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资将重质不重量
● 韩咏红
中国政府上周五发布了“重质不重量”的利用外资新战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新规划指明,今后五年里,中国在引进外资时将以引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并且跟进注重外资对生态、环保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在历经一年多的“外资威胁中国”论以后,上述新规划的出台,代表了官方对于外资在中国的活动,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中国今后五年的经济与社会需要等问题,做出的全面总结。
新规划内对于中国利用外资所提出的新要求,其中不乏提高门槛的暗示,一些要求甚至让人产生中国对外资“关门”的印象。在发改委新规出台后,有西方研究机构发出“中国挡住外资以确保国内稳定”的评论。
然而,这份新规划(据说也是中国第一份利用外资的五年规划)的出台,最重要的信息是中国的发展到了新的台阶。中国的开放和引进外资的程度,在某些领域出现“到顶”的迹象。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资的认识和看法也较早期复杂,对于招商引资的考虑正在细致化。
根据新规划的描述,过去五年里中国“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计成本盲目招商引资,片面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时有发生违反国家产业的现象。
新规划认为,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情况在增加。中西部与东部利用外资水平的差距,内外资企业在现行法规下不能公平竞争,同样是规划制定者辨识的问题。
新规划还关注到外资对中国环境的威胁,并要求今后五年要强制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制度,加强环保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格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准入条件。
有关外资损害中国利益的批评,其中最要害的一项为“外资威胁国家经济安全”说。相关话题在去年新加坡淡马锡购入两家国有银行股权时发展到高点。近半年来,又在徐工集团并购案的一系列风波中,出现外资企图在中国进行“恶意并购”、“斩首并购”的种种说法。
对此,新规划的回应是:中国将加快出台《反垄断法》,细化关系国家安全的敏感性行业的发展政策,加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重点企业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对战略行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和发展主导权。
综合来看,新规划似乎力图产生两种作用:一是减少甚至淘汰低端外资,其二是规范外资进入中国认为的战略领域,限制外资主导中国的敏感行业和重点企业。
上周来华访问的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即批评中国在电信业、银行业、建筑业等市场的开放上不如人意。他说,中国给电信运营商发放了1万6000个许可证,但欧洲企业只拿到五个。中国虽然承诺开放银行业,但是在资本金、业务等方面存在种种限制,中国没有充分履行入世的承诺。
对于这些批评,中国重申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但中国的开放或许与其他国家的理解并不一致。随着中国经济的壮大,中外贸易摩擦肯定会不断发生,甚至可能越来越频密。
外企在中国投资回报率"达22%"
世界银行对中国120个城市的1万2千4百家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回报率高达22%。
据中国媒体报道,世界银行中国及蒙古局局长杜大伟11月11日发表一份专题报告说,私营企业在中国非常活跃,其盈利能力仅次于外资企业之后,私营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也达到19%。
世界银行这项调查涉及的1万2千4百家企业中,8%是国有企业,28%有外资成分,剩下64%是非国有企业。
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投资环境论坛的杜大伟说,从全世界范围看,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都是非常高的。
投资环境
这份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称,外国直接投资青睐那些市场繁荣、海运便利的城市。
因此中国东南省份2004年人均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28美元,这一数字是东北地区的1.3倍,中部地区的7倍,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25倍。
在浙江、江苏和广东等东南省份,外资企业占到当地工业资产总值的43%。
杭州、青岛、绍兴、苏州、厦门和烟台名列投资环境评价最佳"金牌城市"。
北京、大连、东莞、佛山、福州、广州、江门、宁波、上海、深圳、天津、威海和珠海等十三个城市被列入中国投资环境的"银牌城市"。
报告认为,综合各项指标,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的东南五省投资环境最佳,其次是山东、北京、天津和河北的环渤海地区,以下依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世界银行设计的这套评价指标涉及宏观经济和政局稳定,税收、外贸投资政策的一致性,地方政府的有效性,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个城市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方面的进展等多个方面。
天然气价格逐年上调至少5%? 发改委:消息不实
【网讯】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副处长王晶在“第二届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2006”上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国家发改委新闻处负责人12日对此消息予以澄清,称媒体报道并不属实,“天然气价格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不会这么随意地发布。”
《京华时报》报道,国家发改委新闻处负责人称,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副处长王晶在会议上并未提及天然气价格一事,而且有关价格问题也并不在其管理权限之内。
此前《中国证券报》报道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中国政府目前对天然气是否涨价一事正在研究中,同时也会注意保护低收入家庭。这位负责人说,中国肯定要加快资源价格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要使天然气价格与其他能源价格具有可比性。”
国家发改委网站上的资料显示,当前中国石油与天然气价格之比为1∶0.24,国际市场为1∶0.6。而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很早之前就已计划在三至五年内,以每年5%至8%的幅度不断上调天然气价格,逐步与国际天然气的价格大致接轨。
而且,中国各地天然气此前已相继涨价,另外一些地方,也陆续召开着天然气的涨价听证会:四川将工业用户天然气价格上调了10%、新疆将天然气零售价每立方米上调1.3%;上海举行“燃气价格形成机制和调价方案”听证会、北京召开价格听证会讨论民用天然气价格上涨问题。而就在前天,海口市举行管道燃气价格调整听证会,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提出调价申请,准备将民用气价从2.1元/立方米调到2.78元/立方米。
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同时,中国天然气面临的紧缺局面仍未有缓解迹象。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师牛犁日前指出,根据统计,2005年中国华东地区有400万千瓦的新建天然气发电机组因燃气供应不能保证而无法投入生产运行。
在此情况下,价格倒挂问题再一次被提出,有报道称,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LNG)到岸价将达1.8元/立方米,但我国目前LNG的出厂价仅为0.8元/立方米,其中有1元钱的价格倒挂。中国石油化学集团专家警告说,如果我国公司不能承受市场价格,就只能失去合同。
中国天然气资源仅占世界已探明资源总量的1%,严峻的形势促成了中国在今年内陆续达成了数个进口天然气的协议,被迫接受“高价”天然气。而进口天然气成本的涨价,将带来居民天然气使用价格的上升。中国各地已经陆续上调了天然气的价格,一些地方也正在陆续召开涨价的听证会。
另外,天然气涨价的更深层含义,是它促进了资源类价格调整的速度。专家表示,石油、水、电等资源价格的上升,都将使居民从腰包里掏出更多的钱。
批中国未充分履行入世承诺 曼德尔森愿对话解决
【网讯】尽管中国承诺会在同欧盟的新谈判中,讨论部分贸易方面的障碍。但结束访华行程的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11日仍提出批评,称中国在进一步开放个别主要市场方面,未有遵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曼德尔森离开北京前不久说:“我们对于中国正在履行它大部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表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差距。”
曼德尔森在结束中国一星期的访问后说,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其银行、电信、快速及建筑等行业,以符合世贸的相关协议。另外,仿冒外国公司产品及其它知识产权仍是一个问题。
一些外国公司和政府投诉中国狭义地诠释入世时的承诺,利用严格制定的条款和其它措施设置种种障碍。
不过曼德尔森同时指出,任何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分歧最好都应该透过对话来解决。曼德尔森说,他10日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会晤时,吴仪同意更新1985年同欧盟订立的贸易及投资协议。新协议将在一个未有定下长短的时间框架商谈改善事宜,新协议不会取代世贸的安排,但会把焦点放在障碍方面,例如政府过多的限制、不清晰的政府采购政策,还有知识产权侵犯等问题。
曼德尔森又称吴仪跟他说,中国致力满足它对世贸的义务,并作出进一步的开放市场改革。但这要按北京的速度来进行。
从12月11日起,外国金融机构从理论上来说将首次可以接受人民币存款,并且向个人客户借贷人民币。但是对于哪家外国银行将被获准等事宜,外界普遍存在疑虑,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有意保护本国的金融体系。
中欧贸易关系一直存在分歧,欧盟正在对中国廉价产品涌入展开反倾销调查,而北京则要求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在曼德尔森访问中国前公布了的新欧洲对华政策,一方面呼吁推广更全面的交往,但另一方面也更公开地批评中国不足之处。欧盟对华贸易赤字不断上涨,欧洲也加强向欧盟施压,要求欧盟对抗中国的不公平贸易方式。德尔森本次访问中国的目的是希望推动中国进一步对外国产品和企业打开市场。
曼德尔森访华期间曾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警告说,如果中国拒绝进一步开放市场,中欧关系很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呼吁中国政府切实贯彻反侵权法令,让当局可以更容易地起诉有盗版侵权行为的机构和个人。
截至今年6月底,欧盟在华设立企业超过2.4万家,实际投资突破500亿美元。据欧盟统计,2005年欧盟在对华贸易中有1316亿美元逆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9月曾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中欧工商峰会上表示,造成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欧中贸易逆差中,有95%是加工贸易、81%是外资企业造成的。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国际贸易的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指出,单纯以现行原产地规则统计中国对欧盟贸易的顺差,并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贸易利益和贸易平衡状况。不过他承诺将尽可能扩大从欧盟的进口,也希望欧方放松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和军民两用产品的限制。
铁道部督促广东加快连接东南亚三大铁路建设进度
【网讯】为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乃至加强与东南亚合作,广东省筹划在“十一五”期间新增三条大西南通道——广东西部沿海铁路、贵广铁路和南广铁路。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日前指出,当前广东铁路建设发展较快,但仍需继续加快推进。
香港《文汇报》报道,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表示,有关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广东交通大格局,但强调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上,要严格按照“三条红线”、“三个一律”的要求,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目前铁道部和广东省合作的铁路建设项目共有十一个,其中已开工建设六项,今年1至10月份完成投资95.43亿元;年内将开工建设的项目三个(广珠铁路、厦深铁路广东段和茂湛铁路),正在加紧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据称,该新增三个铁路规划项目中,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已纳入国家铁路网建设“十一五”规划,将由铁道部和广东省合资建设,将形成内地沿海铁路大动脉。该铁路从广州起点,经珠海、江门、茂名、湛江,为高标准快速通道,透过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A”字形主骨架与深圳相连,进而与东南沿海铁路连通,并与西南形成铁路走廊;贵广铁路从广州起点到贵阳,途经桂林,为快速客运铁路,全长800多公里,建成后广州至贵阳客列行车将从10多个小时缩短为4个小时;南广铁路从广州起点到南宁,途经梧州、肇庆,以客运为主,是珠三角通往越南的主要通道。贵广铁路和南广铁路主要解决广东西部目前仍没有出省通道的问题,有助于扩大珠三角地区对周边省份的影响。
另据新华网报道,这三条铁路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届时规划的广东铁路网基本形成,将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乃至加强与东南亚的合作。
分析家称,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除了睦邻及经贸互利因素外,更可为中国开拓通往东南亚的“新丝绸之路”,大大提高进口石油在运输方面的安全系数。
前段时间,中国与东盟高调地在南宁举行了中国-东盟峰会,表面上扩大经贸合作是会议的焦点;但实际上,中国最着紧的是该地区正在筹建号称“新丝绸之路”的“三大工程”,此等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最终有助取代马六甲海峡,直接由东南亚通往中国南宁及昆明,以减轻中国进口石油路线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现况。
与此同时,泛亚铁路计划也在紧张进行中,随着泛亚铁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原本处于中国铁路网末端的云南昆明,开始跑步融入东南亚、南亚的铁路网。“泛亚铁路(TAR:Trans-Asian Railway Network)”路线已确定为北部、南部、南北部和东盟四条。其中,北部、南部两条路线均经过中国境内。
北部路线为韩半岛-俄罗斯-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贯通亚洲北部地区;南部路线为中国南部-缅甸-印度-伊朗-土耳其,连接南部地区;南北路线为俄罗斯-中亚-波斯湾,连接南部和北部地区;东盟路线则连接东南亚国家和中南半岛地区国家等东南亚地区。这四条线路的总长度为8.1万公里。
亨廷顿:美国无法阻挡中国腾飞
近日,《文明的冲突》作者——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接受韩国《朝鲜日报》采访,就中日关系、中美关系、朝鲜半岛统一等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亨廷顿表示,美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未来中国将取代美国在东亚的位置。
亨廷顿对韩国记者说:美国无法阻挡中国腾飞
问: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不太好。一些日本企业离开反日情绪强烈的中国,向越南和印度投资。您如何评价中日关系?
答:两国基本上在经济领域有很多共同利益。我不认为两国今后会面临引发巨大矛盾的困难。日本企业向东南亚国家和印度投资是因为能获得更大利润。中国不但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圈,而且有很多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才,非常适合投资。
问:中国的军事膨胀会不会造成日本的再武装?
答:我不这么想。对日本来说,比起再武装,依赖美国更合理。比起把金钱投入到几乎不用的军事力量上,把资源投入到其他地方不是更明智吗?
问:您怎么看美中关系?
答:目前找不到任何敌对感。东亚有很多政治、经济焦点。美国在该地区充当了数十年的支配国,今后中国也会这样。美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要适应这种情况,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问:中国最终会不会转变为西方式民主主义?
答:中国在经济、政治上正走向多元化。但不会是西方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民主主义。一旦一个社会不断发展、中产阶层扩大等逐渐实现多元化,在政治体系中就要扩大更多的集团,如企业家和工会等可以参与的机会。
问:中国再次成为东亚帝国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中国在过去是帝国,目前在东亚也是最大的国家。国民接受良好的教育,中国还大力发展经济。在很多地方中国起到了东亚的中心作用。
问:您在著作《文明的冲突》中将韩国纳入“中华圈”。今后中国对韩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力?
答:很难预测。中国的影响力将非常大。不知道这样比喻是否恰当,设想韩中关系将变成墨西哥与美国的关系。当然,在经济上墨西哥落后于美国,但韩国领先于中国。但在政治关系上有可能成为墨西哥与美国的关系。”
中国引资将重质不重量
● 韩咏红
中国政府上周五发布了“重质不重量”的利用外资新战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新规划指明,今后五年里,中国在引进外资时将以引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并且跟进注重外资对生态、环保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在历经一年多的“外资威胁中国”论以后,上述新规划的出台,代表了官方对于外资在中国的活动,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中国今后五年的经济与社会需要等问题,做出的全面总结。
新规划内对于中国利用外资所提出的新要求,其中不乏提高门槛的暗示,一些要求甚至让人产生中国对外资“关门”的印象。在发改委新规出台后,有西方研究机构发出“中国挡住外资以确保国内稳定”的评论。
然而,这份新规划(据说也是中国第一份利用外资的五年规划)的出台,最重要的信息是中国的发展到了新的台阶。中国的开放和引进外资的程度,在某些领域出现“到顶”的迹象。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资的认识和看法也较早期复杂,对于招商引资的考虑正在细致化。
根据新规划的描述,过去五年里中国“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计成本盲目招商引资,片面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时有发生违反国家产业的现象。
新规划认为,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情况在增加。中西部与东部利用外资水平的差距,内外资企业在现行法规下不能公平竞争,同样是规划制定者辨识的问题。
新规划还关注到外资对中国环境的威胁,并要求今后五年要强制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制度,加强环保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格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准入条件。
有关外资损害中国利益的批评,其中最要害的一项为“外资威胁国家经济安全”说。相关话题在去年新加坡淡马锡购入两家国有银行股权时发展到高点。近半年来,又在徐工集团并购案的一系列风波中,出现外资企图在中国进行“恶意并购”、“斩首并购”的种种说法。
对此,新规划的回应是:中国将加快出台《反垄断法》,细化关系国家安全的敏感性行业的发展政策,加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重点企业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对战略行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和发展主导权。
综合来看,新规划似乎力图产生两种作用:一是减少甚至淘汰低端外资,其二是规范外资进入中国认为的战略领域,限制外资主导中国的敏感行业和重点企业。
上周来华访问的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即批评中国在电信业、银行业、建筑业等市场的开放上不如人意。他说,中国给电信运营商发放了1万6000个许可证,但欧洲企业只拿到五个。中国虽然承诺开放银行业,但是在资本金、业务等方面存在种种限制,中国没有充分履行入世的承诺。
对于这些批评,中国重申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但中国的开放或许与其他国家的理解并不一致。随着中国经济的壮大,中外贸易摩擦肯定会不断发生,甚至可能越来越频密。
台军特战旅三大战略任务:袭扰破坏大陆目标/图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台军AH-1W用20毫米机枪攻击水面舰艇
【星岛网讯】作为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一部分,台军近年来不断加强其特种部队的建设,从编成到装备再到日常演练,当局无不倾力支持。日前岛内媒体对台军特种部队的编成及主要战略任务进行了详尽披露。
目前台军执行特种战任务的部队主要是862旅,该旅是在原空降第62旅和71旅的基础上整编而成,下辖3个特战营(包括2个基干特战营和1个特战支援营)以及旅直属单位如通信连、搜索连、工兵排和宪兵班,全旅平时编制3200人,战时则将两个基干营加以充实。近来,据台军内部人士透露,862旅正在准备接收由空军骑兵旅移交的几个特战营,战力将更为增强,这可能是台军准备组建另外一个特战旅的先兆。
据这本名为《尖端科技》的岛内军事杂志透露,台军862旅主要承担三项“战略任务”:
应对突袭 实施快反
从媒体披露的台军作战方案来看,应对解放军可能发动的空降突袭是其主要任务,而在这项任务中,862旅无疑作为首要的快速反应部队使用。届时,862旅在空军骑兵旅运输直升机的支援下,可以实施快速机动,主要是在大台北区和主要港口、机场与解放军空降特种部队作战。该刊披露“(862旅)擅长小部队作战,因此在机械化部队火力配合和周边封锁的情况下,可将敌军压缩至空降桥头堡周边,让我军获得战场行动自由。”
但是,台军并不满足这种“被动式”的反突袭作战,竟破天荒地想利用特种部队实行“攻势防御”作战。该刊披露“特战部队最大的优势是出其不意,在被动式的反突袭任务中无法发挥出其巨大战略价值,要发挥特战部队的真正价值就应该放在敌人身上。不论是战略侦察、敌后破坏或是袭扰任务,运用得当的特战部队能成为极大的战力倍增器,可有效协助正规部队遂行作战任务。对于特战部队来说,争取主动就是最佳的防御。”
基于此种观点,台军又赋予862旅两大“攻势防御”任务:
远程渗透 “敌后”侦察
虽然现代技术侦察手段极为发达,但战场伪装技术也随之跟进。如在科索沃战争中,拥有先进光电传感侦察手段的北约军队,照样被南联盟军队的战场伪装技术所欺骗,把60%的炸弹都扔在假目标上。基于此种认识,台军想使用862旅对大陆实施渗透侦察,为台军提供详实的大陆情报。
台军计划凭借其控制的几个沿海岛屿,由特战小分队乘坐新型快艇,可在无须大型舰艇配合的情况下,对(台湾海峡)对岸实施水面突袭渗透。但如果对大陆北部沿海地区渗透,则需借助潜艇实施水下蛙人渗透。一旦台军特种部队成功渗透大陆,会力避与守军接触,而是借助美军特种部队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经验,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激光成像装备,及时将侦察的情报传回台军指挥中枢。
“敌后”破坏 指示目标
台军特种部队在大陆袭扰破坏的目标,主要包括桥梁、变电站、指挥所、通讯设施、部队集结地、油料和弹药储存地等。由特种部队直接发动袭击,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风险相当大,因为小股部队携带弹药有限,还需应付随时到来的守军。目前,台军为其渗透部队界定的主要任务,是为空军战机指定目标实施炸射。以美军特种部队作战经验表明,1个仅有几人组成的特战小组加上一架满载弹药的F-16,就可以消灭一支进入阵地的火箭炮营和旅级作战部队。除了为空军远程打击指示目标外,台军特种部队还配备被称为“重狙击之王”的“巴雷特”重型狙击步枪,以实施“敌后”狙击作战。
以台军区区一旅编制的特种部队,来实施这宏伟的三大“战略任务”,无异于飞蛾扑火。因为862旅平时编制仅3200人,即使战时迅速扩编,最高兵力也不过8000人。而且由于特战队员训练所需时间较长,匆匆加入的人员战斗力会大打折扣。而且其主要任务是在反突袭中充当快反部队,激烈的战斗会将特战旅迅速耗光,很难有富余的兵力对大陆实施渗透。此外,届时台军的海空力量都穷于应对解放军海空军的打击,根本没有兵力对其特战大队渗透行动进行配合及后勤保障。而且,大陆已经具备相当完善的边海防体系,定能使渗透之敌有来无回。(仲华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