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国间谍获B-2轰炸机隐身机密 将弱化美军护台战力
【网讯】继报道中国潜艇跟踪美国航母小鹰号的事件之后,美国媒体又披露,中国透过夏威夷的一个间谍组织,取得了用在美国B-2轰炸机(如图)引擎上的隐身科技。美国官员并指出,这将使北京得以仿制或反制B-2轰炸机此一美国国防部用来对付中国的关键武器。熟悉本案的美国官员说,这项间谍行为严重危害了B-2轰炸机对付中国的战力。
《华盛顿时报》报道,一位国防部官员说,本案凸显出中国致力透过情报手段,取得让美国能保有对中国战略优势的武器机密,“而B-2轰炸机就是他们的头号目标”。
美国国防部此前完成了在关岛空军基地的轰炸机设施升级计划。这项计划是美国新战略的一部分,目的就是要在未来与中国爆发冲突时,能够快速击败解放军。
B-2轰炸机的隐身技术列为美军极机密武器系统,机密性仅次于二次大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制造原子弹;力求圆弧、减少折角的机身线条设计,以及机身涂装和复合材料构成技术,都是让B-2拥有优异隐身性能的关键,被美国空军视为全球打击关键武力。
报道说,B-2引擎废气排放系统与避免遭到红外线侦测的机密国防科技,被曾经担任国防承包商的印度裔美国公民哥瓦迪亚卖给中国。
哥瓦迪亚在1968到1989年间担任诺斯洛普飞机公司高度机密的B-2研发与制造人员,之后担任导弹与飞机机密研究的承包商,并曾在1990年代任职于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室。他研发出迄今仍属机密的军机压制引擎散发出的红外线讯号方法,使追热导弹无法瞄准飞机。
哥瓦迪亚在2005年11月首度遭到起诉,当时的罪名是把机密信息交给多个国家。而11月最新的起诉内容指出,他至少到今年1月为止,都一直涉及阴谋贩卖机密信息的工作。
此外,哥瓦迪亚还协助中国修改巡航导弹,使其能够拦截美国的空对空导弹;他还帮助中国武器设计师改良测试与检验设备。在11月8日公布的法院文件中,大多数的起诉内容都是与哥瓦迪亚协助中国发展巡航导弹引擎所使用的避免雷达侦测废气喷嘴有关。
《华盛顿时报》说,这是继2005年两名洛杉矶华人因为涉嫌把美国海军战舰与潜艇武器机密交给中国以来,第二起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军事科技间谍案。
起诉书指出,哥瓦迪亚在2002到2005年间至少六次秘密访问中国,中方并付给他至少11万美元;但是调查人员认为,他可能拿到的金额高达两百万美元,其中某些款项仍存在外国银行账户之内。
报道说,在哥瓦迪亚于夏威夷茂宜岛上的住家计算机内所找到的一份文件档案中,含有美国B-1与F-15两型军机,以及空军空射巡航导弹的雷达信息。报道说,这些信息有助于防空导弹与其它防空武器来对付美军的这些武器系统。
法院文件另外还指出,他在2002和2004年曾发送电子邮件到以色列、德国和瑞士,邮件内容含有标为机密与最高机密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与美国打算用在TH-98 欧洲直升机(Eurocopter)以及外国商用飞机上的隐身科技有关。
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
机身长21米
机身高5.18米
翼展长52.4米
最大载弹量2.268万公斤,能携带16枚AGM-129型巡航导弹,或80枚MK-82型或16枚MK-84型普通炸弹,或36枚CBU-87型集束炸弹。
最大连续航程可达1.2万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可飞行1.8万公里,每次出勤飞行时间至少10小时。
1997年起服役,曾参与1999年北约对塞尔维亚的联合轰炸行动,以及近年的波斯湾战争。
美官员:中国军事目标是美国 航母进入台海有危险
【网讯】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成员日前对中国军力建设表示担忧,认为中国正在加强军力,目标直指美国。该为成员还举例说,如果美国像1996年那样向台湾海峡或其外围派遣航空母舰将会更危险,代价也更高。
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成员丹尼尔·布卢门撒尔说,中国的军力建设包括能击沉美国航空母舰和阻止美军进入亚太地区的新型导弹和海军武器,中国正在加强军力以限制美国利用公共领域——海洋、天空、网络和太空。布卢门撒尔在传统基金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中国在海上阻止行动方面相当成功……这意味着,对美国来说,如果我们像1996年那样向台湾海峡或其外围派遣航空母舰将会更危险,代价也更高。”
据美国国防部的官员早前披露,一艘中国潜艇曾秘密行驶到“小鹰”号航空母舰附近五英里范围内。布卢门撒尔就该委员会最近发布的年度报告发表评论说,中国的武器包括十种不同的弹道和巡航导弹,并有八百枚导弹瞄准台湾,以及五种类型的潜艇和十五种新式战舰。他说:“这是为了加强军力而进行的非常一致、复杂而又多样化的努力。其目标是美国。”
中国的军队还在试验新的攻击概念,包括以陆地为基地对舰船的打击。布卢门撒尔称,这是“试图击沉一艘航母或一个航母战斗群的努力”。尽管主要关注经济问题,该委员会的报告也包括了一个论述有关中国军力问题的章节。报告称,中国的军力建设正在缩小中国同美国的差距。报告还说,这种趋势显示了美国在其新式武器投入使用之前,“在2008到2015年之间易受攻击”。
该报告称,中国的DF-21C弹道导弹正在安装制导系统,从而能让导弹攻击海上的舰船。它说:“中国正在积极从事研发工作。”该报告说,中国战舰和潜艇可能会阻滞保卫台湾的美国海军的到来,但是它们缺乏“以一个航母战斗群为目标的有效联合作战”所需要的整体指挥和控制。
中国海军大校:日本潜艇撞货轮不说明水平问题/图
发生事故后的日本潜艇
【网讯】一艘日本“亲潮”级潜艇21日在演练上浮时撞上一艘民船,引来日本媒体的一片惊叫和质疑。而解放军一位大校说,日本潜艇撞上货轮不能说明水平问题。
据日本防卫厅海上幕僚监部(相当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参谋部)对外公布的情况,21日上午9时50分左右,“亲潮”级潜艇“朝潮”号正在日本九州宫崎县日南市港口东部50公里左右的海域进行上浮训练。潜艇接近海面时,潜艇的尾舵撞上了货轮,舵杆被撞歪。
据美军《太平洋星条旗报》报道,美日刚举行的联合军演中,有一项内容就是驻日本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舍身“诱敌”──让“小鹰”号航母战斗群供日本潜艇练习偷袭。有报道说,这是“中国潜艇跟踪美军航母而未被发现”后,美军对“小鹰”号航母反潜能力进行检讨的具体措施,也想依此来评估解放军潜艇的真实战力。
《环球时报》据中国的一位海军大校说,近几年发生过不少潜艇上浮事故,应当说,这种事不能表明该国潜艇作战水平的强弱好坏。
曾经当过潜艇军官的王新森说,潜艇潜行的深度由浅到深可以分为潜望深度、危险深度和工作深度,上浮最容易出事的是在从工作深度上升到危险深度的这个阶段。当然,潜艇有声呐等探测设备来搜索海上的情况,但由于潜艇战术首重隐蔽性,所以不使用主动声呐而采用被动声呐,搜索水平会受到影响。
另外,海洋里有很多神秘而复杂的情况,比如温度、密度、声音环境的某些特殊状况都可能导致潜艇出现声呐盲区,在繁忙的航道、繁忙的渔区,能让声呐搜索失准的因素就更多,即使到了潜望深度,因为潜望镜升上水面的高度不能太高,潜望视距是有限的,也就一两海里。此时如果有船从潜艇后面开过来,正好在声呐的尾盲区。所以,潜艇从深水上浮,其安全除了靠技术、战术素养和操作规范,也要靠运气。
潜艇上浮过程中撞上水面船只,不能简单地得出技术或训练水平低,或者执行规定不严格的结论。事实上,日本现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潜艇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常规潜艇水平。
至于日本潜艇和美军航母演练攻防,这位海军大校说,通常情况下,有核潜艇的国家会较少使用常规潜艇来对付航母,因为常规潜艇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必须定期上浮,噪音大,这对于以隐蔽性作为自己最大优势的潜艇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时,潜艇速度又比航母编队慢,没有极其强大和准确的情报支持,很难锁定航母进行攻击。再加上常规潜艇的攻击能力有限,要对付防御半径在400海里左右的航母编队,除非采用“群狼”战术,否则作战效能很低,威胁不大。
海上军事力量强国美英等国已不再发展常规潜艇,只发展核潜艇。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美日通过媒体来张扬的这场演习,显然是做给外界看的。展示日美军事同盟的牢固是日本积极参加这种演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日本当前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朝鲜半岛,它要展示自己和美国连成一体的军事威慑力。另外,毋庸讳言,日美两国国内都有很响的“中国潜艇威胁论”调子,两国的潜艇、航母攻防演练,当然也有做给中国看的意味。
据有关防务专家评估,日本潜艇数量目前暂居东亚第三,但日本现役潜艇更新换代率最高、自制率最高、科技自动化程度最高、水下静音程度最高、完好率最高,日本也在东亚国家中最早拥有潜艇制造技术及能力。据估计,假设日本与邻近国家发生海上冲突,必须以潜艇为主战兵力时,至少有20艘潜艇可以立即完成战备。
据悉,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现役潜艇主要是“春潮”级潜艇和“亲潮”级潜艇。“亲潮”级潜艇是二战后日本最先进的、自研自造的最新型柴电潜艇,也是迄今为止日本建造的最大潜艇,既适合于近海从事巡逻警戒,也适合于远海作战。潜艇配备潜射“鱼叉”反舰导弹及日制的89式重型线导鱼雷,水上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节,下潜深度可达500米。未来一段时间,“亲潮”级潜艇将成为日本潜艇的作战主力。
解放军陆军转型成功 机械化步兵初步形成整体战力
【网讯】解放军兰州军区某旅,三年前改制换装后初步形成了整体作战能力。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表面上看是因为更新了装备、调整了编制,但更深刻的原因是观念的转变和官兵素质的跃升。有分析称,从该部队的演练状况来分析,解放军在实施部队转型后,作为主要兵种的陆军已经具备整体作战能力。
《解放军报》报道,解放军某摩步师,三年前改制换装为兰州军区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力争三年内把部队建设成合格的机械化部队。
报道说,由于观念落后,战术训练不且实际,难以驾驭新装备等问题导致部队战斗力不足。面对转型任务,解放军提出了“人才转型必须先于部队转型”的口号。该部解放军向外交流和转业了一批优秀干部。制定了一系列培训、训练和学习机制,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限期整改。
报道说,在推进训练转型方面,解放军按照一年理顺关系,平稳起步;二年系统配套,协调发展;三年深化完善,整体合成,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的总体思路,把训练创新作为战斗力的增长点。在训练转型中加放军主抓官兵科技知识学习、一专多能训练等,以训练创新带动全面建设,以优先转型促进整体提高。
此外,还针对新装备构造复杂等特点,积极应用电教化、网络化教学,开展新装备模拟训练,缩短人装结合适应期;针对专业训练比重增大的实际,按照“纵向集中承训、横向分业组训”的方式,采取灵活编组进行训练;针对装甲兵训练保障矛盾突出的问题,探索尝试“场地满负荷、人停车不停”的循环训练方法,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益;针对部队兵种协同要求高的实际,组织各级指挥员同台演练,按实战要求编组、按实战阶段推演,提高各兵种“合”的能力。逐步实现由粗放式向正规化训练的转变。
报道说,解放军按照作战单元内部集成训练的方法,探索装甲机械化部队单要素集成和多要素集成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创新机步旅整体作战能力的生成模式;依托军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围绕联合战术兵团作战问题,研究探索联合指挥、兵力运用、综合保障等问题;围绕老旧装备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探索作战指挥数据库建设、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开发、火力毁伤评估方法;着眼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研究探索改制换装后,提高指挥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打击能力的战法与对策,缩小了训练场与战场的距离。
在对抗实战演练考核中,对抗双方把以陆地为主的平面战场变成了多维战场,采取机动部署快速突击,设置多种类型的打击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实施火力打击,全程构设了侦察、空袭、干扰等课目和战场保障行动。
有分析说,在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背景下,解放军注重持武器装备比较老旧单位的创新发展,注重落实联合作战思想,尤其是合同战术训练,体现了立足现有装备、现有编制,打赢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向。上述案例说明解放军陆军在转型过程中已经取得成绩,并具备相当战力。
解放军陆战兵器可上天下海 凸现部队注重全能化发展
【网讯】解放军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在武器装备的性能上实现了一些创新,可让传统陆战兵器既可上天也能下海,形成了某型装备对空作战和对海作战的能力。分析称,这有助于解放军进行各兵种协同作战。
《解放军报》报道说,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采用一系列高技术,针对某型装备,经过半年多研制问世。1999年秋,该型装备在演习中亮相,并表现了一定空中作战能力。
该所随后又采取措施使某型装备具备水上作战能力。在一次演习中,该装备实现了水上破障任务。
报道说,解放军的此项发明起了示范作用。据统计,解放军100多项科研成果,如今均已转化为战斗力。
为了更好的发挥人才优势,解放军采取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在人才培养上实行“三级带教”:由知名专家带教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带教专业技术干部,使每个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周围都形成一个科研攻关群体。改变了过去实行的“单打独斗”的老模式,实施集体攻关、联合会战的科研新机制。
有分析说,这凸现了解放军重视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用科学的态度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达到提升战斗力的作用,这有助于解放军进行各兵种协同作战,也体现了解放军全能化部队发展的趋势。
台湾“太空中心”发生泄密案 卫星计划数据遭窃
【网讯】台“太空中心”爆出一起泄密案,导致“内部卫星计划”重要计算机数据外泄及遭人窃取;目前,涉案当事人已被台检方限制出境。(图为台湾发展间谍卫星)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当局“国科会新竹太空发展中心”爆发涉嫌泄漏机密资料,台“调查局”台北市调查处前天搜索台“太空中心”副主任萧秋德住处、办公室,并将萧秋德及四名证人传唤到案。23日凌晨检察官复讯后,以萧秋德疑涉违反“机密保护法”,谕令五万元交保候传及限制出境。
萧秋德是台“福卫二号”计划总召集人、探空火箭召集人。有人检举指萧秋德利用职务之便,疑似意图刺探机密资料。
经搜证后,发现萧秋德等官员未善尽保密职责,导致台“内部卫星计划”重要计算机数据外泄及遭人窃取。
不过,该中心高层官员等均否认有泄漏卫星发展重要数据,但台检方认为萧秋德难卸其责。
据了解,一直以来,台湾就视卫星为“战略之必备技术”,台湾目前建有五个卫星研制体系:第一是台湾军方所属的“中山科学研究院”与中正理工大学所设置的与航空太空有关的系、所;第二是台“经济部”下属的“航太工业发展推动小组”;第三是台湾教育系统所属的一些高等院校;第四是“中央研究院”所属的研究所;第五是“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及下设的“国科会太空科技计划指导小组”与“太空计划室”。
尽管台湾发展卫星一直打着气象、科研、地理、通信等旗号,但据业内人士分析,台已发射和正在研制的卫星基本上都是用于军事目的。就拿“福卫”卫星来说,“福卫1号”尽管号称是一颗通信卫星,但它可为台军各军种提供通信服务,提升台军通信、指挥能力,特别是拍摄海洋水色照片的功能,可为海军舰艇部队提供海上训练、作战所必备的海洋资料。
“福卫2号”的主要任务是“遥测”,即从太空对地表拍照。这可以使台湾军方得到军事目标的地表影像情报,包含军事设施;“福卫3号”则是全球第一个连接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数据测定的气象卫星系统,名义上是气象观测,但军事意义非同一般。
舰队演习实弹对真靶 显解放军海军重视信息化演练
解放军导弹驱逐舰发射反舰导弹
【网讯】在日前解放军的一次海上演习中,为了达到演习的逼真化,解放军采取了实兵实弹检验性打击。演习中,一种新的导弹攻击目标亮相,不仅能够高速运动,还能产生强烈电磁干扰。有分析说,新型目标靶出现演兵场,是解放军舰队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一个明显标识。
据《解放军报》报道,以往演练设置的固定目标群和拖船拖带的移动目标单一、呆板,是机械化条件下训练的产物。此次启用的大动力新型目标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三十多节;加装了电磁干扰发生装置,可以对来袭的导弹产生干扰,新型目标靶在速度上比过去快四倍。
报道说,目标船艇在航速航向器上加装了遥控装置,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可随时变向变速。同时在船面上安装电磁干扰设备,产生强电磁干扰,规避雷达搜索和火力打击。按照作战进程和实时的战场环境,指挥部可以通过“活目标”把敌我双方在电子对抗环境下的火力打击逼真地展现出来。
报道据解放军参演官兵说,近年来,解放军从实战要求出发,先后建成了飞机、潜艇、水面舰艇、扫布雷等模拟海战实验室,安装了电子战、防空反导、反潜扫布雷等模拟训练系统,在室内就可以进行海上训练,军事训练效益获得提升。
报道说,设置“活目标”,开阔了指战员的视野,推动了舰队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创新。“活目标”的全程运动,牵引着舰、潜、机、岸的整体联合攻防,增大了演练的难度。“活目标”设置的电磁干扰,规避打击,给海战场带来了更多的困局、僵局。
有分析说,由于解放军近年来远离战场,实战经验已经不足,因此日前解放军把军事实战演习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主要方式。此外,在解放军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解放军有必要进行演练方式和军事装备的更新。以上信息透露出,解放军海军在信息化演练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提高解放军打赢高技术状况下的局部战争或有裨益。
解放军颁发施行新体能训练标准 删除观赏性项目
【网讯】重新修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日前正式颁发全军施行。新颁发的《军人体能标准》,是在1994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军人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新的《标准》删除技巧性、观赏性的体能项目,更加符合实战的训练内容。
据中国军方《解放军报》报道,为适应军事训练改革,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和未来作战对军人体能要求,从2002年开始,中国军方经过理论研究、专项试验、部队试训、专家汇审、征求意见五个阶段,历时五年时间修编了新的《军人体能标准》。
期间,中国军方完成体系结构的总体设计,组织“渡海抗眩晕预适应训练试验”、“高原训练生理负荷强度试验”等23项科研试验,采集五百余万组数据,2004年初以总参谋部名义颁发《军人体能标准》(试行本),并指导部队普遍试训,在三次组织专家集中汇审修改、征求各军区、军兵种、总部机关和有关院校意见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军人体能标准》。
新的《军人体能标准》由总则、通用体能标准、入伍训练体能标准、飞行人员体能标准和附录五个部分构成。据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的《军人体能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新变化:
一、 拓展了适用范围,在汇集、整合各军兵种训练大纲体能标准的基础上,把军以上机关、院校和科研单位人员涵盖进来,首次实现了对全军所有现役人员体能训练的系统规范。
二、 优化了结构体系,突破专业局限,改变军兵种自立标准的传统,将各军兵种现行训练大纲的36个标准合并为通用、入伍训练、飞行人员三个标准,将体能项目整合为基础性、专业性和辅助性三类。
三、 创新了训练内容,借鉴外军成熟经验,把年龄、性别、海拔作为调节训练难度强度的主要参数,把体型标准作为军人必须达标的内容,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
四、 着眼实战需要,删除技巧性、观赏性的体能项目,增加紧贴任务、符合实战的训练内容。这些新的变化,有利于全体官兵开展体能训练、提高体能素质,便于各级根据岗位性质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对直接服务作战、提高训练效益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新的《军人体能标准》颁发施行后,现行《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的体能标准即行废止,解放军全军和武警部队今后将严格按照新的《军人体能标准》组织实施体能训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