,党领导的意思她很明白,“所以压力很大”,她要确保这个比她儿子小一岁的年轻人,能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顺利当选。
于是一轮又一轮的挨家挨户介绍,并让王育才本身积极投入到社区工作。结果,在今年7月举行的直接选举,他以得票率超过90%的绝对优势,胜过另一名42岁的候选人。
“(这么高的票数)我也很意外,大概是我亲自走访社区、为他们解决了些问题,以及对社区工作的未来规划打动了他们吧。”
高中毕业后当了两年兵的王育才,其实24年来都在学宫居委会服务的社区生活。他说:“我是工人阶级家庭出生,家里很穷。在我当兵的那两年,学宫居委会的人员经常探访我的父母,确保生活起居没问题。这虽然是很小的事情,却很让我感动。社区工作本来就是婆婆妈妈(琐碎),虚寒问暖的工作。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回报这个社区,也为他们做婆婆妈妈的事。”
中国外汇局高官:人民币升值应该尽快到位
(中国)和讯网 (2006-09-10)
【作者:郑尚】
昨日,外汇局资本项目司副司长陈炳才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刊发署名文章,他认为,人民币应该尽快升值到位。他认为我国至少还有3%至5%的升值空间,而且去年升值2%已经给我国带来超过317亿美元的净收益。 陈炳才认为,去年的升值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他预测贸易顺差今年将超过1200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将在本月末突破1万亿美元。
“汇率升值有利于促进非价格竞争,企业有承受能力,至少有3%的升值空 间。”同时,他主张货币尽快升值到位。“货币升值拖延的时间越长,预期升值的投机资金流入越多,国际收支顺差持续的时间就越长。”他认为应该尽快升值到位,甚至可大一些,然后向下浮动一些。
目前,国际市场利率和我国市场利率倒挂3个百分点,汇率升值3%,不会导致投机资本大量投机。在短期内升值到位,也给未来的投机设置了障碍。他预期,近2年内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相对高位是可以承受的。
此外,陈炳才认为汇率升值的财富效应值得重视。他认为,只要一国货币升值是合理的,该国的竞争力就可以相应提高,以外币计算的财富、各种资产以及国际投资、收购、兼并、消费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据他测算,去年人民币升值2%,出口(7620亿美元)和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损失2%的人民币利益;进口(660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22257亿美元)和金融资产以及国家财富等受益2%。“收益大于出口和外汇储备的损失,净收益317亿美元。”在宏观调控中,汇率和利率政策同时使用将更具效果。陈炳才提议,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同时,适当提高贷款利率,并进行货币升值,可以有效抑制外部资金过度涌入,也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非价格竞争,真正实行经济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急需培养物流业优秀人才
(2006-09-10)
中新社记者 刘长忠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快速,引起了国际的极大关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要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物流业是有效措施之一。专家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十至十五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百分之八点五,物流总额年均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七左右,到二0一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九十万亿元,比二00五年翻一番。
发展现代物流业需依靠大量优秀的人才来支持,目前中国具有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资格的约一万七千人,而具有高级物流师职业资格仅二百九十二人。因此,物流人才已被列入中国十二种短缺人才之一。
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性被认识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出来。虽然物流学历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快速推进,但在短时间内仍无法满足因物流产业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人才需求。因此职业培训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的瓶颈才有所缓和。
据了解,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物流行业培训认证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做到了制度化、流程化、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保证了培训质量,此举错得到了社会上广大物流从业人员、企业和政府的认可与重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认为,通过启动物流人才教育工程,中国物流学历教育、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操作型人才的培养都得到快速推进,但仍然不能满足中国物流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还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水平较低,物流研究落后于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企业招聘高端物流人才难度大,尤其是物流宏观规划管理人才、企业物流职业经理人、物流工程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等困难。因此,还需要坚持高标准、坚持规范运作、坚持正确方向教育培养大量合格的物流优秀人才。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官员崔忠付在日前召开的一个高级研讨会上表示,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特征日趋明显,其他行业和跨国公司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及既具有本行业专业知识又有物流管理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求都十分迫切。
不容否认,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在逐步走向深化与成熟,在物流人才培养教育的最初时期走过了一段艰辛的道路之后,随着中国物流现代化高潮的到来,各个高校纷纷设立物流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才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
李东生 要一跪一拜爬向灵山
--------------------------------------------------------------------------------
● 徐伏钢
TCL前年大笔收购汤笙集团(Thomson)的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Alcatel)的手机业务,让李东生成了国际风云人物。在美国《商业周刊》和CNN评选的“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中,李东生是唯一的中国企业家。
但TCL成为全球最大彩电制造商、中国最大手机生产厂家的道路并不平坦。有人批评李东生太冒险,是在搞“国际化大跃进”,他日前接受《早报星期天》独家访问,强调这两项并购,是集团战略决策上不能不走的一步。
李东生这个名字,是同全球最大电视机制造商、中国最大手机生产厂家TCL联系在一起的。
TCL前年大笔收购汤笙集团和阿尔卡特相关业务,让李东生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在美国《商业周刊》和CNN评选的“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中,李东生是唯一一位中国企业家。
然而,TCL不久前突然发生高层大变动,几位李东生当年的左臂右膀相继挂冠离去。有人抱怨说,李东生的国际化步伐迈得太过匆忙,收购两家公司得不偿失。有人甚至断言,李东生这回遇到了“大麻烦”。
记者日前在深圳独家专访了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同他进行了一次难得的对话。
李东生讲过,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两个因素推动:一是核心技术,一是国际化。可是,TCL的国际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两年来海外业务出现严重亏损。于是有人批评说,李东生太过冒险,是在搞“国际化大跃进”。
记者就此单刀直入,想听听他自己的看法。
李东生说:“并购汤笙和阿尔卡特这个行动本身,对中国企业来讲,是一种历史性的突破。通过并购,TCL在两个主要电子产业形成了全球性业务结构。”他坦然地说,至于行动本身是不是可以事先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得很清楚,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你现在问我,今天再给我一次选择,我会不会做这两个并购项目?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还是得做。但是,如果真的有第二次机会的话,我们会更有经验一些,应该比第一次做得更好。但是,做这件事情的战略决策是没有错的。”
TCL从1999年开始国际化扩张,最先在越南建立分公司,以后向其他新兴国家市场扩张。到2004年,集团已在东南亚、中东、南非、印度等地展开了业务,也在2001年建立了新加坡分公司。2000年到2005年,TCL每年的海外业务增长都超过国内。
“在做两项大的国际并购前5年,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国际经营经验,锻炼了一支队伍。”李东生说,TCL之前的国际化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但一个企业要真正建立起全球经营网络,形成一个国际性公司,最终还是必须要进入欧洲和北美这两个主流市场。
“以前我们没有进去,是因为我们看到这个市场的机会,但同时也看到非常高的进入门槛。欧洲和北美市场是很成熟的,它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高,很多新的产品在这里首先突破。但它已经很成熟,成长很慢,市场已被原有的国际企业瓜分掉了。如果一个新的品牌要强攻,代价是非常大的,也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并购汤笙使集团进入欧美主流市场
汤笙是全球老牌彩电企业,它在之前收购了RCA,在欧洲和美国有很好的市场品牌定位和基础。此外,它也有很好的技术。
李东生表示,并购汤笙,使TCL在市场和客户方面有了一个很好的互补,集团由此进入了欧美,每年在这两个市场的销售都有9亿多美元。另外,把包括汤笙新加坡裕廊研发中心在内的整个研发团队接手过来,TCL在技术上有了很好的提升,并分别在欧洲和北美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所以,并购在市场品牌和市场渠道方面,在技术提升方面,在产业结构全球化方面,对我们都有战略价值。”
李东生说,当时请了波士顿投资咨询公司(BCG)作顾问,摩根士丹利作投资银行,对风险和机会进行了综合评估,认为并购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虽然有风险,但对企业成长来讲,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我们并没有花钱,而是通过股权交换的方式,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少数股东。我们没有消耗公司的资源,就把这个业务拿过来了。并购阿尔卡特也是类似这样一个构想,也没有给钱,而是给他股票。”
然而两年下来,李东生尝遍了酸甜苦辣,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集团因国际化项目蒙受了非常大的亏损。但他还是坚持,两项并购使集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只是很多价值和收获并没有完全在当期的财务数字上得到客观的反映。
他说,并购汤笙使TCL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彩电企业,去年产量达到2260万台,为集团带来了很大的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提升空间。
“这个全球第一的地位,使我们得到全球市场的认同,为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主流的电子产业里取得全球领先的地位。不夸张地讲,这对中国企业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并购阿尔卡特路途坎坷
在并购阿尔卡特前期,TCL同样遇到很大挫折。去年集团亏损,相当大程度上来自于移动通讯产业。
一方面,并购带来当期重组成本和亏损;另一方面,中国近年手机市场竞争非常残酷。两个因素叠加,使集团移动通讯业务从2004年下半年就开始出现亏损,到去年总共亏损人民币16亿元。
所幸的是,移动通讯业务经过整合之后,今年已经开始走上坦途,第一季度的海外业务开始实现盈利。“当年我们并购时提出,TCL阿尔卡特要在18个月内扭亏为盈,事实上这个项目已经做到了。现在问题是出在中国市场,但我们正在解决,估计下半年中国市场也能实现盈利。”
记者问,如果当年没有并购阿尔卡特,亏损是否可能更大?
“是的,”李东生说。“如果没有这个并购,TCL的移动通讯业务恐怕就撑不住了。”
他说,现在问题出在TCL汤笙这一块。“当年我们并购时,它在美国的亏损是1.2亿美元,欧洲亏损几百万美元。所以我们并购之后,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北美市场,下了很大力气去改善业务,欧洲就让它按照原来的思路去发展。”
两年之后,北美业务得到很大改善,去年亏损减少到45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大幅度减亏,预计全年亏损不超过1500万。李东生自信地说,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能在短短两年内让亏损降低1亿美元,说明TCL国际化并购这一仗打得还是蛮漂亮的。
“但我们有一个很大的疏忽,我们对欧洲这一块疏忽了。”
李东生说,去年初欧洲公司做了一个计划,说能够盈利大约1000万美元。到年底,我们才发现整个经营结果和预测差得太远,实际上欧洲去年亏损了8000多万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亏损?除了并购后管理沟通不畅带来一些问题,原来的管理团队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把握不准之外,整个欧洲的市场变化、产业的转型也有很大影响。”
欧洲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大量的彩电由传统显像管转成平板,而TCL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技术准备和产品准备不足,整个企业的支持体系也不能很快适应这个新的改变。今年上半年,欧洲情况持续不好。集团因此下决心在5月份对它的管理层做了调整,撤换了欧洲总经理。
李东生说:“并购汤笙和阿尔卡特之后,我们这两年在欧洲和北美这两个最发达市场的竞争表现,如果按照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标准,按照一个全球竞争的标准,我们目前的能力,包括我们管理团队的能力,是不足够的。”
“如果我继续守在国内,日子可能还过得很舒服。但是未来经济全球化,这个好日子是过不长的。我们提前迈出这一步,提前去克服这些问题,通过重组这个过程锻炼我们的队伍,提升企业的能力。如果能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次并购,TCL今后将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这不仅对TCL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其他中国企业国际化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最困难期即将过去
他说,集团今年的欧洲业务仍然“非常严峻”,公司正在商定新的重组方案。
TCL在全球的四大块业务中,中国业务保持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兴国家市场的业务也非常好,北美业务有很大的改善,目前正全力聚焦在欧洲业务上。
记者问,TCL目前已经走出最困难的时期了吗?
李东生说:“我相信,只要集中我们公司的资源,聚焦在欧洲业务的改善方面,未来6-12个月内,应该看到一个明显的效果。”
他说:“我们已经在谷底开始往上走。还有困难,但是我相信最困难的时候即将过去。”
李东生:钱是身外之物
美国《商业周刊》和CNN把李东生评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但我们却很少在富豪排名榜上见到他的名字。有人说李东生的年薪不足人民币100万元;另外一种说法是,如果把他在公司拥有的股权算进来,他又是一位亿万富翁。
究竟他怎样看待财富和金钱?
李东生淡淡地笑了笑,说;“我自认为我排不上这些富豪榜,因为我还不够那个财产水平。但是,对我生活的标准来讲,我现在是一个很富有的人。”
他说:“我认为财富是身外之物,我没有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动力。不是说现在有了钱才这样讲,以前没钱的时候我也是不很在意有多少钱。我每年对社会的捐助,大概能把我所有的薪酬都捐助出去。当然,我还有分红啦。”
李东生目前每周工作不少于70小时,他是怎样舒缓工作压力的?
他回答记者说:“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管理者,培养一个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即使有很多苦、很多累,都要自己咽着。”
他说,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一定要清晰和坚定。人有一个愿景和目标,等于有了一个信仰,走起路来就不会那么艰难。就像许多人信仰宗教一样,他会不惜一跪一拜地爬到灵山。做事业也是一样,如果你心里有一个理想,有一个信念,有一个目标,那你就有一个很大的动力。
李东生刚刚度过他的49岁生日,他未来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他说:“希望把我们企业做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全球企业,让TCL在全世界得到更多人的尊重,让中国企业在全世界得到更多的尊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