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症结何在?
在中国舆论界和学术界,讨论中日关系一向来带有一定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与中日关系的脆弱有直接关系。
两国在1972年关系正常化以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段两国政府与民间关系积极发展的友好时期。过去一年多,中日关系再次出现一系列障碍: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台湾问题等等,其中又以历史问题最为突出。
2005年4月,由于日本再次通过美化对华侵略战争历史的教科书,造成中国10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在一些城市里,示威群众更怒砸日本料理餐馆,以及向日本驻华领事馆和大使馆扔置石块泄愤。
不少国际评论人,甚至中国国内学者都指出,中日让过去绊住脚跟,实在不值得。
不过,也有少数国内的观察人士私下提出,中日关系的症结,并不在过去,而在于日本方面对未来的忧虑——即谁将是东亚老大的问题。
为什么历史问题会在本世纪初突然占居中日关系要角?这与中国经济崛起,以及日本在贸易与经济上日益依赖中国有关。
对于庞大的中国,日本社会自古至今都存在着恐惧。有观察者说,历史问题、参拜问题更接近于意识形态范畴。近年,日本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的动作,反映的其实是日本在其“底气”被打垮后,须为其自信心寻找寄托的社会心理。
这名观察者说,处于上升气势的中国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时,能够表现得更圆融大度,中国在提倡和谐世界,与自己的近邻更需要和谐。
中国要处理好与日本的关系,关键在于处理好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恐惧。
中日政府协议共同研究历史问题 不愿“过去”绊住“未来”
● 韩咏红(北京特派员)
中国与日本两国政府协议共同研究历史问题。正在越南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18届部长级会议的双方外长本周四商定,设立由双边学者共同参与的历史问题学术委员会,并宣布争取于2008年发表研究成果。
中日两国对于共同历史问题的分歧看法,被普遍视为过去几年里双边关系发展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中日政府高层推动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显示两国政府都不愿意见到“过去”继续绊住“未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受访时指出,两国外长的协议,是今年10月初日本首相安倍对华“破冰之旅”的重要后续行动。中日学者共同研究历史问题,能够促成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然而,这项学术合作是否能化解两国在历史问题认识上的矛盾,有受访学者指出:要实现这一愿望仍存在很多问题。
学者:历史问题
首先是政治问题
郭震远指出,中日两国共同历史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学术问题。
他说:“共同研究历史无非是把各种事实搞清楚。但是现在中日关系的问题不在于事实,因为事实是非常清楚的。问题是在于你如何评论和认识这些事实,这就是政治问题了。”
郭震远认为,日本政府以及包括日本前首相小泉和其继任者安倍,对于日本侵华的历史都是认账的,然而要促成日本与中国对相关历史达成一致评价,仍有很多问题。
但他预计,中日双方将以高度诚意和大量努力促进对历史问题的共识,“否则就不用提2008年出成果的时间表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受访时也表示,中日共同研究历史问题对于拉近两国民间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差距,作用有限。
这一举措的更大意义,是巩固中日两国好不容易取得的关系解冻势头。
他说:“10月8日到今天,中日双方都在用极端谨慎的心态,努力防止任何不良事态出现,以免损害刚刚出现的中日关系改善势头。”
期待研究成果
影响日本青年
为了改善中日之间有关历史问题的矛盾,中国政府在双边关系僵持的情况下,曾尝试通过一些非官方的组织,促进交流与合作。
去年中,中日韩三国民间学者合力推出了《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以中学课外辅助教材为写作定位。在内容上。该书以促进东亚和解、和平为立足点,除了叙述日本对中、韩两国侵略的历史,也强调日本反省的重要性,突出个别日本和平人士反战的英勇事迹。
和《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相比,即将开启的中日学者对历史问题的共同研究,却是由两国政府高层认可,而且得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安倍的支持,这本身即是一大进步。
有观察人士期待本次中日学者共同研究的成果,能对日本青年产生影响。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受访时指出,近年日本出现美化战争历史的现象,另外,许多学校也没有认真教授历史课,这将造成年青人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并可能影响到中日关系。
他相信,中日学者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对南京大屠杀等有争议的历史事实加以认定,是很有必要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最终发表,将有助于日本年青人了解和正视历史。
胡锦涛会安倍 重点讨论朝核 冀加强中日关系
【网讯】正在越南河内出席APEC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8日在其下榻的酒店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谈及朝鲜半岛核问题时,胡锦涛表示,在当前复杂局势下,各方应保持克制和冷静,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尽早重启六方会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出邀请,希望他明年初访问日本。
胡锦涛说,中日应坚持半岛无核化,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在当前复杂局势下,各方应该保持克制和冷静,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制裁不是目的,制裁也解决不了问题。六方会谈仍是对话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现实有效机制。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尽早重启六方会谈,促进最终实现半岛无核化。我们愿同日方加强沟通和协调。
安倍表示,日本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我们为各方同意重启六方会谈感到高兴,高度评价中方所作努力,希望会谈能取得成果。安倍强调,坚持无核三原则是日本政府不可动摇的政策。
胡锦涛指出,当前中日关系发展正处于重要时刻。历史和台湾问题事关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应得到妥善处理。双方应本着互利互惠原则,坚持谈判对话,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快东海磋商进程,争取早日解决这一问题,使东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安倍表示,日本将继续按照日中联合声明确定的原则处理台湾问题,这一立场没有变化。他建议双方早日启动经济部长级会议,就经贸合作进行协调;落实共识,启动关于历史问题的共同研究;共同努力,加强磋商,使东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胡锦涛会晤安倍 “表达访日意愿”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亚太经合会议期间于越南河内会面。
据路透社报道,在会谈中,胡锦涛表达了访问日本的意愿。
胡锦涛此次在河内再与日本新首相的握手,是否会使乍暖还寒的中日双边关系出现具体进展?引起了此间媒体的高度注意。
据官员透露,由于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影响了两国关系,两国领袖都希望可以修补关系。
这次是安倍晋三于10月访问中国之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二次会面。
两国领导人同意合作就朝鲜核武问题重开六方会谈,会谈预计会于下月开始。
安倍晋三于会面中再度邀请胡锦涛访日,胡锦涛表示谢意及表示有关安排会在外交层面商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国对于访问日本持积极态度。
安倍晋三支持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他自己也曾经亲自前往参拜,但当他就任首相后,便拒绝就是否前往靖国神社发表意见。
与会的日本官员表示,双方没有就靖国神社作出讨论。
越南媒体更加重视胡锦涛访越 报道比布什详细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6日抵达越南河内访问,越南有报章17日以头版半版的篇幅报道,内文甚为详细,可见对胡锦涛主席访问越南的重视。而相对的,美国总统布什17日抵越南的消息,越南报章只用了一小篇幅报道。
另外,台湾媒体18日报道,APEC台湾代表张忠谋搭乘“总统专机”抵达越南,但越南媒体却冷处理,完全没有任何报道,焦点全部关注在胡锦涛与布什对越南的国事访问。
而19日登场的领袖大合照,越南还打破惯例,安排胡锦涛与布什在国家主席阮明哲两旁的位置,站在最中间。其他代表依然以经济体的字母作为顺序,台湾代表张忠谋只能与新加坡及泰国总理相邻合影。
在媒体版面上,越南也是冷热有别。17日张忠谋抵达越南的消息,在越南媒体上只字未提,头版照片依然是胡锦涛与布什,到了二版还有胡锦涛国事访问的介绍。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APEC)18日开幕,国际媒体在聚焦河内的同时,尤其关注与会领导人的一举一动。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美国总统布什的与会毫无疑问会吸引极大关注,但他并不是最抢眼的人物,这个头衔应该属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澳大利亚人报》在一篇题为《胡锦涛在论坛上受欢迎》的文章中说,乔治?布什在最近的中期选举中彻底失败证实了人们对他的影响力正在衰弱的怀疑。胡锦涛主席将成为本周末在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每个人都想与之会谈的领导人。
文章还说,在越南首都河内活跃的见面会中,日本充满热切期待的新首相安倍晋三将紧紧跟随在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当然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它在亚洲的作用正在减弱──尤其是美国共和党在上周中期选举失利之后──而中国正在崛起。
该报称,胡锦涛是在中国召开了两次成功而又雄心勃勃的国际会议之后来到越南的。温家宝总理主持了同东盟10国的政府首脑召开的贸易会议,这些政府领导人都将来到河内。胡锦涛也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同48位非洲领导人的峰会。非洲领导人对他们的东道主给予了一致赞扬。
报道还说,亚太经合组织议题轻重缓急的次序将同中国的议题轻重缓急次序更趋一致,这表明中国正在崛起成为地区和全球的大国。
英国广播公司(BBC)则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世界的关注,给亚太经合组织带来明显改变,特别是在亚洲。顾名思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一个经济论坛,旨在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而在这方面中国变得尤其具有影响力。
最近北京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包括与东盟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还与亚洲及其他地区签署了一系列多边和双边协定。牛津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罗斯玛丽?富特说,中国将把APEC作为契机,落实这些协定并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与地区的友好关系。
BBC称,虽然APEC会议表面上是贸易论坛,但其间举行的政治、外交和安全会晤通常比论坛本身更为重要。目前该地区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朝核问题,中国正在和平解决此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商业周刊》评析中国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网讯】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今后10年,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并将如何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印度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异同?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何在?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何在?美国《商业周刊》网络版11月2日发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摘要如下。
一提起中国和印度,人们就会想到形容词的最高级。这两个国家都是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在今后十年中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印度是全球经济虚拟后勤办公室和外包中心,并且也是一个虽然有点儿运转不灵但却名副其实的民主国家。而中国是一个制造和出口大国。亚洲太平洋万事达信用卡国际公司经济顾问赫德里克?翁认为,这两个国家加起来占全球人口的40%左右,两国都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率发展,“因此正在以他们自己的形象重新塑造全球经济”。
目前,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公司在全球经济的不同领域发展。这种情况正开始改变,11月1日在北京开始的商业周刊高管论坛议论的问题之一就是,它们之间的经济竞争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激烈起来?
两国都有巨大的人口,每年需要吸收1000万至1500万新工人。印度的外包部门很可能不能独自承担这一重负。
因此,印度正在努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参与钢铁和制造业等基础工业。而诸如塔塔钢铁公司等财大气粗的公司正在购买海外公司资产以建立全球规模的企业。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在以后的岁月里,两国“会竞争制造业就业机会”。虽然经济竞争最终对双方都有利,但他指出,“印度蓝领工资只有中国的一半”。换句话说,迅速繁荣的中国可能会发现自己受到印度低工资环境的威胁。
当然,对印度最大的抱怨之一是它的基础设施——机场能力、公路网和铁路——太不发达,在印度搞实业太困难。印度斯坦建筑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阿吉特?古拉布昌德认为,新德里最终会努力缩小在基础设施方面同中国的差距。
最近两年来,基础设施开支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4.5%(为10年前的两倍),到201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9%至10%。因此,他认为,“基础设施部门会出现大发展”。
全球高管中讨论的比较有意思的问题之一是哪一种政治模式最适合高速经济增长:是印度的自由民主制还是中国的自上而下的集权制?香港恒隆房地产公司董事长龙尼?陈认为,中国既有市场资本主义,又有中央集权政府,从而占有优势。
陈认为,“中国在过去26年发展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突破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障碍”,尽管这种“资本主义”也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他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他还说:“民主的涵义也是在不断改变的。”
有人认为,如果印度感觉到足够的威胁的话,巨大的利益会促使它进行经济改革。印度斯坦建筑公司的古拉布昌德不同意这种评估。他说:“请看各市场经济体,他们都是民主国家,怎能以此为根据说哪一个最富有?”
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比较小的东南亚经济体希望这两个新兴大国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即使它们之间的经济竞争不断加剧。泰国前外交部长素林?比素万说,在亚洲有印度和中国这样的两个地区经济增长发动机,就能建立“有利于我们大家的繁荣圈”。
这至少是一种希望。是否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仍然有待在今后10年中进一步观察。这场辩论还远没有结束。
胡锦涛在河内呼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扶贫事业
德国之声:法新社讯,日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河内召开的年度亚太经合论坛峰会上呼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扶贫事业。胡锦涛还提倡企业们将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当作首要目标,因为企业能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以及相关支持,而这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国际扶贫事业需要企业们的积极参与。胡锦涛还希望各国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时取消不必要的政治条件。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扶贫资金的一个重要提供者,并于上个月成功举行了中国—非洲合作论坛峰会,并许诺减免部分非洲国家的债务。但是,中国的非洲政策引起了西方社会的争论和不安。
中国和巴基斯坦将合作兴建民用核能设施
德国之声:路透社消息,中国和巴基斯坦将继续深化双方在民用核能领域的合作。有关人士透露,下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访问巴基斯坦,双方将讨论继续深入灾民用核能领域的合作。中国有计划在未来十年中帮助巴基斯坦兴建民用核能设施,但是具体合作方式和内容尚未公布。根据北京方面的消息,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委托中国兴建六座六百万兆瓦的核反应堆。目前,中国在巴基斯坦境内已建成了一座三百万兆瓦的核反应堆。
德国副部长对中国的非洲政策不满
德国之声:德新社报道,德国官员日前警告说,如果非洲在与北京打交道的时候,忽略当地民主改革和政府建设,那么非洲将有可能沦为中国的殖民地。德国经济合作发展部国务秘书考特曼(Kortmann)是在本周四的一个有关欧盟与非洲关系未来走势的讨论会上做出上述评论的。她说:“我们的非洲伙伴必须小心,避免重新沦为殖民地。” 明年年初,德国将轮值欧盟主席职位,它将把非洲事务放在议事日程的首位。考特曼强调,鉴于欧中之间对非洲发展的不同观点,双方将继续加强相关领域的对话。欧盟与世界银行也欢迎中国作为伙伴参与帮助非洲发展,同时重申捐助国之间的利益斗争不应损害非洲扶贫事业。
中越联合声明 2008年前完成陆地边界勘界立碑
【网讯】中越两国17日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将加快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进度,确保最迟于2008年完成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并签署新的边界管理制度文件。
双方对两国经贸合作取得的进展表示满意。同意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精神,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新的贸易增长点,保持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实现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150亿美元的新目标。
声明指出,双方将继续落实好《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做好两国海军联合巡逻及共同渔区资源联合调查和联合检查工作,加快落实《北部湾协议区油气合作框架协议》,开展跨界油气构造的共同勘探工作,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积极开展北部湾渔业、环保、海上搜救等其他方面的合作。稳步推进北部湾湾口外海域的划界谈判并积极商谈该海域的共同开发问题。
双方同意恪守两国高层有关共识,继续维持海上问题谈判机制,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的解决办法。双方共同努力保持南海局势稳定,同时积极研究和商谈共同开发问题,以便找到适合的模式和区域。
越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统一大业,支持《反分裂国家法》,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希望中国早日实现国家统一。越南绝不同台湾发展官方关系。中方对越方的上述立场表示赞赏。
中方表示支持越南成为2008至2009年任期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美国《侨报》评论胡锦涛深秋外交之旅有八大看点
【网讯】美国《侨报》16日发表题为《胡锦涛出访为年度外交收官》的社论。社论认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此次深秋外交之旅,至少有八大看点。
第一,越南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与东盟国家关系的重要桥梁,规划中越关系的发展方向、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将是此次访问的重点。同时,在推动政治改革的越共十大产生新的领导集体后,胡锦涛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访越,两个执政的共产党对滞后于经济改革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否相互有所借鉴,值得高度关注;
第二,对山水相连、只有五百万人口的传统友邦,胡锦涛此行将是老挝人民党及政府新一届领导集体形成后中国领导人的首次访问,也是时隔六年后中国元首的再访;
第三,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有着许多共同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瓶颈,巨龙和大象之间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竞争关系,同时,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也是此行的焦点之一;
第四,这是中国国家主席十年来首次访问巴基斯坦,也是对穆色拉夫总统三次对华国事访问的回访;
第五,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之后,胡锦涛与布什在出席APEC峰会时的会晤,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新的期待﹕从中美关系到朝核危机、从世贸规则到地区利益;
第六,刚刚以打破坚冰的姿态于四十天前在北京会面,胡锦涛此次在河内与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的再次握手,是否会使乍暖还寒的中日双边关系出现具体进展;
第七,在东亚峰会和中国东盟峰会之后,外汇储备已达万亿美元的中国作为南亚合作联盟观察员,胡锦涛对亚洲区域合作抱持的积极和建设性态度,越来越受瞩目;
第八,藉助APEC舞台,胡锦涛要向国际社会说明未来五年中国的国家规划和政府的科学发展观,并阐释这个已成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国家为何不会给邻国带来威胁。
社论说,藉助河内这个舞台,穿梭外交中的胡锦涛将再一次向世界承诺,中国不仅仅给亚洲的合作与发展带来新机遇,而且将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