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优先 印度商务部长拒绝与中国签自由贸易协议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中国和印度“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贸易投资障碍”的声音还没有完全散去之际,印度商务部长施密兰(Jairam Ramesh)23日明确表示,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是一个“遥远的梦”,并强调印度必须以“国家安全”为首先考虑因素。
施密兰是在新德里“印度和中国:世界两大经济动力”的圆桌会议中表示,中国印度或许在四至五年之后才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并形容其为“遥远的梦”。
他表示,在印度实施商品暨服务税之前,政府不会考虑与中国谈判自由贸易协议,而制定商品暨服务税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
施密兰还表示,印度政府也必须考虑若干国防安全,例如巴基斯坦从中国获得核能,中国在印度边境多个省份进行投资,又想参与印度的港口电讯建设工程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议题。
他还表示,现阶段与中国谈判自由贸易协议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因为印度对中国出口最主要的产品是铁砂,占总出口一半以上,除此之外,别无其它优势产品,一旦订立自由贸易协议,则在贸易壁垒相互拆除之后,中国廉价产品势必倾销印度,因此印度必须首先提升自己产品的附加价值。
施密兰发表上述观点时,胡锦涛仍在印度访问。胡锦涛22日在印度科学宫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和印度应该妥善处理两国经贸合作中产生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贸易投资障碍,扩大贸易规模并提高贸易质量。
尽管印度不考虑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但胡锦涛此行并非一无所获。据报道,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和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纳特21日在新德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根据这一协定,两国政府将鼓励双方的相互投资,互为投资者提供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保障双方投资者的正当权益。
薄熙来表示,中国企业在电信、电力、公路、机场建设等领域已具有成熟的技术,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希望以两国签署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为契机,为中国企业赴印投资提供公平竞争的有利环境。
分析指出,薄熙来这番表态恰恰说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矛盾。据悉,印度企业界抱怨中国方面透明度不够,仍然对出口产品附加有很多隐性补贴,从而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印度政界和民间也有很多人担忧,大量中国廉价商品涌入会最终摧毁印度本身的制造工业。
此外,中国方面在与印度交往中也有自己的顾虑。中国企业界指责德里对中方投资项目重重设障。据悉,印度方面往往以安全理由拒绝中国资金流入港口、电信等项目。
中印两国要看到对方的优点
● 韩方明(香港)
“中印两国的关系已超出了两国的范围,成为全球化世界的重要一部分”。在与印度总统共同会见中印两国青年代表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这样表示。
确实,笔者在随团访印期间也深切感觉到,共二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它们如何相处,不仅对两国本身,而且对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件天大的事。
在会见青年代表时,两国元首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青年一代发展睦邻关系的期望。其间,胡锦涛还回忆起在22年前,自己以共青团中央书记和全国青联主席身份率团访问印度的情景。
政策调整还需要时间
众所周知,这两个被喜马拉雅山隔开的大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在不同的轨道上奔跑,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忽近忽远。但尽管如此,双方近年来都在向对方表明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和平发展的意愿。因此,即便是“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两国仍然能够频繁地进行战略互动、合作以及民间交往。
对于这一点,笔者通过这几天与印方人士的频密接触,获得了第一手更真切的观感。可以明确地说,今天的中印关系已经走出了冷战时期的对抗心态,摒弃了陈旧的思维,摆脱了因历史因素而造成的隔阂,目前已经投入了寻求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大潮。
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两国的交往毕竟不那么密切,彼此所知并不全面和准确,甚至累积了不少疑虑,再加上还有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毫无顾虑地深化合作,还需要时间,需要重新认识和努力。
在笔者印象中,印度对华外交政策虽然正逐步向积极方向调整,但与双方所公开表明的战略合作目标相比,目前还有一点不合拍的成分。例如,今年是“中印友好年”,但印度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还是不时地出笼。再如,印度政府部门最近宣布将制订对中国企业有歧视倾向的法律,而一些媒体则在边界问题上似乎是故意曲解中国的立场,如此等等。
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对双方之间的战略合作存有疑虑。尼赫鲁大学教授萨赫尼对此指出,中国在印度周边地区的活动,总会引发印度在外交政策上作出负面反应。当然,如上文所述,这里面还有美印战略互动的外部因素。
有学者说,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中国威胁论”,更像是一种弱者面对强者的反应,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因此,中国方面今后依然有必要更多地让印度看到自己的善意。就像胡锦涛在此次访问期间邀请500名印度青年访问中国一样。类似这样的善意之举,对消除误解和猜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从政治层面深入到民间
笔者感到,这两年来的高层频频互动,特别是胡锦涛此次访印,为未来的合作基本确立了方向,搭起了舞台。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印关系有点像15年前中国与亚细安之间的关系,双方要增信释疑,不仅需要逐步进行,而且更需要足够宽阔的胸怀。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关系现在已经很好,假以时日,中印关系也会进入一个互信、合作的良好状态。
很多数据都在说明,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很快,但是,目前的很多合作更多停留在政府层面,社会中下层之间、其他领域之间的互动,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据中国贸促会会长王锦珍透露,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与各自对外贸易规模很不相称。2005年双边贸易只有187亿美元,中国对印度贸易额仅占对外贸易总额的0.8%,印度对华贸易额也仅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5%。在投资上,到2005年6月止,在印投资的中国公司仅有50家,投资额仅有2633万美元。
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两国缺乏合作空间。恰恰相反,在能源、电子和家电、机电、制药、矿业、钢铁和化工等领域,两国互补合作的潜力很大。目前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印度的歧视性政策使中国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遇到障碍。无论是销售产品,还是直接投资,它们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这次两国达成的双边投资保护和促进协定等协议,虽然有助于把合作从政府层面推广到企业和民间,但目前依然缺少规划,包括没有确定重点合作领域。例如,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按国际惯例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但中印之间还没有这项安排。
两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又是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完全可以取长补短。印度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首先是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工商界最有借鉴价值。中方不能只看印度外包服务的表象,而应学习其软件产业的培训与知识管理体系。应该要看到,印度软件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中国要学习印度之长
同样,印度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有高明之处。过去,中国倾向于发展制造业,过分追求规模和标准化。而印度人则聚焦于服务,并以服务作为产业价值链的分割,突出科技含量等。印度公司提供给客户的并非是单纯的生产加工,而是技术型服务。也就是在生产任务之外,做更多的外围工作,包括设计、开发、与供应商的联系,以及为迎合需求模式变化而定制产量。
再者,印度在国际市场开发上成绩斐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印度在美国等主流市场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人脉网络。具体而言,一方面,进入美国等国际市场管理层的印度人要比中国人多;另一方面,在社会主流层面,印度裔能积极为同胞揽项目,唱赞歌。印度在这个层面的优势容易被中国人忽略,而这正是中国在市场推介和包装方面需要改善的地方。
此外,印度同样较好地发挥了海外侨民的作用。据称,目前海外印度人大约有2000万,这批人能够以各种方式积极为印度崛起出力,其中许多人选择回国发展。印度这些海归人士不仅加强了本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往来,而且还给印度带来了先进的知识、技能、管理经验和海外人脉关系,使印度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
海外的华人华侨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而在新的全球化环境里,他们还可继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目前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印度
胡锦涛访问巴基斯坦 将签多项协议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周四(11月23日)开始对巴基斯坦进行为期4天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元首10年来首次访问该国。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两国将签署空以经贸为主的合作协议,其数量将是空前的。
论坛:中印发展差异能说明制度优劣吗?
报道说,两国将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领域的合作。
预计胡锦涛将在周五下午在巴基斯坦会议中心向该国人民发表广播和电视直播演讲,并与总统穆沙拉夫、总理阿齐兹等领导人举行会谈。
他将在周六转往拉合尔市,与当地商界领袖会面。
巴基斯坦军方将领披露,胡锦涛此行还可能会与巴基斯坦签订防务协议。
分析人士说,有揣测认为,中国有可能向巴基斯坦核能工业提供大量援助,类似于美国与印度签署的民用核能协议。这项具有历史意义协议有待美国国会最后批准。
巴基斯坦也曾提出和美国签署类似的协议,但是被美国拒绝。因此,巴基斯坦急于扩大和北京之间的核能关系,以抗衡印度的影响力以及美国支持的核能计划。
记者们说,印度一直对中国积极支持巴基斯坦,并发展军事关系表示怀疑。印巴两国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关系紧张。
但是胡锦涛在印度访问时表示,中国希望看到南亚国家和睦相处、共谋发展。中国欢迎并支持印巴关系改善。
他这番评论被认为是让新德里放心,北京并不想围堵印度,阻止印度的崛起。
他强调,中国在南亚不谋求任何私利,愿为促进南亚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胡锦涛会谨慎行事,避免激怒印度。
如今,北京在处理中巴关系时更有分寸,尽管私人投资正在繁荣发展,但中国政府仍对军火制造商和具有技术转让能力的公司进行了监控。
在印巴争端问题上,中国也小心避免偏袒任何一方。
目前中国是巴基斯坦的最大武器供应国,并帮助该国建设一座核电厂,另一座核电厂仍在建设。
边界分歧没有妨碍中印实现共赢
Gro?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胡锦涛在新德里会见印度总理辛格
数十年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国国家中国与印度,隔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耿耿于怀地对峙着。后来中印之间的敌对情绪弱化变成了一种不信任感。尽管这一心态上的变化细微,但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却突飞猛进。现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这是近十年来的第一次,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两国之间的信任感。鉴于两国关系的出发点,此次胡锦涛访印取得的成果让人吃惊。
北京并没有忘记。印度最后一次进行核试验的理由是来自核大国中国的威胁。印度年纪大一些的人还仍然记得1962年中印之间爆发的边境战争最终以印度失败而告终。现在,两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在全球原材料以及市场的争夺上又是竞争对手。
中印这两个核大国都拥有庞大的军队,两国之间矛盾重重,任何形式的危机都可能发生。所以,此次印度总理辛格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德里发表的共同宣言就能让人稍稍安心了。他们表示:中国和印度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虽然中国媒体对此次胡锦涛访问印度大造舆论攻势,但中印双方在实质问题上并没有取得突破。除了预先协商好的条约之外,两国之间没有自由贸易协定,也没有在边境问题上达成一致,更不用说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一小步。在胡锦涛出访印度之前,中国驻印度大使再次强调中国对印度北部阿鲁纳洽尔邦拥有主权,印度方面对此十分气愤。
印度自认为被中国所包围。中国与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保持了数十年的良好关系。胡锦涛在结束对印度的访问之后,还将前往伊斯兰堡,继续深化中巴两国的关系,其中也包括在核领域方面的合作。中国与孟加拉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同时也成为该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缅甸军政府的将军们关系也很密切,两国合作修建中国海军今后可能有机会使用的港口。在巴基斯坦,中国的工程师同样在建造深水港口。与此同时,新德里向美国的靠拢也引起了北京的顾虑。
尽管中国和印度之间问题不少,相互不信任感颇深,但是两国的外交政策却很实际。印度和中国希望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需要一个和平的空间,求同存异,排除问题,寻找合作的领域。虽然两国长达3500公里的边境线尚未最终确定,但是今年中印边境已经开放了一个边境贸易的口岸。贸易是连接两国最强大的纽带。过去15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增加了二十倍。即使在争夺原材料的战争中,中国和印度不仅仅是对手,有时还是伙伴。两国携手开发苏丹的石油资源。新德里和北京一样,对苏丹的人权问题也是不闻不问。
中国和印度的边境问题两国已经谈判了二十年,涉及领土面积十万平方公里。但这并不妨碍两国实现共赢和在其他领域合作与交流。如果印度对巴基斯坦也能够采取这样实用的政策那就更好了。
“己欲立而立人” 胡锦涛借孔子语录消除印度疑虑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欢迎并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改善关系。分析人士指出,胡锦涛的这一表态,是要印度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放心”。
胡锦涛将于23日结束对印度的四天访问,转往巴基斯坦。对于长期不睦的印巴关系,胡锦涛在新德里科学宫对印度企业家、政治人物、外交官发表演说指出,中国希望看到南亚国家和睦相处,共谋发展。
胡锦涛说:“中国和印度正在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合作关系,两国将向全球证明,中印的未来光明在望,并承诺会让整个亚洲恢复生气。”他还说,中国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积极改善双边关系表示欢迎。
为消除印度对中国的猜忌,胡锦涛在演说中还引用孔子的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表明中国大陆虽然自己要发展,但也希望和其它国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分析家说,中印关系的障碍之一是中国一直在经济和军事上支持巴基斯坦,胡锦涛这些话的用意,是想让印度放心。
另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胡锦涛访巴基斯坦期间,双方将签署多项以经贸为主的合作协议,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领域的合作。观察家也指出,胡锦涛很可能与巴基斯坦签署核能合作协议。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阿斯拉姆日前则透露,中国有望宣布一项五百万美元对巴基斯坦投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拓宽喀拉昆仑公路的工程。这些协议还可能包括一个自由贸易协议(FTA)、一个经济合作的五年计划。
拉美大选年政治动荡 华人遭殃频受恶性袭击
中国派驻拉美国家的企业和机构最近相继发生遭围攻和抢劫的恶性事件,有分析认为今年是拉美“大选年”,大多数拉美国家左右两翼展开了拉锯战,这导致许多拉美国家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化,各种势力乘机闹事,因此社会治安比往年明显恶化。
据《参考消息》报道,11月10日凌晨,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厄瓜多尔联合投资14多亿美元组建的安第斯石油公司下属的油田遭到大约三百多名闹事者冲击和占领。这些人在当地一些官员的怂恿和煽动下,占领油田作业区,封锁交通要道,破坏电网设施,切断通讯联系,并扣押42名厄籍员工作为人质,致使油田当日生产几乎陷于瘫痪。最后在厄政府军队和警察的干涉下,经过艰苦谈判,满足了闹事者提出使用本地人做保安的要求,才重新恢复了油田生产。
紧接着的第二天,中国驻委内瑞拉使馆商务处遭到了一伙待枪歹徒洗劫。在光天化日之下,歹徒闯人商务处,将工作人员用电线等捆绑控制,并用枪威逼,抢走保险柜内的三万美元现金后驾车逃跑。所幸的是没有人员受到严重伤害。
这是继今年6月起中国首钢总公司管辖的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钢秘铁公司)遭受两个多月之久的大罢工冲击后,发生的两大冲击中国在拉美派驻机构和企业的恶性事件。
并非针对中国
上述事件虽然涉及中国企业或机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它们都是偶发性事件,并非有意针对中国。
在厄瓜多尔油田事件发生后,一些当地媒体在报道中将矛头指向中国在厄的石油项目。对此,安第斯石油公司总经理张兴指出,从整个事态的发展看,这是一个扩大化的政治事件,而不是一个将矛头针对中国公司或某一个公司的局部事件。在这波风浪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厄国家石油公司。法国和美国的公司也受到不小影响。从10月30日开始,示威者首先占领了法国一家公司的油区,造成该公司从10月30日至11月13日全线停产15天,日均原油减产九千桶。同一天闹事者还冲击了厄国家石油公司最大的舒舒芬迪油田,造成厄油区南北交通大动脉全线瘫痪11天之久。11月10日中国安第斯石油公司油田遭冲击,在同一天,示威者还向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发难,要求美公司无条件归还油区土地,影响该公司日产原油一千桶,目前他们与美国公司的纠葛仍在继续。
政治动荡使然
从深层背景看,上述事件虽然发生在不同国家,表面上看似偶然,却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今年是拉美“大选年”,墨西哥、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15个拉美国家都举行或将举行大选。对绝大多数拉美国家来说,今年的大选比历届竞争都要激烈,左右两翼展开了拉锯战。大选形成的政治斗争局面有激化之势,一些国家左右势力甚至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这导致许多拉美国家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化,各种势力乘机闹事,社会治安比往年明显恶化。如墨西哥大选前后犯罪率直线上升,抢劫、杀人等暴力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其中不排除许多政治势力在幕后操纵。
此次厄瓜多尔安第斯石油公司事件就涉嫌某些势力希望通过制造事端。响应一些政治派别提出的“能源国有化”口号,以此扩大影响获取民心,需争取大选突围获胜。委内瑞拉也不排除存在类似情况,现任总统查韦斯力图稳定国内局势,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而某些反对派则暗中作梗,在竞选中常以社会治安乱为“杀手锏”,攻击查韦斯领导的现政府。
此外,许多拉美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程度日益严重,贫困人口数量仍高居不下。据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拉美贫困人口总数仍高达2.13亿,占总人口的40%以上,其中厄瓜多尔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60%以上。而拉美地区平均城市化率却高达75%,部分国家已超过80%。城市化率高,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城市就业问题又解决得不好,结果造成大量城市贫困人口,逐渐形成大规模的贫民窟。一些大城市,如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加拉加斯、利马等,都被大片贫民窟包围,形成了“一个城市,两个世界”。富人居住区拥有众多警察或保安在巡逻,许多家庭还专门安有摄像头或铁丝网等监控安保设施,社会治安情况相对较好。在其他城区则人身安全难以保障,特别是在夜幕降临后,抢劫等暴力犯罪事件频频出现。
拉美近期发生的涉华恶性事件,只是该地区政治局势动荡,治安状况恶化的一个缩影。
但确有迹象表明,许多犯罪分子喜欢袭击华人,或抢劫华人商业设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不习惯使用信用卡,特别是国际旅行信用卡,而是喜欢现金交易。还有一些中国人喜欢露富,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在购物消费时比较张扬,也容易成为抢劫的对象。
另外,由于中国与当地居民关系较好,在此次安第斯石油公司事件中,许多当地群众自觉抵制参加此次闹事活动,从而避免了事态扩大化。
中国外交部再推民间交流 首次邀请日本高中生做客
【网讯】中日民间交流再添一笔。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22日邀请日本茨城、千叶、三重三县约四十名高中生到外交部做客,希望日本学生尽可能与更多中国学生交流。这是中国外交部首次邀请日本高中生访问。
共同社报道,戴秉国表示能见到年轻的朋友们感到很荣幸。日本大使馆透露,日本高中生访华是两国从今年5月起开展的“中日二十一世纪交流事业”的一环。这些高中生21日抵达北京,与当地高中生开展交流活动,27日将经由上海返回日本。
上一次日本高中生访问中国是在今年7月,当时,一百多名日本高中生随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代表团访华,他们也受到高规格接待。日本方面表示,本来只想安排学生参观大会堂,但中国态度非常积极,特地安排了在大会堂的接见。胡锦涛与党魁小泽一郎的会谈更长达一个小时。
据悉,这是中国外交部首次邀请日本高中学生访问,为中日民间交流再添上历史性一笔。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力图破解中日坚冰是整个外交战略的一部分。近年来,胡锦涛不断向全世界推广“建立和谐世界”的思想。因为中国需要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有分析称,北京力图破解的题目,是新日本领导人登台后,中日关系有多大改善的可能,又如何着手去改善。中国把民间交流做为改善日中关系的王牌。多年来,为了化解僵局,北京采取了“政经分离”、“上下分开”的处理手法,不放弃对日交往、磋商,更重新布局,扩展中日多渠道、多领域的对话和交流,特别是面向日本民间和在野党的政治对话和交流。
但正如拿破仑说,“相邻强国无友善”,虽然中日世代为邻,但从没有同时作为两个强国共处的经验。因此,只要两国的力量对比短期内不会变化,从政府到民间,对立仍将长期存在。
中国抗议前日本首相森喜朗访台 日方称不代表政府
【网讯】日本21日表示,就前日本首相森喜朗访问台湾一事,已收到中国的抗议,不过东京回复中国称,他并不是代表政府。目前日本的新任首相安倍晋三正努力修补与中国的关系。在其前任小泉纯一郎为首相期间,中日陷入紧张关系。
日本外交部发言人Mitsuo Sakaba表示,中国透过驻北京日本大使馆表达对前日本首相森喜朗访问台湾的不满。他说,日本保持只承认中国的政策,而森喜朗只是以国会个人成员的身份到访台湾。
他说,“从政府的立场,森喜朗访问台湾与我们的政府无关。据我们的基本立场,日本与台湾的关系没有改变。我们已对中国表达了这一点。”
据东森新闻网报道,台湾外交部此前宣布,森喜朗夫妻由台湾驻日代表处代表许世楷夫妇陪同,应邀将于24日抵台访问三天,期间除将会见台湾的陈水扁并接受陈颁赠“特种大绶景星勋章”,还会拜会台湾前领导人李登辉。
国民党在1949年内战败给共产党离开大陆后,中国要求所有国家停止与台湾有官方接触。
日本的新任首相安倍晋三目前正努力修补与中国的关系。在小泉纯一郎为首相期间,中日陷入紧张关系。小泉是在2001年至今年较早时为日本首相,在任期间,他每年都到与日本过去军国主义相关的靖国神社参拜。
夏巴实行“赤膊外交” 中加关系不确定性增加
加拿大总理夏巴这次在亚太经合峰会(APEC)上就人权问题对中国施压引起各界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骥如认为,在其他国家降低对华人权状况调门的同时,夏巴“赤膊上阵”,着实让人感到意外。如果按照加拿大媒体的报道,他跟中国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谈人权问题,也是不合时宜的。
据中评社报道,沈骥如说,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主要探讨经济话题的场所,谈人权未免是干扰会议主题,更有干涉别国内政之嫌。夏巴这种做法无疑是保守党的一次“政治作秀”,也有可能是为别国火中取栗,替某些国家当“试探气球”。
沈骥如还表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表明了中加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谈、哪些方面不适合谈的态度,这是一种灵活的处理方法,也是中国政府的高姿态,毕竟不能因为所谓人权问题把双方探讨共同利益的管道堵死了。
遭“冷遇” 夏巴放狠话
夏巴遭中国“冷遇”的事情是他的发言人自己说的。14日晚,这名女发言人表示,加中双方在此次APEC峰会期间将不举行首脑会晤,因为两国之间对于人权问题有不同看法,会晤“最终被取消”。
此前加拿大各界对这次可能会弥补一段时间以来有所降温的加中关系的会晤寄予厚望,夏巴自己也在一个月前接受当地华文媒体的专访,表示非常期待这次会晤,现在会晤又“突然取消”,立即引起一片哗然。加通社的报道说,中国是“故意怠慢冷落”夏巴政府。
11月15日,夏巴乘飞机前往越南首都河内参加APEC峰会。在飞机上,随行记者问他:“是不是因为保守党政府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政策,才导致夏巴本人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冷遇?”夏巴借机对中国放出了一连串的“狠话”,他说,加拿大不会因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而降低抨击中国人权状况的声音。他说,尽管遭到中国的冷遇,他的政府也不会放弃“重要的加拿大价值观”。他甚至用上了“我们不会向万能的金钱出卖自己”这样口号性的话语。
两国关系不确定性增加
加中关系一直是加拿大主流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在保守党政府上台之后,这个话题更有日渐升温的趋势,因为主流媒体、学者和普通民众都担心保守党政府的对华政策会影响加拿大的经济发展。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一名高级研究员撰写报告说,种种迹象显示,“加拿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国家,如果再倒退,对商业发展非常不利”。
对于这些呼声,夏巴政府并不是没有听到,夏巴也的确做了一些对华裔示好的举动。例如6月底,夏巴在议会发表正式声明,代表政府就“人头税”向全加华人道歉。同时夏巴也表示愿意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促进中加贸易发展。但保守党政府也采取了不少刺激加中关系的动作。
加拿大的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美国因素在加中关系中的分量不可忽视,因为加拿大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高达85%,夏巴政府亲美是现实的外交需要,需要呼应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此前执政的自由党和中国的关系良好,而保守党在时隔12年重新夺得政权后,似乎处处强调与前政府要有所区别,更注重修补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对中国却不太重视。在政府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及墨西哥等国并列为加拿大“有必要开发全方位国与国之间外交策略的新兴国家”,加中关系在加拿大今后数年外交的七大重点政策之中,被排在倒数第二位。
这样的大环境也就决定夏巴政府的对华政策必然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夏巴的确希望能够促进中加贸易,并加强良好的对华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夏巴又在人权等问题上表现出刺激中国的动作。但正如加拿大自由党外交事务发言人所言,两国交往的原则首先是双方必须互相尊重,夏巴政府的两面政策必然会导致与中国的摩擦不断,使两国关系的走向更加模糊和不确定。
加拿大对华强硬姿态引反弹 夏巴政府坚持人权立场
【网讯】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21日在一个商务午餐会上,指加拿大总理夏巴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势,横加指责,并称这无益于双方的沟通。联邦政府高层消息透露,加拿大不会因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的言论,而考虑调整本国在中国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夏巴近日从越南的亚太经合峰会返加。峰会期间,他与中国主席胡锦涛作简短会晤。事先有传闻称双方将会有更正式的会晤,但最终没有兑现,因为夏巴公开表示,如果议程上没有人权,将不会有会晤。
此外,夏巴的保守党政府与中国公然顶牛的事件还包括:授予流亡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加国荣誉公民身份,以及斥责北京向加拿大派遣商业间谍等等。
卢树民指出,两国间重要的关系,可追溯到数十年前,加拿大还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他称中国致力于民主与人权,但在追求这个目标的道路上,应尊重其独特的民族和文化现状。他说:“人权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它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国家,或特定的社会。中国政府给予人权高度重视,我们已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善和保护中国人民的人权。”
但是,卢树民的声明,与在国会一个委员会上作证的人权活动人士所提供的吓人证词,形成鲜明的对照。委员会一些证人称赞夏巴加大了对中国的压力,并驳斥了加拿大商界一些人称这么做会损害贸易关系的说法。
会上还达成一个共识,即所谓的加、中人权对话,一个两国官员每年讨论人权问题的论坛,毫无效果,应予取消。他们指出,这已纯粹变成北京的一个公关游戏,北京仅派出低级官员作为代表。该论坛1997年由自由党政府创建,保守党今年尚未召集会议,有迹象表明他们会把它砍掉。
自由党议员、人权律师及前司法部长高特拿,曾担任过中国异见人士的法律代表。他同意有必要对这个论坛进行变革。
卢树民曾表示,中加两国关系在前数任自由党和进步保守党政府时更好,因为沟通的管道是畅通的。
加拿大商业界所寻求的,亦是通过互相来往施加压力的政策。满地可银行的泰特表示,虽然两国有些龃龉,但他们希望夏巴像以往的总理一样,在访越的途中访问中国。
但联邦政府高层称,不会因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的言论,而考虑调整本国在中国人权问题上的立场。联邦政府高层消息向《日报》透露,夏巴政府会继续现时经贸与人权并行的做法,不会为了经贸而在人权问题,或本国公民的利益作出让步,同时继续推动两国的建设性经济关系。消息又透露,中国政府没有私底下,向夏巴政府表达不满。
至于国会人权小组委员会主席、总理国会秘书肯尼则表示,会议有建设性,让一些人权组织有机会提及中国的情况。但肯尼认为,目前断定是否有足够证据去暂停人权对话,是言之尚早,因研讯尚未结束。
加拿大卑诗省与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 互认高等学历
【网讯】加拿大卑诗省长金宝尔11月21日与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谅解备忘录,在这份谅解备忘录下,卑诗省和中国高校将互相承认对方高等和高中后教育学历。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根据协议,卑诗省和中国的学生所获文凭、学位和证书将有更多机会得到对方的承认。金宝尔表示,协议将促进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中国的联合研究、高级培训以及师生互换交流,从而扩展双方的教育合作关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中国将交换政府承认的大学和专科院校名单,以便使这些院校的学生所取得的文凭在两个地区都得到承认。
2003年11月,金宝尔省长访华时曾经和中国签署过一项教育协议,本次的协议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的。他说:“上次访问两国教育界合作敞开了大门,这次访问门开得更大了。希望以后每年都来中国,而不是三年一次。”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高度评价双方的合作。他说,中加教育合作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方面,早在1973年两国就签署了学者交流协议,从那时起,双方建立了广泛的教育合作。他认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也给汉语教学带来了机会。汉语在加拿大已经成为英语、法语之外的第三大语言。
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因此也没有联邦教育部或类似机构。依据加拿大宪法,各省政府负责制定各自的教育制度。到目前为止已经和中国教育部签署了互相承认学历的省份还有魁北克和安大略省。
西门菲沙大学助理副校长安雷博士和清华大学的代表21日下午签署协议,该校接受清华大学的学生前去学习。当天,卑诗省的九所大学、专科院校分别和中国的合作伙伴签约,在师生互换、奖学金、相互承认学分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加外交风波后续 加拿大称中国保证不处死赛利尔
【网讯】加拿大外交部长麦凯的发言人22日说,加拿大已得到中国的保证,不会处死由于被控从事恐怖活动而在中国被监禁的加拿大籍华人赛利尔。加拿大总理夏巴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利用上周在越南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的机会讨论了赛利尔的案子。
法新社报道,加拿大外长麦凯的发言人勒梅说,麦凯和中国外长李肇星在这次峰会中也讨论了这件案子。勒梅说,李肇星表示,在赛利尔的判决问题上,中国将尊重它向乌兹别克斯坦做出的承诺,不会判赛利尔死刑。
赛利尔今年3月在乌兹别克试图延长访问签证时被捕,然后被引渡到中国。赛利尔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北京指控赛利尔为恐怖份子,并且不承认他的加拿大国籍。
加拿大总理夏巴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8日下午非正式会晤。有消息指,夏巴在人权问题上向胡锦涛施压。而两国政府在领导人会晤后发布的新闻稿中,对于双方谈话内容却各说各话。
据中央社报道,夏巴的发言人苏达斯在会后发给加拿大随行记者的电子邮件中称,夏巴与胡锦涛讨论了经济、政治及领事权等多方面的问题。所谓领事权问题,即指加拿大公民赛利尔被指控为恐怖分子而被中国判刑十五年的案件。赛利尔居住在多伦多的家人声称,他之所以被逮捕,是因为他是穆斯林。自从赛利尔被关押后,加拿大驻中国官员始终无法与他见面。
中国外交部官员则称,双方领袖确实谈到赛利尔的问题。不过该官员称,中国认为赛利尔是本国公民。
加拿大曾要求中国在APEC会议期间,安排胡锦涛与夏巴会晤,但此项要求提出数日,中国没有回复。加拿大政情观察家怀疑,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对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不满。夏巴15日表示,加拿大政府不会为争取中国贸易而牺牲人权立场。他的强硬谈话立刻遭到国内反对党的猛烈抨击。
中国大使批夏巴:指责人权无益 对话管道应畅通
【网讯】中国驻加大使卢树民星期二(21日)在渥太华参加一项商业团体午餐会时表示,加拿大总理夏巴不要老是高高在上地指责别国人权,而应保持加、中两国对话管道畅通。
夏巴上周赴越南河内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领袖会议期间,本欲安排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正式的面对面单独会晤,但因为夏巴欲在会中提出中国人权问题,此一会晤先经取消,后又匆匆再改成非正式会晤。夏巴与胡锦涛匆匆会晤后,双方对是否谈到中国人权问题又各说各话。
卢树民当天在午餐会演讲中表示,夏巴应该了解世界的多元化,并以宽容及尊重相互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彼此的进步与繁荣。
卢树民首先介绍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政府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建立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
他表示,中国重视与加拿大的关系,愿与加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助于本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他指出,中加之间由于国情、意识形态等有所不同,在一些问题上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双方应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坦诚相见、增加互信、求同存异、发展合作、互利双赢。
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今年1月上台后,一连串的举动被中国视为极不友善。这些举动包括:夏巴在国会中指称中国派遣商业间谍在加拿大窃取商业情报;颁授荣誉公民身份予达赖喇嘛等。
而在夏巴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未上台前,中国和前几任的加拿大自由党及保守党政府关系都十分良好。卢树民认为,这是因为双方对话管道畅通的结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