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未了 龙象如何共舞?
● 于泽远(北京)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访问印度,官方预计这次访问将掀开中印友好合作的新篇章。但作为曾经的敌人和现实中的对手,以“龙”为象征的中国同以“象”为神灵的印度要想了结历史恩怨,尤其要跨越领土争端,并非短期能达成的目标。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十多年来在经济领域的崛起令世人瞩目。作为邻国,中印之间的恩怨与合作也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胡锦涛这次访印,毫无疑问将引起国际社会对两国关系走向的兴趣。
虽然中印政治制度截然不同,但两国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中取得了高速增长。中印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长期隔膜的两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中国总理温家宝去年4月访问印度,与印度确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年10月,上海合作组织邀请印度为观察员;11月,印度同意邀请中国成为“南盟”观察员;12月,中国同意印度参加东亚首脑会议。胡锦涛这次访印显然是要给开始慢热的双边政治关系再添上一把火。
在经贸领域,2005年中印贸易额达到185亿美元(约314亿新元),比五年前增长了九倍,预计今年两国贸易将达到24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曾经兵戎相见的两国军方也开始逐步改善关系。去年是两国边防军自1962年边境战争以来会晤最多的一年,中印军人代表第一次应邀观摩对方军演;两军还第一次将反恐和维和纳入两军培训项目。
中国学者认为,中印人口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又是同处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两国能在短期内消除合作障碍,达到彼此互信,那不仅意味着“亚洲世纪”的到来,而且将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但中印之间曾经交战的阴影和长期隔阂显然不是一两年就能消除的,尤其是双方之间错综复杂的领土纠纷,是两国发展关系难以绕过的重大障碍。
有关学者指出,虽然双方领导人都强调边界问题不应影响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但事实上边界问题始终阻碍着中印战略合作的深化。
中印两国民众
彼此看不顺眼
影响中印关系改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双方由来已久的不信任。印度长期以来对中国同宿敌巴基斯坦保持特殊关系深为不满;印度虽然同意和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仍担心如果这种关系加深,会身不由己被拉入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反美阵营;中国则对美国积极发展与印度的战略关系十分不安,担心印度会继日本之后,成为美国在亚洲牵制中国的另一张王牌。
中印彼此间的不信任使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仍处于口号阶段,两国民众的彼此印象很能说明这一点。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普尤公司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43%的印度人和39%的中国人彼此都看不顺眼。37%的印度人对胡锦涛抱持很少甚或不信任的态度;还有50%的人担心中国经济成长力对印度不利。
而作为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的胜利方,大多数中国人至今认为印度并不重要。说起印度,很多人只能想起上世纪70到80年代的印度电影《流浪者之歌》和《大蓬车》,对今天的印度几乎一无所知。媒体对印度的报道也时常谈到印度如何发展军事力量,如何要同中国一争高下。
因此,北京观察家并不看好胡锦涛这次访印的成果,认为访问可能会使中印关系热络一阵子,但很难取得大的突破。
新闻背景
中印边界争端
(于泽远)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1914年,英国为中印边界画了一条“麦克马洪线”,但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这条边界线。
中印领土争端大约涉及12万50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主要分布在两国边界的西、中、东三个地区。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爆发战争,结果印度军队溃败。中国军队在战后退回了战前的实际控制线。此后,两国边境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基本保持平静。
1987年2月,印度在“麦克马洪线”以南双方有争议的领土上建立“阿鲁纳恰尔邦”。中国则多次强调阿鲁纳恰尔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属于中国。印度则声称中国控制的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是自己的领土,面积约3万8000平方公里。
有关专家认为,中印边界纠纷错综复杂,双方必须以“有让有得”的态度,采取“领土交换”的形式解决争端。也就是说,中国将阿克赛钦交给印度,而印度则让出东段的阿鲁纳恰尔邦。
但印度已经排除把“有人地带”纳入领土交换之列,也就是不会全部归还阿鲁纳恰尔邦土地,尤其是不会把印度视为军事重地的达旺地区还给中国。而中国坚持达旺地区属于西藏,一个有力证据就是,1683年达赖喇嘛六世就出生在达旺。
本月12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在接受印度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说:“以我们的立场来看,整个‘阿鲁纳恰尔邦’都是中国的领土,达旺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我们对整个‘阿鲁纳恰尔邦’都拥有主权。”印度外交部长慕克吉随即反驳孙玉玺的言论,声称“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鲁纳恰尔邦首长更愤怒地要求北京召回孙玉玺。印度媒体也有报道说,由于中方在边境问题上态度强硬,印方不得不取消一个原订于16日举行、讨论两国边境问题的特别部长级会谈。
印度学者论中印巴三角关系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印度人潮滚滚
当地时间星期一(11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印度之行后,胡锦涛还将前往巴基斯坦访问,并与巴基斯坦签署协助建造六个功率达六百万兆瓦的核反应堆协议。中国与印度的关系近年不断升温,两个地区大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与印度邻国巴基斯坦之间的核技术合作也在扩展。
印度对于中国这个北方邻邦如何看待,中国对巴基斯坦进行核技术援助是否会成为中印之间关系发展的障碍?本台中文广播部记者石涛采访了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斯瓦拉-辛格。
石涛:辛格教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国已承诺协助巴基斯坦建造功率更大的核反应堆,这是否对美国与印度进行核技术合作的一种回应?
辛格:这两个事件事件之间确实存在着关联。印度和美国之间的核技术合作协议给了中国一个借口,以便继续与巴基斯坦在核技术方面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中国和巴基斯坦也会利用这个机会,扩大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核合作。
石涛:印度方面是否会在与胡锦涛会谈时,就此提出抗议?
辛格:印度方面根本不能对此提出抗议,因为这只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已有的民用核技术合作上的进一步扩展。为巴基斯坦建造核反应堆,是中国对巴基斯坦的一个长期承诺,已经持续了15年。而且有关中国对巴基斯坦核武器提供支持的猜测和怀疑已经持续了几乎15年。我认为,最糟糕的事情早已经发生了,那就是巴基斯坦已经成了核武国家。没有什么还能比这个已经发生的事实更为糟糕的了。所以,在未来的数年内,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数量上的变化,而不是质变。所以,印度也没有必要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在核领域的合作这一既成事实提出抗议。
八年以来,印度在和中国进行对话的时候,就从来不提巴基斯坦问题,这次中国和巴基斯坦扩大核技术合作的问题也不会成为胡锦涛在新德里的议题之一。我想,这次中印峰会唯一可能涉及核技术的议题是印度和美国之间的核技术合作协议。中国方面看起来对此非常关注。印度方面可能会对此作出一些解释和澄清。
石涛:您认为中巴之间的核技术合作与印美之间的有什么不同吗?
辛格:我们谈论印度和美国的核技术合作时可以看到,印美核技术合作协议包括的范围是民用核技术,很明显,这与中国和巴基斯坦可能签订的核协议是不同的。因为从印度的角度来看,中巴核技术协议所牵涉到的不仅仅是几个核反应堆,而是一整套的核技术,这将为巴基斯坦在核领域提供非常多的可能性。根据不扩散核武器国际公约和其他的一些国际性协议,这些核技术转让是不允许的。因此,印美核合作协议和中巴核技术合作是完全不同的。
石涛: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南亚地区两个重要国家都拥有核武器,而且都没有签署核武器不扩散国际公约,这是否会使国际社会有所担心,而且引起地区局势的不稳定?
辛格:这是别人需要担心的事情。事实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是核武国家,国际社会应该承认这一点。如果要求印度不能从其他核武国家获得核技术的话,那就应该对巴基斯坦提出同样的要求。
而且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这一问题上的情况是不同的。印度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核武国家,许多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约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大国也已经认可了这一点。我不觉得有任何人在这一问题上还会把印度和巴基斯坦拿来做比较。
石涛: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核武国家,而且都是地区大国,您觉得在这三国之间有可能展开三方的核技术合作吗?
辛格:这还不是一个三方的核合作,但也许在未来会成为可能。因为印度和中国已经在某些领域进行了核合作,比如1995年,中国就向印度出口了一些核燃料。而这种合作在未来有可能继续进行下去。
石涛:中国与印度近年来关系发展密切,但是中印之间历史上有过领土争议,还有西藏问题,再加上巴基斯坦核问题,这些因素会对中印关系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辛格: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黑与白的问题。这是两个庞大的文明古国之间的交往。两国近年来都有所发展,都面积庞大,而且拥有数量巨大的人口,在国际事务中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中印双边关系之中也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因素,其中一些因素包括核问题,在中印关系的发展中始终是个矛盾。不过,中印双方已经确认,历史上的双边摩擦不应该对现在的中印关系发展构成障碍。可以在合作的同时,把这些问题分离出来,单独处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大家面对。
胡锦涛访印 推动贸易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星期一抵达新德里,成为10年来首次访问印度的中国国家元首。
胡锦涛将在4天的访问行程中前往首都德里和金融中心城市孟买等地。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在过去一段时间有所改善,但两国的分歧依旧。
BBC驻德里记者说,中印两国拥有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双方贸易日益快速增长使两国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
贸易增长
中印的双边贸易在上世纪90年代仅有2亿5千万美元,而明年预计则可以增长到200亿美元。
两国在去年7月重新开放了喜马拉雅通道,该通道在44年前双方的边界战争中被关闭。
胡锦涛将在访问中与印度总统卡拉姆以及总理辛格等高级领导人会见。
记者们说,由于中印两国都有雄心成为区域性大国,双方共同的经济利益常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不久前,中国驻印度大使发表讲话,称中印边界的阿鲁纳恰尔邦属于中国领土,引发了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议。
领土争议
印度外长普拉纳布·慕克吉驳斥了这种说法,称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用支持巴基斯坦来制衡印度,但北京方面在策略上却需要迎合印度。
一方面,印度对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的用意表示怀疑;另一方面,中国对印度与美国的友好关系感到关注。
达赖喇嘛领导的西藏流亡政府位于印度喜马偕尔邦的达兰萨拉。一位知名的西藏活动人士上周表示,印度警方禁止他在胡锦涛访印期间离开达兰萨拉。
在访问印度之后,胡锦涛主席将对巴基斯坦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
胡锦涛出访老挝 鼓励中国国有企业加强投资力度
胡锦涛访问老挝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9日离开越南首都河内,抵达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在表示,中方将抓紧落实好商定的重点合作项目,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另据了解,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简称“中水电”)在老挝的BOT水电项目──南立1-2水电站项目协议也于当天正式签署。
据报道,胡锦涛当天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举行会谈。胡锦涛对发展两国关系提出五点建议,强调加强两国合作委员会对双边经贸合作的指导和协调,开拓新的贸易形式和渠道,力争实现新的突破,抓紧落实好商定的重点合作项目;中方将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
朱马利也表示,希望不断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合作,发挥两国合作委员会机制的作用,提高合作效率,加强贸易﹑投资﹑电力﹑矿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另据报道,“中水电”在老挝的BOT水电项目──南立1-2水电站项目协议也已正式签署。这是该公司在境外以BOT方式承揽的第一个工程项目,也是中国公司在老挝的首个BOT水电项目。
据悉,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经营权的外经企业,从事海外水利电力工程建设有五十年历史。
“中水电”最新统计显示,自1996年进入老挝市场迄今,“中水电”在当地共承建了四个水电工程项目,涉及合同及投资总额1.788亿美元。十年来,公司在老挝的业务实现了从单纯的承包方式向工程总承包方式(即EPC方式)、再向现在的BOT带资承包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南立1-2水电站项目是中水电在老挝市场获得的第四个工程,也是其首个海外BOT项目。该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含四年半的建设期,总投资1.42亿美元。电站装机容量十万千瓦。
胡锦涛出访印度 中印两军在争议地区商讨边界问题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20至23日对印度展开国是访问,在此前,两国军方已在双方有主权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会面,商讨边界问题。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胡锦涛访问印度之时,可能会向东道主赠送陕西玉华寺出土的释迦牟尼足印石。
“阿鲁纳恰尔邦”主权争议
据法新社19日报道,印度军方当天发表声明透露,中印两军会面的地点位于覆盖西藏与印度边界三点三公里的小村基比图(Kibithu),这是两军在“阿鲁纳恰尔邦”的首场官式会谈。
据了解,面积九万平方公里的“阿鲁纳恰尔邦”现由印度管治,但中国也声称拥有其主权。声明称:“印中两军之间的互动,被视为朝着进一步巩固(双方的)信心、互信和友谊的而迈出的一大步。
印度军方则指,基比图村的天然资源和贸易潜力可以令它变成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此村跟一条曾长期用作西藏和“阿鲁纳恰尔邦”之间的贸易通道交界,然而两国后来在1962年一场短暂而剧烈的边界冲突中交恶。印度上周有多名邦政府和联邦政府官员共同研究这通道是否可以重开。
此外,中国驻印大使孙玉玺日前就此问题表态称,中国的立场是,印度东北部的整个阿鲁纳恰尔邦,包括其中地理战略位置重要的达旺争议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拥有全部主权。
孙玉玺此言一出,立刻在印度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官方与学者强烈抨击。印度外交部上周二强调,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领土。尽管有报道指,中国外交部在事后解释称,孙玉玺的谈话只是阐明中印两国在解决边境争议上的战略目标,但印度阿省行政首长还是坚决要求中国立即召回孙玉玺。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重申,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清楚的,主张通过友好协商寻求公正合理及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她强调,尽早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是双方共同的战略目标。在边界问题解决前,双方也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中印边界全长约两千公里。双方争议地区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九万平方公里,中段约两千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2003年后,双方特别代表五次会晤。2005年4月签署了《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议》。此后双方特别代表又三次会晤,开始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
中印将发展双方贸易关系
中印边界之争由来已久,但媒体指出,胡锦涛的印度之行将有助于双方的贸易发展。美联社指出,中印的双边贸易在二十年前几乎不存在,而今年预计则可以增长到两百亿美元。而两国在2005年7月重新开放了喜马拉雅信道,该信道在四十四年前双方的国界战争中被关闭。
对于投资以及石油供应的竞争,长达十几年的国界争议以及中国与印度的主要对手巴基斯坦的盟友关系给双方关系带来了阴影。
另有分析指出,中印之间的合作不一定只是一胜一负,或者是两败俱伤的局面。中印两国可以互惠互利。中印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中印两军关系今年来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美联社分析还认为,两国的合作关系上还可能受到一定的局限,因为胡锦涛将在离开印度之后在23日前往巴基斯坦,他计划在那里签署有贸易,文化以及教育的协议。
印度和美国方面的友好关系以及有可能要建立美印核能源合作,有可能让中国在自己的西北边境感受到美国的存在。
胡锦涛或赠释迦牟尼足印石
另据香港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胡锦涛此次访问印度,可能会赠送在陕西玉华寺出土的释迦牟尼足印石。
佛足印原是佛陀释迦牟尼去世前留在故乡石头上的脚印,在石头凹形印记里,密刻有各种寓意佛教花纹图案,佛祖五指微张,大指刻莲花,其余四指刻卍纹,千福轮纹刻于掌心,大指下刻三钴,二指下刻双鱼,四指下刻宝瓶,五指下刻螺王纹,这些刻画纹样在佛教中有特殊寓意,莲花象征纯洁,宝瓶指智能,双鱼代解脱,花目表永生,象牙则孕育报恩。佛教史料载,此物在印度仅有三处,摩揭陀国、乌伏那国与屈之国。
据玄奘研究专家、玉华宫博物馆馆长仵禄林介绍,玉华宫出土的佛祖印石是玄奘法师赴印取经时从摩揭陀国拓取回唐,后来在陕西玉华寺特请高级石工精心仿制而成。玉华山位于陕西铜川市,在隋唐时期为帝王避暑行宫。到唐高宗李治时期,因出现灾害而下诏玉华宫改为玉华寺。
玄奘法师在玉华寺敬造的佛祖印石,曾留下题书记述观礼佛足印、图画拓印佛足刻石(玄奘观礼图)过程,还介绍了印度摩揭陀国叱离城释迦佛足印来历(释迦如来蹈石留迹)的碑文字题记。该印石是中国佛祖印石刻时代最早,也是而今惟一可确知玄奘法师的亲笔题字。
据透露,此印石将作为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印所赠礼物,而后被安放于印度新落成的那烂陀寺玄奘纪念堂。
胡锦涛访印度偏重贸易 拟建喜玛拉雅经济圈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结束在老挝的访问,于20日中午转抵新德里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商务部此前透露,胡锦涛此行将提议签订中印自由贸易协议(FTA)。据此,分析家认为,胡锦涛此行将为中印两国关系注入新活力,双方首脑会谈将更多偏向经济议题,但不会在边境争议等敏感问题取得突破。
共建“喜玛拉雅经济圈”
《中国时报》报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马加力说,印度兼具下列四项特点,和中国接壤、是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日增。有鉴于此,发展中印关系成为北京外交的重中之重。
此前,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付自应在2007中国产业发展论坛上称,随着中印边界贸易口岸的重开,中方正考虑就签署FTA与印度进行对话。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超过13亿,印度则超过11亿,两国人口加起来占全世界人口的36%。
印度虽然作为不结盟运动的盟主抄袭了社会主义对内经济政策,但是在政治上一直维持民主主义体制。中国正在推进中国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和印度全面建立经济伙伴关系,将进一步扩大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因此是一个可喜的消息。
此外,中国和印度的边境长达3380公里,两国若就相互开放经济达成了协议,将成为加快全球经济无国界化的契机。此外,中国不但要与印度签订FTA,而且还要将巴基斯坦包括在内,建立巨大的“喜玛拉雅经济圈”。
目前,中国在整个工业领域同步前进。中国以“科学技术大国”为目标,面向全世界展开确保资源的外交战略,并与主要国家推进签订FTA。
印度的人均收入虽然只有六百美元,但有超过两亿人的旺盛的消费阶层,而且印度还是世界高级人才的产房。印度人的数学才能在IT、软件开发领域远远领先其它国家,具有优越的竞争力。正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和印度具有庞大潜力,世界跨国企业和智囊团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和印度建立据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研究所南亚市主任胡仕胜认为,胡锦涛的印度之行,主要是改善两国经济层面的关系,双方可能会设定新的贸易目标,如达成保障对方投资利益协议等。
此外,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稍早前指出,中印两国贸易需要更多自由,不应存有“歧视”,其结果将影响两国正常发展。孙玉玺虽未指明“歧视”内容,但外界认为,这是指印度近来以“国家安全”为由,陆续封杀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开发案,包括中国港湾建设集团中标承建的维津詹姆港口案胎死腹中、华为通讯投资案申请被拒、香港和记黄埔在孟买港口的集装箱码头开发也遭到拒绝,情况相当严重。
中印联合将使韩国左右为难
“喜玛拉雅共同市场”对韩国具有极大的威胁。因此,韩国要将过于集中在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扩大到印度,并寻求新的比较优势。幸亏的是,韩国汽车和IT企业在印度成功地实现了当地化。以印度人对韩国企业的积极评价为基础,要尽快与印度推进全面的经济协议。
另一方面,为了应付亚洲经济的地壳变动,势必要促成韩美FTA。这是因为,为应付正在崛起的“喜玛拉雅经济圈”,要同时培养向心力和地心引力。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为了编制经济合纵连横的新格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韩、中、日三国争先恐后地与东盟推进FTA,东盟与印度展开了FTA谈判。韩美FTA可以保障中国在亚洲发生的地区主义运动中占领FTA中心国家的高地。
分析人士指出,即使从国际关系力学角度出发,也要通过与印度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扩大安保和地缘政治方面的范围。印度“诗圣”泰戈尔在韩国处于黑暗的殖民统治时期的20世纪30年代曾预言说,韩国总有一天会成为“东方的烛火”。因此,韩国要与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东盟、欧盟等在经济、外交领域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思索21世纪韩国的生存战略。
中印领土问题难有突破
但观察家也指出,胡锦涛此行不会在中印的敏感问题——领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去年,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并签署十一项协议,包括《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议》,不过是一种政治表态,并无解决方案。
事实上,中国提出印度先让出边界东段阿鲁纳恰尔邦的色拉山口土地,才让出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的“弹性交换方案”,印度至今没有响应。原因之一是,色拉山口距离印度战略要地达旺仅有77公里。
胡锦涛承诺经济改革 应对贸易失衡导致的政治摩擦
【网讯】正在越南河内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年度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向全球商界领导人表示,中国将会深化经济改革,以便应对贸易失衡所导致的政治摩擦。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激增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今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料将跃升12%,至2280亿美元。
胡锦涛在河内参加APEC年度峰会期间会晤了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胡锦涛称,中国将加快贸易增长模式的转变和贸易结构的改善,以确保进、出口的平衡增长。
他还重申了中国在加强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承诺。但他没有具体说明中国将如何着手解决对多个国家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问题。
美国的反对党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在中期选举中赢得了国会中的多数议席,布什政府在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上受到的压力料将加大。
中国商务部预测,今年贸易顺差总额将激增至创纪录的1500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近50%。出口总额料将达到9600亿美元,进口总额8100亿美元。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11月上旬的中国之行,从炫丽的外交辞令里掏出了更加强硬的贸易诉求。而美国准备就知识产权问题起诉中国,又令中美贸易阴云密布。如果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可能遭受西方更为强硬的政治反弹和经济打压。
近年来,中国已把提高商品的技术含量定为解决贸易摩擦的根本出路,而欧美实际已经基本实现了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调整。这可能意味着,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可能将在高技术领域演变得更为激烈。
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20日晚抵京 谈六方会谈事宜
【网讯】美国驻华使馆官员20日证实,六方会谈美方首席代表、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将在当天晚上抵达北京,就重开六方会谈问题与中方进行磋商。此前曾有美国官员透露,美国和中国对朝鲜六方会谈的意见越来越接近。
预计希尔在访问中国期间,将就重启六方会谈的具体日期以及2005年第四轮六方会谈发表的9?19共同声明的具体履行方案等问题与有关国家进行协调。
此前的17日,在越南访问的希尔曾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崔天凯共进早餐,希望敲定六方会谈的恢复举行日期。餐后希尔表示,他们希望六方会谈能够在12月恢复展开,不过,他们也了解,六方会谈已经中断超过一年的时间,大家需要确认复谈时间,也需要作出一些实质进展,大家也正在尽力而为。
目前,各加领袖正在越南河内出席APEC峰会,预料朝鲜的核发展计划将是高峰会上的焦点议题。而六方会谈的相关官员也利用到河内访问的机会,磋商六方会谈的复谈日期。
有美国官员说,对于朝鲜在下一轮六方会谈中应该要作出什么承诺,美国和中国的意见越来越接近。在河内APEC峰会间歇,胡锦涛19日与布什举行了会晤。胡锦涛表示,中国要坚持对话解决的方向,以智慧和耐心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案,早日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中国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六方会谈适时复会,重新确认各方在共同声明中所做的承诺,推动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布什18日曾发出警告,称美国绝不会容忍朝鲜将核技术移转给不友善政权及恐怖团体。布什表示,他愿意就朝鲜核问题继续与中国、俄罗斯、日本及韩国等伙伴合作,确保重启六方会谈前,中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均站在同一阵线。
有消息说,美国和朝鲜官员即将在纽约举行工作级会谈,讨论重启六方会谈以及美国对平壤当局实施的金融制裁问题。纽约的美国和朝鲜外交消息人士称,两国官员将讨论美国于2005年底针对朝鲜从事洗钱及其它非法勾当而祭出的金融制裁措施。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除了谈六方会谈何时恢复,美朝两国官员还会就金融制裁等方面问题进行对话。目前还不清楚双方参与会谈的官员名单。10月底在北京举行的非正式会谈中,朝鲜同意重返六方会谈,条件是六方会谈要讨论美国对朝鲜实施的金融制裁问题。
对华出口贸易不断增长 推动美国中西部经济繁荣
【网讯】就在一些政客批评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夺走大量美国就业岗位同时,美国中西部地区却从对华出口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增长的对华出口贸易已成为推动美国中西部经济繁荣的动力。
据美联社报道,2000年,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商品价值为163亿,而到2005年,出口额已超过418亿,增长了157%,这种三位数的增速远远高于排在增速第二位的对荷兰出口,其同期仅增长了21%。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日本之后的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在这股出口增长潮中,中西部各州率先成为最大的获益者,出口的商品从飞机引擎、书籍、打印机墨盒到瓷砖不一而足。
在过去6年削减了16.7万份工作的俄亥俄州,2005年对华出口贸易额高达9.34亿,比2000年增加了220%;在收入和工作增加都远远落后于全国其它地方的伊利诺州,2005年的对华出口贸易额更是达到了12亿,比2000年5.33亿增加了两倍多。
美国产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一个转折点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此之前,美国公司必须面对配额以及高额的进口税。由于进口商品还需得到中国政府颁发的进口执照,不少美国公司只得借助于中国的一些公司或是代理人寻求对中国出口的机会。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许多贸易壁垒的消除为美国产品打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条件。但即便如此,美国中西部地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不容易:因为对于中国公众而言,这些中西部公司的名字或是名声并不是很响,刚开始向中国行销商品难度很大;由于文化差异,美国公司和中国的贸易伙伴的关系也不容易很快建立;再者,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在中国有时也难以得到保护,美国的产品必须完全依靠中国的配送渠道来流通。
不过相比而言,和中国做出口生意的甜头显然超过了在中国做生意的困难。
正如该报道所言,对于这些中西部州来说,中国已成为创造就业、摆脱困境的一个重大机遇。刚刚随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前往中国推销产品的25家美国企业,其中多家就来自中西部地区。今年初,俄克拉荷马州政府更是亲自和中国方面谈判,并许以各种优惠,吸引中国南汽来这里投资设厂。
另据位于华府的中美贸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向中国出口商品额最多的州为加州,出口商品额高达79亿,其次分别是华盛顿州、德克萨斯州和纽约州。位于中西部伊利诺州、佐治亚州和俄亥俄州分别排在第七、八和九位。在2000年至2005年,对华出口增长最快的则为田纳西州,增加了802%。
佩洛西坚持中美关系强硬立场 希望早日访问中国
【网讯】新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日前说,在她担任议长以后,对待中美关系的强硬立场不会改变。她还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说,中国在这方面的情况并没有重大的改进。但是,她表示希望能早日访华。
佩洛西最近对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透露了她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佩洛西说,“美国当前的对华政策在坚持我们外交政策的柱石——促进民主自由、停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以及促进我们对外出口使我们经济获得增长方面一直没有奏效。我们当然应该和中国进行接触往来,但这种实质性的接触来往应当能保持我们的价值、继续我们的经济增长并能保证我们的国家安全。美国人要求国会在面对中国的时候能够显示出决心,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应当拥有自由。”
谈到台湾问题时,佩洛西说,“台湾和大陆间任何分歧的解决,都应当是和平的、相互可以接受的协议。我将继续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作为成员。”
在谈及中国人权状况时,佩洛西批评说,几乎每个独立的人权组织都相信,中国在这方面的情况并没有重大的改进。“我们要求北京释放成千的仅因要求基本人权而被监禁的人。我们要求中国开放劳改营给国际红十字会,以便让世界看到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针对有人批评她对一些问题,包括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在内,不能采取客观的、平衡的观点,认为这种作法会损害她作为众议院议长发挥的作用,佩洛西表示:“作为众议院议长,我对中美关系的立场将不会改变。”同时,在回答如果被邀请是否愿意访问中国时,佩洛西说,她希望早日再次访华。
日本媒体放大中国人负面新闻 阻碍民众了解真相
【网讯】针对日本媒体刻意突出中国人的负面形象的做法,最近有媒体发表文章指出,这样做直接的后果是,日本人无法全面了解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而在日华人也应庄强自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树立中国人的正面形象。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11月12日的日本《产经新闻》在一版显著位置登了一张大照片,图片说明是:中国人彻夜排队购买PS3,正在店附近转卖。照片中的几个年轻人每人身旁都有个bikku kamera的大袋子。新闻的大标题是:“PS3开店前卖光,有转卖的中国人”。文中说,一位26岁的中国留学生的话说:“买PS3不是自己用。”文中还说,看到有中国人买了PS3后马上转卖拿到现金。
文章说,其他一些媒体的关注点在于:11月11日,电子游戏迷期待已久的索尼的PlayStation3终于在日本首发了。首发的88400台PS3远远无法满足日本狂热游戏玩家的需求,东京有乐町的bikkukamera店,早上5点大约有1200人排队,警察出动维持秩序。早上7点即挂出已卖完的牌子。很多中国媒体的视点则完全不同,他们报道说,一位中国人成了第一位买到PS3的人,这是值得自豪的事。
文章指出,看《产经新闻》的消息操作手法,我们可以很真切地了解日本媒体是如何渲染有关中国的负面新闻了,把一条好端端的科技新闻、电玩市场新闻处理成“中国人干坏事”的新闻了。他们刻意突出中国人的负面形象的做法让人觉得遗憾,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是,日本人无法全面了解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文章引用两位日本人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其中一位日本人表示,一些日本人之所以对中国印象不好,是日本媒体的责任。比如关于‘反日-游行’,实际上参加人数很少,但日本媒体不断报道,变成有意识的操作,简直是一种洗脑。很多日本媒体的中国报道没有传递正确的信息,是记者对中国的主观片面看法。实际上去过中国的人,与中国人交流一番后,就能感受到对方的诚意。走到中国人中间,我才真正了解了中国人。而另一位日本人的所言几乎与一些日本媒体如出一辙,认为中国人处处“反日”,日本人到中国后容易被“欺负”。
文章指出,日本媒体中有关中国人的负面报道是否都是无中生有呢?恐怕也不能这么说。更确切的说法是,他们往往把负面的东西放大了给人看。以《产经新闻》的报道为例,排队买PS3的人中中国人到底占了多大比例,中国人中有多少人是为了转卖而买的,这些新闻要素是模糊起来的,那张大照片和那大标题给人一种排队的中国人都在干倒卖的事的感觉。
文章最后指出,我们在指责一些日本媒体有失客观公正的同时,更要庄强自敬。特别是留学生,要多做些与自己的身份相符的有意义的事情。上面那位日本人所谈的“走到中国人中间,我才真正了解了中国人”的感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就算媒体的报道偏离了轨道,在日华人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树立中国人的正面形象。
美国学者拉日本建立亚洲版北约 牵制中国与朝鲜
【网讯】日本极力与北约拉关系,并不是什么新闻,然而日前有美国学者把发展这种关系和“日本应该发展核武器”、建立“亚洲版的北约”拉到了一起。
日本《产经新闻》日前刊登了一篇题为“核议论的是非”的专栏文章。文章援引美国企业研究所一位研究员的观点说,应该建立亚洲版的北约。文章认为,美国应该允许日本发展核武器来遏制中国和朝鲜,就像当年英国和法国发展核武器一样。日本强大了,对美国的同盟意义就更大,应该建立一个有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参加的“亚洲版北约”,甚至台湾也应作为观察员加入,目的是牵制中国和朝鲜。
美国企业研究所是美国众多政府智库中比较知名和较有影响的一个,与兰德公司和传统基金会等智库的地位相仿,主要为美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提供建议、分析和评估,对美政府的决策间接发挥影响力。美国企业研究所去年曾在网站上刊登过一篇文章,题为“到了世界该看到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时候了”,文章说,二战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日本的朋友”应该帮助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该研究所研究员提出建立“亚洲版北约”的建议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此前就有媒体披露美国务院和国防部的某些官员有类似的构想,并讨论过它的可行性。但总体而言,美国建立“亚洲版北约”还仅仅是一种想法而已。甚至有人担心,如果日本拥有核武器,“亚洲版北约”也许刚成立就会出现裂痕。因为美日同盟的重要基石是美国向日本提供的核保护伞。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失去共同敌人、日本经济繁荣、美日贸易逆差巨大的背景下,日本也曾一度出现离心倾向。
美国个别保守学者出于延长美国霸权地位的考虑,提出所谓的“亚洲版北约”建议,纯粹是冷战思维和大国均势思维的产物。尽管该建议的初衷是继续维持美国在全球政治中的领导地位,但却会给整个世界、尤其是东亚地区带来动荡。
从历史上来看,军事同盟成立最直接的刺激是国家的主权安全受到外界的巨大威胁,需要与有相同感受的国家结盟共同抵御此种威胁。如一战时的协约国与同盟国,二战时反法西斯同盟与轴心国集团,冷战时期的北约集团与华约集团等,即军事同盟要针对一个共同的“敌人”。美国学者眼中的“亚洲版北约”把目标指定为朝鲜和中国,如此做法,也会使逐步走向成熟的美中关系受到伤害,这不仅对中国不利,更会对美国造成相当大的战略损失。
今年APEC峰会何以特别受关注?
● 邱震海(香港)
11月17日,本年度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越南河内开幕。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每年召开,但今年似乎尤其引人关注,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峰会本身的议题和焦点;二是各国领袖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双边和多边接触,可能对未来区内的形势产生影响。就今年的情况来说,中日峰会和朝核问题无疑是极其引人注目的两个焦点。
“釜山路线图”和多哈回合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此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有四大看点:一是会议如何细化和落实“釜山路线图”,以期实现区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茂物目标”。
众所周知,亚太经合组织1994年在印尼茂物确定了该组织发达成员在2010年、发展中成员于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釜山会议对实现“茂物目标”的进程进行了中期评估,而此次河内会议则须通过“河内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釜山路线图”。
恰好在前一阶段,美国提出了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设想,由此引起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的疑虑。亚洲国家近几年的经济整合过程,基本上都是由亚洲国家自己主导,其中包括东盟(亚细安)十加三和亚细安十加一,甚至去年12月举行的东亚峰会,也没有美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可谓在亚洲经济整合过程中,惟一由美国主导或至少参与的组织。
但众所周知,“美国因素”在亚洲地区素来比较敏感,其正负效应对所有区内国家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今年上半年,日本曾经提出一个关于亚洲区16个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这一构想与后来由美国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构想不尽吻合。
最新的消息显示,在此次峰会上,美国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构想将不会被提上议事日程。但随着亚洲经济的继续发展,相信这一构想早晚将提上议事日程。
此次峰会的另外几个焦点分别是:如何帮助推动恢复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如何改革亚太经合组织的运作方式,提高成员合作效率如何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继续开展应对高油价、传染病以及自然灾害等热点问题的合作。
中日峰会和朝核问题
在各国领袖的非正式会晤方面,此次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最具吸引力的就是中日峰会,以及有关国家元首就朝核问题举行的双边或多边峰会。
前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双边会晤,安倍离开东京前还特意接受了凤凰卫视的专访。中日此次峰会,是继安倍10月访华后,两国领导人的又一次峰会。
如果说,安倍访华意味着中日高层互访的恢复(日方有消息说,胡锦涛可能在明年访日),那么,中日领袖在越南会晤,则意味着中日领导人在国际场合的会晤也已恢复。这两个机制的恢复,象征着未来只要不出意外,中日领导人的会晤机制有望如中美峰会般得到确立和完善,而这对于中日理性、务实地面对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将有极大的意义。
中日峰会的另一个焦点就是朝核问题。事实上,朝核问题同时也将成为中美、中俄、美日韩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自从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各有关国家领导人首次利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机会,进行元首级的双边或多边磋商,具体讨论重启六方会谈的一些技术细节,对于12月初重启六方会谈将有最后拍板式的的决定意义。
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日前在河内透露,12月初有望重启六方会谈,显示各方背后的磋商和准备工作已进入尾声,只待各国元首最后拍板。当然,美朝之间最近很可能在举行双边秘密磋商。在这一背景下,此次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各国领袖的磋商,也就更为引人关注。
·作者为凤凰卫视评论员
和谐世界呼唤中印“双引擎”
● 韩方明(香港)
今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所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达印度访问,而一个庞大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也已先行到了新德里。
这次中方代表团规模之庞大,为多年来之少有,在中国外交史上也只有当年中苏友好交流和中日友好交流曾有如此规模。这足见双方政府高层对于中印友谊的重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青年代表团,百多名成员多属中国政商各界的青年精英,可以说多是未来中国社会的领军人物。中国政府作出这样的大手笔安排,看来也是从长计议的精心之举。长远来看,毕竟两国的未来要靠年轻一代去开创和传承。
笔者发现,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外界对中印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双引擎”的期盼越来越高。这种期盼也许有些过高,但是,两国的青年精英们不仅要看到两国当前的重中之重是要在良性竞合中实现和谐发展,而且还要认识到两国未来对全球变革的最大贡献应是在双边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和谐世界。
可以说,中印的崛起将造福世界五分之二的人口,两国若能携手推动和谐世界,那么,其造福当今世界的意义将超过人类发展史上的任何其他重大事件,青年一代的政治和商业精英无疑应该在这一重大进程中扮演举足够轻重的角色。
“中国引擎”已率先启动
近年来,中国备受外界关注的是和谐世界新战略的出台。从胡锦涛为首的中共新一代领导核心执政以来,中国陆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等全新的执政理念,不断完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重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
伴随着新的发展战略的形成,新一轮中国外交新战略也瓜熟蒂落,形成了和谐世界的外交新思唯:主张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各国际行为主体在这个世界应和平稳定、民主公正、互利合作、开放包容。它标志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
如果说中国过去的“一边倒”战略是为了国家生存、“两条线”和“一条线”战略是为了领导世界、“全方位”战略是为了本国的发展,那么,和谐世界则是中国对“和平、发展、合作”目标的新诠释,也是对治理国际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一种崭新的构想。
正是由于它具有世界治理的普遍意义,胡锦涛自2005年以来在联合国等不同场合多次重申了建立和谐世界的倡议。他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完全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实现和平崛起,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分享。从而,中国把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推向了世界。
现在,中国以更坦然的心态面对世界的不同看法,以更透明的政策消除外界对中国的疑虑。不难看出,这些年来,中国在外交上少了些革命争斗,多了些传统和合思想的包容。种种迹象表明,对“中国威胁论”鼓吹者,中国不怕“你吹你的”,而以“我行我的,以行破吹”相因应;对怀疑中国者,中国容许“你疑你的”,而争取“我和我的,以和释疑”。
这种包容反映了百余年来中国与国际体制之间的关系及心态的根本变化:中国由国际体制原来的旁观者、对立者成为了现在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利益相关者;中国参与国际体制,不是为了斗争,而是为了发展共赢;不想恶性竞争,而是促进良性竞合;相信未来的竞合,世界有足够的空间;面对怀疑,中国有广阔的胸怀。
同时,这种包容还体现在行动上。一方面,中国2005年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外交重视国际民意和与国际舆论积极互动的成熟心态。
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国际社会发展不均衡等严重问题,中国积极呼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应尽的义务,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世界均衡发展。例如,中国最近在中国亚细安峰会和中非论坛峰会上所作出的庄重承诺和重大行动就是其中的有力例证。
和谐世界离不开印度
应该看到,近年来,尽管中印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中印两国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最重要的是,人们已普遍认识到,在未来的人类发展中,全球的资源和生态系统已无法承载已有的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消耗,只有寻求新技术、新政策和新文化来求得新的发展模式。
对此,印度也有清醒的认识。年初,印度就通过世界著名智库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大声疾呼,“贫穷的世界必须做得更好。南方国家印度、中国及其所有邻国别无选择,只有重新探索发展道路。”
窃以为,和谐世界应该并可以成为本世纪人类求生存、求和平、求发展的一种新文化、新政策或新模式。但是,和谐世界离不开印度。如果缺少了印度,从任何角度讲,和谐世界都难免成为空中楼阁。因为印度不仅拥有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而且还充满着多样性,存在着纷繁复杂的政治、宗教、种族、语言和文化差异。
从中国国内看,印度的不和谐因素仍将长期存在。首先,在人口、环境、能源、生态系统等领域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以人口问题为例,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2004年,印度在177个国家中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仅居第127位,有2亿5000万人营养不良,成人平均受教育程度为五年等;2006年也仅排126名。其次,其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十分活跃,种姓制度在生活中也仍然相当盛行。此外,从周边看,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各种不和谐的因素也一直困扰着该地区的发展。
和谐世界呼唤中印“双引擎”
正如中印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样,和谐世界同样需要“印度引擎”的推动。正是在中印等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成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指导准则,为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生存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多地着眼于解决冷战条件下国家的生存问题,那么,和谐世界则更多地着眼于解决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发展和世界治理的问题,因此,也需要各国特别是印度等大国的共同推动。
可以说,当前中印推动和谐世界的条件更优越:一有渊源,和谐世界思想源于并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有传统,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辟驼峰航线、在战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等方面有深厚的传统;三有基础,两国双边合作不断加强并共同参与了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峰会等众多国际组织;四有机遇,两国在世界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攀升。
尽管两国关系的发展依然还存在一些干扰因素,但是,两国和谐发展的主流不会改变,两国在双边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和谐世界大有作为。如果说过去中印合壁给世界贡献了许多精神的财富如佛教等,那么,新世纪的和谐世界有中印的推动,将可能成为这两个东方大国在发展模式和世界治理上贡献给世界的最大智慧。
·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现正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在印度访问。
从亚太峰会到印巴次大陆
● 于时语
众多国家领袖和政府首脑群集河内,出席一年一度的亚太经合论坛峰会,引起谁是亚洲未来主导的许多评论,尤其是中国在亚太地区“进逼美国”的趋向。这当中有传媒渲染的成分,但是也显示了一个明确的事实:在中国急速经济增长之后,北京已经无法在国际舞台上继续“韬光养晦”。
引起全球关注的中非合作论坛之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峰会前后出访亚洲四国,也体现了北京国际影响力的急速上升。
胡锦涛行程中的越南和寮国两站,是笔者多次指出的东亚向传统秩序回归过程在东南亚的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支配亚太地区,特别是干预台海和朝鲜半岛,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美国仍然超出所有其他亚太国家总和的军事实力。而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却基本上通过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软实力来实现。
这在越南和寮国两国特别明显,中国与两国经贸关系的飞跃性发展,尤其是中国近年对越南和寮国的大量资本输出,充分证明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中心,以及因此出现的“双嬴”和“多嬴”的良性互动局面。
中印关系意义重大
胡锦涛接着对亚太经合组织之外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访问,超越了传统的东亚政治秩序而更加醒目。除了佛教东传初期的中印交流,次大陆基本上处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经济文化圈之外。此外,东亚和东南亚小国林立、缺乏独立文化传统的现实,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国主导的局面。就是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也心甘情愿地成为唯山姆大叔马首是瞻的“亚洲英国”。
与此对比,次大陆的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情况便相当不同。印度的巨大人口和悠久文化历史,以及巴基斯坦拥有伊斯兰世界的唯一核武,使得中国与次大陆的关系更富有挑战性。
中印关系的意义更不一般。胡锦涛与印度总理曼莫汉星的会面,直接关系到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而印度近年来仅次于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不仅显示中印两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更引起“印度超越中国”论的喧嚣。
《联合早报》读者想必知道:笔者一直与“印度超越中国”论唱反调。笔者无意否认印度的悠久文化和创造力,及其相对成熟的民主制度的许多优点,也看到中印关系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是印度也有制约其发展的体制性和文化弱点。
凑巧的是曾经与索罗斯共同创立量子基金的华尔街投资奇才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新近在韩国接受《朝鲜日报》专访时,对印度表示了极为相近的看法,特别是印度本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英国殖民主义的“强行创造”。罗杰斯因此对印度投资持反对态度,而非常看好中华文化区,甚至有意移居新加坡。
种姓制度的恶果
笔者因此联想到近代史上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严厉批判和反省,从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鲁迅指责的礼教“吃人”,到柏杨先生的“文化酱缸”,不一而足,无不将中国文化传统看成是现代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从中华文化圈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表现看来,上述自我文化否定的正确性大成问题,此处不论。令人诧异的是印度近代史上却缺乏类似强度的自我批判,使得外人难以了解制约印度发展的“文化酱缸”。
最主要的便是雅利安人征服次大陆后建立的种姓制度,笔者曾经有过分析。虽然经过种种改革努力,这一陋习不仅根深蒂固,还随着印度教沙文主义的兴起而更加“名正言顺”。
与中国历史上不断吸收融合外来入侵者的情况不同,种姓制度的另一恶果是印度抵御外来文化的能力不高,伊斯兰在次大陆的广泛传播,是其典型后果,因而也造成了印度另一大体制性弱点。
印巴分治至今,穆斯林已经占印度人口的13.4%,印度因此成为世上穆斯林人口大国。但是根据新近一项官方调查的结果,印度国内存在难以逾越的宗教异化鸿沟,以及对穆斯林的深刻歧视。
举例来说,穆斯林在印度军队中的比例只有区区2%,在大学毕业生中的比例只有3.6%,政府雇员中的穆斯林大多不到6%。至于敏感的国防情报部门,穆斯林更是凤毛麟角。反过来在监狱囚犯中,穆斯林比例却可以高达40%以上。
印度的成就超越巴基斯坦
种姓制度的“酱缸”之外,超过1亿的印度人口仍被如此看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知“印度超越中国”实在是难以兑现的大话。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地理区域名词,一直维持了国家统一,并且在近年来出现高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巴基斯坦对比,印度的成就和优势都十分明显。
胡锦涛出访的南亚另一大国巴基斯坦,情况实在无法令人乐观。与印度稳定的民主制度对比,巴基斯坦始终无法摆脱文官政府腐败导致军人专制的恶性循环。随着伊斯兰激进势力的上升,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日益深重,可以说正在经历一种慢性“体制性崩溃”。
从冷战时代起,巴基斯坦一直是美国的重要盟国。但是华盛顿近来一边发展与印度的全面核技术合作,一边据美国议员披露,正在暗中准备,如果巴基斯坦政局有变,便派遣特种部队去“中和”巴国的核武装。这也许可以作为北京外交的某种借鉴。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