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5

未就首脑会晤达共识 中日战略对话仍属政治摸底

未就首脑会晤达共识 中日战略对话仍属政治摸底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握手

【网讯】中日第六轮战略对话23、2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率团参加并主持此次对话。由于安倍晋三出任日本首相在即,本轮战略对话的议题格外受人关注。最后,两国未能就首脑会晤达成一致,分析称,此次对话仍属政治摸底。

将继续磋商首脑会谈事宜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曾于19日称,在本轮战略对话中,双方将就中日关系等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而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本轮战略对话中,日方欲以安倍晋出任新首相为契机,以求恢复日中首脑会谈,此外双方还将讨论朝鲜核问题及导弹问题,以及重开六方会谈事宜,并就日方针对朝鲜的金融制裁等问题交换意见。日中之间存在分歧的东海油气田开发也将成为本轮对话的议题之一。

  日本外务省也于19日证实,中日双方将商讨下一任日本首相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中旬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于越南举行首脑会议期间举行双边首脑会谈的可能性。

  2005年,由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日首脑会晤中断,至今已一年零五个月。

  但日本媒体24日报道称,中日双方此次未就首脑会谈事宜得出结论。报道还表示,25日以后,两国还将就此继续磋商。

本轮对话属“政治摸底”

  本轮战略对话举行前三天,日本自民党举行了总裁选举,安倍晋大胜,并将在26日出任日本新一任首相。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吴怀中表示,在这一背景下,本轮战略对话很大程度上是中日双方相互的“政治摸底”。

  吴怀中认为,中日两国想在短期内就首脑会谈达成一致意见并不容易,目前看来,挡在两国关系中的政治障碍并未因日本新首相的产生而得到化解。他分析说,尽管日方一直以来要求重启中日两国首脑会谈,安倍晋在党内选举中获胜后也有类似表态,但对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却未有明确的态度。

  外界认为安倍晋在政治理念上偏“右”,曾在去年4月秘密参拜靖国神社。尽管他暗示不会以首相身份“正式参拜”,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排除秘密参拜的可能。

  吴怀中就此认为,在对华外交上,安倍晋采取的是“模糊战术”:一方面,由于日本的亚洲外交受到诸多批评,加之安倍晋也希望能在这方面比前任有更多建树,因此已多次就中日关系发表较务实的言论;而另一方面,他目前不便也不愿在靖国神社问题上作明确表态,“和小泉相比,安倍晋此次选举获胜,更多的是依靠背后强大的政治势力。由于目前政治基础不稳,因此他希望能采取‘模糊战术’而两面得利。”

  吴怀中认为,鉴于此前的情况,中方将以安倍晋出任首相后明确表态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作为两国首脑会谈的基本前提。

会晤吴仪为安倍传话 二阶:将努力改善中日关系

【网讯】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经济产业相二阶俊博25日下午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举行会晤,二阶在会面上传达了自民党新任总裁安倍晋三的话,称“日中关系极为重要,为促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将不惜一切努力”。而就在同一时间,中日高级外交官员将举行新一轮的会晤,为两国首脑会面铺路。

  香港《日报》报道,此前便有传闻称,二阶俊博访华可能会为安倍传话,今终于得到证实。对于二阶俊博的传话,吴仪回应说,中日互为重要近邻,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日关系政治层面持续僵冷,对两国各领域合作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国重视发展与日本的关系,希望日方作出建设性努力,消除政治障碍,实现中日“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阶俊博目前正率千人访华团参加在长沙举行的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吴仪对代表团参加中博会表示欢迎。她说,中日经贸关系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经济互补性强,两国应不断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希望日本企业通过此次博览会,更加了解中国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华投资。

  二阶俊博于24日晚在长沙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见面时称,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国经济应在更广泛领域里开展合作。他希望通过旅游、文化和经贸交流,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就在吴仪会晤二阶俊博的同时,中日高级外交官员将举行新一轮的会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将在东京再度会晤,为两国首脑会面铺路。

  双方曾经在上周六(23日)举行过会议,有关的会谈被称为“第六轮战略对话”。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日中两国的首脑会议将会是25日的会谈的议程之一。日本外务省更表示,戴秉国将于与日本外交大臣麻生太郎会面。

  中日两国的关系,由于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而引致两国关系陷入近年来的新低点。中国领导人也因此拒绝与小泉首相会面。除了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外,中日两国在朝鲜7月份试射导弹后双方的不同反应、中方指责日本教科书掩盖二战侵略史等问题上也有不少争论。

  不过,自民党上周选出安倍晋三为新总裁,他将于周二(26日)的临时国会会议上被推选为首相,接替小泉纯一郎,并在当日筹组新内阁。

  在日本首相职务交接之际,中日之间频频示好,但行动均十分谨慎。此前曾有传闻说安倍可能于10月访华,但中国外交部并未予以证实,仅表示中日关系目前遇到困难,两国领导人不能正常交往,症结在于日本领导人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

  另外,据称安倍希望在11月出席越南首都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和胡锦涛举行一次中日首脑会谈。安倍的外交政策顾问冈崎久彦曾表示,安倍就任首相后的首个中日峰会,主要将是象征解冻性质的,许多主要问题,如东海天然气的争议仍无法解决。

中日互表有意修补关系

在预期安倍晋三即将就任日本首相的前夕,正在访华的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向中国副总理吴仪表示将积极发展中日关系。

二阶俊博说,中日关系极为重要,他将尽一切努力发展两国关系,而吴仪也回应表示,期待安倍政权上台之后,成为中日关系的新起点。

二阶俊博这次是应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今年五月京都会谈时的邀请,参加在湖南长沙举办的中国中部贸易投资博览会。

副外长对话

与此同时,中日两国在日本也举行了副外长级会议, 中国副外长戴秉国和日本外务省次官谷内正太郎分别代表日中两国进行"战略对话"。

外界将这次会议视为日中两国试探彼此在"后小泉时代"来临之际的态度。分析人士认为,小泉纯一郎将在26日交棒,中国相当希望能够知道安倍晋三的态度。

但是从上周六会谈的情况看来,彼此的分歧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基本问题上,似乎双方立场还是南辕北撤。 谷内正太郎周六向记者们说,双方就东海油气田、朝鲜核问题交换了意见,暂时未谈及首脑会议的问题。

中国方面要求安倍晋三必须明言就任之后,不会参拜靖国神社。但是安倍晋三至今仍不愿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明确表态。

安倍顾问:将修补中日关系 希望实现首脑会谈

【网讯】日本自民党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中川秀直24日表示,日本政府将采取措施修补同中国的关系裂痕,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中川秀直当天被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任命为自民党秘书长,成为自民党党内“二号人物”。

  美联社报道,中川是日本新首相人选安倍晋三的高级顾问。他当天表示,中日两国的关系肯定会改善。安倍政府将“尽全力”促成首相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首脑会议。

  由于即将卸任的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吃紧,自2005年起,中国领袖就拒绝与小泉会晤。两国也因为领土和海底石油和天然气问题起争端。

  中川坚称安倍会更加谨慎地处理区域的敏感课题。他说:“安倍认识到日本给许多国家带来的痛苦……并对这种行为感到遗憾。”

  安倍在自民党总裁选举赢得压倒性的支持,同时他任命前厚生劳动大臣丹羽雄哉担任自民党决策机构—总务会长一职,另外农林水产大臣中川昭一担任自民党政调会长一职。安倍将在星期二(26日)正式接任日本首相的职位。

根本利益出发 美国开始警惕日本政治右倾化

  《国际先驱导报》25日发文称,日本政治右倾化已有时日,但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认为日本的历史问题是其“国内问题”,不作评论。这种局面,最近有所变化。美国《纽约时报》公开质问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道德责任;布什政府的官员们也在私下对日本领导人的历史观议论纷纷,有些人在离任后谨慎表达不满;美国国会里的一些重量级议员开始接连发出声音,不再掩盖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同日本政府的分歧。

对日本的容忍有限度

  近日,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首次就日本与邻国的关系进行听证,主要涉及由日本历史问题所引起的与中韩等国关系恶化的问题,也包括美国在与此相关的亚洲地区的利益问题。委员会表示,日本政府应该正式承认并为二战期间征用“慰安妇”的行为承担历史责任,要求日本政府公开驳斥任何关于“‘慰安妇’从来没出现过”的说法。兰托斯等议员指出,“向战犯表示敬意是一种道德沦丧的行为,必须停止这种做法。”

  美国国会对日本的这种担心,其实已有一段时间了。10年前,美国邮政部门计划发行原子弹轰炸日本50周年的纪念邮票时,由于日本方面和美国内部的一些反对,美国政府当时被迫放弃了发行计划。这被认为是日本以受害者身份对美国说“不”的有力突破。但是,美国国会老一代的领导人对日本的所作所为是不满的。参议院临时议长史蒂文斯是二战时期援华的“飞虎队”队员,曾在抗日战争中帮助过中国。他对日本领导人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认知自然不敢苟同。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去年在媒体上就发表过尖锐观点,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提出了强烈批评。这次在通过的有关议案中,美方对“慰安妇”一案中日本的行为,甚至启动了“反人类罪”的批评。

源于自身利益考虑

  美国国会在日本对待历史态度问题上调整立场,是有着自身利益的考虑。作为胜利者的美国可以对日本的某些行为给予宽容,因为美国确有其利用日本制衡东亚其他国家的现实利益,但日本不得颠覆东京审判对其定位,不能利用美国的保护,令美国过分陷入现实利益和道德良知之间的矛盾中。不然,美国在国际法上将被迫接受否定自己的恶果,在一场由日本挑起的东亚冲突中,为保护日本的安全利益,损害到美国与该地区其他经济大国的互利经贸关系。

  显然,美国国会出现这些批评日本的声音,也是基于美国的根本利益。在软利益上,若日本领导人顽固坚持错误的历史观,导致亚洲地区不稳定,将给美国带来长期的利益损失,即失去对东亚安全形势的控制。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在硬利益上,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合作伙伴不只是日本一家。即使在经贸问题上中国的重要性也逐渐赶超日本;对稳定地区的安全形势,中韩所起的作用也经常是日本所起不到的。因此,美国发展同日本的关系,只能是美国利用日本,而不会在重大安全问题上为日本所利用。布什政府以往对日本只讲利用,不讲防止被错误地反利用,这已引起美国国会的警觉,也必将对日本新任政府产生制约。(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

日本产经大臣称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日本经济

  (东京讯)日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国经济应在更广泛领域里开展合作。

  二阶俊博24日晚在长沙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见面时称,一直关注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通过旅游、文化和经贸交流,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邵琪伟对二阶大臣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旅游是增进两国人民之间友谊、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

  二阶大臣率千人访华团参加在长沙举行的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美国太平洋司令:中美军事关系五年来消磨殆尽

【网讯】美国太平洋军区司令法龙上周末在此间一项记者会上表示,过去五年来,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军事关系几乎消磨殆尽,以致于他现在与中国的军事交往,“简直是从零开始”。

  中央社报道,法龙举出最近的一个典型例子,说明美中军事关系冷冻到什么地步。他说,今年七月朝鲜试射短程和长程弹道导弹时,他急着要找中方高层军事官员了解情况,电话打了一整天,就是无法和任何军事高层接上线。最后,中方让一名官员在电话中向他念了一份中国政府的声明,而那也已是二十四小时以后的事情。

  法龙说,联络二十四小时以后,得到的是一份声明,双边关系可想而知。“这种关系已无实时(real time)可言。”

  法龙指出,由于华府和北京间的猜疑日深,许多加强双边军事交流的努力都被腐蚀掉了。

  法龙说,为重新活化美中军事关系,本周在加州外海正在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美中海军联合搜救演习。而第二阶段美中海军联合搜救演习,则预定于今年年底在中国外海举行。

  法龙说,美中要达到军事交流正常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强调,美中两军建立透明的互动机制,进而建立互信,对双方都有好处。

美国两大智库著新书:中国可能左右世界未来

【网讯】历经长达三年的研究,美国两大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国际经济研究所最近共同出版新书《重估中国崛起》。该书认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复苏可能是这个时代的最大一次转型,其发展在乐观中始终潜藏着不安定因素,可能左右世界的未来。

  新华网报道,该书指出,从经济上看,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外汇储备量巨大,吸引外资的表现仅次于美国。但中国接下来可能很难维持过去高速度的成长,面临的挑战除了国企改造等老问题外,还包括要解决“历史上最大的都市化与劳力的重新配置”,以及情况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重估中国崛起》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未来会民主化还是失序。中国目前有1.4亿民工四处打工,约占所有劳工的15%;随着的经济成长,中国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但大规模的动乱不太可能发生。理由是中国领导层已懂得适时调控,着手解决城乡贫民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的不安多半局限于地方,并未凝聚成足以威胁政治领导层或国家稳定的力量。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而言,究竟是机会还是威胁?该书评估,中国三十年后会成为世界的最大经济体,当前重大的影响,是北京正不遗余力推动区域机制如亚洲货币体系、东盟“10+3”峰会等,这些活动最终可能扩大成东亚共同体。

  该书建议全球经济社会应促进中国扩大参与世界经济的提案与决策,避免迫使中国另起炉灶,进一步形成区域贸易壁垒。

  在外交与安全政策方面,崛起的中国会是当前强权的伙伴还是对手?该书指出,为了发展内部,中国当前倾向搁置与其他国家的争议,但统一台湾仍是中国政策主轴。尽管在国际事件上,中国避免和美国唱反调,但在台海间与美国军事对抗的准备始终进行着。

  《重估中国崛起》称,中国自1991年起,每年的军事预算以两位数成长,其作战理论、训练、采购和战略部署,似乎是针对台湾有事而来,希望在美国或其它国家介入台海时,能够遏阻甚至击败对方。台湾问题始终是今后中美两强在军事上冲突的潜在因素。

形势比人强

● 叶鹏飞
  美国和中国决定提升对话的级别与密度,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已经到了无可忽视的地步;同时也说明中国内部的发展,越来越与国际形势紧密挂钩,难以避开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检视。

  中美两国日前启动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美方由美国总统特别代表、新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带头;中方由中共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吴仪代表。两人都获得极大的授权来协商双边事务。

  中国在国际社会日益动见观瞻,保尔森13日在美国财政部讲话中就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袖”。但是他也同时指出,对于美国而言,最大的风险不是中国超越美国,而是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可能无力维持经济的增长,也无法解决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

  这番对中国现状的深刻观察,被中国总理温家宝形容为“画龙点睛”。

  保尔森的讲话显示美国已经开始承认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并且首次公开承认中国的经济领导地位;他也洞察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脆弱性,却希望中国成功。

  中国崛起的身影日益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通过增加中国投票比重的决定,《德国之声中文网》接着报道,中国对外的援助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不设前提条件。其贷款数量之高,使迄今在发展援助方面起举足轻重作用的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不禁目瞪口呆,西方国家的传统影响将逐渐萎缩。

  但是保尔森的谈话也提到了中国现象的另一面。美国《基督教箴言报》9月21日的一篇报道,就中国呈现出崛起与脆弱并存的矛盾现象进行分析。文章指出,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中国其实也是一个脆弱的经济体,专家认为这不但对北京的领导人,对世界经济都是一个威胁。

  文章说,中国面对的挑战包括一个过时并负债累累的金融体系、陷入困境的国营企业、富裕城市与贫穷农村之间的爆炸性对立,以及日益老化的人口所带来的社会负担。

  这篇题为《为何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轻声细语?》的报道称,美国国会近日的一份报告用“功能障碍”来形容中国的银行体系。报道说,据美国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估计,至去年底,中国银行累积的坏账高达9110亿美元(约1兆4426亿新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

正因为中国的成败越来越能影响国际社会,世界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如何持续进行,再也不能保持一种事不关己的漠然态度。
  新华社要求外国新闻通讯社必须通过它指定的中介机构发布信息,顷刻间就引发国际社会的反弹。国际舆论也从这件新闻追溯到中国政府近来一系列管制媒体报道的措施,热烈讨论北京是否正逐步紧缩言论空间。

  同样的,中国各地出现的群体性事件,以及随之产生的维权运动,维权人士积极参加基层民主选举,中国政府如何反制,都成为国际媒体追踪北京当局认真贯彻“依法执政”理念的线索。

  换言之,中国的崛起已经不是新闻,崛起是否和平,过程中是否会绊跤,才是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到底视中国为世界的机遇还是威胁,越来越变成北京当局在决策时不能不重视的外部因素。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