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7

中国巴基斯坦拟扩大核合作 西方担忧会助巴研核武

中国巴基斯坦拟扩大核合作 西方担忧会助巴研核武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5号离开北京,对包括越南、老挝、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内的亚洲四国进行国事访问。一些分析人士和外交人士猜测,胡锦涛访问巴基斯坦时将有可能宣布中国将在今后帮助巴基斯坦建造几个核电站。外界担心,中巴之间的核能合作是否会转移到非和平用途以及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上。

  据香港时事评论员郭坚说,外界担心的问题是,中巴之间的核能合作是否会转移到非和平用途以及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上。

  郭坚指出,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很多报导指责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出口不断增加,例如导弹以及核武器技术的输出等。他认为,西方国家非常关注中巴之间的核能合作是否会增加巴基斯坦的核储备。

  郭坚说,中国最根本的利益是在它的西南方不要再发生大的战争,但是,对于印巴两国的武器平衡来讲,中国有自己的想法。俄罗斯向印度大力出口武器装备, 美国也向印度武器市场大举进军,中国在这方面的动作没有那么大。

  此外,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的研究员张力指出,2005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巴基斯坦时,中巴联合声明强调要进行核能方面的合作,这次胡锦涛访问巴基斯坦,预计双方在此基础上会有进一步合作。

  张力说,胡锦涛这次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中巴若签署核能合作协议可能会激起华盛顿的不满。

  据路透社报道,在北京的一位外交观察人士表示,巴基斯坦请求中国帮助建造六个发电量在六百兆瓦以上的核反应堆,比中国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恰希玛建造的300兆瓦核反应堆要大一倍以上。

  这位观察人士认为,中巴双方这项概括性协议的规模以及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商定,而且中国自身也在积极筹划扩大核能,它是否能为巴基斯坦扩大核能提供技术上的帮助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是即使这么一项不明确的协议也能提醒世人中国重视它与这个饱经风雨的盟友之间关系。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是两个相互对峙的邻国。双方在1998年先后进行了核试验,但是都拒绝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去年,美国与印度签署了原子能合作协议,巴基斯坦也曾提出和美国签署类似的协议,但是被美国拒绝。因此,巴基斯坦急于扩大和北京之间的核能关系,以抗衡印度的影响力以及美国支持的核能计划。

中国料扩大与巴基斯坦核能合作 布什可能提出疑虑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15日离开北京,对包括越南、老挝、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内的亚洲四国展开国是访问,预计下星期访问巴基斯坦时有可能宣布一项扩大两国核能合作的计划,即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建造多个核电站。中巴若签署核能合作协议可能会激起美国的不满。

  据路透社援引北京外交观察人士说,巴基斯坦请求中国帮助建造六个发电量在六百兆瓦以上的核反应堆,比中国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恰希玛建造的三百兆瓦核反应堆要大一倍以上。这位观察人士认为,中巴双方这项概括性协议的规模以及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商定,而且中国自身也在积极筹划扩大核能,它是否能为巴基斯坦扩大核能提供技术上的帮助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是即使这么一项不明确的协议也能提醒世人中国重视它与这个饱经风雨的盟友之间关系。

  但是,外界担心的问题是,中巴之间的核能合作是否会转移到非和平用途以及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上。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很多报道指责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出口不断增加,例如导弹以及核武器技术的输出等。西方国家非常关注中巴之间的核能合作是否会增加巴基斯坦的核储备。分析家说:“中国最根本的利益是在它的西南方不要发生大的战争,例如历史上两次大的印巴战争。但是,对于印巴两国的武器平衡来讲,中国有自己的想法。俄罗斯向印度大力出口武器装备,美国也向印度武器市场增益备耕,中国在这方面的动作没有那么大。”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是相互对峙的邻国。双方在1998年先后进行了核试验,但是都拒绝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去年,美国与印度签署了原子能合作协议,巴基斯坦也曾提出和美国签署类似的协议,但是被美国拒绝。因此,巴基斯坦急于扩大和北京之间的核能关系,以抗衡印度的影响力以及美国支持的核能计划。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力指出,去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巴基斯坦时,中巴联合声明强调要进行核能方面的合作,这次胡锦涛访问巴基斯坦,预计双方在此基础上会有进一步合作。张力说:“印度和美国在2005年7月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今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访问印度,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步骤。现在巴基斯坦也要发展它的民用核能,在这方面,中巴之间过去就有合作的基础。这么一项重要的合作内容,可能会引起印度和美国的关注。但是,我认为不会构成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个合作符合核不扩散条约民用核能合作规定。”张力还指出,中巴之间一直是友好邻邦,在战略上也有很多共识,但是双方核能合作的前提是遵守《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张力说,中国强调与巴基斯坦的核能合作是民用性质的,同时也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核机制的监督。

  张力说:“中巴双方的合作不仅仅是一个战略关系问题,它也符合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我认为,这方面的合作既有解决能源的考虑,也有战略上的考虑,前提是不能与现行的《核不扩散条约》机制发生直接冲突,因为中国非常强调的一个原则是核能合作要符合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胡锦涛这次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中巴若签署核能合作协议可能会激起华盛顿的不满。美国指称,中国在1992年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之前曾经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路透社援引华盛顿一位资深官员的话说,布什总统这个星期在河内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将和胡锦涛主席会晤,届时他有可能提出对巴基斯坦核计划的担心。

亚太经合会议 中国已有了抗衡美国的信心

  在这次的亚太经合会议(APEC)中,美国一反过去不太热衷的态度,准备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只不过中国代表在15日的会议中当头浇下一盆冷水,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也指只有主权国家才可以签署。有分析指,在传统上以美国为主导力量的“亚太经合会”里,中国已有与美国抗衡的信心。

  《中国时报》文章说,美国力推建立“亚太自贸区”,是为取得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筹码,给欧洲国家施压。若世界贸易组织多哈谈判陷于停摆,最后未能挽回,这项设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方案将被视为是“B方案”,让各国对于创立一个“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更感兴趣。

  对于台湾来说,由于“亚太自由贸易区”涵盖了台湾及香港,被排除在“东盟加一”或“东盟加三”自由贸易区之外的台湾,当然乐观其成。

  现在中国已经明白表示了反对态度,再加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质疑,能否继续推动已大有疑问。

  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中国实际上是意图表现出,在传统上以美国为主导力量的“亚太经合会”里,中国已有与美国抗衡的信心。所谓“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与签署”,其实是藉设置障碍收“一石两鸟”之效,排斥美国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质言之,中国的基本策略是全力推动“东盟加一(中国)”,连包括日、韩在内的“东盟加三”,中国也早就意兴阑珊,又怎会不厌其烦地再配合假想敌美国来推动极度重迭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呢?

  事实上,中国上个月才在广西省会南宁举办了“中国─东盟对话十五周年”峰会,敲定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研议中的“东盟加三自由贸易区”中国也有意无意设置障碍,显然不可能赶上“东盟加一”的进程。

  中国与东盟的对话关系才短短的十五年,进展却极为迅速可观。1991年,双方贸易额为89亿美元,到2005年已成长为令人咋舌的一千三百亿美元。专家也预测,到2008年贸易额很可能突破两千亿美元。单单这个数字,东盟国家就无法忽视中国的影响力。

  “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成立后,将形成一个涵盖十八亿人口,生产总值两万亿美元以上,贸易总值超过一万两千亿美元的广大市场,足以与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分庭抗礼。

  那么,为什么还要让美国来分杯羹呢?中国如果开始自觉有力量把美国挤出亚洲,它会不做吗?

美国智囊组织:中国将主导APEC


(新加坡)新明日报

  (综合电)美国智囊组织宣称:布什已经成了‘跛脚鸭’,中国将主导这次的APEC大会!

  周末在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是美国总统布什在中期选举大败后首次外访,致力向亚洲盟友重申美国是自由贸易化的可靠伙伴和反恐盟友,但美国智囊组织指政治弱势的乔治布什此行,将清楚看到美国和中国在亚太区的势力消长,中国已成众人争相交好的伙伴。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亚洲研究部副住任易明指出,美国在亚太区势力逐渐消退,美国在APEC会议极力推销,从中国延伸至智利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已遭APEC其他成员搁置,押后到明年澳洲APEC峰会再研究。布什启程到越南前,众议院否决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更彰显布什已成了‘跛脚鸭’,令当局相当尴尬。

  布什在APEC峰会也会大谈反恐战,但伊拉克政策在亚洲区是非常不受欢迎的政策,加上他在9.11袭击标榜的‘非友即敌’的反恐政策,也是亚太区不受落的政策。随前副国务卿策利克离职,布什班子欠缺‘亚洲通’官员,令美国没有一个清晰的亚洲政策可言。

  反观中国在亚太的势力日渐茁壮,继促成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后,更举行中非论坛,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令亚太多国虽对中国扩军有戒心,但仍不得不巴结这个21世纪经济火车头,令中国在亚太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日益强大。


APEC越南峰会 胡锦涛最拉风 布什风头渐逝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APEC)在即,国际媒体在聚焦河内的同时,尤其关注与会领导人的一举一动。美国总统布什的与会毫无疑问会吸引极大关注,但他并不是最抢眼的人物,这个头衔应该属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澳大利亚人报》发表文章称,布什在最近的中期选举中彻底失败证实了人们对他的影响力正在衰弱的怀疑。胡锦涛将成为本周末在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每个人都想与之会谈的领导人。

  文章还说,在越南首都河内活跃的见面会中,日本充满热切期待的新首相安倍晋三将紧紧跟随在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当然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它在亚洲的作用正在减弱──尤其是美国共和党在上周中期选举失利之后──而中国正在崛起。

  该报称,胡锦涛是在中国召开了两次成功而又雄心勃勃的国际会议之后来到越南的。温家宝主持了同东盟十国的政府首脑召开的贸易会议,这些政府领导人都将来到河内。胡锦涛也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同48位非洲领导人的峰会。非洲领导人对他们的东道主给予了一致赞扬。亚太经合组织议题轻重缓急的次序将同中国的议题轻重缓急次序更趋一致,这表明中国正在崛起成为地区和全球的大国。

  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世界的关注,给亚太经合组织带来明显改变,特别是在亚洲。顾名思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一个经济论坛,旨在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而在这方面,中国变得尤其具有影响力。

  最近,北京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包括与东盟签署了一项贸易协议,还与亚洲及其它地区签署了一系列多边和双边协定。牛津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富特说,中国将把APEC作为契机,落实这些协议并加强与其它亚洲国家与地区的友好关系。

  BBC称,虽然APEC会议表面上是贸易论坛,但其间举行的政治、外交和安全会晤通常比论坛本身更为重要。目前该地区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朝核问题,中国正在和平解决此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相关各方正在就朝鲜核试验问题进行积极斡旋,争取能够在12月上旬举行六方会谈。日本《世界日报》说,作为该框架的主席国,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此外,在区域内“自由贸易协议构想”问题上,中国一边警惕着日本和美国的动向,一边思量着如何掌握主导权。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亚洲研究部副主任易明则称,布什在中期选举大败后首次出访,将可清楚看到美国与中国在亚太区域势力消长互现。

胡锦涛出席APEC工商峰会 阐述中国发展中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网讯】正在越南河内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17日中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胡锦涛强调,亚太地区应该努力使区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而中国则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胡锦涛还说明了中国在发展中仍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并对此阐述了中国今后的发展将提出四方面的努力。

  胡锦涛指出,由1978年至2005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近一成,达到逾两万亿美元,人均收更达到一成六,这证明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中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出现不平衡,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方面出现问题,人力资源出现压力等。中国将以创新发展模式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推动新农村建设,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鼓励东部发展,并用以扶助弱势地区。

  不过,他强调,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希望可以带头协调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的社会及民生问题。他指出,要缩少发展差距,需要工商界的积极参与,呼吁工商界前往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投资,中国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及便利。

  胡锦涛又认为,全球正面对深刻复杂变化,亚太地区发长前景光明,但发展过程会衍生发展不平衡问题,亚太地区必需加强在各层面联系。各国应共同建设共同繁荣、和阶的国际社会,中国也会继续努力促进和其它国家在政治、文化、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胡锦涛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胡锦涛表示,为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要全面贯切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用科学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在将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第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扩大内需,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二,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第三,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的扶持,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并同发展。

  第四,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将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重点扩大社会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胡锦涛17日上午跟越南总理阮晋勇及国会主席阮富仲会面,下午分别跟韩国总统卢武铉、澳洲总理霍华德及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进行双边会面,晚上出席越共总书记农德孟所设的晚宴。


中越关系的多重隐忧

● 张智新(北京)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访问越南,这是越共十大实现领导层新老交替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访问。

  自从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关系的发展称得上是“持续、健康、快速、全面”。进入新世纪,两国在经贸交流、区域合作、人员往来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尽管中越关系发展势头喜人,但现实或潜在的挑战却足以让中国警醒。

对华经济有替代效应

  在吸引外资、对美日欧贸易等方面,越南开始成为中国的强有力替代。中国国内劳动力价格的逐步上升,尤其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加速了这一趋势,使得许多原本流向中国的外资(包括港资和台资)流向了越南。一些已经在华投资的外商,也开始将越南作为更为重要的生产基地。

  越共十大期间,比尔·盖茨访越,放言将在那里投资3亿美元建设芯片生产基地。而在对美日欧商品和劳务出口方面,中越有着一定的结构趋同性。自2000年美国和越南签署双边贸易协定后,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贸易额已从2000年的12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78亿美元,今年将可望超过80亿美元。

  而在美日等对越出口商品中,机电、电子、通讯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居多,而这些正是中国对越出口的重点领域。贸易挑战看来是迫在眉睫。

  还有更重要的挑战是:在争夺越南市场的角力中,中国面临着十分现实的危机。尽管对越投资不断增长,但中国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对越投资排名中仅居第15位。对越南直接投资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韩国、开曼群岛、日本和美国等,中国也远居其后。

南中国海问题日趋复杂
  与此同时,美、日、印、俄等日趋深入地介入南中国海区域,在地缘政治上也是一个隐忧。

  1995年以来,美国务院已先后批准多家石油公司于越南合资开采南中国海油气,一旦南中国海争端涉及美国的经济利益,美国直接介入将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日本1997年的《防卫白皮书》把国防问题的涵盖面扩大到了南沙群岛,旨在“保护日本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安全。”

  1997年4月,美日将南沙群岛列入安保条约新防务合作指针中,目的在于使美日插手南沙群岛争端合法化。2000年9月,俄越签署开发越南大陆架油气的协议,联合产原目前为每年1300万吨。印度与越南在南中国海进行的防务合作也使南沙问题复杂化。2000年10月,印越海军在南中国海举行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首次联合军事演习。

  中越间唯一能够对外同仇敌忾的因素,只剩下意识形态了。双方都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威权主义体制,都面临西方国家在人权、宗教、民主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压力。

  上个世纪90年代中越关系正常化并逐步全面恢复,就有着共同抵御西方和平演变的背景。如今,双方国内政治气氛不约而同地趋于宽松,意识形态张力几乎消弥殆尽,相反,都面临威权体制下公共权力腐败蔓延的严峻形势。在此情况下,意识形态还能够像当年一样凝聚双方,并达到牵制美日印俄的战略目的吗?

·作者为中国首都经贸大学讲师、博士

高层互访带动民间交流 云南“越南街”远近闻名

【网讯】三十年前的那场战争早已烟消云散,中国和越南这两个昔日的“同志加兄弟”再次迎来融洽的关系。越南正在汲取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紧跟中国其后推动其经济发展。两国边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国政府间的变化,在云南河口县城滨河路,有三座二至三层楼房组成的一条街,因为这里聚集许多越南商贩,而成为远近闻名的“越南街”。

  位于中越边界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的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进入河口县境内,只见满目青翠欲滴的亚热带果树林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临近中越大桥的繁华集市和人潮如涌热闹非常的越南街。近年来,中越红火的边境贸易就是从这条街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香港《文汇报》报道,目前,专供越南商贩做生意的商贸城(“越南街”),光河口就有四座,每座商贸城有商铺一百多间,上千越南人常年在此做生意。

  在“越南街”上经营椰子糖、热带水果和果脯等越南产品的阿芳,来自越南内地,虽然阿芳不能用汉语说出自己家乡的地名,但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肯定地说,她的家乡距河口两百多公里。三十多岁的阿芳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是在朋友的介绍下与丈夫来到“越南街”做生意,已经营了三年。他们每月须承担店租两百元、水电费一百多元、市场管理费五十元和税费五十元。除此之外,每月可赚一千多元人民币。对此,阿芳很满足。“只要够养小娃就可以了。”

  阮氏水一家也是三年前就来到了“越南街”,因为她家乡就在对岸的老街市,阿水与丈夫干脆把两岁的孩子一起带过来。阿水的汉语比阿芳流利许多,她说,最好的时候是2004年,那时游客多,卖出去的货也多,2005年生意也可以。可今年在“越南街”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卖的货都一样,竞争大了许多。阿水从来没有到过昆明或中国其它地方,她说,等有了钱,生活更好了,很想到昆明旅游。

  民间的经贸交流仅仅是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两国高层领导频繁互访,且已确定了高层每年互访制度,使中越关系达到空前的高度,两国的全方位合作也将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有分析称,由于基本上是仿照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发展模式,并引来许多中国及外国企业的投资,越南近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国际上被视为东亚经济新星。

  靠傍中国求发展也成了越南经济政策的主要战略方向,故强化与中国交流合作便成了国策。近期除积极推动建设中越电网的连接外,又于2004年提出建立“两廊一圈”的中越合作规划,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下的一个次区域项目。

  中越经贸合作的结果将会是双赢的结果,毗邻越南的广西,亦决心把握好中国与东盟走近的机遇,要建设成为两方交流的通道和平台,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推动政策,包括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建设面向东盟的经济园区、积极参与对越南的“两廊一圈”,及湄公河次区域等国际开发合作计划,和提出“一轴两翼”的开放与发展大战略,希望能由此把广西建成对东盟沿边交流的东段中心。

搁置宿怨专注经贸关系 中国越南共同开发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6日中午抵达越南首都河内,在欢迎仪式上指出,中越双方应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加强北部湾务实合作,推进南沙群岛共同开发。中国和越南在南沙群岛上存在主权之争,两国还曾经因此发生多次武力冲突。现在的迹象表明中越将抛开历史恩怨,共同致力于建立强大的新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胡锦涛是从15日下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越南、老挝、印度和巴基斯坦四国作国是访问,并将出席在河内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将发表河内行动计划

  香港《文汇报》报道,越南当局特地在主席府前广场举行欢迎仪式欢迎胡锦涛,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皆有出席。双方随即在主席府内会谈,其后更安排了签字仪式。胡锦涛又出席了中越经贸合作网站开通仪式及越南当局举办的欢迎宴会。

  胡锦涛在会谈中强调,中越双方应该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坚持友好协商、公平合理、互谅互让原则,加快陆地边界勘界立碑进程,加强北部湾务实合作,推进南沙群岛共同开发。

  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表示,把发展同中国的长期全面友好合作关系置于越南对外关系的优先地位,希望双方以多种方式加强高层往来,不断增加政治互信;在可行、有效、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化工等领域形式多样的合作;在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中国等机制中加强磋商与合作;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本着坚定的政治决心,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边界和领土问题。

中越南海合作将有突破

  胡锦涛是在15日下午抵达越南中部港口城市岘港,开始国是访问。越南驻华公使裴仲云透露,胡锦涛访问期间,中越两国有望达成六项重要成果:成立两国合作指导委员会、两党两国每年进行高层互访、签署“两廊一圈”合作原则性协议、南海合作、湾口划界和海上问题谈判以及重大经贸项目合作。

  越南驻华大使馆副馆长、临时代办裴仲云公使指出,中越两国有关边界争端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剩下的问题,两国间秉着互信互让、照顾双方利益的原则,通过协商应该能够很好地解决。他相信,2008年前两国陆地边界问题一定能完成。

  裴仲云认为,南沙群岛争议问题很敏感也很复杂,希望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逐步推进,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避免使事情更加复杂化。他说:“中国与很多国家有海上问题,而签订协议的只有越中北部湾,这点也突出了我们越中两国最亲密的关系。”

  中国外交界人士近日指出,中越关系目前正取得新的进展。两国领导人接触频繁,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两国边界领土问题陆续获得解决,执政经验交流日益深化。

搁置历史恩怨专攻经贸

  中国外交界人士介绍说,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中越双方均同意继续维持现有海上问题谈判机制,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的解决办法。在问题解决前,双方本着先易后难的精神,积极探讨在海上,诸如海洋环保、气象水文、减灾防灾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和措施。与此同时,双方均不采取使争端复杂化或扩大化的行动,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双方对产生的分歧应及时进行磋商,采取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予以妥善处理;不因分歧而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在历史上,中越长期龃龉不断,1974年西沙之战和1979年边境战的阴影仍挥之不去,领土争端悬而未决。不过,自两国政府把市场经济改革列为首要任务后,关系明显缓和,双边贸易额以及中国在越投资与日俱增。近年来,这两个地区竞争对手暂时搁置纷争,大力推动经贸合作。越共领导人一直效法中国的经济改革,尤其是中国1970年代末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越南影响深远。

  而自1999年中越达成陆地边界共识以来,中越两国的领土争端得到极大缓解。尤其是中国、越南、菲律宾根据《南海行为宣言》对南海进行的共同开发,被国际社会赞为“化干戈为玉帛”的典范。中国已经牵头在中国南海有争端的南沙群岛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由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对南沙群岛油气蕴藏量进行的初步评估将于本月公布。

  《亚洲 时报》发表文章称,中越抛开历史恩怨,致力于建立强大的新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北京开始在东南亚大陆发展软实力,此举最具敏感性,不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与加拿大“会谈风波”的台前幕后

  由于加拿大要求把人权议题放入会谈内容,中国拒绝在亚太经合峰会期间,安排两国领袖举行正式会谈。但中国外交部16日证实,中加领导人将在河内会面。观察家认为,这次所谓的“会谈风波”反映加中关系现状,而且北京也不得不把对加拿大保守党政府的不满公开化。

  《大公报》文章说,加拿大总理夏巴宣称,加拿大政府不会为争取中国贸易而牺牲人权立场,外长麦凯也指称,两国领袖在峰会期间,仍有机会单独交谈。

  据加拿大通讯社报道,加中两国先前曾致力安排夏巴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河内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谈。中国指这是顺应加拿大的要求,加拿大官员则反指是中国主动提出会谈意愿。

  据加拿大媒体最新报道,前往河内参加亚太峰会的加拿大总理夏巴11月15日再次放出狠话,尽管遭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冷遇,他的政府也不会放弃“重要的加拿大价值观”,不会降低对中国人权纪录进行猛烈批评的声调,以此来换取改善渥太华与北京的经贸关系。

  报道说,夏巴因认为受到胡锦涛的冷落,所以才在飞往河内的专机上发表了这番“强硬”的评论。夏巴对记者说,他无法解释中国领导人对其的冷落。

  加拿大保守党政府自今年2月上台后,便调整对中国的政策,在一系列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使两国的关系受到一定的影响。实际上,保守党在野时期,该党国会议员就曾大力公开批评中国。该党今年初上台后,先是麦凯公开谴责中国在加国境内从事工业间谍活动,其次在今年9月,夏巴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硬反对,授予达赖喇嘛加拿大荣誉公民。当时中国就警告说,此举将会伤害两国的商贸关系。几天后,加拿大外长麦凯又发表讲话,对中国的人权和中国的民主状况表示“忧虑”。

  有分析人士指出,2月份上台的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亲近美国,在重新调整加中关系时,有几件事情处理得罪了中国。一是强调工业间谍,遣返赖昌星之事也一拖再拖,然后是授予达赖喇嘛荣誉公民,这些趋势表明了加中关系的不良走向。

  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加关系传统中,自由党和中国的关系良好,保守党则一般,但也不会脱离整个加拿大对华关系的框架,与美华关系也有区别。目前的保守党政府极力要和美国表现出一致,向美国靠拢,于是在加中关系的调整中摆向美国,冲击加中过去十几年的关系,不惜得罪中国,既损害了加中关系,也损害了加拿大自己的利益。

中国驻委内瑞拉使馆遭持枪抢劫 女外交官当场吓哭

【网讯】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馆商务处当地时间11月11日遭到持枪劫匪的抢劫,当时被劫匪用枪指着,商务处有的女外交官被吓哭了。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馆领事部领事刘宁16日回忆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使馆在当地都未曾遇到过这种情况。

  《广州日报》报道,消息传回后全国震惊。刘宁回忆,当时劫匪分乘三辆车来到了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馆商务处门口。商务处与大使馆所在的位置是分开的,并不在一起办公。商务处所在地是一处僻静的小院子,要进入到商务处须要进两道门。当时劫匪进门时还特意对保安员说,他们是到中国大使馆商务处办事的,保安才让他们进了院子。

  进入院子后,从其中一辆车上跳下了四名持枪劫匪,另外两辆车则停在门口放风。四名持枪劫匪都没有蒙面,他们闯入了商务处后,用枪挟持了商务处的工作人员,并用绳子和领带将工作人员绑了起来。当时工作台上的手机、电脑他们都不要,只要钱,劫匪用枪逼着中方工作人员打开了保险柜,抢走了三万美元。动作很快,抢了钱马上就跑。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持枪抢劫案。

  据了解,四十年来,中国大使馆在当地都未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被劫匪用枪指着,商务处有的女外交官被吓哭了。刘宁回忆说:“这件事发生后,大家都感觉到很震惊,也很气愤。但大家很快平静下来了,并且马上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经历这次事件,大家确实感受到了在当地做一名外交官也有生命危险”。

  据他介绍,目前当地的治安状况确实是令人担忧。在当地曾发生过多起中国商店被抢,中国人被绑架的事件。但这些犯罪活动并不只针对中国人,奥地利领事也被抢过,有的外交官家里也被偷过。

  目前在委内瑞拉的华人大约有16万人,其中10多万人是来自广东江门市的,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几千江门人来到委内瑞拉做生意。华商在当地主要经营超市、杂货店和五金店,特别是当地的超市业已基本上被华商控制了,现在当地的华侨和华人也都很平静。(图:中国驻委内瑞拉使馆商务处外景)

出任国际机构要角 陈冯富珍并非首位华人

  最近,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陈冯富珍(见图)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一职,一些媒体形容这是中国人首次领导国际机构。其实,中国人之前已曾成为一些国际机构的最高负责人了。分析指出,随著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人在国际组织的参与必定与日俱增。

  《亚洲 时报》发文称,前中国驻法国大使、现任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吴建民,现在就是国际展览局主席。国际展览局是一个协调和审批世界博览会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成立于1928年,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目前拥有98个成员。中国于1993年正式加入国展局。

  吴建民在2003年12月举行的国展局全体大会上当选该组织主席,2005年12月他又成功连任,再当两年主席。在吴建民任内,上海成功取得2010年的世博会主办权。

  据指出,中国在争取该职位时,几乎开罪了也有派员参选的印尼。吴建民在2005年9月曾强调中国要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并非没有道理。

  除了吴建民外,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也在2005年10月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一职。在中国国内,章新胜也是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分析指出,这将有利中国在有关方面发挥其影响力。

  不过,虽然中国人在国际组织的参与兴日俱增,但这并不担保中国在所有事情上必定如愿以偿。举个例说,在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爲“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在陈冯富珍之后,下一个有机会在国际组织出任要职的中国人可能是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以及瑞士其它国际组织代表沙祖康。在9月时,中国《南方周末》传出,由于原任中国籍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任期即将届满,当局正在寻觅接替人选;据称,目前以沙祖康的呼声最高。

  中国媒体统计,迄今已有六位中国人在联合国担任副秘书长这要职。他们分别是:唐明照(1972年至1979年)、毕季龙(1979年至1985年)、谢启美(1985年至1991年)、冀朝铸(1991年到1996年,曾为前国家总理周恩来担任翻译)、金永健(1996年至2001年)和陈健(2001 年至2007年)。

  巧合的是,在这六位中国人联合国副秘书长里,毕季龙、谢启美、金永健都是江苏人;陈健来自上海,也属华东人士;而传出会继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一职的沙祖康,也是江苏人。

发展海洋国家战略 中国为亚洲格局带来巨变

  中国正处在其历史上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崛起期,而这也同时是亚洲的崛起期。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促进这一活力向亚洲的扩展,追求亚洲的连动发展,成为这一地区有识之士热烈讨论的主流话题。

  《环球》杂志发文称,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实现了平均9%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从一个封闭贫穷的国家跃进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位贸易大国。GDP的规模也跃升为世界的第四位。2005年贸易顺差首次超过一千亿美元。GDP首次超过了两万亿美元。

  对世界资源的大规模利用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虽然进口了大量资源,但是中国的人均能源以及铁矿石的消费量还很低。中国对世界资源的进口今后还会持续增长。

  日本今天的经济结构有着与中国经济相似的特征,而且中日经济正在不断地深化分工和合作。2004年中国取代了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成长的中国市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也在中国创造了超过1000万人的工作岗位。

  有专家认为,中日经济已经进入了互相依存的时代,中日两国的经济都在从以国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经济进行转型,“鸦片战争以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存在感不断降低,直到今天亚洲才重新开始增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存在感,在这背后亚洲各国经济的互相连动和分工合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有日本学者提出了一个“大中华圈”的概念,其所指包括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和华人人口占78%的新加坡。日本目前对大中华圈的贸易比重高达28%,而对美贸易比重不到18%。他说,日本现在陷入了头脑和身体分离的状态。所谓的身体也就是日本的下部构造已经进入了与亚洲,特别是与大中华圈不可分割的时代。但是脑袋,也就是上部构造的90%以上还是偏重与美国的关系。虽然日美关系很重要,但如何深化与亚洲的有机连动是日本的重要课题。目前日本的脑袋处于昏浊的未整理状态,而身体却已经发生了质变。这使日本迷失了对未来的方向感。

  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大城市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们的对外开放性。周牧之说,历史上中国也曾经出现过对外开放的大都市,例如唐代的长安,作为丝绸之路出发点的长安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世界都市,然而在唐朝灭亡以后的一千多年漫长岁月里,中国选择了自我封闭。今天中国出现了面向海洋的开放的巨大城市群,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它对亚洲的经济政治格局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们都希望把东海变成和平的海洋,中国和东亚各国和地区都是透过利用海洋而发展起来的。1970年代的“四小龙”是如此,1980年代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也是如此。在东盟加日中韩这十三个国家中,没有海岸线的国家只有老挝,其他国家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都面对着海洋,历史上的发展都与海洋息息相关。中国的大城市群就是建立在这种对海洋依存的基础之上的。今天中国作为海洋国家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

  有日本学者指出,首先必须看到中国作为海洋国家发展的一面,同时还要看到,作为海洋国家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契机。对于中国而言,如何与亚洲各国一起来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然后透过海洋来加深互相的分工和合作,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这些对未来提高中国的海洋性和开放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亚洲今天进入了同时具有成长和紧张两个侧面的时代。可以说,中国从大陆国家向海洋国家的转型带来了亚洲的成长和紧张,“600年前,郑和曾经7次远航,建立了一个巨大的贸易圈。但此后的600年间,亚洲的海洋里失去了亚洲自己的交易体系。”

  中国重新回到封闭的内陆国家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亚洲需要营建区域内的海洋交易体系,但是这还没有真正开始。例如中国的集装箱港口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亚洲区域内的海运物流最需要的却不是集装箱船的运输。这点从日本国内的物流结构可以看到,日本的国内海洋运输用的都是装卸更加便捷的 RORO船和汽车渡船。亚洲区域内的需要强化小量、多频度、高速度的海运物流,这样的物流体系在亚洲还没有能够实现。其原因与其说是物理的问题,不如说是国与国之间海运政策交流的问题。

  原日本综合开发研究机构理事长、原日本经济企画厅次官星野进保说,并不是集装箱港口越大就是经济发展的象征。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港口最初作为出口港来发展,然后出口港再逐渐转变为原材料的进口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到港口形态的变化。今天中国的港口作为原材料进口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是如果中国的能源消费效率提高,原材料的进口得到抑制的话,中国港口的发展又会呈现另外一番景象。

  “思考海洋是什么非常重要。”星野进保说,“从海洋资源上看,还有着很多未开发的领域。例如日本最近深层水的利用非常流行,把从深海里采取的水透过处理用在饮用、化妆等领域很受欢迎。从这个小小例子可以看到对于海洋的利用不应该仅仅是局限在捕捞渔业资源或者是通行船只,海洋还具有很多我们可以开发的资源。所以我赞成要一起来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

  寺岛实郎说,亚洲的未来需要智慧的连动,尤其需要日中双方有头脑的人进行交流。因为在目前政冷经热的状态下,东亚共同体的现实性,以及在亚洲能否实现像欧洲那样的经济共同体,虽然显得很渺茫,“但是,如果在一个一个的课题上实实在在地互利合作,这些合作的累积将会成为未来亚洲共同体的基础”。

中日共同研究历史或许会激化双方矛盾

  中国和日本就两国共同历史研究达成一致,将在年内举行中日学者共同历史研究第一次会议,并将于2008年发表研究成果。有国际问题学者认为,中日之间的摩擦不会因为两国对共同历史问题的认同而被化解,因为历史问题并不是中日矛盾的根本问题。如果期望无法实现,双方会相互指责对方毫无诚意,从而激化已经存在的问题。

  报道说,中日外长之间的会晤是这两个邻国关系的最新发展。上个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不久就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结束了两国元首过去几年来没有正式互访的政治僵局。

关键问题在两国如何对待对方

  黄靖是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外交和国际政治资深研究员。他说,中日首脑会晤后,两国关系的好转和正常化有利于双方的根本利益;但是,两国政治关系的正常化并不意味着双方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自动消失,双方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包括东海油气田的争议、钓鱼岛的主权、以及历史教科书等问题。

  黄靖指出,中日两国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绝不仅这些。他说:“但是我觉得双方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在东北亚地区在历史上同时出现两个强国,没有像两个国家都很强的这样局面,所以,中日双方都应该学会怎么样把对方作为一个平等的强国对待,来正常交流。这是两国都没有经验的,并且双方的准备也并不是很足。”

  黄靖说,如果中日这两个强国平等交流,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看待历史,因为对自己历史和对方历史的认知是进行平等、正常交流的基础。

双方看历史角度不同

  黄靖认为,中日双方对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历史史实的认定没有什么歧见,但是对那段历史的解释看法迥然不同。

  他说:“现在双方的问题是,双方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根本的原因是双方看历史的角度不同。日本从日本的角度去看中国,中国从中国的角度去看,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的分歧。因为日本尽管已经承认错误,但对错误的理解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么深刻,因为跟德国比起来差距就出来了。”

  黄靖认为,双方专家学者开展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找出各自对历史解释和看法的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才能为今后两国的关系发展打下牢固的基层。

历史问题并不是中日矛盾的根本问题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谭慎格认为,日本二战后崛起成为亚洲最大的经济强国,而中国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开放后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他说,中国企图让日本不要忘记二战期间的罪行,要内疚和忏悔,同时中国还把日本看作是个“暴发户”,必须承认中国的权威,因此中日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呈紧张的局面。

  他说:“我认为,中日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会缓和,除非日本要跟北京而不是跟华盛顿保持步调一致,因此,中日之间的摩擦不会因为两国对共同历史问题的认同而被化解,因为历史问题并不是中日矛盾的根本问题。

  谭慎格指出,中日两国即将举行的第一次共同历史研究会议从根本上讲无助于双方的关系,因为它预计的期望将无法得以实现。谭慎格说,当这些期望无法实现时,双方会相互指责对方毫无诚意,从而激化已经存在的问题。

积极斡旋换来平壤一意孤行 逼中国调整对朝政策

  朝鲜最近表示同意重返六方会谈,这一出人意料的决定是在中国、朝鲜和美国临时安排举行三方会谈后在北京宣布的,令许多人大感意外。平壤的回心转意,为恢复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带来希望。而毫无疑问,中国在使朝鲜重回六方会谈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自今年10月朝鲜核试之后,北京旋即与国际社会一道,以最强烈的措辞遣责平壤,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制裁朝鲜的第1718号决议。对一贯奉行低调外交作风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的北京而言,这是个很大的转变。

  《亚洲 时报》发文称,中国这个外交大转变赢得了华盛顿的称赞。美国总统布什感谢中国说服平壤重回谈判桌前,美国国务卿赖斯最近访问亚洲期间也表示:“真想不到中国能做到这一步。”助理国务卿希尔也说,“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就中国的邻居的问题与北京通力合作。也许金正日会因为令中美更紧密合作而名留史册。”

  事实上,影响中国对朝鲜政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中美关系。北京努力与华盛顿保持良好稳定的双边关系,这样做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愿意严格控制台独行动。尽管中美在一系列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和纠纷,但双方在使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可谓志同道合。

  然而,两国在朝鲜政权的去留问题上看法不一致。北京当然最希望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或去核化)的同时,保住朝鲜现政权;而华盛顿认为实现无核化是最根本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这只有通过政权更替才能实现,不管是否动武都要使金正日倒台。至少,这种惩罚可以对那些寻求核武器的国家起到杀鸡骇猴的作用,让它们明白扩散违禁武器不值得。

  显然,中美在战术上仍然存在严重意见分歧。中国认为美国一些做法缺乏灵活性,并怀疑它是否真正想解决朝鲜核危机。例如,在2005年9月19日朝核会谈六方签署《联合声明》不久后,美国就单方面对朝鲜采取金融制裁。

  中国分析家指出,华盛顿正利用这场危机在东亚地区谋取更多战略利益,例如与日本和韩国结成更紧密的同盟,证明自己加强在地区内的军事存在和军力部署的合理性,迫使中国作出艰难的选择,同时制造不稳定地区安全环境,以妨碍并拖慢中国经济发展。

  自此次朝鲜核危机2002年10月爆发以来,中国竭尽全力推动旨在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对话和讨论,并寻找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但北京同时坚持两原则,一定确保东北亚政局稳定,二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政策。为此,在竭尽全力推动六方会谈的进程的同时,北京也继续给朝鲜提供大量能源和食品援助。

  可是北京的积极斡旋、慷慨援助和耐心游说,换来的却是平壤的一意孤行,及损坏中国利益的回应。它不听北京的劝告,分别于今年7月和10月进行导弹和核试爆,令中国颜面无光。朝鲜把玩核武和导弹的边缘政策给日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东京提供了借口,让它加强导弹防御、发射间谍卫星、巩固美日安全同盟,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不愿见到的。

  这对北京的朝鲜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曾有一段时间,中国反对给朝鲜加强施压,例如反对切断石油和食品供应。北京这样做自有其理由。除了反对制裁是其基本原则外,中国非常担心朝鲜政权突然崩溃或采取极端行动回应外部压力和制裁。如此一来,军事冲突可能在所难免;大批难民将涌向中国东北边境;而部署于中朝边境的美军更可能协助韩国接管朝鲜。

  朝鲜的核试不能为北京接受。为此,中国与其它重要国家进行更紧密的协商,派特使前往朝鲜给金正日捎去严厉的口信。中国一方面继续进行外交斡旋,另一方面加紧边境控制,指示各银行停止与朝鲜的金融往来。据报道,今年9月北京一度暂停对朝鲜的石油出口。

  所有这些表明中国努力寻求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办法。过去三年来,外交斡旋在建立并推动多边对话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这些收效甚微。

  既然平壤已突破底线,北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对朝鲜的政策,权衡利弊再做选择。出于安全利益考虑,中国仍需继续进行外交斡旋,保持耐性和政策的平衡性,不过新的行动路线也不可或缺。平壤最近表示愿意重返六方会谈,或许就是北京对朝新思维开始奏效的迹象。(作者:袁劲东)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