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6

南非成建交样板 胡锦涛承诺加强发展中国家合作

南非成建交样板 胡锦涛承诺加强发展中国家合作

【网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日在北京与到访的南非总统姆贝基会谈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创造光明未来。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建交,八年多以来,中国已成为南非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成为中非建交的样板。

  姆贝基是在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当天在会谈中论及南南合作和中非合作论坛时表示,中国主张发展中国家加强对话,扩大合作,积极维护自身共同利益;挖掘潜力,创新合作模式,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加强磋商和协调,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会谈中双方就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两国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同意共同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协调与配合。

  此外,胡锦涛在会谈中也提出强调中国和南非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议:一、增强政治互信,加强战略磋商。二、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经贸合作水平。三、开展外交磋商,加强协调配合。四、加强人文交流,夯实中南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

  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建交。经过八年多的努力,目前中国是南非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南非的贸易额占中国与非洲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

  据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经商处的预计,今年两国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8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0%,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中南双边贸易额为4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中国向南非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日用品以及工艺品。在机电产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是中国向南非出口的大宗商品,其他电信类产品的出口增速也较快。

  另外,中国近日在北京主办中非合作论坛,共有四十八个非洲国家前往参加,中国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深受全球瞩目。有分析称,胡锦涛在会后与南非总统会面的另一层意思,似乎是有意劝说五个目前仍是台湾邦交国的非洲国家。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曾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后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希望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够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就是能够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胡锦涛将访印 或再推自由贸易区
中国媒体报道称,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十一月下旬即将出访德里之际,中方官员再次提出与印度建立自由贸易区。

中国目前正在与东盟、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国家谈判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

自从2002年中印双边关系缓解以来,双边贸易每年均有迅猛增长。2005年度,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80亿美元;中方预计2006年双方贸易额将超过200亿美元。

中国方面早在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访华时就曾提出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剃头挑子?

不过,印度最大的商会之一印度工商联合会随即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印度产业界认为与中国谈自由贸易还为时过早。

2005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印后,两国经贸合作进入一个新时期,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也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政界和工商界对中国可能带来的竞争力和影响依然十分谨慎,对自由贸易事项缺乏积极性,因此在自由贸易问题上,中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超过印度方面。

印度方面很多人士认为,印度和中国目前在经济发展和改革方面处于不同的水平。印度受制于一系列不利因素,例如缺乏灵活性的劳动力市场、高额间接税税负、薄弱而低效的基础设施、昂贵的能源及交易成本、过高的利率等等。而中国在上述方面拥有优势,并且拥有强大的制造业。 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康瓦尔曾表示,在开放市场前,中印双方必须先做很多内部努力,要互相增加透明度,这是目前双方最大的障碍。

印度一些分析人士也坦言,印度人对中国的感觉很复杂;对中国的高速发展既感到羡慕又感到不安。

中非北京峰会 签19亿元贸易协议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星期日(11月5日)举行圆桌会议,并同时举行了第二届中非企业家大会。

据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12家中方企业和单位,与非洲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签署了16项合作协议,价值达19亿美元。

协议涉及天然资源、基础建设、科技及通讯等合作项目。中国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了贸易协议的签字仪式。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早上主持第一阶段圆桌会议,而下午第二阶段会议则由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主持。会议结束时将发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大额援助

胡锦涛在星期六(11月4日)的峰会开幕式上,宣布了一系列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措施。中国对非洲援助3年内将增加一倍。

其中,中国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把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

北京形容这次公布的新措施只是"做生意",并无政治目的。但是,中国在非洲获取石油等矿物资源、占领市场、以及建立政治关系也引起了争议。

不过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人在这次峰会上未见谈及这些争议问题。

中国贸易顺差将超1.4千亿美元
美联社报道引中国商业部部长助理傅自应称,中国2006年贸易顺差预计将超过1400亿美元。

傅自应指出,由于劳动力低廉,中国已经成为西方经济的制造中心,因此预计贸易顺差问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在今年头三个季度中国贸易顺差已经达到1109亿美元,而2005年全年的顺差额也只有1020亿美元。

傅自应透露,中国今年全年的贸易额有望达到1.7万亿美元。

同时在投资方面,傅自应称2006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仍将超过600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则约为160亿美元。

美联社报道引傅自应表示,中国希望通过协调金融、货币以及贸易政策实现刺激国内需求,以达到平衡进出口的目标。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和欧盟,近年来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明确表示不满。

美国一直在向中国施加压力,希望中国放开人民币汇率。

美联社报道指出,美国希望人民币汇率上升,这样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将会相对提高而进口到中国的外国产品价格则会相对下降。

东南亚国家呼吁中国增加投资
德国之声:出席中国-东盟经济论坛峰会的东盟各国领导人吁请中国进一步对该地区开放其市场,并增加对该地区投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代表东盟国家表示,对中国而言,东盟是一个拥有5亿人口的市场,双边经济合作是双赢局面,有助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同时有助于使东盟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东盟十国与中国昨天已签署首批十个大型经济合作项目。

中国不能只考虑在非洲的经济利益

英国“时代”报就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如下写道: 非洲的资源和它的市场,已为中国的到来作好了准备。它是巨额生意的前提,也是欧洲无法比拟的。不过,做这样生意时,不可不考虑到穷人。北京有机会,为民族自豪和国际盈利制定基本标准。不过,一个只顾金钱不顾价值的投资战略,即便是孔夫子,也不会赞同的。

中国与尼日利亚签署铁路合同

德新社北京电:非洲合作论坛峰会召开前夕,中国建设与民用工程集团与非洲石油大国尼日利亚日前签署一份中国帮助尼日利亚扩建更新铁路网的为期20年合同,资金总额83亿欧元。据中国官方媒体称,这是中国公司迄今最大的单项境外投资项目。根据该合同,中方将在未来5年内完成首期工程,主要修建连接经济中心拉戈斯和卡努的总长1300公里的铁路。

影响力不敌中国 韩国办非洲论坛只吸引五国首脑

【网讯】刚果、尼日利亚、加纳、坦桑尼亚和贝宁五个非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和二十个国家的27名部长级官员共计32人将前往韩国参加11月7日至9日举行的第一届“韩非论坛”。与刚刚结束的中非论坛相比,韩国获得的彩头显然逊色许多。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这次活动由外交通商部和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共同举办,8日将正式拉开序幕。此次活动是韩国面对非洲大陆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活动。一位韩国政府官员介绍说:“我们计划将其打造成今后每隔两、三年举行一次的定期会议。”

  政府之所以举办此次活动,是因为最近国际社会围绕石油、钢铁等非洲国家的天然资源展开竞争。但有评价说,韩国的行动要比中国和日本晚一步。

  中国从3日到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并在迎来第三届的今年首次举行了峰会。53个非洲国家中有48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非洲代表团和记者等三千多人访问了中国。这次活动让人切身感受到中国对非洲的关心和影响力。

  中国为这次峰会筹备了六年的时间。活动期间中国缩短学校上课时间,并封锁道路,为此投入了近一万名警察。日本比中国更早,从1993年就开始与非洲举行部长级论坛。

  就把韩非论坛安排在中非论坛之后一事,一位韩国政府官员说:“是为了间接利用中非论坛。目前,我国单独举行活动很难吸引有影响力的非洲人士。”

  8日在首尔举行的活动中,将就“探索非洲的潜力和韩非经济合作关系”、“与非洲国家分享韩国经济发展经验”、“增进韩国和非洲国家的相互理解方案”三个主题进行讨论,然后将发表过《关于韩、非论坛的首尔宣言》。

【中非论坛】李肇星盼台湾邦交国坚持一个中国

【网讯】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日前在北京闭幕,虽然中国也向五个没有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发出邀请,但是“没有得到回复”。对此,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5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后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希望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够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就是能够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中新网报道,李肇星回答非洲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那五个国家和人民,也有友好的感情。中国从来也没有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情。“相反,是他们的政府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五个国家到现在还把自己孤立于国际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之外,他们还同中国的一个省、中国的一个地区——台湾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

  李肇星说:“实际上,你现在看,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同另外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一部分、一个省保持所谓‘外交关系’,我认为对自己国家的地位也是一种贬低,更不用说这直接违背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决议,也构成了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李肇星说,现在中国同全世界16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他们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现在,中国还参与着包括联合国在内的130多个国际组织,所有这些组织也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日表示,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四十八个非洲国家都派了代表团参加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也向五个没有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发出邀请,希望这些国家派人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但是“没有得到回复”。

  这五个台湾邦交国是马拉威、布吉纳法索、圣多美普林西比、甘比亚、史瓦济兰。

  在峰会召开前曾有消息称,三个台湾邦交国代表,会以“生意人”身分出席,以避人耳目。台湾方面当时立即对此反击说,即使五国会派人出席,也不会是政府官员而只是平民百姓,以显示他们同北京并无政府间的关系。

  台湾的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李辰雄10月31日说,台湾与它的五个非洲邦交国之间的关系紧密。他在一个记者会上表示:“目前我们的关系相当稳定,和台湾的各项合作计划也情况十分良好。我可以告诉你们一切非常正常。”

近悦远来 “和谐世界” 外交哲学征服非洲

  参加北京峰会的48个非洲国家有41个由总统或总理率团,除了因为仰慕中国的成就和回报中国的慷慨,其中也不乏对中国有异于欧美的外交哲学所产生的共鸣。

  就在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前后,中国政府一直在宣传上与西方舆论针锋相对,就中国是否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展开攻防。

  对于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包括中国毫无顾忌地攫取非洲的资源,包括石油、木材、铜、铁矿石和铀等各类中国经济发展急需的矿产;向一些人权纪录有问题的非洲政府提供援助并售卖武器;在非洲开发时不注重环境保护等等。

  面对这类质疑,中国从外交部发言人一直到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都出来反驳,在宣传战场上据理力争。
  
  国务委员唐家璇10月23日通过新华社专访,直接就“新殖民主义”正面反击。新华社单刀直入地请唐家璇就国际上对中国发展与非洲关系提出新的“中国威胁论”做回应。

  唐家璇列出数据表示,2005年,中非贸易额达到398亿美元(约621亿新元),其中从非洲进口211亿美元,显示非洲从贸易顺差中获得好处;中国已经累计对非洲各类投资达62亿7000万美元,显示中国的发展为非洲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他还意有所指地说:“我还想指出,中非合作是透明、开放和包容的合作,不会影响中非各自与第三方的合作,更不会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则干脆说:“如果中国搞‘新殖民主义’,这么多的非洲领导人这次就不会齐聚北京了。”

  西方舆论的关切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非洲本身如何看待中国在非洲的发展才是关键。南非总统姆贝基的胞弟莫莱茨?姆贝基(Moeletsi Mbeki)对《纽约时报》发表的看法就有一定的代表性。

  担任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董事会副主席的姆贝基说,中国侧重商业互利关系,市场公平原则,完全摒弃意识形态的做法,为非洲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模式。

  他说:“他们(中国)并非第一个抵达非洲的外来强权,但是他们可能是第一个不自以为是地自命为赞助人、导师或征服者的强权。在这个意义上,双方产生了共鸣。”

  虽然国际上对于北京提出的和平发展口号仍然还有争议,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和谐世界”理想,则确实衍生自其内政上要建构“和谐社会”的施政蓝图。

  这套强调“和”的政治理念有非常浓厚的儒家色彩,这又与中共尝试在逐渐失色的马列主义舶来品以外,从中国自身文化里吸取统治理论的努力不无关系。

  针对民间对无孔不入之腐败现象的深恶痛绝,中共近日雷厉风行打击贪官,强化制度,努力降低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显示官方在内政上对于建构“和谐社会”的认真态度。

  在对外建构“和谐世界”方面,北京与非洲交往时体认彼此的差异,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不正是“君子和而不同”精神的体现?参加北京峰会的48个非洲国家有41个由总统或总理率团,除了因为仰慕中国的成就和回报中国的慷慨,其中也不乏对中国有异于欧美的外交哲学所产生的共鸣。

  如果参照《论语?子路》篇说的“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冠盖满京华的盛况在儒家逻辑里似乎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局了。

一国对一洲 中国拉拢非洲改变世界均势

  中国和非洲5日宣布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预料这个新型关系不但将大幅度提高中国的国际空间,也可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助力。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两份文件。

  在官方百多亿美元的援助之外,中国企业5日也与11个非洲国家的企业,签署了总值近19亿美元的14项经贸协议,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和技术设备出口、资源开发、金融保险等领域。中国-非洲联合工商会也在签约仪式上正式宣告成立。

  宣言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致力于稳定、发展和振兴,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大贡献。”

  中国亚非学理事赵昌会对香港《大公报》说,中非合作的意义在于开创了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模式:一国对一洲,并试图实现跨洲、跨文明的自愿融合。
  
  “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被西方舆论批评为中国的“新殖民主义”,中国外长李肇星昨天强力驳斥这个说法,重申中非合作并不针对第三方。论坛联合主席国埃塞俄比亚外长塞尤姆附和说,他并没有看到中国在非洲进行新殖民主义,今后500年恐怕也不会看到。

  塞尤姆抨击西方媒体负面看待中非合作,强调新型伙伴关系是一个双赢、尊重彼此文化和价值、没有任何政治先决条件,对中非的发展都有益处的合作模式。

  他认为,中非合作并不是对非洲的良政、人权等问题视而不见;中非合作所要解决的发展、教育问题都是人权的核心部分。

  塞尤姆说:“中非新型伙伴关系并不是完美无缺,我们会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步面对应该解决的问题。”

  李肇星表示,中非合作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不是要改变国际势力均衡;中非合作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所有国家一律平等,尊重且不干涉别国内政。

  不过,中国成功拉拢非洲的实际效果,恰好可能就是改变世界均势。一个整体对中国友善的非洲势必强化北京的国际实力,在世界重大议题上对欧美形成制约;在环球化趋势里几乎被遗忘的非洲,也将对中国经济发挥辅助作用,成为中国产品、资金和换代技术出口的重要市场。

  李肇星5日特地回顾了非洲友邦如何协助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中非传统友谊让中国在对非外交拥有独特政治优势,新的经济援助将团结非洲诸国,实现中国外交用多极抗衡单边主义的战略。

  非洲对中国围堵台湾国际空间的意义不言而喻,李肇星说,中国并没有对不起缺席论坛的非洲五国,但是它们却与中国的台湾省维持邦交,损害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感情,违背联合国的决议。他希望这五国回到正确的立场,实行一个中国政策。

  “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联合国背书下获得了必要的正当性,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1月4日发表声明,祝贺中非合作论坛首脑会议在北京举行。安南说,中国在持续增长和消除贫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这个经验对非洲有很大的益处。声明也对中国政府宣布到2009年对非洲的援助增长一倍表示欢迎。

软功齐施 中国在非洲相当具有影响力

  《工商时报》6日文章说,这阵子的北京与往常不同,乞丐被驱离街道,索价过高的出租车没了,学校提早放学,公安的假期也被取消。这些改变,全为了11月初共有四十八个非洲国家的领袖们在此参加“中非合作论坛”。

  北京这次能够让这么多的非洲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齐聚一堂,除了说明中非之间的经贸关系已经上到一个新台阶,也向世人展现实力,证明中国长年透过投资、建设、贸易与扶贫等“软功”,已经在非洲大陆取得相当具有影响力的地位。

  非洲国家是中国积极拉拢的对象。以官方来说,近期就免除了三十二个非洲国家十多亿美元的债务。

西方人走了中国人来了

  多年以前,美国和欧洲国家因非洲长期动乱,认定那里无利可图,几乎放弃在非洲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工业的投资之际,中国人来了。中国公司透过多项不同项目,如安哥拉的医院和铁路、苏丹和肯亚的公路和桥梁、衣索比亚和利比亚的水坝、加纳和津巴布韦的电信网络等,不断赢取当地政府及人民的信任,并渐次地加强各国对中国的依赖性。

  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加速将触角伸向非洲,以满足其对自然资源(石油、矿产)的渴求。今天中国已成为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预计今年双方贸易额将超过五百亿美元。

  南非斯泰兰博希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所主任戴维斯坦言,在非洲大陆,中国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投资者和低价工程开发方案的提供者。

  对此种转变,美国人难以掩饰自己的懊恼和失落。不久前,刚结束非洲之行的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玛与国会议员联机时说:“走访非洲时的一个惊人事实是,美国在非洲的缺席与中国在非洲的存在,同等醒目。”

  最近几年,甚至连中国的企业也积极前进非洲市场,到2005年年底,有八百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

民间企业积极抢进

  中国商务部表示,四大因素促使中国企业勇于进军非洲。一、双方长期的政治友好关系;二、双方在资源、产品、市场、人力等方面的互补性;三、近年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实力明显增强,为开拓非洲市场创造了条件;四、这几年非洲国家为发展经济,普遍采取了吸引外资的政策,同时积极改善投资环境。

  但由于中国官方到民间过于积极的“进取”态度,除了引发欧美等经济强权的忧虑,抛出大陆对非洲“新殖民主义”的说法之外,就连非洲当地反弹的声浪也开始出现。贫穷的非洲消费者虽然喜欢中国出口的廉价商品,但在许多问题上已经出现紧张情势。

中国影响非洲又爱又恨

  今天,非洲地区一直对日益增强的“中国影响”有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情绪。来自中国的投资,曾让赞比亚一度面临关门的谦比希(Chambishi)铜矿复活,但也是中国人逼得当地矿工经常抗议工资过低,更在今年因人为疏失,导致数十人死于工业事故。

  部分非洲批评人士指出,中国投资者雇用赞比亚人从事危险工作,而且支付很低的工资,还不提供适当的装备。今年6月份,赞比亚当局关闭了该国南部由中国人所拥有的Collum煤炭开采实业公司。此前有报道声称,该公司的工人在没有穿戴防护衣或防护靴的情况下,就被送到井下的危险环境进行作业。

  另外,非洲各国松散的监管体系则使大陆商品、贸易商和工人在阻碍低的情况下,轻易进入缺乏服务业的非洲市场,也引发当地业者的担心。例如,大陆廉价服装出口被南非工会指责为损害当地产业;在赞比亚,大陆投资者除了深入采矿业,还进入农业、林业及零售等多个行业。

  不过,非洲各国仍对中国怀有相对较多的好感与善意,可由本次中非论坛非洲国家领袖踊跃出席得到印证。尽管双方在交流互动过程中不免会出现摩擦,但在双方互相各取所需的利害关系下,与西方强权和俄罗斯相比,和中国打交道显然更让非洲人放心一些。

没有评论: