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7

陈冯富珍竞选世卫总干事变中日外交之战

陈冯富珍竞选世卫总干事变中日外交之战

  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选举于北京时间11月6日晚正式选出最后五强名单,代表中国参选的前香港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顺利以最高票数32票入围。而代表日本参选的世卫西太平洋地区总监尾身茂也以31票入围五强。可以预料,接下来的投票及候选人面试,中日两国候选人将会进行更激烈的竞争。

  中国这次打破联合国常任国不执掌联合国下属机构的惯例,全力争取陈冯富珍当选世卫总干事。而近年争取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日本亦有参与。反映中日已将这个技术职位选举,提升至外交角力的层面。

  中日关系外交之战也使得今年的世卫总干事选举最激烈、最政治化的一仗。中国提名的陈冯富珍,与日本及墨西哥候选人鼎足而立,中日两国候选人竞选网页均由外交部门设置,为帮陈冯富珍拉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及总理温家宝更是先后致专函予各国领导人推荐陈冯富珍。在刚刚举办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致词时也不忘争取非洲国家的支持。

  中国推荐陈冯富珍竞逐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一位,想利用其来提升国际地位这是肯定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想日本人当选世卫总干事。有消息透露出,中国当初提名陈冯富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分薄尾身茂的亚洲票源。

  而阻止日本人当选除了中日关系暗中争夺对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外,还牵涉复杂而敏感的台湾问题。世卫一向被台湾当作加入联合国的缺口,过去曾十次申请加入,但都在中国力阻下被拒。日本一向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世卫,有菲律宾国会议员在2004年曾替台湾致函任世卫西太平洋区总监的尾身茂,请求他支持台湾加入世卫。

  尽管不管谁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台湾要成为正式成员或者观察员的身份都需要整个理事会来做出决定。但是总干事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来做一些工作。而日本向着台湾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如果到时候日本人当选了,肯定会借机利用台湾加入世卫的问题“敲诈”中国,最起码增加中日关系中的一些筹码。因此,与其后患无穷还不如斩草除根,推荐自己的人当选上世卫总干事。如果北京支持的香港人陈冯富珍能够顺利当选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就几乎不可能了。

  中国是在另一国家提议下决定参与世卫组织秘书长竞逐,这是中国首次参与竞逐联合国机构主持人职位,中国不会打没把握的仗,提名陈冯富珍参选前,已稳拿不少盟友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澳洲,甚至伊拉克及亚塞拜然等非洲及南美洲国家的票,近年与中方关系逐渐缓和的美国亦支持中国。

  现在中国只欠欧洲国家的票源,日本候选人尾身茂实力相当强,但论国际间的影响力日本未必及得上中国,因此陈冯富珍的胜算甚高。(文/杨建芬)

中国能否与美日合作防止“骨牌效应”?


● 邱震海(香港)
  美国国务卿赖斯最近访问日本时表示,美国将全力保卫日本,但不希望看到东北亚地区出现军备竞赛;与此同时,美韩两国国防部长还将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如何修改美韩联合作战计划,以应对朝鲜半岛可能出现的核危机。

  赖斯在日本发表的讲话透露出复杂的多重含义,值得关心地区战略走向的人们仔细品味,同时也促使人们思考中国未来在这一错综复杂的地区战略格局中的策略取向。至于美日韩军事同盟随着朝鲜核危机的发展而趋于巩固的信息,则也值得人们密切关注。

朝核试后美对日既利用又防范

  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在地区战略层面方面留下了两方面的负面效应:第一、若金正日继续利令智昏,一意孤行,那么美日必然胁迫中国通过更为强硬的制裁方案,甚至可能采用不同规模的军事打击手段,届时朝鲜政权可能出现松动乃至崩溃的局面,一旦出现这种情形,中国就将面临“唇亡齿寒”的境地;第二、即便朝鲜半岛格局不出现剧烈动荡,朝鲜核试验是否会导致东北亚“骨牌效应”的产生,也是中国十分担心的问题,其中最紧要的就是日本是否会步朝鲜后尘而成为核国家。

  对美国而言,朝鲜核试验也带来双刃剑效应。首先,朝鲜核威胁势必将促使美日同盟更为紧密,而且也将使原先已经趋于松动的美日韩三国军事联盟找到重新整合的机会。众所周知,由于日韩之间的历史纠纷和领土争端,再加上卢武铉上台后逐渐实行疏美策略,近几年韩国似乎渐渐游离于美日韩军事联盟之外,朝鲜核试验无疑成为上述军事联盟整合的催化剂。至于美日军事联盟,原本就因中国崛起而找到整合的契机,如今朝鲜核威胁在即,不啻又可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因此,赖斯在东京期间关于美国将全力保卫日本的表述,表面上看是直接针对朝鲜,实际上其潜在效应却是针对崛起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一意孤行将核危机升级,不但使中国在其东北大门感受到核武威胁,而且也在战略深层使中国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美日的日益紧密的战略威胁。

当然,朝鲜核试验给美国带来的双刃剑的另一面,则是日本可能步朝鲜后尘而发展核武器。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近在不同场合表示,日本将恪守“无核三原则”,但明眼人都知道,日本国内鹰派不可能容忍日本长期笼罩在其宿敌——朝鲜的核阴影之下,必然蠢蠢欲动追求发展核武,而安倍本人原先在对朝鲜问题上一路都十分强硬,因而安倍关于恪守“无核三原则”能维持多久,本身就是一个硕大的未知数。实际上,最近一周日本自民党中调会会长中川昭一和外相麻生太郎已公开声称,日本应允许讨论是否该发展核武器。

日本有朝一日若走上核武之路,自然不符合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利益。二战后,美国对日战略一直是一手纵,一手收,亦即既利用日本来遏制中苏等共产党大国,同时又以美日同盟来抑制日国内的军国主义复活。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日同盟也有其一定的正面作用。

中国应以合作潜在牵制日国内鹰派

美日同盟战后这一正负皆有的双刃剑作用,在朝鲜核试验后东北亚错综复杂化的地区战略格局中显得尤其明显:美国一方面利用这一机会巩固美日同盟,以服务于潜在牵制中国的目的;另一方面,美国则又企图通过美日同盟来遏制日本可能出现的核武复活的动向。
  美国在朝鲜核试验后对日本的这种既利用又防范的心态,对中国显然意味着危机并存的全新空间。中国若能在朝核危机中与美日加强合作,既作为改善中美和中日关系的润滑剂,同时又可与美国一道,潜在牵制日本国内有意发展核武的鹰派势力。这也就是后冷战时代以接触和融合来消融潜在敌手的战略思维。

实际上,自从朝鲜核试验后,中日在朝核问题和历史位纠纷上有一些互释善意的良性互动,中方不再以历史问题作为筹码,而安倍则也以不发展核武作为回应。这自然仅反映中日复杂战略关系的一个侧面,但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者为凤凰卫视评论员

解放军总参助理: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永不称霸

【网讯】在上海合作组织第二届防务安全论坛开幕式上,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章沁生中将7日在北京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中国永远不称霸”。

  中新社报道,章沁生在开幕式上作“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主题演讲时表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是中国的权宜之计,而是中国政府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

  章沁生同时指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方针,透过睦邻、安邻、富邻,发展与中亚地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和深化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各领域合作。

  本届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论坛是由中国国防部主办、中国国防大学承办,旨在增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及观察员在防务安全领域的交流与互信,研究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新的合作形式。

  上海合作组织第一届防务安全论坛于2005年11月在北京举行。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上海合作组织的成长,并认为上合组织是最有前途的组织之一,影响越来越大。

  有俄罗斯政府曾说,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地区组织之一”。该人士指出,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人文交流不断加强。如今该组织已经引起周边国家的广泛兴趣。例如,印度、伊朗、蒙古和巴基斯坦将首次以“积极观察员”的身份参与此次会议。

  这位人士认为:“那些在历史上相互关系并不十分友好的国家都希望加入上合组织,这一事实表明,该组织通过自己的工作,证明了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和地位,展现了解决地区冲突的出色能力。”这位政府官员指出,之所以说上合组织有前途,还因为该组织目前包括了“经济发展极为迅猛的两个国家——俄罗斯和中国”,将来还会包括印度。此外,上合组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组织之一,其成员国人口总数可能将达到30亿左右”。

  此外,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俄罗斯和中国的推动下成立的,专家说,它正成为制约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工具,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性日益加强。

  华盛顿智囊团凯托研究所的外交政策专家罗根说,美国关心这个区域性组织如何扩大势力,吸收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罗根说,美国主要担心的是今年巴基斯坦、印度,特别是伊朗的加入。罗根还表示,美国今年特别关注上海合作组织的会议,也是因为中国和俄罗斯今年夏天刚刚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而印度可能在明年类似的军演中担任观察员。他说,“美国很关心中俄两国越走越近,最后和美国抗衡。华盛顿已经开始考虑该如何因应”。俄罗斯负责上海合作组织事务的总统特别代表沃罗比耶夫表示,上海合作组织不会变成军事政治集团或联盟,但是上海合作组织将存在并发展军事合作。此外,有媒体分析,中亚国家是中国的近邻和西部的安全屏障,中国不会容忍任何国家或集团在中亚建立超强优势,危害中国的安全、损害中国的利益。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发表文章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现在,它已迅速朝着成为一个地区性安全集团的方向发展,而且可能很快吸纳新成员,譬如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阿里尔·科恩说:“四年前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华盛顿对它嗤之以鼻,声言它根本不足以令人担忧。现在证明他们错了。”中亚地区安全环境日益恶化,加这促使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迅速扩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