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1

中国国民生活开支又增加

中国国民生活开支又增加

中国8月份通货膨胀幅度上升,主要在于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8月份的通胀上升了1.3%,7月份是1%。

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城市是1.3%、农村是1.4%。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价格的涨幅达到5.9%

但是,经济学家对中国8月份的通胀并不感到忧虑。他们认为这个幅度在预期当中,通胀还在控制范围之内。

ING集团的蒂姆·康登说:"这个数字与预期很接近,并不让人对通胀有任何担心。"

不过,能源价格不断上升可能是造成担忧的原因。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显示,车用燃料及零配件的价格上涨了12.1%,城市之间的交通价格也增长了6.5%。

与此同时,亚洲开发银行下调了2006年度中国的通胀预测,从2.3%下调到1.6%,并表示燃料和服务费用上升的幅度对整体价格的影响没有预料那么严重。

虽然消费水平上升,但是按照传统理论,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的通胀幅度较低与高速经济增长并不协调。

中国是世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今年第二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经济增长达到11.3%。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投资,投资增加了生产力,因此令价格下降。"

中国8月贸易盈余再创新高

中国8月份对外贸易盈余再创新高,达到188亿美元。

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对外贸易盈余达到188亿美元,大大超出7月份146亿美元的贸易盈余以及之前分析人士的预测。

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盈余数额,将进一步加剧外界关于人民币是否应继续升值的辩论。

迄今为止,中国2006年全球贸易盈余已经达到956亿美元。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将于本周在新加坡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全球贸易的不平衡。

综合措施

由于中国政府尚未公布进出口贸易的具体数额,造成8月份中国对外贸易盈余大幅增长的原因尚不清楚。

但来自美国方面的数据显示,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是造成中国8月份贸易盈余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说,除了受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够大等因素的影响外,中国贸易盈余的持续增长还与中国经济结构有关。

这名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将向中国进一步施压,敦促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此前,中国副总理增培炎在中国商业峰会上表示,中国将调整货币供应及银行信用体系,并采取综合措施重整银行系统。

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已连续两次升息,以求缓解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中国8月通胀升1.3%

  (北京讯)中国国家统计局消息:今年8月份,中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3%。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上升1.3%,其中城市上升1.3%,农村上升1.4%;食品价格上升1.4%,非食品价格上升1.3%;消费品价格上升1.0%,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3%。

  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准比去年同期上升1.2%。

中国8月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北京讯)中国媒体报道,8月份中国贸易顺差为188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1,0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比去年提前1个月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中国对外贸易累计实现贸易顺差956.5亿美元。

  另外,今年1-8月,中国与前四大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总值均突破1000亿美元。欧盟、美国、日本和亚细安继续为中国前四大贸易夥伴。

中国石油进口量仅占世界贸易量6%

  (杭州讯)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11日在此间表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使能源消费有一定增加,进口一定量石油是必然的,然而中国进口石油量仅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左右。

  张国宝在杭州举行的第七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上介绍说,2005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3.17亿吨,其中净进口石油1.36亿吨,与上年相比,进口量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

  张国宝说:“这充分表明,面对国际油价持续处于高位的形势,中国实施立足国内、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充分发挥煤炭对中国能源供应的基础保障作用,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石油替代产品,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等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

  张国宝表示,美国能源部对中国能源政策能给予较客观评价,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投资与跨国石油公司相比规模仍很小,对全球能源市场影响有限。不管是投资还是购买,中国对油气领域的投资客观上将增加全球石油供应能力。这个评价比较冷静和客观。

  他还说:“我们也将努力实现石油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分散石油供应风险。逐步实施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计划,保障石油供应安全。

中国网络广告增值潜力巨大
Nielsen/NetRatings 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业今年5月至7月期间通过网络广告获取利润达到1.9亿美元。利润总数与传统印刷媒体持平,占中国媒体广告总和的3%。艾瑞市场咨询公司(iResearch)估算, 2006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量已达到2.58亿美元,至今年年底网络广告总量有望达到5.75亿美元。

世贸总干事赞扬中国履行入世承诺

  (上海讯)中新社引述香港《大公报》报道,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日前在上海出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国际研讨会时”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几年来,既保持了本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拉米表示,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中国政府逐渐减少了进口关税,是发展中国家最低的——从2001年的15.6%降至2005年的9.7%。

  拉米透露说,今年六月,WTO完成了对于中国贸易政策的第一次回顾。结果显示:尽管有些地方仍待改进,但总的评价是积极的,中国政府的承诺和决定也是认真和负责的,这一点已得到WTO所有成员国的承认。“中国在执行WTO承诺的很多领域作了好榜样。中国现在的农业关税比任何发展中国家要低,甚至比发达国家欧盟和日本更低。”

  拉米在提到近期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会谈时表示,希望中国能将政治信号转化为谈判动力,“一个强大的WTO符合中国长期战略性外交政策目标”。

曾荫权:十一五规划表示中央支持香港经济

  (香港讯)明报网报道:香港行政长官曾权表示,中国中央政府将香港纳入“十一五规划”的纲要中,反映对香港经济的支持和期望。

  曾荫权出席香港特区政府主办的“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时表示,今日举行高峰会可让大家更了解“十一五规划”,香港需积极回应有关规划。他指出,中央将香港纳入“十一五规划”的纲要中,反映对香港经济的支持和期望。

中国今年前8个月出口总值创新纪录

新华社消息 据中国海关总署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8月份当月月度进、出口值同创历史新高,出口值首次跨越900亿美元。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保持与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关系。

中国每隔两三天便发生一次河流污染事件

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上周日在北京表示,自去年中国东北发生松花江事件之后,11个月以来中国总共发生130起水污染事故。超过2万家化学工厂分布在中国重要河系附近。

上周湖南省岳阳县发生一起饮用水源受到砷(砒霜)化合物污染事件,当地8万多居民受到影响。洞庭湖水系是湖南重要的饮水水源,该水源含有的砷化合物已严重超标。中国全国境内总共3.4亿人缺少干净的饮用水。

中国平均每隔两至三天便发生一宗水污染事故

【网讯】中国政府表示,平均每两至三天便发生一宗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最新的是湖南砒霜事件。

  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10日表示,自去年松花江事件以来,中国共发生130多起水污染事故。

  湖南省岳阳县9月8日发生一起饮用水源受到砷(砒霜)化合物污染事件。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对岳阳县城饮用水源新墙河水质进行例行监测时,发现砷超标10倍左右。

  污染事件发现后,当局迅速通知八万多居民,要求不要饮用自来水,并安排18台消防车向居民提供饮用水。

  同时,湖南省紧急开启新墙河上游两座水库的闸门,通过加大下泄河水流量,对砷化合物污染进行稀释排解。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当前中国水污染事故频发和相关产业企业布局不合理有关。以石油石化企业为例,中国2万多家石化企业大部分设在水边,其中2000家在饮水源地和人口稠密地区。他指出,这主要因为过去布局和设厂时,对环保因素和当地承载能力考虑不够。不过,评论普遍认为,地方政府为了GDP袒护高污染企业才是污染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

  潘岳说,中国目前正在制订规划环评制度,以期对产业规划、区域规划,以及流域内企业的设立做出合理的布局和安排。

绿色GDP报告出炉前 不少地方要求不公布结果

【网讯】《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近日由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据有关官员透露,就在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将要公开此次核算结果时,不少地方都要求不要公布核算结果。

  中国历史上首份有关环境污染经济核算的国家报告竟日出炉: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比例为3.05%。

  面对5118亿元,或许有人会说,污染大多是企业造成的,它们才是罪魁祸首,但有关专家对此却表示出了明确的反对。专家指出,5118亿元,政府也应埋单。原因很简单———政府掌管着执法大权,执法宽严决定着企业行为的规范与否。如果严格执法,执法到位,企业岂敢肆意排污。显然,这5118亿元也有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的“贡献”。

  这位专家说,说到底,目前,惟GDP论的考核体制和以地方为主的环保管理体制要想一下子突破还不现实。从此次绿色GDP报告出炉的艰难也可见一斑。在这两年过程中,尽管在一些省份启动了绿色GDP考核试点,并在一些地方纳入了政绩考核范围。

  但是,绿色GDP考核试点仍然举步维艰,两年间,不断有绿色GDP被“缓行”的消息传出;至于,环保政绩考核,更是表面上喊得凶,实则不过是走形式、摆样子,并无实质性进展。所有实行环保政绩考核的地方,其党政领导全部都是“合格”、“优秀”,没有一个被亮“黄牌”、更没有被“红牌”罚下就是有力的证明。

  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认为,目前,环保责任制的落实大都体现在对于重大环境事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上,而对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因为经济发展决策失误而造成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行为却难以问责,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和量化的指标体系,责任无从落实。

胡锦涛为外资政策定调:不追数量讲求质量

【网讯】中国现行的外资外贸等涉外经济政策,在经济宏观调控中一直备受调整的压力。面对讨论和争论,以及国际间的种种猜度,中央领导层巳谋求在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下,对外资外贸等涉外经贸政策,适时作出调整。确定以稳求变的涉外经贸新部署。

  所谓对国际大势的新判断,以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国际大势“五个继续发展”和“五个深刻复杂”为基调,即“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明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协调合作继续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按胡锦涛的“五个继续发展”和“五个深刻复杂”判断,涉外经贸政策,既要保持稳定,又要积极调整,领导层并提出具体新要求。

  据悉,新要求主要有五个方面,首先是吸引外资政策,要“切实优化结构”,未来不追数量,而要讲求质量;努力扩大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的进口,逐步适当限制贸易摩擦大的商品出口。

  第三是“走出去”战略,中央希望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商务部正加紧制定有关对外投资的政策,以规范对外投资。

  第四是有关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中央已有周密部署,要加大滙率改革的步伐,又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外滙储备再大量增加。

  第五是知识产权问题,新口径是“维护国家形象、应对外部压力”的大事,已交由多部门会商,近期将有更严厉的措施出台。

中央九月地产宏观调控三箭齐发 为楼市降温

  对于地产商和境内外炒房族来说,从9月5日至7日,宏观调控政策是三箭齐发,中央期望这三个措施能击中了炒房者的要害。

  9月4日的“第一箭”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建设部共同发出,目标直指外资投机炒楼。外汇局和建设部发出的名为《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主旨即在于加强外资购房结汇时的审核,其关键则在于把握真实性。对外资投机炒楼的五条主要途径,包括假独资﹑假并购﹑违规合资﹑假个人购房﹑QFII资金炒房,该通知均作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审核规定。

  9月5日的“第二箭”是由国务院直接下发,意在严把土地“闸门”,加强土地调控。

  国务院这一最新通知,最突出之处是两点,一是突出明确地方政府调控土地的责任,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

  二是提高土地使用成本给投资降温。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且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

  9月6日发出的“第三箭”是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三部委启动的一项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年的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活动的重点打击对象包括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恶意炒作行为等6类违法违规行为。

  对房地产交易秩序进行专门治理,在中国国内应当说是头一次。建设部官员称,对民众反映强烈的房地产开发﹑房屋拆迁﹑物业管理﹑集资合作建房中违法违规行为也列入查处范围。

  纵观9月初出台的这三大宏观调控举措,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在宏观调控中,中央政府依然离不开行政调控方式,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

中国下半年宏观调控重点 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网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10日表示,下半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增长,并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行政手段,而主要采取经济和法律的办法进行调控。

  中新社报道,曾培炎出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与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举办的“2006年中国企业高峰会”时,做以上表示。

  他说,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下半年调控的重点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增长。

  曾培炎指出,政府的调控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行政手段,而主要采取经济和法律措施,包括合理调控货币信贷的增长,采用综合的措施回收银行的体系流动性。不过,分析指,如果地方继续投资冲动不减,中央很可能采取行政手段,来迫使地方遵从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

  他说,同时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规范投资的市场准入,运用税费措施加强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

  曾培炎在当天的演说中并表示,中国还将努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降耗和环保工作的力度,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认真解决人民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

中国车企 奥运商机前何去何从

(中国)中国企业报 (2006-09-11)

  奥运期间北京市对于汽车的环保标准将达到欧Ⅲ级,这就意味着目前正在运行的传统汽车大部分达不到奥运会的环境标准。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尽快生产出真正的绿色环保型汽车,不仅是北京汽车行业也是我国整体汽车行业的头等大事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运”这块大蛋糕所带来的诱人芳香也引得国内众汽车商家垂涎欲滴,纷纷摩拳擦掌希望自己也能够借此咸鱼翻身“火”上一把。应该说,企业这种对于奥运商机的理解与把握是值得国人为之欣喜,但毕竟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我们的汽车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在技术、品牌等各个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一段差距。众所周知,此次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环保奥运”,届时,北京市对于汽车的环保标准将达到欧Ⅲ级,这就意味着目前正在运行的传统汽车大部分达不到奥运会的环境标准。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尽快生产出真正的绿色环保型汽车,不仅是北京汽车行业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整体汽车行业的头等大事。

  瞄准市场有备而来

  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相对钢铁、石油、化工而言相当落后和薄弱,在研发、设计上与国际汽车产业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的汽车总体实力还很小,无一具备竞争国际奥委会独家赞助商的实力,但是可以抓住北京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事来宣传自己,塑造企业形象、品牌知名度,成为众多汽车企业值得考虑的事情。短短的两年时间,对于一个产业、一个企业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不仅仅是打开市场的问题,而且要对企业进行整体提升。

  随着城市建设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化方面大资金的投入是北京市政府为绿色奥运所做的承诺。而一切的实现,科技力量是最重要的。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将在新北京奥运会中披挂上阵。

  同时,公交车增加,大中客车也将更新换代。有关专家认为,奥运会将带来旅游热。估计在奥运会准备期间,每年旅游者可以增加20%,奥运会期间再增加100万人。这将拉动客车的需求,有人推算,12米长的大型旅游客车将需要两万辆左右。因此,在2008年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对客车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扩大产量、提高市场份额的机会。

  此外,卡车、工程车需求也将大增。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的投资达2800亿元,其中1800亿元用于基础建设。奥运会开工项目多,再加上相应进行的危旧房改造工程,土方的挖掘量和运输量相当大,卡车、自卸车以及各种工程车的市场将被激活。

  突破环保瓶颈

  北京是一个特大型都市,人口众多,汽车数量即将突破200万辆,环保问题日益突出。而随着世界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加剧,研发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关注,成为目前国内外汽车厂商争相开发的下一代产品。

  电动汽车的研发作为新兴的科技产业项目,不但具有环保和节能的双重功效,而且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一样采用电池为动力,但其电池比较特殊,从理论上讲具有更高的效率。

  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它对能源等领域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时它还对汽车整车、发动机、电动机、电控和机电优化配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技术上还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集成各方面优势,建立一个机制合理、管理先进、具有综合实力的研发中心,专门从事技术攻关和产业实用化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而如何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国内每个企业的责任。如何借2008年北京承办奥运会的契机,尽快生产出真正的绿色环保型汽车是当务之急。

  虽然奥运会开幕还有一年多时间,但2008年转眼就到,到那时,北京的汽车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作为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要有制造绿色环保轿车的决心,为绿色奥运多出几份力。目前我国汽车业所面临的压力也绝不仅仅是几个汽车生产企业之间产业内部的竞争,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常理。作为企业来说,没有更新、更好的产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是不可能的。

土地宏调体系初建 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将大调整

(中国)和讯网 (2006-09-11)

  随着9月5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31号文”)的出台,以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为开端的新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至此基本构建完成。

  中国土地学会一位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31号文拉开了通过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来落实宏观调控的序幕。”

  地价提高近一半

  长期以来,现有的征地制度及其土地收益的分配一直是中央难以落实宏观经济调控的症结之一。

  而31号文首先将使地价总水平提高近50%。近日,31号文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甘藏春表示,如果31号文相关措施全面推开,征地补偿安置费将提高1倍,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将提高1倍,城镇土地使用税将提高2倍,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也将有所提高。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将提高40%到60%,恢复到基准地价(基准地价为正常市场条件下,各级别分用途法定出让最高年限下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的水平。“总体测算,地价总水平将增长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在建设用地成本大幅上升同时,土地收益分配流向也随即发生逆转。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表示:“政策调整后,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提高,地方政府获取的土地出让纯收益在地价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

  调整中央地方利益分配

  甘藏春在9月8日的加强土地调控专家座谈会上表示,31号文中的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这些措施,核心是要调整中央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逐步减少地方政府盲目扩张用地中的经济利益驱动。

  “从2003年开始,中央就开始下大力气整顿土地市场,下发的文件一个又一个。但2005年未批先建占用耕地面积仍有近31万亩,全国耕地净减少达542.4万亩。到了今年房价仍高居不下,地方投资仍在违规扩张,一个问题就在于我们只致力于‘卡’和‘检查’。”上述专家对记者表示。

  土地宏观调控体系

  对31号文的精神,孙文盛日前撰文表示,要切实管住管好土地,行政手段包括审批是必要的,但仅靠审批是不够的,还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31号文,有效切断了建设用地低成本盲目扩张的利益驱动,把管理的重点更多地放在调整利益关系和完善土地市场建设等经济手段上。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喻锋表示,国务院下发31号文,开始从土地收益分配的源头上对土地调控机制进行标本兼治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土地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构建。

  喻锋解释,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及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开始从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土地出让、土地审批、土地征用、土地收益分配、土地监管、耕地保护、土地管理责任制度等方面来全方位构建土地调控网。

  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要求对2006年度全国各类土地变更情况及以前变更遗漏的建设用地情况,进行调查,坚决做到实地变化一块、变更一块、统计一块,做到数据、图件和实地三者一致。今年11月25日前,各省(区、市)应将变更结果上报国土资源部。12月10日,开始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抽查。同时实行变更调查结果问责制度。

  “这开启了31号文得以全面实施的第一步。”中国土地学会上述专家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政策性破产通道即将关闭 中国可能迎来破产风潮

(中国)和讯网 (2006-09-11)

  随着《破产法》的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即将取消,按照国务院2005-2008年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安排,全国最后2116家企业抢在国家将于2008年关闭政策性破产通道前,纷纷抢搭最后的一趟“末班车”。

  国企政策性破产开始进入倒计时,国企或将迎来新一轮破产潮。

  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刚刚获得人大通过后的第5天,湖北7家国企踏上了政策性破产的“末班车”。

  9月1日,湖北省国资委对外宣布:东风轮胎集团公司、湖北蒲纺三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自行车一厂等7个特困劣势企业,正式通过国家严格审查,获准实施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

  湖北启程的第一列车

  一切来得有些突然。

  9月7日,记者闻讯赶往武汉自行车一厂,留守的余厂长对于自己的企业被纳入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行列的消息感到十分突然。

  “我也是前两天才从报纸上得到这个消息的。”

  据介绍,1978年9月正式成立的武汉自行车总厂,由自行车一厂、二厂组成。分别承担28英寸永光牌和26英寸黄鹤牌自行车的生产、组装任务。最好的年份,总产值达到5320万元,利润298万元。一度是武汉市的创税大户。

  9月1日,湖北省国资委对外宣布:东风轮胎集团公司、东风(十堰)轮胎有限公司、湖北蒲纺三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蒲纺三元印染有限公司、武汉市第一针织厂、武汉自行车一厂、武汉金属压延厂等7个特困劣势企业,正式通过国家严格审查,获准实施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与7月26日省国资委披露的名单有所变更的是,荆襄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石煤炭矿务局、咸宁市化学纤维厂和咸宁卷烟厂榜上无名。

  而此时,在中国自行车市场上驰骋了28年的“永光”自行车早已锈迹斑斑,停止了转动。“现在只有留守的一部分工人在搞些其它的生产加工。”余厂长说。

  据湖北省国资委有关人士介绍,自1994年国家开始试点以来,全省共有585个(全口径统计)项目列入了国家计划,核销国有银行、金融机构呆坏账和不良债权总计130.6亿元,妥善安置职工59.73万人,处置利用资产328.31亿元,减少负债352亿元。此次被纳入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行列的7个企业分布在武汉、十堰、咸宁等3个城市,涉及职工总数23260人,可核销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呆坏账和不良债权18.94亿元。

  按要求,政策性破产的国企破产财产,首先用于安置职工,不足部分由财政“兜底”,职工可享受提前5年退休的优惠政策;对大龄下岗职工、双下岗职工、特困下岗职工采取特殊政策,助其再就业。“而且,企业关闭破产方案需经职代会审议的,职工安置方案未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关闭破产所需资金不落实的,不得实施破产关闭。”

  据悉,这次上榜的7家,只是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2006)4号文件下达后,湖北踏上政策性关闭破产“末班车”的第一批国企。“到2008年底,湖北省共有31家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将采取非市场化债务清算的方式完成政策性破产。涉及武汉、黄石、十堰等7个市,职工81748人。”

  或将引发新一轮破产潮

  8月27日,经过12年的起草和审议,《破产法》最终以157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的高票表决获全国人大通过,并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随着这项法律的实施,作为国有企业“最后保护伞”的政策性关闭破产也将于2008年底退出历史舞台。除已列入国务院总体规划的政策性关闭破产2116户国有企业外,其余约10万户国企将失去“特殊照顾”,这就意味着,今后国企只能依据企业破产法,选择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据了解,国企政策性关闭破产始于1994年。到2004年底,全国共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484户,核销金融机构债权2370亿元,安置关闭破产企业职工667万人,消灭亏损源1341亿元。

  根据(2006)4号文件精神,国家对政策性关闭破产做了新的总体规划:一是新增1610户拟关闭破产企业,涉及国有金融机构债权1502.6亿元,职工228万人;二是目前已送各国有金融机构审核的拟关闭破产企业,共506户,涉及国有金融机构债权769亿元,职工123万人。今后三年里,政策性关闭破产2116户国有企业,涉及国有金融机构债权2271.6亿元,职工351万人。

  “至于谁将进入政策性关闭破产名单,先由各省上报,全国领导小组然后按规定程序组织有关部门和国有金融机构进行审核,上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其重点是: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军工企业改革脱困和资源枯竭煤矿关闭破产;继续做好有色金属困难企业关闭破产的收尾工作。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期限为2006年至2008年。”湖北省国资委有关人士介绍说。

  随着2008年关闭政策性破产通道的即将关闭,全国特困劣势企业纷纷抢搭最后一趟“末班车”。有关专家预言,中国或将迎来新一轮破产潮。

  记者从山东省国资委获悉,该省列入国家国企政策性关闭破产总体规划和规划外申报的项目共有66个,涉及职工15.14万人。

  上海涉及的破产项目有13户。其中,上海地方企业7户,上海汽车总公司接收中国汽车总公司下属企业中的3户,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在沪企业3户。13户破产项目负债总额为36.7亿元,需核销银行呆坏账21.3亿元,在职职工总数为24061人。

  甘肃省新一轮国企改革目标是:66户国有企业进行政策性破产;四川省在2008年以前拟实施项目52个,集中在煤炭、机械、丝纺行业,涉及职工12万人。

  黑龙江省此次列入计划的145户破产企业共需安置职工30万人,核消金融机构债权193亿元,拟破产的企业户数、金融机构债权数额、职工人数等项指标将超过此前十年全省政策性破产的总和。

  “因此,国有特困劣势企业实施的政策性关闭破产或将引发新一轮破产潮。”武汉大学的一名教授预言道。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中央拟召开闭门会议研商成立超级金融监管机构

【网讯】中国正考虑设立一个金融和银行业的“超级监管机构”,以改善行业内部的协调问题。目前,内部冲突和机构惰性等问题,已日益影响到该行业的改革进程。

  中国政府顾问和学者表示,今年晚些时候,政府高层领导人和金融业官员将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其中一项议题可能就是关于成立这家监管机构的。

  他们表示,会议的具体日期和议程目前尚未确定,但很可能是在11月份,并将涵盖一系列议题。

  这次会议将闭门举行,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在此之前,中国仅召开过两次这样的会议,并且均伴以重大的政策变动。

  上次金融工作会议在2002年2月召开,会议为大型国有银行的重大改革奠定了基础,其中包括调整三家最大银行的资本结构,之后再将这些银行在海外上市。

  在会议召开之前,一些议题的讨论已经开始,包括引入货币或通胀目标,取代目前以强调跟踪货币供应量作为宏观经济基准的做法。

  一些官员还敦促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以便为地方服务性设施建设提供资金。这种做法可能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出售收入的过度依赖,而土地出售往往伴随着有问题的投资项目。

  鉴于中国政府有关国有银行改革的重大决策已基本完成,目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仍是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增长。

  此次会议的主题也与美国力促中国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议程相吻合。美国财政部长汉克·鲍尔森将于本月访问中国,这是他上任后首次访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